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摸教案8篇

時間:2022-10-18 作者:Surplus 備課教案

在教師日常教學工作開始前,教案是十分有必要制定的,通過教案的寫作我們是可以讓自己得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不能摸教案8篇,感謝您的參閱。

不能摸教案8篇

不能摸教案篇1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概括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3、能結(jié)合課文,聯(lián)系生活實際,和同學交流讀后的感受。

【教學重點、難點】

如何使學生通過對話和動作來領會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和性格特點。

【課前準備】

發(fā)動學生尋找宋慶齡的生平資料,閱讀有關宋慶齡的故事。

【教學方法】

朗讀感悟。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課題

1、同學們,你有好朋友嗎?你覺得什么樣的人才能成為你的好朋友?

學生暢所欲言,當有人說出守信用時,板書。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對好朋友之間守信用的故事。板書課題,解釋題意:“信”指什么?“失信”是什么意思?

二、初讀感知

1、請各自輕聲讀課文,遇到生字拼讀一下括號里的注音,讀不通順的地方反復多讀幾遍,把課文讀順暢。

2、分自然段指名朗讀檢查。

3、討論疏解:

⑴故事發(fā)生在什么時間?

⑵文中講到了哪幾個人?他們間有著怎樣的聯(lián)系?

⑶完整地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課文講了一個星期天,宋耀如一家準備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兒宋慶齡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學疊花籃,爸爸媽媽都勸她改天再教,但她為了守信就留了下來。

三、分角色朗讀

1、交代任務:前后四位學生為一組,分角色朗讀,一位讀旁白,其余三位分別讀爸爸、媽媽和宋慶齡的話。先組內(nèi)練習,然后小組間比賽。

2、組內(nèi)安排角色,各組練習,教師巡視。

3、小組進行比賽。

4、同學評議,推選優(yōu)勝組。

四、課本劇表演

五、討論深化

1、讀了這個故事,你喜歡宋慶齡嗎?為什么?如果是你,你會怎樣處理這件事?

2、在我們的身邊有這樣的講誠實守信的人和事嗎?

【課后分析】

誠實守信是做人處世的基本準則,講究“誠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更是我們今天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nèi)容。原本我是設計1課時完成教學任務的,但在教學中僅僅抓住文中的對話和動作來領會慶齡守信用的可貴品質(zhì),從而使孩子受到熏陶感染,使自己做人做事上得到啟示,有些單薄。所以第一教時我在課本劇表演上多用了些時間,而用了一節(jié)班隊課讓孩子針對“慶齡這樣做對不對”這一主題進行了辯論,“如果時你,你會怎樣處理這件事”進行身體力行的設想,學生在思維火花不斷的碰撞中感悟體會誠實守信的可貴之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不能摸教案篇2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人物對話。

2.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感受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zhì),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獲得啟示。

3.培養(yǎng)獨立閱讀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宋慶齡拒絕父母的.建議,堅持留在家里的原因。

教學難點:

如何使學生透過對話和動作來領會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和性格特點。

課前準備:

布置學生尋找搜集與宋慶齡有關的課外資料。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你們有誰訂閱過《兒童時代》這本雜志?哪位同學知道這份兒童刊物最早的創(chuàng)辦者是誰?(宋慶齡)那么宋慶齡是怎樣的一個人物,誰自告奮勇來說一說?

讓學生利用自己尋找搜集到的資料,并結(jié)合課后資料袋中的內(nèi)容向大家介紹。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有關宋慶齡小時候的故事。

?我不能失信》(板書課題)

二、初讀感知

1.讓學生借助拼音自己輕聲讀課文,讀不通順的地方反復多讀幾遍,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2.分自然段指名朗讀課文,檢查自讀情況。

3.以小組為單位,圍繞課文前面導語中提到的“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展開探討交流。

a.故事發(fā)生在什么時間?

b.文中提到了哪幾個人?他們之間有著什么樣的關系?

