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語文的教案6篇

時間:2022-10-04 作者:Iraqis 備課教案

教案是教師為了更有力把握知識點提早整理的文字載體,教案在教師接下來的教學工作中起著相輔相成的作用,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小學一年級語文的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

小學一年級語文的教案6篇

小學一年級語文的教案篇1

學習目標:

1 通過學習課文的第二、三、四節(jié),知道華佗從小就是個愛動腦筋、遇事會想辦法的孩子。

2 理解“各拿一把、晃動、引開”等詞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過渡:華佗是我國古代有名的醫(yī)生。他七歲的時候,父親去世了。媽媽送他到蔡醫(yī)生的藥鋪里去當學徒。

結果,蔡醫(yī)生發(fā)現(xiàn)華佗是個非常聰明的孩子高興地收下了這個學徒,那么為什么說“華佗是個聰明的孩子呢?”今天,老師就和小朋友們繼續(xù)學習課文,相信通過我們大家的努力,一定能找到正確的答案。

二、學習第二節(jié)

1 請一位學生讀讀第二節(jié),其他小朋友邊聽邊想:蔡醫(yī)生是怎樣考小華佗的?

指名回答(貼出兩只羊在打架圖)

2 我們一起來讀讀第二節(jié)

三、學習第三節(jié)

過渡:現(xiàn)在,我們也去看看,那兩只羊是怎么樣打架的。(出示圖片)

1學生自由讀第三節(jié),用直線劃出兩只羊打架的句子。

2 出示句子:兩只羊頭對頭,角對角,你頂過來,我頂過去,誰也不肯讓,斗得很兇。

a “兇”是什么意思?你能換個詞語說說嗎?(厲害)

b同桌演一演,看看哪兩只羊斗得最兇。教師說旁白

c 指名上臺表演、評議

d指導朗讀,讀出兩只羊斗得很兇的樣子。

e相信自己能讀得好的小朋友站起來讀。

3 華佗看了以后是怎么想的?找找課文中的句子讀一讀。

板書:想硬拉是不行的

a 兩只羊斗得很兇,如果去“硬拉”的話,會怎么樣呢?

學生回答

b過渡:是呀,華佗和我們小朋友想的一樣,他知道“硬拉是不行的,我得想個辦法”。

想想我們應該怎么讀華佗心里的話呢?(讀的輕一些)

四、學習第四節(jié)

過渡:小華佗朝四周看看,發(fā)現(xiàn)不遠處有一片碧綠的草地。他眼珠子骨碌一轉,就想出了一個好辦法。讓我們拿起書本,一起來讀讀第4節(jié)。

1女同學讀第4節(jié)

2 華佗究竟是怎么做的?

板書:做

3 找到有關的句子讀一讀。

出示句子:華佗采來鮮嫩的青草,兩只手各拿了一把,在兩只羊面前晃動。

4 用小圓點圈出華佗動作的詞語。

交流并板書:采來各拿晃動

你們有什么問題嗎?

5 這里老師有幾個地方不明白,誰能幫我解決呢?

a 華佗為什么采來鮮嫩的青草?(出示實物青草)

b華佗為什么兩只手各拿一把?如果像老師這樣的拿法,好不好?

c華佗為什么要在兩只羊面前晃動?學生討論回答

e上臺做做華佗的動作。

6 結果怎么樣呢?板書:結果

出示:兩只相斗的羊被華佗引開了。(齊讀句子)

引讀句子:什么被華佗引開了?

像這樣的句子我們叫它被字句。

現(xiàn)在請小朋友看這句句子,讀一讀,兩句句子的意思是不是一樣?

出示:華佗把兩只相斗的羊引開了。

引讀句子:誰把兩只相斗的羊引開了?

像這樣的句子我們叫它是把字句。

7 品嘗屋:樹被大風吹倒了。()

教室被我們打掃得干干凈凈。()

8 朗讀第4節(jié),你覺得華佗聰明嗎?

