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畫教案7篇

時間:2023-01-11 作者:Indulgence 備課教案

其實無論開展什么階段的教學(xué)工作,都要認真寫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師們針對教學(xué)任務(wù)所寫的書面文體,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琵琶畫教案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琵琶畫教案7篇

琵琶畫教案篇1

一、《琵琶行》相關(guān)知識

1、參見洪邁《容齋隨筆》“琵琶亭詩”“白公夜聞歌者”“琵琶行海棠詩”“白公詠史”等條目。

2、“瑟瑟”別解:

明楊慎《升庵外集》:“白樂天《琵琶行》:‘楓葉荻花秋瑟瑟’,今詳者多以為蕭瑟,非也。瑟瑟,本是寶(石)名,其色碧。此句言楓葉赤、荻花白、秋色碧也。或者咸怪今說之異。余曰:曷不以樂天他詩證之:其出府歸吾廬詩曰,‘嵩碧伊瑟瑟’;重修香山寺排律云,‘兩面蒼蒼岸,中心瑟瑟流’;薔薇云,‘猩猩凝血點,瑟瑟蹙全匡’;閑游即事云,‘寒食青青草,春風(fēng)瑟瑟波’;太湖石云,‘未秋已瑟瑟,欲雨先沉沉’;又云,‘隱起磷磷狀,凝成瑟瑟胚’,亦狀太湖石也;早春懷微之云,‘沙頭雨染斑斑草,水面風(fēng)驅(qū)瑟瑟波’;暮江曲云,‘一道殘陽照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諸詩以‘瑟瑟’對‘斑斑’,對‘蒼蒼’,對‘猩猩’,豈是蕭瑟乎?”

明何良俊《四友齋叢說》:“楊升庵云:白樂天《琵琶行》:‘楓葉荻花秋瑟瑟’,此瑟瑟是珍寶名,其色碧,故以影指‘碧’字。最為賞音!而陳晦伯以‘瑟瑟谷中風(fēng)’正之。夫詩人吟諷,用意不同:白自言色,劉自言聲,又豈相妨?而必泥以蕭瑟之‘瑟’字耶!楊又引白‘一道殘陽照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正之,尤為妙絕?!?/p>

──以上摘自顧學(xué)頡、周汝昌選注《白居易詩選》,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63年7月第1版

3、滿腔遷謫之感,借商婦以發(fā)之,有同病相憐之意焉。比興相緯,寄托遙深,其意微以顯,其音哀以思,其辭麗以則?!妒攀住吩疲骸扒迳屉S風(fēng)發(fā),中曲正徘徊,一彈再三嘆,慷慨有余哀。”及杜甫《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與此篇同為千秋絕調(diào),不必以古、近、前、后分也。(《唐宋詩醇》卷二十二)

香山《琵琶行》,婉折周詳,有意到筆隨之妙。篇中句亦警拔。(黃子云《野鴻詩的》)

──以上摘自吳熊和主編《唐宋詩詞評析詞典》,浙江人民出版社

4、《琵琶行》作法:

這一篇《琵琶行》仿佛江潮涌處,余波蕩漾,有悠然不盡之妙。凡作長題,須步步映襯,處處點綴,在組織處,在悠揚處,筆意總須層出不窮,并須處處顧到主意,要細膩熨帖,要聯(lián)貫回護,才能盡長篇歌行之妙。

──摘自喻守真編注《唐詩三百首詳析》,中華書局1957年12月第2版

二、擴展閱讀

聽穎師①彈琴

韓 愈

昵昵②兒女語,恩怨相爾汝。劃然變軒昂,勇士赴敵場。浮云柳絮無根蒂,天地闊遠隨飛揚。喧啾百鳥群,忽見孤鳳凰。躋攀③分寸不可上,失勢一落千丈強。嗟余有兩耳,未省聽絲篁④。自聞穎師彈,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濕衣淚滂滂⑤。穎乎爾誠能⑥,勿以冰炭⑦置我腸!

注:

① 穎師:西域僧人,“穎”是其名,“師”對僧人的尊稱。

② 昵昵:親昵的樣子。

③ 躋攀:登攀。

④ 絲篁:絲竹等弦樂器,這里借指音樂。

⑤ 滂滂:流淌的樣子。

⑥ 誠能:確實擅長(彈琴)。

⑦ 冰炭:比喻心中忽冷忽熱,忽憂忽喜。

琵琶畫教案篇2

教學(xué)目標:

1、了解琵琶女的的涼身世和詩人貶職失意的苦悶心情,琵琶女的飄零身世和詩人宦途潦倒,溝通了彼此的感情渠道,控訴了封建社會摧殘人才的黑暗現(xiàn)實。

2、賞析這首詩的音樂美、意境美。領(lǐng)會運用多種手法描繪音樂形象,運用環(huán)境描寫渲染氣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寫作特點。

3、進一步提高學(xué)生的欣賞能力和朗讀背誦能力。

教學(xué)重點:

1、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寫聲音的高超技法。

2、引導(dǎo)學(xué)生從對物身世命運的分析中解讀作品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3、背誦全詩。

教學(xué)難點:理解作者對音樂的描寫以及是如何將樂曲的情調(diào)和演奏者的感情融為一體的。

教學(xué)時數(shù):3課時

教學(xué)過程:

第1課時

一、寫作背景

白居易生活在由盛轉(zhuǎn)衰的中唐時期。當時的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很尖銳,外族不斷入侵,自安史之亂后,國內(nèi)連年戰(zhàn)亂,民不聊生。朝廷宦官專權(quán)跋扈,藩鎮(zhèn)割據(jù)作亂,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朋黨之爭日益加劇,整個社會的政治經(jīng)濟日漸衰微,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白居易早年避亂江南,接近人民,對政治的混亂,人民的疾苦深有感受。他為官有"兼濟天下"之志。元和三年(公元808年),白居易擔任左拾遺(諫官),多次向唐憲宗上書,提出一系列改革時弊的措施,同時他又寫了揭露黑暗政治,反映人民疾苦的《新樂府》、《秦中吟》等諷喻詩,結(jié)果觸犯了掌握軍政大權(quán)的豪門貴族,引起唐憲宗和一些權(quán)臣的惱恨。元和九年被改任太子左贊善大夫這一閑職。

元和十年,平盧節(jié)度使李師道派人殺了宰相武元衡,向中央政權(quán)示 威,白居易認為這是重大"國恥".激于義憤,他率先上疏"急請捕賊,以雪國恥".但都被權(quán)貴們加上"越職奏事"的罪名,又造謠誣蔑說,白居易的母親因看花墜井而死,而白居易卻作賞花詩,新井詩,"有傷明教",于是貶為江州刺史,繼而又貶為江州司馬(九品小官)。白居易獲罪的真正原因主要是他寫的針砭時弊的諷諭詩,正如他自己所說,"始得名于文章,終得罪于文章".對于這次遭貶,詩人既感傷又憤慨。到江州后一年的生活更使他感受到社會世態(tài)炎涼,他有滿腔的怨憤無處傾訴。這首詩是詩人貶職到江州的第二年(元和十一年)秋天寫的,當時詩人45歲。

