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xué)習(xí)新知識時,及時記錄心得能夠加深我們的理解,寫心得的過程是一個自我發(fā)現(xiàn)的旅程,有助于培養(yǎng)我們獨立思考的能力,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名人心得體會參考6篇,感謝您的參閱。
名人心得體會篇1
前天,我抽空《名人傳》再次閱讀了一遍。這本書,是我最喜歡的書之一。而每一次的閱讀,都會為我?guī)聿煌母惺堋6锩娴牡览?,也令我受益頗深。
?名人傳》是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的著作。全書分為《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和《托爾斯泰傳》。作者羅曼羅蘭在全書中描述了這些名人為追求辛福生活、追求理想和困難作斗爭的故事。在三本傳記中的名人中,我最敬佩的就是貝多芬了。貝多芬是一位偉大的優(yōu)秀的天才音樂家。在貝多芬的一生里經(jīng)歷了數(shù)不清的坎坷,這些坎坷要發(fā)生在普通人身上,恐怕他早就崩潰了,但貝多芬用他的堅韌的意志克服了挫折。
貝多芬的童年就是一個悲劇,貝多芬小時候,他的父親逼著他學(xué)習(xí)音樂,想激發(fā)他的音樂才能,完全不顧貝多芬的感受,有時他的父親甚至把他一個人關(guān)在屋子里,只留下一把小提琴給他,讓他和小提琴一整天關(guān)在一起。不僅父親逼著他學(xué)音樂,在他16歲時,他的母親不幸去世了,他的父親也變成了一個酒鬼。深深的打擊到了貝多芬的心靈,但他束手無策,也是這些可怕的挫折導(dǎo)致了貝多芬古怪暴躁的脾氣。但是貝多芬沒有因此而墮落,他把他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音樂創(chuàng)作當中了,貝多芬以他過人的天賦,驚人的創(chuàng)作能力,很快的成名了。當他正準備享受音樂帶給他的幸福時,挫折又再次降臨到貝多芬的身上。他的耳朵聾了。對于一位音樂家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耳朵,音樂是用耳朵聽的,如果聽不到音樂了,那他也做不了音樂家了。對于貝多芬來說這無疑是個致命的打擊,但貝多芬沒有放棄音樂家的夢想,依然和挫折作斗爭,他在這種被疾病困擾下既然創(chuàng)作出的來的不朽作品名垂青史:《英雄交響曲》、《命運交響曲》、《歡樂頌》和《c小調(diào)第5交響曲》。這些作品讓人們贊嘆不已。除了《多芬傳》之外還有《米開朗琪羅傳》和《托爾斯泰傳》,書中的米開朗琪羅與托爾斯泰都是和貝多芬一樣家喻戶曉的名人,都和貝多芬一樣擁有著堅強的意志,都是值得讓我們學(xué)習(xí)的好榜樣。
?名人傳》里面為我們介紹了好幾位名人的成長史,發(fā)展史,這些都令我們受益頗深,也讓我們對這些名人,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以后的日子,我們要向他們學(xué)習(xí),向自己的夢想繼續(xù)前進。
名人心得體會篇2
羅曼·羅蘭是法國文壇中一顆劃過天空、璀璨的流星,他著的書就像一首經(jīng)典的歌曲,只要我們唱過一次,回想起那優(yōu)美的旋律都會在心里涌起一陣莫名的感動。一想到《名人傳》這一本分量很重的書,回想到它里面那偉大且高貴的靈魂,都使我感受到他們在生活中閃現(xiàn)出來的激情、迫人地世間真、善、美的追求,讓我在遭遇到困難之時,拭去我的悲傷和痛苦,意猶未盡地吹著沖鋒的號角,它就像源源不斷的精神源泉。
這一本偉作由《貝多芬傳》、《米開朗基琪羅傳》和《托爾斯泰傳》三部分組成。這本書最為讓我為之一振的是音樂靈魂——貝多芬。
