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下冊數學全冊備課教案12篇

時間:2022-05-30 作者:Anonyme 備課教案

熱門的教案不僅在寫的時候要注意邏輯思維,寫作之后更要反復琢磨內容,教案的制定可以幫助我們獲得更多的啟示,對課堂節(jié)奏的把控有很大的幫助,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二年級下冊數學全冊備課教案12篇,供大家參考。

二年級下冊數學全冊備課教案12篇

二年級下冊數學全冊備課教案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結果同樣多。

2.通過分一分活動,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具、學具準備:教科書第12頁準備春游食品情境放大圖或課件;按例1內容,讓學生準備實物卡片,準備10張正方形卡片、15個○卡片、20根小棒。

教學過程設計:

一、準備

1.出示準備春游食品的情境圖。以小精靈聰聰的身份說二(1)班明天要去春游。小朋友正忙著準備春游食品呢!我們來看一看,他們都準備了哪些食品。

2.讓學生觀察畫面,并請學生說一說了解到的情況。

二、新課

1.教學例1,引入“平均分”。

師:我們來幫助二(1)班小朋友準備春游食品好嗎?!請各組為二(1)班的5位小朋友分配春游食品。

(1)討論分配方案。突出每種食品“應該每份同樣多”。

(2)動手分一分。分好后,請各組推代表展示分配結果。

(3)讓學生觀察各組為二(1)班小朋友準備的春游食品,發(fā)現:每份中的各種食品同樣多。說明:每份分得同樣多,叫平均分。

2.鞏固“平均分”。

(1)出示教科書第13頁“做一做”。

請學生看題,并說一說題意。特別請學生說一說“平均分成5份,是什么意思。”

(2)讓學生用10張正方形卡片代替面包,分一分。分好后,同桌檢查一下:是不是分成了5份,每份是不是同樣多。然后,按分的結果填空。

3.嘗試平均分物品。

(1)按教科書第14頁例2提出:把15個橘子平均分成5份。

(2)請各組用實物圖卡片(或○卡片)分一分。

(3)交流。請學生說一說,怎樣分的,分的結果。

(4)教師歸納平均分的方法:把15個橘子平均分成5份,可以每次每份分一個或幾個。最后,要使每份分得同樣多。

4.獨立進行平均分。

(1)讓學生用小棒代替礦泉水,獨立完成把12瓶礦泉水平均分成3份的任務。

(2)交流。請學生說一說,怎樣分的。

三、練習

1.練習三的第1題。

(1)讓學生用小棒代替花,動手往3個花瓶里插花。

說明:想怎么插花就怎么插。最少設計兩種插花的方案。

(2)交流。請學生展示自己最得意的插花方案,并說出自己的想法。

(3)評價。讓學生相互評價,欣賞自己的作品。

然后,請學生選出每瓶插同樣多枝花的插花方案。

強調:這幾種插花方案,都是把花平均插進3個花瓶里。

此題的“插花活動”為使學生對平均分的印象更深,開始可以讓學生喜歡怎么插就怎么插,以顯示題目的開放性。教學時,還可讓學生用畫一畫的方法,往每個花瓶里插花。借助插花活動,讓學生體會平均分的含義。

2.練習三的第2題。

讓學生根據“平均分”概念判斷“誰分得對”。練習時,先讓學生弄明白題目要求,再讓學生獨立進行判斷。讓學生在運用“平均分”概念進行判斷的練習活動中,鞏固對“平均分”的認識。

3.練習三的第3題。

(1)讓學生根據題意準備學具卡片。

請學生說一說,準備了幾個“梨”,為什么。

(2)讓學生獨立完成把梨平均放進4個盤里的任務。

(3)交流。請學生說一說分的過程和結果。

四、總結

1.請學生回憶: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知識?

2.教師總結:這節(jié)課我們知道了什么叫平均分,還學會把一些東西平均分成幾份。要把一些東西平均分成幾份,可以每次每份放一個,也可以每次每份放兩個?最后,每份分得同樣多。

教學反思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一

第一課時 兩位數加兩位數

教學內容:

第四教時 加、減法估算

教學內容:

第五課時 幾百幾十的加、減

(綜合練習)

教學內容:

綜合練習(教材第99頁練習二十第3、4、8、9、10、11、12題)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筆算以及相應的估算。

2、使學生更加明確估算策略可以不同,只要合理就行,要與實際情況相符。

3、滲透培養(yǎng)學生將數學應用于生活實際的意識。

教學重點:

1、能熟練計算幾百幾十的加、減。

2、能運用正確的估算策略進行加、減法的估算。

教學難點:

1、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綜合應用能力和思維能力。

教學準備:相關練習題的情景圖,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算式卡。

教學過程:

一、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筆算練習

1、完成教材第99頁練習二十第3題。

2、獨立完成教材第101頁練習二十的第9題。

1、完成教材第99頁練習二十第4題。

(1)大屏幕出示第4題情景圖,要求學生認真看圖、讀題。說一說題中說的是什么?怎樣列式?

