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成寫心得體會的習慣可以促使我們不斷學習和探索,提高自己的思想認知,通過寫心得體會,我們可以鍛煉自己的文字表達能力,提高寫作的準確性和流暢度,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崔道植心得5篇,感謝您的參閱。
崔道植心得篇1
崔道植,原x省公安廳刑事技術(shù)處處長,高級工程師,全國著名痕跡檢驗專家,公安部特聘專家之一,是新中國成立62年以來全省公安保衛(wèi)戰(zhàn)線最具影響力的英雄模范人物。在他52年的刑偵生涯中,鑒定痕跡物證超過7000件,平均每3天就鑒定1件罪案痕跡,且無一錯案,開創(chuàng)中國刑偵痕跡檢驗多項先河。60余年公安生涯,崔道植始終戰(zhàn)斗在刑偵第一線,先后參與檢驗鑒定7000余件痕跡物證,參與辦理1200余起重特大案件疑難痕跡檢驗鑒定無一差錯,研發(fā)的現(xiàn)場痕跡物證圖像處理、槍彈痕跡自動識別系統(tǒng),填補國內(nèi)多項技術(shù)空白。他80多歲高齡仍退而不休、忘我工作,參與偵破多起全國有影響力的大要案件、培養(yǎng)了一大批刑事技術(shù)人才,先后榮獲全國最美奮斗者、全國公安系統(tǒng)一級英雄模范、全國模范退役軍人、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等榮譽。2024年6月29日,黨中央授予崔道植七一勛章。
崔道植把永遠聽黨話、跟黨走,忠誠黨的事業(yè)作為一生的執(zhí)著信念和動力源泉,是政法干警堅定信念、踐行宗旨、拼搏奉獻、廉潔奉公的先鋒模范,是各級政法機關、全體政法干警學習的楷模。他被授予七一勛章,是全國政法隊伍的榮光,更是對全體政法干警的激勵鞭策。
崔道植心得篇2
偉大的時代需要偉大的精神,崔道植同志作為全國政法隊伍里唯一一位“七一勛章”獲得者,是政法干警堅定信念、踐行宗旨、拼搏奉獻、廉潔奉公的先鋒模范。就是這樣一位面容清癯,滿頭鶴發(fā),腰桿筆直,走路帶風的老人,在六十多年的從警生涯中,檢驗鑒定的痕跡物證超過了七千件,始終保持著無一錯案的傳奇紀錄。如此優(yōu)秀的警界“工匠”正是我們?nèi)w政法干警學習的楷模。我們要通過學習崔道植同志的先進事跡從而學習崔道植精神,做到外化于行,內(nèi)化于心。
為民服務誠待人?!拔肄k的案,不能有大案小案之分,只要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我們都要毫不猶豫的認真去辦”,崔道植同志常這樣說。他主動關心被害人家屬,掏錢為群眾墊付費用,他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誰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會永遠把他記在心中,我們黨是在與人民群眾的密切聯(lián)系中誕生、發(fā)展和壯大起來的,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是黨的基本政治觀點和根本工作路線,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是黨的力量之源和勝利之本。對人民的赤誠,只有時刻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上,才能獲得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
專研業(yè)務練本領。已經(jīng)年過花甲的崔道植老先生仍然堅持刻苦鉆研的精神,苦心研究,扎根實驗,包括痕跡圖像處理系統(tǒng)、彈頭膛線自動識別系統(tǒng)等在內(nèi),填補了國內(nèi)刑偵技術(shù)的一項項空白。為了不斷精進刑偵技術(shù),他跑過許許多多的高等學府和精密實驗室,只為制造出符合他標準的硬件。如此精益求精的“大國工匠”精神,作為新時代的公安民警,我們要一代接著一代將崔道植前輩身上的這種精神傳承下去,以“五個過硬”和“四個鐵一般”為準繩嚴格要求自己,在本職崗位上練就過硬本領,扎實工作,為維護社會治安和大局穩(wěn)定而磨練本領。
愛崗敬業(yè)有信念。87歲仍忘我工作,崔道植前輩用70年如一日躬身為黨的忠誠、用生命里每分每秒的恪守,踐行著信仰的初心。崔道植前輩以親身經(jīng)歷告訴我們要勤奮敬業(yè),用滿腔熱情,恪盡職守,以持之以恒和堅韌不拔的意志去完成各項工作任務。要抓住不放,一抓到底,抓出成效,事前帶頭搞好調(diào)查研究,為決策帶給依據(jù),事后要總結(jié),善始善終,學會處理疑難問題,學會化解矛盾,推動工作。