?琵琶行》的"行"是古詩的一種體裁,統(tǒng)稱"歌行體".它的特點是"篇無定句,句無定字",音節(jié)、格律比較自由,句法長短不一,富于變化。唐以后,歌行一般用五、七言古詩體裁。

二、整體感知

1、 聽朗讀錄音,注意下列字的讀音。

賈(gǔ) 恬(tián) 謫(zhé) 思(sì) 霓裳(cháng)

六幺(yāo) 嘈嘈(cáo) 間(jiān)關(guān) 蝦(há)蟆(má)

名屬(zhǔ)教坊(fāng) 綃(xiāo) 鈿(diàn) 篦(bì)

嘔(ōu)啞(yā)嘲(zhāo)哳(zhā)

2、學(xué)生默讀全詩,然后用一句話概括名段內(nèi)容。

第一段寫潯陽江頭夜送客;第二段寫江心聆聽琵琶曲;第三段寫江心自訴身世苦;第四段寫同病相憐感慨多;第五段寫重聞琵琶青衫濕。

三、講析小序

1、請學(xué)生朗讀小序。

2、請學(xué)生口譯小序,教師提示注意以下詞句。

左遷:貶官降職。古代以右為尊,以左為卑,所以把貶官降職叫"左遷".

明年:第二年。

錚錚然有京都聲:音調(diào)清脆動聽,有京都流行樂曲的聲調(diào)。錚錚,金屬相擊聲,這里形容弦聲清脆。

倡女:"倡"通"娼".這里指歌妓。

命酒:吩咐擺酒席。命,動詞,叫,吩咐,命令。酒,名詞用作動詞,擺酒席。

憔悴:臉色黃瘦。

轉(zhuǎn)徙:不斷轉(zhuǎn)換地方,遷移居處。

恬然自安:心境平靜,自覺安適。恬然,平靜坦蕩地。

斯人:這個人,指琵琶女。

是夕始覺有遷謫意:這天晚上才感覺到有被貶的不愉快的意味。謫,降職外調(diào)。

因為長句:就寫了一首長詩。因,連詞,于是,就。為,動詞,寫,作。長句,指七言詩。

凡六百一十六言:共計六百一十六個字。凡,共計。言,字。

命曰:命,動詞,取名,叫它。

3、請學(xué)生概述小序的內(nèi)容及作用。

明確:詩前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扼要地交代了時間、地點、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經(jīng)過,概括了琵琶女的身世和作者的心情。

小序的作用:說明了寫這首長詩的原因和命名,定下了全詩凄切傷懷的感情基調(diào)。本詩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濃的長篇敘事詩。

4、小序和詩歌哪些段落分別照應(yīng)?

明確:"明年秋,……錚錚然有京都聲"和第1自然段照應(yīng)。"問其人,……轉(zhuǎn)徙于江湖間"和第2、3自然段照應(yīng)。"予出官二年,……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和第4自然段照應(yīng)。

5、小序中說"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對此,你有何看法?

明確:"恬然自安"者,是話中有話,實際是說遭受貶謫的苦悶始終縈繞心頭,一直無法自安,而"遷謫意"當然也不是"是夕"才感受到的。這兩句反話,既是委婉地表達自己的抑郁憤慨之情,也是強調(diào)這次與琵琶女偶然相遇的事件給他的感受之深,是扣住"同是天涯淪落人"來說的。

四、賞析詩歌第1段。

1、學(xué)生朗讀第1段,教師提示下面詞句。

潯陽江:今江西省九江市北面的一段長江,因臨近潯陽,故古稱潯陽江。

主人下馬客在船:這一句是互文,意思是主人和客人都下了馬,登上船。

2、作為敘事詩的開頭,這一段都寫了什么內(nèi)容?這段中景物描寫的作用是什么?請用詩句中的一個字概括這一段所渲染的氣氛特點。

明確:這一段是全詩的引子,交代了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引了了琵琶聲。

頭兩句寫江頭送客,正當秋夜,楓葉如丹,荻花飄白,風(fēng)聲瑟瑟,這就烘托了一種惆悵惜別的悲涼氣氛。

中間四句寫船中餞別,"舉酒欲飲無管弦"為琵琶女的出場埋下伏筆,并和后文"潯陽地僻無音樂"照應(yīng)。在無管弦的寂寞中飲酒,自然"醉不成歡"酒喝得雖多,卻不成歡,言外之意是心情郁悶,一個"慘"字不但渲染出氣氛的特點,而且含蓄地吐露了詩人的悲抑心情。而船外則是江面茫茫,月影沉壁。詩人的離情別緒,有如荒江冷月。這些景物描寫不僅帶有濃厚的感情色彩,而且也為琵琶女的出場創(chuàng)造了環(huán)境氣氛。

最后兩句用"忽聞"造成語氣的強烈轉(zhuǎn)折,未見其人先聞其琵琶聲,用水上傳來的琵琶聲打破了寂寞、郁悶和凄清。用"主人忘歸客不發(fā)"突出琵琶聲的藝術(shù)魅力,感情由悲抑轉(zhuǎn)為驚喜。

這種氣氛可用詩中的一個"慘"字加以概括。

五、作業(yè)背誦第1自然段。

琵琶畫教案篇3

白居易自幼聰慧,刻苦讀書,口舌成瘡,手肘成胝。一生留下近3000篇詩作。白居易的近3000篇詩歌中,流傳千古的就是我們今天我們要學(xué)習(xí)的《琵琶行》,其中的“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讓人唏噓不已,白居易再聽琵琶女的彈奏后為什么“江州司馬青衫濕”呢?