爸爸 媽媽

宋慶齡

到 教

伯伯家 小珍

c.宋慶齡想不想去伯伯家?她為什么不去?

d.別人是怎樣勸說她的?她又是怎么回答的?

(讓生找出課文中的相關句子進行回答)

e.完整地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課文講了一個星期天,宋耀如一家準備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兒宋慶齡也很想去??伤蝗幌肫鸾裉煲绦≌鋵W疊花籃,不管爸爸媽媽怎樣勸說,但她為了守信就留了下來。

三、分角色朗讀

1.布置任務:以4人小組為單位,分角色朗讀,一人讀旁白,其余三人分別讀爸爸、媽媽和宋慶齡的話。先組內(nèi)練習,然后全班交流,進行比賽。

2.各小組安排角色進行練習,教師巡視。教師在巡視在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體會宋慶齡和她父母親當時的所思所想,準確讀好每一個關鍵問語,每一句話的語氣、語調(diào)。

3.請三至四個小組進行朗讀比賽。

4.同學評議,推選出優(yōu)勝組。

5.全班分角色朗讀課文。

四、討論深化

1.學了這篇課文,你覺得宋慶齡這樣做到底對不對?你從中受到了哪些啟示?

2.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事情?你是怎么處理的?

3.小結(jié):俗話說得好“一諾值千金”,誠實守信是我們大家做人處事的基本準則,希望同學們也能像宋慶齡一樣守信用,重諾言。

板書設計:

爸爸 伯伯家

宋慶齡

媽媽 小珍

不能摸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會認5個生字。

2、能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課文結(jié)尾處宋慶齡的話,體會并學習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zhì)。

[教學重難點]

1、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一個人在家,是很沒勁??墒牵也⒉缓蠡?,因為我沒有失信”的含義。

2、培養(yǎng)學生遵守承諾、言而有信的好品質(zhì)。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1、問題交流:同學們,你們和自己的好朋友交往時,有過說話不算數(shù)的時候嗎?你的心情是怎樣的呢?(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相機總結(jié)交流,重點強調(diào)“守信用”)

2、導入課題: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宋慶齡小時候誠實守信的故事,題目是《我不能失信》。(板書課題)

3、質(zhì)疑: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呢?請同學們讀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學要求:

(1)自由朗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標注自然段。

(2)默讀課文,思考: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解決課前提出的疑問。

(4)你從哪句話可以看出宋慶齡是一個守信的孩子?將句子勾畫下來,與同桌交流你的理由。

2、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呢?(宋慶齡和小珍約好星期天在家疊花籃,可是這天爸爸媽媽都要去伯伯家,宋慶齡拒絕了父母的邀請,留在家里,做到了守信。)

三、精讀課文,深入探究

1、默讀全文,你從哪句話看出宋慶齡是一個守信的孩子呢?

(1)課件出示宋慶齡與父母的對話。

(2)宋慶齡一開始就這樣堅定地要留在家中嗎?她真的不想去伯伯家嗎?找出相關句子,讀一讀。

①課件出示:她早就盼著到這位伯伯家去了。(板書:盼著)

②哪個詞可以看出宋慶齡很想去那位伯伯家呢?(早就盼著)

③你能讀出這種期盼的語氣嗎?(指名讀)

師過渡:宋慶齡正準備和父母一起出門時,突然想起了什么?讀一讀他們之間的對話吧。

(3)你從宋慶齡與父母的對話中感受到了什么?(想起了約定,很為難地在做去伯伯家還是留下來等小珍的決定)

(4)與同桌合作,分角色朗讀宋慶齡與父母的對話,從哪些詞可以看出她是一個守信的孩子呢?(連忙、堅決、拒絕)

師小結(jié):通過同學們的朗讀,我們從中體會到宋慶齡是個守信的人。(板書:堅決留下誠實守信)

(5)宋慶齡等來了小珍嗎?

(6)課件出示:一個人在家,是很沒勁。可是,我并不后悔,因為我沒有失信。

①你從這句話中感受到了什么?(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品質(zhì))

②聯(lián)系生活說說,如果是你,你會怎樣做呢?

