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欣賞教案大班6篇

時間:2023-01-22 作者:Lonesome 備課教案

教案在制定的過程中,老師們都能清楚的知道接下來的教學任務,重視教案的寫作,是每一個教師都要做到的,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升個人的教學素質,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音樂欣賞教案大班6篇,供大家參考。

音樂欣賞教案大班6篇

音樂欣賞教案大班篇1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緊張、激烈的氣氛,并通過不同方式進行表達。

2、感受游戲中相互配合、合作游戲的快樂。

3、在繪畫、語言、游戲活動中理解音樂。

活動準備:

1、會玩《找領頭人》的游戲。

2、《野蜂飛舞》的音樂磁帶。

3、紙筆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直接導入,引出樂曲。

教師:今天呀!xx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一首樂曲,請你們來聽一聽,聽完之后把你的感受說給大家聽,好不好?

2、整體欣賞樂曲,初步體驗樂曲的緊張、激烈氣氛。

(在聽音樂的過程中,教師及時與幼兒進行交流互動,了解幼兒對音樂的感受。)

好,音樂聽完了,誰來說說你的感覺怎么樣?你說說看(像蝙蝠)你覺得像什么呀!像蝙蝠在干什么呢?你呢?你有什么感覺?還有哪位小朋友想說一說跟他不一樣的感覺?你說說看。(提問3-5位幼兒,關注全體)

3、再次整體欣賞樂曲,并用畫線條的方式來表達對樂曲的理解。

(1)幼兒邊聽音樂邊繪畫。

教師:好,還有很多小朋友想說,沒關系,待會兒會用另一種方式讓你把你的感受表達出來。這一次呢,我們再聽一遍音樂,聽完之后請你用一種線條,把你聽音樂的感受畫下來,我們學過的線條有哪些?說說看?你來說,大家用手在空中一起畫畫看(波浪線、長城線、蝸牛線、直線、鋸齒線等)鋸齒線怎么畫,像什么?好,還有什么線條,大家一起來還有不一樣的,在這么多的線條里面你覺得這個音樂和哪種線條最像,就請你待會兒把它畫在后面的紙上。請小朋友輕輕起立,每人找一個空地方站好了畫,不搬小椅子,我們一邊聽音樂,一邊畫線條(放音樂,教師指導提醒幼兒做好標記)

(2)展示作品。

好小朋友已經畫完了,誰愿意上來說一說你畫的是哪幅畫為什么要這樣畫?你畫的是什么線,像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呀。(邀請3-5位幼兒)

4、了解音樂作品中的動物形象,并引導幼兒用動作表達形象。

(1)教師:大家說的呢,都非常有道理!但是音樂家呀,他寫的是一群大黃蜂在空中怎么樣?(兩手做翅膀狀)在空中怎么樣呀?在空中飛舞的故事。他給音樂起了一個非常好聽的名字,猜猜看?(野蜂飛舞)那我們想想看大黃蜂飛舞的動作有哪些?可以怎么飛?做給我看看(上飛、下飛、前飛、后飛),有的小朋友這樣子(兩翅震動),還有的小朋友這樣子,還有呢?好的這么多的飛法!

5、通過游戲的方式感受樂曲。

你們都玩過“誰是帶頭人”的游戲嗎?那你們記得是怎么玩的嗎?你們覺得“誰是帶頭人”游戲心情和聽這個樂曲的心情像不像?哪里像?那我們今天聽著野蜂飛舞的樂曲來玩“找是帶頭人”的游戲。現在請一位小朋友來當帶頭人,這個帶頭人要把我們剛才想出來的大黃蜂飛行動作做出來,小朋友邊聽音樂邊做,剛才我們想處大黃蜂飛行的動作有哪些?我們來回憶一下,誰愿意來當帶頭人(所有人跟著一起做)這個帶頭人做的好不好?

