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否認罪責就意味著重犯。國家公祭日體現(xiàn)的是對群眾的尊重,是對生命的敬畏,也體現(xiàn)了政治文明的進步。你知道關于國家公祭日的活動總結嗎?以下是范文社小編和大家分享的2021國家公祭日活動總結范文優(yōu)秀范文3篇,以供參考,希望對您有幫助。
國家公祭日活動總結范文1
13日上午十時整,河海大學青馬工程學員、國防生代表、學生代表聚集在校內南京大屠殺死難者清涼山叢葬地“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清涼山遇難同胞紀念碑”前,在莊嚴肅穆的氣氛中,近千名師生佩戴白花,面向紀念碑列隊肅立,齊聲高唱國歌,國歌唱畢,全場向南京大屠殺死難者默哀一分鐘,同一時間,防空警報聲響徹南京上空,校園內外汽笛齊鳴,行人也紛紛駐足面向紀念碑方向默哀。默哀畢,學生代表向紀念碑敬獻了花籃。師生代表在發(fā)言中說,國家公祭、民族呼聲,河海同心、開創(chuàng)未來,銘記歷史、勿忘國恥,以史為鑒、珍視和平,凝聚力量、奮發(fā)圖強,團結一心、自強不息,用知識的力量,用責任的擔當,真正成為打造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筑夢人”。最后全場人員繞紀念碑一周并獻花。活動中,很多社區(qū)居民以及遠道而來的校友和民眾也紛紛在紀念碑前敬獻鮮花,進行悼念。中央電視臺和江蘇衛(wèi)視對悼念活動進行了現(xiàn)場直播。
除了現(xiàn)場悼念以外,河海大學團委還通過官方微信、微博組織同學們參加國家公祭網(wǎng)、江蘇共青團官方微信“勿忘國恥,青春同祭”網(wǎng)上悼念、“紫色的哀思”等網(wǎng)絡公祭活動。
國家公祭日活動總結范文2
1937年12月13日,日軍在我國制造的駭人聽聞的南京大屠殺慘案。在大屠殺中,有20萬以上乃至30萬以上中國平民和戰(zhàn)俘被日軍殘忍殺害,南京城被日軍大肆縱火和搶劫,致使南京城被毀三分之一,財產(chǎn)損失不計其數(shù)。20__我國正式確定每年的12月13日為國家公祭日,以此悼念遇難同胞,通過公祭日的形式,明確歷史,驚醒世人。
我校通過國旗下的演講、班會、板報、櫥窗等宣傳方式來祭奠遇難者。同時,歷史老師向同學們詳細的闡述了這段黑暗的歷史經(jīng)過,教導學生要學習歷史、了解歷史、明辨歷史,不忘恥辱,努力奮進。
為了能讓全體學生意識化為行動,進而充分承擔起自己肩上的神圣使命,學校德育處組織了一次專題國旗下的演講,由初二學生作為代表,對全體學生進行教育宣傳,鼓舞所有學生牢記歷史,尊重歷史,以史為鑒,放眼未來,努力為人類的和平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祭奠南京大屠殺主題班會上,同學們通過大屏幕觀看了南京大屠殺紀錄片,很多同學潸然淚下,頗感震撼。7年2班的班長作為代表發(fā)言:“我們作為中國人民,絕不能忘記過去的悲痛,在緬懷歷史,祭奠死者的同時,我們更要努力學習,在和平的年代,用文化,經(jīng)濟,科技作為武器,強盛國家,保衛(wèi)人民,捍衛(wèi)祖國?!?
我校還通過板報,展板、電子屏等多種形式為學生普及南京大屠殺這一歷史事件,心痛之余,師生們更加堅信,和平來之不易,我們要珍惜現(xiàn)在得來不易的生活。
我校此次公祭日活動,培養(yǎng)了學生愛國主義情懷,激發(fā)了學生為國拼搏的熱血。最后,以這樣一句話總結本次活動:“歷史并不遙遠,我們要走的路還很長,時間無法改變曾經(jīng),卻可以改變未來,我們需要做的不是憤怒與痛恨,而是 — 認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來處!”
國家公祭日活動總結范文3
12月13日上午10時,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在南京大屠殺紀念館舉行。我校在行政樓報告廳舉行了紀念活動,并在江寧和幕府校區(qū)分別組織師生觀看了國家公祭儀式直播。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宋丁全,黨委常委、副校長魯宇紅出席紀念活動,黨辦、學工部、團委等職能部門負責人,各學院黨總支負責人與學生代表參加活動。
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宋__在會上強調,新時代大學生的愛國主義,不是盲目的,這次的公祭活動,并不是為了倡導民族仇恨,而是維護世界和平及正義良知,促進共同發(fā)展和時代進步。
活動中,全體與會人員共同觀看了儀式直播,當警報拉響,全校師生集體默哀,向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寄托我們的哀思。
儀式結束后,學生們紛紛表達了對為死難者的悼念以及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決心。智控學院張越淇同學在談到自己的感受的時候說道:以國家名義進行公祭,讓青年學生銘記歷史,這一刻警鐘長鳴,請大家勿忘國恥。商學院岳__同學也表示:少年強則國強。作為祖國未來棟梁的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到公祭活動決不是在宣泄不滿憤恨的消極情緒,更不是在宣揚民族仇恨。我們要積極行動起來,努力學習,用自己的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中華民族早日實現(xiàn)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應有的貢獻。
11月以來,我校在學生中廣泛開展了相關紀念活動,學校積極引導廣大學生銘記歷史,珍視和平,努力學習,振興中華。如,面向全校師生舉辦《南京大屠殺與國家公祭日》專題報告,祭奠遇難同胞簽名活動,校團委廣播臺對公祭儀式進行了全校直播;組織大學生志愿者參與南京地方志辦開展的“抗戰(zhàn)期間犧牲在南京的烈士名錄”地情資料統(tǒng)計工作;同時,我校大學生合唱團在南京地方志專家的指導下,重新唱響了抗戰(zhàn)時期僅有的2首南京淪陷題材失傳歌曲《首都淪陷紀念歌》和《紀念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