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的音樂教案通用8篇

時間:2024-05-17 作者:Kris 備課教案

教案應當有合理的教學步驟和過程,幫助學生逐步提升學習能力,教案應當設計有挑戰(zhàn)性的學習任務,促進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四年級的音樂教案通用8篇,供大家參考。

四年級的音樂教案通用8篇

四年級的音樂教案篇1

第一單元

豐收歡樂而歸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歌曲《趕海的小姑娘》

教學目標:

會唱歌曲《趕海的小姑娘》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見過大海嗎?誰來說說他見過的大海是什么樣子的?

同學分別說出對大海的印象:海水藍藍的咸咸的,海風吹在臉上的感覺很涼爽。

2、看來同學們和大海已經(jīng)是老朋友了,那同學們再來說說大海邊有什么呢?

同學:大海邊有沙灘、有貝殼、還有礁石……

師:那今天我要給同學們上的音樂課跟什么有關呢?(大海)對了,首先我把這歌曲唱一遍,同學們仔細聽了,等下我要提問的。

二、教唱歌曲《趕海的小姑娘》

教師范唱《趕海的小姑娘》歌曲一遍,同學們喜歡聽這歌曲嗎?(喜歡)那好,今天我們就認真的學,你們學會了,會比老師還唱得好呢!

1、分樂句教唱歌曲一遍。

2、用琴聲伴奏較唱歌曲兩遍。

3、重點講解休止符和延音的唱法。

三、同學和老師一起把《趕海的小姑娘》完整地演唱兩遍。

結束新課。

教學反思:

學生學會唱本首歌曲,積極參與音樂活動。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表演《趕海的小姑娘》

教學目標:

能為《趕海的小姑娘》創(chuàng)編幾個舞蹈動作,并為同學們表演。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

上節(jié)課我們學會演唱了《趕海的小姑娘》這支歌曲,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要來給這歌編舞蹈。

二、舞蹈教學

1、老師完整地示范一遍舞蹈,引起學生學習舞蹈的興趣,

2、教師請個別學生到前面來模仿和創(chuàng)編舞蹈基本動作。

3、教師分樂句教學

三、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學生積極參與音樂活動。

第三課時

教學內(nèi)容:

欣賞民樂合奏《豐收歡樂而歸》

教學目標:

1、感受樂曲中不同的速度所表達的不同情緒。

2、描述音樂表現(xiàn)的不同情感。

教學過程:

1、第一遍欣賞樂曲《豐收快樂而歸》。感受音樂中出現(xiàn)了幾種不同的情緒?這種情緒是由什么音樂要素造成的(有自由的散板、中速的優(yōu)美、快速的歡快等)?

2、教師介紹樂曲。這是民樂合奏《東海漁歌》的第四部分《豐收快樂而歸》,表現(xiàn)了漁民們戰(zhàn)勝風浪之后,滿載豐收快樂而歸的情景。樂曲有三部分構成,每一部分的.情緒是不同的,引導學生第二遍欣賞,分辨三個不同的情緒所引發(fā)的不同聯(lián)想。

3、根據(jù)條件,教師可播放電影《海霞》的片段,補充欣賞電影插曲《織魚網(wǎng)》,增加學生對大海邊漁民勞動生活的感性認識。

4、分段欣賞:能分辨三個不同的樂段。

(1)開始是由什么樂器領奏的?

(2)中間樂段抒情的旋律是有什么樂器演奏的?

(3)哼唱第三段的旋律或用打擊樂器為旋律伴奏。

5、開一個音樂發(fā)布會,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音樂的感受。如寫一段短文、畫一幅音樂情景圖、演唱或演奏第三段樂段的主旋律等。

教學反思:

能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音樂的感受。能感受樂曲的不同情緒。

四年級的音樂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能夠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鄉(xiāng)》。

2、用圓潤、流暢的歌聲表達熱愛大海、熱愛家鄉(xiāng)的感情。

3、通過系列活動激發(fā)學生對自己家鄉(xiāng)“三峽 宜昌”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1、重點是用圓潤、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

2、難點是通過活動表達對自己家鄉(xiāng)的熱愛。

教學準備:

有關大海、三峽的資料,鋼琴、繪畫用品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說一說:形容大海的詞語,你想象中的大海是什么樣子的?

