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體現(xiàn)一個老師的專業(yè)教學能力的,教師在撰寫教案時要克服形式主義,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狼來了繪本小班教案參考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狼來了繪本小班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圖片,初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
2、知道遇到事情要勇敢、機智,體驗故事的趣味性。
活動準備: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關注故事的名字
1、猜猜,他們是誰?他們在干什么呢?
2、蛤蟆爺爺會對小蛤蟆說些什么呢?今天倪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蛤蟆爺爺?shù)拿卦E。
這里教師可以解釋"秘訣"的意思:好辦法。
二、觀察圖片,講述故事內(nèi)容
1、圖片一:一天,蛤蟆爺爺和小蛤蟆在散步,爺爺對小蛤蟆說:"孩子,你要記住,我們的身邊到處都有壞人。
2、圖片二:看看,小蛤蟆聽了以后怎么樣了?你怎么知道小蛤蟆害怕了?
這里讓幼兒仔細觀察蛤蟆的表情。
小蛤蟆害怕了,他問爺爺:"那我們該怎么辦呢?爺爺說:"我來給你講講我的秘訣就是好辦法,第一條秘訣是要勇敢,如果你碰到了敵人,你一定不能害怕。"
3、圖片三:他們并不知道,其實,在他們身后已經(jīng)有敵人了(這里點擊圖片三)猜猜這個敵人藏在哪里?會是誰呢?
圖片四:是啊,原來是一條大蛇,蛇吐著紅紅的舌頭說:"今天我要吃掉你們。"看看,小蛤蟆看到大蛇怎么樣了?可是爺爺呢?你覺得爺爺會逃走會害怕嗎?那它會怎么做呢?它會有什么好辦法呢?
這里根據(jù)孩子的回答進行追問。
圖片五:爺爺一點也沒有害怕,他勇敢地對蛇說:"有本事你就吃掉我把。"說著,爺爺用力地吸氣,把自己的身體變得越來越大,大蛇看見爺爺變得這么大瞧,它怎么樣了?我們也來和爺爺一樣把自己變得很勇敢。(幼兒學做動作)圖片六:看到蛇走了,小蛤蟆就出來了,它說:"爺爺,你真了不起!"爺爺開心地笑了,說:"可是有的敵人太大,是嚇不走的,所以我的第二條秘訣就是聰明,還要勇敢。"
4、圖片七:正說著,一個更大的敵人出現(xiàn)了,這次會是誰呢?猜猜它是誰?
這里可以進行追問:誰會有這么大的尾巴呢?
圖片八:是一頭很大很大的怪獸,怪獸說:"我要把你們?nèi)缘簟?小蛤蟆嚇得逃走了,這次爺爺也會逃走也會害怕嗎?
圖片九:爺爺抬起頭一看,哇這個怪獸好大好大,而爺爺呢……爺爺也害怕了,他從來都沒有見過這么大的怪獸,爺爺轉身就逃,可是,還是被抓住了。爺爺被怪獸抓住后,誰會來救爺爺呢?
小蛤蟆是怎么救爺爺?shù)模?/p>
圖片十:小蛤蟆這時候想到了爺爺說的話,不要害怕,要動腦筋,看看他是怎么救爺爺?shù)哪兀?/p>
我們一起來幫助小蛤蟆打怪獸。(教師和孩子一起對著做怪獸扔果子動作)教師小結:小蛤蟆用紅色的果子扔在怪獸腳上,怪獸的腳上全是紅點點,小蛤蟆說:"爺爺,你讓怪獸中毒了,瞧,它的腳上全是紅點點了。怪獸抬起腳一看,哇呀,真的中毒了,嚇得扔下爺爺邊跑邊喊:"救命啊,救命啊……"
6、圖片十一:小蛤蟆救了爺爺,兩個人開心地抱在一起,爺爺說:"孩子,你真的很勇敢、很聰明,如果沒有你,今天爺爺就會被怪獸吃掉,所以你一定要記住,在你碰到危險的時候,如果身邊有個好朋友就會幫助你。
7、圖片十二:爺爺和小蛤蟆一共遇到了幾個敵人?而且爺爺還告訴了小蛤蟆打走壞人的秘訣好辦法。
這里根據(jù)幼兒的回答點出ppt
三、完整欣賞故事
1、爺爺對小蛤蟆說……
2、今天,老師在外面操場上準備了一些玩具,有獨木橋,有梅花樁,呆會我們?nèi)ネ娴臅r候可能還會有怪獸出現(xiàn),如果碰到怪獸也要像爺爺和小蛤蟆一樣不能害怕,要勇敢、聰明好嗎?
