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說課教案最新7篇

時間:2022-11-04 作者:Anonyme 備課教案

教案在編寫的時候,你們務必要考慮邏輯思路清晰,老師們在上課之前都是要花費一段時間來寫教案的,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生物說課教案最新7篇,供大家參考。

生物說課教案最新7篇

生物說課教案篇1

教學目標

(一)知識性目標

1.了解酵母菌和霉菌(青霉或曲霉)的形態(tài)結構。

2.了解酵母菌和霉菌(青霉或曲霉)的營養(yǎng)方式和生殖方式。

3.了解酵母菌和霉菌對自然界的意義和與人類的關系。

(二)技能性目標

1.通過指導學生觀察酵母菌、青霉或曲霉,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驗能力和觀察能力。

2.嘗試培養(yǎng)青菌和曲菌,并用顯微鏡觀察。

(三)情感性目標

通過了解酵母菌和霉菌與人類的關系,學會用一分為二的方法分析事物。

重點、難點分析

重點: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活特點,酵母菌和霉菌對自然界的意義和與人類的關系是本章的重點知識。

1.通過學習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態(tài)結構,讓學生與所學過的植物細胞結構、細菌細胞結構進行比較分析,歸納總結出它們在細胞結構上的異同。

2.通過學習酵母菌和霉菌的生活特點,有利于了解酵母菌和霉菌對自然界的意義和與人類的關系,使學生懂得研究微生物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用其利,避其害。了解真菌在經(jīng)濟上所蘊藏的潛在價值是巨大而多樣的。

難點:酵母菌的營養(yǎng)方式是本章的教學難點:

酵母菌既是異養(yǎng)(腐生)厭氧型真菌,又是異養(yǎng)需氧型真菌,要講清酵母菌獲得能量的方式有一定難度。

教學建議

一課時

實踐訓練:觀察酵母菌的形態(tài)

創(chuàng)新訓練:霉菌的培養(yǎng)

教學過程

1.課前準備a:

首先做好酵母菌的培養(yǎng)。酵母菌的簡易培養(yǎng)方法如下:

①提前2~3天用3%~5%的蔗糖或2%葡萄糖溶液放入鮮酵母或一小塊發(fā)面,恒溫22℃培養(yǎng)。

②將蘋果皮切碎或用散發(fā)酒味的水果皮,裝入瓶內(nèi),注意瓶子不要太大,輕輕壓實,加入涼開水浸沒,不用接種,在較溫暖的地方培養(yǎng)2~3天鏡檢,即能找到酵母菌。

2.課前準備b:

①介紹霉菌的簡易培養(yǎng)方法。布置學生在課前2~3天用橘子或陳舊的饅頭培養(yǎng)青霉或曲霉。

②利用二次接種的方法培養(yǎng)較純凈的青霉或曲霉。在課前2~3天,制備好青霉或曲霉的培養(yǎng)裝片。具體操作方法詳見課本。

一、講授新課

1.酵母菌

(1)關于酵母菌形態(tài)結構的教學:

指導學生制作含有大量酵母菌的臨時裝片,并指導學生用顯微鏡觀察酵母菌的形態(tài)結構。通過對酵母菌形態(tài)結構的觀察,對酵母菌建立感性認識。課前畫好酵母菌結構的投影片,利用掛圖及書中的插圖,在課上放一段酵母菌形態(tài)結構的錄像片段。講述酵母菌結構時注意指導學生與植物細胞結構和細菌細胞結構進行比較。讓學生指出它們的異同。這樣使學生明確認識到:酵母菌的結構中有成形的細胞核。酵母菌是單細胞個體,屬于個體微小的真菌。

(2)酵母菌營養(yǎng)方式的教學

強調(diào)指出:酵母菌不含葉綠素,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因此不屬于自養(yǎng)生物。酵母菌在有氧的條件下生活,能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而在在無氧條件下,又可把葡萄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

做演示實驗:在課前1~2天用兩個試管分別倒入含酵母菌的培養(yǎng)液,把其中一個試管用塞子堵上,一個敞著口,課上請學生分別聞一聞,讓學生說出哪個有明顯的酒味。并問為什么?同時讓學生觀察分析培養(yǎng)酵母的糖液中為什么會有氣泡?

(3)在酵母菌與人類的關系

利用學生已經(jīng)掌握的知識設問,如:

1、饅頭、面包為什么是松軟多孔的?

2、你們知道酵母菌有哪些利用價值?

