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有關新時代四有好老師心得體會精選范文6篇

時間:2022-02-14 作者:Animai 心得體會

相信不少人對于寫心得體會都很苦惱吧,其實寫心得體會并不難,我們只要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的想法,不要夸夸其談。以下是范文社小編和大家分享的最新有關新時代四有好老師心得體會精選范文6篇,以供參考,希望對您有幫助。

最新有關新時代四有好老師心得體會精選范文6篇

新時代四有好老師心得體會1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用筆耕耘、用語言播種、用汗水澆灌、用心血滋潤。這是人民教師崇高的勞動!

當我第一次以教師的身份踏進小學時,我的心情是多少激動,多么地自豪。我知道,那間教室里放飛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那塊黑板寫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那根粉筆畫出的是彩虹,流下的是淚滴,奉獻的是自己。可是俗話說得好:醉后方知酒味濃,白發(fā)始覺學問遲。有人說,從來沒有哪一個職業(yè)像老師一樣付出如此的多。是啊,他們只求付出不求回報。說無私吧,太老套了,用他們自己的話說就是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我們的老師呀,在世人肆意踐踏良知時,卻用生命去維護,一遍一遍地向學生們講述著真、善、美,不惜付出畢生的代價,何以為證?夜晚的星光可以作證,校園的梧桐樹可以作威作福證,桌上大大小小的藥瓶可以作證,那在門口等媽媽回家凍得瑟瑟發(fā)抖的孩子可以作證!“勤勤懇懇、默默無聞”這是老黃牛的精神;“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這是蜜蜂的精神,燃燒自己,照亮了別人“就是蠟燭的精神。

可以說每種產物的存在,都有年一種精神支撐著它。教師的存在呢?支撐它的就應該是這種高尚的師德吧!一位哲學家說過:“人的一生只有三個日子:昨天、今天、明天。昨天叫無奈,今天叫無畏,明天叫無悔?!暗侥赀~花甲,驀然回首,感慨平凡孕育了偉大,生活賜予了幸福。因為我在一中找到了我心靈的歸宿,從教人生我有淚無悔。光輝的事業(yè)崇高的師德微機室:張寧雨果曾說過:“花的事業(yè)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yè)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yè)吧,因為葉的事業(yè)是平凡而謙遜的?!苯處熅拖衲悄瞰I的綠葉,時時刻刻襯托著鮮花的嬌艷。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苯處煹钠返潞退仞B(yǎng)是教師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前提,只有對“怎樣做一名好教師”這一問題有深刻的認識,才能對自己提出更高要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踏上三尺講臺,也就意味著踏上了艱巨而漫長的育人之旅。怎樣才能做一名好教師呢?我認為:首先,樹立良好的師德形象。教師良好的思想品行將是教師最偉大人格力量的體現(xiàn)。曾經(jīng)有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師,他不幸患上了強直性脊椎炎,頸不能轉,腰不能彎,腿不能曲,上課時整個身體全靠雙拐支撐著。但他不悲觀、不憂傷教育是技藝,更是哲學,是藝術,是詩篇,是思想與思想的碰撞,是心靈與心靈的交流,是生命與生命的對話,教育需要用我們的熱情和生命去擁抱!這是我讀完《現(xiàn)代教育報》有關王能智老師的長篇報道《名師之路》的最大感想。社會需要名師,家長追求名師,學生信賴名師,每位教師本身渴望成為名師,學校更是高薪聘請名師。

何為名師?我以為,真正的名師不是教育行政部門一紙文件任命的.,名師是有思想,即有教學個性。聽其課如聽美妙絕倫之音樂,久聽不厭;聽其談,能使人茅塞頓開,豁然開朗。二是教學效益突出,即教學質量高。我不認為教學成績好的教師就一定是名師,真正的名師不是在課堂上解答學生所有的“為什么”。而是讓無疑問的學生,走出課堂時能夠產生滿天的“問號”。三是師德好,即具有崇高的人格魅力,高尚的道德情操,不懈創(chuàng)新的追求品質。人立其側,即能如沐春風。似乎名師離我們很遠很遠,其實仔細想想,當我們守住教育這份職業(yè)的道德底線,當我們牢記我是一名人民教師,當我們把每一個學生看作自己的孩子時,你,我們,不就是名師嗎?有位智者說“有人把我當人看,我把自己當牛干,有人把我當牛干,我把自己當人看!”,其實,名師是過程,名師是一種精神,一種信念,一種追求,終生努力便是名師!忘掉你的職稱,拋掉你的老本,放下你的架子,老老實實地向學生學習,向同事學習,向書本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育人水平,不斷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不斷追求新的教育理想。終生努力即名師。

