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教師的我們對教研培訓都不陌生吧,在一段時間地學習結束后,你有什么感受呢?一篇優(yōu)秀的心得體會會給人更多的思考和啟發(fā),以下是范文社小編和大家分享的關于教研培訓心得體會實用范文,以供參考,希望對您有幫助。
教研培訓心得體會1
在研修日日夜夜里,我十分珍惜這次不斷完善和提高自我的機會,并且積極參加了培訓的全過程。在培訓中,我聆聽了教育專家的精彩講座,觀摩了教師的優(yōu)秀課例,遠程教育培訓學習即將結束,我的心中除了不舍還是不舍,是遠程研修平臺拉近了我們初中生物教育工作者的距離。
在這次遠程研修學習中,我們按時觀摩學習了每一個專題的講座,認真聽取了專家們對初中生物教學的指導和解讀。對每一個專題的問題都和本期研修同學們進行了探討,同時按時完成了作業(yè)。積極參與交流,廣泛閱讀了學員們提交的作業(yè)及發(fā)表的文章并及時做出評論。認真閱讀了每一期班級簡報。
各級領導對這次研修給予了高度重視和支持。為做好遠程研修培訓的組織和管理工作,更有效探討分散學習教學管理的方法,大家分擔著存在的困難、分享著能參加這個難得的學習機會的喜悅。最后大家表示,一定會合理安排時間,克服一切困難,認真學習。
在學習過程中,我們通過網絡途徑對存在的問題進行研討,按時完成每天的課題作業(yè),每天的收獲頗多。指導老師在研修過程中,對我們學員的作業(yè)及時的批改和鼓勵,促使我們學習熱情一直高漲。因此整個學習過程中,我們學員盡管遇到了諸多困難,但我們的學員都能想盡辦法解決,保證每天的上網學習時間不少于6小時,研修學習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正因為有了領導的重視和支持,指導老師的跟蹤學習,學員們的主動參與,在研修專家的指導下,我們在理論知識、學習狀態(tài)、教學技能上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收獲,多次得到專家組的好評。在這個知識舞動的平臺上,我們所有參加研修的學員們累并快樂著!通過本期研修培訓,我認真學習別人的成功經驗,借鑒別人的好的教學方法,通過這些資源的綜合利用,來加強自身的建設。
通過這次研修我對今后的教學工作,信心百倍,熱情高漲。我們的目標只有一個:為了孩子的明天!感謝國培,讓我學會智慧的工作,敏于觀察,善于鉆研,從小處著眼,關照教育細節(jié),探索創(chuàng)新。
教研培訓心得體會2
“學習”一詞,在本次培訓學習中出現頻率比較多的一個詞。不管是從專家的講座中,小組討論中,還是研討交流中頻頻提到。給我的感觸很大。
常言道:“學無止境”、“活到老學到老”,因此學習對于教研員來說是至關重要的,陸云老師在“注重專業(yè)素養(yǎng)、文化底蘊”中要求教研員加強讀書、積極反思,“為了理念而讀書”。李家棟老師的要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研員,就要“加強修養(yǎng),重視學習”。 鄧文珍老師也要求我們教研員“能吃苦耐勞,潛下心來看書、學習”。
邢益寶老師認為教研員不但要讀書,并且讀的書量要大,只有書讀多了量變了才能導致質變, 質不變,是因為因為量不夠大。
是啊,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我們所處的環(huán)境也發(fā)生著重大的改變。由原來的工業(yè)經濟社會發(fā)展到今天的知識經濟社會,知識在不斷的創(chuàng)新,老化加速。據調查顯示,一個人學習過的知識,如果每年不能更新7%的話,那么這個人便無法適應社會的變化了。而每個人都遭受著知識半衰期的困擾,據了解一個工程師知識的半衰期是5年,一般技術人員的知識半衰期也只有7年。也就是說,如果不繼續(xù)學習,那么5年后這個工程師將面臨被淘汰的危險。而一般技術人員7年后也將面臨這樣的命運。所以學習要實行社會化、終身化。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斷充實自己,讓自己與時代同步,才不至于被時代所淘汰,搞教研亦如此。
教研培訓心得體會3
短短的幾天的培訓學習,我感受頗深,縣里為我們搭建這次學習與交流的平臺,有幸聆聽了海南省教培院的陳夫義、周積昀兩位院長及縣培訓學校各位領導的學術報告,使我茅塞頓開,受益非淺。
坦白地說,我是第一次參加教研員培訓學習,對我來說,一切都是新的,對教研員的職責認識還模糊不清。這次學習,使我了解了教研員工作的宗旨,教研員的崗位要求,在新時期里,教研工作如何適應教育發(fā)展的要求,怎樣有效地推動教育基礎改革,促進發(fā)展等等。使自己找準了角色,找準了位置,明確了責任,明確了目標??蓭滋斓呐嘤枺覅s茫然了,感覺到心頭的壓力很大,也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一個老師到一個教研員的差距!教研員是教師中的教師,是教學中的評價者、監(jiān)督者、管理者、研究者,是教學改革的帶頭人,肩負著教育的重任。我想:自己要成長為一名教研員,還要不斷地學習,向專家學習,向同行學習,向有經驗的教研員學習,并注意與自身的工作聯系,活學活用,逐漸豐富自身的實踐經驗。
這次培訓是短暫的,但是留給我的記憶與思考是永恒的,我將以自己的不足為起點,讓“差距”成為自身發(fā)展的原動力,不斷梳理與反思自我,促使自己不斷成長,為使自己能夠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研員而不懈的努力!