歸納總結:酵母菌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應用較早的一類微生物,自然界中幾乎到處都有酵母菌,已發(fā)現(xiàn)的酵母菌達數(shù)百種之多,絕大多數(shù)都是人類的好朋友,特另提在酒類釀造方面已經(jīng)有四千多年的歷史。另外酵母菌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yǎng)物質,因此可利用酵母菌的菌體捉取輔酶a、細胞色素c、凝血質、卵磷脂和多種氨基酸等。近幾年,酵母菌在石油脫蠟、酶制劑和發(fā)酵飼料等方面的應用也有了新的進展。

(4)關于酵母菌生殖方式的教學:

指導學生,制作臨時裝片,在顯微鏡下觀察正在進行出芽生殖的酵母菌,在黑板上畫簡圖示意,制作投影片。強調(diào)酵母菌出芽生殖的芽與綠色開花植物的芽不是一個概念。酵母菌細胞上長出的突起,比母細胞小得多,是母細胞上的一個芽體,脫離母體后,即成為個新的酵母菌,屬于無性生殖。酵母菌還有另一種生殖方式為孢子生殖,在條件惡劣時,產(chǎn)生孢子,由孢子發(fā)育成新個體。

二、講述霉菌的形態(tài)結構時,運用講述與實驗結合的方法。具體方法如下:

(1)進行實驗觀察:

①取一塊長有青霉的橘皮或長有曲霉的饅頭,用放大鏡進行觀察。觀察青霉或曲霉的形態(tài)和顏色;

②指導學生制作橘皮培養(yǎng)出的青霉裝片,讓學生在顯微鏡下觀察。注意以下問題:取材用解剖針挑取少量,要從顏色很淺的綠色部分取材做裝片,這樣既能看到無色的分枝菌絲,又能觀察到菌絲頂端的綠色孢子。

③課前制備好的青霉或曲霉的.培養(yǎng)裝片,做好示范鏡,讓學生觀察。

(2)學生觀察后提問學生看到了什么?

讓學生描述青霉或曲霉的形態(tài)和顏色。告訴學生在鏡下觀察到大量綠色成串的青霉的孢子,曲霉的孢子。常見的是黑、黃和橙紅色,無色的部分是菌絲。然后進行青霉和曲霉形態(tài)結構的講解。指出:青霉和曲霉呈現(xiàn)出的不同顏色是孢子的顏色,而它們的菌絲是無色的。

青霉和曲霉的菌體是由許多菌絲組成的,分為直立菌絲和營養(yǎng)菌絲。由于上有橫隔,是多細胞個體。但不是所有霉菌都是多細胞個體。青霉和曲霉的每個細胞中都有細胞核,是真核生物。另外參照書中插圖讓學生比較青霉與曲霉分生孢子梗的區(qū)別:青霉孢子梗頂端無膨大;曲霉分生孢子梗頂端膨大成為球狀。

(3)關于青霉與曲霉的營養(yǎng)方式

強調(diào):由于青霉和曲霉菌絲體中無葉綠素,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只能吸收現(xiàn)成有機物,進行腐生生活,所以為異養(yǎng)生物。

(4)青霉和曲霉的生殖方式

讓學生從孢子梗的形態(tài)及孢子的顏色上分辨青霉和曲霉,指出它們是靠孢子生殖的,這種孢子可在空氣中傳播,每個孢子落到適宜的環(huán)境中,都可以發(fā)育成新個體。在溫暖潮濕的季節(jié)里衣物有時會發(fā)霉,正是霉菌孢子大量繁殖的結果。

青霉、曲霉與人類的關系是怎么樣的?

組織學生討論青霉和曲霉對人類有益和有害的地方是什么,而后歸納總結。著重指出:曲霉是發(fā)酵工業(yè)及食品加工方面的重要菌種。20xx年以前我國就已利用曲霉制醬,也是我國民間用以釀酒、制醋曲,制某些副食品的重要菌種。例如我國生產(chǎn)的腐乳有白腐乳、青腐乳和紅腐乳之分,當你看到紅腐乳時不要以為染了化學顏料,其實它是紅曲霉分泌的紅曲加工而成,由于人們選用了不同工藝,因而使腐乳各具特色。

青霉除了用于提取青霉素外,還用于制造有機酸、葡萄糖氧化酶和淀粉酶等。

講完課后根據(jù)教學目標進行檢測,及時反饋,并請學生回答“動動腦”中提出的問題,而后指導學生看課外讀物“青霉素的來歷”。

生物說課教案篇2

?知識與技能目標】學會制作臨時裝片的基本方法,能夠使用顯微鏡觀察自己制作的臨時裝片,認識并闡明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動手操作、分組實驗以及小組學習交流等方式,掌握用顯微鏡觀察裝片的技能以及植物細胞的相關知識。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yǎng)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對于生物學科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制作臨時裝片,歸納植物細胞結構。

?教學難點】以膽大心細的心態(tài)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練習使用顯微鏡觀察并辨別植物細胞的結構。

三、教法學法

啟發(fā)法、講授法、實驗法

四、教學準備

學生預習,自愿準備感興趣可觀察的植物材料,如:洋蔥、成熟的番茄、黃瓜、西瓜、蘋果等。鑷子、刀片、滴管、紗布、吸水紙、載玻片、蓋玻片、顯微鏡等。

五、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邀請學生展示各自準備的生物材料,并且對于材料做以適當?shù)恼f明從而激發(fā)他們的研究興趣和探究xx。

