只有實事求是的事跡材料才能得到認可,一份杰出的事跡材料能夠發(fā)揮宣傳典型,推動工作的效力,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812事跡心得體會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812事跡心得體會篇1
盧永根,華南農業(yè)大學的校長,中科院院士,在2017年3月,這位被病魔纏身的老教授將十多個存折的存款轉入華南農業(yè)大學的賬戶,夫婦兩人一共捐出了8809446元,用于獎勵貧困學生和優(yōu)秀青年教師。盧老說:“黨培養(yǎng)了我,將個人財產還給國家,是作最后的貢獻。
盧永根祖籍廣東花都,1930年生于香港,194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并受派遣回到廣州。從此,他在教育領域開始了一輩子的堅守。有人會問:為什么要放棄安逸的生活回到內地呢?盧永根的回答簡單而真摯,“侵華戰(zhàn)爭的現實教育了我,我要為祖國復興效力。”正是帶著這份愛國的赤子之心,盧永根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yè)業(yè),不僅為科研奉獻了一切,也為廣大學子點燃了心中的愛國主義火焰。這份真摯的愛國熱情不僅值得我們尊敬,更值得我們學習。
學習他艱苦樸素、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盧永根同志在生活中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節(jié)儉樸素的優(yōu)良作風,是一位情操高尚的道德模范。他的辦公室設施簡單,家中仍在使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舊沙發(fā)、舊鐵架床、舊電視。從一線崗位退下來后,他還一直堅持科研工作,每天和學生一起在飯?zhí)门抨牬蝻?。他對自己近乎苛刻地?jié)儉,卻將畢生積蓄880多萬元全部無私捐贈給華南農業(yè)大學,設立教育基金;將廣州花都祖?zhèn)鞯膬杉疑啼佡浥c當地羅洞小學作為永久校產,商鋪租金收入全部用于學校獎教獎學;還將遺體無償捐獻給醫(yī)學研究和醫(yī)學教育事業(yè)。全省廣大黨員干部要以盧永根同志為榜樣,修身立德、甘于奉獻,勤勉儉樸、淡泊名利,發(fā)揚傳承艱苦樸素、無私奉獻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一心為公、不謀私利的奉獻精神,用模范行動展示共產黨員的人格力量,自覺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著力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為民謀利、為民盡責。
一生報效祖國,畢生積蓄回饋社會,這就是正能量,我們要向盧永根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我們要向盧永根同志學習,學習他的愛國情懷,學習他的坦蕩胸懷,我們要向這位中華民族的楷模學習,做一個有社會責任感、有愛國熱情的中國人!
812事跡心得體會篇2
“缺氧氣,不缺志氣;海拔高,目標更高。在高原上,您守望一條路,開辟了一條路……”3月3日晚,《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央視新聞客戶端播出,“七一勛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青海省心腦血管病??漆t(yī)院原研究員吳天一當選感動中國年度人物。
頒獎典禮上,視頻短片里一個個感人的畫面,一句句真情的話語,還原了這位耄耋老人的感人事跡。
作為高原醫(yī)學事業(yè)的開拓者,1958年,吳天一響應祖國號召來到青海。當時,國內的高原醫(yī)學研究還是一片空白,在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借鑒的情況下,吳天一克服自身頭痛、胸悶、失眠等高原反應,頻繁出入高寒地帶,爬冰臥雪,為牧民治病、收集生理病理數據。受強烈紫外線的影響,吳天一40多歲時雙眼就罹患白內障。在高低壓實驗氧艙進行首次人體模擬實驗時,他的鼓膜被擊穿,聽力嚴重受損。在調研途中,他遭遇過六次車禍,留下十四處骨折,最嚴重的一次,一根肋骨差一點兒戳入心臟……憑借著一股韌勁,吳天一的高原醫(yī)學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開創(chuàng)性成果。青藏鐵路建設期間,他主持制定一系列高原病防治措施和急救方案,創(chuàng)造了鐵路建設工人無一例因高原病致死的奇跡,被稱為“生命的保護神”。投身高原醫(yī)學研究60余年,吳天一提出高原病防治救治國際標準,開創(chuàng)藏族適應生理學研究,診療救治藏族群眾上萬名。
812事跡心得體會篇3
我校付來英老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始終堅持教育方針。面向全體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確立“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yǎng)學生主動發(fā)展”為中心的教學思想。重視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重視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能服從領導的分工,積極做好本職工作,擔任學??倓展ぷ鳎芰⒆銓W校實際。學校工作不分份內份外。發(fā)揚不怕吃苦,務實開拓的精神。能全面貫徹教育方針,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中心,深入開展課堂教學改革,規(guī)范班級管理,強化教學質量的提高。
一、 用博愛的心培養(yǎng)學生