2、分角色再次朗讀課文

四、討論深化

1、假如你和好朋友約好去游樂園玩,好朋友卻失約了,你會怎么辦呢?(小組交流,派代表發(fā)言,學生評價,師隨機總結(jié))

2、小結(jié):誠實守信是我們做人的準則,希望大家都能成為信守承諾的好孩子。

[教學板書]

特別高興早就盼??

想起約定堅決留下

誠實守信

[教學反思]

本篇課文是一篇略讀課文,我在設計教學過程中,緊扣閱讀提示,并設計出合理的自學要求,針對重點語句的理解,我將能輔助理解的句子進行質(zhì)疑設計,發(fā)揮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學完了課文,我請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事。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使課堂教學不僅僅是傳授知識,還將做人的道理融入其中。

不能摸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了解玩具塞入器官的不良后果,指導玩具不能塞進耳朵等身體器官。

2、知道發(fā)生意外是要去醫(yī)院。

3、能說出不易玩耍的地方存在什么樣的安全隱患。、

4、能積極參加游戲活動,并學會自我保護。

活動準備

1、男孩木偶。

2、教學掛圖和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1、談話導入活動。

教師:(1)小朋友們,你們玩過穿珠游戲嗎?(2)明明也來玩串珠,發(fā)生了什么事呢?

3、教師操作木偶表演故事情景。

(1)木偶表演:

旁白:游戲時間到了,明明選了自己最喜歡的穿珠游戲。明明:小珠子,真有趣。(明明把小珠子塞到了耳朵里。)(2)教師:明明玩串珠的時候發(fā)生了什么事?你們覺得明明這樣做對嗎?為什么?

4、引導幼兒觀察掛圖,繼續(xù)講述故事。

(1)教師:我們來看看后來怎么樣了。珠子塞在耳朵里出不來了,老師趕緊把明明送到了哪里?醫(yī)生是怎么做的?老師送明明到醫(yī)院,醫(yī)生挖出珠子。醫(yī)生還告訴明明,下次可不能再把珠子塞到耳朵、鼻孔、嘴巴里了,那樣做耳朵和鼻孔會流血,還有可能會發(fā)生危險。

(2)教師操作木偶,模仿明明的聲音說:我再也不把玩具塞到耳朵里了。

5、拓展幼兒經(jīng)驗。

(1)教師:我們身體上有一些小小的孔,如:耳朵、鼻子等等,這些小小的孔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可不能把東西塞進這些小孔里。想想看,還有什么東西像小珠子一樣???什么東西比小珠子還???它們可千萬不能塞進我們身上的小孔孔里呀。

(2)教師總結(jié):教室里的小珠子、小插粒、小磁釘,家里的小紐扣、小橡皮都不能塞進我們的耳朵、鼻孔、嘴巴里,如果不小心掉進去,一定要馬上去醫(yī)院請醫(yī)生來幫助我們。家園共育家長應將家里的細小物品擺放在幼兒不易接觸到的地方,同時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

活動反思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可以發(fā)現(xiàn)有些小朋友知道的安全知識比較多,作為一個小班的幼兒但也知道一些常規(guī)安全知識。我又順勢引導著她們知道,當發(fā)生了意外要去醫(yī)院找醫(yī)生。

不能摸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概括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朗讀理解課文內(nèi)容。

(2)鼓勵學生收集宋慶齡的生平資料,閱讀有關宋慶齡的故事。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讓學生了解誠信是人基本素質(zhì)以及誠信的重要性。

(2)結(jié)合課文,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說自己的感受。

教學重點、難點

(1)小慶齡拒絕父母的建議,堅持留在家里是的重點內(nèi)容。

(2)如何使學生通過對話和動作來領會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和性格特點。

課前準備

布置學生尋找、搜集與宋慶齡有關的課外資料。

教學流程

一、練習導入

1.口頭找反義詞練習:前進──簡單──謙虛──寒冷─??