朋友們,讓我們都擁有一份不斷努力,不斷超越自己的信念吧。

新時代四有好老師心得體會2

“師愛事小勝愛子,勤學能拼超一般,科研創(chuàng)新超專家,幫傳帶扶興一園?!报D―送給吳紹萍老師。認真拜讀了省教育廳辦公室下發(fā)的《愛注幼兒情灑事業(yè)――南京市北京東路小學附屬幼兒園吳邵萍老師事跡材料》后,情不自禁想到了上面的四句話,寫下來送給吳老師。

雖然這四句話遠遠不能概括吳邵萍老師精神的真諦,但卻是我內心的真切表達。

作為幼教園地的一名普通老師,成長為年級組長,到園長,吳老師從普通的路上走來,走出來了一條不普通的路。細讀材料后,發(fā)自內心的想以吳老師為榜樣,爭取去做一名“四好”老師。平常,我們經(jīng)常評定學生為“三好”或“五好”,老師何嘗也不來一個幾好的標準呢?這“四好”從哪里來?就是從吳老師的事跡中來,也可以用本文開頭的四句話作為概括,如果再濃縮一些的話,那四好就是:師愛好,勤學好,教研好,幫傳好。我想,作為一名老師,不管是在中學,小學,還是幼兒園,只要能達到“四好”這個標準的老師,那肯定是一位好老師。

首先是師愛好。用理論層次稍高一些的話來說,師愛好,是屬于師德的范疇。師德的范圍太大,不容易直接操作,而師愛可以說是細化的師德,容易從簡單的事情上表現(xiàn)出來。不知是誰說過,愛學生的老師不難找,難找的是愛差生、愛問題生的老師。在我們的老師群體里,對于班級里面的尖子生,特長生,哪位老師不喜歡,哪位老師不是當成心里的寶?這一點,對于所有的老師來說,都能做到。而對于一些所謂的“差生”,想使每一位老師都愛她,那就并非一般老師所能做到了。吳邵萍老師的可貴之處,不僅在于愛學生,更在于她能愛問題學生。吳老師面對的雖然是幼兒園的孩子,但愛學生的事情,絕不僅僅表現(xiàn)在幼兒的身上,在小學教師身上,初中教師,乃至高中、大學老師身上,都是我們所有教學一線老師必須要學習的一種可貴品質。

其次是勤學好。大家都知道,要想給學生一碗水,老師必須要有一桶水。大家更知道,要想使一桶水始終保持清新不腐,還要不斷進行更換。大家知道這種道理,是不是都能落實到行動中呢?答案是否定的。我們的許多一線老師,在畢業(yè)后的三至五年之內,還能保持一股在校做學生時的學習勁頭,參加一些自學考試、業(yè)務培訓學習等方面的學習,但時間一久,加上工作的加重,家庭的一些碎屑事情,便漸漸放松了學習,有的拿個??凭退懔耍€有的拿個本科便不再要求上進,停止了學習,對于一些培訓,也沒有了當初的熱衷。

新時代四有好老師心得體會3

忙完圣誕迎元旦。要說元旦,可以說這一周過得是最清閑的,我們在寓教與樂中感受著節(jié)日的喜慶。本周的工作也都是為元旦做準備,提前給孩子講解元旦的相關知識和關于這方面的歌曲,祝福話語,以及讓孩子自己親手制作賀卡送給親愛的爸爸媽媽,來表達他們對家人的祝福。還有一個特別的活動那就是包水餃,吃跨年餃子。