教學(xué)目的

1、欣賞詩中運用比喻,形象描寫音樂的語言藝術(shù),

2、了解運用環(huán)境渲染氣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現(xiàn)方法。

3、認識封建社會造成琵琶女悲涼身世和詩人失意謫居的黑暗現(xiàn)實。

教學(xué)重點

1、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寫聲音的高超技法。

2、引導(dǎo)學(xué)生從對人物身世命運的分析中解讀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3、背誦詩歌的第二段。

教學(xué)難點

理解作者對音樂的描寫以及是如何將樂曲的情調(diào)和演奏者、聽者的感情融為一體。

教學(xué)過程:

一、了解有關(guān)文學(xué)常識和背景

1、簡介作者,教師補充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中唐時期現(xiàn)實主義的偉大詩人。青年時期家境貧困,對社會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較多的接觸和了解。讀書時期特別刻苦以至于舌上生瘡。少年就以詩成,曾以《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到京城拜望大詩人顧況,深得贊賞。29歲中進士,官至翰林學(xué)士、左拾遺、刑部尚書。白居易是唐代新樂府運動的倡導(dǎo)者,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寫下了不少揭露現(xiàn)實黑暗,反映勞動人民痛苦的詩篇,即被稱為的“諷喻詩”。白居易的詩通俗好懂,傳說“白傅作詩,老婦皆懂”。生活在由盛轉(zhuǎn)衰的中唐時期。青年時因戰(zhàn)亂曾四處漂泊,對社會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較多的接觸和了解。有“兼濟天下”、“為民請命”的理想和信念,屢次上書針砭時弊。寫下了《新樂府》、《秦中吟》為代表的“諷喻詩”,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統(tǒng)治階級的腐朽和罪惡。長篇敘事詩有《琵琶行》、《長恨歌》。他積極提倡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強調(diào)和繼承我國古典詩歌的現(xiàn)實主義優(yōu)良傳統(tǒng),反對“嘲風(fēng)月,弄花草”,作品有深刻的現(xiàn)實意義。

2、簡介寫作背景

白居易任左拾遺官職后,由于得罪了官僚及皇帝,43歲被改職任太子左贊善大夫,次年由于上書皇帝,言辭急切,被加上越職奏事的罪名,先被貶為江州刺史,又被貶為江州司馬,《琵琶行》就寫于第二年秋天。詩人正是借琵琶女的遭遇共鳴自身天涯淪落的不幸。

3、本文屬于樂府詩,簡介樂府:樂府本是漢武帝劉徹開始設(shè)立的掌管音樂的機關(guān),任務(wù)是制定樂譜、采集歌詞、訓(xùn)練樂工,以備朝廷舉行祭祀,召開宴會或舉行其他儀式時演奏。另外,還有一項任務(wù)就是采集民歌,供統(tǒng)治階級“觀風(fēng)俗”。后來其含義有了變化,指一種合樂的詩歌,即“樂府詩”,簡稱“樂府”。樂府詩有廣狹兩種意義:狹義的指漢以下入樂的詩,它包括文人創(chuàng)作的和采自民間的;廣義的包括詞曲和沒有入樂而襲用樂府舊題,或摹仿樂府詩體裁的作品。這首詩屬于后者。

4、關(guān)于歌、行、引: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長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種形式,后成為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其音節(jié)、格律一般比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雜言的古體,行,又叫“歌行”,它源于漢魏樂府,是樂府名曲之一。篇幅較長,句式靈活,平仄不拘,用韻富于變化,可多次換韻。

二、指導(dǎo)朗讀

1、注意讀音

錚(zhēng) 憫然(mǐng) 轉(zhuǎn)徙(xǐ) 潯陽(xún) 楓葉(fēng) 瑟(sè) 聲聲思(sì) 捻(niǎn) 霓裳(nícháng) 秋月白(bó) 衣裳(cháng) 紅綃(xiāo) 鈿頭銀蓖(diàn bì) 謫居(zhé) 整頓衣裳——(cháng) 還獨傾——(huán) 間關(guān)——(jiān)

2、聽配樂朗讀

3、自由散讀

三、疏通小序,積累字詞(看注解,查工具書,和同學(xué)交流下列詞句意思)

明年——(第二年) 年長色衰——(女性面容) 遂命酒——(擺上酒宴) 使快彈數(shù)曲——(暢快) 感斯人言——(被感動) 因為長句——(于是寫下了) 歌以贈之——(作歌) 凡六百一十六言——(一共)

四、作業(yè):朗讀并翻譯小序

琵琶畫教案篇4

教學(xué)目的

1。指導(dǎo)學(xué)生順暢地誦讀全詩并當堂背誦第二節(jié);

2。感受“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悲劇美;

3。感知詩中音樂描寫的美好意境,體會敘事詩的抒情藝術(shù)。

教學(xué)程序

一、激趣導(dǎo)入

由“高山流水”的知音故事導(dǎo)入。

二、誦讀鑒賞:

(一)范讀全詩,引導(dǎo)學(xué)生進入情境

(二)討論精講,點撥要點

1?!杜眯小肥且皇讛⑹略?,敘了什么事?

詩人謫居江州,月夜送客江邊,巧遇琵琶女之事。

2。通過敘事塑造了哪幾個人物形象?共同點?

琵琶女和詩人自己。“同是天涯淪落人”。

3?!皽S落”的具體情況是怎樣的?(引導(dǎo)學(xué)生用原詩文回答,齊讀相關(guān)詩句,感受“淪落”之情)

1)讀序與第三節(jié)相關(guān)部分,了解琵琶女的身世、遭遇與心境。

當年:艷蓋群芳,藝壓京城,人妒人捧,年年歡笑;

而今:年老色衰,門前冷落,委身商人,獨守空船。

京倡 商婦 怨

2)讀p53注釋②、序、第一節(jié)與第四節(jié)相關(guān)部分,了解詩人的遭遇與心境。

當年:詩酒流連,絲竹不絕,高朋滿座,其樂融融;

而今:謫居臥病,有酒無樂,送客慘別,其情凄凄。

京官 謫官 恨

4。“相逢何必曾相識”,是什么使素不相識、萍水相逢的詩人和琵琶女聯(lián)系在一起?

音樂(琵琶聲)。

一個獨守空船,借樂訴怨;一個送客江頭,有酒無樂。一個善彈,一個善聽,演繹出一出千古傳誦的知音故事。這正如潯陽樓楹聯(lián)所言:

楓葉四弦秋,棖(chéng,觸動)觸天涯遷謫恨;

潯陽千尺水,句(gōu ,勾)留江上別離情。

5。音樂是溝通詩人與琵琶女情感的橋梁,全詩寫音樂寫了幾個回合?

三個回合:一聞琵琶(第一節(jié))邀相見,再聞琵琶(第二節(jié))訴淪落,三聞琵琶(第五段)青衫濕。

6。是什么樣的琵琶聲竟然有如此吸引力和感染力呢?

