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一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6篇

時間:2022-10-15 作者:Anonyme 備課教案

教案在起草的時候,老師一定要注意與時俱進,在寫教案時,教師都有著較強的思維邏輯能力,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2022年一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

2022年一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6篇

2022年一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篇1

教學內(nèi)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一年級上冊98頁例2、練習十七第2—7題。

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用“湊十法”計算9加幾的進位加法。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9加幾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難點:正確計算9加幾的進位加法,能靈活應用“湊十法”,并通過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巧妙進行計算和記憶。

課前準備:圖片、小棒、9加幾的算式卡片

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提出學習目標

1、9+5= 9+2=

9+1= 9+6=

讓學生用不同的方法進行算,再說說哪種方法最簡便。

2、提出學習目標

(1)應用“湊十法”自主學習課本第98頁的例2及“做一做”。

(2)通過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巧妙進行計算。

二、互動交流,展示成果

(一)自主學習,同桌互相展示。

1、學生獨立完成98頁的內(nèi)容。(同桌互相交流,探討,教師參與其中,及時幫助。)

2、同桌展示

生1:我先拿出9根小棒,再拿出3根,接著再從3根里面拿出1根與9根放在一起,這樣就能馬上算出一共有12根。

生2:我先在左邊擺出9朵黃花,在右邊擺出7朵紅花,再從右邊的7朵里拿出1朵與黃花放在一起,這樣就能算出一共有16朵花。

……

3、小結(jié)

(二)全班展示,激發(fā)沖突

1、全班交流,取得共識。

生1:我是這樣想的算9+3= ,我把3分成1和2,先把9和1相加等于10,再算10加2等于12。

生2:算9+7= ,我把7分成1和6,先算9加1等于10,再算10加6等于16。

生3:我發(fā)現(xiàn)9加幾的和的十位上都是1,1就是10。

生4:我發(fā)現(xiàn)9加幾和的個位比第二個加數(shù)少1。

生5:我發(fā)現(xiàn)第二個加數(shù)給9一個。9變成10,個位少一個例如9+6=15的第二個加數(shù)是6,和的個位上是5。

……

2、小結(jié):9加幾的方法和規(guī)律。

三、檢測成效,拓展延伸

練習十七的第2—7題。

2022年一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篇2

教學目標:使同學會用學過的數(shù)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訓練同學用不同方法解決同一個問題,感受數(shù)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具準備:照例4畫面制作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基本口算練習

1.看卡片口算。

8+3 7+6 6+5 8+6 8+8

7+5 8+4 7+7 6+6 7+4

2.聽算。

8+2 9+4 9+5 7+3 8+3

9+6 8+7 6+4 10+8 7+5

二、新課

1. 出示例4。

屏幕顯示:活潑可愛的小兔在草地上做游戲。自然圍成兩圈(如例4圖)。此時,提出問題:一共有多少只兔?(文字與聲音同步)

2.分組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

4人一組,每個同學都參與討論。教師巡視,及時和同學交換看法,給予點撥。

3.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

(1)請各組代表發(fā)言。

根據(jù)同學的發(fā)言,教師板書出每種解決問題的方法。然后算出得數(shù)。

(2)假如同學沒有按顏色把小兔分成兩類計數(shù),再計算

引導同學:看一看圖中有幾種顏色的小兔?想一想還可以怎樣把小兔分成兩局部?使同學明白:可以把小兔分成白兔和灰兔兩局部。

接著,讓同學數(shù)出白兔的只數(shù)(10只)和灰兔的只數(shù)(5只)。然后,由同學口述算式和得數(shù),

教師板書: 10+5=15(只)

4.小結(jié)

(1)讓同學評議哪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好。

(2)教師結(jié)合解決“一共有多少只兔”問題的情況,肯定同學探索的解決方法,同時特別強調(diào):把小兔按群分成兩局部,用8+7計算出結(jié)果,按白色、灰色分成兩局部可以用10+5解決問題。