每個人都不同,正如每個人對"英雄"的理解也不同。我覺得英雄并不是有爐火純青的武功,不是走遍天下無敵手的江湖豪杰,也不一定是功蓋千秋的大偉人,甚至不一定是勝利者,他們有一種內(nèi)在的強大的生命力。在我心中,也住著一個英雄——貝多芬。
今天,我翻開塵封已久的《名人傳》,細細地品讀,我被貝多芬深深吸引了:原來有這樣一個堅強,執(zhí)著的人。貝多芬出身貧寒,十三歲輟學(xué),十七歲挑起整個家庭的重擔,二十五歲時他剛剛在樂壇嶄露頭角,耳朵又開始失聰。他一直都是痛苦的,由于貧苦與殘疾,他的感情生活境況卻沒有改善。他的嘔心瀝血創(chuàng)作的作品,卻經(jīng)常拿不到分文報酬。也許你會說貝多芬是不幸的,但是我卻覺得他在這些磨難中慢慢"長大",漸漸取得成功。他在命運的錘煉下,成了一塊很好的鋼鐵:他痛苦,卻不肯屈服于命運;他貧窮,卻不趨炎附勢;他孤獨,卻會用那顆赤子之心去關(guān)愛,幫助別人;他從未有過歡樂,但卻把歡樂的旋律帶到世界各地,帶到人們的心里。他堅強,他執(zhí)著,他獨立,他自尊,他善良……也許我可以用一切贊美人的詞語贊美他。而這些詞語的總和就是我在開頭所寫的"英雄"二字。
他的童年卻是近乎慘絕人寰的,是一場慘劇。他1970年12月16日生于德國科隆附近的蓬恩的破舊房屋的.閣樓上。他出生在音樂世家,他父親是一位男高音歌手,而他母親只是一位女傭。他父親在他小時候就急切開發(fā)他在音樂的天賦,所以常常使用暴力逼迫貝多芬在房間里學(xué)習(xí)音樂,所謂:"環(huán)境造就性格",后來貝多芬就養(yǎng)成了暴躁、沉默寡言、怪癖的性格。
不久,魔鬼似的噩耗降臨在他的幼小且脆弱的心靈,他最親愛的母親在他僅16歲時就把他撒手人間了,他真是悲痛欲絕了。災(zāi)難之中貝多芬還是幸運的,他曾遇見了莫扎特,他們互相交流經(jīng)驗,后來拜海頓為師。就當在他嶄露頭角、在音樂開始抒寫輝煌之時,年華正茂的他卻遭到了滅頂之災(zāi),他的聽力卻漸漸衰退了,已經(jīng)幾乎完全耳聾了,正如即將盛開的鮮花卻遭遇了嚴霜的痛擊。雖然貝多芬在精神上和內(nèi)心的雙重折磨,但是他超乎常人的毅力和那種激涌澎湃的精神卻始終沒有倒下!憑借著這些,他先后創(chuàng)作了無可計數(shù)激蕩著人們心靈、給人們強烈震撼的樂曲,他頑強與命運做斗爭正如他自己所說的:"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
1920年3月26日,貝多芬終于在安詳中與世長辭了,結(jié)束了他的痛苦,但他那意志、樂曲卻成了人們永恒的回憶。
?名人傳》給我們一種升華,使我們所在告別崇高、自甘平庸社會中我們的心靈也上升為一種崇高。
貝多芬說過:"唯其痛苦,才有歡樂。"這句話,已成為了我的座右銘。當我生命中的暴風(fēng)雨來臨時,以前的我總會找借口避開,而現(xiàn)在的我卻能坦然面對,我會說"讓暴風(fēng)雨來的更猛烈些吧!"九年級的鼓聲漸漸敲響了,我知道九年級學(xué)生的痛苦:多的是成堆的教輔書,少的是讓人輕松快樂的"復(fù)課書";多的是無憂無慮,少的是輕松;多的是學(xué)習(xí),少的是歡樂……從進入初中的那一刻,我就深知這些痛苦,所以曾經(jīng)的我不斷地躲避它,為的是不受傷害,但最終都會傷害累累?,F(xiàn)在,我會直視困難,我不能害怕痛苦。因為痛苦陰霾后,就有歡樂的彩虹。我會把我的座右銘當作我的旗幟,讓它伴我在成長的道路上能夠翱翔。哪個成功不經(jīng)歷磨難?可正因為磨難,才可以堅守痛苦,最終才迎來了云開霧散,催開了成功之花。人生在于低谷處的磨練,所以要好好珍惜這些磨練的機會,因為這正是上帝在你彎曲的充滿荊棘的路上沿途放上金鑰匙,能夠走完這條小路的,就能得到足夠的鑰匙,上帝便會讓你用金鑰匙打開充滿希望和光明的未來的大門。
