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讀后感作文7篇

時間:2024-05-24 作者:Lonesome 作文大全

通過結(jié)合實際的故事情節(jié),讀后感能夠更生動地描述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節(jié)發(fā)展,讀后感是一種與作者對話的方式,讓我們更加親近和理解作者的思想,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紅樓夢》讀后感作文7篇,供大家參考。

《紅樓夢》讀后感作文7篇

《紅樓夢》讀后感作文篇1

紅樓夢的一回講了在大荒山青埂峰下,有一塊無才補(bǔ)天的頑石。凡心大熾,想要享受榮華富貴,雖然會瞬間樂極生悲,物換人非,打掃偷來是一場夢,萬竟成空,但也愿意前往。他于是被帶到了昌明隆盛之邦。在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磅有一株降珠草,因為每一天以甘露灌溉,降珠草得以久延光明。之后受天地精華,又得雨露滋養(yǎng),得以脫去草胎木質(zhì),換成女人形體。在下凡前,對警幻仙子說,要用一生的眼淚還他。

曹雪芹在第一回就寫出了賈寶玉,林黛玉的由來,為之后的事情做鋪墊,也描述了林黛玉愛哭的性格,賈寶玉頗為乖巧的性格。用僧人的話說出了賈家一時的興盛,繁榮的景象。而之后物換人非,萬鏡成空,最終衰落,敗亡的結(jié)局。給人以暗喻,不禁讓人傷感。

在一些大致相同的事件上,作為情節(jié),也寫得各有特色,別有一番滋味。比如;賈家每人住的小院,每個人的穿著,外貌,行為舉止,神態(tài)等。讓我眼前一亮。

紅樓夢還成功刻畫了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方法有兩種;一是經(jīng)過人物的一句話,一個笑,一個動作,點出了人物的心理狀態(tài),心里想法。比如;黛玉去看寶釵,遇到寶玉卻數(shù)落下人,心里卻想說寶玉而不好明說出口,便用這種方式。點出他嬌慣,心重的心里特點。

二是把人物的內(nèi)心獨白與作者的敘述融合在一齊,來解剖人物的特點。在寶玉遇到黛玉也來看寶釵,笑著讓了座,并且聽出黛玉再說自我時,笑了笑并沒還嘴,指出寶玉心里有一絲不滿,但也毫不介意。

這些心理描述生動地寫出了人物的心機(jī),情緒,讓人印象深刻。

《紅樓夢》讀后感作文篇2

今年暑假,我終于有時間完整的讀完了一本《紅樓夢》。心里卻難過到了極點,黛玉的那句“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也一直在我耳邊回蕩。紅樓女兒悲慘的下場,令我感嘆到嘆息不已,而寧榮二府從“金滿箱,銀滿箱”到“陋室空堂”的驚天之變更讓我沉思許久!

想當(dāng)初,寧榮二府繁華至極,不說別的,單是那一座大觀園,就極盡奢華,正如劉姥姥說的“比畫里畫的還美”,可最后呢?大觀園變成了衰草枯場,而曾經(jīng)居住這里面那些美好的人物,也是死的死,走的走,一片凄涼。

他們之所以導(dǎo)致這樣的結(jié)果,是因為無止境的貪婪和欲望;是因為過度追求金錢與權(quán)勢;是因為妄想不勞而獲;是因為那吃人的封建禮制。若不是這些,大觀園還是一座繁花似錦的世外桃源!

想一想那些可愛的女孩:多愁善感的林黛玉、沉穩(wěn)乖巧的薛寶釵、精明能干的王熙鳳、溫柔善良的迎春、志氣清高的探春、孤僻冷傲的惜春、寬宏豁達(dá)的湘云……

每一個都那么的冰雪聰明,例如:“天上掉下來個林妹妹”,每當(dāng)看到關(guān)于黛玉的情景,我總會情不自禁地落淚。這個“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的女孩,令我產(chǎn)生了無限的憐愛。無論是離愁別恨,還是草木枯榮,都會讓她默然淚下。這個敏感細(xì)膩的女孩,或許她真是那株美麗的絳珠仙草,來到世間只為“還淚”吧。

就像寶玉說的“這些女兒都是誰做的”,可到頭來,黛玉淚盡而亡,寶釵獨守空房,迎春受虐致死,探春遠(yuǎn)嫁他鄉(xiāng),惜春遁入空門,湘云不知所歸……這其中的辛酸和悲哀,有誰能懂得,有誰能理解?