(2)討論交流后引導學生列出算式300—150=150(度),教育學生要保護自己的視力。

2、獨立完成教材第101頁練習二十第10題。

三、技能訓練。

1、完成練習二十第11題的估算。

(1)完成練習二十第8題、12題

四、練習總結

二年級下冊數學全冊備課教案2

數與代數結合分物活動,使學生體會到在生活中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后有時會有余數,掌握有余數除法的試商方法,并能解決生活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結合實際情境,使學生體會到遵循“先乘除,后加減”及“先算括號里面的”運算順序,能根據這些運算順序計算有關問題,并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結合實例,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有比“百”大的數,通過實際操作和觀察,使學生體驗到“一千、一萬”有多大,并能結合實際,對萬一內的數進行估計;了解萬以內的數位順序,能認、讀、寫萬以內的數;能用萬以內的數的數進行表達交流,會用詞語或符號描述萬以內數的大小,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

結合具體情境,探索計算萬以內加減法及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的計算方法;養(yǎng)成對計算結果的大致范圍進行估計的習慣,能在具體情境中提出問題,能運用學到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空間與圖形借助實踐活動,認識八個方向;給定一定方向,能辨別其余七個方向,能運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位子;認識簡單的路線圖,能根據路線圖說出出發(fā)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途徑的地方。

通過動手操作和實際活動,使學生初步體驗“1千米”“1分米”“1毫米”;了解長度單位之間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意識,能估側一些物體的長度。

通過生活情境認識角,能認識直角、銳角、鈍角;通過動手操作,知道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直觀認識平行四邊形。

統(tǒng)計與概率

經歷簡單的收集數據、整理數據、分析數據的過程。

會讀統(tǒng)計圖表,會在方格紙上繪制條形統(tǒng)計圖(1格表示一個單位);根據統(tǒng)計圖表中的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并能作出一些簡單的預測。

實踐活動

使學生初步獲得一些數學活動的經驗,了解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簡單應用;初步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獲得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除法單元教學目標經歷分蘋果等實際操作,初步體會有余數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并能結合生活實際進行應用。

體驗除法豎式抽象的過程,能正確掌握商是一位數的除法豎式的書寫格式。探索有余數除法的試商方法,體會到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教學目標

分蘋果等實際操作,初步體會有余數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通過實際操作抽象出有余數除法的書寫格式,并體會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提高學生分析觀察、推理、判斷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準備

教具:蘋果實物、盤子、課件。

學具:小圓片。

切入舉偶談話引入。

星星幼兒園又到分水果的時間了,猜一猜老師給大家?guī)砹耸裁此??看來大家想吃的水果特別多。不過,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淼氖撬O果。誰來數一數這里有多少個蘋果?

二年級下冊數學全冊備課教案3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數學第四冊第68―71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合生活情境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

2、使學生知道角有大小,會用重疊的方法比較角的大小。

3、使學生在認識角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感受角在生活中的應用,增強數學學習的興趣;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較方法的過程中,發(fā)展數學思考。

教學重點:

1、認識角。

2、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教學難點:

1、能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

2、會比較角的大小。

學具教具準備:

釘板、皮筋、彩紙、硬紙條、折扇、剪刀、三角板、鐘面。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再過幾天就是小明的生日了。星期天,小紅和小華相約在一起做一些漂亮的手工作品送給小明作生日禮物。瞧,他們做得多認真?。。ǔ鍪局黝}圖) 桌面上有很多物品,仔細看,這些物品上有沒有我們以前認識過的圖形?。?(鬧鐘的面是圓形、紙工袋的面是長方形……) 這些物品中還藏著一位新朋友。它是誰呢,同學們想不想認識它?(出示剪刀、三角板、鬧鐘圖) 評:教師創(chuàng)設小明過生日這一生活中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引入新課,使學生感到親切、有趣。 在觀察各種實物圖形的基礎上 ,教師的一句簡短的問話“這些物品中還藏著一位新朋友。它是誰呢,同學們想不想認識它?”激起了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欲望。

二、聯(lián)系生活,探索新知。

(一)角的特征

1、認識角。 到底新朋友藏在哪兒呢?(拿出剪刀,開、合)剪刀的開口就形成了一個我們今天要認識的新朋友――角。(電腦閃現) 三角形紙上也有角。(拿出三角形紙指)三角形的這里也是一個角。(電腦閃現) 剪刀、三角形紙上都能找到角,那么鐘面上哪兒能找到角呢?(拿出實物鐘,轉動指針)鐘面上時針和分針也能形成一個角。(電腦閃現) 我們一起來看這三個角。(電腦演示從實物中抽象) 仔細觀察:這三個角有什么特點呢?(相交于一點,兩條邊都是直的……)

小結: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

二年級下冊數學全冊備課教案4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tài)度

教學流程

復習生活中的八個方向

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現在面對的是什么方向?(東面)

你能指出教室里其他七個方向嗎?師問,生答并用手指一指。

請坐在教室中間的一位小朋友起立,分別請坐在他東面、西面、南面、北面的小朋友聽口令起立。

辨認教材呈現的場景里的方向

小朋友們能辨認出各個方向,你能辨認出平面圖中的方向嗎?(能)

出示場景圖。從這幅圖中,你看到了些什么?指名說。以往我們看到的平面圖,按什么規(guī)定繪制的?(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看看這幅圖中的正北方向和我們以往看到的有什么不同?這幅圖中的正方向在哪里?你是怎么知道的?生觀察后,指名答。(正北方向指向平面圖的左上方,從指南針和小朋友的話中都能看出來。)你能說說圖中學校的景物各在小朋友的哪一面?思考,指名交流。

在校園里定方向

平面圖中的校園已經會測定方向了,你們想不想到我們的校園里去辨認一下方向?(想)

師說要求:請大家盡量保持安靜,每一組帶一本書、一枝筆。每五人一小組,商量一下,那么這組在校園的什么地方測定方向,然后分工測定,把表填好??茨囊唤M測的又快又好。

學生活動?;匕?,整理表格。匯報測定結果,大家給予評價。

全課總結

請學生說一說測定方向的體會。

教后記:

二年級下冊數學全冊備課教案5

教學目的:

1、能靈活地選擇適當的方法進行整百、整千的加減法的口算。

2、通過自己探索計算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培養(yǎng)獨立思考、主動探索的精神和與同學積極合作的意識。

3、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教學重、難點:整百、整千的加減法的口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學生匯報課前收集資料的情況。將部分數據板書。

2、觀察這些數據的特點,說說數的組成。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9

(1)剛才大家收集了許多生活中的整百、整千的數,小強也收集了兩個數據。張爺爺家新買了一臺彩電1000元和一臺電冰箱20xx元,請同學們幫他算一算,一共花了多少元?

