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寫出引人注意的心得體會,就必須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要知道心得體會能夠鍛煉我們思考能力的,讓我們好好來寫吧,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弘揚科學家精神心得體會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弘揚科學家精神心得體會篇1
9月11日,國家領導人在京主持召開科學家座談會并發(fā)表重要講話,就“十四五”時期我國科技事業(yè)發(fā)展聽取意見。領導人指出,科學成就離不開精神支撐??茖W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長期科學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精神財富。
黨的十八大以來,通過全社會共同努力,我國科技事業(yè)取得歷史性成就、發(fā)生歷史性變革,科技實力正在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tǒng)能力提升。但也要看到,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民生改善、國防建設面臨許多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科學技術解決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強創(chuàng)新這個第一動力。
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在長期科學實踐中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科學家精神,是國家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攻克科學難題、促進科學進步的重要法寶,是推動國家科教興國戰(zhàn)略、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fā)展的精神支撐。
弘揚科學家精神,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不是空洞的,而是現實的。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發(fā)展的內部條件和外部環(huán)境正在發(fā)生深刻復雜變化,我們要在逆風逆水的環(huán)境中開好頂風船,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既需要站得住腳的科技成果,更需要挺得起腰的科學家精神。只有尊敬科學家,讓科學家精神激蕩在我們每個人的心間,以越是艱險越向前的氣魄,奮勇搏擊、敢戰(zhàn)能勝、百折不撓,才能使科學家精神和改革開放精神同頻共振,為實現既定奮斗目標注入不竭動力。
馬克思講過:“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廣大科技工作者要把弘揚科學家精神作為新時代的必修課、必答題,內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形、實化于行,始終秉持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把自己的科學追求融入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偉大事業(yè)中去,不負年華、勇立潮頭、銳意進取,勇攀高峰,不斷為科學家精神注入新的時代內涵,讓科學家精神閃亮新時代。
弘揚科學家精神心得體會篇2
小時候我曾經崇拜過一為偉大的科學家,她就是居里夫人。為了科學研究,她甘愿讓酸堿侵蝕她柔美的雙手,她甘愿讓煙氣熏黑她潔白的額頭,她曾經拿獎杯給孩子當玩具,也曾經為了籌集經費而奔波募捐。她身上具有的頑強、堅定的品質曾經深深打動了我。
如今,我長大了,我知道了更多優(yōu)秀科學家的名字,袁隆平、錢七虎、于敏、屠呦呦……我被他們的科學精神深深折服。他們那神奇而輝煌的一生,似星星般耀眼的功勛,都讓我們無限敬仰;他們那求真求實,創(chuàng)新奉獻的科學精神,更值得我們學習!
是什么令科學家們奠定了向科學進軍的目標?是早年那孜孜求學的精神。無數科學家,從小就撲進了科海之中。著名的真菌植物病理學家鄧叔群,年幼時總在勞作之余跑到學堂外聽課,或翻看父親桌上的書籍。憑著一顆不窮不輟的上進心,他年方13便以出色的考試成績被清華學堂錄取。少年時代的刻苦求學,為他走上科學之路奠定了扎實的基礎。是啊,哪位科學家不是早年勤奮刻苦地學習?他們在啟示著我們,作為未來世界的主人,該如何把握好今天?
是什么令科學家們敲開了科學大門?是勇于探索,實事求是,不迷信權威的求實創(chuàng)新精神。在舊中國和解放初期,一些來幫助中國找油田的外國專家,輕率地給我國戴上了貧油國的大帽子。地質學家李四光沒有被外國的權威結論嚇倒,堅持認為我國國土遼闊,天然資源理應非常豐富。他和勘探隊員一起風餐露宿,到可能含有石油、天然氣的地區(qū)進行調查、勘探,終于找到了大慶油田、勝利油田等一批特大油田,用事實證明了權威的結論是錯誤的。求真務實,探索創(chuàng)新,不正是我們必須發(fā)揚的科學精神?
是什么令科學家對科學探索如此癡迷?是為科學,為人類甘愿付出一切的堅強意志和默默奉獻的精神。居里夫人在那個破木棚里,既是學者,也是苦工,她以驚的毅力,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忘我工作,從數噸的瀝青油礦渣找到了新的元素釙;從3噸鈾礦渣中猶如大海撈針般的提純出0.1克鐳。為此她付出了自己的一生與健康。居里夫人這種不畏艱難、不怕困苦,為科學獻身的精神多么令人崇敬啊!
是什么令科學家流芳百世?是那一顆火熱的愛國心。兩彈元勛王淦昌為了研制自己國家的原子彈、氫彈,放棄了許多名利雙收的好機會,從1961年到1978年,隱姓埋名了17年之久,為增強我國的國防力量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茖W不分國籍,可科學家們卻有自己的國籍。許多中國科學家都曾在國外留學,但最終他們還是回到了故土。因為他們的根在中國,情系中國。他們的中國心讓我們敬佩,讓世人稱贊,更讓鮮艷的五星紅旗高高飄揚!