下面我們就來邊聽音樂邊玩游戲,xx老師先要選一個找?guī)ь^人的人,誰愿意上來找?好,請你把你的小眼睛蒙起來,xx老師現在在選一個帶頭人,站起來給大家看,知道嗎?(放音樂)

在游戲中引導幼兒思考:

怎樣找到領頭人?(看誰第一個變換動作,看大家的眼睛看著誰,看誰的神情最緊張……)

領頭人怎樣不讓別人找到自己?(等找的人眼睛不看自己的時候,再變換動作;不要太緊張)

大家怎樣掩護領頭人?(用眼睛的余光看領頭人)

教師:今天我們是用哪幾種方法和音樂做游戲的?以后我們還可以用這些方法去欣賞別的樂曲。

活動延伸:

1、繼續(xù)玩“找領頭人”的體育游戲或音樂游戲。

2、用聽、說、畫、玩的方法欣賞別的樂曲。

活動反思:

?野蜂飛舞》這首樂曲情緒緊張、激烈,節(jié)奏變化快,但樂句不工整,樂段也不很明顯。而我們平時往往會選擇節(jié)奏和結構較清楚的作品,這類作品選擇較少。根據這首樂曲與眾不同的特點,我把活動重點定位在用語言、繪畫、游戲的方式理解音樂,能合作共玩游戲,與同伴協(xié)調一致。

本次活動通過對作品的傾聽、對音樂情緒的體驗及幼兒的自主表現,讓幼兒更多地參與到音樂活動中?;顒臃譃閮刹糠郑谝徊糠质抢斫庖魳?,理解有賴于傾聽,兩次傾聽活動要求不同。一次是籠統(tǒng)地聽,整體感受;另一次是細致地聽,聽畫想結合,讓孩子捕捉音樂細微的變化并嘗試表達。后半部分是聽音樂玩游戲,游戲的趣味性極強,每個孩子都自主參與到游戲中,合作共玩,相互配合,沉浸在游戲的快樂之中。

活動中孩子的主體性突出,因為活動的每一環(huán)節(jié)是針對全體孩子設計的,無論是傾聽,還是繪畫,或是做游戲,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參與其中,所以整個活動沒有一個孩子處于游離或旁觀的狀態(tài),整個活動線條流暢,一氣呵成。

音樂欣賞教案大班篇2

教材簡解:

節(jié)奏作為音樂要素之一成為諸多教學法中學習音樂的入手點。今年四月份的時候我到上海參加了"從頭到腳玩音樂"的音樂培訓,接觸的都是節(jié)奏音樂,回來以后在孩子們中間嘗試過幾次,效果還不錯,其中就有將兒歌填入節(jié)奏中進行游戲的,學過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本次活動,我有意將蔬菜的名字填入節(jié)奏譜中組織一個節(jié)奏活動。

目標預設:

1、通過語言中包含的一個字、兩個字、三個字和四個字的詞組學習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前十六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等節(jié)奏型。

2、嘗試根據語言中的節(jié)奏型變化不同的節(jié)奏組合。

3、感受節(jié)奏活動帶來的樂趣。

重點、難點:

重點:會用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前十六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等節(jié)奏型配上蔬菜名字中的一個字、兩個字、三個字、四個字。

難點:根據語言中的節(jié)奏型變化不同的節(jié)奏組合。

設計理念:

奧爾夫教學法提倡從節(jié)奏與語言結合開始學習節(jié)奏,以使孩子用自己的語言來感知節(jié)奏的存在和律動。蔬菜又是孩子們很熟悉的,于是嘗試著將蔬菜名填入節(jié)奏譜,通過"老師要辦一個蔬菜大餐,請小朋友和我一起煮蔬菜湯"為由設計了本次活動。

設計思路:

在主題《秋的暢想》實施過程中,有一次在帶領孩子們外出參觀菜場的過程中,孩子們最關注的便是鮮靈靈的蔬菜了,他們發(fā)現了各種各樣不同蔬菜,在認認說說中積累了一些蔬菜特征、名稱的初步經驗。在數一數菜場里有哪些蔬菜時,孩子們關注得最多是自己吃過的蔬菜,從家長資源的可利用性出發(fā),特別是從孩子已有的經驗和興趣點出發(fā),如果能把蔬菜名字填入到節(jié)奏中組織一個節(jié)奏活動,孩子們肯定喜歡。于是就設計了《蔬菜湯》這一活動。

一、"買菜"導入活動。

二、認識各種蔬菜、教師引導幼兒分別用一個或兩個、三個、四個字說。

三、分組活動:"我們自己的蔬菜湯"

四、誰是"小饞貓"