只有堅守初心,才不會迷失方向。只有牢記使命,才能激發(fā)擔當。初心不改、忠心向黨,為國盡責,為民奉獻。崔道植前輩用他的一生感染和激勵著我們將初心和使命外化于行,以真抓實干、攻堅克難的務實行動,詮釋對黨的忠誠、對人民的赤誠,在無私奉獻、甘守平凡中實現(xiàn)人生的價值。
崔道植心得篇3
2021年是建黨100周年,是全面開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新征程第一年,首次設立“七一勛章”,其歷史意義、實踐意義、現(xiàn)實意義不言而喻。我們每個人入黨時,都會感到非常榮耀,被黨組織和他人祝賀,這也是黨的“榮譽”。由此更想起一則買“黨像”的故事,那是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個春節(jié),一位老農(nóng)聽喇叭里反復廣播“翻身不忘共產(chǎn)黨,幸福不忘毛主席”,就步行70多里路到縣城,要買這“兩個人”的畫像,售貨員告訴他,只有毛主席的畫像,沒有共產(chǎn)黨的畫像,可老農(nóng)不理解:歌都唱了,“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怎么會沒他的畫像?這背后隱喻的東西:老百姓認識共產(chǎn)黨,都是從身邊的共產(chǎn)黨員認識的,在人民群眾眼里,共產(chǎn)黨員的“員”字是常常被省略掉的,“共產(chǎn)黨員”就是“共產(chǎn)黨”,黨員的形象與黨的形象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
從一艘紅船承載的十幾人到如今的460多萬個基層黨組織、9100多萬名黨員的巍峨巨輪,從西柏坡到天安門,從篳路藍縷到蓬勃壯大,中國共產(chǎn)黨人以堅定的人民信仰和艱苦奮斗走過了百年滄桑,鑄就了百年輝煌,更印證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井岡山,我們黨靠著艱苦奮斗的作風建立了中國革命根據(jù)地;在延安,我們黨靠艱苦奮斗起家,在物資極其缺乏的情況下,開展大生產(chǎn)運動,為奪取革命勝利奠定了物質(zhì)基礎……正是這種奮斗、擔當、拼搏的力量,讓中國屹立于世界之林。今年是建黨100周年,百年來中國共產(chǎn)黨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共產(chǎn)黨像太陽,照到哪里哪里亮”、“共產(chǎn)黨是種子,到哪里在哪里開花結(jié)果”、“共產(chǎn)黨是魚兒,人民是水,魚兒離不開水”、“黨是媽媽,教我道理,把我養(yǎng)大”……還有很多這樣的俚俗之言,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歷史階段里,無數(shù)優(yōu)秀的共產(chǎn)黨人由于堅守崇高信仰,于是就有了鋼鐵般的意志和頑強的毅力,能夠斷頭流血以從之,勇往直前以赴之,殫精竭慮以成之。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的劉胡蘭,到“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的夏明翰;從“死了也要看著你們把沙丘治好”的焦裕祿,到“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王進喜;從“振興中華,乃吾輩之責”的黃大年,到甘做人民“樵夫”的廖俊波……他們生動詮釋了中國共產(chǎn)黨人堅定的理想信念,鑄就了永不褪色的精神豐碑。29名“七一勛章”提名者,29面共產(chǎn)黨員的旗幟,他們的先進事跡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真正的共產(chǎn)黨人就是由特殊材料制成,除了黨和人民的利益,在黨內(nèi)沒有自己任何特殊的利益。真正的共產(chǎn)黨人,就是能夠堅守平凡,并以平凡成就偉大。所以,共產(chǎn)黨員不分職位高低,不圖名利享受,唯有牢記初心,立足平凡、腳踏實地,苦干實干、一心為民。這樣,黨不會忘記,人民也不會忘記你,你即使再平凡,也會閃閃發(fā)光,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尊敬。
崔道植心得篇4
一、要養(yǎng)成努力學習,刻苦鉆研的好習慣
兩位先進人物最突出的一個特點和長處就是刻苦學習,善于思考。他們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能夠主動自我加壓,手不釋卷,利用一切工余時間學習,鉆研技術(shù)和業(yè)務知識,使自身工作能力和業(yè)務素質(zhì)很快得到提高。我們要學習他們努力學習刻苦鉆研,這也是我們自己工作的實際需要。因為如果不注意讀書學習,不注意知識的積累,不注意研究新問題,思想就會封閉,思路就會狹隘,就難以勝任新形勢新任務我們要有不斷增強學習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像他們那樣,利用一切空閑時間抓緊學習。具體來說就是要在工作中不斷學業(yè)務、學知識、學政策。要護時間去學,持之以恒的學,結(jié)合現(xiàn)實去學,把學到的知識用于指導工作,反過來在實際工作中去檢驗所學的知識。