(2)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口算方法計算。

(3)學生介紹自己的算法。歸納幾種不同的算法,比較方法的優(yōu)劣,讓學生挑選適合自己的方法。

2、教學例10

(1)出示學校圖書館書籍的部分數據,讓學生出一個加法或一個減法問題。

文藝書籍:50種

科學書籍:80種

學習參考書籍:130種

(2)根據同學們提出的問題口算回答,并說一說自己是怎么算的。

(3)比較這組數與例9的數據在口算時的不同

(4)進一步口算:900+600 1500—600

三、聯(lián)系實際應用

1、讓同學選擇課前收集的數據互相提出用加法或減法的口算問題。

2、挑戰(zhàn)賽 “做一做”1

3、捉鼠比賽。練習十七第一題。

4、讓學生談談本節(jié)課學習收獲。

四、作業(yè):“做一做”2

教學反思:

二年級下冊數學全冊備課教案6

教學目標:

1、通過撥一撥,數一數以及數學活動,激發(fā)學生讀數,寫數的興趣。

2、通過本節(jié)課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萬以內書的順序,會數會讀萬以內的數。

教學準備:

計數器、學具計數器

教學過程:

一、復習

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撥一撥、數一數、說一說讀數和寫數時要注意些什么

二、認一認 撥一撥

看書24頁 了解算盤的歷史 結構進一步理解數位順序

三、練一練

1、完成書25頁第2題

(1)同桌合作 一個同學撥,一個同學讀

(2)各自填寫書上的空白

(3)學生完成同時教師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 人文精神

(4)學生上臺板演。并說一說為什么這樣做

2、試一試

(1)看一看書上的內容,說一說對2128的理解

(2)還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嗎?

(3)交流千位上的2 和十位上2個表示什么意思

(4)仿照舉例說一說

3、完成書25頁1題

4、做數學游戲:誰的第一

(1)學生看圖 說說看到了什么,得到什么信息

(2)怎樣算出機靈狗得了多少分

(3)同樣的方法計算淘氣的了多少分

(4)說說誰的第一

四、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

五、隨堂作業(yè)

1、從九百八十,一十一十地數,數到一千零五十

2、從一千零二,一個一個地往回數,數到九百九十六

板書設計:

2128=20xx+100+20+8

計數器表示

方塊表示

二年級下冊數學全冊備課教案7

教學目標:

1、通過買鮮花的問題情境,發(fā)展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體會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練習。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探索出既有除法又有減法的算式。

教學重點:

掌握除加混合運算中的順序。

教學難點:

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同學們,誰是你們最親最愛的人?(媽媽)每當我們傷心難過的時候,媽媽總會陪伴在我們身旁,媽媽那如花的笑臉就會浮現在我們眼前。三八婦女節(jié)剛剛過,你們有沒有送禮物給媽媽啊?(沒有)讓我們也去花店配一束美麗的鮮花送給媽媽,好嗎?

設計意圖:用詩意的語言輕輕撥動學生的心弦,讓濃濃的母愛緩緩地流入學生的心田。帶著對母親的愛,在身心愉快的情境中探究新知,相信學生會更主動。

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1、觀察情境圖,說說圖畫上給了我們哪些信息?

教師放手,學生先獨立解答,在小組合作交流,最后指名板書匯報。

引導學生觀察綜合算式,你是怎么計算的,有什么規(guī)律?

同桌互相說說:在一個算式里有減法又有除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在一個算式里有減法又有除法,先算除法,再算減法。 )

引導邊看圖邊思考,為什么在一個算式里有減法又有除法,先算除法,再算減法?(因為必須先算1支康乃馨多少元,算24÷8=3,才能算出1支康乃馨比1支玫瑰花便宜多少元?)

2、小組合作用不同算式列式解答:1枝康乃馨比一枝玫瑰花便宜多少元?

提示:一支康乃馨的價格該怎么算?

3、指明讓學生扮演:

24÷8=3(元) 5-3=2(元)

5-24÷8

=5-3

=2(元)

4、說一說有減法又有除法應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先算除法,再算減法。

三、鞏固練習

讓我們再看看其它花的價格吧!

指明讀題(2):買一枝菊花和一枝百合花共多少元錢?

四、課堂總結

思考回報:

1、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該怎么解決

2、在一個算式里有加減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五、布置作業(yè)

練一練的第1題和第2題

板書設計:

買鮮花

1支康乃馨比1支玫瑰花便宜多少錢?

24÷8=3(元) 5-3=2(元)

5-24÷8

=5-3

=2(元)

答:1支康乃馨比1支玫瑰花便宜1元。

二年級下冊數學全冊備課教案8

教學目標:

1、能根據統(tǒng)計結果回答問題、發(fā)現問題,進行簡單的預測和較為合理的判斷。

2、讓學生進行一些社會調查,體驗實踐性和現實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并接受其中的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

讓學生選擇記錄方法作記錄,并體會哪種記錄方法既清楚又方便。

教學難點:

根據統(tǒng)計表提出問題并初步進行簡單的預測。

教法:

采用講授法、討論法、發(fā)現法。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真正地成為學習的主人,將學習的內容與學生的實際水平有效地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引導中探索,探索中發(fā)展,發(fā)展中提高。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師談話:同學們,新的學期已經開始了幾天,我們的學習生活正逐漸步入正軌,今天,老師要請你們幫忙,為老師評選一名數學科代表。

教師出示評選條件:

1、數學成績優(yōu)秀。

2、數學成績一般,但非常希望能提高數學成績。

3、愿意為大家服務,樂意為數學老師服務。

師:你想推薦誰當數學科代表?(學生自由發(fā)言并說出理由。)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篩選出兩位學生的名字寫在黑板上,如張三、李四。

二、互動新授

1、學習用記錄的方法收集、整理數據。

(1)收集數據。

教師引導:剛才我們通過篩選選出了兩位合適的同學,那么,這兩位同學哪個更合適呢?我們要從這兩位同學中選一位,你有沒有合適的方法?