誰能說出這個詞的反義詞:板書:守信─??

誰知道它們是什么意思?

誰能用它們說說話?

2.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簡介宋慶齡

1.說說你收集到的有關宋慶齡的資料,請生自由說。

2.齊讀“資料袋”里的內(nèi)容。

三、初讀感知

1、請各自輕聲讀課文,遇到生字拼讀一下括號里的注音,讀不通順的地方反復多讀幾遍,把課文讀順暢。

2、分自然段指名朗讀檢查。

3、討論:(小黑板出示問題,同桌或小班合作在書上找答案并勾畫出來。)

a.故事發(fā)生在什么時間?

b.文中講到了哪幾個人?他們間有著怎樣的聯(lián)系?

c.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課文講了一個星期天,宋耀如一家準備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兒宋慶齡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學疊花籃,爸爸媽媽都勸她改天再教,但她為了守信就留了下來。

d、宋慶齡想不想去伯伯家?從哪里知道的,用——劃出句子。

e、她為什么停住了腳步?別人是怎么勸說的?她是怎么說的?用~~~劃出句子。

3、匯報交流。

四、分角色朗讀(多種形式的朗讀)

五、討論深化

1、讀了這個故事,你喜歡宋慶齡嗎?為什么?如果是你,你會怎樣處理這件事?

2、在我們的身邊有這樣的講誠實守信的人和事嗎?

六、課后作業(yè):課后收集一個名人的小故事。

板書設計守信

我不能失信

爸爸

伯伯家

宋慶齡

媽媽

不能摸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觀察畫面細微之處,嘗試大膽猜測。

2.初步感受“為什么我不能...像...”的句式。

3.體驗繪本閱讀和想象、提問帶來的快樂。

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幼兒已自主閱讀過《為什么我不能》小書。

物質(zhì)準備:

1.大書《為什么我不能》;小書人手一本。

2.ppt課件、動畫視頻

3.書架、書袋

活動過程:

一.觀察繪本封面和整體動物圖,激發(fā)興趣

(一)介紹封面及氣球框、問號

1.師:寶貝們,今天倪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槐緢D畫書。這是封面。你們看,這是誰呀?

2.觀察氣球框和問號

師:小魚的頭頂上有一個像氣球一樣的框,它有什么用處?

師:它叫氣球框,我們可以把要說的話裝在里面。這個氣球框的小尾巴對著誰,就表示誰在說話?,F(xiàn)在是誰在說話?小魚說了什么?問號是什么意思?

小結(jié):原來當我們有問題要問的時候,就可以用這個問號來表示。

3.封面上還有哪里有問號?

(二)觀察整體動物圖

師:那到底有哪些動物也有問題要問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你看到了誰?它在干什么?(個別學做動作)

小結(jié):有這么多小動物都在這里玩兒,那他們玩兒的時候會問什么問題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二.閱讀繪本,尋找、猜想小動物的提問

(一)師幼共讀

1.小鳥疑問圖:

師:這一頁上有誰?那這一頁上有誰?誰在說話?

完整講述:小鳥問媽媽,為什么我不能玩水,像小鴨那樣

2.小鴨疑問圖:

師:接下來又有誰要提問了呢?小鴨看到貓咪在干什么啊?

師:小鴨問媽媽,為什么我不能抓蝴蝶,像貓咪那樣。

3.貓咪疑問圖:

師:接下來誰又有問題要問媽媽了呢?我們來看一看是不是?

師:貓咪看到了什么?誰愛吃紅蘿卜?

那貓咪會問媽媽什么問題呢?你來猜一猜。

解密:貓咪問媽媽,為什么我不能吃紅蘿卜,像小兔那樣。

4.小兔疑問圖:

誰又有問題要問呢?小兔看到小狗在干什么呢?她會問媽媽什么問題?