教學過程:

活動過程:

一、"買菜"導入活動。

"小朋友,我要辦一個蔬菜大餐,你們愿意和我一起去買菜嗎?"幼兒隨教師邊唱買菜歌進場。

二、認識各種蔬菜、教師引導幼兒分別用一個或兩個、三個、四個字說。

1、(請孩子們圍成圓圈)"剛才我們買了很多新鮮的蔬菜。誰來說說買了哪些菜?(教師出示,幼兒說出蔬菜名稱。)

2、教師選擇四樣蔬菜放在前面,引導孩子分別為這四樣蔬菜設計一個字、兩個字、三個字、四個字的詞或詞組,并組成節(jié)奏。

3、孩子們伴隨身體打擊樂念讀三遍整個蔬菜節(jié)奏組合。然后教師交換圖片的位置請幼兒增加難度嘗試。

(1)按照圖片的擺放幼兒跟讀三遍。邊讀邊拍手。

"煮蔬菜湯的時候我們有一個口令,一共要念三遍口令蔬菜湯就煮好了。我們來試一試。

(2)交換圖片順序

三、分組活動:"我們自己的蔬菜湯"教師交代要求:"老師的蔬菜湯煮好了,可是這么多小朋友不夠分,所以請小朋友自己來煮。請小朋友分成四組,每一組6人。分好組后每一組選一個小朋友到老師這兒來選四種蔬菜,然后帶領你們一組的小朋友一起煮蔬菜湯。我們來比一比哪一組的蔬菜湯煮的最成功,好嗎?

1、幼兒分組,選小組長。

2、自由討論5分鐘。

3、游戲:到誰家做客。

四、誰是"小饞貓"

1、(身體轉向老師),教師講述故事;"老師這湯聞起來太好喝了,一個小朋友還沒吃飽,于是他來到老師這兒偷吃了一個xx幼兒隨老師念讀新節(jié)奏??盏牡胤接檬謹傞_表示。以此類推吃點2個、3個、4個。

五、放松活動"小星星"

音樂欣賞教案大班篇3

設計意圖:幼兒升入大班后,對音樂的理解和感受能力不斷增強。他們能更積極地投入到欣賞活動中,通過傾聽音樂,對作品進行感受、理解和初步鑒賞?!蹲哪绝B》是一首abc結構的樂曲,樂曲節(jié)奏鮮明,形象具體,特點明顯,易于區(qū)分。結合樂曲各段的不同特點,可以將它想象成啄木鳥為樹木看病的故事。a段音樂平穩(wěn)、流暢,像啄木鳥醫(yī)生正在檢查小樹。b段音樂節(jié)奏跳躍,恰似啄木鳥在"篤篤篤"的為蘋果樹捉蟲。c段音樂抒情優(yōu)美,表示蘋果樹隱患消除,又恢復了生氣。

在活動中我引導幼兒通過多種感官渠道,運用flash課件和情境表演的手段,充分讓幼兒感受和欣賞音樂,選擇聽覺、視覺、運動覺同步開放的參與方式,使幼兒充分體驗和感受樂曲的內涵及旋律的美,同時激發(fā)幼兒愛護關心他人的情感,體會幫助別人的樂趣,體驗與同伴合作表演的快樂。

活動目標:

1、能聽辨樂曲的三段體結構,感受a段的節(jié)奏平穩(wěn),體驗b段的節(jié)奏跳躍,欣賞c段的優(yōu)美流暢。

2、在理解音樂內容,分辨音樂旋律變化的基礎上,嘗試用適當的肢體動作表達對音樂的理解。

3、與同伴合作表演,體驗合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已了解啄木鳥的特征。

物質材料準備:ppt,flash課件。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1、故事導入,引起猜測。

"果園里的蘋果樹病了,樹葉發(fā)黃,一點精神也沒有。請誰來給蘋果樹治病呢?"

2、"啄木鳥到果園里又發(fā)生了一些什么事呢?讓我們到音樂里聽一聽,找一找。"

二、欣賞樂曲,熟悉樂曲內容

1、初次欣賞,感知樂曲內容。

"你在音樂里聽到了什么?"