教研培訓心得體會4
教研組是一個和諧的大家庭,組長就成為了大家的'管理者。教研組長開展有效的教研活動能夠幫助教師提高專業(yè)素質,增強教師的課程實踐能力。那么身為一名年輕的教研組長,該如何管理好這個大家庭、使教師快樂地成長?是我要學習的方向!
在現場教研活動中,老師們的研討氛圍積極熱情。我是第二組大家庭中的一位成員,但是在這樣一個教研的前期,在教研組長的引領下,我們一起對教研主題進行定位,組長沈老師耐心地傾聽著大家的有效信息,最終找到共鳴。把教研主題定位在“集體學習活動中教師提問的有效性”。通過觀摩集體教學活動《誰先吃好呢?》圍繞教研重點進行研究,提高教師有效的提問能力。在教研活動中,我們成員老師們圍繞重點提問的有效性,大膽地說出了自己的觀點。在研討過程中,大家集思廣益,針對活動中的不適宜的提問也進行了相應的調整。也較好地完成了本次教研任務。
在今天的教研活動中,我感到了集體的智慧對于有效開展教研活動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一位有實力、有經驗的管理者會讓教研活動更精彩、更有效!她是黃賢老師,看到了黃老師輕松的教研氛圍,聰明的她用打分的形式引起大家的注意力。在教研過程中,組長黃老師,思路清晰,小結有針對性,給老師們奠定了充實的理論依據。整個教研活動目標明確、重難點把握明顯,這與她扎實的專業(yè)功底是分不開的。
教師的專業(yè)化成長需要在實踐中鍛煉出來,我會把在培訓中學到的、看到的,運用到我的教研活動中,在學習與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程老師的教研點評也給自己指明了方向,相信今后的教研活動會是新的開始!
教研培訓心得體會5
通過兩天的教研組長的培訓、學習,特別是聽了李雪梅主任的講座后,使我受益匪淺,感觸頗多。這些年來,我教過各式各樣的學生,遇到過各種各樣的問題,在這里,我想把自己做教師多年來的一些體會給大家共享,希望大家都做一個讓學生喜歡的教師。
首先教師自己要業(yè)務精通,教師一定要多學習。博覽群書,不僅要知道本學科的知識,還要盡可能去學習學科外的知識。只有但教師的視野比課程標準寬廣得無可比擬的時候,教師才能成為教育過程中的真正能手、藝術家和詩人,才能讓學生感受到你的博學多才,自然會贏得學生心中的敬意。讓學生自覺主動的學習,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教師要以身作則,做好示范,要求學生要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例如:要求學生上課不遲到,自己就應該提前走到教室,做好準備;要求學生做的作業(yè),自己先要作一遍;學生考試做題時,老師也要跟著一起做,讓學生確信老師不僅“動口” ,而且還真“動手”。這樣在老師的帶動下,一定會有許多的同學跟著老師做好每一件事。
最后,教師要尊重學生,因為要求學生尊重自己,自己首先要尊重學生,不要大聲訓斥、體罰學生,即使學生在課堂內外做錯了事,教師也應該帶著愛心走向他們,并且用一種委婉的方式機智的同他們交談,也能達到教育效果。“張?zhí)m遺像”的故事,就體現了老師的機智,讓全班同學都理解掌握了“像”和“遺像”的聯系和區(qū)別,也讓那位調皮打混的學生從此改正了缺點,認真學習。
作為一名教師,只有當你受到學生喜愛時,才能真正的體現自己的最大價值,只有走進孩子的心靈,才能走向教育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