師:小兔問媽媽,為什么我不能汪汪叫,像小狗那樣。

(二)自由閱讀

師:請你去書里找找答案,還有哪些小動物提問了,它們向媽媽提了一個什么問題。音樂停止的時候,請你把書放在書袋里面(教師個別指導)

(三)集體分享ppt(繪本后半部分內(nèi)容)

師:小兔問了媽媽問題之后,誰又有問題了呢?

1.小狗疑問圖:

師:小狗會問媽媽什么問題呢?

師:小狗問媽媽,為什么我不能吹泡泡,像小魚那樣。

2.小魚疑問圖:

接下來,誰會問問題?小魚會問媽媽什么問題呢?

師:小魚問媽媽,為什么我不能踩泥巴,像小牛那樣。

3.小牛疑問圖:

師:小魚的問題之后,誰有問題要問了?它會問媽媽什么問題呢?

師:小牛問媽媽,為什么我不能飛上天,像小鳥那樣。

(三)完整閱讀大書

小動物們都很愛動腦筋,問了媽媽很多問題。那媽媽們有沒有回答呢?我們再來看一看圖畫書找找答案吧。

(畫面停留在媽媽疑問圖)媽媽們有沒有回答?原來媽媽們也沒有回答,(哎呀呀,媽媽們也不知道怎樣回答才好)

完整講述故事

(四)完整觀看繪本視頻

三.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談一談自己想問的問題

我們寶貝們想一想,平時有什么問題問過媽媽呢?

小結(jié):當我們有不懂得問題時,可以問問爸爸媽媽,可以問問老師和小朋友,也可以去書中找找答案哦!

活動反思:

我比較關注幼兒語言的發(fā)展,盡量幫助幼兒用完整的語言進行講述,但有的時候?qū)τ诩毠?jié)的處理還不是很好。比如出示小貓和胡蘿卜的圖片時,幼兒對于畫面不是很理解,這時教師要進行積極的引導,可以將這張較難的圖片放在最后,和孩子進行討論。在語言活動中,我們還要注意引導幼兒多說、完整的說,當幼兒說的很好的時候,老師要及時的給予肯定,當幼兒說的不夠完整時,老師要慢慢的引導,鼓勵幼兒用比較完整的語言進行表述。

不能摸教案篇7

一、設計理念

“以專題組織教材內(nèi)容,加強整合”是本冊教材編寫思想,因此,作為一線教學教師,應該深入鉆研教材,把“聯(lián)系單元專題,加強單元教學內(nèi)容的整合?!弊鳛閭湔n、設計課文的一種重要策略。本課是一略讀課文,孩子們已學習單元前3精讀課文,對單元主題已有較深了解。本設計旨在孩子們粗知文章大意的基礎上,通過多形式自主閱讀,讓他們能就自己的閱讀感受與同學交流,與人分享閱讀成果,感受閱讀的樂趣,潛移默化地提高閱讀能力。

二、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有感情地朗讀人物對話。

2、把握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感受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zhì),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面獲得啟示。

3、能結(jié)合課文,聯(lián)系生活實際,和同學交流讀后的感受。

4、結(jié)合單元主題,初步培養(yǎng)獨立閱讀能力。

三、教學重點、難點

如何讓孩子們通過對話和動作來領會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和性格特點。

四、教學方法

朗讀感悟

五、教學時間

一課時

六、教學流程

一、復習激趣,導入課題

1、同學們,從第二單元課文的學習中,你認識了哪幾位名人?

2、今天我們學習本單元最后一課文,一個響亮的名字又將被我們牢牢記住。她是誰呢?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4就題目質(zhì)疑:“失信”是什么意思?宋慶齡為了什么事不能失信?