9 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

華佗采來()的青草,兩只手()了一把,在兩只羊面前()。兩只()的羊被()的華佗引開了。

五、朗讀課文

1 教師小結:

就是因為華佗小時候聰明好學,所以長大后成為有名的醫(yī)學家,他是第一個發(fā)明麻醉劑的人,特別擅長針灸和外科手術。

2 學生交流收集到的華佗的資料。

小學一年級語文的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看拼音認讀本課漢字“像、圖、岸、座、坡、種、民、植”8個生字及生字組成的詞語。認識“提土旁”。能在老師的指導下描摹“坡、種、植”個左右結構的字和“圖”一個半包圍結構的字。

2、能正確朗讀課文。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向大家介紹了哪些景色。3、在閱讀的過程中,體會春雨中鄉(xiāng)村迷人的景色。

[教學準備]

春雨的聲音,春天的圖畫,填字格左窄又寬的字,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1、聽,這是什么聲音?(播放雨的聲音)

2、小朋友,冬天過去了,春姑娘悄悄地來到人間,春風吹拂,春雨綿綿。(欣賞春圖,感受春意。)沙沙的春雨織出了一幅美麗的春天的圖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關于春雨的課文。

3、出示課題:春雨沙沙(齊讀課題)

(1)出示句子:春雨沙沙,春雨沙沙沙沙的春雨,像千萬條絲線飄下學生字“像”

(2)指導朗讀第一、二節(jié)。(讀出韻味)省略號停頓可稍長一些。

二、整體感知,了解內(nèi)容。

1、出示畫面,請同學們看看畫面,自讀課文,標上小節(jié),圈出課文中描寫了哪些景物。2、指名交流。

3、在畫面的相應位置上出示詞語:

燕子、柳葉、桃花、小河、魚兒、山坡、農(nóng)民、娃娃、小山

4.這些景物構成了一幅美麗的春天圖畫,這些詞你會讀嗎?指名讀。

5、學習部分生字:圖坡民種植座“圖”:指導筆順規(guī)則:先外再里最后封口。

坡:指導寫字:筆順,學習“提土旁”。(最后一筆是“提”)地、場民:前鼻音種:禾木旁(秋)

“植”:提醒學生注意右半部分里面有三橫?!白保浩缴嘁?,通過選詞填空理解區(qū)分“坐”。出示:座坐

a、農(nóng)民伯伯()在一()小山坡上休息。b、同學們()在()位上看書。6、齊讀詞語。

三、閱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

1、思考:課文哪一節(jié)描寫了這些美麗的景物呢?

請同學們借助拼音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指名分句讀課文。(正音)

3、交流并出示第3節(jié)。

(1)自己讀這一節(jié),注意讀音正確,并能按標點停頓。

(2)“穿梭”:看圖片演示,理解“燕子在空中穿梭的樣子”。

(3)指導朗讀第3小節(jié)。

a、出示句子:穿梭的燕子銜著雨絲,織出一幅美麗的春天圖畫。

b、了解畫面的內(nèi)容,體會景色迷人。

出示句子:綠的,是柳葉;紅的,是桃花。還織出一條清凌凌的小河,河里的魚兒歡快地搖動著尾巴。河的對岸有一座小山。山坡下,有播種的農(nóng)民;山坡上,有植樹的娃娃。

(指導朗讀,注意“岸、座、坡、種、民、植”帶點字的讀音。)指導:“綠的,是柳葉;紅的,是桃花?!笨梢哉f成“桃紅柳綠”。()的農(nóng)民()的娃娃出示:岸

c、引讀第三小節(jié)。(教師注意表示方位的詞語)

4、自讀課文,挑選喜歡的句子讀讀。5、指導朗讀,體會春天的迷人景象?!攸c指導朗讀第一、二句。

▲小組自由合作讀第三節(jié)。體會“清凌凌的”、“歡快地”的好處。水清澈而有波紋

四、復習鞏固,總結全文。

1、師生配合,填空背誦全文(給畫面配音)

2、說話練習:

(1)春雨中的景色真美呀!請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向大家介紹了哪些春雨中的景色?(2)交流。

例:什么地方什么怎樣。

岸邊桃紅柳綠。

清凌凌的小河里,魚兒歡快地游動。

3、總結:多么迷人的春雨圖啊!我們聽到的春雨的的沙沙聲,看到了穿梭的燕子。綠的柳樹紅的桃花。播種的農(nóng)民和植樹的娃娃。春天真是迷人啊!(點到“迷人”)

五、適時,布置作業(yè)。

1、鞏固練習:

(1):桃花朵朵開。(搶讀詞語)(2)部首媽媽找孩子:積累“提土旁”的字。

2、指導寫字:

(1)觀察“坡、圖、種、植”的字形結構。

(2)復習從左到右的筆順規(guī)則。特別觀察從“豎中線”起筆的筆畫。(3)學生選擇一個書寫,教師巡視。(4)師生評價。

3、作業(yè):