而書中的另一個主人公賈寶玉,同樣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通靈寶玉的化身,清靈、純潔,他不喜歡讀書,因為他不想考取功名,不想混跡于污濁的官場;他口無遮攔,因為他不愿意為封建禮數(shù)所束縛。寶玉于大觀園中眾姐妹的關(guān)系都很好,因為他懂得這些女孩的內(nèi)心,能看到她們水一樣清澈的心靈,但到后來,她們一個個離他而去……

我已經(jīng)不再把《紅樓夢》看成是一部普通的小說了,它更像是一部厚重的歷史,寫滿了人間悲歡離合、社會百態(tài)。都說《紅樓夢》所展現(xiàn)的是將美好的東西撕碎了給人看的悲劇,但無論如何,這曲紅樓悲歌,仍舊讓我感嘆,讓我不忍,讓我深思!

這本書是原著的精編版,章回經(jīng)典,脈絡(luò)清晰,是親少年讀者領(lǐng)略《紅樓夢》藝術(shù)魅力的最佳版本。值得一提的是還在書中增加了名師導(dǎo)讀,名師解析,好詞好句,寫作借鑒延伸,以供讀者回味和借鑒,深刻領(lǐng)悟作品內(nèi)涵,書中感人的情節(jié),生動的人物配以精彩的場景美繪圖。

《紅樓夢》讀后感作文篇3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一開篇,作者就給予我們一個神秘的印象。前世的情緣,后世來還。大多數(shù)讀完這本書的人或許都懷有一份感嘆,感嘆結(jié)局的悲哀。黛玉無可奈何,抱憾而終;寶玉窮困潦倒,看破紅塵。

書中以林黛玉和賈寶玉坎坷的愛情故事為主線,用賈府的興衰作為背景,通過它,揭示了封建大家族的腐朽。透露出作者心中那份不滿與憤怒。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林黛玉。她從小體弱多病,造就了她倔強(qiáng)、孤僻、特立獨行的個性。但她的詩情畫意和聰明靈秀總是不斷的吸引著我。她每次與姐妹們作詩賞畫,總是那么的才氣逼人。她總幻想著與賈寶玉的愛情有朝一日獲得認(rèn)可,所以當(dāng)她的愛情幸福被扼殺時,她表現(xiàn)得那樣的勇敢、決絕。而最讓我憐惜的,是她的多愁善感、紅顏薄命。

一直以來我都認(rèn)為,薛寶釵是一個既冷酷又自私的人,但讀完這本書,我不禁開始同情她。她很善于處理人際關(guān)系,和各方面的人保持著一種親切自然、合宜得體的關(guān)系。但她也是一個典型的服從者,這是悲哀的,一生都被別人的看法所支配。與林黛玉相比,就顯得更加悲哀,因為林黛玉追求了自己的幸福,并且得到了那份真誠的感情。而寶釵的一生“愚昧和不自知”到頭來,只能任由生活來將她深深埋沒。

我感嘆寶玉和黛玉之間的愛情悲劇,佩服那些敢于與封建斗爭的人們,同情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犧牲者”。

“假亦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都t樓夢》如此的讓人捉摸不透。

《紅樓夢》讀后感作文篇4

我,一個愛讀書的小男孩。今年暑假我讀了許多書籍,有幽默無比的《淘氣包馬小跳》;有讓我笑口常開的《笨狼的故事》; 有寫出了女孩心聲的《賈梅日記全傳》;還有情節(jié)感人的《紅樓夢》。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紅樓夢》。

?紅樓夢》這本名著很感人,別看我年紀(jì),才讀了一遍一至十回,我還真懂得了不少,也時常掉眼淚。我覺得,當(dāng)時的社會很奢侈,賈府的賈母很有權(quán)勢,說話很有分量,賈府上下全都聽她的。但她特別疼愛賈寶玉,把他當(dāng)作心肝寶貝。也許因為是賈府上上下下都是姑娘,只有賈政(賈府的老爺)和賈寶玉兩個男人吧。

賈寶玉有一個表妹叫林黛玉,她很愛哭,但很有才華,做詩、畫畫樣樣精通。她和賈寶玉很談得來,經(jīng)常一起玩耍,兩小無猜。我覺得,自己也是一個樣樣精通的小女孩,愛好很廣泛,讀書、畫畫,彈琵琶、辦小報……。呵呵,好像跟林黛玉有些相似,我也很愛哭,而且,哭起來沒完沒了。不過,這些應(yīng)該改正,現(xiàn)代的孩子要堅強(qiáng)些,不要那么多愁善感。我覺得,林黛玉在我心里是《紅樓夢》里最喜歡的人物,也是最感人的人物!