對于同一個問題,可以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分析,尋找出不同的解決方法。

三、獨立運用所學數(shù)學知識解決問題

做練習二十的第1題。

1.讓同學看教科書第108頁上面第1題。同桌互相說說題意之后,指兩名同學向全班同學說一說題意。

2.獨立填寫算式。[8+4=12(只)]

3.同學之間交流、評議。請幾個同學說一說自身解決的是什么問題,怎樣想的,計算的.結(jié)果是什么,其余同學評價誰說得清楚、合理、正確。

4.引導同學從另一個角度考慮解決方法。

(1)啟發(fā)談話:再認真觀察畫面,雞欄里的雞還可以怎樣分類?想一想,還可以怎樣解決“一共有多少只雞”的問題?

(2)讓同學尋找另一種解決方法。可以自身考慮,也可以兩三人討論解決方法。

(3)交流。

請幾名同學說一說自身的解決方法。比方:雞欄有3只白雞、9只花雞。用9加3算出雞的總只數(shù)。根據(jù)同學的發(fā)言,板書9+3=12(只)。

5.強化認知。

讓同學看著8+4=12(只)、9+3=12(只)兩個算式,分別口述出解決“一共有多少只雞”這一問題的考慮過程。強化同學對這兩種解決方法的認知。

四、練習

做教科書第108頁上第2題。

1#8226;.讓同學直接把得數(shù)填在書上。填完后,集體訂正。有錯誤及時糾正。若出現(xiàn)把10一3算成10+3的情況,特別要強調(diào):做題時要認真看題,仔細計算,才干算對。千萬不要做小“馬虎”。

2.假如時間允許,以第2題的式題為主,再適當補充一些,

7十6 9十7 2+8 4+5 10一6 9+4

9-4 8+6 10-2 3+7 17-10 12+7

由教師讀題,同學寫得數(shù),最后,同學集體訂正

2022年一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篇3

一、教學目標

1、運用直觀手段,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數(shù)加減的計算方法。

2、創(chuàng)設情境,給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空間。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56~57頁。

三、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棒。

四、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公園里舉行花卉展,同學們想不想去看看?(電腦演示)

教學過程說明:結(jié)合教材,精心創(chuàng)設“公園花卉展”的真實情境,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進入新課的教學。

2、這么多漂亮的花,都是工人叔叔在苗圃里辛辛苦苦培育出來的,讓我們跟著工人叔叔到苗圃里去看一看。(電腦演示)

(二)探究新知

從這幅圖上,你能看到什么?

學生匯報:苗圃里有3種顏色的花;紅花有10盆;黃花有20盆;紫花有30盆等。(電腦出示10、20、30。)

1、整十數(shù)加整十數(shù)。

看著這些花,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小組討論。)

全班交流,教師板書。

(1)紅花和黃花一共有多少盆?

(2)紅花和紫花一共有多少盆?

(3)黃花和紫花一共有多少盆?

我們先來解決第一個問題。

要想知道紅花和黃花一共有多少盆,怎樣計算?(板書:10+20)

誰還有不同的算式?(板書20+10)

10+20等于多少?你是怎樣想出來的?請每組的幾個同學討論討論。(小組討論)

全班交流。

(1)數(shù)的方法:10、20、30。

(2)計算的方法:因為1+2=3,所以10+20=30。

(3)數(shù)的組成:10和20組成30。

(4)想減算加:因為30-10=20,所以10+20=30。

(5)用十作單位:10里面有1個10,20里面有2個10,加起來一共是3個10,也就是30。

(6)擺小棒:先擺一捆小棒,再擺兩捆小棒,一共是3捆小棒,所以10+20=30。

同學們想出了這么多方法,真了不起!那么我們算出的結(jié)果對嗎?請同學們用擺小棒的方法來驗證一下。(學生活動。)

誰來說說你是怎么擺的?(學生匯報。)

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解決第二個和第三個問題。

2、整十數(shù)減整十數(shù)。(電腦演示)

工人叔叔說:布置花壇還需要紫花,我要搬走10盆。小朋友們,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學生匯報,教師板書。

還有多少盆紫花?