學生討論,說說選擇的方法。

教師提問:用我們上節(jié)課學習的舉手統(tǒng)計的方法可行嗎?為什么?

小結:舉手投票,存在很多人情因素,有時會出現其他同學不公平、不服氣的情況,影響同學之間的和睦相處,那有沒有更公平、公正的方法呢?(學生自由發(fā)言。)

出示小精靈的話:可以用投票的方式來決定誰能擔任科代表。

教師講解投票的方法,拿出準備好的小紙張,從黑板上選一個你心目中的科代表的名字。學生動筆寫,將寫好的紙張折好,由小組長收上來。

(2)學習記錄方法。

教師將收好的紙張放在講臺桌上。

師:現在老師要從這些紙張里拿出一張,報出名字,同學們要想辦法把它記在紙張上,老師報一個,你記一個,一直到把這些紙張記完。請小組討論一下,你們準備用什么方法來統(tǒng)計數?(提示學生:紙張很多,報得又很快,必須抓緊時間統(tǒng)計,最好能分工合作。)

指名學生說,肯定學生的方法,如畫“○”、畫“∣”、畫“正”等。及搜狐請方法獨特的學生到黑板上板演,其他學生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記錄。

講述:記錄完的討論一下,哪種方法記得既清楚又方便,將不同的方法展示在黑板上讓大家瞧一瞧。

完成統(tǒng)計表。

(3)小結。

談話:剛才同學們選擇了自己喜歡的方法,你們能說說是怎樣記的嗎?

把你喜歡的方法說給大家聽一聽,要說出喜歡這種方法的理由。

2、教學例2.

(1)過渡:同學們,光明小學要舉辦講故事大賽,某班要從王明明和陳小菲中選一位參加比賽,他們也是用投票的方式來決定誰參加比賽。

多媒體課件出示投票結果。

師:你能看懂他們用了哪些記錄方法嗎?(畫“√”、畫“正”、畫“○”)

(2)填寫統(tǒng)計表,分析數據。

回答問題:

根據統(tǒng)計結果,應該選誰參加比賽?(陳小菲)

有兩位同學缺勤沒能參加投票,如果他們也投了票,結果可能會怎樣?(讓學生討論可能性。)

指名學生回答,教師小結:即使把缺勤同學的兩票同學的兩票加到王明明的票數中,也不影響投票結果,所以,結果不會改變。

(3)從上面這道題中,你有沒有學到新的記錄方法?(讓學生自由說。)

教師:你喜歡哪種記錄方法,下次你統(tǒng)計事物數量時,就可以用上這種記錄方法。

三、鞏固練習

完成教材“練習一”的第3題。

出示統(tǒng)計表,從統(tǒng)計表中,你能看出天氣情況嗎?

1、根據統(tǒng)計圖,完成統(tǒng)計表。

2、根據統(tǒng)計表逐題回答教材上的問題。

3、從統(tǒng)計表中你還知道什么?

四、課堂小結

師:這節(jié)課最讓你高興的收獲是什么?

二年級下冊數學全冊備課教案9

教學內容:教材第2頁的例1和練習一的第1、2小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做出判斷的過程,體會統(tǒng)計的必要性; 2、認識簡單的統(tǒng)計表,能根據統(tǒng)計表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3、學會與他人合作,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點:學會收集數據,認識簡單的統(tǒng)計表。 教學難點:能根據統(tǒng)計表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新的學期開始了,學校要給同學們定做校服,有下面4種顏色,出示例1中的四種顏色。選哪種顏色合適呢?

生:選大多數同學喜歡的顏色。

師:怎么知道哪種顏色是大多數同學最喜歡的呢?

生:可以在全校的同學們中去調查一下。 生:全校學生有那么多,怎樣調查呢?

生:我覺得可以先在班里進行調查。

生:還可以現在組內進行調查。

師:你們真聰明,你們剛才說的調查,其實也就是進行統(tǒng)計。揭示課題:統(tǒng)計。要統(tǒng)計出喜歡每種顏色的學生人數,首先要進行數據的收集過程。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調查喜歡每種顏色的學生人數。

二、親歷統(tǒng)計過程,體會收集數據的形式和過程。

1、收集數據。

師:在這四種顏色中,你最喜歡哪種顏色?為什么?

師:要想知道喜歡哪種顏色的同學最多?我們應該怎樣調查呢? 生:自由發(fā)言。

師:我們可以采用舉手、起立、畫“√”、“○”作記號等很多方式來收集數據。但是這些方式中舉手既快速又簡捷。

2

下面我們就用舉手的方式來進行調查。請聽規(guī)則:每個人只能選一種顏色,每當老師說出一種顏色時,喜歡這種顏色的同學就舉手,好嗎?一個人能選兩種顏色或不選嗎?

生:不能。 師:為什么?

生:如果選一種以上就重復了,而不選又遺漏了。

師:是呀,收集數據有很多不同的方式,但是無論采用哪種方式調查,都要做到不重復、不遺漏,也就是說你只能選擇一次。那好,現在我們開始舉手調查。

2、 整理數據。

師:剛才同學們已經通過舉手這種方式選出了自己喜歡的顏色了,老師也知道了,但是負責定制校服的領導還不知道,那該怎么辦呢?

生:自由發(fā)言。

師:你們真會想辦法。那我們現在再舉一次手,在這張表中【出示統(tǒng)計表】

統(tǒng)計出喜歡每種顏色的人數,好嗎?