自從我看了《紅樓夢》以后懂得了許多道理,我很佩服曹雪芹,他可以寫出這么好的作品,把里面的人物寫得那么栩栩如生,好像就站在我面前。我要向他學(xué)習(xí),練好作文基本功,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紅樓夢》讀后感作文篇5

紅樓夢是一部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小說以講述上層社會中的四大家族為中心圖畫,真實、生動地描寫了十八世紀(jì)上半葉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全部生活,是這段歷史生活的一面鏡子和縮影,是中國古老封建社會已經(jīng)無可挽回地走向崩潰的真實寫照。

獨對紅樓夢里的愛情故事情有獨鐘。

紅樓夢里的愛情故事還真是不少。首先,就是寶黛的紅粉癡戀。在紅樓夢里要數(shù)這兩個人的愛情最純潔了。從兩小無猜,青梅出馬,到長大后的墜入愛河。曹公簡直就是順?biāo)浦?,讓讀者感到,世間又一份千古流芳的愛情故事誕生了。它的出現(xiàn)是那么的自然,幾乎沒有人懷疑過,它的出現(xiàn)是那么純潔,纖塵不染。但是生不逢時的愛情就是痛苦的代名詞。黛玉性格里獨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對世俗的不屑一顧,令她處處顯得特立獨行,卓爾不群。

花前癡讀西廂,毫無避諱;不喜巧言令色,言隨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種種這般,都使得她象一朵幽然獨放的荷花,始終執(zhí)著著自己的那份清純,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一如碧玉般盈澈。

用一個普通人的眼光看她,最欣賞的還是黛玉的詩情畫意,靈秀慧黠。黛玉每每與姐妹們飲酒賞花吟詩作對,總是才氣逼人,藝壓群芳。無論是少年聽雨歌樓上的詩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畫意;還是草木黃落雁南歸的凄涼,花氣溫柔能解語的幽情;無不體現(xiàn)出她娟雅脫俗的詩人氣質(zhì)。

最嘆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紅顏薄命。黛玉的身世,注定了她的孤獨無依,而她的性格,又注定了她的寥落憂傷??v使大觀園里人來人往好不熱鬧,可是這里沒有她可以依靠的親人,沒有她可以傾訴的知己,只有風(fēng)流多情的寶玉讓她芳心暗許,卻又總是患得患失。于是她無奈著“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悲哀著“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套無情”,傷感著“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終落得“一縷香魂隨風(fēng)散,三更不曾入夢來”的凄涼結(jié)局。

?紅樓夢》巨大的社會意義不僅在于它寫出了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更在于它以這個愛情悲劇為中心,寫出了當(dāng)時具有代表性的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向腐朽的封建制度敲響了沉沉暮鼓。同時,小說通過對封建叛逆者的歌頌表達(dá)了新的朦朧思想,也敲響了新世紀(jì)到來的晨鐘。

在中國文學(xué),還沒有一部作品能像《紅樓夢》這樣把愛情悲劇寫得既富有激動人心的力量,又能深刻全面地揭示出它的社會根源,從而對封建社會作出深刻有力的批評。

《紅樓夢》讀后感作文篇6

“吳宮花草成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讀罷紅樓,合上書細(xì)細(xì)品味,想想這個真實的故事,充滿了太多的戲劇化和我們看來不可能的情感和悲歡離合,”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一襲布衫讀不出昔日榮華富貴,千言萬語只譜在一曲紅樓!