活動反思:
在今天的活動中,孩子們的反應很棒,基本上每個問題都能回答道我的'點子上,這個故事,我并沒有將內(nèi)容全部融合進去,而是選擇了其中的兩個秘訣,我把第三個秘訣放在最后爺爺被小蛤蟆救下以后對小蛤蟆說的話中,起到了更深層次的提升?;顒又?,我通過讓孩子們觀察圖片中蛤蟆爺爺和小蛤蟆遇到壞人后的一些表情,猜測出接下來會發(fā)生的事情。但活動中也存在著一些缺憾:在爺爺被 怪獸抓住后小蛤蟆救爺爺?shù)哪莻€環(huán)節(jié)中我將其中的三幅圖片做在了一張ppt上同時出現(xiàn),這樣卻讓孩子在觀察小蛤蟆如何救爺爺?shù)臅r候分散了孩子們的注意力,他們有的講述了接下來的兩張圖片,我想如果將三張逐一出現(xiàn)在同一幅畫面上的話可能效果會更好。
狼來了繪本小班教案篇2
設計意圖
在幼兒生活中經(jīng)常會接觸到三角形、方形(正方形和長方形)、圓形的事物,他們對此非常的感興趣?!秳傄分幸蔡岬剑骸吧朴诎l(fā)現(xiàn)幼兒感興趣的事物中索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
所以本節(jié)活動我根據(jù)我們小班幼兒的發(fā)展特點和能力水平出發(fā),以繪本情景、操作、模仿等形式貫穿于整節(jié)活動,引導幼兒在快樂的游戲中鞏固圖形的認知,并根據(jù)小動物的外形特征來進行匹配,感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小狐貍 小豬 貓頭鷹 小貓圖片 各個圖形餅干圖片)
音樂 拼圖 ppt課件
活動目標
1.鞏固對圓形、方形、三角形的感知,能夠按照活動正確匹配圖形
2.喜歡參與數(shù)學活動體驗活動所帶來的快樂。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師:小朋友們你們好,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位好朋友,你們猜猜是誰
幼:小兔
師:小兔子來干什么呢?
1,聽生日快樂歌
師:聽了歌曲,你們知道小兔來干什么?
(邀請了我們小朋友一起參加它的生日派對)
師:小兔長的是什么樣子?
(臉是方方正正的,耳朵長長的)
2引導幼兒觀察兔子的臉部形狀并說說它的名字叫什么?(方塊小兔)
師:方塊小兔過生日除了邀請我們,還會邀請好多的朋友,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都有誰?
3出示各個動物的圖片,引導幼兒說出各個動物外形特征。
( 小豬 小狐貍 貓頭鷹 小貓)
師:過生日要給朋友送什么?(生日禮物)
4.鞏固幼兒對三種圖形的認知。
師:咦,突然間他們送給方塊小兔的禮物都不見了,想請你們幫幫忙。你們知道去哪了嗎?
師:你們覺得哪個禮物小狐貍的?哪個禮物是小豬的?哪個是貓頭鷹的?哪個是小貓的?(引導幼兒說說各個動物的禮物,并介紹三角形/方形/圓形的特征)
師:現(xiàn)在我們把這些禮物盒送還到小動物的身邊吧?。ㄗ層變焊鶕?jù)形狀進行對應操作,鞏固對圖形的認識)
師:謝謝寶貝們幫助小動物們找回禮盒,現(xiàn)在就由我們一起幫助小兔猜猜里面都裝著什么吧。
師:三角形的盒子是哪位小動物送的呢?小狐貍送的三角禮盒里會裝什么禮物呢?(引導幼兒讓幼兒回想有關三角形的物品)
正角形的盒子是哪位小動物送的呢?小豬送的正方禮盒里會裝什么禮物呢?(引導幼兒讓幼兒回想有關三角形的物品大圓形的盒子是哪位小動物送的呢?貓頭鷹送的大圓形禮盒里會裝什么禮物呢?小圓形的盒子是哪位小動物送的呢?小貓送的圓形禮盒里會裝什么禮物呢?)