(1)讀讀生字、詞語。

生字:像、圖、岸、座、坡、種、民、植

詞語:圖畫對岸一座山坡農(nóng)民植樹多么

(2)正確朗讀課文。

(3)春天有哪些迷人的景色?向同學或父母介紹一下。

小學一年級語文的教案篇3

一、教學目標

(一)教養(yǎng)目標:

1、學會聲母bpmf,能夠讀準音,認清形,并能正確書寫。

2、認識音節(jié),學習“兩拼法”,能準確拼讀bpmf與單韻母組成的音節(jié)。

3、認識三個生字,正確讀詞。

(二)教育目標:

激發(fā)學生學習漢語拼音和認識漢字的興趣。

(三)發(fā)展目標:

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探究能力。

二、教學重點:

bpmf的發(fā)音方法及音節(jié)的拼讀方法。

三、教學難點:

韻母帶調(diào)拼音。

四、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掛圖、拼音卡片。

五、教學時間:

2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指導兒童看“情境圖”,通過談話引出有關聲母。

2、師問:爸爸帶著一個小朋友去看什么呀?(看大佛)對,這就是“大佛”的“f”,相機出示卡片“f”指著圖上的山坡部位,問,他們看大佛,要先爬一段什么呢?(山坡)這就是“山坡”的“p”,出示卡片“p”,這個小朋友看到大佛很好奇,就想——(用手去摸),這就是“用手去摸”的“m”,出示卡片“m”。這個時候旁邊的大喇叭正在廣播:“大佛是文物,我們要愛護文物,不要用手去摸!”這就是“廣播”的“b”,出示卡片“b”。

二、教學發(fā)音

指導學生聯(lián)系自己熟悉的口語語音,來體會聲母的發(fā)音方法。

1、教學聲母“b”

先讓學生知道讀音是“廣播”的“播”,然后教師示范,學生仔細觀察老師發(fā)音時的口型變化,教師帶領學生練習發(fā)音。一定要讀的又輕又短,也可以運用教材中“波浪”的的“波”。編口訣“帆船沖浪bbb”。

2、用同樣方法學習“pmf”

編口訣為“猴子推車ppp,兔采蘑菇mmm,手扶拐棍fff?!?/p>

三、讀語境歌

指導兒童練讀語境歌?!鞍职謳遗郎狡?,爬上山坡看大佛,大喇叭里正廣播,愛護大佛不要摸?!?/p>

四、教學書寫

先教筆順,再描紅,最后臨寫。

小學一年級語文的教案篇4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正確認讀本課十三個生字,會寫六個生字。

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大山里的生活場景。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展開想象,感悟文章內(nèi)容。

過程與方法:

觀看大山風景組圖,讓學生初步感悟大山景色之美。

合作探究,識記、學寫生字;

在情境中體會,在朗讀中感悟。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作者熱愛大山、熱愛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

激發(fā)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生活的情感。

重難點分析:

正確認讀本課十三個生字,會寫六個生字。做到筆順正確、規(guī)范。教 學中,倡導獨立識字,小組合作學習,互相幫助,共同促進。

多種形式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圖片展示,豐富學生的感性積累,體會山美、家美,縈繞其中的情更美,激發(fā)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生活的情感。這是教學中的難點。

課前準備:

圖畫紙和彩色筆。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情引入。

出示有關大山的風景圖畫:

1、同學們,你們聽到了什么聲音?這些圖都是哪里的景色?(同學們說)

2、請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大山美麗的景色。

學生暢所欲言。

教師導入:美麗的大山多么令人神往,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進大山吧!

3、板書課題:我愛大山我愛家

學生齊讀課題。

4、讀課題想一想:小作者的家在哪里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讀自讀要求。

⑴學生借助拼音自由讀文,做到不多字,不少字,正確流利,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加個“?”號。

⑵把詩歌讀給同桌同學聽,有讀錯的地方改正過來。

2、再讀去掉拼音后的課文。課件展示

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3、同學們你讀懂了什么?(學生大膽發(fā)言。)

4、質(zhì)疑:讀書中,你遇到了哪些問題? 提出來,大家共同解決。

預設:

由于生活經(jīng)歷與見識不足,學生可能會問:山茶是什么意思?綠林像大海是怎么回事?(我們可以通過聯(lián)系平時喝的茶葉和看到的大海來幫助學生理解。)