1)一聞琵琶是什么樣的聲音,不知道,但可以從兩人當前的心境中猜想到它的基調(diào):悲涼哀怨。理由有二:琵琶女在“繞船月明江水寒”之際,顯然是借彈琵琶來排遣獨守空船的寂寞感;

“醉不成歡慘將別”的主、客的情緒受到觸動,加重了離愁,以至“主人忘歸客不發(fā)”。

2)一聞琵琶聞聲不見人,二聞琵琶見人再聞聲。第二節(jié)是重點精彩詩節(jié),濃墨重彩地描寫了琵琶女的出場、彈奏情形和樂聲變化。(分層導(dǎo)讀,達到背誦)

① 找出描寫琵琶女出場的名句,體會琵琶女的形象特征。

琵琶女出場,舉止端莊,神態(tài)含羞,似有滿腹辛酸心事。

② 誦讀描寫彈奏情形的詩句,分析描寫內(nèi)容和表現(xiàn)力。

調(diào)弦定音,非同凡響,聲中含情;信手續(xù)彈,聲聲含悲,心事無限;彈奏名曲,技藝高超。雖沒有具體描寫樂聲,卻為下面具體描寫樂聲做好了鋪墊。

③ 鑒賞具體描寫樂聲的詩句:

詩人是用什么手法來描寫樂聲的?

借助語言的音韻摹聲,兼用比喻、通感加強其形象性。

對照注釋,結(jié)合作比事物特點,體會比喻所表現(xiàn)的樂聲特點;

依據(jù)樂聲特點體會樂曲的發(fā)展變化和琵琶女的感情。(試畫曲線圖示樂曲發(fā)展變化)

旋律變化,心潮起伏。

樂聲造像:琵琶女身懷絕藝,心懷哀怨。

3)三聞琵琶,為何 “凄凄不似向前聲”,詩人“淚濕青衫”?

琵琶女聽到詩人傾訴后,既悲自己的漂流淪落,又悲詩人的被貶遭際,所以樂聲更凄悲;詩人由琵琶女的傾訴,想到自己的被貶,既悲琵琶女的悲涼身世,又悲自己的謫居荒僻之地,所以淚濕青衫。兩人感情更加相通,達到了相融。

三、整合小結(jié),強化感受

全篇寫音樂三個回合:一聞樂,聞聲不見人,情相觸;再聞樂,見人再聞聲,情相通;三聞樂,知人重聞聲,情相融。琵琶聲中塑造出詩人自身橫遭貶謫、抑郁寡歡的形象,琵琶女漂流淪落、凄苦哀怨的形象;青衫淚中表現(xiàn)出詩人與琵琶女“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平等心情。(“江州司馬,青衫淚濕,同在天涯。作者與琵琶演奏者有平等心情。白詩高處在此,不在他處。”——《讀注釋唐詩三百首》批語)

讀《琵琶行》有感:人生難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難覓。伯牙操琴遇子期,高山流水韻依依。樂天潯陽聞琵琶,相逢何必曾相識。寄語天涯淪落人,莫愁前路無知己。

板書設(shè)計

琵琶畫教案篇5

教學(xué)目標:

1.基礎(chǔ)知識目標:了解作者、整體感知詩的寓意;

2.思想教育目標:了解李白的放達;

3.能力培養(yǎng)目標:結(jié)合詩歌內(nèi)容講解誦讀要求。

教學(xué)重點:誦讀。

教學(xué)難點:誦讀要求。

教學(xué)時數(shù):兩課時

教學(xué)過程與步驟:

一、導(dǎo)語設(shè)計:

提起李白,我們最熟悉的莫過于“床前明月光”了,那里有真摯的感情,有清麗的詞句,但我們也許只感到它的優(yōu)美,并不覺得有什么出奇,因為同樣意境的語句,在其他人的詩里同樣可以讀到。再后來,讀的詩越來越多了:“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綸送我情”、“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fēng)拂檻露體濃”… …也許從這里我們開始驚詫于他才思的綺麗,那些打破常規(guī)而有無比妥帖的形容譬喻,他是如何想出來的?他的字里行間,果然帶有一股飄忽飛逸的神仙氣息。大家還記不記得高二時我們學(xué)的《夢游天姥吟留別》?哪有通篇記述夢境的?人間哪有這般的山水?而李白所用的哪里是人間的言語!他的句子沒有任何格律的束縛,有的是《詩經(jīng)》似的端雅,有的是《山鬼》的激越。他逸興遞飛,豪氣縱橫,像天上的云氣;他神飛八極,自由馳騁,像原野的奔馬。在他的詩里,在他的夢里,李白抖去了一切凡世的塵土,完全恢復(fù)了他仙人的姿態(tài):上穿碧落下黃泉,他的神思在世界的每一度時空毫無拘束地游行。今天讓我們再次追隨詩仙,一起神游《蜀道難》。

二、解題

1、簡介文體知識:

本詩是一首七言樂府詩。樂府詩是漢武帝劉徹開始設(shè)立的掌管音樂的機關(guān),任務(wù)是制定樂譜、采集歌詞、訓(xùn)練樂工,以備朝廷舉行祭祀,召開宴會或舉行其他儀式時演奏。另外,還有一項任務(wù)就是采集民歌,供統(tǒng)治階級“觀風(fēng)俗”。后來其含義有了變化,指一種合樂的詩歌,即“樂府詩”,簡稱“樂府”。樂府詩有廣狹兩種意義:狹義的指漢以下入樂的詩,它包括文人創(chuàng)作的和采自民間的;廣義的包括詞曲和沒有入樂而襲用樂府舊題,或摹仿樂府詩體裁的作品。今天我們學(xué)習(xí)的這首詩就屬于后者。

2、作者及背景介紹: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少年時代在四川度過,25歲,出三峽,泛洞庭,東游吳越,北上太原,有“大濟蒼生”之志。唐玄宗天寶九年(742年),李白奉召進京,他本想此行能夠施展才華,有所作為,但理想很快破滅了,皇帝的不重用,權(quán)臣的排擠,加之個人的傲岸不羈,一年多便被賜金放還,因而思想上便由入世轉(zhuǎn)為出世,于是放浪形骸,寄情山水,詩酒逍遙,最后客死安徽當涂。他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詩作,《蜀道難》《行路難》《夢游天姥吟留別》《靜夜思》《早發(fā)白帝城》等最能代表其藝術(shù)特色。他兼善各體詩歌,尤以古詩為精,是唐代浪漫主義詩歌的代表作家。

對這首詩的創(chuàng)作曾有一些附會史事的說法,如以為它是諷刺唐玄宗避安史亂入蜀的,如課文注釋①等,幾乎沒有定論,同學(xué)們?nèi)粲信d趣,可以自己去考證。但有一點得到了大多數(shù)人的贊同:此詩作于天寶初年,這時正是李唐王朝由盛轉(zhuǎn)衰的前夕,詩人在表面繁榮的背后,仿佛已經(jīng)預(yù)感到潛伏著的社會危機,深感于人生道路的艱難。

3、課題簡析:

?蜀道難》是樂府《相和歌辭瑟調(diào)曲》舊題?!稑犯忸}》云:“《蜀道難》備言銅梁、玉壘(均為蜀山名)之阻。”本篇根據(jù)這一詩題傳統(tǒng)的內(nèi)容,以雄健奔放的筆調(diào),運用夸張形容的手法,描繪了由秦入蜀道路上驚險而奇麗的山川,既寫了蜀道的艱難,又寫了人生旅程的艱難。全詩氣勢磅礴,風(fēng)格豪放,表現(xiàn)了詩人杰出的藝術(shù)才能和豐富的想象力,充分體現(xiàn)了李白浪漫主義的創(chuàng)作特點。

三、研習(xí)課文

1、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1)誦讀課文,消滅生字詞等障礙。

①學(xué)生自由誦讀,標出讀不準的字詞、讀不順的句子。

②對照注釋第二次誦讀,相互討論質(zhì)疑,教師巡回答疑。

③放錄音或教師配樂范讀課文,要求學(xué)生聽清字音,聽出節(jié)奏,把握感情基調(diào)。

(2)內(nèi)容與形式的總理。

學(xué)生進一步朗讀,勾畫過渡性的語句,理清思路,完成課后練習(xí)二。

這首詩以“蜀道難”的“難”為核心,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線索,抓住各處山水特點來描寫,以展示蜀道之難,表達了對當時社會的隱憂微愁。

2、具體研習(xí),突出重難點。

(1)按照詩人的思路和所寫的情景,全詩大致可分為幾個層次?

明確:全詩可分為三個層次。

開頭到“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為第一層。這是從歷史上秦蜀阻塞的角度,極寫蜀道隔絕之久與開辟之難。

“上有六龍會日之高標”到“使人聽此凋朱顏”為第二層,從現(xiàn)實山勢高危的角度,極寫蜀道度越之難。

(2)“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這句詩有什么含義?它重復(fù)出現(xiàn)三次各有什么作用?

這首詩以主旨句“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貫穿始終,已經(jīng)顯示了它的詠嘆基調(diào)。統(tǒng)觀全詩,詩人之嘆有三:一嘆蜀道之高,二嘆蜀道之險,三嘆蜀中戰(zhàn)禍之烈。這三嘆其實也蘊含在詩人的具體描寫和抒情直白中。例如“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這是嘆蜀道之高,因為黃鶴之飛至高,猿猱動作最靈,二者皆不得過,人又何能翻越?再如“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這是嘆蜀道之險,用勸游者的口吻寫出,意味尤為深長。又如“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這是嘆蜀中戰(zhàn)禍之烈,又與開頭的“噫吁巇,危乎高哉“一句照應(yīng),顯得意味深長。主旨句的第三次出現(xiàn)結(jié)束了全詩,將“蜀道難”的內(nèi)容概括無余,使讀者興無窮之嘆。

由此可知,主旨句的反復(fù)出現(xiàn),不僅在詩的結(jié)構(gòu)上起著統(tǒng)攝、鉤連、總括的作用,而且對全詩的詠嘆基調(diào)的形成起著重要作用。

(3)詩人怎樣來表現(xiàn)蜀道的雄奇險峻?

明確:神話傳說:五丁開山、六龍回日——寫出了歷史上的不可逾越之險阻。

虛寫映襯:黃鶴不得飛渡、猿猱愁于攀緣——映襯人行走難上加難。

摹寫神情、動作:手捫星辰、呼吸緊張、撫胸長嘆、步履艱難、神情惶悚——困危之狀如在眼前。

借景抒情:古木荒涼、鳥聲悲凄——使人聞聲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蒼涼的環(huán)境氛圍,有力地烘托出蜀道之難。

運用夸張:“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夸飾山鳳之高,絕壁之險,渲染驚險的氣氛。

(4)全詩最后一段寫劍閣,對天寶初年的唐朝社會有什么現(xiàn)實意義?

明確:在風(fēng)光變幻,險象叢生的驚險氛圍中,最后寫到了蜀中要塞劍閣。在大劍山和小劍山之間有一條30里長的棧道,群峰如劍,連山聳立,削壁中斷如門,形成天然要塞。因其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歷史上在此割據(jù)稱王者不乏其人。詩人從劍閣的險要引出對政治形勢的描寫。他化用西晉張載《劍閣銘》中“形勝之地,匪親勿居”的語句,目的在于勸人引為鑒戒,警惕戰(zhàn)亂的發(fā)生,并聯(lián)系當時的社會背景,揭露了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殺人如麻”,這既像描寫蜀道猛獸又是影射政治兇煞的雙關(guān)語句,為詩篇增添了深厚的意蘊、現(xiàn)實的內(nèi)涵。

3、欣賞品味。分析詩歌藝術(shù)特色:

(1)善用反復(fù):

文中三次反復(fù)“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每出現(xiàn)一次就給讀者帶拉新的啟示,由此自然形成了以主旨句貫穿始終、內(nèi)容層層深入的格局,使人產(chǎn)生一嘆之不足而至于再,再嘆之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

(2)豐富而神奇的想象:

文中所想象的蜀地與其山巒、山路的情形使人覺得怵目驚心,毛骨悚然,大有見蜀山而回轉(zhuǎn)之意。

(3)夸張到極至的技巧:(學(xué)生尋找出詩歌中的夸張語句,談出感受)

(4)多樣的詩歌意境:

為了表達主觀感受與目的的需要,詩歌中構(gòu)織不同的意境:高峻、宏偉、神奇、凄清、恐怖等各種意境均有描繪,而這些意境又統(tǒng)統(tǒng)表現(xiàn)一個“難”字。

(5) 神秘的傳說:

“五丁開山”“太陽神回車”“子規(guī)哀啼”等傳說的出現(xiàn),使全詩籠罩一種神秘氣氛,也從另一個角度表現(xiàn)出了一個“難”字。

4、賞析詩句:

(1)連峰去天不盈尺……砯崖轉(zhuǎn)石萬壑雷”這幾句描寫好在哪里?

詩人先托出山勢的高險,然后由靜而動,寫出水石激蕩,山谷轟鳴的驚險場景,好像一串電影鏡頭:開始是山巒起伏,連峰接天的遠景圖畫;接著平緩地推出枯松倒掛絕壁的特寫;而后,跟蹤而來的是一組快鏡頭:飛湍、瀑流、懸崖、轉(zhuǎn)石,配合著萬壑雷鳴的音響,飛快地從眼前閃過,驚險萬狀,目不暇接,從而造成一種勢若排山倒海的強烈藝術(shù)效果,使蜀道之難的描寫,簡直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如果說上面山勢的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那么此處山川的險要更令人驚心動魄了。

(2)“蜀道難”這樣一個難以表述的事物,李白為什么描繪得如此動人?