師:收到禮物的方塊兔可高興了,小兔也有禮物送給你們
5出示各個圖形的餅干 ,準備好的餅干圖片,讓幼兒根據(jù)形狀進行對應操作,鞏固對圖形的認識并根據(jù)形狀進行判斷.
二、了解故事情節(jié),在正確感知圖形的基礎上,根據(jù)形狀進行人物推理
1于是它端出了生日蛋糕,快樂的點起了蠟燭,讓我們一起唱起生日歌。
發(fā)生了什么事情?(蠟燭吹滅了,房子里就變黑了)
2. 能用提供的圖形,準確說出對應的動物。
師:我們和方塊兔子一起吹滅蠟燭吧,呼~
在黑暗中,我們只能看見每個動物的眼睛了,寶貝們?nèi)切蔚难劬Γ@是誰呢?正方形的眼睛,這是誰呢?長方形的眼睛,這是誰呢?大大的圓眼睛,這是誰呢小小的圓眼睛這又是誰呢?(讓幼兒根據(jù)眼睛圖形和故事情節(jié),回憶與推理出小動物)
根據(jù)幼兒說出的動物進行驗證,點亮一根蠟燭,出現(xiàn)一個動物。
師:當全部的蠟燭點亮后,我們看到了所有的小動物,看來你們的判斷是正確的!
我們繼續(xù)為小兔一起唱生日歌。
三、活動延伸
師:小兔為了感謝你們的幫忙,也給你們準備了禮物,想不想知道是什么?準備好各個圖形、讓幼兒拼一拼。
狼來了繪本小班教案篇3
作品分析:
小班幼兒對于同伴之間友誼的理解層次是很淺的,《三只蝴蝶》這一繪本畫面清晰、語言簡單,講述了三只蝴蝶在雨天躲雨時互不分離,彼此關心的美好情感。這個繪本故事十分適合剛入園的小班幼兒閱讀。利用這一繪本,我設計開展了相關的閱讀活動,讓孩子在看看、猜猜、說說、動動中理解、感受友誼的美好。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學會觀察畫面,了解故事內(nèi)容,學習講述故事中的對話。
2、讓幼兒體會同伴之間相互關心的美好情感。
3、讓幼兒學會一頁一頁地翻書,體驗繪本閱讀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紅、黃、白三種花及三種顏色的蝴蝶。
2、ppt課件:《三只蝴蝶》。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1、提問:今天,老師帶來了三位好朋友,小朋友請看,它們是誰?(準備三只蝴蝶的`卡片,將卡片用磁鐵固定在白板上,根據(jù)故事發(fā)展,移動小卡片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這樣較好的激發(fā)了幼兒的興趣。)
2、三只蝴蝶好漂亮,它們都是什么顏色的?(依次出示三只蝴蝶卡片)。三只蝴蝶在公園里玩呢,我們一起飛過去和它們看看公園的美景吧。(課件出示公園圖片,帶著小蝴蝶們一起飛到公園去欣賞美麗景色。這個環(huán)節(jié)設計的活動讓幼兒們動起來,并且激發(fā)了孩子們了解故事的的求知欲。)
(二)、分頁看圖,理解故事。
我將每一頁圖片做成課件出示,喚起幼兒積極觀察畫面的熱情。通過畫面調動幼兒看、說、想等多種感官,使幼兒掌握故事中蝴蝶與花朵的對話。
1、(課件出示畫面一)孩子們,蝴蝶們在花園里做什么?(畫面比較簡單,幼兒通過自己的想象和猜測可以說說蝴蝶們有可能在跳舞,有可能在談心,還有可能在捉迷藏……只要是合理的想象,都是可以的。這一畫面很好的激發(fā)了幼兒的想象能力。)
2、(課件出示畫面二)突然,發(fā)生什么事了?(幼兒通過看畫面很容易回答是下雨了)教師提問:“雨點落在身上感覺怎么樣?”(這個問題讓孩子們可以通過自己的生活實際聯(lián)想到被雨淋濕了很冷,由此就可以導入蝴蝶們接下來要躲雨了。)那我們一起來幫幫他們想想辦法?(幫蝴蝶想辦法激發(fā)了幼兒幫助別人的情感)它們飛到了哪里?是怎樣向紅花姐姐請求的?紅花姐姐是怎么說的?三只蝴蝶又齊聲說什么?(四個問題讓幼兒理解了畫面意思,并且巧妙地讓幼兒學習了故事的對話,提升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3、(課件出示畫面三、四)提問:接著它們飛到了哪里?三只蝴蝶齊聲向黃花姐姐請求什么?黃花是怎么說的?三只蝴蝶又齊聲說什么?(同理白花那兒也是這樣的提問。)
