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八上語文教案5篇

時間:2022-09-27 作者:Lonesome 備課教案

認真制定一份教案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教案是教師為了提高上課質量事前完成的書面文稿,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部編版八上語文教案5篇,供大家參考。

部編版八上語文教案5篇

部編版八上語文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詞語。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文中人物的對話描寫。

4.通過人物動作、語言和心理活動的描寫,體會“八兒”一家的其樂融融。

教學重點

文中人物動作、語言和心理活動的描寫。

教學難點

體會“八兒”一家的其樂融融。

教學準備

學生查找資料,了解“臘八粥”的相關民俗。有條件的可以找來沈從文《臘八粥》的全文,仔細閱讀,對小說全文的大概內容先有一個整體的把握。

教學過程

一、讀題導入

今天,我們學習《臘八粥》,請一個同學來讀一下課題。

二、初讀課文

1.指名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請其他同學們認真在心里跟著讀。

3.這篇文章圍繞臘八粥講了一件什么事?

4.學生匯報,教師點撥。

三、默讀課文,圈畫批注

1.文中的主要人物是誰?——“八兒”。

2.“八兒”這個人物并不是一層不變的,請默讀圈畫相關語句

3.學生圈畫后匯報。

4.教師及時總結:

他的心理活動變化構成了本課的線索,可以此為突破口。從“迫不及待”到“苦苦等待”到“美妙的猜想”再到“親見時的驚訝”。

四、總結升華

1.文章中有關臘八粥熬煮的描寫也不可忽視。如第一自然段寫的:“把小米,飯豆,棗,栗,白糖,花生仁兒合并攏來糊糊涂涂煮成一鍋,讓它在鍋中嘆氣似的沸騰著,單看它那嘆氣樣兒,聞聞那種香味,就夠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況是,大碗大碗地裝著,大匙大匙朝口里塞灌呢!”

2.學習作者語言的妙處。

3.當堂積累下來。

板書設計

臘八粥

沈從文

主人公:“八兒”

迫不及待

苦苦等待

美妙的猜想

親見時的驚訝

部編版八上語文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會認“懇、篩”等9個生字,會寫“爹、嫂”等14個生字,會寫“嫂子、床鋪、照看”等詞語。

2.默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能復述故事。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牛郎、織女敢于追求新生活的決心,懂得勞動才能創(chuàng)造幸福生活的道理。

教學重點

默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能復述故事。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牛郎、織女敢于追求新生活的決心,懂得勞動才能創(chuàng)造幸福生活的道理。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懇、篩”等9個生字,會寫“爹、嫂”等14個生字,會寫“嫂子、床鋪、照看”等詞語。

2.默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能復述故事。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每當夜幕低垂、群星閃爍時,我們仰望天空,隱約中不難發(fā)現(xiàn)一條銀色的天河。瞪大眼睛仔細看看,就會發(fā)現(xiàn)天河兩邊有兩顆閃亮的星星,這兩顆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織女星”。民間早就有關于牛郎和織女的動人傳說。今天,我們來欣賞一下吧。(板書:牛郎織女)

二、初讀課文。(出示課件3)

1.畫出不認識的字詞,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學。

2.小組內分自然段輪流朗讀,檢查讀音是否正確。

三、初步自學(出示課件5)

小組合作,探究思考:

1.牛郎和老牛是怎樣相處的?

2.牛郎和織女是怎樣認識的?

