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社會課教案6篇

時間:2022-10-16 作者:Anonyme 備課教案

通過多年來的工作經(jīng)驗,教師在寫一份教案時一定得心應手,教案在起草的時候,你們務必要注意與時俱進,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幼兒園中班社會課教案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幼兒園中班社會課教案6篇

幼兒園中班社會課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2、培養(yǎng)幼兒識別游戲時識別安全和危險的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活動準備1、圖片兩張

2、安全卡片和不安全卡片若干

操作要點一、導入活動,引出話題1、小朋友都喜歡玩球,而且有許多玩球的方法,但是小孩子應該在哪里玩球呢?

2、出示圖片

有兩張圖片,請大家仔細觀察,然后講講在哪里玩球好

3、一張圖片里有車道,旁邊有小河,另一張是有圍欄的空地

4、我們應該在第二張圖片所表示的地方玩,為什么,引導幼兒說出第一幅圖片中的不安全的因素,只有在沒有障礙的空地玩球才是安全的。

二 、故事 受傷的皮皮1 、故事里有誰,講了什么

2、皮皮為什么三次受傷

3、我們從故事里受到什么教育

三 、游戲: 傳球玩法 :教師準備有安全內容和不安全內容的卡片,幼兒圍坐在一起聽鈴聲傳球,當鈴聲停下時,手拿球的幼兒從盒子里取出一張卡片面向全體幼兒問;這樣玩可以嗎,幼兒根據(jù)卡片內容邊拍手邊講對,對,對對可以這樣玩,或錯,錯,錯不能這樣玩。游戲可以反復進行。

四 、集體講評:今后在生活,游戲中如何學會自我保護,注意安全。

教學反思:在平日里,孩子們總是跌跌撞撞,磕磕絆絆,小傷難免的,所以整個活動孩子們沉浸在故事畫面里,聽得很專注。知道了以后哪些東西不能碰,不能做哪些危險的事情,知道自己已經(jīng)長大了,要學會保護自己。通過故事畫面,孩子能準確判斷是與非,增強自己的安全意思。其實,也提醒老師在平常生活里要比較注意孩子的安全。

小百科:安全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ān quán,通常指人沒有受到威脅、危險、危害、損失。人類的整體與生存環(huán)境資源的和諧相處,互相不傷害,不存在危險的隱患,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損害風險的狀態(tài)。安全是在人類生產(chǎn)過程中,將系統(tǒng)的運行狀態(tài)對人類的生命、財產(chǎn)、環(huán)境可能產(chǎn)生的損害控制在人類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狀態(tài)。

幼兒園中班社會課教案篇2

【活動目標】

一、對各種職業(yè)帽子具有探索興趣。

二、能夠認真觀察廚師、醫(yī)生、警察、建筑工人的帽子,并能大膽表達自己的認識。

三、知道有些帽子可以代表職業(yè),并能通過帽子分辨出人們從事的不同職業(yè)。

四、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五、培養(yǎng)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活動準備】

物質:廚師、醫(yī)生、警察、建筑工人的帽子(數(shù)量與幼兒相當),家長資源(廚師、護士、建筑工人、警察)。

心理:認識幾種較為常見的職業(yè),如醫(yī)生、警察等。

活動重點:知道有些帽子可以代表職業(yè)

活動難點:知道警察帽子的共同特點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跟老師打招呼

2、小朋友們,今天我要帶大家參觀一家帽子商店,看看那里的帽子,你都見過嗎?它會是給誰戴的呢?

3、集合:孩子們,這里的帽子可真多,是給小朋友們戴的嗎?那是給誰戴的呢?來,咱們坐下來說一說。

二、展??

1、商店的帽子是給工作人員戴的。

過渡:你看到了什么樣的帽子?誰想給大家介紹一下?去把你認識的帽子拿過來給我們大家介紹一下。

幼兒一:這頂帽子什么顏色?像什么?會是給誰戴的?戴上看看,像不像?誰還看到了不一樣的帽子?(選擇4名幼兒)

安全帽的引導語:這頂帽子是給誰戴的?你摸一摸、捏一捏,什么感覺?很結實,建筑工人戴上它有什么好處?這是建筑工人的安全帽。

區(qū)分護士與醫(yī)生的帽子。

提問:這里的帽子到底是給誰戴的?