5、你喜歡這兒嗎?說說理由。

6、齊讀課文,再次感受大山之美。

三、認讀生字。

1、再讀課文,邊讀邊畫出本課生字,多讀幾遍。

2、出示生詞。抽查學生認讀情況。

3、男女生比賽讀,開火車讀生詞。

4、認讀生字,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

如:偏旁歸類,聯(lián)系字義記憶:

“口”:叮、響、喳、叫;

“氵”:深、滿;

“辶”:過、遍。

比較記憶:半——伴

四、指導書寫。

1、教師在田字格黑板上板書生字。

2、引導學生觀察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進行口頭組詞。

指導學生練習:

“我”:第二筆的橫,要向右上微微揚。第三筆是站的直、有力量的豎鉤。第五筆的斜鉤和第三筆的豎鉤要和諧關照,形成一種“穩(wěn)定站立”之勢。

“家”:撇畫較多,且長短不一,就像各不相同的家庭成員。所以,要寫好“家”字,關鍵是讓這些“家庭成員”“和睦相處”。而且,“家”的上下兩部分要緊湊,有抱團兒的溫暖感覺。

3、學生仿寫,練習書空。

4、學生練習,教師巡視,適時指導并糾正姿勢。

5、展示學生作品,師生共同評價,書寫較好的同學獎勵“小笑臉”。

五、擴展閱讀。

讀一讀,唱一唱。

我們的家鄉(xiāng)

藍藍的天上白云飄 ,

白云下面馬兒跑,

揮動鞭兒響四方 ,

百鳥齊飛翔 。

要是有人來問我 ,

這是什么地方?

我就驕傲地告訴他,

這是我的家鄉(xiāng)。

小學一年級語文的教案篇5

教學要求:

1。學會6個生字,認讀9個字。學習“示部”及“貝字底”。能在田字格中把“元”、“祝”、“賀”寫勻稱。

2。能讀詞語。會用“祝賀”說一句話。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識字。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了解“換牙了”與“長大了”之間的關系。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視頻儀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起興趣:

找一個門牙掉了的同學,讓大家觀察,問:你們發(fā)現(xiàn)他的牙齒怎么了?學生會說出:他的門牙掉了。誰來說說自己第一次掉門牙時的情景(怎么掉的,當時想什么,心情怎樣,別人怎么說的……)。剛才大家都說了一下自己掉門牙時的情景。有一個小朋友元元,她的門牙也掉了,那么我們就一起去看看元元掉門牙的情景是不是和你的一樣?今天老師就和你們一起學習第14課《門牙掉了》。請大家一起讀課題。[板書:14、門牙掉了],

(二)學習生字,感悟課文:

1。請你們輕輕地打開課本64頁,大聲讀一讀這個小故事。要求:把每個字的音讀準了,如果拼不出來就請你身邊的小伙伴幫幫你。讀完之后標上自然段。學生讀后自動座好。

2。老師把生字朋友從課文里請了出來。出示生字詞:

yuán lǎo shī wèi zhù hé

元元老師為什么祝賀

diào xiànɡ kū qiǎnɡ wā zhānɡ yuán

掉了像哭了搶著哇一張原來

huàn tián

換牙甜甜

3。誰認識這些生字朋友,你愿意教教大家嗎?(拼讀生字)

(兩位小老師分別上臺教讀生字。若讀對了,下面的學生跟讀;若讀錯了,下面的學生更正。)

4。去掉音節(jié),把生字詞讀一讀??刹捎瞄_火車、指名讀、齊讀等方式。

5。你們真棒,用了這么短的時間就把生字詞的音讀準了,這些好朋友又回到了課文里,請你和你的小伙伴一起讀一讀。

6。出示“笑”字。認讀,請你說一說怎樣的笑?(高興地笑、甜甜地笑、美美地笑、開心地笑、陰森森地笑……)

7。大家說了這么的“笑”,課文中的“笑”是你們說的那種“笑”呢?

8。邊讀邊想:

請你把課文中帶有“笑”的句子劃下來。

9。讀讀這三次“笑”

(1)元元的門牙掉了,有的同學取笑她像個老太婆。

(2)哇!大家全笑了。

(3)元元和我都甜甜地笑了。

10。學習“元”:

“元”字你怎么記住它?記的時候要組詞。(可拆部件記:“二”和“兒”記)

學生看著書上的筆順,在桌子上書空寫一個。

出示田字格,指導書寫“元”。

(1)學生觀察:這個字在寫時應該注意什么?