其次請學生使用顯微鏡,并請有關學生糾正其中容易出錯或者操作注意要點。從而復習、鞏固上節(jié)課學習內(nèi)容,為本節(jié)課做鋪墊。最后,教師通過顯微鏡的使用與再次的學習,由顯微鏡的用途引出本節(jié)課的學習。

環(huán)節(jié)二:自主探究,新課教學:

由顯微鏡的用途,提出問題:學會操作顯微鏡是為了利用它看到微觀生命世界,那么是否可以直接把一個洋蔥或者黃瓜放到顯微鏡下,就能看到起內(nèi)部結構呢?引發(fā)學生思考。最終引出用顯微鏡觀察材料需要做哪些前期準備以及材料的特點。其次通過多媒體的形式展示各種不同玻片的標片,讓學生更加了解到制作標片的必要和基本形式。

由教師介紹制片所需要的一些材料用途和用法,簡單介紹一下在制片過程中牽涉到的一些陌生的名詞和過程。在學生大致了解制片基本的一些知識基礎上,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思考并觀察老師制片,以及選擇一兩名學生跟隨著操作,同時,隨時依據(jù)所提出的問題,適時的停頓,一一對疑惑加以解決。所提問題依次是:

①擦拭載玻片和蓋玻片的目的?若擦拭不凈,后果如何?

②滴清水的量如何掌握?水量過多過少對實驗有何影響?

③取材的部位、方法、大小?

④蓋蓋玻片的方法、原因(即目的或避免出現(xiàn)的不利影響)

⑤滴染色劑的位置、數(shù)量?

⑥吸引染液的方法?最后,組織學生開始自主來制作臨時裝片,對于剛學習的方法加以及時鞏固,老師則在其中不斷巡視加以指導糾正。

在學生學會制備臨時裝片之后,組織學生用顯微鏡來初步觀察一下自己所制備的玻片的效果。同時,老師通過細胞結構的彩色掛圖、模型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細胞的結構。在此基礎上,老師先給學生以標準的玻片,組織學生通過顯微鏡來觀察植物細胞的各個結構,學會辨別各個細胞以及其結構上的特點。同時,邀請學生通過自己的語言來描述各個細胞結構的特點,其他學生補充,最后老師總結。在觀察了多種植物細胞的臨時裝片后,討論、歸納、總結出植物細胞共同具有的主要結構,體會細胞的整體性。并適當聯(lián)系日常生活實際,感知細胞液里含有的物質。最后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觀察到的物像,跟隨老師的講解和示范,繪圖。注意把握繪圖要領。同時,作為教師則通過邊講解生物圖的畫法和注意事項,邊在黑板上畫板圖示范。

組織學生觀察自己制作的玻片,檢查制片效果,以及是否能找出相關的細胞結構。分析制片過程中的不足和以后需要注意的地方。

環(huán)節(jié)三:鞏固提高,小節(jié)作業(yè):

生物說課教案篇3

第二節(jié)生物進化的歷程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舉例說明生物進化的證據(jù)。

2.概述生物進化的主要歷程。

重點:

1.生物進化的證據(jù)

2.生物進化的總趨勢。

難點:運用對比的方法對生物的進化進行研究。

教學過程(1課時)

(一)導入

提出問題,引出新課:地球上生活著豐富多彩的生物,有綠色開花植物,有脊椎動物,有無脊椎動物……這些種類繁多的生物類群,是怎樣由地球上最初的原始生命演變來的呢?

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第二節(jié)生物進化的歷程

(二)生物進化的證據(jù)

科學家是如何了解進化的歷程的?科學家又是怎樣知道地球是曾經(jīng)生活過什么類型的生物?生物化石可以作為研究地球曾經(jīng)生活過的生物的材料,通過化石了解生物進化的歷程。

cai展示化石圖片

⑴什么是化石?

⑵化石僅僅具有收藏和觀賞價值嗎?它還有什么更重要的價值?

學生閱讀教材相關內(nèi)容、思考

cai展示馬的進化過程

討論:馬的進化過程

觀察、比較、討論,回答下列課題:

⑴比較不同時期馬的形態(tài)、結構有什么不同?

⑵比較不同時期馬生活環(huán)境有什么不同?

⑶通過以上比較,你可以得出那些結論?

討論:鳥的進化過程

小組討論,研究以下課題:

⑴仔細研究各種鳥化石的結構特征,找出“鳥可能起源于古代爬行動物”的證據(jù)。

⑵研究各種鳥化石,排列出它們進化的順序。

cai展示相關化石圖片

學生分析、思考回答。

討論:生物進化歷程

根據(jù)以上馬以及鳥類的進化過程分析生物進化歷程

⑴比較、研究不同地質年代中發(fā)現(xiàn)的化石,找出化石類型與地層的關系;

⑵總結以上研究,得出進化規(guī)律。

cai展示

(三)生物進化的歷程

與原始生命起源一樣,生物進化的歷程也是極其漫長的過程?,F(xiàn)在地球上的豐富多彩的生物界是經(jīng)過漫長的歷程逐漸進化形成的。

活動:生物進化的主要歷程拼圖

小組討論,研究以下課題:

⑴小組閱讀、討論,嘗試在進化樹上寫出代表生物的名稱及其所屬的生物類群。

⑵仔細閱讀、討論進化樹,嘗試分別說出動物、植物的主要進化歷程。

⑶進一步討論,歸納出生物進化規(guī)律.

