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與減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模板8篇

時間:2024-03-12 作者:Mute 備課教案

一份出色的教案應該包含明確的教學目標和科學的教學策略,有了教案使教師與學生和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共同關注學生的學習進展,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加與減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模板8篇,供大家參考。

加與減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模板8篇

加與減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明白東南西北的方向概念。

2、能夠正確辨別物體的方向。

3、能夠利用東南西北來描述物體的方位。

4、通過學習東南西北的知識來感受我們祖國的地大物博,認識到生活中處處都存在數(shù)學的道理。

教學重點:

1、正確辨別物體的'方向。

2、利用東南西北來描述物體的方位。

教學難點:

1、建立東南西北的方向概念。

2、在實際生活中正確運用東南西北的知識來為生活服務,特別是同一物體相對于不同參照物的方向的體會。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卡片,學生課前收集生活中判斷方向的物體。

教學設計:

一、活動引入

1、學生根據老師口令做動作。

2、提問引入,提示課題。

二、初步感受東、南、西、北的相對位置

1、為學生分組并命名:東方隊,南方隊,西方隊,北方隊,中心隊。

2、說一說:中心隊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隊?

3、說一說:四周各隊的對面各是什么隊?體會北方隊與南隊,東方隊與西方隊是相對的。

三、在地圖上認識東、南、西、北

1、觀察地圖,認識方向標。

2、通過內蒙古自治區(qū),海南,西藏,上海四個地方,在地圖上認識東南西北。

3、 小結:面對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4、活動記憶。

四、闖關大行動

第一關:“五岳”命名我能行!

第二關:東、南、西、北我能辨!

第三關:靈活運用我最棒!

第四關:智慧生活我能行!

加與減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結合具體情境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能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

2、能力目標:借助辨認方向的活動,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體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教學重點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能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

教學難點:

借助辨認方向的活動,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解決策略:

合作探究前置作業(yè)根據主題圖說出體育館、商場、醫(yī)院和郵局分別位于學校的什么方向。

教學內容:

知道東南、東北、西南、西北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出示主題圖讓學生觀察:你看到什么,并說出它們的方向。

讓學生將自己置身于學校這個位置,用已經學過的方向知識,說一說體育館、商店、醫(yī)院、郵局分別在學校的什么方向。教師先讓學生4人一組說一說,再由教師指名讓學生自己說一說。

學生口頭回答后,教師讓學生填在書上,并讓學生在圖中將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標出。

二、總結

教師讓學生觀察剩下的4個建筑物所在的方向與以前所認識的方向有什么特別之處。教師讓學生討論后說一說少年宮、電影院、動物園所在的方向。教師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這樣描述方向真是太麻煩了,請大家分別給這4個方向取名字。小組討論后,將所取名字寫在書中的建筑物的旁邊。教師讓學生多說一說這4個建筑物分別在學校的什么方向,最后教師總結。在教學中應該糾正學生北西、北東、南西、南東等錯誤說法。師生共同制作方向板,教師在黑板上板書指導,先將8個方向的點找出,并將北的方向給出,再讓學生自己寫出剩下的7個方向,

學生制作,教師巡視指導。教師讓學生上臺展示方向。

1、試一試(小組活動)

(1)利用方向板說一說教室里8個方向分別有什么?

(2)讓學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教師給出班級面朝的方向,小組內說一說自己的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分別是哪位同學。小組活動后,指名說一說。使用方向板時,教師應讓學生注意方向板中的方向應與現(xiàn)實中面朝的方向相符。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小組交流,匯報。

加與減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篇3

教學內容:

課本第5頁例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從具體的生活情境中發(fā)現(xiàn)問題,掌握解決問題的步驟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2、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初步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到小括號的作用。

4、通過解決具體問題,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熱愛數(shù)學的良好情感。

教學重點:

使學生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從不同的角度發(fā)現(xiàn)并提出問題以及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面包房情境圖。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fā)興趣

1、談話:小朋友昨天我們去游樂園,今天,我們去面包房看看,看看那里有什么好看的,想嗎?

2、投影出示游樂園面包房圖,問:“我們看看圖中的小朋友們在做什么?”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畫面上來。

3、讓學生觀察畫面,提出問題。教師適當啟發(fā)引導:還剩多少個面包?學生自由發(fā)言,提出問題。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觀察主題圖問:看到這個畫面,你想知道什么?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有選擇的板書::還剩多少個面包?