二、初讀感知,了解大意

1、請各自輕聲讀課文,遇到生字拼讀一下括號里的注音,讀不通順的地方反復多讀幾遍,把課文讀順暢。

2、分自然段指名朗讀檢查。

3、討論疏解:

a.故事發(fā)生在什么時間?講了哪幾個人?

b提供句式練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課文講了一個(),宋耀如一家準備(),二女兒()也很想去。可她突然想起(),爸爸媽媽都勸她(),但她()。

三、角色朗讀,感受美德

1、交代任務:四人一組,分角色朗讀,一位讀旁白,其余三位分別讀爸爸、媽媽和宋慶齡的話,要加上表情和動作哦!先組內(nèi)練習,然后小組再比賽。

2、組內(nèi)安排角色,各組練習,教師巡視。

3、小組進行比賽。

4、同學評議,推選優(yōu)勝組。

四、討論深化,銘記美德

1、讀了這個故事,你喜歡宋慶齡嗎?為什么?

2、小結(jié):“誠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是做人處世的基本準則。有人說,“誠信是道德中最美的一朵花”,“使一個人更容易獲得成功”。宋慶齡就是如此。(齊讀書31頁)

3、向宋慶齡學習,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出示有關誠信的諺語、格言,全班讀,

五、單元總結(jié),升華拓展

本單元,我們通過學習,認識了列寧、高爾基、李四光、宋慶齡這4為享譽中外的名人,這是4個閃光的名字,更是值得我們深深記住的名字!大家課后可多找他們的故事來讀讀。

不能摸教案篇8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會認5個生字,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文中描寫的人物形象,感受人物品質(zhì)。

3.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理解“一個人在家,是很沒勁。可是,我并不后悔,因為我沒有失信”這兩句話的深刻含義。

過程與方法

1.安排學生自讀課文,理解文章大意,劃分結(jié)構(gòu)層次,概括文章主旨。

2.安排學生在文中勾畫出描寫人物對話和動作的語句,抓住重點詞句,聯(lián)系上下文來理解人物心理,從而感受人物的品質(zhì)。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本課,感受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zhì),懂得守信的重要意義,學會誠信待人。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nèi)容,能用自己的話概括文章主旨。

2.了解人物形象,感受人物品質(zhì)。

教學難點

通過對話和動作來領會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和性格特點。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孔子曾說過:“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币馑季褪?,人要是不講信用,不知道他還可以做什么。誠信是中華民族崇尚的優(yōu)秀美德。我們今天要學的這課文的主人公宋慶齡小時候為了履行自己對朋友的諾言,甘愿放棄了去伯伯家看鴿子的機會。讓我們一起品讀這個故事,去學習宋慶齡誠實守信的美好品質(zhì)吧?。ò鍟n題)

二、字詞學習,基礎積累

1.教師范讀生字。重點指導前鼻音“盼、歉”和后鼻音“慶”。

2.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圈畫生字詞,借助字典解決生字詞。

3.檢查自學情況,教學生字新詞。

(1)多音字。

奇qí:奇妙奇形怪狀jī:奇數(shù)奇偶

漂piào:漂亮piāo:漂流漂洋過海piǎo:漂白漂洗

(2)重點詞語釋義。

準備:打算。

特別:格外。

解釋:說明含義、原因、理由等。

忘記:應該做的或原來準備做的事情因為疏忽而沒有做;沒有記住。

歉意:抱歉的意思。

道歉:表示歉意,特指認錯。

失信:答應別人的事沒做,失去信用。

三、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1.全文可以分成幾個部分?分別講了什么?

明確:可以分成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1):寫宋慶齡非常想去伯伯家看那些可愛的鴿子。

第二部分(2~10):寫宋慶齡為了不失信于朋友小珍,說服了爸爸媽媽,堅持留在家里。

2.用自己的話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

明確:課文講述的是一個星期天,宋慶齡全家準備到父親的一位朋友家去,而宋慶齡想起要在當天教朋友小珍疊花籃,雖然父親和母親都勸她改天再接待朋友,可是宋慶齡還是堅決留了下來,履行了自己的諾言。故事贊揚了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優(yōu)秀品質(zhì)。

四、課文研讀,突破重難

1.閱讀第1自然段,思考并回答問題。

(1)從“她早就盼著到這位伯伯家去了”這句話中能體會到什么?