李白之所以描繪得如此動人,還在于他融貫其間的浪漫主義激情。詩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對自然景物不是冷漠地觀賞,而是熱情地贊嘆,借以抒發(fā)自己的理想、感受。那飛流驚湍,奇峰險壑,賦予了詩人的情感氣質(zhì),因而才呈現(xiàn)出飛動的靈魂和瑰偉的姿態(tài)。詩人善于把想像、夸張和神話傳說融為一體寫景抒情。言山之高峻,則曰:“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狀道之險阻,則曰:“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詩人從蠶叢開國說到五丁開山,由六龍回日寫到子規(guī)夜啼,天馬行空般地馳騁想像,創(chuàng)造出博大浩渺的藝術(shù)境界,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讓我們透過奇麗峭拔的山川景物,仿佛看到詩人那“落筆搖五岳,笑傲凌滄州”的高大形象。

唐以前的《蜀道難》作品簡短單薄,李白對這一樂府古題有所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他運用了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直到十一言等參差錯落,長短不齊的句式,形成極為奔放的語言風(fēng)格;韻腳也不斷變化,適合表現(xiàn)自由不羈的氣魄,描寫蜀中險要環(huán)境,一連三換韻腳,極盡變化之能事。這對他表現(xiàn)豐富奇特的想像和笑傲現(xiàn)實的浪漫主義精神也起到了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作用。

5、課堂訓(xùn)練。

(1)閱讀課文,經(jīng)自由討論,完成課后練習(xí)三。

(2)背誦這首詩。

6、 課堂小結(jié):

這首詩,大約是唐玄宗天寶初年,李白第一次到長安時寫的,他襲用樂府古詩,展開豐富的想象,著力描繪了秦蜀道路上奇麗驚險的山川,并從中透露了對社會的某些憂慮與關(guān)切。

琵琶畫教案篇6

一、教學(xué)目標

1、積累文學(xué)常識;

2、欣賞詩中運用描寫音樂的語言;

3、品味意境,體味情感;

4、背誦課文。

二、教學(xué)重難點

1、賞析詩中的音樂描寫;

2、引導(dǎo)學(xué)生抓主旨句,結(jié)合詩人和琵琶女的人生遭遇,體會詩人思想感情,分析人物形象。

三、教學(xué)方法

誦讀自主學(xué)習(xí)合作探究

四、課時安排:

一、導(dǎo)入新課:課前用ppt播放“高山流水”音樂(配一組意境與高山流水音樂相符的圖片,自動播放),營造氣氛。

導(dǎo)語:音樂是人類最富于靈性的創(chuàng)造,它通過七個音符對稱與非對稱的排列,奏出或悲憤激越或輕柔纏綿的樂曲,以表現(xiàn)豐富多彩的人生體驗,抒發(fā)人們內(nèi)心的情感,因此音樂與同為抒寫人生體驗的詩歌并被稱為藝術(shù)的最高境界。剛才我們聽的這首名曲是“高山流水”,這里面的故事,千百年來世人傳頌不斷。

兩千多年前,一個文人雅士,一個山野樵夫,是音樂將他們聯(lián)系了起來,于是世上便流傳著知音的佳話。一千多年前,一個文人騷客,一個天涯歌女,又是音樂讓他們共同演繹了一首千古不衰的知音絕唱。在那個不朽的夜晚,潯陽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風(fēng),清冷的月光,飄飛的荻花,永遠記住了這個美麗而憂傷的故事。今天我們就來學(xué)習(xí)白居易遭貶謫之后,巧遇琵琶女,因同病相憐而信筆寫來的經(jīng)典樂府《琵琶行》。

二、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今陜西渭南人。早年熱心濟世,強調(diào)詩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與元稹積極倡導(dǎo)“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dǎo)者。所作《新樂府》、《秦中吟》,“唯歌生民病”、“句句必盡規(guī)”,與杜甫的“三吏”、“三別”同為著名的詩史。長篇敘事詩《長恨歌》、《琵琶行》則代表他藝術(shù)上的最高成就?,F(xiàn)存詩近三千首。

三、寫作背景

白居易生活在由盛轉(zhuǎn)衰的中唐時期,當時的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都很尖銳。外族不斷入侵,自安史之亂后,國內(nèi)連年戰(zhàn)亂,民不聊生,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朋黨之爭日益加劇,整個社會的政治經(jīng)濟日漸衰微,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白居易早年避亂江南,接近人民,對政治的混亂、人民的疾苦深有感受。唐憲宗元和十年,跟擁兵割據(jù)的藩鎮(zhèn)吳元濟勾結(jié)的朝中重臣派人刺死宰相武元衡,長安城頓時一片混亂。白居易當時任東宮贊善大夫,是個陪侍太子的閑職不能過問朝政,但他壓抑不住自己的憤怒,上書請求緝捕兇手,終以越職言事的罪名被貶為江洲司馬。對于這次遭貶,詩人既感傷有憤慨。到江洲后一年的生活更使他感受到世態(tài)炎涼。他有滿腔的怨憤無處傾訴,到江洲的第二年就創(chuàng)作了這篇著名的長詩。

四、白居易生平與詩作

五、解題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還有《長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種形式,后成為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三者雖名稱不同,實則大同小異,常統(tǒng)稱“歌行”。是一種具有鋪敘記事性質(zhì)的歌辭。其音節(jié)、格律一般比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雜言的古體,富于變化。本詩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濃的長篇敘事詩。

六、整體感知,疏通讀音

1、學(xué)生自由朗讀,借助工具書,掃除生字詞;

2、播放朗讀視頻(ppt),初略感悟,正音。

3、齊讀課文

七、解讀序??

要求通讀序言,利用課文注解,翻譯文句,并說說此“序言”的作用。

掌握序言中重點文言字詞:

1、左遷:降職(補充:右遷,升職)2、明年:古義:第二年,今義:今年的下一年。

3、命酒:酒,名詞活用為動詞,擺酒;4、因為:因此創(chuàng)作,為動詞,寫作,創(chuàng)作

5、長句:古義:七言詩,今義:結(jié)構(gòu)復(fù)雜,詞語較多的句子

6、歌以贈之,歌:名詞活用為動詞,作歌7、命曰:命,名詞作動詞,命名,題名序言作用:交代時間、地點、人物和故事梗概,概述歌女的悲涼身世,說明寫作的背景動因,并為全詩定下凄切的感情基調(diào)。

八、課后作業(yè)

利用課文注解和工具書,翻譯課文,梳理文句意思,分別用一句話概括各段的內(nèi)容。

琵琶畫教案篇7

知識目標:

品味詩歌意境,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學(xué)習(xí)描寫音樂的方法,領(lǐng)悟作者的藝術(shù)特色。

理清全文脈絡(luò),分析結(jié)構(gòu)特點。

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xué)生透過人物的行動、語言,理解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學(xué)習(xí)用比喻描寫聲音變化的寫法,培養(yǎng)學(xué)生聯(lián)想和想象能力。

教學(xué)重點:

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寫聲音的高超技法。

通過對人物身世命運的分析,解讀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教學(xué)步驟:

一、導(dǎo)入:中國是一個盛產(chǎn)詩歌的國度,迄今為止,我們已經(jīng)穿越《詩經(jīng)》、《唐詩》走過了3000多年的曲折歲月?!短圃姟肥俏覈姼璧囊蛔叻?,它像一座光芒四射燈塔,照耀著歷代文人墨客。一提起唐代,人們首先想到的恐怕不是帝王將相,而是詩人才子。唐朝有這樣一位皇帝,他的名字也許早已被人們淡忘了,可是他為一位詩人寫的悼亡詩卻永久的流傳了下來。這位皇帝是誰呢?他就是唐宣宗李忱。他寫的這首詩是這樣的:

綴玉連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

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

師:這位詩人是誰?