⑷游戲:對應兩組交換自制的生物進化拼圖,并在不看書的情況下,比一比哪個組配合得好,拼得好,拼得正確。

分析植物以及動物的進化歷程

在進化的早期,由于營養(yǎng)方式的差異,原始生命的一部分進化為具有葉綠素的原始藻類,另一部分進化為不含葉綠素的原始單細胞動物。以后,這兩類原始生物分別沿著一定的歷程發(fā)展為動物界和植物界。

cai展示

完成拼圖

科學家在研究生物進化的歷程過程中對不同類群的生物進化比較,對比不同類群的生物的結構、功能和生活習性,發(fā)現(xiàn)各類生物的相同和不同的特點。一般說來,親緣關系近的生物類群,相同的特點較多,反之較少。根據(jù)分析比較,找出不同類群生物的關系和進化發(fā)展的順序。我們也可以用這種方法對植物和動物兩類生物中的不同類群分析比較,認識它們的進化歷程。

生物說課教案篇4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能簡述氨基酸的結構特點;

2.理解氨基酸形成蛋白質的過程。

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自主對比觀察幾種氨基酸的結構,思考討論后得出氨基酸的結構通式,提高觀察分析能力。

2.通過圖文結合的形式,在獲取形象的、信息內(nèi)容的同時,提高分析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

認同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樹立結構與功能相統(tǒng)一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氨基酸的結構及其形成蛋白質過程。

難點:氨基酸形成蛋白質過程和蛋白質的結構多樣性的原因。

三、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多媒體播放電影《蜘蛛俠》的片段。設問:電影中的主人公是誰?他最有力的武器是什么?

接著,ppt展示兩組圖片:(1)黑寡婦蜘蛛的圖片,黑寡婦蜘蛛因為它蛛絲中的“蛛絲蛋白”,使得它的蛛絲的強度異常的高。(2)熒光水母的圖片,熒光水母因為它體內(nèi)的“熒光蛋白”,使得它能發(fā)出美麗的熒光。

問:從這些畫面中我們應該不難發(fā)現(xiàn)這些神奇的生命現(xiàn)象是由誰來承擔的?蛋白質有什么樣的結構?它又有哪些功能呢?(引出課題)。

(過渡)研究表明蛋白質的結構是復雜的,可是這種復雜的分子卻是由一些結構簡單的氨基酸分子作為基本單位所構成。所以認識蛋白質的結構,首先就必須了解氨基酸的結構。

(二)資料分析,探究氨基酸的通式

ppt上展示擁有4種氨基酸,讓學生思考討論如下問題:

(1)四種氨基酸都由哪些元素組成?有什么共同特點?區(qū)別是什么?

(2)如果將各氨基酸的不同部分用字母r表示(—r),嘗試歸納氨基酸的通式。

提示:每種氨基酸都由c、h、o、n四種元素組成,每個分子都含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并且都有一個氨基和羧基連在同一個碳原子上(共同點);r基不同(不同點)。

教師邀請兩位學生到黑板上演板,其他學生嘗試在紙上書寫。并請學生評價演板的兩位同學嘗試寫出的氨基酸的結構通式,教師最后總結,并針對錯誤進行說明。

(過渡)現(xiàn)在我們知道了氨基酸的結構,但是由氨基酸作為基本單位又是如何形成蛋白質的呢?

(三)動手操作,演示蛋白質的形成

用角色扮演法讓一組學生代表不同的氨基酸,嘗試怎樣才能連接起來。學生會很容易想到“手拉手”。

提問:

(1)描述氨基酸分子間是如何“相互連接”的?

(2)有沒有“左右手”和“握手的地方”?(總結出“肽鍵”)。

(3)雖然和手牽手有相似的地方,但有沒有不同的地方?(總結出這種“相互連接”稱為“脫水縮合”)。

(4)這是不是一種新的分子,指出“二肽”。

(5)二肽還能繼續(xù)進行“脫水縮合”嗎?

通過一系列的問題引導學生總結出“三肽”、“多肽”、“肽鏈”,以及一條肽鏈中“肽鍵數(shù)”、“脫去的水分子數(shù)”和“氨基酸數(shù)”之間存在的數(shù)量關系(用表格的形式)。

創(chuàng)設情景:觀看蛋白質形成的flash動畫。

課件展示:胰島素的空間結構。

師生共同探討歸納蛋白質的形成過程。

(過渡)展示一些常見蛋白質的結構圖片,指出這些蛋白質能形成一定的空間結構,并指出生物界中蛋白質的種類有1010—1012種,可是構成這些蛋白質的氨基酸只有約20種,這些氨基酸是怎樣形成數(shù)量如此多的蛋白質分子呢?