2、再次欣賞,用動作表現樂曲。

"這首音樂一共可以分成幾段呢?哪一段是啄木鳥醫(yī)生在給大樹檢查,哪一段是啄木鳥醫(yī)生在捉蟲,哪一段是大樹長出了茂盛的樹葉跳起了舞?"

三、分段欣賞,了解樂曲結構

1、學習用動作表現a段音樂的平穩(wěn)(為樹作檢查)。

"啄木鳥醫(yī)生是怎樣幫大樹做檢查的?我們一起學一學。檢查了幾棵大樹啊?""如果你是啄木鳥醫(yī)生,你還能用什么樣的動作給大樹做檢查?""啄木鳥幫大樹做完檢查,接著要干什么了?"

2、學習用動作表現b段的跳躍(啄木鳥為大樹捉蟲)。

"啄木鳥是怎么給大樹看病的呢?它是用什么樣的動作來捉蟲子的呢?我們一起來學一學。""每顆大樹的蛀洞一樣多嗎?誰來說一說。"

3、學習用動作表現c段樂曲的優(yōu)美流暢(啄木鳥為大樹治好病圍繞大樹歡快的跳舞)。

"大樹們在干什么啦?我們一起也來跳一跳舞!""你還能用什么樣的優(yōu)美動作來跳舞?請小朋友們用自己想到的動作一起聽音樂跳舞吧!"

四、完成表演,體驗合作快樂

1、教師請個別幼兒扮演大樹,其它幼兒扮演啄木鳥,根據音樂旋律的變化,做出不同的動作。

2、分組隨音樂進行集體表演,教師指導。注意演大樹的幼兒,一定表現出治愈前的痛苦和治愈后的高興對比。

3、小朋友,今天我們欣賞了《啄木鳥》這首樂曲,啄木鳥真能干,讓我們變成能干的啄木鳥飛出教室去給外面的大樹做檢查吧!

音樂欣賞教案大班篇4

一、設計意圖:

音樂是人類靈魂深處潺潺流淌的情感溪流,音樂欣賞是在聽音樂的過程中通過美感接受教育的有效手段。《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使幼兒在藝術活動中產生積極、愉快的情緒經驗,培養(yǎng)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p>

這次活動我大膽選取了《拉德斯基進行曲》這首世界上最為人們所熟悉的進行曲,它在維也納金色大廳舉辦的歷屆新年音樂會中是必演曲目,其膾炙人口的旋律和鏗鏘有力的節(jié)奏能夠讓孩子感受世界名曲的魅力,讓每個幼兒都得到情感的熏陶和培養(yǎng),提高幼兒感受美和表現美的能力。

結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試圖通過多種視聽形式讓幼兒始終對音樂保持濃厚的興趣,引導幼兒感受該樂曲aba三段體結構特點、鮮明的進行曲風格,愿意愉快的進行自我表達并養(yǎng)成良好的傾聽音樂的習慣。

二、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傾聽音樂的習慣,激發(fā)幼兒對音樂的審美情趣。

2、初步感受進行曲的風格,體會樂曲的三段體結構。

3、樂于運用身勢大膽表現對樂曲的理解和感受。

三、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日?;顒又新犨^其他進行曲風格的音樂,有過觀看軍隊隊列表演視頻的經驗。

2、物質準備:音樂、白紙、筆、圖譜。

四、 活動過程:

1、在優(yōu)美的音樂伴奏下,跟隨教師一同用動作表達感受。

2、完整欣賞音樂,交流自己對音樂的感受。

提問:欣賞了這段樂曲后你有什么樣的感覺?想到了什么。

3、在音樂的伴奏下,教師簡單介紹樂曲名稱、作者、創(chuàng)作背景并欣賞故事。

4、通過音畫結合,感受樂曲風格,熟悉了解樂曲aba結構特點。

5、鼓勵幼兒用各種自己喜歡的身勢動作表現音樂。 幼兒在音樂聲中走出教室。

五、 延伸活動:

1、鼓勵幼兒在活動區(qū)中,用繪畫、手工等方式表現音樂內容。

2、鼓勵幼兒在了解樂曲的基礎上,大膽創(chuàng)編舞蹈——小士兵并嘗試分角色表演音樂。

3、嘗試根據樂器圖譜進行打擊樂合作演奏。

附:樂曲介紹

?拉德斯基進行曲》,管弦樂曲,作者奧地利作曲家——老約翰?施特勞斯。這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大概是世界上最為人們所熟悉的進行曲,經常作為通俗的管弦樂音樂會的最后一首曲目。每年著名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也總是以這首曲子作為結束曲,并已成為一種傳統(tǒng)。