3.根據(jù)學生的概括,梳理提綱(主要以牛郎為線索):

板書:身世凄苦——照看老?!门O嘀J識織女

4.選讀自己特別喜歡的部分。

5.在交流中進一步熟悉故事,為進一步感悟及復述做準備。

四、復述練習。

師:同學們,我們熟悉了這篇文章,了解了這個故事。誰能把這個故事復述出來?(出示課件6)

復述時應注意:首先了解故事內容;復述時盡量口語化;復述盡量簡化描述,只把重要內容突出即可,文章略寫部分可以省略或簡化。

生練習復述,師隨時點評。

師總結:同學們,我們的復述做得很好,看來我們掌握了復述的要點。希望我們在今后的學習中多練習。

五、布置作業(yè)。(出示課件7)

1.默寫生字詞。

2.繼續(xù)閱讀課文,了解牛郎、織女是怎樣的人。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牛郎、織女敢于追求新生活的決心,懂得勞動才能創(chuàng)造新幸福的道理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出示課件10)

1.復習生字詞。

2.再次邀請同學復述課文,復習課文內容。

二、精讀課文,解決問題。(出示課件11)

1.多么神奇的想象,多么美好的生活!牛郎真幸運,他是多令人羨慕哇!怎么,為什么只有他能有這奇遇呢?

(把神話色彩去掉,我們會發(fā)現(xiàn),神話故事確實很大程度上是人們現(xiàn)實愿望的反映。換個角度提問,引領學生去發(fā)現(xiàn)藏在神話后的人心。)

2.帶著問題閱讀,提示學生做批注,以便交流。

3.交流。老牛和織女為什么如此青睞牛郎?(出示課件12)

(引導學生仔細閱讀有關牛郎的段落,體會對牛郎的動作、語言等的描寫,從中感受人物形象。)

①牛郎勤勞。第三自然段、第八自然段有集中體現(xiàn)。

②牛郎關心他人。到第三自然段中找。

③牛郎十分樂觀豁達。爹娘都死了、兄嫂不喜歡、吃剩飯、穿破衣裳、睡牛棚。牛郎的態(tài)度是哼小曲兒,對牛照顧周到,打柴、種莊稼來安家。

小結:勤勞、關心他人、樂觀,這些優(yōu)秀品質使牛郎不僅贏得了老牛的傾力相助,還贏得了織女的芳心。

(板書:心地善良吃苦耐勞)

4.織女是個怎樣的人?(出示課件13)

師:我們可以先在文中找到關于織女的描寫,再進行總結。

生總結:織女是個善良的、追求自由的人。

(板書:心靈手巧渴望自由)

5.請就你感受最深的一方面,用語錄體的形式,寫下你的感想。(出示課件14)

預設:

“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關愛別人就是關愛自己!”

“真誠的關愛必定能換來真誠的愛!”

“幸??孔约簞?chuàng)造。”

“幸福美好的生活是靠辛勤的勞動換來的?!?/p>

“不怨天不尤人,勤勞才能改變命運?!?/p>

三、拓展活動,自選其??

1.牛郎織女的故事歷來為人們所傳頌,請愛好古詩詞的你背誦這首詞:

鵲橋仙

?宋】秦觀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2.民間流傳著不少優(yōu)美的傳說,善于講故事的你可搜集《白蛇傳》《梁山伯與祝英臺》《孟姜女》《田螺姑娘》等,準備參加故事會。

3.愛好天文的你別忘了觀察星空,查閱、搜集有關星空的圖片、文字等資料,找一找天河、牽牛星、織女星。

部編版八上語文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攝”等4個生字新詞;正確讀寫“抵”等9個字和“寸草不生”等9個詞語,并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義。

2、默讀課文,能梳理課文條理,把握內容要點,說說課文從哪些方面介紹了太陽。

3、能找出太陽對人類作用的有關句段,用自己的話說說太陽對人類的作用。

4、讀指定的句子,結合課文內容說說運用哪些方法介紹太陽,以及這樣寫的好處,初步了解列數(shù)字、作比較、舉例子的說明方法。

重點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4。

難點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3、4。

教學準備:

教師:“攝”等4個會認讀的字的字卡,教學課件。

學生:每人一套“攝”等4個會認讀字字卡。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釋題,明確課文主要教學目標

(一)閱讀單元導讀,明確單元主要教學目標

1、出示任務:默讀單元導讀的兩段話,借助背景圖,聯(lián)系課文,想一想,這個單元學習的是關于什么內容的課文?這個單元的主要教學目標有哪些?分別用不同的符號標示出來。