4、(課件依次出示五、六、七、八畫面)三只蝴蝶在大雨中飛來飛去,找不著避雨的地方,很著急!可是他們誰也不愿意離開自己的朋友。小朋友你們猜猜三只蝴蝶后來會怎么樣?”(這一提問發(fā)揮了幼兒的想象,讓孩子們知道三只蝴蝶們依靠自己的力量找到了避雨的地方,解決了困難。)
(三)、角色扮演,理解故事。
1、孩子們你們也來做美麗的蝴蝶好嗎?(用紅、黃、白三種蝴蝶頭飾將幼兒分成三組,分別扮演三色蝴蝶。教師做故事解說,配合幻燈片的播放,讓幼兒進入角色,重溫故事。在角色扮演中讓幼兒體驗同伴之間互相關心、互相關愛的美好情感。)
2、提問:三只蝴蝶在遇到困難時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平時我們小朋友在一起玩游戲、吃東西時等場合你是怎樣做的?(讓幼兒聯(lián)系實際說說和伙伴們相處的故事,有助于幫助幼兒體會同伴之間應該互幫互助。)
(四)、天氣放晴啦,蝴蝶們,我們一起出去玩耍吧。(活動延伸,帶幼兒出去活動,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同伴間互幫互助、關愛同伴的情感。)
(五)、課外延伸:把教具放在區(qū)角中,供幼兒以后繼續(xù)講述表演。
狼來了繪本小班教案篇4
設計意圖:
?抱抱》是一個情節(jié)簡單、角色分明、溫馨洋溢、感染力十足的圖像故事,通過動物親子互動擁抱,勾起了小猩猩讓媽媽抱抱的渴望,小猩猩看見動物們都用他們特有的方式享受著相互抱抱的溫馨時刻,小猩猩再也忍不住嚎啕大哭,直到猩猩媽媽的出現(xiàn),及時擁抱了他,才紓解了小猩猩的思念之情。
繪本中只出現(xiàn)“抱抱”、“媽媽”和“寶寶”三個簡單而重復的詞語,卻生動地勾勒出溫馨的故事氛圍。一個簡單的故事,卻蘊含著和樂、溫暖的人際關系。為幼兒積累了一些感性經(jīng)驗,所以我認為這個繪本活動特別適合小班剛上學期的小朋友開展。
活動中我將圍繞談談抱抱-欣賞繪本-理解畫面-體驗抱抱的模式進行教學,讓孩子們在聽一聽、說一說、抱一抱的過程中大膽講述,快樂參與,對抱抱產(chǎn)生積極、美好的情緒和情感體驗。
活動目標:
1、觀察畫面,理解故事內(nèi)容。
2、嘗試大膽的學說:和媽媽×一×,真開心。
3、體驗擁抱帶來的愉悅感受。
活動準備:
繪本課件ppt
知識經(jīng)驗準備:幼兒了解蛇、大象等常見動物的特點
座位:u字形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感受抱抱帶來的快樂。
過渡提問:你們喜歡抱抱嗎?喜歡跟誰抱抱?為什么喜歡抱抱?
小結:小朋友們都喜歡抱抱,喜歡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抱抱,因為抱抱很舒服,抱抱很開心,抱抱很快樂。
二、看看講講,聽聽學學,感受動物間不同的擁抱方式。
1、觀看多媒體,觀察、模仿,理解大象、長頸鹿的擁抱方式。
過渡:今天老師也要帶來一個抱抱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只小猩猩,這個小猩猩有點調皮,它悄悄地離開了媽媽,一個人跑到大森林里去玩了。
提問:
(1)瞧,小猩猩看見了誰?他們在干什么?
(幼兒可能回答抱在一起,追問:你們看看他們是用什么抱的?鼻子是怎么抱在一起的?)
是什么心情?小象會對媽媽說什么呢?