?名人傳》這本書讓我學(xué)會直視痛苦,坦然地面對苦難。
名人心得體會篇3
早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名人傳》就由我國著名翻譯家傅雷先生譯成中文,一流的傳主、一流的作者加上一流的譯者,使這部作品很快即成為經(jīng)典名著,時至今日仍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二十世紀的前半期是人類歷史上風(fēng)云激蕩也苦難深重的時期,羅曼·羅蘭創(chuàng)作《名人傳》,傅雷先生翻譯《名人傳》,都是有感而為,是要從這些偉人的生涯中汲取生存的力量和戰(zhàn)斗的勇氣。傅雷先生說,“在陰霾遮蔽了整個天空的時候”,他從《名人傳》中得到的啟示是:“惟有真實的苦難,才能驅(qū)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難;惟有克服苦難的壯烈的悲劇,才能幫助我們擔受殘酷的命運;惟有抱著‘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人們常說:“一本優(yōu)秀的傳記不僅能讓我們認識世界,還會讓我們更深刻地了解人生。”
?名人傳》即:“貝多芬傳”“米開朗基羅傳”“托爾斯泰傳”三篇傳記。他們的主人公分別為音樂家、雕塑家和小說家,不過,雖然他們的職業(yè)和所處的年代各不相同,但他們所追求的理想?yún)s是相同的—為了真理和正義所做出的努力。面對痛苦、面對孤獨,貝多芬選擇了堅持自己的信念,而米開朗基羅又何嘗不是呢?為創(chuàng)造表現(xiàn)真善美的不朽杰作而獻出了畢生的精力。而托爾斯泰則用他的筆桿描寫除了當時社會的陰暗,對神的信仰是他堅持不懈地用筆尖向人間播撒愛的種子。但他們也是與我們一樣的人—在完成著生的使命,如果我們知道自己是軟弱的不幸的'人,那么請聽羅曼·羅蘭的心聲吧:所有不幸的人??!切勿過于怨嘆,人類中最優(yōu)秀的和你們同在。汲取他們的勇氣作我們的養(yǎng)料吧。
對于今天的讀者來說,《名人傳》又能給予我們什么呢?在一個物質(zhì)生活極度豐富而精神生活相對貧弱的時代,《名人傳》給予我們的也許更多是尷尬,因為這些巨人的生涯就像一面明鏡,使我們的卑劣與渺小纖毫畢現(xiàn)。在《米開朗琪羅傳》的結(jié)尾,羅曼·羅蘭說,偉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嶺,“我不說普通的人類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們應(yīng)上去頂禮。在那里,他們可以變換一下肺中的呼吸,與脈管中的血流。在那里,他們將感到更迫近永恒。以后,他們再回到人生的廣原,心中充滿了日常戰(zhàn)斗的勇氣”。對于我們的時代,這實在是金石之言。
名人心得體會篇4
讀完《名人傳》這本書,我感到名人的精神是震撼人們的心靈的。這本書里的英雄,不是走遍天下無敵手的江湖豪杰,也不是功蓋千秋的大偉人,那里面的英雄具有一種內(nèi)在的強大的生命力,使他們勇敢地與困難作斗爭。
貝多芬出身貧寒,他很小就輟學(xué)。他的一生坎坷不平,他勇敢的與命運作斗爭。他孤獨的活著,他惟一的親人辜負了他,他內(nèi)心受到沉重的打擊,可他還堅強活下來。他沒有一個朋友,他就像與世隔絕,雖然這位偉大的音樂家一向痛苦的活著卻創(chuàng)作了不朽的傳世之作,大部分都是他耳聾后創(chuàng)作的。他最終最終戰(zhàn)勝命運,戰(zhàn)勝疾病,戰(zhàn)勝痛苦,戰(zhàn)勝聽眾的平庸,戰(zhàn)勝困難和障礙,攀上生命的巔峰。貝多芬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他不肯屈服于命運,他改變了命運,他的精神震驚全世界。