2、反饋指導。(課件出示單元導讀)

預設:

這個單元學習的課文都是說明性的課文。

這個單元的主要學習目標有:一個是閱讀的目標,閱讀簡單的說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說明方法;一個是習作的目標,搜集資料,用恰當?shù)恼f明方法把某一種事物介紹清楚。

3、小結:對了。這個單元是習作學習的單元,要學習的課文都是說明性的課文,學習這些課文,我們不但要了解基本的說明方法,還要運用這些說明方法介紹說明一種事物。

(二)導入,釋題,明確課文主要教學目標

1、導語:那么,我們就進入這個單元的第一篇課文的學習,看看我們要學習的第一篇說明性課文要向我們介紹什么事物,好嗎?

板書課題:16太陽

2、齊讀課題。

3、釋題。

提問:同學們,通過課題,我們可以知道這篇課文向我們介紹什么事物嗎?(指名回答。預設:通過題目,我們可以知道這篇課文向我們介紹的事物是太陽)

4、明確課文主要教學目標。

導語:通過課題,我們知道課文向我們介紹的事物是太陽。那么,是怎樣向我們介紹太陽的呢?讓我們學習了這課的生字新詞,把課文讀準確通順了,了解了課文內容,進行有關的實踐訓練就都知道了。

二、指導預習

(一)布置預習

出示預習任務:

(1)輕聲朗讀課文,遇到不會讀的字,拼讀字上的音節(jié),看看自己能不能將課文朗讀下來。

(2)讀完課文后,把會認讀的字詞圈畫出來,借助拼音,把生字詞讀準。

(3)朗讀課文,注意做到讀準、讀通順課文。

(二)反饋指導

1、課件出示會認讀的生字詞(注音)。通過個別指名檢查等方法,指導讀準生字讀音。

2、說說哪個生字容易讀錯,指導讀準音難字。預設:“攝”“殖”。

3、課件出示會寫字中已經(jīng)會認讀的字詞“攝氏、糧食、地區(qū)、殺菌”,復習認讀。

提示:會認讀的字詞和會寫的字詞中紅色的字,學習完課文,就要求正確書寫。

4、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評議是否讀準、讀通順。

三、梳理課文條理,了解課文內容,把握課文內容要點

(一)梳理課文條理,了解課文內容

1、出示任務: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從哪些方面介紹了太陽,然后用“‖”把課文分成三個部分,概括各部分主要意思個體操作,同桌交流。

2、反饋指導。(采用讀中理解,理解中讀的策略進行)

預設: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主要意思:太陽離我們很遠,它很大,是個大火球,溫度很高。(板書:距離遠體積大溫度高)追問:概括地說,這一部分講了太陽的什么?(指名回答。預設:這一部分講了太陽的一些特點。)(板書:特點)

第二部分:第4—7自然段;主要意思:太陽和我們的關系非常密切。

第三部分:第8自然段;主要意思: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追問:這一部分最后的這句話的含義是什么?(指名回答。預設:這句話的含義是說:太陽和我們的關系非常密切)這是從哪個角度說太陽與我們的關系的?(指名回答。預設:這是從反面的角度說太陽與我們的關系的)

(二)把握課文內容要點

1、導語:梳理了課文條理,概括了課文各個部分的主要意思,你能說說課文是從哪些方面介紹太陽的嗎?