生:白居易

師:怎么知道?

生:名居易,字樂天;一篇《琵琶行》,一篇《長恨歌》。

二、作者簡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現(xiàn)實主義詩人,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生于河南省新鄭,青年時家境貧困,對社會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較多的接觸和了解。二十九歲中進士,官至左拾遺(諫官)。有“兼濟天下”的理想,屢次上書針砭時弊。寫下了《新樂府》、《秦中吟》為代表的“諷喻詩”,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統(tǒng)治階級的腐朽和罪惡。由于得罪了憲宗和官僚集團,被貶官。著有《白氏長慶集》七十一卷,今存書近三千首。在文學(xué)上白居易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強調(diào)和繼承我國古典詩歌的現(xiàn)實主義優(yōu)良傳統(tǒng),反對“嘲風(fēng)月,弄花草”而別無寄托的作品,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dǎo)者,在文學(xué)史上有重要地位。作品以通俗流麗著稱?!杜眯小肥俏覈膶W(xué)史上著名的長篇敘事詩,是白居易的代表作品之一。

師:白居易是在什么情況下寫的《琵琶行》?

生:被貶潯陽。

三、文題背景:

這首敘事詩,主要記敘白居易貶謫江州時,在一個蕭瑟的秋夜,送客潯陽江頭,偶逢琵琶女,從其苦難的身世聯(lián)想到自己政治上的坎坷失意,頓時觸發(fā)了天涯淪落的痛苦心境,悲愴之意油然而生,他飽蘸滿腹辛酸之淚,盡情傾述悲憤之情,寫下了千古絕唱《琵琶行》。詩一問世,即廣為傳送,遠揚塞外,直至今天,雖歷時千載,仍傳不衰。

師:后人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就修建了琵琶亭。于是琵琶亭永遠的記載了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間這個美麗而憂傷的故事,潯陽江水又將這個美麗的故事千古的流傳下來?,F(xiàn)在我們學(xué)習(xí)這篇課文。

四、翻譯并疏理課文思路。

序言部分:交待寫作動機。第三段:江中聽訴身世苦。

第一段:潯陽江邊聞琵琶。第四段:同病相憐感慨多。

第二段:江心聆聽琵琶曲。第五段:重問琵琶青衫濕。

五、講析課文:

一、分析琵琶女、白居易的共同命運。

師:在這首長詩(敘事詩)當中,詩人一共塑造了幾個形象?

明確:兩個:琵琶女、詩人

師:在這首長詩當中,詩人是用哪一個詩句將這兩個形象連接在一起的?

師生: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師:為什么白居易會發(fā)出這樣一聲哀嘆——同是天涯淪落人。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間有什么共同的命運

提示:從樂妓與詩人的人生歷程中來尋找答案。

師:樂妓:早年的境況是“藝壓京城、艷蓋群芳”(色藝雙絕);

現(xiàn)在的境況是“年老色衰、漂泊憔悴”(委身商人)。

詩人:早年的境況是“身居高位、名動京師”(高官厚祿);

現(xiàn)在的境況是“謫居臥病、飄零天涯”(淪落凄涼)。

他們有著相似的經(jīng)歷:都是由“盛”(風(fēng)光無限、春風(fēng)得意)而“衰”(淪落天涯、境況凄涼)。琵琶女用一支琵琶曲向人們傾述了她坎坷曲折的人生,白居易用文學(xué)藝術(shù)形象的再現(xiàn)了琵琶女精湛的演技,又盡情地傾述了自己的悲憤之情。是“音樂”將他們聯(lián)系在一起。

師:詩人被貶到此地后基本上做到了“恬然自安”,是什么導(dǎo)致了他的情感波動。

師:提示:(從小序中找)錚錚然有京都聲。

師:為什么聽到京都聲后,能激起白居易如此強烈的憤懣,憂郁之情?

明確:詩人有著偉大抱負和理想,長安城是他施展抱負的地方,他被貶之后,表面上安于現(xiàn)狀,可是不能施展抱負一直是他心頭的一件憾事,而琵琶女表演的樂曲“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薄般y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這都是非常激越雄壯的曲子,正好能釋放自己隱藏在心頭的深深的抑郁。也將白居易心頭的不快之情一泄而出,表達了心頭激烈的情感。

師:請大家想一下,假如琵琶女在江中演奏的是一曲江南小調(diào),能否激起詩人如此強烈的情感?

明確:江南小調(diào)是歡快的、流暢的感情,不能表達白居易的心情。而這首琵琶曲所表達的是琵琶女晚年落泊的情感,這種心情正符合白居易當時的心情,二者產(chǎn)生了共鳴。才激起了詩人內(nèi)心如此強烈的感傷情感?

二、欣賞這千古絕唱的音樂描寫。

師:音樂并不象高聳入云的山峰,奔騰不息的河流,翁郁蒼翠的林木那樣形象可感,它有聲無形,縹緲難以捕捉,歷代用詩歌來表現(xiàn)音樂的作品很少,堪稱精品的就更罕見。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對音樂的描寫可以說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可謂描寫音樂的極品,自唐以來歷詠不衰,實乃千古絕唱,現(xiàn)在我們就來欣賞它。

整個曲調(diào)可以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前奏曲”:“轉(zhuǎn)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边@是詩人描寫音樂的開始,音樂的魅力在其能抒發(fā)感情,琵琶女是一個演奏的高手,她通過自己的演奏訴說自己悲慘的遭遇和內(nèi)心的哀愁:潯陽江邊,風(fēng)寒月冷,琵琶女獨守空船,孤單凄涼。所以其出場彈奏時旋律低沉抑郁。而白居易則是一個聽曲的高手,他通過聽琵琶女的演奏,由琵琶女的遭遇聯(lián)想到自己遭貶,心情十分低落,因而最后發(fā)出了“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感慨,所以這兩句寫出了漂泊流浪之恨,寫得特別入神。