2、觀察了解信息: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組交流討論。

(1)應該怎樣計算:還剩多少個面包?

(2)獨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組內交流。

(3)選派組內代表在班中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

4、把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記錄在黑板上。

方法一、54—8=46(個)46—22=24(個)

方法二、8+22=30(個)54—30=24(個)

5、比較兩種方法的異同。明確兩種方法的結果都是求:還剩多少個面包?,在解決問題的思路上不同。

6、把兩個小算式你能寫成一個算式嗎?學生嘗試列綜合算式。

板書:(1)5422(2)54—(8+22)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若第二種綜合算式有困難教師進行點撥指導。特別強調計算時先算小括號里面的。

7、完成練習一第5題先讓學生仔細看圖,明確要解決的問題,并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8、小結。

三、練習鞏固,應用實踐

1、練習一的第2題,讓學生說明圖意,明確計算的問題后,讓學生獨立列式解答。然后請幾名學生說一說解決問題的方法,給有困難的學生以啟發(fā)。

2、練習一的第3題,讓學生自己獨立完成。匯報解決問題的思路時,強調小括號的使用。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又學到了什么本領?你能把我們今天學會的知識解決我們生邊的問題嗎?

加與減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不同角度觀察同一個物體,體驗角度不同,看到的物體不同,初步體會局部與整體的關系

2、通過觀察各種物體,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1、角度不同,看到的物體形狀不同,初步體會局部與整體的關系

2、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準備:

小象的玩具模型,圖涂有不同顏色的長方形盒子,杯子,三張抽象的杯子圖片

學生自備一個小玩具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大家在暑假的時候有沒有去旅游呢,說一說你去過哪些地方吧。

暑假的時候,我們的三位小朋友,毛毛,淘氣,奇奇也去旅行了。他們來到了印度。印度最有名的動物呢,是大象。這一天他們也看到了一頭大象。(出示大象玩具)

毛毛說:“我看到一扇門上掛著一條尾巴。”

淘氣說:“我發(fā)現(xiàn)一堵墻上有一只耳朵?!?/p>

奇奇高興的說:“我看到了一頭可愛的大象兩只呼扇唿扇的耳朵,還有長長的鼻子。”

為什么同樣一頭大象,三個小朋友看到的確是完全不同的畫面呢?

生答:因為觀察的角度不同,他們看到的都不是完整的大象。

我們要全面了解一個物體,必須全面觀察這個物體,學會觀察物體。

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來觀察物體吧。(板書課題:觀察物體)

二、探索新知

1、(出示長方形盒子)現(xiàn)在老師手中有一個盒子,它是什么形狀的呢?

生答:長方體

大家仔細觀察這個長方體,它的每個面的顏色是一樣的嗎?(轉動長方體)它有哪幾種顏色呢?

(板書:黃、紅、白、綠、藍、黑)

老師手拿盒子,分別提問距離相差很遠的小朋友,在你的位置上你一次能看到幾種顏色?

(板書幾個小朋友的答案,并按種類多少將其歸類)

(老師手指黑板上的答案)為什么有的小朋友看到的是三種顏色,而有的小朋友看到的卻是兩種甚至只有一種呢?

生答:觀察角度不同

那大家仔細想想:我們一次最多可以看到幾種顏色呢?

生答;3種

那只看到一種顏色或者兩種顏色的小朋友要怎樣才能看到三種顏色呢?

生答:轉動長方體,或改變觀察角度

3、現(xiàn)在拿出你自己的玩具,自己來親身體驗觀察的樂趣吧。

要求:四人一組,分別從不同角度觀察同一個玩具,告訴同伴你看到了玩具的那一部分,并且思考:從不同角度看到的部分相同嗎?

(老師巡視,指導學生觀察物體)

剛才我們已經觀察了自己的玩具,誰能告訴大家你看到了什么?

對集體發(fā)問,在觀察的過程中,你有沒有轉動自己的玩具觀察呢?通過轉動玩具,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

老師總結,板書:觀察的角度不同,觀察結果不同(齊讀)

小游戲:現(xiàn)在我們來做個小游戲,猜猜它是什么 自由討論30秒,對于這四幅圖,你的謎底是什么呢?