在老師示范之后,讓孩子自己動手包水餃,孩子們表現(xiàn)的非常興奮。對于大多數(shù)的孩子來說,這可能是他們第一次自己動手包水餃,因為在家里他們很少接觸這樣的事情,尤其現(xiàn)在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很多都過著衣來張口,飯來伸手的生活,像讓孩子動手包水餃這樣的事情就更不可能。只是包好,煮好之后送到孩子的嘴邊,讓孩子“坐享其成”。所以很少的孩子真正的接觸過,學過包水餃,要說包也只能是用橡皮泥等。很少有拿真的實物,自己親自動手去操作。

雖然孩子包的水餃各不相同,但畢竟孩子們自己親自動手操作了,感受了包水餃的過程,并簡單的知道包的步驟和方法。在慶祝元旦的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孩子的動手操作能力,這將給孩子們在20xx年的年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像蒙特梭利當中所說“我聽到了,我就忘了;我看了,我就記得了;我做了,我就理解了!”

培養(yǎng)孩子的動手操作能力很重要,無論在家還是在幼兒園將鼓勵孩子大膽的嘗試,自己親身體驗動手操作。

新時代四有好老師心得體會4

為傳承和發(fā)揚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營造歡樂、喜慶、祥和的節(jié)日氛圍,在端午節(jié)到來之際,xxxx區(qū)第二幼幼兒園開展“濃情端午”系列活動。

首先,幼兒園教務處根據(jù)上級文件精神,拿出詳細的端午節(jié)活動方案,并在例會上向所有老師針對此次活動提出要求。按照幼兒園端午活動方案,xx月12日,各班老師生利用動形象的課件向孩子們介紹了端午節(jié)的來歷及我國傳統(tǒng)的風俗習慣及文化。有的班級教師根據(jù)自身特長和班級實際情況,給孩子講解包粽子的具體方法,現(xiàn)場親手教幼兒包粽子;有的班級自制“旱龍”,在教室里進行“劃龍舟”比賽;有的班級制作艾葉香包、香囊,孩子們把這些自制的香包、香囊?guī)Щ丶宜徒o自己的長輩,家長們也與孩子一起共同感受端午濃情!

xx月14日,幼兒園通過班級QQ群,微信群等方式,向家長們普及節(jié)能減排,低碳環(huán)保知識,倡行文明公約,讓家長在端午節(jié)中爭做文明使者,普及文明新風。

xx月15日,結合端午節(jié)的風俗,我園開展了“詩歌端午”,經(jīng)典誦讀比賽。組織幼兒通過頌古詩,品端午,感知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豐富多彩的端午活動中,老師們帶著孩子們感知端午、走進端午、品味端午,體會著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快樂與童趣。此次活動,不僅激發(fā)了幼兒熱愛祖國、熱愛家鄉(xiāng)、熱愛自然的情感,還深化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宣傳和教育,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和傳統(tǒng)美德。

新時代四有好老師心得體會5

為了讓幼兒更好地了解端午節(jié),感受端午節(jié)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fā)幼兒初步的愛國主義情感,豐富他們的生活經(jīng)驗,xxxx市幼兒園、xxxx中心幼兒園于端午節(jié)前夕以年級組為單位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端午節(jié)主題活動。

老師們首先利用講故事、觀看PPT、視頻等形式,深入淺出地為孩子們講述端午節(jié):通過講述有關屈原的故事,不僅讓孩子們知道了屈原是我國古代的愛國詩人,也讓他們了解了端午節(jié)的來歷;通過展示賽龍舟、包粽子、插艾蒿、系彩帶、掛香囊等圖片,讓幼兒直觀感受了端午節(jié)豐富而有趣的習俗。老師們還組織幼兒開展了讀兒歌、畫端午、賽龍舟、做紙粽等游戲活動:五月五,是端午,賽龍舟、敲鑼,孩子們興致盎然地念著一首首短小經(jīng)典的端午節(jié)兒歌,感受著端午節(jié)豐富的文化內涵;他們還拿起手中的畫筆,畫出了端午節(jié)賽龍舟的熱鬧場景,表達了他們內心對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喜愛;在賽龍舟活動中,他們團結合作,爭先恐后往前沖,生動有趣的賽龍舟體驗加深了孩子們對賽龍舟活動的認識;在做紙粽活動中,他們用靈巧的小手通過剪、折、粘貼、纏繞等方法制作出了一個個漂亮的紙粽。