出示任務:說說課文是從哪些方面介紹太陽的。

個體操作,同桌交流。

2、反饋指導。

預設:

課文先從太陽與我們關系密切的特點這方面介紹:講了太陽與地球距離遠,它體積大和溫度高。然后從太陽與我們的關系十分密切這方面介紹:先從正面講與我們關系非常密切,再從反面說與我們關系密切。

四、認識了解基本的說明方法

(一)通過例子認識了解

1、導語:我們梳理了課文的條理,概括了各部分的主要意思,知道了課文是從與我們關系密切的特點和與我們關系密切兩個方面介紹太陽的。那么,課文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介紹太陽的呢?我們先看幾個例子。

出示任務:(課件出示兩組句子)讀讀這兩組句子,結合課文內容,說說作者兩組中的b句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介紹太陽的,說說用上這樣的說明方法的好處是什么。

第一組:

a、太陽離我們很遠很遠。

b、太陽離我們約有一億五千萬千米遠。到太陽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飛機,也要飛二十幾年。

第二組:

a、太陽非常非常大。

b、約一百三十萬個地球的體積才能抵得上一個太陽。

個體操作,四人小組交流。

2、反饋指導。(采用讀中理解,理解中讀的策略進行)

預設:

第一組:(課件出示圖片)

說明方法:

列數(shù)字和舉例子。

好處:

列數(shù)字:約有一億五千萬千米的距離長度;三千五百年,用具體的人走路的時間,和二十幾年,用飛機飛行的時間,用這樣的數(shù)字準確具體寫出了太陽離我們地球的距離遠的特點。

舉例子:用人走路和飛機飛行的例子,就把太陽離我們地球的距離遠的特點具體形象地寫了出來,讓讀者一讀就清楚明白。

第二組:(課件出示圖片)

說明方法:

列數(shù)字、作比較。

好處:通過約一百三十萬個的球與一個太陽的數(shù)字比較,能讓讀者很直觀地感受到太陽的大。

(二)通過其他句子進一步認識了解

1、導語:我們通過具體的例子認識了解了一些基本的說明方法:列數(shù)字、舉例子和作比較,初步知道了用這些說明方法說明介紹的好處。課文中還有用這樣的方法進行說明介紹的,你能找出來,說說用了什么說明方法以及這樣寫的好處嗎?出示任務:默讀課文,找一找用上基本的說明方法進行說明介紹的語句,做上記號。然后想一想,這些語句各用了什么說明方法?用上這樣的說明方法有什么好處?

個體操作,同桌交流。

2、反饋指導。

預設:

(1)太陽的溫度很高,表面溫度有五千多攝氏度,就是鋼鐵碰到它,也會變成氣體。

說明方法:列數(shù)字、舉例子。

好處:用五千多攝氏度這樣的數(shù)字,以及鋼鐵碰到變成氣體的例子,把太陽溫度高這個特點具體清楚并形象地寫了出來,讓讀者一讀就清楚明白。

(2)寫太陽和我們關系密切的語句(太多了不一一例出)。

說明方法:舉例子。

好處:通過具體的事例把太陽和我們關系密切具體形象寫出來,讓讀者一讀就清楚明白。

五、小結

列數(shù)字,就是通過列出數(shù)字來介紹說明;作比較,就是通過把要介紹說明的事物與另一個大家比較熟知的事物相比進行介紹說明;舉例子:顧名思義,就是通過具體的事例進行介紹說明。

第二課時

一、復習

(一)復習會認讀的字和會寫的字

課件出示會認讀的字和會寫的字組成的詞語,指名認讀,齊讀。

(二)復習上一節(jié)課學習的有關內容

提問:上一節(jié)課我們給課文《太陽》劃分了部分,概括了各部分的主要意思,誰能說說各部分的主要意思?課文在介紹說明太陽與我們關系密切的特點時用了什么說明方法?在介紹說明太陽與我們關系密切時,用了什么說明方法?(以上問題指名回答并形成板書。預設:見上一課教學過程。)

二、說說太陽和人類的關系非常密切

1、導語:上一節(jié)課我們了解了課文的內容,認識和了解了一些基本的說明方法,這節(jié)課我們要進行說話的學習訓練。

出示任務:默讀課文第二、三部分,想一想:為什么說太陽和我們人類的關系非常密切?給有關句段做上記號,然后用上課文的內容,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注意做到盡量用自己的話說,內容完整符合原意,語句通順連貫。

個體操作,同桌交流。

2、反饋指導。

預設:

先匯報有關語句,然后才說話。

有關語句:

有了太陽,……埋在地層底下變成的。

追問:這個句段寫了什么來說明太陽和我們關系密切的?(指名回答。預設:這個句段寫了植物、動物,我們吃的、穿的和用的方面來說明太陽和我們關系密切)(板書:植物動物吃的穿的用的)

地面上的水被太陽……就變成雨或雪落下來。

太陽曬著地面,……成為風。

追問:這兩個句段寫了什么來說明太陽和我們關系密切的?(指名回答。預設:這兩個句段寫了氣候方面來說明太陽和我們關系密切)(板書:氣候)

太陽光有殺菌的作用……治療疾病。

追問:這個句段寫了什么來說明太陽和我們關系密切的?(指名回答。預設:這個句段寫了預防和治療疾病方面來說明太陽和我們關系密切)(板書:預防治療)

說話:指名兩三個學生說,用以上三個標準評議;評議后個體根據(jù)評議再練說,再反饋指導。

三、“初試身手”審題明要求

(一)復習喚醒

1、提問:通過學習,我們知道課文運用了一些基本的說明方法,把太陽的特點和與我們人類的密切關系、這些抽象復雜的事物說得清楚明白。誰能說說通過課文的學習知道了哪些基本的說明方法?舉例說說。

2、反饋指導。

預設:

列數(shù)字;例句:太陽離我們約有一億五千萬千米。

作比較;例句:約一百三十萬個地球的體積才能抵得上一個太陽。

舉例子:例句:就是鋼鐵碰到它,也會變成氣體。

(二)審題明要求

1、導語:在閱讀單元導讀的時候,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這個單元是學習習作的單元,通過課文的學習了解基本的說明方法,并運用這些基本的說明方法介紹說明一種事物?,F(xiàn)在,我們學習了單元的第一篇課文,就要準備嘗試運用基本的說明方法學習介紹說明事物了。請翻開課文70頁。

出示任務:閱讀“初試身手”的兩個題目,想一想,題目分別要求我們寫什么?有些什么具體要求?

個體操作,同桌交流。

2、反饋指導。

預設:

(1)題目1:

嘗試寫的內容:寫身邊的一個事物;具體要求:試著運用多種方法說明它的特征。

追問:要初試身手寫好身邊的一個事物,在寫之前要做什么呢?(指名回答。預設:要通過觀察,了解這個事物的特征。)

(2)小結:對了,要介紹說明清楚一個事物,首先就要通過觀察,從一些方面了解這個事物的特征,這樣才有材料寫。

(3)題目2:

嘗試寫的內容:把課文《白鷺》的第2—5自然段改寫成一段說明性文字;具體要求:要查找資料來改寫,然后體會兩種寫法的不同。

追問:要根據(jù)什么來查找白鷺的資料呢?(指名回答。預設:要根據(jù)課文《白鷺》第2—5自然段的內容來查找白鷺的資料。)

(4)小結:要改寫好,關鍵是要根據(jù)第2—5自然段的內容,來查找白鷺相關的資料。無論是第1題的觀察,還是第2題的查找資料,都要適當做好筆記,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四、會認讀的字認字的評價與詞語表詞語讀記

(一)同桌打亂字卡順序相互檢查糾正

(二)認字評價(注:所出示的字脫音節(jié),關注學習慢的學生)

(三)課件示詞語表詞語,自由讀記

(四)反饋讀記(注:關注學習慢的學生)

五、寫字教學

(一)字形教學

1、課件示會寫的字,讀一遍。

2、觀察字形,思考容易與學過的哪個字混淆,同桌說一說。

3、反饋指導。

指名說并板書,然后讀一讀:

例:殖(繁殖) 植(植物) 糧(糧食) 娘(大娘) 菌(殺菌) 茵(綠茵茵)

(二)寫字指導

1、觀察并說說字的各部件相互位置,筆畫的變形、退讓、延伸等。

2、各寫一個,反饋評議。

3、按評議對照修改,然后每個字再寫兩個。

六、總結(學習狀況和知識能力點,具體見教學過程)