3

師:喜歡紅色的請舉手,請一個學生數出人數,老師記錄在統(tǒng)計表中。其余三種顏色采用同樣的方式進行統(tǒng)計。

3、認識簡單的統(tǒng)計表。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將統(tǒng)計后的結果用表格的形式展示出來,這種表格就是簡單的統(tǒng)計表。仔細觀察統(tǒng)計表。

師:你看懂什么? 生:

4、根據統(tǒng)計表解決問題。

師:是的,這張統(tǒng)計表的第一行表示的是同學們最喜歡的顏色,第二行表示的是最喜歡的每種顏色的人數。

統(tǒng)計表可以直接看出各種數據的多少,同學們可以根據這些信息分析和解決一些問題。下面大家就請你根據統(tǒng)計表中的信息解決下面的問題。

(1)全班共有( )人。

生:要想知道全班有多少人,應該把喜歡這四種顏色的人數全部合起來,即 9+6+15+8=38(人)所以全班共有38人。

師:你真聰明,誰能解決第二個問題? (2)喜歡( )色的人數最多。

4

生:比較喜歡每種顏色的人數,19>9>8>6,通過對比得出:喜歡藍色的人數最多。 師:你真是個會思考的孩子。那你能解決最后這個問題嗎?

(3)如果這個班定做校服,選擇( )色合適。全校選這種顏色做校服合適嗎?為什么?

生:因為全班喜歡藍色的人數最多,所以如果這個班定做校服,選擇藍色合適。

生:但是全校選擇這種顏色做校服不一定合適,因為全校學生不一定喜歡藍色的最多,應該再調查其他班級同學喜歡什么顏色的人數最多,最后比較全校學生喜歡哪種顏色的人數最多,從而確定全校學生做哪種顏色的校服。

師:你們真的很厲害,會幫助領導分析并解決問題,相信學校的領導一定會采納你們的意見。

三、鞏固練習。

師:同學們,下面老師請你們用剛才學到的知識解決數學書第4頁練習一的相關問題,你們敢挑戰(zhàn)嗎?

完成練習一的第1小題。

二年級下冊數學全冊備課教案10

班級基本情況:

這四個班的孩子在經過一年半的蘇教版數學學習后,已經積累了一定的學習經驗、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大部分學生數學計算速度較快,正確率高,上課能集中注意力,積極舉手發(fā)言,作業(yè)書寫很工整,學習風氣濃厚。但是在遇到思考難度較深的問題時,有畏縮情緒。雖然在上學期期末測試中孩子們的成績都不錯,但是成績不能代表他學習數學的所有情況,只有在課堂和數學學習的活動中,才能充分的體現一個孩子學習的真實狀況。因此我應該關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再接再厲的保持,并逐步引導到體驗思維的樂趣、體驗成功所獲得的樂趣中去。但四個班都有小部分學生自控能力差,常在課堂上管不住自己,幾個同學不愿動筆做題。

如(2)班的何偉、徐微微、劉薛玉等,(4)班的周李賢、馬少南、李佳等,這期的教育重點在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幾個學生:如(2)班的李琉揚、王喜龍、卞有龍(4)班的周國慶、張韻偉、唐帥帥等在學習上障礙非常大,常常跟不上教材安排的任務,計算的速度與正確率都不高,課堂作業(yè)也難以完成,需要老師多對他們加以輔導與關心,鼓勵他們加強學習的信心,以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為切入點,因材施教,讓這部分學生想學、愿學、樂學,在本期容入到班級的學習氛圍中。蘇教版教材的編排體系有一定的難度,但正因此使一部分樂學、好學的孩子通過兩年的學習更加優(yōu)秀。進入二年二期后,有一部分如楊一鳴、林偉龍、姜欣沂、張蕭燦、顧慧鵬等學生可嘗試進行奧數訓練,讓優(yōu)者更優(yōu)。由于存在著年齡的差異,存在學習環(huán)境的不同,學生的心理特征及思維發(fā)展也就不一致,老師應盡最大的努力來關注每一個孩子的發(fā)展與進步。

教材分析(含重、難點)

教學內容

(一)數與代數部分。知識與技能方面:?有余數的除法1000以內數的認識筆算加法、加法的估算與驗算,連加;筆算減法,減法的估算與驗算;筆算一位數乘兩位數、乘法的估算口算整百數加、減整百數加整十數及相應的減法,整十數加整十數(和不超過100)及相應的減法;口算整十數乘一位數以及不需要進位的兩位數乘一位數。解決問題方面:?與有余數除法有關的實際問題倍的認識,“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簡單的實際問題,“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簡單的實際問題用乘法和加(減)法兩步計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二)空間與圖形部分。知識與技能方面:

東北、東南、西北、西南的認識,比較簡單的路線圖角的初步認識,直角、銳角與鈍角分米和毫米,簡單的度量,長度單位間的簡單換算,簡單的長度測量。

解決問題方面:

應用方位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或根據有關方位的描述確定物體所在的位置在現實生活中利用或設計簡單的路線圖根據需要選擇恰當的單位和適宜的工具測量物體的長度。

(三)統(tǒng)計與概率部分。知識與技能方面:

用不同的標準對收集的數據進行分類整理,根據統(tǒng)計結果進行一些簡單的分析和預測。解決問題方面:?根據需要解決的問題,選擇適宜的角度、采用適當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并合理地解決問題。實踐活動測定方向(用東、南、西、倍,東南、東北、西南、西北等詞語描敘現實生活中物體間的位置關系)你能跳多遠(通過實驗和簡單的數據整理、分析,感受數據所蘊含的信息,體會數據的價值)。

二年級下冊數學全冊備課教案11

一、 除法

第一課時:

除法(一)認識豎式

教學內容:

課本第2頁~第3頁 分蘋果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經歷分蘋果等實際操作,初步體會有余數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2.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實際操作,計算除有余數除法的書寫格式,使學生體會到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體會到學習有余數除法的必要性。

3.在操作、探索、發(fā)現中,使學生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重點難點:

1.使學生體驗除法的意義及乘法豎式的計算過程。體會余數要比除數小。

2.通過分蘋果的實際操作,總結出除法豎式的書寫過程,使學生體會到除法豎式每一步的實際含義。

教學準備:

投影儀,學生準備小圓片。

教學過程:

一、 問題引入

顯示20個蘋果畫面,引導學生觀察、思考:每盤放5個蘋果,20個可以放幾盤?