其實,這四幅圖是同一個物體。有的同學可能就疑惑了,同一個物體怎么會有四幅不一樣的圖呢?(觀察角度不同)

那把四幅圖片合在一起向想,這個謎底是什么呢?

生答:杯子

真的是杯子嗎?(出示杯子)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到底是不是杯子吧!

你在哪個角度看到的第一幅圖呢?第二幅第三幅還有第四幅呢 ?

三、練習鞏固(課本67頁)

1、軍事博物館舉行恐龍展,小亮、小明、小紅都來看恐龍 。那你知道這些圖分別是誰看到的嗎?(老師巡視,然后集體糾正)

2、現(xiàn)在不把書壘起來,你會做第2題嗎?試一試吧。

四、總結

通過觀察長方體,自己的玩具,還有猜謎游戲 ,你有什么收獲?

加與減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篇5

教學目的:

1、會進行簡單的換算

2、會恰當?shù)倪x擇長度單位

3、會比較大小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一千米有多長?生活中有那些距離是千米?

2、走1千米大約要多少時間?跑了?

3、千米和米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二、新課

1、教學例3

問:大家知道三峽嗎?我們的三峽大壩呀,全長2300米,他長嗎?

我們北碚有一條高速公路叫什么?誰知道?

其中有一條隧道,長6公里

你門說,大壩和隧道誰長?

學生思考,回答

小組討論后匯報自己的想法

一可以把千米換成米,還可以把米換成千米

2、練習

(1)對口令,選擇合適的.單位

教室長8()公路長800()飛機飛行高度8000()火車每小時開60()

(2)說說大約幾千米

引導學估計

1675千米大約是多少千米那4850米呢?

(3)學生看圖提出數(shù)學問題并解答

三、作業(yè)

練習十二1-4

2題,學生看題目要求和圖,理解了題目的意思后在做

學生獨立作業(yè)

四、課后記

第3課時

教學內容:教材79頁例4,80頁課堂活動,81-82頁練習十二5-9

教學目的:

1、讓學生體會毫米的實際長度

2、會簡單的單位換算

3、會選擇正確的單位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1千米有多長,生活中的1千米呢?

2、千米和米有什么關系?

3、3657米大約是多少千米?4567米呢?

二、新課

1、教學例4

學生拿出直尺,請觀察,直尺上長度單位都有哪些?

學生逐漸觀察得出許多小格,這每一個小格是1毫米,也可以說是1mm,學生讀

這些小格把1厘米分成了幾份?

學生觀察數(shù)

得出分成了10份,那么一厘米就是多少毫米呢?

1厘米=10毫米,學生讀

毫米是比厘米小的長度單位

2、感知1毫米

請你用手指比一比,1毫米有多長?

學生自己比劃

生活中有1毫米的物體嗎?

拿出2分硬幣,量一量有多厚,大約是毫米

還有嗎?

學生在量

3、整理長度單位

我們學過哪些長度單位?

學生回答

你可以把他們從大到小排一排嗎?

教師板書: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相鄰兩個單位的進率是多少?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三、練習

1、80頁1

學生獨立完成后訂正

2、80頁2、3

學生測量

3、完成81頁5-9

四、課后記

五、時分秒

1、能認識,寫鐘表的具體時刻

2、能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體驗時間的長短

3、能進行時分面的簡單換算

4、能計算經過時間,知道珍惜時間,會合理安排時間

加與減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理解連加、連減的意義,會用連加、連減解決簡單的問題。

2.掌握連加、連減的運算順序和用豎式計算的書寫方法。

3.在對比練習中,優(yōu)化出算法,同時感受到豎式簡便寫法的合理性和簡潔美。

教學重點:

掌握用豎式計算連加、連減的方法。

教學難點:

利用連加、連減解決簡單的問題,能夠正確計算。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通過果園豐收,小朋友們在果園幫助收南瓜的事情,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探究新知

1.連加。

出示表格及問題:一共摘了多少個?

預設:28 + 34 + 22 =

提出問題:這是三個數(shù)連加的問題,要怎樣計算呢?(學生獨立完成,小組交流討論)

提出問題:連加計算應該注意什么呢?