米開朗琪羅出生在佛羅倫薩一個比較富裕的家庭。他有較高的文化修養(yǎng)和藝術(shù)功底。他的祖國多災(zāi)多難,他眼看外族入侵,人民受到奴役,自我的作品毀于戰(zhàn)亂,他受到別人的折磨,他的家族向他索要錢。他一生依附教皇,為教皇做事。教皇為自我樹立碑立傳,使米開朗琪羅達不到自我的夢想。他一生遇到許多困難。他堅持,為了自我的夢想,他活到了70多歲。
托爾斯泰出生于富貴家庭。他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他有很高的文學(xué)天賦。他以往獲得成功,但他蔑視自我擁有的一切。他不肯享受生活,不肯虛度年華,他想要經(jīng)過照福人類來體現(xiàn)自我生命的價值。他弘揚真正的基督精神,對自由主義的蔑視。
作者告訴我們要勇敢的與命運作斗爭,只要你不屈服于命運,總有一天你會改變命運。人生就是奮斗,幸福就產(chǎn)生在奮斗之中,命運是自我掌握的。
名人心得體會篇5
?名人傳》又名《巨人三傳》,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法國著名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音樂家、社會活動家羅曼。羅蘭的著作,它包括《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托爾斯泰傳》三部英雄傳記。據(jù)說在創(chuàng)作這三部作品前,羅曼。羅蘭對當時社會中人們頹敗消極的習(xí)氣苦惱良久,希望借助對圣賢們堅韌性格、執(zhí)著意念與崇高品質(zhì)的描述,鼓起人們對生活的勇氣和希望。
傳記中的三人都是舉世聞名的藝術(shù)大師,但與其他傳記不同的是,羅曼。羅蘭不僅描述了他們生命中曾經(jīng)取得的那些光彩奪目的成就,同時向讀者展示了三位大師在生活中遭遇的種種挫折與不幸,并借助這些苦難人生告訴讀者,三位偉人之所以能彰顯出驚人的才華,無不因為他們勤奮地創(chuàng)作,對自己一絲不茍的要求,以及在人生充滿憂愁困頓的征途上,為尋求真理和創(chuàng)作不朽的杰作,不惜一切的忘我精神。
傅雷先生曾在他為此書的譯者序中說:在陰霾遮蔽了整個天空的時候,他在此書中獲得的啟示是:唯有真實的苦難,才能驅(qū)逐浪漫幻想的苦難;唯有克服困難的壯烈悲劇,才能幫助擔受殘酷的命運;唯有抱著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精神,才能挽救一個萎靡自私的民族!在當今物質(zhì)日漸豐足的社會中,渴望精神強大的聲音必將越來越響亮?!睹藗鳌愤@樣偉大的作品,能幫助我們獲得一種在日常生活中無法體驗到的人生經(jīng)歷,一種與偉人共同在命運之峰與波谷間浮沉的人生感悟。這種人生感悟豐富了我們的人生閱歷,提高了我們的精神境界,升華了我們對人生與命運的認知。
貝多芬雖雙耳失聰,但仍與不幸的命運頑強斗爭;米開朗琪羅飽受家庭與社會的摧殘,但卻給后世留下了一筆筆珍貴的精神財富;列夫。托爾斯泰一生不滿足于平靜悠閑的.生活,他同情下層勞苦人民的悲慘生活,為后世留下一部部不朽的著作。他們締造出了屬于自己的輝煌人生,然而在這輝煌背后,卻有著不為人知的艱辛苦難,但三位偉人憑借超乎常人的堅毅與勇氣,戰(zhàn)勝了困難與挫折,攀上了人生的頂峰。而現(xiàn)實生活中的我們,更要向這三位偉人學(xué)習(xí),以執(zhí)著的意念、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堅持不懈的精神去面對生活,那么,我們的生活也將更加豐富多彩,我們的明天將更加美好,我們的未來也將與眾不同,而成功的大門也會向我們敞開!