明確:從“早”“盼著”可以體會到宋慶齡想去伯伯家的那種迫不及待的心情。

(2)宋慶齡為什么盼著去那位伯伯家?從哪里可以看出來?

明確:因為伯伯家養(yǎng)的鴿子,尖尖的嘴巴,紅紅的眼睛,漂亮極啦!伯伯還說準備送她一只呢!“尖尖的嘴巴”“紅紅的眼睛”寫出了鴿子的可愛,從中可以看出宋慶齡多么想去那位伯伯家,多么想看那些可愛的鴿子。如此想去而未去,表明了她為守信做出犧牲是多么的難能可貴。

2.閱讀第2~10自然段,思考并回答問題。

(1)第3自然段運用了什么描寫手法?表現(xiàn)了什么?

明確:運用了神態(tài)描寫和語言描寫。通過爸爸的神態(tài)和語言,表現(xiàn)了他的慈愛和疑惑。

(2)第4自然段的語言描寫交代了什么?

明確:交代了宋慶齡不能去伯伯家的原因。

(3)第5自然段中“你不是一直想去伯伯家嗎”是什么句式?有何表達效果?

明確:這是一個反問句,它強調(diào)了宋慶齡一直想去伯伯家。

教師點撥:

反問是修辭手法中的一種。反問句就是用疑問的句式表達肯定的觀點。反問句表面看來是疑問的形式,但實際上表達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問句之中。反問句分為肯定反問句和否定反問句,肯定反問句表示否定的意思,否定反問句表示肯定的意思。

反問的作用是加強語氣,把本來已經(jīng)確定的意思表現(xiàn)得更加鮮明、強烈。反問句式不但比一般陳述句的語氣更有力,而且感情色彩更鮮明。

將反問句改為陳述句的方法:

(1)將反問句中的肯定詞改為否定詞,或?qū)⒎磫柧渲械姆穸ㄔ~改為肯定詞。

(2)將反問句中的反問詞“難道”等去掉。

(3)將句末的語氣詞去掉,把問號改為句號。

(4)爸爸建議宋慶齡“改天再教小珍吧”,媽媽勸說宋慶齡回來再“去小珍家解釋一下,表示歉意,明天再教她疊花籃”。你認為這兩種做法好嗎?為什么?

明確:這兩種做法看似可行,但都不好。因為這些都是不守信用的表現(xiàn)。

(5)第6自然段寫道:“‘不行!不行!小珍來了會撲空的,那多不好??!’慶齡邊說邊把手抽回來。”你從宋慶齡的語言和動作中能體會到什么?

明確:宋慶齡的話說明她已認識到盡管改天教小珍疊花籃不是不可以,但是小珍來了卻發(fā)現(xiàn)自己不在,會熱別失望、難過;如果說父親問慶齡怎么不走時,她的回答還略顯猶豫(因為慶齡僅僅說明她當天要教小珍疊花籃,并未表明她因此就不去了),那么此時“慶齡邊說邊把手抽回來”的動作,則直截了當?shù)乇砻髁俗约旱膽B(tài)度。

(6)從第8自然段“不,媽媽。如果我忘記了這件事,明天可以向她道歉,可是我并沒有忘記,我不能失信啊!”的回答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明確:宋慶齡明明白白地表達了自己因為沒有忘記這件事而失約,就是自己失信的表現(xiàn)。說明了這種明知故犯的失信比無意中的失信更加不對,進一步表現(xiàn)了宋慶齡的優(yōu)秀品質(zhì)。

(7)第9自然段中對媽媽進行了哪些描寫?有何作用?

明確:對媽媽進行了神態(tài)描寫、語言描寫。表明她對宋慶齡這種守信用的行為是贊同的,點明了文章中心。

五、課堂小結(jié),效果強化

談話小結(jié):一次等待,看似微不足道,卻深刻地反映了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zhì)?!把员匦牛斜毓?,“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每個人的立身之本。讓我們向宋慶齡學習,做一個守信的人。

六、練習設計,鞏固提升

請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七、板書設計,知識構(gòu)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