預設:相同數(shù)位要對齊,先從個位加起,個位相加滿十要向十位進“ 1 ”。

預設:連加的計算順序是從左往右。

設計意圖:利用嘗試練習、合作交流、比較算法等活動,讓全體學生參與其中,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連加用豎式計算的方法,同時體會靈活、合理選擇計算方法的重要性。

★出示微課,對連加知識進行詳細介紹和梳理,主要演示的是連加的計算過程及其先關注意事項。

2.連減。

出示問題:共用84個大南瓜,李大爺運走了40個,王叔叔運走了26個。還剩多少個?

由學生獨立完成并小組交流討論計算方法好和計算過程。

預設:84-40-26 =

預設:84-40 = 44能口算,可以不寫豎式。

提出問題,在計算連減算式時,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可提示學生找運算順序。)

預設:連減和連加的運算順序一樣,都是從左往右依次計算。

預設:還可以先算一共運走多少個?84-(40 + 26)

提出問題:這該怎樣計算呢?

預設:40 + 26 = 66 , 84-66 = 18

設計意圖:通過連加的計算,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學會知識遷移,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應用能力和遷移能力。

★出示微課,對連減知識進行詳細介紹和梳理,主要演示的是連減的計算過程及其先關注意事項。

三、鞏固練習

1.列豎式計算。

46 + 25 + 17 = 75-28-19 =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鞏固新知,同時提高學生靈活、合理地選擇計算方法的能力。

2.看誰算的對。

設計意圖:通過多樣化的練習,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

3.算出紅星小學參加3項體育活動的總人數(shù)。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鞏固新知,同時提高學生靈活、合理地選擇計算方法的能力。

四、課堂小結

提出問題:說一說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預設: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計算連加、連減,在計算時要從左往右依次計算,如果能口算可以不寫豎式計算。一個數(shù)連續(xù)減去兩個減數(shù),可以先把后兩個數(shù)相加再減。

設計意圖:通過交流總結,幫助學生構建本節(jié)課知識體系,學會連加、連減的計算方法。

加與減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篇7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和操作,結合生活實際,進一步認識鐘面,認識時、分,知道1時=60分。

2、會正確認、讀、寫鐘面上的時間,初步建立時間觀念。

3、初步養(yǎng)成合理安排時間和愛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1、認識鐘面。

2、初步了解時、分之間的關系,知道1時=60分。

3、正確地認、讀、寫鐘面上的時間。

教學難點:

了解時、分之間的關系;準確認、讀鐘面上的時間。

教具準備:

鐘面、多媒體課件。

學具準備:

學生每人一個鬧鐘。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復習舊知,引出新知

1、猜謎:一匹馬兒三條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提醒你,時間一定要珍惜。(鐘)

2、師:鬧鐘有什么作用呢?

3、關于鐘表的知識你還知識哪些?

(復習:時、針、分、秒針以及整時、半時)(準備復習題)

師:其實關于鬧鐘的知識還有很多,讓我一起學習!

二、觀察操作,探求新知

(一)認識鐘面

1、師:首先,請同學們看這個鐘面的構造,你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看誰匯報的多)

2、根據學生的回答,(電腦演示)教師板書

格:有12個大格

共60個小格(1大格有5小格)

(二)認識時、分

1、師:請同學們看電腦演示:當分針走一小格表示多長時間?(一分)

問:走一大格的時間是幾分?走2大格呢?走3大格呢?走5大格呢?那么走一圈呢?

2、電腦演示:時針走一大格的時間是多久?

問:時針從12走到1是過了幾小時?從1走到2又是幾小時?那么時針從8走到10呢?

(三)認識時、分的關系(拔一拔)

師:剛才我們認識了時和分,下面請大家看屏幕演示,請你觀察時針和分針都有什么變化?觀察后然后小組討論以下通過他們的變化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學生自由討論,教師巡視。

師:誰愿意匯報一下你的發(fā)現(xiàn)?