名人心得體會篇6
當我讀完《名人傳》這本書之后,我被其中三個名人的故事所吸引,也對他們的故事有所感觸。
這本書是羅曼?羅蘭著作的,他是法國著名的作家,這部《名人傳》是由三個部分組成的:第一部分是《貝多芬傳》;第二部分是《米開朗琪羅傳》;第三部分是《托爾斯泰傳》。貝多芬是一位著名的音樂家,但是他的人生卻是坎坷不平的,迷茫、無助、絕望充斥著他的心。在他雙耳失聰后,貝多芬用自己堅強的性格決定了他不會屈服于挫折。他在病魔纏身的情況下,創(chuàng)作出了許多比以往更加有秀的作品。終于,他的意志力占了上風(fēng),一種無法抗拒的.力量把他那陰沉的思想悉數(shù)滌蕩。
生命的沸騰掀起了音樂的終曲。這時,貝多芬渴望幸福,他不愿相信自己的不幸是無法醫(yī)治的:他渴望治愈,渴求愛情,又開始追求新的生活。后來,貝多芬在演出時受到的禮遇竟然超過了皇族駕臨。在最后,貝多芬患了胸膜炎,在一場暴風(fēng)雪中,偉大的貝多芬從容、寧靜地走了。貝多芬恰好給我們提供了一面鏡子,他照出了我們內(nèi)心的那份卑微與渺小,給我們的心靈以良好的啟迪,貝多芬是一位不朽的英雄,他讓我們呼吸到了強烈的“英雄氣息”!
米開朗琪羅出生高貴卻有著強烈的個性,家里人想讓他出人頭地,但他卻要堅持自己的追求,這讓他經(jīng)歷了很多苦難。米開朗琪羅對自己的每一項工作都十分地投入,然而命運給予天才的恩賜太過吝嗇,他總是用幻滅的苦澀、希望的破滅、意志的摧毀作為對天才努力的酬謝。米開朗琪羅也因此變得沉默和日日憂郁,未能完成的作品正是此時他心理崩潰的外在表現(xiàn)。因為身為充滿偏激、狂熱和激情的佛樓倫薩的一分子,米開朗琪羅始終堅守著民主與共和的信念,而佛羅倫薩的失陷,米開朗琪羅同當時的大多數(shù)人一樣,迅速跌落到了崩潰的深淵,這是一種比任何東西都更致命的打擊。當卡瓦列里和維多莉亞的出現(xiàn)使米開朗琪羅有幸感受這對他來說非常可貴的幸福。
無論是真摯的友情還是甜蜜的愛情,都讓米開朗琪羅重新盎然生機。優(yōu)美的十四行詩,還有雕像相繼完成,讓人不能不嘆服于愛的力量。偉大的藝術(shù)家都認為工作是他們最好的酬勞,米開朗琪羅也是這樣的人。在他七十歲時,擔任了圣彼得大教堂的建筑總監(jiān),為了完成這一宏偉大業(yè),米開朗琪羅傾盡了一切心力。而對飽受磨難的藝術(shù)家而言,死是最好的解脫。守候在他身邊的人則等待著遺囑和財產(chǎn)。當平和的天國的第一日,他安息了。
托爾斯泰是一位大家再熟悉不過的俄羅斯作家??伤耐陞s是殘缺親情的,在2歲時,失去了母愛,9歲時,失去了父愛,這種常人無法忍受的痛苦包圍著他的人生。當托爾斯泰來到了一個安寧的處所,便去找上帝,但他在向上帝詢問的同時,自己的情欲卻在折磨自己,使自己無法真正理解上帝。成年以后,他評價自己寫的《童年時代》,并指出了自己的錯誤和不足。這揭示出了托爾斯泰對自己的不滿的原因。土耳其戰(zhàn)爭爆發(fā)后,托爾斯泰去當兵了,這讓他的思想層面又到了另一個層面,想去追求自身的解脫,但是戰(zhàn)爭生活讓他對生活有了另一種體驗。所以,他寫的著作打動著我們,在彌留之際的話語震撼了我們,要去驅(qū)逐現(xiàn)實的黑暗,達到人生的最高理想和境界。
讀了這本書,這三個名人都是偉大的,他們背后都隱藏了一個故事,他們摔倒了,爬起來繼續(xù)向前走,而我們,有一點困難卻不會自己處理,他們是我們的榜樣,我們應(yīng)向他們學(xué)習(x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