(四)合作探究,深度理解蛋白質多樣性的原因

活動:將學生分成每6人一組,請其中一組的同學到臺上來扮演氨基酸,其它組同學相互討論,是什么原因導致了蛋白質分子結構的多樣性,請2組學生代表發(fā)表蛋白質分子多樣的原因。

評價并總結:結構多樣性的原因(氨基酸種類不同;氨基酸數(shù)目成百上千;氨基酸排列順序變化多端;多肽鏈盤曲折疊形成的蛋白質空間結構千差萬別。)

(五)鞏固新知,歸納總結概念圖

師生共同歸納總結概念圖。

(六)作業(yè)拓展

課后調(diào)查資料:科學上第一個人工蛋白質的誕生和“國際人類蛋白質組計劃”的研究進展及成就。

四、板書設計

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

一、蛋白質的基本單位和結構通式

二、蛋白質結構的形成

三、蛋白質多樣性的原因

生物說課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細菌和真菌的菌落,認識菌落的外觀形態(tài),辨別被細菌、真菌感染的食品和生物;

2、通過學生介紹,分析培養(yǎng)基的基本成分,了解細菌、真菌培養(yǎng)的一般操作過程,嘗試進行相關的實驗操作;

3、探究細菌和真菌的分布,分析實驗結果,歸納適宜細菌真菌生存的環(huán)境條件;

4、根據(jù)所學知識,對其他小組的`實驗結果進行預測,并闡述自己的論據(jù),培養(yǎng)相關的科學素養(yǎng);

5、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生物學現(xiàn)象,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開拓創(chuàng)新、交流和合作的精神。

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細菌和真菌的培養(yǎng)的實驗操作過程、設計探究細菌和真菌分布的實驗方案,通過觀察細菌和真菌的分布狀況總結適宜細菌和真菌生長的條件。

2、難點:利用事實說明細菌和真菌的分布狀況,總結適宜細菌和真菌生長的條件。

課前準備

1、變質的水果等食物、發(fā)霉的食物、感染細菌和真菌的花卉

2、生長有細菌和真菌菌落的平板培養(yǎng)基或斜面培養(yǎng)基實物

3、空白培養(yǎng)基以及配置培養(yǎng)基所需要的藥品;

4、放大鏡

5、有條件的可配備實物投影儀

6、有條件的可組織學生興趣小組,進行配置培養(yǎng)基和培養(yǎng)菌落的實驗

教學設計

本節(jié)教學分為兩課時。

課時一:

學習內(nèi)容學生活動教師活動導入:用肉眼可以觀察到細菌和真菌嗎?觀察細菌和真菌的菌落引導學生產(chǎn)生興趣,提供實物細菌和真菌的培養(yǎng)過程興趣小組同學介紹配置培養(yǎng)基和接種、培養(yǎng)細菌的過程引導學生分析培養(yǎng)基成分,總結歸納實驗操作的要點我們的周圍有細菌和真菌嗎?如果有,它們喜歡呆在哪里?觀察生活中的細菌和真菌,討論設計探究活動方案,課后實施自己的探究方案提供實物,引導學生產(chǎn)生興趣;組織學生討論和交流自己的探究方案課時二:

學習內(nèi)容學生活動教師活動導入:我們周圍的環(huán)境中,哪里細菌、真菌比較多?學生展示探究實驗結果引導學生分析實驗結果,適宜細菌和真菌生活的條件分析適宜細菌和真菌生活的條件引導學生進行科學的歸納和總結利用現(xiàn)有知識預測實驗結果利用現(xiàn)有知識,預測實驗結果,并闡述自己的理由提供實驗方案和結果,組織學生辯論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導入:

教師:我們大家都知道,在我們周圍的環(huán)境里,存在很多細菌,可誰也沒有真正看見過。為什么呢?

學生回答:它們太小了,要用顯微鏡看。

教師:在我們的生物小組里,同學們卻用肉眼觀察到了細菌的生長。他們是怎么看到的呢?請生物小組的同學介紹一下:

主要教學過程:

學生:首先,我們看到的不是細菌,是細菌大量繁殖后形成的菌落。

我們先制作了培養(yǎng)基。我們把牛肉膏、蛋白胨、鹽、瓊脂和水加熱混合。

教師:對不起,打斷一下。哪位同學能分析一下,培養(yǎng)基里為什么需要牛肉膏?

學生:牛肉膏應該是營養(yǎng)物質。

教師:還有什么成分屬于營養(yǎng)物質嗎?

學生:蛋白胨、鹽。

有的同學提出瓊脂,在同學中引起了爭議。經(jīng)過閱讀課本和興趣小組同學的說明獲得了答案。

學生:瓊脂是凝固劑。

學生繼續(xù)匯報:配置好培養(yǎng)基后必須高溫滅菌,否則細菌就長得到處都是了。滅菌后趁熱分裝在培養(yǎng)皿和試管中,試管和培養(yǎng)皿也要滅菌。等培養(yǎng)基凝固后,我們將其暴露在空氣里,細菌就落到培養(yǎng)基上,這是接種。然后將接種后的培養(yǎng)基放到溫暖的培養(yǎng)箱里培養(yǎng),細菌就大量繁殖形成一個個菌落。

教師:為大家展示學生們培養(yǎng)的細菌和真菌菌落,請同學們觀察這些菌落有什么不同。

學生:有的光滑,有的長了很多毛,有的凹凸不平,有的是綠色、黑色、米色、黃色等。

教師:根據(jù)課本中的描述,你能從菌落形態(tài)、大小和顏色區(qū)分出細菌菌落和真菌菌落嗎?