原來有30盆紫花,工人叔叔搬走了10盆,想一想,要算還有多少盆紫花,怎樣列算式?

板書:30-10=20

你怎么知道30-10等于20?給你們組的同學說一說。(小組交流。)

我們算出的結(jié)果對嗎?請同學們再用擺小棒的方法來驗證一下。(學生活動。)

教學過程說明:借助苗圃有許多鮮花的場景圖,描述工人叔叔運送鮮花的情節(jié),讓學生進入情境,并從中發(fā)現(xiàn)“紅花和黃花一共有多少盆”“還有多少盆紫花”等計算問題。

進而,引導學生思考計算方法,組織學生交流計算方法。讓學生在自主探索思考和合作交流中了解到,計算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可以用十作單位數(shù)出結(jié)果,還可以根據(jù)整十數(shù)的組成想出得數(shù),愛可以……這樣,

就給了學生充分探索、思考、動手、動口的時間和空間,開闊了學生的思路,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精神。

(三)鞏固練習

小貓花花要去釣魚了,同學們,你們想不想去釣魚?聽說花花要和小朋友們一起去釣魚,貓媽媽可不放心了,(電腦演示)“花花,釣魚的路上會遇到很多難題,你和小朋友們能解決嗎?”“能!”“好!我要出幾道題考考你們?!?/p>

2022年一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篇4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時、分、秒,知道1分=60秒,會進行一些有關時間的簡單計算。

2、初步建立時、分、秒的時間觀念,養(yǎng)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

二、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p59——61

三、教學目的:

1、借助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認識新的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過動手操作等豐富的學習活動,讓學生體驗一段時間,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時間觀念。

3、教育學生從小養(yǎng)成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重點:

借助豐富的活動,讓學生體驗一段時間,建立正確的時間觀念。

五、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時鐘。

六、學具準備:

每人準備一個時鐘、口算卡片等。

七、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師:(播放新年聯(lián)歡晚會的片段)新年的鐘聲將敲響,讓我們一起來倒計時。(課件出示鐘面,伴隨著“滴答”聲,讓學生共同進行倒計時)

2、師:剛才,我們進行倒計時,象這樣計量很短的時間,我們常用比分更小的單位——秒。今天,我們就共同來認識這個新朋友。(板書課題)

(二)新授。

1、認識鐘面上的秒。

(1)師:你知道怎樣計量用“秒”做單位的時間嗎?請仔細觀察你們所帶的鐘表,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

(2)學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3)學生反饋:

①時鐘有3根針,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針。

②秒針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

③如果是讀取電子表上的時間時,讓學生可以利用以前學過的電子表的讀取方法進一步類推。

(4)體驗1秒鐘:

①師:1秒到底有多長呢?讓我們閉上眼睛,仔細聽一聽。(利用時鐘的“滴答聲”讓學生感受。)鐘表發(fā)出“滴答”一聲所經(jīng)過的時間就是1秒。

②學生跟著時鐘的“滴答聲”,做拍手練習,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誰拍得最準。

③比一比,哪位學生不看時鐘,每秒數(shù)一個數(shù),看誰數(shù)得最準確。

④小結(jié):剛才,我們聽到鐘聲“滴答”一聲就是一秒,我們拍一下手用1秒,數(shù)一個數(shù)也是用1秒。1秒的時間確實很短,但是有些現(xiàn)代化的工具在這短短的1秒鐘里卻可以做很多事情呢。(舉幾個具有說服力的數(shù)據(jù)說明1秒鐘的價值)所以,我們可別小看了這短短的1秒鐘,它的作用可大了。我們要珍惜時間,不浪費每1分、每1秒。

(5)師:(邊撥秒針)秒針從數(shù)字12走到數(shù)字6,這表示經(jīng)過幾秒?從數(shù)字6走到8,表示經(jīng)過幾秒?請你輕輕告訴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6)你還知道秒針從哪兒走到哪兒也是10秒?