此次端午節(jié)主題活動,讓孩子們在愉快的體驗中感受到了端午節(jié)豐富的文化內涵,體驗到了傳統(tǒng)節(jié)日帶來的樂趣,也鍛煉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培養(yǎng)了他們團結合作的良好品質,升華了他們的情感體驗。愿孩子們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和滋養(yǎng)下,更加健康茁壯地成長!

新時代四有好老師心得體會6

一、“德”的提升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眾所周知,這里的“道”就是教師的“師德”。一個人的一生要活得有意義,這里的“意義”并非是活得有多么的精彩,多么的風光,多么的光彩耀眼,而是指人要對社會有何貢獻。這個“意義”就是要靠他的“德”來支撐。在當今的社會中,隨著科技的飛躍發(fā)展,社會的高度進步,社會中的一些不良的思想漸漸的影響到了我們教師,一些教師看到了社會中的燈紅酒綠,掩抑不住內心的躁動,“德”就慢慢的偏離了正確的方向。給學校和社會帶來了負面的影響。最近網(wǎng)絡、報紙、電視等等新聞爆出的一些有違“師德”的報道,深深的傷害了家長和社會的心,這些固然是極個別的人的行為,也是這些個別的行為“教育”抹了黑,讓社會認為教育不再是那么的神圣,那么的純潔。筆者認為,作為教師,姑且不說職業(yè)如何神圣,如何的高尚,首先要正確的認清自己,降低自己的身份,把自己當作人來看待,當作一個自然人,不斷的去提高自己的“德”。努力的讓自己的“德”高尚、偉大。用自己的“德”的魅力去影響自己的學生,大家試想想,一個整天思考著如何去與校長主任搞好關系、整天想著如何去向學生家長要“禮”、整天想著如何去補課賺錢的自私無“德”的老師他能教育出怎樣的優(yōu)秀的學生?

“德”——師德,這是教師的靈魂。對學生來說最重要,將會影響他的一生!

二、“識”的提升

韓愈在《師說》中提到教師的一個相當大的功用就是“解惑”。何為“解惑”?解惑就是解答疑惑,向學生傳授知識、傳授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學生在聽課之后,通過所學的知識和方法去解答他所碰到的問題,這才是真正的“解惑”?,F(xiàn)在有一些教師本身就有許多的“疑惑”,哪能談的上去幫他人“解惑”?作為一個對社會有責任心的人,你到一些大學去“微服”一下,你會被你看到的現(xiàn)象所震驚,這就是未來的教師?這個問題絕對會在你的腦海中第一個顯現(xiàn)出來,不學無術,濫竽充數(shù)的“教師”在我們的隊伍的中大有人在。

現(xiàn)在教學資料的泛濫,參考資料的粗制濫造,再加上我們某些教師的識別能力的欠缺,懶惰成性,有一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當?shù)闹皇恰鞍徇\工”的角色,在他的課堂上聽不到他對自己學科的理解、總結,聽到的只是別人的觀點。不讀書、不查資料、不思考成了一些老師的通病。

作為一名教師,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教。就得課外下功夫,不斷的促進自己“識”的提升,多讀、多思、多總結,只有這樣,你才能去解學生的“惑”。