但此曲有一個鮮為人知的背景:這首曲子本是老約翰?施特勞斯題獻給拉德斯基將軍的,德斯基是奧地利的陸軍元帥,從1815年至1831年,他在威登伯克、隆巴等地任騎兵總司令。拉德茨基積極維護奧地利帝國殖民統(tǒng)治,曾率領軍隊侵略鄰國意大利,并在意大利北部任總督多年。從德、奧出版的歷史書看,拉德茨基被視為英雄式的人物,而在意大利則認為他是一個侵略者。老約翰?施特勞斯所寫的這首進行曲正是炫耀了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武力和拉德茨基的威風。了解這段歷史的人,對這支曲子所歌頌的人并不感興趣。盡管如此,《拉德斯基進行曲》還是以其膾炙人口的旋律和鏗鏘有力的節(jié)奏征服了廣大聽眾,成為流傳最為廣泛的進行曲。常見的版本還有為管樂隊所作的改編曲。這里選用的是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結束時《拉德斯基進行曲》的錄音片段,為管弦樂曲。

這首曲子由對比鮮明的兩部分構成。強勁有力的引子之后是第一部分主題,仿佛讓人們看到了一隊步兵時而輕快時而有力的走過大街(片段1)。反復一遍之后,音樂經過一個全樂隊齊奏的過渡句,隨后出現的是與前面主題相對比的輕柔主題,優(yōu)美動聽(片段2)。音樂最后在反復第一部分的主題后結束。

音樂欣賞教案大班篇5

活動目標:

1、根據故事“蘋果樹找醫(yī)生”的情節(jié),學習聽辯三段體的樂曲,理解每段樂曲的意思。

2、學習有節(jié)奏的捉蟲,樂意用動作來表現對第二段樂曲的感受。

3、活動能與同伴共享空間,學習合作表演,感受表演的樂趣。

活動重點:通過動作表演,理解三段樂曲的含義。

活動難點:掌握第二段的跳音部分。

活動準備:

1、事前聽過故事。

2、活動前幫助幼兒嘗試聽辯三段體的樂曲、學習律動“啄木鳥”。

3、課件一份。

4、樹、啄木鳥的胸飾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引題,聽音樂做律動“啄木鳥”進活動室。

師:蘋果樹媽媽打電話說有4棵樹生病了,我們該怎么幫它呢?(幼兒回答)現在我們就是啄木鳥去果樹園治病吧。(聽音樂做各種鳥飛進教室)

二、欣賞樂曲《啄木鳥》

1、完整欣賞三段體的音樂

師:有只啄木鳥比我們先到了果樹園已經開始給蘋果樹治病了,我們一起看看,它是怎么給蘋果樹治病的?

(幼兒欣賞課件一遍)

師:這首樂曲講了一件什么事?剛才啄木鳥治病時的音樂你覺的好聽嗎?這首樂曲的名字叫《啄木鳥》,我們一起來聽一聽,看誰的小耳朵最靈能聽出樂曲的變化?

(幼兒欣賞課件第二段)

提問:誰來告訴我這首樂曲有些什么變化?是怎么變化的?可以分幾段?每段都講了什么事?

小結:第一段樂曲平穩(wěn),講了四棵蘋果樹都在長蟲子。

第二段樂曲節(jié)奏跳躍,表示啄木鳥在捉蟲子。

第三段樂曲抒情優(yōu)美,表示蘋果樹的病治好了,不斷張出新的葉子和果子。

師:我們再來聽聽是不是這樣的。(幼兒欣賞課件第三遍)

2、欣賞第一段樂曲

師:聽了第一段音樂你會用什么動作來表示?為什么用這個動作?我們邊聽音樂邊把自己想到的表演出來吧。(幼兒聽音樂做動作)

小結:有的小朋友把自己想象成果樹,長蟲子身上很難受,我們來學一學。

3、欣賞第二段樂曲

(1)通過提問鼓勵幼兒想出各種不同的捉蟲子動作。

師:請你們邊聽音樂邊看錄象里的啄木鳥是怎么樣捉蟲子的?(幼兒欣賞第二段)