生:分針撥了一圈,時針走了一大格。

師:說對了,你真會觀察事物。時針走一大格是幾小時?(一小時)分針走一圈是多少分呢?(60分)那么你從剛才的`操作和觀察中發(fā)現(xiàn)了時和分的關系了么?(1時=60分)(板書)請同學們讀一下

(四)想一想

與學校生活實際結合,初步體驗時分之間關系,初步建立時間概念。

一節(jié)課的時間是( )分,再加( )分是1時了。

4、總結探究到的關于鐘面的知識,完成書上的填一填。

二、認讀時間

1、認識整時,學習整時的寫法。(整時)

出示9時的鐘面,讀時間,說方法,寫時間:9時,教新的幾時方法:9:00。說明“:”表示“時”,兩點前面寫時,是幾時就寫幾,兩點后面寫分,由于是整時,就寫兩個0來占位。(師說:鐘表上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這時的時刻就是幾時。怎樣才能把鐘表上的時間記錄下來呢?有兩種表示方法,一種可以用漢字“時”、“分”來表示,也可以像有些電子表一樣用“:”來表示。)(可再示范一個或讓學生拔一個整時)

學習9時01分、9時05分的認、讀

2、認識幾時幾分,寫分不滿10的時間寫法。(非整時)

出示9時08分的鐘面,讀,寫時間,強調08分不滿10,用0來占位。如果分滿10分就不用寫0了。(可再示范一個或讓學生拔一個幾時幾分)

總結:讀幾時幾分的方法:時針走過幾就是幾時,分針走過了幾個小格就是幾分,合起來讀幾時幾分。

4、練習認、讀、寫幾時幾分

(1)認讀“試一試”中的時間,鞏固認識幾時幾分的方法,練習新的記錄時間的方法。

(2)知道電子鐘表顯示的時間讀起來簡單明了,但顯示的時間和鐘面時間是一樣的。

三、鞏固練習

1、認讀小明作息時間表,小組合作,說一說小明什么時間做什么事,懂得要合理安排時間。

2、書中連一連,鞏固練習認讀寫時間。

3、小游戲:你說我撥、我說你撥。

4、撥出小明家人喜歡的節(jié)目時間,小組合作,評出小組。

四、總結

下課的時間到了,說出是幾時幾分。--惜時間教育

板書設計:

認識時、分

有12個大格時針→1大格→1時

共60個小格分針→1小格→1分

1時=60分

加與減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篇8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初步感受解決問題的思考過程,體驗同一個問題可以從不同角度去思考,用不同的方法解決。

3、感受數(shù)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掌握“同一個問題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的學習方法。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學的能力。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學習準備:課前談話交流

二、探索研究:“學新知”

1、課件出示圖片:讓學生初步感受“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同一個物體,看到的物體形狀是不同”。(引出課題)

2、(出示主題圖)看,一(3)班小朋友參加了一次文藝匯演。瞧!他們來了。提問:

①從圖中知道了什么?

②同一幅圖,為什么觀察到的信息不一樣呢?

③問題是什么?把知道了什么和問題是什么連起來說一說。

3、解題。提問:求一共有多少人?

①要求一共有多少人?該怎么樣解決這個問題呢?

②學生獨立思考。

③學生把自己的想法與小組同學說一說,小組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

④匯報:

a、數(shù)出前后兩排的人數(shù),再加起來。后排有8人。前排有7人。所以,8+7=15(人),一共有15人。

b、按性別數(shù),將男生和女生的`人數(shù)加起來。

1(男生有9人)(女生有8人)所以,9+6=15(人),一共有15人。

4、提問:這兩種解答方法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為什么兩個算式的結果都是15人呢?我們是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的?

5、小結:從不同的角度觀察這幅圖,提取了不同的數(shù)學信息,但都是把這兩部分合起來,所以用加法。

三、鞏固練習:“我能行”

1、求一共有多少只猴子?(課件出示)問:

①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②要求的問題是什么?③你想怎么解答?

④還可以怎么解答?

⑤都是求“一共有多少只猴子?”,兩種解答方法有什么不同?

2、教材第97頁“做一做”。求:一共有多少只天鵝?(課件出示)問:

①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②要求的問題是什么?

③你想怎么解答?

④還可以怎么解答?

⑤都是求“一共有多少只天鵝?”,兩種解答方法有什么不同?

3、想一想。問:這幾道題目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小結:這幾個題目都是求“一共有多少”,表示把它們都合起來。(都用加法計算)

四、盤點收獲:“我很棒”今天的學習,我學會了?

五、布置作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