2、探索分與秒之間的關系。

(1)師:如果秒針從數(shù)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數(shù)字12,這時經(jīng)過多長時間,分針有沒有什么變化。

(2)讓學生小組合作,仔細觀察鐘面,自主探索。

(3)學生反饋。

(4)小結(jié):秒針走1圈,就是60秒,這時分針走1小格,也就是1分鐘,所以1分=60秒。

3、練習:體驗1分鐘。

(1)讓學生看鐘表,通過讀秒來體驗1分鐘的長短。

(2)師:1分鐘能做什么呢?(讓學生分組畫畫、寫字、做口算、摸脈搏體驗1分鐘實際的長短。)

(3)讓學生舉例,說說1分鐘可以做什么事。

4、小結(jié)。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認識時間單位——秒)有了秒針,計時就更準確了,時針、分針、秒針在時間王國里分工合作,準確地為人們報時。

(三)鞏固練習。

1、做練習十四:

①我們上一節(jié)課的時間是40()。

②小明跑100米要用19()。

2、跑步比賽:

師:讓我們一起到緊張激烈的運動場上去看看。50米決賽剛結(jié)束,你能通過鐘表的顯示,說出運動員的成績嗎?從這張成績表中,你能看出什么?

3、活動:

師:下課鈴聲響了,請大家安靜,迅速地將課桌上的學習用品整理到書包里,看看需要多少時間。看誰整理得又快又好。(學生整理,教師報時)

師:相信大家今后每時每刻都能這樣珍惜分分秒秒,做時間的主人。

(四)作業(yè)。

收集有關時間的信息。(如練習十四第3題)

第二課時:

(一)猜謎游戲引入:

1、猜謎語:矮子走一步,高個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個走半天。

2、學生猜出謎底后,教師拿出一個鐘面模型,提問:

①“矮子指的是什么”?“高個指的又是什么?”

②“分針走一小格的時間是多少”?“分針走一圈的時間是多少”?“時針走一大格的時間是多少”?“時針走一圈的時間是多少”?

③“1時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

3、教師演示課件,撥出不同的時刻,讓學生讀出時間。如:5時,3時20分,6時,9時50分等。

4、引出課題:我們已經(jīng)學會看時間,但如何計算經(jīng)過的時間呢,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時間的計算”。(板書課題)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1:2時=()分

(1)教師:1時等于……?(學生答)那2時呢?

(2)學生合作、自主探究。

(3)反饋。

①60+60=120分

②2時就是2個60分,即60×2=120分

(4)教師小結(jié)。

2、讓學生做p62的“做一做”中的題目1和補充題:3時=()分2分=()秒。(先獨立完成,再集體訂正,訂正時,可以指名學生說一說得數(shù)是多少?是怎樣想出來的?然后教師小結(jié)出時間轉(zhuǎn)換的方法。)

3、教學例2:

(1)教師投影例2的情境圖,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圖,說說圖意:小明7時30分離家,7時45分到校。

(2)師:小明從家到學校用了多少時間呢?

(3)學生討論回答,試著讓學生歸納出計算時間的各種方法:

①分針從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鐘。

②45-30=15,是15分鐘。

4、小結(jié)。

5、請一至兩名學生說說自己從幾點出門到學校是幾點。讓臺下的學生幫忙算一算。

(三)鞏固練習:

1、完成p62“做一做”中的第2小題,集體訂正時,可以指名到黑板前的鐘表上實際操作一下。

2、填空:

(1)50分比1時少()分,1時比45分多()分。

(2)一節(jié)課是()分,課間休息()分,再加上()分,就是1時。

3、競賽:

教師口頭報時刻,如:3時至3時45分,經(jīng)過幾分?學生搶答,看誰搶答得快,教師給予獎勵。

(四)全課總結(jié),回歸評價:

教師:現(xiàn)在是幾時幾分?我們剛才是從9時開始上課,從上課到現(xiàn)在經(jīng)過了幾分?一節(jié)課40分鐘很快就過去了,“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笔前。瑫r間就像金子那樣寶貴,我們要珍惜每一分時間,多學一點本領,長大更好地建設祖國。