七、寫字練習和抄寫詞語表詞語

作業(yè)設計:

1、把自己說的太陽和我們人類的關系非常密切的話寫下來。

2、觀察身邊的一個事物和查找白鷺的有關資料,準備初試身手。

部編版八上語文教案篇4

在內蒙古自治區(qū),流傳著一個動人的民間故事。

從前有一個獵人,名叫海力布。他熱心幫助別人,每次打獵回來,總是把獵物分給大家,自己只留下很少的一份。大家都非常尊敬他。

有一天,海力布到深山去打獵,忽然聽見天上有喊救命的聲音。他抬頭一看,一只老鷹抓著一條小白蛇正從他頭上飛過。他急忙搭箭開弓,對準老鷹射去。老鷹受了傷,丟下小白蛇逃了。

海力布對小白蛇說:“可憐的小東西,快回家去吧!”小白蛇說:“敬愛的獵人,您是我的救命恩人,我要報答您。我是龍王的女兒,您跟我回去,我爸爸一定會好好酬謝您。我爸爸的寶庫里有許多珍寶,您要什么都可以。如果您都不喜歡,可以要我爸爸含在嘴里的那顆寶石。只要嘴里含著那顆寶石,就能聽懂各種動物說的話?!焙AΣ枷?,珍寶我倒不在乎,能聽懂動物的話,對一個獵人來說,實在是太好了。他問小白蛇:“真有這樣一-顆寶石嗎?”小白蛇說:“真的。但是動物說什么話,您只能自己知道。如果對別人說了,您就會變成一塊石頭?!?/p>

海力布點點頭,跟著小白蛇到了龍宮。老龍王對海力布十分感激,要重謝他。老龍王把他領進寶庫,讓他自已挑選珍寶,愛什么就拿什么。海力布什么珍寶也不要,他對龍王說:“如果您真想給我點兒東西作紀念,請把您嘴里含著的那顆寶石送給我吧?!饼埻醯皖^想了一-會兒,就把嘴里含的寶石吐出來,送給了海力布。

海力布臨走的時候,小白蛇跟了出來,再三叮囑他說:“敬愛的獵人,您要記住,無論動物說了什么話,都不要對別人說。如果說了,您馬上就會變成石頭,永遠不能復活了!”海力布謝過小白蛇,就回家了。

海力布有了這顆寶石,打獵方便極了。他把寶石含在嘴里,能聽懂飛禽走獸的語言,能知道哪座山上有哪些動物。從此以后,他每次打獵回來,分給大家的獵物更多了。這樣過了幾年。有一天,他正在深山里打獵,忽然聽見一群鳥在議論著什么。仔細一聽,那只帶頭的鳥說:“咱們趕快飛到別處去吧!今天晚上,這里的大山要崩塌,大地要被洪水淹沒,不知道要淹死多少人呢!”

海力布聽到這個消息,大吃一驚。他急忙跑回家對大家說:“咱們趕快搬到別處去吧!這個地方不能住了!”大家聽了感到很奇怪,住得好好的,為什么要搬家呢?盡管海力布焦急地催促大家,可是誰也不相信他。海力布急得掉下了眼淚,說:“我可以發(fā)誓,我說的話千真萬確。相信我的話吧,趕快搬走!再晚就來不及了!”有個老人對海力布說:“海力布,你是我們的好鄰居,我們知道你從來不說謊話??墒墙裉炷阕屛覀儼峒?,你總得說清楚哇。咱們在這山下住了好幾代啦,老老小小這么多人,搬家可不容易呀!”