(2)師生互動,模仿大象擁抱。
(3)又看到誰了?小長頸鹿是怎么擁抱媽媽的?他們抱在一起的感覺怎么樣?小長頸鹿會對媽媽說什么?媽媽又會說什么呢?
(4)生生互動,模仿長頸鹿擁抱。
小結:小象和媽媽用鼻子勾一勾,真開心;長頸鹿和媽媽用頭碰一碰,真開心。
2、根據(jù)畫面猜測,理解蛇的擁抱方式。
過渡提問:
(1)看,誰來了?
蛇是怎么抱抱的?他們之間又會說什么?
(2)用毛梗模仿蛇的.擁抱。
小結:蛇用身體繞一繞來給對方溫暖。
3、小猩猩找媽媽,理解他也渴望被擁抱的心情。
過渡提問:小猩猩看著動物們都用他們特有的方式享受著相互抱抱的溫馨,這時它怎么了?為什么不開心?他會怎么想?
過渡:小象、小蛇、小長頸鹿都在和自己的媽媽抱抱,可是小猩猩沒有。它再也忍不住了、它怎么了?----小猩猩一直哭個不停,小動物沒有辦法了,你們快幫幫它吧!幫它一起喊“媽媽”。
請孩子幫助小猩猩喊出媽媽。
三、一起抱抱,再次感受和同伴老師擁抱的快樂。
原來一個抱抱可以讓人感到這么溫暖,我們一起來一個大大的擁抱,然后和后面的客人老師也一起抱抱,回到家后也給自己的爸爸媽媽一個抱抱好么?
狼來了繪本小班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傾聽故事,理解故事內(nèi)容,能大膽地表述自己的感想。
2、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明白雖然小猴子做了淘氣的事情,可是大猴子還愛他的道理。
3、激發(fā)對父母、老師的熱愛之情,并嘗試用優(yōu)美的語言來表達這種感情。
活動準備:
?我愛你,小猴子》繪本一本 ppt 音樂
活動過程:
一、 出示繪本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本書,看看上面有些什么字?你認識哪個字呢?(幼兒自由談論)
2、書的題目是“我愛你,小猴子”,你覺得這句話是誰對誰說的?大猴子會在什么時候和小猴子說呢?(幼兒自由談論)
二、 欣賞故事
1、欣賞故事前半段
a、你覺得這是一只什么樣的小猴子?為什么?他做了哪幾件調皮的事?(幼兒回憶講述)
b、如果你是大猴子,你會怎么想怎么做?你還會愛小猴子嗎?說出你的理由。
2、繼續(xù)欣賞故事后半段
大猴子還愛小猴子嗎?最后大猴子給了小猴子一個大大的擁抱,還說了一句什么話?
三、 情感遷移
1、猜猜,大猴子是小猴子的誰呢?
根據(jù)幼兒的零碎回答進行提升,歸納為“家人”“老師”兩組,家人和老師是怎樣愛我們的呢?我們來分組討論,請小組長負責記錄,教師巡回觀察。
將記錄單貼在板上,并由小組長作簡要介紹。教師小結
2、表達自己對大人的愛
你想對愛你的大人們說一句什么話呢?(背景音樂,幼兒一個一個接著說,教師用動作引導,盡量不出聲)將幼兒的話用錄音錄下來,結束后放給幼兒及家長聽。
狼來了繪本小班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在聽聽、看看、猜猜中初步感知故事情節(jié),嘗試用自己的想象力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2、通過集體閱讀,進一步理解繪本中蘊含的道理:小孩安心做好小孩,長大后才能做自己的主人。
活動準備
ppt課件;繪本圖書若干;根據(jù)孩子的本領,適當準備道具。
活動過程
1、聊一聊,現(xiàn)場展示,介紹拿手本領。
師:聽說我們班的小朋友們有許多本領,是這樣嗎?誰來介紹一下自己最拿手的本領!剛才每位小朋友都介紹了自己的本領,其中有一個小朋友說會跳騎馬舞喲。老師準備了音樂,請他來展示一下自己的本領好嗎?掌聲送給他!