2、看一看:大海有關圖片。

二、學唱歌曲:

1、師介紹創(chuàng)作背景及作者:

作者:王立平,歌曲是影片《大海在呼喚》的主題音樂,作于1983年。

2、初聽歌曲,說一說,有什么感受?

3、采用聽唱學唱歌曲:

(1)跟錄音學唱。

(2)生試唱,老師糾正錯誤的地方。

(3)指名唱,其他學生點評。

4、討論:怎樣演唱才能更好地表達歌曲的內(nèi)涵?

5、共同分析,深情演唱,采用多種形式演唱;齊唱;師評價。

三、引導創(chuàng)作:

1、提問:大家對自己家鄉(xiāng)了解多少?

2、欣賞有關“三峽”系列景色(圖片等)

3、提問:你能用哪些方式表達你對家鄉(xiāng)的愛?(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說出“畫三峽”、“頌三峽”、“唱三峽”的主題)

4、學生自由選擇自己所喜歡的主題,進行創(chuàng)作,師作適當指點。

5、分別展示作品,學生老師分別作簡單點評。

四、小結,結束新課。

四年級的音樂教案篇3

一、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檢查坐姿

二、基本練習

(1)發(fā)聲練習

13|53|1—‖

u

(要求唱的連貫,聲音往后走,嘴巴里好像含著蛋一樣。)

1=4

13|5-|5432|1-||

lilililuli

(要求:li的口形豎一點,找頭腔共鳴,聲音不要太響。

(2)聽音模唱

要求:根據(jù)已給的那個音,判斷出上面的`音。

三、鞏固《國歌》

1、回顧國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

2、復習三連音、重音記號

說說什么是三連音,碰到重音記號應該怎么樣?

3、唱《國歌》

齊唱、指出缺點、生唱、個別唱、跟錄音唱……

四、復習《歌唱祖國》

1、回顧《歌唱祖國》的名稱、作者、歌曲所反映的現(xiàn)象等。

2、聽《歌唱祖國》

3、生跟琴哼唱旋律

五、:

教學反思

國歌是孩子們最熟悉的內(nèi)容,但是,因為最初的學唱的是從簡單的模仿,連讀音都有些缺失。所以學唱時,先了解孩子們的基本情況。本班孩子學唱這首歌曲時,讀音基本沒有問題。但是節(jié)奏的旋律都有些問題。特別是漸強,漸弱,孩子們基本沒有概念。所以教學就從孩子們的最弱處開始,通過劃拍教學,孩子們對于節(jié)奏的掌握有了質(zhì)的飛躍。

四年級的音樂教案篇4

教學內(nèi)容

欣賞民樂合奏《豐收歡樂而歸》。

教學目標

1、感受樂曲中不同的速度所表達的不同情緒。

2、描述音樂表現(xiàn)的不同情境。

教學準備

錄音機、磁帶。

教學要求

能為《豐收歡樂而歸》的幾段音樂填上適當?shù)乃俣扔浱枴?/p>

教材分析

?豐收歡樂而歸》

?豐收歡樂而歸》是民樂合奏《東海漁歌》的第四部分。由馬勝龍、顧冠群作曲,全曲共分四部分,分別是:

(1)黎明時的海洋。

(2)漁民出海捕魚。

(3)戰(zhàn)勝驚濤駭浪。

(4)豐收歡樂而歸。樂曲表現(xiàn)了東海漁民的勞動生活。

?豐收歡樂而歸》由三個部分組成:

1、樂曲開始:在弦樂震音和揚琴分解和弦的琶音伴奏下,由笛子吹出悠揚的.、節(jié)奏自由的散板旋律,表現(xiàn)了人們在戰(zhàn)勝驚濤海浪之后的喜悅心情。