學生:在實物投影儀上指認細菌和真菌的菌落。

教師: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細菌和真菌的菌落,那么在我們周圍,那些地方細菌真菌比較多呢?各個小組可以根據(jù)自己感興趣的課題設計實驗方案,限時5分鐘,小組派代表展示自己的方案,同學們投票選出最感興趣的選題,中選的小組將從老師這里領取兩個配置好的培養(yǎng)基,繼續(xù)進行自己的探究實驗。

學生:討論實驗方案,展示自己的設計思路,投票評選最有科學性的、最吸引人的實驗方案。

教師:雖然這一次我們只有三個小組獲得了老師提供的實驗材料,但其他同學可以利用自己家里現(xiàn)成的材料來培養(yǎng)細菌和真菌。下節(jié)課希望大家都能參與展示自己的實驗結果。

課時2:

教師:上節(jié)課后同學們按照自己設計的實驗方

案分別進行了實驗,下面就請同學們將實驗的結果展示給大家看看,并進行簡短匯報。

學生:我們比較了廁所和食堂空氣里的細菌。實驗方案是:準備兩個同樣的培養(yǎng)基,一個放在廁所中央的地面上,一個放在食堂中央的地面上,打開蓋暴露在空氣中三分鐘,蓋上蓋放在培養(yǎng)箱里培養(yǎng)。這是我們組的實驗結果,(通過食物投影儀展示)。

我們看到在廁所里接種的培養(yǎng)基中,菌落數(shù)目明顯高于食堂中的,說明廁所里的細菌比食堂里多。我們推斷的原因是:廁所中人的糞便含有很多細菌,而且打掃的程度沒有食堂里好。食堂經(jīng)常用洗滌劑進行擦洗和消毒,所以細菌就比較少。

教師:分析得很好,人本身就是細菌的攜帶者,清潔劑和消毒劑都可以減少細菌的分布。但是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雖然在廁所里接種的培養(yǎng)基中,菌落數(shù)目明顯高于食堂中的;但如果只計算霉菌的菌落數(shù),食堂中的霉菌菌落又明顯高于廁所中的。這是為什么呢?

學生:食堂里吃的多。營養(yǎng)多。

教師:可見,對真菌的生活而言,需要更多的營養(yǎng)物質。

學生:我們比較了教室和操場的空氣里的細菌。實驗方案是:準備兩個同樣的培養(yǎng)基,一個放在教室中央的課桌上,一個放在操場看臺的地面上,打開蓋暴露在空氣中三分鐘,蓋上蓋放在培養(yǎng)箱里培養(yǎng)。這是我們組的實驗結果,(通過食物投影儀展示)。

我們看到在教室里接種的培養(yǎng)基中,菌落數(shù)目高于操場上的,說明教室里的細菌比操場多。我們推斷的原因是:教室通風情況比較差,所以細菌比較多。

(學生繼續(xù)比較了洗手前和洗手后手上的細菌和真菌;濕抹布和干燥抹布上的細菌真菌等,總結出:營養(yǎng)、潮濕、溫暖、人類和動物的活動等條件有利于細菌真菌的分布;通風、洗滌劑、消毒劑、紫外線會減少細菌真菌的分布。)

教師:這是同學們設計的另一組實驗,他們比較了學校中心花壇和學校門口大馬路邊的空氣里的細菌。實驗方案和同學們的一樣:他們準備了兩個同樣的培養(yǎng)基,一個放在中心花園的草坪上,一個放在馬路邊上,打開蓋三分鐘后,蓋上蓋放在培養(yǎng)箱里培養(yǎng)。請同學們預測一下哪個的菌落多?為什么?

(同學們各抒己見,激烈辯論)

學生:馬路邊多:那里塵土飛揚,還有汽車尾氣。

學生:中心花壇多,那里潮濕、很多落葉作為營養(yǎng)。

學生:馬路邊更通風細菌少。

學生:紫外線強烈,細菌不容易生長。

學生:汽車尾氣是污染,對細菌的生長更不利。

學生:馬路邊人來人往,細菌多。

學生:中心花園還有很多蚯蚓、蟲子等,身上都有很多細菌,都會散播到空氣中。

教師:經(jīng)過學生討論,大多數(shù)同學認為中心花園里細菌比較多。是不是這樣呢?請小組的同學展示他們的實驗結果。

學生:(通過投影儀展示)我們可以看到:中心花園和馬路邊的細菌和真菌都很多,比剛才其他同學展示的都多。兩者比較起來,中心花園的細菌真菌還是明顯比馬路邊多。理由大家都已經(jīng)說了。