2、猜一猜封面人物有什么本領,引出繪本故事。
師:今天我要給大家?guī)硪晃恍屡笥?,他叫毛頭小鷹,一起向他打個招呼吧!猜猜看,毛頭小鷹的本領是什么?怎么知道的?猜得對不對呢,讓我們一起去聽聽毛頭小鷹的故事吧。
3、聽一聽,觀察畫面,猜想故事情節(jié)。
師:(講述故事)小毛頭假裝可憐的說:“我沒有爸爸,沒有媽媽,沒有半個親人,我是個孤兒”那么小貓頭鷹是孤兒嗎?小朋友們肯定說“是”。
師:那我們接著往下讀,“說什么傻話呢,你當然有爸爸,也有媽媽”,呵呵,小毛頭鷹不是孤兒,那他為什么這么說呢?
師:小毛頭說:“我當然知道,我在表演呀”
愛表演的毛頭
師:小毛頭學習蜂鳥在空中懸停;學習大嘴鳥向下俯沖;飛進大雁的編隊假裝大雁,一起排成人字飛行,大雁“嘎嘎”地叫著,而毛頭的叫聲卻是“胡!胡!”惹人發(fā)笑;毛頭還學鴕鳥把頭伸進沙子里,學火烈鳥在水邊“金雞獨立”……小朋友是不是也愛表演呢?請小朋友上來表演一下。
愛學習小毛頭
師:小毛頭討爸爸的歡心,學習醫(yī)生和律師,也討媽媽的歡心,學習表演和跳踢踏舞。小朋友猜一下,小毛頭在什么上跳的踢踏舞呢?小朋友故事馬上就要講完了,你們知道小毛頭長大了變成什么了嗎?
師:你們猜得對不對呢?答案就藏在書里。老師在你們看插畫的時候播放一段輕柔的音樂。當音樂結束的時候,請你把書放回到書架上。
4、讀一讀,繪本圖書,理解其中蘊含的道理。
(1)師:小朋友們,故事講完了,你們知道這個故事叫什么名字嗎?
看,這就是我們今天的故事——《毛頭小鷹》。
(2)讓我們再來完整地讀一讀這個故事吧!輕輕地打開第一頁,故事開始了,遇到你喜歡的地方,也可以跟著老師說喲?。ㄈ耸忠槐纠L本圖書,邊看,邊聽,邊說。)
故事讀完了,輕輕地把書合上,我們班的小朋友有很好的閱讀習慣喲!
師:孩子們,你喜歡毛頭小鷹嗎?你們都喜歡毛頭小鷹的什么呢?鼓勵小朋友們發(fā)言。
總結:毛頭是擬人化的貓頭鷹,他的姿態(tài)、表情、行為和語氣,像極了真實的小孩,讓大人會心一笑,也使小朋友認同而產(chǎn)生共鳴,投入故事情境、感受畫面?zhèn)鬟f的情緒。毛頭和許多小孩一樣,有敏銳的感受力和豐富的想象力,很在意當下的感受,希望每一刻“現(xiàn)在”都充滿意義和趣味。相對而言,大人常以“未來式”的思考方式看待小孩和他們的行為表現(xiàn),就如毛頭的父母親一樣。其實,小孩安心好好做小孩,才能學做自己的主人,真正擁有成長經(jīng)驗里一點一滴的快樂和意義。
狼來了繪本小班教案篇7
活動背景:
?小藍和小黃》是一本非常經(jīng)典又有趣的繪本,對于小班幼兒來說,簡單的畫面加上充分的想象空間,幼兒更容易在輕松的觀察、聆聽中,將自己生活中的經(jīng)驗投入繪本情境中,體驗閱讀的快樂。當一種親切感產(chǎn)生、一種勝任感萌生、一種迫切想了解的愿望發(fā)生時,一本書和一種與書有關的體驗活動就這樣在幼兒的心里生根、發(fā)芽了。于是我將繪本閱讀與美術游戲有機融合,讓幼兒就在這種看似簡單的經(jīng)驗遷移和情感投射中,潛移默化的幫助他們拓展、豐富、積累體驗。
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閱讀活動,能大膽地想象和表述,感受朋友間、親人間的愛意。
2.知道藍和黃兩種不同的顏色結合在一起會變成綠顏色。
3.享受調色游戲的樂趣,愿意大膽地表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活動準備:
1.繪本《小藍和小黃》ppt;
2.藍色、黃色顏料和藍色、黃色透明的塑料色卡紙。
3.幼兒人手一份操作工具(畫筆、畫紙、黃藍顏料分別裝在針管里、幼兒操作桌面上鋪有透明桌墊,畫紙鋪放在透明桌墊的下面)。
活動過程:
一、引出繪本故事的主人公
出示“小藍”:“今天來了一位有趣的朋友,它的名字叫小藍。小藍有個好朋友叫小黃?!?/p>
引導幼兒用語言問候小藍和小黃。
二、繪本閱讀《小藍和小黃》的故事
1.介紹小藍和小黃的一家。
①幼兒觀察畫面并提問:“我們一起去小藍家和小黃家參觀一下,看,家里有誰?”