海力布知道著急也沒有用,不把為什么要搬家說清楚,大家是不會相信的。再遲延,災難就要奪去鄉(xiāng)親們的生命。要救鄉(xiāng)親們,只有犧牲自己。他想到這里,就鎮(zhèn)定地對大家說:“今天晚上,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沒大地。你們看,鳥都飛走了?!苯又?,他就把怎么得到寶石,怎么聽見一群鳥議論避難,以及為什么不能把聽來的消息告訴別人,都原原本本照實說了。海力布剛說完,就變成了一塊石頭。

大家看見海力布變成了石頭,都非常后悔,非常悲痛。他們含著眼淚,念著海力布的名字,扶著老人,領著孩子,趕著牛羊,往很遠的地方走去。他們走在路上,忽然烏云密布,狂風怒號,接著就是傾盆大雨。半夜里,聽見一聲震天動地的巨響,大山崩塌了,地下涌出洪水,把他們住的村子淹沒了。

人們世世代代紀念海力布。據(jù)說現(xiàn)在還能找到那塊叫“海力布”的石頭呢。

部編版八上語文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感知名著人物形象,找到人物精神的閃光點,學會從多方位、多角度來評價人物。

2.錘煉語言,品味語言的夸張性,理解重要詞語的深刻涵義和表達作用,并發(fā)揮想象,學會仿寫夸張性句子。

3.對比不同譯者筆下的文學名著語言,學會琢磨語言,體會各自語言的巧妙之處,交流自己的喜好感受。

4.理解并積累古人不同年齡的不同稱謂。

教學重點

1.感知名著人物形象,找到人物精神的閃光點,學會從多方位、多角度的評價人物。

2.品味語言的夸張性,理解重要詞語的深刻含義和表達作用,并發(fā)揮想象,學會仿寫夸張性句子。

教學難點:學會從多方位、多角度的評價人物。

教學過程

一、學習“交流平臺”。

同學們還記得我們本單元學的幾篇文章嗎?

1.展示課文中的插圖,讓學生說一說對文中人物的評價,并說一說從哪里可以看出來。

2.出示文中重點的語句。抓住人物語言、動作、神態(tài)討論人物性格特點。

3.探討評價人物的角度?!厄T鵝旅行記》(節(jié)選)中的尼爾斯是個怎樣的男孩?除了頑皮、淘氣,你覺得他還是個怎樣的孩子?(從他擔心父母發(fā)現(xiàn)雄鵝不見后會傷心可以看出他其實也是個好孩子。)

4.教師總結閱讀名著的方法。

(1)我們要結合事件,對人物作出評價。例如,湯姆8226;索亞是一個熱愛自由、喜歡冒險的人,這是從他五次歷險的經(jīng)歷中分析出來的。從他敘述歷險經(jīng)過時,添加了許多動人的情節(jié),大肆渲染了一番,可以看出他的有趣和有點兒虛榮心的特點。評價人物要立體、全面。例如,《騎鵝旅行記》(節(jié)選)中的尼爾斯有淘氣、頑皮的一面,也有有孝心的一面。經(jīng)歷了騎鵝旅行之后,他更是變成了一個具有正義感、真誠、智慧、勇敢、善良的小英雄。

(2)評價人物還要注意結合文化背景和時代特點?!遏敒I遜漂流記》(節(jié)選)中的魯濱遜,正是由于受當時英國的航海和冒險熱潮的鼓動,而參加的冒險活動。

(3)塑造人物可以用外貌、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等描寫方法,通過這些描寫可以分析出人物性格,這樣就能更好地評價人物。例如,《騎鵝旅行記》(節(jié)選)中“‘如果這只大雄鵝飛走,可是一個很大的損失,’他想,‘父母從教堂回來時,發(fā)現(xiàn)雄鵝不見了,他們會傷心的?!斔@樣想的時候,他又忘記了他是多么弱小無力。他一下子從墻上跳下來,跑進鵝群里,用雙臂抱住了雄鵝的脖子?!边@些心理、動作描寫細致地刻畫了尼爾斯有孝心、勇敢的性格特點。