教師:同學們總結得很好,還有很多同學自己在家里利用簡單的材料做了很好的實驗,下面請這些同學也來展示一下他們的成果。

學生:展示自己用果凍、柑橘、面包做的探究實驗。

教師:同學們愛好鉆研的科學精神更值得我們學習,讓我們?yōu)樗麄児恼啤?/p>

教學反思

在進行新課標的教學實踐中,班額過大一直是困擾教學實踐的難題。課堂討論過程中,有的學生混水摸魚;課堂展示過程中,有的學生不聽其他同學的發(fā)言,課堂時間有限,無法展示所有學生的設計。針對這樣的情況,在這次討論設計探究實驗方案的時候,我就采取了競爭答辯的方式:首先是要求9個小組進行比賽,最先書寫完成完整的探究計劃的4個小組可以參與競爭答辯;然后要求全班同學從在參與競爭的4個小組中,投票選擇2個設計科學、創(chuàng)意新穎的方案。這三個小組將獲得教師提供的培養(yǎng)基。這樣,小組為了盡快完成設計方案必須積極參與,分工合作;同學們?yōu)榱藚⑴c評選必須專心傾聽。這樣就調(diào)動了大家的積極性,還培養(yǎng)了大家的競爭意識。為了獲得最有創(chuàng)意的方案,大家開動腦筋,精益求精,也提升了設計方案的品質。無須擔心沒有獲勝的其他小組喪失了學習的機會,一方面大家可以輪流參與,另一方面他們可以利用家庭中的簡單材料進行自己的探究實驗。對于自己進行實驗的同學,可在記分等方面給以各種形式的表揚。這才是真正的主動學習。

在實驗結果展示過程中,以辯論的形式預測實驗結果,是課堂的一個高潮。這個亮點不是我事先設計的,而是學生在課堂中自然而然發(fā)生的。"學校的中心花園和馬路邊"這個課題也是學生提出來的。這個課題選擇得非常好,大家都直覺認為馬路邊很"臟",但通過闡述理由,很多同學認識到花園的條件更適宜細菌和真菌的存活。這種通過自己的知識預測事件發(fā)展,也是一種重要的科學素養(yǎng),而通過辯論的形式,讓更多的學生樂于參與,也是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的好方法。

生物說課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了解與生物入侵者相關的知識。

2、理清說明順序,概括說明要點,體會文中說明方法的表達效果,揣摩語言。

3、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和憂患意識,增強防范意識,為建設家園,保護環(huán)境而努力。

【教學重點】

1、說明順序和方法

2、增強環(huán)保意識。

【教學難點】

“生物入侵者”對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破壞和為人類造成的損失兩段順序安排

教學準備學生搜集有關資

【教學步驟】

一、情境導入

1、學生齊讀詩歌《不第后賦菊》,猜花名

待到秋來九月八,

我花開后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

滿城盡帶黃金甲。

(師:“我花開后百花殺”一句,把菊花獨立寒秋、傲然綻放的高潔展示得淋漓盡致。“沖天的香陣”早已彌散在歷史的天空,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我花開后百花殺”的情形卻再現(xiàn)于現(xiàn)代的都市。請聽今日新聞。)

2、新聞報道:《黃花開后百花殺》──加拿大一枝黃花驚現(xiàn)長沙

二、整體感知

認真閱讀課文,獲取相關信息:

1、通過剛才的閱讀,你獲得了哪些關于生物入侵者的知識?

2、作者按什么思路來告訴我們這些知識的?

開篇:假設情境,引出話題,作出解釋

第2~4段:具體寫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及其危害。

第5段:分析造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徑。

第6~7段;生物學家和生態(tài)學家對待生入侵者的不同態(tài)度。

第8段;目前世界各國都在采取相應措施。

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邏輯順序

三、局部揣摩

本文運用了列數(shù)字、舉例子、打比方等說明方法,請用簡要的語言分析其表達效果。

1、列數(shù)字:

⑴“十一種鳥類有九種被趕盡殺絕”──數(shù)字的變化說明生物入侵者對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危害之大。

⑵耗資數(shù)十億美元──說明生物入侵者對人類造成的經(jīng)濟損失巨大。

(補充強調(diào):數(shù)字的運用,使語言十分準確,符合說明文的科學性特點。此外副詞的恰當選用也增強了文章的準確性。如“僅”“就”等詞。)

2、舉例子:

⑴舉蒲公英等為例──說明生物在沒有人為干預的條件下進行的遷徙不會對原有的生態(tài)系統(tǒng)造成太大破壞。

⑵斑貝、天牛、紅螞蟻等──說明生物入侵者給人類帶來了巨大危害。

⑶蔬菜、水果、寵物等──說明生物入侵是人為原因造成的。

3、打比方:

⑴課題“生物入侵者”就是一個比喻,說明:

①生物入侵是“移民”行為;