二、探索新知

1. 體驗除法豎式的計算過程。

(1) 先讓學生獨立思考上述問題。

(2) 接著進行全班集體交流。學生可能有很多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如:

a、 通過乘法口訣四五二十得出結論:可以放4盤;

b、 用除法算式算:20÷5=4,所以可以放4盤。

(3) 同桌同學合作用20個圓片擺一擺,驗證推算結果是否正確,教師用實物投影儀顯示學生擺放的圓片圖,進一步進行驗證、交流。

(4) 介紹除法豎式的寫法。

教師指出:20÷5=4也可以用豎式計算。邊寫邊說明:

橫式:20÷5=4

二年級下冊數學全冊備課教案12

目的要求:

使學生理解并掌握乘除混合兩步計算的問題的結構特征,掌握這類問題的數量關系及解題方法,能正確的解答這類問題。

教學重點:

掌握數量關系及解題方法。

教學難點:

掌握數量關系及解題方法。

一、復習

1、每個同學有3本書,有8個同學,一共有多少本書?

2、有12個梨,每3放一盤,可以放幾盤?

二、新授

(一)教學例4

1、出示第一幅圖,觀察圖,說出圖意。

(1)有幾條船?

(2)每條船上有幾人?

2、出示第二幅圖,提問:碰碰車每輛可坐3人,我們這么多人,要坐幾輛車?

3、討論解決問題。

4、讀題,說出已知條件和問題。

5、引導分析,(1)要求要坐幾輛車,需要知道哪兩個條件?

(2)這兩個條件在題里都告訴我們了嗎?

(3)必須先算什么?怎么計算?

(4)第2步算什么?

6、讓學生交流說出自己的不同的解題方法。

7、小結:先求出這群小朋友的人數,(6×4=24),再求所需碰碰車的輛數(24÷3=8)

8、引導列出綜合算式,6×4÷3,說明:這是乘除混合運算,計算順序按從左到右依次進行計算。

(二)比較

1、讓學生把例4與前面的例題進行比較。

2、使學生體會,解決生活中的許多問題往往需要經過多次計算才能得到合理的答案。

三、鞏固練習: 練習十三

四、總結

板書設計

解決問題

例4、有6條船,每條船坐4人,每輛碰碰車坐3人,這么多人要坐幾輛?

(1)6×24(人) (2)6×4÷3

24÷3=8(人) =24÷3

=8(人)

教學反思:

第6課時 整理和復習

目的要求:復習有關乘法口訣和用乘法口訣求商的計算內容,整理用1~9的口訣求商的方法,引導學生掌握除法的.排列規(guī)律。

教學重點:溝通乘、除法的聯(lián)系,掌握口訣求商的方法。

教學難點:應用表內乘除的知識和倍的概念,來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整理和復習

1、用乘法口訣求商

發(fā)給學生一張空白的表格,組織學生根據45句乘法口訣寫出45道除法算式。

2、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按一定的規(guī)律合作整理排列除法算式。

3、指導復習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

(1)讓學生看第2題的圖,用自己的話解讀題意。

(2)讓學生自主探索解決問題的步驟,確立先求全班認輸,再求可分的組數,然后計算。

(3)引導學生通過合作交流,體會同一個問題有不同的解題策略。

二、練習十四

第1題:先算出每道題的結果,寫在對應動物的下面,然后再將所得7個結果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

第2題:采用計時方式,進行百以內加、減、乘、除口算的復習。

第3題:以動物園的鴿子為題材,提出不同的問題,通過問題的解決,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確實有許許多多的數學問題。

第4、6題:以乘除混合運算為主的練習,使學生對乘除混合運算的順序理解和記憶得更牢固。

第5題:通過游戲復習表內乘除和倍的概念,兩人一組進行活動,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間的關系,理解“倍”的意義。

第7題:是需通過兩步計算才能解決的問題,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經驗,獨立進行解答。

第8題:是一道開放型問題,以學生游泳為背景,給出多個信息,引導學生從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發(fā)現并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從中體會數學就在身邊,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

第9題:是通過游戲復習倍的概念,體會數的大小和數學學習的趣味,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

第10題:是供學有余力的學生利用混合運算進行逆向推理的練習,先讓學生自主探索,自己填上合適的數,然后組織交流,說一說填數的策略。

三、總結。

教學反思:

第五單元: 混合運算

教材分析

本單元學習簡單的四則混合運算,包括只含同一級的混合運算,含有兩級的混合運算,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以及用綜合算式解決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具體情境,體驗運算順序規(guī)定的合理性,幫助學生理解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解決問題主要是將兩步計算的應用題,轉化成混合運算的應用題,運用括號,能使列出的綜合算式與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相一致,進一步發(fā)展和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學情分析