②引導幼兒大膽想象:“為什么覺得它是爸爸(媽媽)?”
③小結:“小藍和小黃的家里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真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p>
2.小藍和小黃一起做游戲
①幼兒觀察圖片并引導其大膽想象:“小藍和小黃最喜歡玩游戲,看看它們在干什么?”(拉圈圈、捉迷藏)
②幼兒人手一個小藍或小黃,和同伴打招呼,一起拉圈圈游戲,感受結伴游戲的快樂?!靶∷{和小黃真的躲在我們身邊呢,快把他們找出來吧?!?/p>
③感受色卡的重疊變色?!靶∷{和小黃抱在了一起,發(fā)生了什么事?”“小藍和小黃也來抱一抱,看看便會變成什么呢?”
三、調色游戲
①出示顏色(黃和藍)?!罢{皮的小藍和小黃,他們躲在哪兒呢?”(躲在針管里)
②嘗試調色。
“怎么請他們出來玩呢?”(輕輕把顏料擠出來,流在操作板上)
“請他們玩一個什么游戲呢?請誰來幫個忙?”(用畫筆將兩種顏色調一調)
“小藍和小黃抱在了一起,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幼兒講述發(fā)現(xiàn)的顏色變化)
③記錄調色結果。
“我們來給他們拍個照吧?!保▽嫾埜采w在操作板上,印下顏色)
四、幼兒操作
教師巡視幼兒的操作,鼓勵幼兒大膽調色,說出顏色的變化。
五、欣賞“照片”。
引導幼兒欣賞顏色混合后產(chǎn)生的奇妙效果。
“你請小藍和小黃做了什么游戲?你變出了什么顏色?你是怎么變出來的?”
六、延伸活動
“老師還請來了他們的好朋友小紅,小藍小黃快來和小紅一起做游戲吧!”
活動反思:
在組織這個活動之前,我思考了很多的將繪本活動和美術游戲相結合的方法,尤其是美術游戲中的操作方法:操作的工具應該是我們手邊最常見的,最常用的物品。比如活動中的課桌上的透明塑料桌墊,一開始我準備用泥工板等工具,但是我常常發(fā)現(xiàn)孩子們喜歡把手伸到桌墊下面,我靈機一動,桌墊不就是最好的操作臺嗎,只需在下面放一張白紙就可以了,既給孩子一個操作范圍的暗示,白紙拿出來又是最后留下作品的畫紙,真是一舉兩得。同時我想,操作的方法也應該能讓大部分孩子都會使用,而且能達到活動預期目標。顏料放在透明的針管中既衛(wèi)生又能讓孩子明顯辨認顏色,同時操作中的難度不大。
在活動中,我對個別孩子的關注度有些疏忽。有兩個孩子我沒有照顧到,馬志宇小朋友開心的游離在外,馮繼輝小朋友操作的時候找不到顏色了?;顒咏Y束后,我?guī)еT繼輝重新找了顏色,完成了一幅美麗的作品,他的臉上立刻露出了笑容。午餐后,我和孩子們一起欣賞“照片”,孩子們都覺得自己的畫是最美的',他們有的說他的小藍和小黃變成了一朵花,有的說他的小藍和小黃在玩捉迷藏的游戲呢,有的說他的小藍和小黃親親熱熱抱在一起……吳瑜萌小朋友還指著一片綠色說:我變出來一棵大樹,有很多樹葉。孩子們的想象力還真是豐富多彩呢!
活動過后,細細反思在活動中我還應該給予孩子們更多觀察顏色變化的機會,更多的鼓勵孩子大膽的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當看到孩子們一時之間說不出“藍+黃”變成;綠色的時候不急于出示答案,而是可以引導孩子想想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顏色和它一樣,這樣和孩子的認知經(jīng)驗更加貼切,會有助于孩子掌握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