她能全面推進新課程改革,用一顆善良而博愛的心培養(yǎng)學生,教育學生,博得了學生的喜愛,家長的信任,得到了領導和老師的贊揚。在學校的工作考評中,經常被評為優(yōu)秀。能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班級工作。所帶班級班風正、學風濃、成績好,在每期的檢測中成績總是名列前茅。注重用愛心和耐心感染學生,主動熱情地幫助學生,特別是貧困生和留守生,她給予的愛更多,投入的情更濃。班級有一個學生家庭非常貧困,奶奶半身不遂,父母離異,他小小年紀就品嘗著生活的艱辛,為了幫助這位學生走出困境,她倡議全班同學為他舉辦了一次愛心捐助活動共捐了40多元錢和一些學習用品。還在班里開了特殊會,組織了“幫扶小組”,每天都安排學生到他家去幫忙做家務。從這一系列的活動
當中,不但幫這位同學從不幸的陰影中走出來,其他學生也學會了團結互助,奉獻愛心。
二、勤奮工作,甘于奉獻
在工作中,她能堅持做到每天早來晚走,和學生在一起親如手腳,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將自己的德、識、才、學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學生,我深切的感到,有一份耕耘就會有一份收獲。在她二十幾年的工作中,有無數次的兩難,工作事業(yè)與家庭,為此她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問心無愧。她都能以工作為重。為了所有的孩子,有很多的時候面對那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稚嫩雙眼,一種使命感、責任感,驅使她選擇了她的學生,為了學生放棄了家庭的許多。有很多次自己孩子,愛人生病她都把他們托付給別人,堅持到校工作。本人患頸椎、腰椎間盤突出,慢性咽炎,也從未影響工作。再苦再累她都咬緊牙關頂住。當她看到學生綜合素質的大幅度提高,她感到無比的欣慰。為了事業(yè),寧愿奉獻,盡展教師風采。
三、刻苦鉆研,真情奉獻
在工作期間,她一直能認真?zhèn)湔n鉆研教材。結合當前的學生實際情況,向40分鐘要質量,使學生在課堂上學懂,學會教給學生的學習方法。為了上好每一節(jié)課,每次都從中找出自己的不足,這樣,不斷地來充實完善自己的教學水平,要給學生一滴水,老師先要有一桶水,尤其是在當今知識更新非常迅速的年代,為更好的適應教學工作。她能積極投入到各項學習中去,如“國培”
的學習等。她的辛勤工作換來了各級領導的贊揚,在教學工作上的認真及對學生的關心贏得了家長們的一致好評。
這些成績的取得,使她更深刻的意識到:是這三尺講臺,給了她那么多的心動和靈感,賦予我人生那么多的提示和意義,感受到了那么多自我升華的愉悅。在全面推進新課改的進程中,勇于站排頭,樹立一種高尚的教師職業(yè)道德,為培養(yǎng)跨世紀合格接班人,貢獻自己的力量,真正做到“獻身教育,無悔今生”。
812事跡心得體會篇4
張桂梅創(chuàng)辦女子高中的初衷是為了解決眾多適齡失學女孩的上學問題,幫助她們走出閉塞的村落,去追尋屬于自己的青春和夢想??僧敓o法保障學生安全的時候,何談追逐夢想?
對此,為保障新招收100名學生的安全,張桂梅便帶著全校的女老師和學生一起走進了教室,利用桌椅晚上搭成簡易“宿舍”,白天教學,晚上休息。同時,又安排學校里的男老師在教學樓的樓梯間搭起“木板床”,輪流值守校園安全工作,全體教師為學生筑起了安全保障第一關。
當張桂梅決心要創(chuàng)辦女子高中之時,便知其一路坎坷,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全校僅有的17名教職員工中有9名相繼辭職離開,100名學生有6名提出轉學,這些情況讓創(chuàng)辦女子高中初期本就步履維艱的張桂梅更是雪上加霜。
只招收貧困家庭女孩?免除學雜費的辦學制度?女子高中能否辦得下去?面對社會上的質疑聲,張桂梅鼓勵大家:“留下的8名老師中有6名共產黨員,只要黨員在陣地就在,女子高中這塊教育扶貧陣地一定守得住?!?/p>
張桂梅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yè);如果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p>
所以,即使遇到再多的挫折,她也沒有放棄建立女子中學的決心。
2008年9月,在張桂梅老師的不懈努力下,在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持與幫助下,全國惟一一所全免費的女子高中——華坪女子中學終于順利成立。
812事跡心得體會篇5
堅韌執(zhí)著勵精圖治。丈夫去世后,張桂梅只身去了祖國西南邊陲的貧困山區(qū)從事教育工作,并選擇了師資最弱條件最差的民族中學任教。在任教期間,她全身心投入教學,為貧困的學生和簡陋的學校出錢出力,又當老師又當母親,不留余力的細心照顧著學生們的學習狀態(tài)和生活起居,為了學生們能夠走出大山,她勵精圖治創(chuàng)辦了全國第一家免費女子高中,她主動帶頭免費為學生們補課,因操勞過度導致身體狀況越來越差,長期拖著病體就算腹部長了肌瘤,也忍痛站在講臺上,只為孩子們能夠取得更好的成績。除此之外,她還義務擔任華坪縣“兒童之家”的院長,成為了54名孤兒的母親。她十年如一日,從未退縮,從不言棄。天道酬勤,在她的不斷努力和堅持下,孩子們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學校的教學質量和師資力量也得到了大大地提升。她的到來改變了許多孩子的一生。
勤儉節(jié)約無私忘我。張桂梅在貧困山區(qū)任教期間,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事業(yè)和慈善事業(yè)中。在學校里,學生沒有錢吃飯,她拿自己的錢給學生;學生沒有衣服穿,她拿自己的衣服給學生;學生生病需要看病,她帶學生看病并自己掏醫(yī)藥費??傊?,只要學生們缺什么只要她有,她都能解決。在兒童之家,她義務成了眾多孩子的“媽媽”,一把屎一把尿不分晝夜的照顧著幾個月大的孩子,為了維持兒童之家,她把自己有的能用的都拿出來給孩子們用,并利用空余時間到處籌措資金。然而她不是萬能的,她自己并不富裕,她只舍得吃饅頭青菜面條,衣服也是好心人給的,她省下來的錢都用到了教育和慈善事業(yè)中,自己未留下一分一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