二、要養(yǎng)成盡職履責,無私奉獻的好作風
兩位先進人物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勤勤懇懇,兢兢業(yè)業(yè),以忘我的境界去干好每一項工作。為了保質(zhì)保量完成工作任務,他們顧不得自己病重的身體,一心撲在工作上,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只要工作需要,再苦再累也在所不辭。聽完這次報告會,我覺得我們就要像他們一樣用滿腔熱情,恪盡職守,勤奮踏實工作以持之以恒和堅韌不拔的意志去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三、要養(yǎng)成嚴于律己,清正廉潔的好品質(zhì)
兩位先進人物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的工作作風可貴之處在于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能夠守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工作中時刻保持清醒頭腦,堅持原則,清正廉潔,自覺抵御各種腐朽思想和不良作風的侵蝕,保持農(nóng)發(fā)行人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的標準要求,把組織的信任當成對自己最大褒獎。
崔道植心得篇5
6月29日上午,“七一勛章”頒授儀式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在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之際,黨中央首次評選頒授“七一勛章”,表彰29名為黨和人民做出杰出貢獻、創(chuàng)造精神財富的共產(chǎn)黨員。觀看頒授儀式,你是否內(nèi)心受到震撼、思想得到洗禮?是否找到那熱血鑄就而成的勛章背后的“密碼”?
那熱血鑄就的是“革命理想高于天”,是“心之所向,雖九死亦無悔”。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九死一生的戰(zhàn)斗英雄柴云振,抗美援朝浴血奮戰(zhàn)到孤身一人,傷殘復員后仍然默默奉獻終生;新時代革命軍人杰出代表陳紅軍,為捍衛(wèi)祖國領土主權(quán)、維護國家核心利益壯烈犧牲;新時代青年黨員干部的優(yōu)秀代表黃文秀,到貧困村任第一書記,把生命獻給了脫貧攻堅事業(yè)。他們有著堅定的理想信念,立志以身許國,把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作為畢生追求,為理想信念頑強奮斗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那熱血鑄就的是“越是艱險越向前”,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只有不懼風雨,才能勇毅前行。治沙造林事業(yè)的模范代表石光銀,40多年堅持與荒沙堿灘不屈抗爭,為毛烏素沙漠治理作出杰出貢獻;扎根牧區(qū)、實干苦干的楷模廷·巴特爾,投身邊疆牧區(qū)建設40多年,使當?shù)啬撩裆畎l(fā)生積極變化;“當代愚公”黃大發(fā),帶領群眾歷經(jīng)30多年在絕壁上開鑿“生命渠”,用實干兌現(xiàn)諾言。他們知重負重、攻堅克難,幾十年如一日,充分展現(xiàn)出共產(chǎn)黨人無私無畏的奉獻精神和堅忍不拔的斗爭精神。
獲頒“七一勛章”的共產(chǎn)黨員,他們以實際行動踐行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使命,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中國共產(chǎn)黨為什么能。作為黨員干部,我們也要以實際行動接過歷史的接力棒,永遠信黨愛黨為黨,立足自身崗位不懈奮斗,永遠奮斗,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努力在新時代建功立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