2、中間部分:表現(xiàn)了漁民們戰(zhàn)勝風浪之后,自豪的駕駛著漁船,乘風破浪,滿載著豐收而歸。

3、結束部分:音樂的速度轉(zhuǎn)為快板,節(jié)奏緊湊,再現(xiàn)了樂曲第二部分歡快的主題,這是根據(jù)浙東鑼鼓的民間音樂改編的旋律,是全曲的核心音調(diào),經(jīng)過不斷的變化,漸快、漸強,最后,鼓樂齊鳴,在最熱烈的氣氛中結束。

教學過程

1、第一遍欣賞樂曲《豐收歡樂而歸》。感受音樂中出現(xiàn)了幾種不同的情緒?

2、教師介紹樂曲。

3、分段欣賞:分辨三個不同的樂段。

4、為各段音樂填上速度記號,并描述音樂表現(xiàn)的不同情景。

5、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音樂的感受。

6、課后反思。

四年級的音樂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了解戲歌,初步感受戲歌的演唱風格。

2、學習演唱《龍里格龍》,能正確、有韻味的完整演唱歌曲。

3、感受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教育學生熱愛祖國的.傳統(tǒng)文化。

教學方法:

體驗法、觀察法、模仿法

教學準備:

教材、多媒體課件、電子琴

教學過程:

師生問好

導入

1、觀看視頻《梨花頌》片段

2、師小結(出示課題:龍里格龍)

三、學習歌曲

(一)感受歌曲,激發(fā)興趣

1、初聽歌曲(出示歌譜)

2、復聽歌曲

3、再次聆聽,找出相同旋律,并進行模唱

(二)旋律模唱

(三)讀歌詞

1、學生按節(jié)奏讀歌詞

2、教師范讀歌詞

3、學生再次讀歌詞。

4、提問:“格”字在讀法上有什么不同?(前面的不帶兒化音、后面的帶兒化音)

(四)學唱歌曲

1、隨琴小聲填唱

2、講解各種音樂記號的作用

3、教師范唱。

4、師生接龍演唱

5、歌曲處理

6、分組演唱

7、加動作完整演唱

8、看指揮完整演唱

9、加上戲曲動作完整演唱

五、藝術拓展

師:今天我們學的這首戲歌選自合成《流水戀歌》,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有沒有聽到你熟悉的旋律。(有)同一首歌曲經(jīng)過不同的藝術處理會有不同的藝術效果,會使它的音樂形象更加的豐滿,更具魅力,下節(jié)課我們就來一起演繹更加精彩的《龍里格龍》期待同學們更精彩的表現(xiàn)。

四年級的音樂教案篇6

教學目標:通過欣賞小提琴演奏的《小夜曲》,感受音樂的美妙之處。

教學重難點:了解歐洲音樂的風格特點。

教學準備: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生用音樂問好

二、談話導入:

師:孩子們,今天,我們來欣賞小提琴給我們帶來的《小夜曲》。在聆聽樂曲之前,我們先通過一些美麗的圖片欣賞中世紀歐洲宮廷,了解歐洲音樂的風格特點。

三、導入:

師:孩子們,你們喜歡這些美麗的圖片嗎?

生:喜歡。

師:你們都到過歐洲嗎?

生:回答

師: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到歐洲去旅游。

四、聆聽作品《小夜曲》

聆聽第一遍:請說說這首音樂給你一種怎么樣的感受?

(音樂給我一種悠揚悅耳的感受。)

聆聽第二遍:請說說這首音樂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

(這首樂曲是用小提琴演奏。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大提琴,大提琴的音色很渾厚,小提琴的音色很明亮。)

五、作品介紹:

這一首《小夜曲》是由兩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和一把大提琴演奏的形式和樂曲。其實就是由這些樂器演奏的奏鳴曲。始自1750—1760年海頓供戶外演奏的早期四重奏。小夜曲原是中世紀歐洲行吟詩人在戀人的窗前所唱的愛情歌曲,流行于西班牙、意大利等國家。演唱時常用吉他、曼陀林等撥弦樂器伴奏,歌聲纏綿婉轉(zhuǎn),悠揚悅耳。后來樂器獨奏的小夜曲,也和聲樂小夜曲同樣流行。

六、作者介紹:

海頓1732年3月31日出生于奧地利南部的一個小村莊,父親是一位車匠。1754年海頓從意大利音樂家波爾波拉學習作曲,1755年第一部弦樂四重奏

問世。海頓是維也納古典樂器演奏的奏鳴曲。

七、小結:

師生再見!