運算順序是人們共同遵循的計算規(guī)則,是一整套合理的規(guī)定。二年級學生已經學會了加、減、乘、除的基礎知識,懂得簡單的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的計算方法,有一定的計算基礎,但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理解“先乘除、后加減”“有小括號先算小括號里的算式”的運算順序是比較困難的。因此,在讓學生獨立計算時進行演繹推理,經歷“觀察算式——回憶運算順序——規(guī)劃計算步驟——按次序進行計算——反思并積累體會”的過程,既發(fā)展了他們數學思考的能力,又提升了掌握運算順序的水平。以觀察、比較、分組討論、推理和應用及口算、聽算為主線。使學生對學習有興趣,留給學生學習思考的空間。采用問題——發(fā)現法與討論法相結合的教學方法,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積極主動獲得新知。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含有二級運算的混合式題的運算順序,學會計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帶有小括號的兩步式題。

數學思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培養(yǎng)學生遷移類推的能力,提高計算能力。

問題解決:經歷探索和交流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掌握列綜合算式解決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

情感態(tài)度: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習興趣和敢于探索的科學精神,訓練學生養(yǎng)成認真審題、仔細驗算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能聯(lián)系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理解并掌握兩步混合運算的順序。

教學難點:在認識和理解混合運算順序的過程中,積累學習的經驗,形成計算技能,并且能用兩步計算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第一課時:混合運算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掌握兩級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夠進行正確運算。

2.過程與方法:通過情境理解乘加的運算順序,通過知識遷移應用到除加或除減混合運算,學會解答兩級兩部混合運算。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掌握含有兩級的兩步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知道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學過程:

一、 激趣引入

教師:同學們,春天到了,看公園多美??!你們想不想也到公園欣賞這美麗的景色呀?但去之前我們先要為自己準備午餐。

教師:看,這是超市的食品專柜,從圖中你都知道了什么?

學生:一包餅干7元,一個面包4元,一個蛋糕6元,一盒牛奶2元,一筒可樂3元。

師:圖中告訴了我們一些食品的價格。小紅為春游活動準備了午餐,她想買3盒牛奶和1包餅干,一共要花多少錢呢?你能幫小紅列式計算嗎?把你的想法寫在本上。

學生1: 2×3=6(元)

6+7=13(元)

學生2: 2×3+7=13(元)

生3: 7+2×3=13(元)

教師:你們是怎么想的?(學生說說自己列式的想法)其他同學同意嗎?這三種方法都很好。

教師:三位同學說的都很好,老師告訴你們第2個同學和第3個同學列的算式叫做綜合算式,也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混合運算。

二、 新授

(一)乘加問題。

教師: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兩個算式

① 2×3+7

② 7+2×3

學師:觀察這兩個算式應該怎樣計算呢?

學生1:2×3+7先算2×3=6(元)也就是三盒牛奶的錢數,再用三盒牛奶的錢數加上一包餅干的2元就是一共花的錢數。

教師:7+2×3又該怎樣計算呢?

學生2:雖然7在前面,但也要先算2×3=6(元)再加上一包餅干的2元,一共花了13元。

教師小結:現在我們一起回顧一下這三位同學的想法,請你認真觀察,動腦筋想一想,這三種方法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嗎?

教師:細心的同學一定發(fā)現了,這三種做法表面有所不同,但是要求一共花了多少元?都要先計算三盒牛奶的錢數再用三盒牛奶的錢數與一包餅干的錢數這兩部分合在一起就是要求總錢數,你們發(fā)現這三種方法之間的聯(lián)系了嗎?

教師:那老師想問問你們,像這樣有乘法又有加法的綜合算式,我們應該先計算哪一步呢?

學生:先計算乘法再計算加法。

教師:剛才我們計算了小紅出游準備午餐的價錢,現在你想不想為自己的出游準備午餐呢?任選2種食物試著買一買,數量不限,想想該怎樣列式?

學生匯報,一個同學說他列的式子。

教師:快結合這幅圖猜猜這位同學想買什么?這個綜合算式該怎樣計算?

教師總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在一個算式中如果有乘法有加法,我們應該先算哪一步呢?

學生: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二)乘減問題。

教師:相信同學們也計算出了自己買東西要花多少錢了吧,小明也準備了午餐,但是小明在買東西的時候,遇到了困難,你們想幫助他嗎?

教師:你們真是樂于助人的好孩子,我們來看看小明遇到什么困難,小明帶了20元,想買4個面包,他想請大家?guī)退闼悖€能剩多少錢呢?你們會列示嗎?把你的想法寫在練習本上。

學生:20—4×4=4(元)

教師:觀察這個算式,你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嗎?

學生:先算買4個面包用去多少元,再用小明帶的20元減去用去的錢數就是剩下的錢數。

教師:你的思路真清楚,那這個算式應該怎樣計算呢?

學生:先算4×4=16,也就是4個面包用去16元,再用小明帶的20元錢減去用去的16元就是剩下的錢數。

教師:同學們你是這樣想的嗎?

教師:同學們你們真棒,這么快就幫小明解決了問題。剛才我們通過為春游準備午餐,一起認識了乘加,乘減的混合運算,現在請大家再來看看這些綜合算式,(出示)想一想像這樣有乘法,又有加法或減法的綜合算式,我們應該先記算哪一步呢?

學生:都應該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減法。(找2個同學說)

(三)除加、除減問題。

教師:同學們總結的真好,現在我們來做幾組小練習,看看誰學得最好,請你觀察這個綜合算式,應該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最后口算出結果。

28-6×3= 5×9-40= 54÷9—4= 20+48÷6=

教師:通過3、4題我們知道了像這種有除法,又有加法或減法的綜合算式,我們要先計算除法,再計算加法或減法。(找2個同學說)。

教師:那么通過我們上面的學習內容,你能總結一下在一個算式里,有加法或減法,又有乘法或除法時,我們應該按著什么樣的順序進行計算嗎?