偉大的科學家,我們向你致敬。你們的獻身科學、奮力拼搏、堅忍不拔、契而不舍、勤于思考、勇于實踐的精神,將引領我們走向更加美好,更加輝煌燦爛的明天!
如今我們生長在這樣一個偉大的時代,這樣一個偉大的國家,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向這些偉大的科學家致敬、學習?同學們,讓我們繼承和弘揚他們身上的精神品質,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用自己的方式為我們的祖國增光添彩!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弘揚科學家精神心得體會篇3
新文化運動時期,文化先驅們?yōu)槲覈M了“賽先生”,從此開始了我國的科學進程。時至今日,科學依然在我國占據重要的戰(zhàn)略地位,科教興國成為了我國既定的國策。然而盡管在科學的道路上我國不斷取得突破,卻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科研學術浮躁、“偽科學”盛行、公民科學素養(yǎng)低下都成了我國科學進程的絆腳石,因而弘揚科學精神,提高科學素養(yǎng)就尤為重要。
弘揚科學精神,提升科學素養(yǎng)是社會進步的必然要求。一個國家的發(fā)達進步必須要有先進的科學技術作為推動力,而科學精神便是指引科學技術走向正軌的指路明燈。只有弘揚科學精神才能在全社會樹立人人懂科學、愛科學的良好氛圍,才能進一步將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促進國家方方面面的發(fā)展。因此,要貫徹落實溫家寶總理在科協第八次代表大會上的指示,大力弘揚科學精神,全面提升科學素養(yǎng)。
弘揚科學精神,提高科學素養(yǎng)就是要弘揚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茖W精神的實質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崇尚理性、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這也是科學技術與生俱來的秉性,它要求人們在對待任何事情的時候必須從實際出發(fā),摒棄浮躁,以務實的態(tài)度探索未知的世界,去揭示事情的本質以獲求真理。而我國目前學術界及科研領域剽竊、抄襲他人研究成果,夸大研究成果以騙取國家經費的現象屢見不鮮。甚至素有“象牙塔”稱號的高校校園里,也出現了師生共同炮制泡沫論文、虛假獎項等學術浮躁現象。這些具有欺騙性質的行為反映出科學工作者浮躁、不踏實的工作作風,明顯違背了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無法在學術上進行創(chuàng)新,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著力弘揚實事求是的精神,腳踏實地地專注于科學與學術研究,創(chuàng)造新的科學成果。
弘揚科學精神,提升科學素養(yǎng)就是要弘揚理性探索的科學精神。由“加碘鹽可抵抗日本地震引發(fā)的輻射”這樣一條假新聞引發(fā)的全國搶鹽潮以及下崗工人張悟本的“綠豆養(yǎng)生說”引發(fā)全民喝綠豆湯這些“鬧劇”,無不顯示出我國國民科學素養(yǎng)之低下。究其原因,是我國國民缺乏必要的科學知識,但更重要的是缺乏理性探索的科學精神。面對社會上的傳聞和所謂“專家”的論斷,公眾不是進行理性的思考而是盲目的跟風,媒體輿論也不進行科學的查證就進行吹捧炒作,造成了虛假消息滿天飛,偽科學和封建迷信思想蔓延的嚴重局面。因此,應當引導全體國民形成一種理性探索的科學精神,面對一切問題都頭腦冷靜地進行分析,運用科學知識去破除偽科學和封建迷信思想,從而提升全民的科學素養(yǎng)。
弘揚科學精神,提升科學素養(yǎng)的目的在于在全社會范圍內形成學科學、愛科學、尊重科學、運用科學的良好氛圍,以求實創(chuàng)新的科學精神進行科研和學術,以理性探索的精神面對問題分析問題。唯有此,才能進一步提升我國國民的科學文化水平和素養(yǎng),才能朝著建設世界文化強國的目標不斷前進,才能使中華民族在未來的競爭中占領先機。
弘揚科學家精神心得體會篇4
11月24日下午,省科協黨組書記、副主席王春秋受邀來到山東大學附屬中學,為小學部的師生們作題為“弘揚科學家精神樹立科學報國理想”的宣講報告,300余名師生一同聆聽了報告。
報告會中,王春秋從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入手,以84歲的鐘南山在疫情最嚴重時刻星夜馳援武漢的故事切入,用清晰易懂的語言、生動形象的圖片、感人至深的故事為到場的師生們帶來了一場精神盛宴。報告深入淺出,內容詳實,情真意切,分為三部分講述了“什么是科學家精神”、“為什么要弘揚科學家精神”和“如何培養(yǎng)科學家精神”。
在講述“什么是科學家精神”時,王春秋以“兩彈一星功勛”郭永懷壯烈許國的故事告訴同學們,科學家精神是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愛國精神;以“人民英雄”陳薇帶領團隊研制新冠病毒疫苗的故事,闡述科學家精神是勇攀高峰、敢為人先的創(chuàng)新精神;以中國物候學創(chuàng)始人竺可楨幾十年如一日精心觀測氣候的故事,闡述科學家精神是追求真理、嚴謹治學的求實精神;以“中國天眼”奠基人南仁東12年選址天眼的故事,闡述科學家精神是淡泊名利、潛心研究的奉獻精神。這些精彩動人的故事深深打動了同學們,整個報告廳座無虛席,掌聲不斷。
在講述“為什么要弘揚科學家精神”時,王春秋指出,國家昌盛、民族繁榮需要科學家精神;社會時代的發(fā)展需要科學家精神;個人自身的成長需要科學家精神。同學們正處于人生中長知識、打基礎的重要階段,也正值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成型的重要階段,一定要多去了解科學家的故事,踐行科學家的奮斗精神,從科學家精神中汲取成長養(yǎng)分。