第二部分是“歡樂曲”:“輕攏慢捻抹復(fù)挑,初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边@時歡快明朗、清脆悅耳的琵琶聲,忽高忽低,交織起起伏生動的樂章,唱出了琵琶女春風(fēng)得意的青年時代。那時的她,可謂色藝超群,名噪京華,“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shù)”,成功的榮譽與醉酒歡歌構(gòu)成她生活的全部。這一切怎不令她留念,故而旋律一轉(zhuǎn)為清脆圓潤、輕快舒徐,形象生動?!按笾樾≈槁溆癖P”更使人覺得在這里落下的哪里是珠子,分明是她往日的盈盈笑語,和歡快時滾燙的淚水,讓人過耳不忘。接著用“間關(guān)鶯語花底滑”寫弦音像黃鶯(在)花下唱著輕快婉轉(zhuǎn)的歌曲,優(yōu)美動聽。這更進一步寫出了琵琶女內(nèi)心的歡快。

第三部分“沉思曲”:“幽咽泉流冰下難。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生?!睗u漸地,弦聲緩慢,仿佛眼前的小溪被寒冰阻塞著,發(fā)出冷澀的低泣,訴說著琵琶女心中難以言表的苦楚。旋律變得“冷澀”“凝絕”,音樂之聲“暫歇”,在間歇中琵琶女心中深深的愁和怨在壓抑著,命運的變化使此時的琵琶女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當中。此時此刻真是無聲勝有聲呀。

是呀,琵琶女好景不長,“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她“年長色衰”,生活變故,門庭冷落。迫于生計,她“老大嫁作商人婦”。回憶到這兒,怎不肝腸寸斷?

最后一部分是“悲憤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這段音樂情緒高漲起來,絕非柳暗花明,重見天日,而是以剛勁急促、震撼人心的節(jié)奏,表達琵琶女對命運的不平之感與憤懣之情。這時她的幽愁怨恨一下子如破瓶而出的水漿滾滾而出,宣泄了她的幽愁暗恨。為何?

明確:琵琶女受傷的心靈本渴望愛情的撫慰,但薄情的丈夫“重利輕離別”,讓她時??沾毷亍_@現(xiàn)實更使她痛不欲生,悔恨交加,故而音樂之聲如“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高亢激越的旋律正是她對世人重色輕才和丈夫重利寡情的憤怒控訴。“四弦一聲如裂帛”,如裂帛,這是琵琶女的心的碎裂,也是詩人被貶九江之后,他的偉大抱負被撕裂,是憤激的哀號。

總之,詩人不但寫出了琵琶女音樂技藝的高超,而且通過樂曲的變化,表達出演奏者內(nèi)心情感的起伏變化,讓人如聞其聲,如感其情。正如詩人所云:“我聞琵琶已嘆息?!北瘧嵉那{(diào),令普天下傷心人聞聲一哭!這一段,白居易和琵琶女,一個筆下寫憂怨,一個弦上彈憂怨,他們都有一樣的愁怨,詩人用濕漉漉的詩行寫出了用濕漉漉的眼淚浸泡得濕漉漉的心。

師:“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有何作用?

它給我們(造成了)一種視覺和聽覺的美感:琵琶女的演奏停息了,東船西舫悄然無聲,這是美妙絕倫的琵琶聲引人入勝,引發(fā)了每一個人內(nèi)心的郁悶和苦痛的結(jié)果;在茫茫的江水上,江面微波蕩漾,落花慢慢漂流,只看到倒映在水中的明月,它盛滿憂愁,彌漫著涼意,將人們引入一個凄清和悲涼的意境。它渲染了當時凄清的氣氛又襯托出琵琶女彈奏的高超技藝,給人造成余音繞梁的感覺。

師:讀了這一段,你能想到當時是怎樣的社會現(xiàn)實?

塵世太污濁、黑暗,詩人(包括如詩人一樣的有志之士)報國無門,請纓無路,他只能在詩歌世界成為士大夫。憑他的才華,他本來應(yīng)該是這個塵世王國中的一個寵兒,結(jié)果卻成了塵世的遺棄兒。他滿懷的愁怨,就算是甘醇的杜康酒也化解不了,詩人的命運是苦楚的,即使醉了也不能一醉方休而沉醉千年,醒來后又只能繼續(xù)走他飄泊的人生路。

師:此段關(guān)于音樂的描寫,是不是直接描寫?

生:是。

師:白居易對琵琶曲的總體感受是什么?

生:如聽仙樂耳暫明(這是對琵琶女的高度贊揚)。這么美妙的音樂正是“此曲只應(yīng)天上有,人間那得幾回聞?!?/p>

三、總結(jié)本課描寫無形的音樂所運用的方法:

明確:第一就是運用比喻(修辭方面):“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把音樂的音高、節(jié)奏、旋律用畫面形象地寫出來,給人以無限的聯(lián)想;

第二就是用雙聲疊韻詞(用字方面):“嘈嘈切切”,“幽咽”,能把音樂的韻律和節(jié)奏表現(xiàn)出來。

第三就是運用的對比(有聲和無聲)、動靜結(jié)合的方法:在小學(xué)的作文中,曾經(jīng)常寫到“我們教室里非常的靜,連一根針掉到地上都能聽到它的聲音”,那么,以這種手法來寫,就能突出教室的靜,這種寫法,在以后的作文中也應(yīng)借鑒一下。

第四就是運用心情來表現(xiàn)音樂:如“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表現(xiàn)了心情的壓抑,就可以體會到弦聲的低沉。

第五就是把無形的音樂化為有形,有了畫面感:比如說“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幽咽泉流冰下難”“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詩人把抽象的東西具體化、形象化的表達了出來,并能區(qū)別音調(diào)音色的變化,真是妙不可言。

四、課堂小作文:本文在寫作中不但注意了音樂美,而且也注意了畫面美。比如像《琵琶行》里面的“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這里面的意境就非常美,請大家把它改寫成現(xiàn)代文。

參考:春江花月夜,一彎江水,一輪明月,尋聲凝目月下船,空艙之前一紅顏,追前憶昔信手彈,月浸江水人心寒。

五、聯(lián)想積累:古今中外還有許多描寫音樂的詩都給人們以不盡的美感,你能想出一些嗎?

參考:如劉長卿寫過一首詩:“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fēng)寒”,寫出了風(fēng)入松的感覺。

……

六、小結(jié):一千多年前,一個文人騷客,一個天涯歌女,因為音樂,讓他們演繹了一曲千古不衰的知音絕唱,在這個不朽的夜晚,潯陽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風(fēng),清冷的月光,飄飛的荻花,永遠記住了這個美麗而憂傷的故事——詩人白居易也在這個不朽的夜晚,踏著濕漉漉的詩行,平平仄仄地走著,一路灑下兩行滾燙的淚水,沾濕了歷史的臉龐,永遠都無法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