二、學習“詞句段運用”。

(一)第一題。

1.讀下面的例句,說說加點的部分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課件展示:學生自由讀后交流:加點部分的共同特點是都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第一句話運用夸張的修辭手法,突出了人們的喜悅和激動。第二句話運用夸張的修辭手法,突出了春節(jié)到來的速度之快。第三句話運用夸張的修辭手法,突出了八兒的高興程度。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更形象生動地表達出人物的不同心情。)

2.從“盼望、餓、安靜、喜歡、厚”中選擇一兩個,發(fā)揮想象,仿寫句子。

示例:(1)盼望:漂泊異鄉(xiāng)的兒子要回來了,母親覺得一天的等待仿佛過了一年。

(2)餓:已經(jīng)一天沒有吃東西了,他覺得自己的前胸已經(jīng)貼在了后背上。

(3)安靜:校園里安靜極了,連樹葉落到地面的聲音都能聽得清清楚楚。

(4)喜歡:蒙蒙非常喜歡那本書,恨不能把那本書都裝進自己的肚子里去。

(5)厚:東北邊陲的雪下得可真厚啊,一腳下去直接沒過了腰。

(二)第二題。

課件展示句子:下面是《湯姆8226;索亞歷險記》中的句子,讀一讀,說說你更喜歡哪一個。

1.學生自由讀,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

“這天晚上的偉大場面是這個小鎮(zhèn)從來沒有見到過的”寫出了場面的偉大,同時給人無盡的遐想,可以是輝煌的,也可以是激動人心的……

“想說話又說不出來——然后像流水似的涌出,到處都像下雨一般掉了滿地的眼淚”語言簡潔,生動形象地寫出了人物激動的心情。

三、學習“日積月累”。

1.出示“日積月累”的內容,并讀一讀。

2.小組內交流自己的理解。(題目中涉及的詞語都是我國古代對不同年齡的特定稱謂。)

3.全班交流每句話的意思。

(1)13歲:豆蔻年華。釋義:出自唐代杜牧《贈別》詩:“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后來稱女子十三四歲的年紀為豆蔻年華。

(2)15歲:及笄之年。釋義:笄:古代束發(fā)用的簪子。古時女子年滿十五歲把頭發(fā)綰起來,戴上簪子。及笄指女子年滿十五歲。

(3)20歲:弱冠之年。釋義:古代漢族男子二十歲行冠禮,即戴上表示已經(jīng)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因為體猶未壯,所以叫作弱冠。

(4)30歲:而立之年。釋義:出自《論語8226;為政》:“三十而立?!敝改曛寥涂勺粤⒂谑?。后來就用“而立”指人三十歲。

(5)40歲:不惑之年。釋義:出自《論語8226;為政》:“四十而不惑。”指年至四十,能明辨是非而不受迷惑。后來用“不惑”指人四十歲。

(6)50歲:知天命之年。釋義:出自《論語8226;為政》:“五十而知天命?!敝改曛廖迨?能了解上天的意志和人的命運。后來就用“知天命”指人五十歲。

(7)60歲:花甲之年。釋義:舊時用干支紀年,錯綜搭配,六十年周而復始,故稱六十歲為“花甲之年”?;?形容干支名號錯綜復雜。

(8)70歲:古稀之年。釋義:出自唐代杜甫《曲江》詩:“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后來就用“古稀”指人七十歲。

(9)80~90歲:耄耋之年。釋義:耄耋:指老年,高齡。出自漢曹操《對酒》:“人耄耋,皆得以壽終。恩德廣及草木昆蟲?!焙蠖嘤谩半q蟆敝溉税司攀畾q。

(10)100歲:期頤之年。釋義:出自《禮記8226;曲禮上》:“百年曰期,頤?!敝赴贇q高齡的人需要頤養(yǎng)。后來用“期頤”指人一百歲。

4.嘗試背誦。

教學反思

1.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習得閱讀名著的方法。

2.通過詞語比較,了解通過夸張和形象的比喻表達人物心情的方法,并嘗試運用。

3.了解我國古代對不同年齡的不同稱謂,并積累背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