(2)按著筆順描一個,寫一個。

(3)老師巡視,個別指導。

(4)利用視頻儀,演示學生書寫情況。

(5)讓學生再寫一個。

11。元元的門牙掉了,請你從課文中找一找,她為什么要哭?[板書:取笑:像個老太婆]

12。你們的門牙掉了,愿意聽別人叫你們老太婆、老爺爺嗎?聽到這樣的稱呼,你的心情怎樣?(很生氣、很難過)

13。請你把很生氣、很難過的語氣讀出來。

14。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15。老師聽出來了,元元真的很難過,看第二句話:哇!大家全笑了。你們知道大家笑什么呢嗎?

請你讀課文。一會兒說一說。

16。如果是你在取笑元元的門牙掉了,后來知道自己的門牙也掉了,你會覺得怎樣呀?(很不好意思)

17。那就請你讀出不好意思的語氣來。

18。指名讀。

19。讀第三句話:“元元和我都甜甜地笑了”。

20。理解“甜甜”的意思。用你的表情讓老師看看你們“甜甜地笑”,那你們知道元元和我為什么甜甜地笑嗎?

21。指名回答。

22。讀讀老師的話。

23。說說“祝賀”的意思。

(1)你能用“祝賀”說一句話嗎?(按“誰祝賀誰什么”的句式說話)

(2)這兩個字你是怎樣記住的?

學生說的同時認識“示部”和“貝字底”

(3)指導書寫。按照上面提到的學“元”的五步。

24。再讀一下老師的話。

25。老師講解:

人出生之后,先長出乳牙,后來乳牙掉了,在長出新芽,以后就不會再換牙了。

26。齊讀全文。有感情地朗讀。

(三)小結課文,拓展延伸:

1。學了這篇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2。牙齒對于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你如何保護你的可愛的牙齒呢?

(四)老師總結,感情升華:

學了這篇課文,希望大家都能愛護自己的牙齒。

六、板書設計:

門牙掉了

元元————哭

甜甜地笑換牙——長大:老師

我————回答

小學一年級語文的教案篇6

?文具的家》

教學目標

1、認識“具、次、丟、哪、新、每、平、她、些、仔、檢、查、所”13個二類字,會寫“文、次、找、平、辦、讓、包”7個生字;能自主積累詞語,認識“斤字旁”。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nèi)容,逐步養(yǎng)成愛護學習用具的好習慣。

重點難點

1、認識13個二類字,會寫7生字。

2、了解課文內(nèi)容,逐步養(yǎng)成愛護學習用具的好習慣。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

1、小朋友的文具盒里都擺著鉛筆、橡皮,能說說他們有什么用嗎?

2、教師歸納:鉛筆、橡皮、尺子等文具,能幫我們做這么多事情,真是我們學習上的好伙伴。(出示撿到的玩具)可是這些小伙伴卻被他們的小主人弄丟了,它們很傷心,讓我們一起來幫助它們找個家吧!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標出自然段,畫出自己不認識的字。

2、師范讀課文,生認真聽記自己不認識的字。

三、學習生字,精讀課文。

1、小組交流識字方法。

2、教師領讀生字并擴詞。

3、齊讀生字—開火車認讀生字—“火眼金睛”游戲。

4、開火車認讀生字卡片。

5、送字寶寶回家。用自己喜歡的符號在文中畫出生字,并讀一讀。

6、讀后交流,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7、組織討論:怎樣做才能不丟東西呢?交流匯報,教師總結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開火車讀生字卡。

2、指名分段讀課文。評議。

二、自主積累詞語。

1、在《文具的家》里你學到了哪些詞語?

2、你能選一個說一句話嗎?

三、寫字指導。

1、(出示7個要寫的字)說說寫時要注意什么?

2、教師邊指導邊示范。具:里邊是三橫。丟:先寫一撇,再寫一個去字。皮:第一筆是橫鉤。已,區(qū)分“己”和“已”。

四、口語交際訓練。

(一)想象訓練。

1、創(chuàng)設情境,在講臺上擺放著被遺棄的鉛筆、橡皮、尺子,它們碰到了一起,猜猜它們會說些什么?

2、“失物招領”會。把自己遺失的文具領回家。

(二)說說你書包里有哪些小伙伴,你是怎樣疼愛它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