②生物入會對人類和自然造成危害。

⑵把斑貝比喻成“偷渡者”,說明它是在人們不知不覺中登上北美大陸,并悄悄給人類造成危害的。

(強調(diào):生物入侵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比較陌生。作者采用打比方的說明方法,使語言更生動形象,增強文章的趣味性,,深入淺出,達到推廣科普知識的目的。此外還有詞語的運用也有類似效果。如“嘯聚山林”等)

四、合作探究

1、以組為單位,根據(jù)已有資料,簡介一種生物入侵者(姓名、來源、特點、危害等)并針對其特點制定相應的防治措施。

2、全班交流合作學習成果。教師啟發(fā)思考:

預防、治理、利用。

五、總結提升

一枝黃花有可能讓我們的省城“盡帶黃金甲”,薇甘菊將吞掉伶仃島,水葫蘆欲死云南滇池,飛機草要霸占西雙版納,大米草在毀掉海邊灘涂……據(jù)統(tǒng)計,我國已有外來雜草107種,外來害蟲32種,病原菌23種,每年造成農(nóng)林業(yè)經(jīng)濟損失達574億之多。

以前提到環(huán)保,人們頭腦中閃現(xiàn)的往往是荒漠遍野、濁水橫流、亂砍濫伐等情景。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清醒地認識到,“生物入侵”已成了擺在我們面前的又一嚴峻課題。保護環(huán)境的警鐘再次有我們耳畔敲響。希望同學們繼續(xù)對這一現(xiàn)象予以關注,為抵御和防治生物入侵貢獻我們的

一分智慧和力量!

六、作業(yè)

從課后附錄中選四個你認為用得好的詞,揣摩其情味和作用。

生物說課教案篇7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過程;

2、說出花的結構與果實發(fā)育的關系;

3、舉例說出果實或種子與傳播相適應的結構特點。

能力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觀察、表達交流的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收集資料,探究學習的能力。

情感目標:

1、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2、培養(yǎng)學生團隊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過程;

2、說出花和果實的發(fā)育關系

難點: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過程

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引入:同學們,我們在初一上學期曾經(jīng)學習過花的結構,首先我們一起來回憶下一朵花包括哪些結構?

(花柄、花托、花萼、花瓣、雌蕊、雄蕊)

問:在花的這些結構當中什么是主要結構?

述: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雌蕊和雄蕊的結構。

問:大家還記不記得在雄蕊的花藥里含有什么物質?

述:在植物開花之后,雄蕊中的花粉會散落出來,落在雌蕊的柱頭上,這個過程被稱為傳粉。

問:傳粉有哪兩種方式?

1、什么叫自花傳粉:小麥、水稻、碗豆、番茄;(cai展示)

2、什么叫異花傳粉:油花、向日葵、蘋果 (cai展示)

補充:花粉的傳播也可以通過不同的途徑,你知道有哪些途徑呢?

蟲媒:蘋果花;

風媒:玉米花

師生回憶子房的結構,結合植物的有性生殖和發(fā)育過程示意圖

講述:當花粉落到雌蕊的柱頭上,受到柱頭上粘液的刺激,花粉開始萌發(fā)長出花粉管,在花粉管內(nèi)有兩枚精子?;ǚ勐涞街^上便開始了受精過程,要了解受精過程,我們先來了解子房的結構。

述:花粉管過以穿過柱頭、花柱,到達子房的胚中,(胚珠位于子房內(nèi))

述:接下來的步驟就是通過精卵細胞的結構完全受精,這一重要過程發(fā)生在子房中,我們再來詳細了解一下子房的結構。

子房:子房壁胚珠:珠被、珠孔等

極核:卵細胞(靠近珠孔)

述:綠色開花植物的受精過程被稱為雙受精,為什么這么說?我們一起通過圖片來了解。(動畫:雙受精)

述:當花粉管從珠孔進入胚珠后,末端破裂,精子釋放出來,與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與極核結合形成受精極核,完成雙受精過程。

精子與卵細胞融合——受精卵(受精)兩個精子分別與卵細胞和極核融合——雙受精

述:由于完成了精卵細胞的結合,所以這種生殖方式也被稱為有性生殖,請大家在書上勾劃出有性生殖的概念。

述:觀在我們再通過一個動畫來回顧一下植物有性生殖及個體以育的過程(動畫)

果實和種子形成述:在完成了雙受精作用之后,花的各部分又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述:我們曾經(jīng)講過,果實有哪兩部分組成

問:果皮和種子又分別由子房的哪兩個結構發(fā)育而成呢?

問:種子又由哪些部分組成?

問:它們又分別由子房的什么結構以育而來?(cai展示 )

問:我們經(jīng)常在生活中會發(fā)現(xiàn)桃子、李子這些植物的果實只含有一粒種子,而像西瓜、碗豆等植物的果實中含有多粒種子這又是怎么回事呢?

果實和種子的傳播述:當果實和種子形成后,植物體要盡可能將它們傳播出來(果實中有種子),這樣才能夠擴大自身生活范圍。你們所知道的植物傳播果實或種子的方法有哪些?

播放影片,展示種子的傳播方法。

課堂小結:(略)

習題鞏固(cai及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