賈寶玉,它是將作者的原型和血肉情感融合在一起的真實角色,說他”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又怎會有“可恨我為什么生長在這侯門公府之家,綾錦紗羅,也不過裹了我這枯株朽木;羊羔美酒,也不過填了我這糞窟泥溝。富貴二字真是把人荼毒了”的叛逆之言?這實則是對于他生在富貴之家的`一種否定,也是對古代貴族紈绔的一種睥睨和厭惡,這就是他,古人眼中的惡魔,作者筆下的天使。

薛寶釵,他是人們眼中完美的女子,同時也是封建禮教孕育的傀儡,他就像娃娃一樣被人操控,心靈像最溫順的寵物一樣沒有自我,只能在黑暗的舊社會中搖尾乞憐,她精于世故,像傳統(tǒng)中那樣彬彬有禮,落落大方,”生得肌骨瑩潤,舉止嫻雅。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臉若銀盆,眼如水杏。又品格端方,容貌豐美,人多謂黛玉所不及。”這只是她華麗空虛的外表,難掩外表下空虛死板沒有個性的心,封建的心,注定了悲慘的結(jié)局。

林黛玉,當(dāng)屬當(dāng)時這般禮教的奇女子,“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態(tài)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嫻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fēng)。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美麗的外表同時有一顆才華橫溢的心“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月窟仙人縫縞抉,秋閨怨女拭啼痕。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fēng)夜已昏?!彼類勰莻€頑放不羈的賈寶玉,卻因鳳姐的一招掉包計,在病痛中熬夜相思,傳來的卻是心上人成親的消息,最終,卻落了個“香魂一縷隨風(fēng)散,愁緒三更入夢遙”的悲慘結(jié)局。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寶玉看破紅塵,當(dāng)了和尚,而黛玉,有葬在了那處香丘呢?

《紅樓夢》讀后感作文篇7

在《紅樓夢》中,劉姥姥也許只是類似京劇中的丑角般的人物,但在偌大的四大家族中,劉姥姥的人生高度無人能及。正因如此,我們也要站上劉姥姥的人生高度。

劉姥姥的人生高度體現(xiàn)在她獨特靈活的生存智慧上。劉姥姥因家中貧困,一進(jìn)榮國府想靠著與賈家微薄的親戚關(guān)系獲得救濟(jì)。在進(jìn)入榮國府時,她先是對門前挺胸疊肚的下人恭順地叫了句“太爺”,又稱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為“嫂嫂”,成功進(jìn)入榮國府后獲得王熙鳳二十兩銀子的接濟(jì)。在被鳳姐推薦給賈母后,她不斷嘗試獲得賈母認(rèn)可。在《紅樓夢》第四十回的盛大家宴中,劉姥姥巧妙運用自嘲等方式應(yīng)對眾人的挑逗,化解了尷尬。難以想象,一個普通底層農(nóng)村老婦是如何在富麗堂皇的賈府絕處逢生、站穩(wěn)腳跟的。這般非凡的生存智慧正是當(dāng)代人面對社會生活中種種生存壓力所必需的。

劉姥姥的人生高度的達(dá)成還在于她懂得感恩的高尚品質(zhì)。她收到王熙鳳接機(jī)后,在第二年帶著兩大袋新鮮的時令蔬菜二進(jìn)賈府拜訪,臉上靦腆地笑著,嘴里安心地念著:“這都是自家地里打下的尖兒貨,送給姑娘太太們嘗個鮮,也算盡我們一片心。”正是這份懂得感恩的真情打動了王熙鳳,促使她主動將劉姥姥推薦給賈母。在賈府摧枯拉朽式崩潰后,劉姥姥盡己所能,贖回了王熙鳳之女巧姐,心中一直念著當(dāng)年鳳姐的慷慨解囊。所以,只有像劉姥姥一樣懂得感恩,才能給自己創(chuàng)造機(jī)遇,才能換來內(nèi)心的一片坦然。

除此之外,劉姥姥的清貧樂道、不艷羨他人的心態(tài)也鑄就了她的人生高度。對大多數(shù)人而言,見證了紙醉金迷的繁華,想要再次返回粗茶淡飯的質(zhì)樸真的很難。而劉姥姥自知自己只是大觀園的過客,花紅柳綠,終究不如自家田里的倭瓜來得真實。在從未見識過的奢華面前,她表面浮夸,內(nèi)心平靜。她堅守的,是“守著多大碗吃多少飯”的踏實生活。只有學(xué)會在困窘的境遇中知足常樂,不沉醉于他人的花紅酒綠之中,方可鑄就人生高度。

讀紅樓,站上劉姥姥的生活高度!

編者的話:小作者是紅樓話劇表演一等獎中劉姥姥的扮演者,反串角色。所有文字都是作者有感而發(fā),真情流露。讀紅樓,品紅樓,演紅樓,最終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