(2)通過圖片掌握第二段的跳音。

師:大家看這四棵樹都有幾個蛀蟲洞?我們捉蟲子時要看如果樹干上有三個洞,我們就聽準跳音啄三次;如果一個蟲洞,就只要啄一次,啄完了還要聽一聽有沒有蟲子了。

(教師唱第二段,幼兒看圖片做動作)

(3)聽音樂表演第二段

啄木鳥學會了有節(jié)奏的啄蟲子,我們一起來試一試。

(幼兒聽音樂表演)

4、欣賞第三段音樂(先播放音樂)

師:蘋果樹有什么變化?啄木鳥心里覺得怎么樣?大家一起選一個自己喜歡的角色表演一下。

( 幼兒表演)

三、為三段音樂合作創(chuàng)編不同的表演動作

1、第一次創(chuàng)編能根據音樂自由的創(chuàng)編

師:小朋友想不想來表演?請你邊聽音樂邊把你想到的事表演出來。

(幼兒表演一遍)

2、第二次創(chuàng)編鼓勵幼兒合作表演

提問:剛才你表演了誰?你為誰捉蟲子了?

小結:有的小朋友做果樹有的小朋友做啄木鳥,還可以找好朋友合作來表演。老師把你們做大樹和啄木鳥的道具拿來了,你想扮演什么就去把自己打扮成什么。

(幼兒聽音樂合作創(chuàng)編)

3、鼓勵幼兒多人合作進行表演

四、幼兒學啄木鳥飛出教室

師:啄木鳥為蘋果樹治好了病,蘋果樹媽媽可高興了,可是李子樹也生病了,我們快去檢查一下吧。

音樂欣賞教案大班篇6

設計意圖:

幼兒園的孩子喜歡音樂,喜歡唱歌,喜歡用動作表現歌曲,將自己美好的心情表現出來,給孩子提供更多材料,他們會給我們更多的驚喜!

活動目標:

1.在學唱歌曲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意歌表演。

2.借由樂器聯想表現蓋房子的過程,并歌曲伴奏。

3.體驗勞動后的喜悅心情。

4.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活潑有趣的特點。

5.讓幼兒知道歌曲的名稱,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詞內容。

重點難點:

在學唱歌曲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意歌表演。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音樂mp3、打擊樂器若干、蓋房子的視頻。

活動過程:

一、看看、說說:

1.你看過工人蓋房子嗎?房子是怎么樣蓋起來的呢?

2.播放蓋房子的視頻(或戶外觀察幼兒園對面樓房的修建過程),并說一說工人叔叔在干什么?

3.聽一聽蓋房子時發(fā)出了什么聲音。

二、玩玩、想想:

1.出示打擊樂器,請幼兒自己探索樂器。

2.想一想蓋磚塊、抹水泥、釘釘子可以用什么樂器表現,并選擇出樂器。

3.引導幼兒將樂器的聲響與蓋房子的動作連接。

三、聽聽、唱唱:

1.播放音樂,幼兒聽一聽。

2.聽賞并學唱歌曲《蓋房子》

3.幼兒練習演唱歌曲。

四、唱唱、演演:跟著音樂節(jié)奏敲奏樂器。

一組扮演搬磚塊,一組扮演水泥。兩組交換樂器,再次演奏。

活動反思:

游戲是大班幼兒最喜歡的活動,而音樂游戲是音樂教育中最易為大班幼兒接受、喜愛、理解的一種綜合性藝術形式,是培養(yǎng)大班幼兒樂感和美感的一條有效途徑,也是融音樂與游戲為一體的藝術教育形式所以,我覺得要提高大班幼兒音樂教學的效果,培養(yǎng)大班幼兒對音樂美的感受力、表現力,最關鍵的就是要從提高大班幼兒興趣入手。在本次活動中,我覺得不足的就是教學時間的把握上,本次活動超過了所規(guī)定的時間。

小百科:房子是一個漢語詞匯,讀音為fáng zi,指供人類居住、從事社會活動或供其他用途的建筑物。它是人類最基本的生活資料;電視劇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