學生:在算式中,有加減或乘除法,先算乘除,再算加減。(板書)

三、 練習

1. 說一說先算什么,再計算。

6×4+4= 25—3×7= 72÷8—4= 20—63÷9=

2.當小老師,判斷,并改錯。

6+9÷3=5 5÷5+5=6 9—3×2=12 48÷8—4=2

四、 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嗎?老師相信只要你在課堂上積極開動腦筋,你就會越來越聰明的。

第二課時 解決問題:混合運算及兩步計算應用題練習題

一、用脫式計算

(1) (37–28)×4 (2) 8×6–30 (3) 42–30÷6

= = =

= = =

(4) 19+6×5 (5) 35÷(28–21) (6) 5×(28÷4)

= = =

= = =

二、列式計算(文字題只能寫綜合式,然后脫式計算)

(1)21加上24,再減去45得多少? (2)8乘以3的積再除以6得多少?

三、應用題

(1)體育老師買了一條36米長的繩子,做長跳繩用去15米,還剩多少米?

(2)體育老師買了一條36米長的繩子,做長跳繩用去15米,做短跳繩用去8米,還剩多少米?

(3)學校用80元買體育用品,買籃球用去60元,還剩多少元?

(4)學校用80元買體育用品,買籃球用60元,剩下的買了4根跳繩,每根跳繩多少元?

(5)菜站運來60筐黃瓜,一個食堂拉走30筐,剩下的分給6個副食店,平均每個副食店分到多少筐?

(6)水泥廠一天生產了98袋水泥,上午運走50袋,下午運走23袋,還剩多少袋?

(7)自行車廠要生產80輛自行車,已經生產了50輛,剩下的每天生產6輛,還需要多少天?

(8)要修一條90米長的水渠,修好了60米, ――――――――――?

(把它編成用兩步計算的應用題,再解答出來)。

第六單元: 有余數的除法

教材分析

本單元內容是表內除法知識的延伸和擴展,是在表內除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學內容包括體會余數的含義及利用有余數的除法解決問題兩大部分內容。教材注重聯(lián)系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結合具體情境,選擇數目小,學生熟悉的事物作為例題,配以實物圖,讓學生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掌握有余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學情分析

本單元教學有余數的除法,是在學生已學過表內乘除法的基礎上學習的。內容包括有余數除法的認識和有余數除法的豎式計算以及用有余數的除法解決問題。學生在前一階段剛學會表內除法,已經接觸過許多正好全部分完的事例,但二年級學生的思維還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想完成由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的轉變,就要借助動手操作,讓學生親自去實驗,去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在教學時,應該根據知識的系統(tǒng)性以及二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使學生通過積累觀察、操作、討論、合作交流、抽象、概括等數學活動獲取知識,發(fā)展學生的抽象思維。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使學生經歷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現象抽象為有余數除法的過程,初步理解有余數除法的含義,認識余數。掌握除數是一位數,商也是一位數的有余數除法的計算方法,知道余數要比除數小。

數學思考:通過例題教學,使學生受到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使學生感悟到人民的卓越智慧,提高審美意識。

問題解決:認識有余數的除法,加強概念,掌握算法,用有余數除法解決實際問題。

情感態(tài)度:讓學生能在具體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展開學習,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感受數學學習的價值。

教學重點: 有余數除法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余數與除數的關系。

第一課時:有余數的除法

教學內容:有余數的除法

教學目標: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能運用有余數的除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發(fā)展應用意識。

重點難點:商的取值和單位的前后不一致性

使學生經歷試商的過程,理解豎式計算的算理,掌握試商的過程,掌握有余數除法的豎式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 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引入

你們喜歡野餐嗎?看一下這個班的同學們,他們來到野外可高興了,有的扎帳篷,有的采野果,有的采蘑菇……你們想去看看嗎?

二、 探索新知

1、出示掛圖,引導學生觀察。

(1) 請同學們找找圖中的數學信息,想一想根據這些數學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學生討論,提出數學問題

(2)解決第一個問題:每人分4條,22條魚可以分給多少人?

要解決這個問題,你準備用什么方法進行計算?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22÷4=5(人)……2(條)

組織學生說一說這個算式每一部分表示的意義。

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教師強調:要弄清楚式子的意義,22條魚,每人分4條,可以分給5個人,還剩2條魚,所以5后面的單位是人,而2后面的單位是條。

(3) 教學豎式的寫法。

教師板書豎式 ,并講解每一部分的名稱。

請學生在練習本上練習寫豎式。

提醒學生注意:各數位一定要對齊

(4) 小組內解決:48個野果平均分給9個同學,每人分幾個?

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橫式及豎式。

師:說一說你們是怎樣試商的?

請學生交流自己的好方法。

(5)觀察比較:觀察一下上面兩道算式,觀察一下除數和余數你發(fā)現了什么?

引導學生回答:余數一定是比除數小的。

(6)請學生獨立解決:需要搭多少頂帳篷?

學生找到需要的條件,在本子上寫出算式并集體交流。

2、練習鞏固

(1)自主練習1 ( )里最大能填幾?

這是一道試商練習。

請學生獨立完成,然后集體訂正。

(2)補充練習

先擺一擺,再計算

① 9根小棒,每2根一份,分了( )份,還剩( )根

板書:9÷2= ( )……( )

② 把11個蘋果平均分給4人,每人有( )個,還剩( )個

板書:11÷4=( ) ……( )

再一次提醒學生注意:在做有余數的除法題時,所得的余數一定比除數小。

3、總結:同學們,你們真不錯。這節(jié)課我們跟著圖上的小朋友們一起去搭了帳篷,還學會了有余數除法的豎式的寫法,課后請你們找一找在生活中哪些問題可以用我們今天學過的方法來解決?

有余數的除法

教學內容:有余數的除法

教學目標:

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能運用有余數的除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發(fā)展應用意識。

重點難點:商的取值和單位的前后不一致性

使學生經歷試商的過程,理解豎式計算的算理,掌握試商的過程,掌握有余數除法的豎式計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