四年級的音樂教案篇7

教學目標

1、能夠用口風琴熟練吹奏《多年以前》,并掌握穿指法和縮指法。

2、能夠祝唱《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曲譜,掌握合唱的要求,即音高準確、聲音和諧。

教學過程

1、學吹口風琴曲《多年以前》

(1)提問:這個樂曲有幾個樂句?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

(2)試唱曲譜。

(3)提問:這首樂曲的旋律進行有什么特點?應該如何設計它的.力度變化?

(4)學生揮拍唱曲譜。

(5)學吹奏口風琴。學習穿指法和縮指法。

2、視唱《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1)學生視唱高聲部曲譜,思考:這首樂曲有幾個樂句?每個樂句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

(2)學生演唱高聲部曲譜,注意用有彈性的聲音演唱。

(3)視唱低聲部曲譜,注意四度大跳的音準。

(4)學生分聲部合唱。

(5)師生合作演唱。

(6)學生分聲部合唱曲譜,注意音準,以及聲音的和諧。

四年級的音樂教案篇8

教學目標:

1、聆聽《百鳥朝鳳》這首嗩吶獨奏曲,體驗音樂作品的音樂情感,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意識和想象力。

2、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激發(fā)學生對民族音樂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了解嗩吶的構造、音色特點及其表現(xiàn)力。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儀、錄音機、嗩吶、鋼琴。

教學過程:

一、聆聽《百鳥朝鳳》音樂

導言引導學生思考。

(1)樂曲表達了什么樣的情緒?

(2)這是什么樂器演奏的?

(3)在什么地方看過?在什么地方聽過?

(4)嗩吶演示。

1、用心聆聽、體驗。

2、表達聽后的感受。

(1)情緒歡快熱烈、生動而有趣。

(2)嗩吶的特點:音亮大、音色明亮而粗曠。

(3)民間節(jié)慶、婚喪喜事和戲曲場面。

讓音樂調(diào)動學生的感受力,挖掘?qū)W生生活中的素材。

二、揭示課題。哼唱主題音樂。

引導學生思考:

(1)鳥類的大王?

(2)“朝”意指什么?

(3)“百”是什么意思?

(4)還可以起其他名字嗎?

1、動物中的大王是獅子,鳥中的大王是鳳凰。

2、“朝”指朝拜之意

3、“百”是虛指,表示多的意思。

4、千鳥朝鳳、萬鳥朝鳳、眾鳥朝鳳等等。

5、哼唱主題音樂。

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加深學生對主題音樂的感受。

三、分段聆聽樂曲

1、引導學生思考:我仿佛聽到……,我仿佛看到……。

2、鼓勵學生用文字或者畫畫來表達對樂曲的理解。

(1)引子:用語言敘述。

(2)主題。

(3)模擬各種鳥的叫聲。

(4)小組活動。

(5)小組匯報。

學生對音樂的感受進行二次創(chuàng)作。

四、小組活動、總結

1、你知道多少鳥的名字?鳥是我們的朋友,我們應該怎樣保護?

(1)學生討論(看誰知道鳥的名字最多?)

(2)小組敘述鳥的名字和怎樣保護鳥類?激發(fā)學生了解更多的知識和對環(huán)境的保護。讓學生和鳥交朋友。

板書設計:鳥類的大王?“朝”意指什么?“百”是什么意思?

隨筆:初步了解了民族樂器嗩吶,熟悉了它的音色。對優(yōu)秀的民間樂器作品產(chǎn)生興趣,對民間藝人產(chǎn)生敬重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