2022年一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篇5

?總課時數(shù)】:

?授課時間】: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認識1~5各數(shù),并用來表示物體的個數(shù),知道1~5的數(shù)序,會正確讀寫

1~5各數(shù)。

2、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情感目標

體驗與同伴互相交流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使學生掌握1~5的寫法。

?教學難點】:使學生掌握1~5的基數(shù)含義。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1~5的數(shù)字卡片,點子圖;

學生準備:1~5的數(shù)字卡片,5個小圓片,5根小棒。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情引趣

出示主題畫:

問:這么多可愛的動物中,你喜歡哪一種?數(shù)出你喜歡的動物的數(shù)目,用同樣多的小圓片表示出來。

板書課題:1~5的認識

二、動手操作,合作探究

1、擺一擺

你能根據(jù)擺出的圓片的個數(shù),找出相應的數(shù)字卡片嗎?

2、感知數(shù)的順序

(1)逐次感知數(shù)的順序:學生先擺1個圓片,再擺1個是幾?再擺1個呢?

依次感知3、4、5的來源。

出示點子圖,你來給他們5個排隊。

擺好后提問:5的前面一個數(shù)是幾?2的后面一個數(shù)呢?……

(3)數(shù)一數(shù):讓學生從1數(shù)到5,再從5數(shù)到1。

三、鞏固運用、深化拓展

1、聯(lián)系生活,豐富聯(lián)想

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見過1~5這幾個數(shù)?

師小結(jié):在我們生活中有很多數(shù)量為1,2,3,4,5的物體,看來只要同學們認真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在我們周圍有好多的數(shù)學問題。

2、猜數(shù)游戲

一個數(shù)在2的后面,這個數(shù)可能是幾?也可能是幾?……

3、寫一寫

剛才我們認識了1~5,你們愿意寫一寫嗎?在書上第16頁描寫,比一比誰寫得最好。寫得好的上臺展示。

(4)練一練

完成練習三的1~2題。

4、全課總結(jié)

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哪些知識?同桌互相說說,再告訴大家。

?板書設計】

2022年一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結(jié)合具體情境,在解決問題過程中逐步學會概括加法結(jié)合律、交換律并能用字母表示,并能用加法定律進行簡單的計算。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以及自學的能力,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自主學習的方式探索、理解并掌握加法結(jié)合律。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以及自學的能力。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課件

2、學生準備:課本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xù)了解黃河的有關知識。請看情境圖,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根據(jù)圖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學生觀察情境圖,了解黃河的走向,弄清楚黃河流域與黃河長度的區(qū)別,匯報自己發(fā)現(xiàn)的信息。學生自己提出問題。

師:黃河流域的面積約是多少萬平方千米?誰會解答?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

二、學生根據(jù)圖中信息獨立列式

方法一:(39+34)+2=75(平方千米)

方法二:39+(34+2)=75(平方千米)

師:黃河全長約多少千米?可以怎樣算?

學生列式:(3472+1206)+7863472+(1206+786)師:觀察這兩組算式,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小組研討,匯報交流師:這是一個規(guī)律嗎?想辦法驗證一下。經(jīng)過驗證這確實是一個規(guī)律,叫加法結(jié)合律,你能用字母表示這個規(guī)律嗎?

生:a+(b+c)=(a+b)+c

學習了加法結(jié)合律,加法中還有其他的規(guī)律嗎?請完成填空,然后觀察,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發(fā)現(xiàn),兩個加數(shù)交換他們的位置,和不變。

師:這也是加法運算中的一個規(guī)律,叫加法交換律,能用字母表示它嗎?

生:a+b=b+a

師:學習了加法的兩個定律,能根據(jù)加法運算律解決實際問題嗎?

三、觀察下面算式,想想怎樣算比較簡便?

282+63+37

生:用加法結(jié)合律可以簡算

四、自主練習

第1題。獨立完成,說說自己的想法。

第3、4題。注意用簡算。

五、簡要回顧

這節(jié)課的學習內(nèi)容

六、作業(yè)

自主練習3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