三、“教”的創(chuàng)新

對于“教”的創(chuàng)新,筆者認為,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不應該機械的去“搬”,而是靈活的去“學”。素質教育喊了這么多年,真正的實現(xiàn)了素質教育了嗎?有些地區(qū),有些學校機械的模仿別人的做法,最后只能是“東施效顰”,遺笑柄與他人。有的地區(qū)統(tǒng)一學某某地區(qū)的“圓桌教學法”(筆者自己這樣稱呼),讓學生圍成一圈,讓學生寫學案,美名其曰:“將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這個地區(qū)的教育官員們還在洋洋自得,沾沾自喜,沉浸在自己編制的肥皂泡中?!皥A桌教學法”確實是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這種創(chuàng)新的前提是學生自身的素質是不是達到它的要求,學生能否發(fā)現(xiàn)問題、組織探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自身擁有的知識量等等,這種教學方法對學生的要求很高,不是某個班級的每一位學生都能達到的,更不是某個學校的全體學生能達到的,更不是某個地區(qū)的全體學生能達到的。機械的照搬照抄只能是貽誤眾“生”。

一位教師的“教”的創(chuàng)新首先要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之上,找到適合學生的教法,而不是傳統(tǒng)的“灌”“填”,而是兼顧到學生的各方面能力的發(fā)展?!敖獭睙o定法,找到適合學生的教法,就是“教”的創(chuàng)新。

四、“志”的支撐

這里的“志”指的是老師對自己所從事的這個事業(yè)的奉獻精神,這是每位老師都應該有的,也是必須要有的。一位合格的老師在他踏上自己的崗位之前,應該了解到自己所從事的這個工作的意義,要從心底對這份工作的熱愛,要有奉獻自己一生的“志”。當一位大學畢業(yè)生,帶著玩世不恭的態(tài)度走上工作崗位,他能做好自己的工作嗎?當一個老師帶著“做教師只是過度”的態(tài)度從事教學,他能培養(yǎng)出杰出的人才嗎?他自己都沒有一個遠大的、堅強的“志”,他的學生以后一定也會“三天打漁,兩天曬網(wǎng)”,會隨著社會中的種種“誘因”不時地改變自己人生的方向。

一位有遠大的、堅強的“志”支撐的老師,他在教學中會全身心的投入,會愛生如子,愛崗敬業(yè)。

五、“思”的活躍

有一個名人說:“改變人一生的不是他擁有多少錢,也不是他豐富的經(jīng)歷,而是他的思維模式”。作為一名教師,要有活躍的“思維”。首先不能思維定勢,固步自封??傆X得自己的想法很高妙,不去接受新的思想。其次大量吸收外界信息。一個合格的老師應該了解國內外信息,及時了解教育領域的各個動向,了解古今中外大事,透過現(xiàn)象,抓住本質,讓自己的思維活躍起來。再次,在教學中要做到教學相長,帶著虛心的心態(tài),和學生共同進步。

六、“品”的諄諄

“品”字三個口,意思是說,品嘗,在教育這個領域,品,就是諄諄的教誨。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教師的耐心、恒心是至關重要的。每個學生有每個學生的特點,如智商、生活的家庭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教育的環(huán)境等等,這些都會對學生產生重大的影響。對于不同特點的學生,我們教師不能只用一個“口”,必須多用有、幾個“口”。甚至是多“口”齊下,讓學生體悟到教師對他的關心、愛心。

教育不是萬能,更不可能在短期內就能見效,學生是獨立的個體,是有思想的人,我們在教育他們的時候要要恒心,相信“滴水穿石”、堅信學生的可塑性,而不能用簡單和粗暴的方式,給學生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

七、“引”的到位

這里的“引”指的是外部力量——學校。學校要給每一位教師營造一個健康的發(fā)展空間。關心每一位教師的健康成長。一個人如此,一個集體更如此,世間的每一個物都是由弱小到壯大,在整個的過程中,環(huán)境的因素不可忽視,學校的領導要給每一位教師的發(fā)展建立公平和諧的發(fā)展平臺,為他們的發(fā)展提供有力的幫助,建立合理的激勵機制,而不是給他們增添“壓力”。

常言說:做人難,做個好人更難。我認為做老師難,做個好老師不簡單。單只要我們每一位老師能夠做到自律、自強、自壓、勤學、勤思、勤練這“三自三勤”不斷的去提升自己,一定能讓自己做個合格的老師,做個受人尊敬的好老師,做個黨和人民滿意的“四有”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