弘揚科學家精神心得體會篇5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奮斗,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擔當。
2020年是新中國成立71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面對新征程新使命,廣大科技工作者要大力弘揚愛國、創(chuàng)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的新時代科學家精神,勇做科技報國的踐行者和示范者、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追夢者和筑夢者。
偉大時代孕育偉大精神。中國人民具有偉大夢想精神,中華民族充滿變革和開放精神。自西學東漸以來,有識之士為科學救國而奔走呼號,空有才華卻報國無門。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科技工作者才真正實現了科技報國、科技興國的人生抱負,我國科技事業(yè)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
從無到有、從弱到強,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時空中,閃耀著一代代科學家奮力前行的奪目光芒。同樣的愛國之情、同樣的報國之志、同樣的卓越之才,他們心中想的都是祖國、是事業(yè)。在深海的驚濤下,在荒島的風沙中,在最美的年華里,在投身新中國建設的偉大實踐中,那些“用熱血去守護、用生命去捍衛(wèi)”的故事從未間斷。追夢一生,他們把中國夢播種在廣袤大地。
黨的十八大以來,廣大科技工作者接過前人的精神火炬,披荊斬棘、砥礪前行,涌現出以李保國、南仁東、黃大年、鐘揚、王逸平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先進典型,他們以豐碩的創(chuàng)新爭先成果,詮釋了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濃烈情懷,無愧于民族脊梁、時代之光。
不同的時代,共同的精神品質;不同的行業(yè),共同的價值取向;不同的貢獻,共同的目標追求,折射出科技工作者品質之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之美、中華民族精神之美,美美與共,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創(chuàng)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和偉大夢想精神的時代觀照。不管時代如何變化,這種精神始終能夠薪火相傳并愈加煥發(fā)出勃勃生機,召喚激勵著更多科技工作者奮勇向前。
新的時代更需要偉大精神。當前,中國處于近代以來最好的發(fā)展時期,世界亦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兩者同步交織、相互激蕩。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yè)變革不僅打開了國際科技競爭制高點爭奪的機會窗口,極大重塑著全球創(chuàng)新版圖,更進一步推動了科技與經濟、科技與社會、科技與人的全面發(fā)展、相互交織、深刻影響,國際體系在各種制度、體制、機制的不斷蛻變中正呈現新的面貌,國際關系內涵發(fā)生深刻變化,我們正前所未有地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臺中央。
弘揚科學家精神心得體會篇6
弘揚科學家精神心得體會篇7
作家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書是我們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她能讓我們不斷長大,不斷前進。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本好書,在我眼里《居里夫人》就是其中之一。
?居里夫人》的`作者是艾芙·居里,她是居里夫人的女兒,這本書是圍繞居里夫人的一生來寫的。
居里夫人全名叫瑪麗亞·斯克羅多夫斯卡·居里,1867年11月7日出生在波羅華沙。她是法國的物理學家、化學家,作為世界著名的科學家,研究放射性現象,發(fā)現雷和釙兩種天然元素,人們親切地稱她“雷之母”,一生兩次榮獲諾貝爾獎。在研究雷的過程中,她和她的丈夫用了3年零9個月才從成噸的礦渣中提煉出0.1克雷。但在中年時期,居里夫人的丈夫皮埃爾·居里(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不幸喪生。作為杰出的科學家居里夫人有許多科學沒有的社會影響,尤其作為是成功女性的先驅,所以她的典范激勵許多的人。
在居里夫人輝煌的一生中,令我最感動的是1906年4月19日,皮埃爾·居里不幸被運貨馬車輾壓致死,那個時候,居里夫人非常傷心,但他謝絕了法國政府的國家撫恤金。之后她依然奮不顧身地投入她所熱愛的科學事業(yè)當中,我相信那個時候是居里夫人最痛苦的時候。
居里夫人的貢獻遠遠不止這些,居里夫人告訴我們要有熱愛祖國、報效祖國之心,要靠自己的力量創(chuàng)造出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她在困境中堅韌不拔,告訴我們不要面對困難就退縮;她視名聲如浮云,金錢如糞土,這又告訴我們不要看重金錢和名譽。她的教育方式也很完美,她的大女兒琳達·居里也獲得了諾貝爾獎。在她眼里,科學就是一切,為了科學他可以付出生命(居里夫人就是因為研究雷時患上了惡性貧血),居里夫人就是這樣的“科學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