小結:這里的帽子是給廚師、警察、護士、建筑工人這些工作人員戴的。

2、帽子代表不同的職業(yè)。

引導:今天,帽子商店來了幾位顧客,歡迎他們。

家長:小朋友們好!

幼兒:叔叔阿姨好!

(1)引導:這些叔叔阿姨從事著不同的工作,你知道這位叔叔是干什么工作的嗎?(廚師站中間)我來變個魔術你就知道了!閉上眼睛,變變變,他是一位?從哪里看出來的?這頂帽子告訴我們叔叔是一位廚師!

請小朋友猜一猜這位叔叔是干什么工作的?我來幫他選一頂帽子你就知道了。他是一位?(建筑工人)

小結:你們瞧,帽子能告訴我們一個人是干什么工作的。

(2)還有兩位阿姨,這位阿姨是一位?這位阿姨呢?她們應該戴什么樣帽子呢?誰來幫她們選一頂合適的帽子?你想幫誰選?他們選得對嗎?

提問:小朋友們仔細看,這幾位叔叔阿姨的帽子一樣嗎?

小結:不同的工作有不一樣的帽子,帽子能告訴我們人們是干什么工作的。謝謝叔叔阿姨,歡迎你們下次再來。(家長下場)

3、同一種職業(yè),也有不同樣式的帽子。

(1)男女不同

過渡:剛才小朋友們?yōu)榫彀⒁踢x擇了一頂這樣的帽子,其實,警察還有很多種帽子,你們瞧,我有一個魔術盒,只要我們一起說它會變出各種各樣的警察帽子。

一起說“魔盒魔盒,變變變”,出示男警察的帽子,這兩頂帽子一樣嗎?這頂帽子是誰戴的?是男警察的帽子。

小結:男警察和女警察的帽子樣式不一樣。誰想戴上試試,一幼兒,他應該戴哪一頂呢?

(2)四季不同

一起喊“魔盒魔盒,變變變”,出示棉帽、夏帽,一下變出了兩頂帽子,這頂帽子很特別,你覺得會是什么時候戴的?誰來戴上試試,感覺怎么樣?這是警察的棉帽,有了它,就算是下雪,警察叔叔也不會怕冷了。

小結:不同的季節(jié),警察的帽子也不一樣。

(3)接到報警電話,警察馬上要執(zhí)行任務去了,戴什么樣的帽子呢?“魔盒魔盒,變變變”他們就會戴上這頂作訓帽去執(zhí)行任務。

(4)你們猜我的魔盒還有帽子嗎?請一位幼兒當魔術師,一起喊“魔盒魔盒,變變變”,你們見過這種帽子嗎?誰戴這樣的帽子?(交警)

課件小結:男警察和女警察的帽子樣式不一樣;不同的季節(jié),警察有不同的帽子;執(zhí)行任務時的帽子和平時戴的不一樣;交通警察的帽子和普通警察的帽子也不一樣;警察的帽子是多種多樣的,但是,只要你仔細看,你會發(fā)現(xiàn)它們有相同的地方,(手指暗示)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小結:帽子上都有一個標志,指一指,在哪?這是警察的帽徽,(ppt)只要看到了帽徽,就知道是警察的帽子。

(5)發(fā)現(xiàn)帽徽上的秘密。

你們看帽徽上有什么?一共有幾顆星?在哪里見過這五顆星?在我們中國的國旗上,也有這樣的五顆星星,看到這五顆星星我們想到了中國,有五顆星的帽徽會是哪個國家的警察才有的?

小結:這種帽徽是我們中國人民警察的標志。

小結:原來,帽子上還有這么多的秘密!不同的工作有不同的帽子,同一種工作,帽子也有不同的樣式和作用。

4、有的工作沒有帽子。

提問:你們喜歡這些帽子嗎?我也喜歡,我是一名老師,老師應該戴什么帽子呢?

小結:原來,有的工作有特別的帽子,有的工作是沒有帽子的。

三、結束:幼兒自主選帽子

過渡:接下來,我們來玩角色扮演的游戲吧,我想扮演護士,你想扮演誰?你呢?到帽子商店去選一頂合適的帽子吧!選好了嗎?誰在小醫(yī)院工作?站到這邊來,讓大家看看像不像?小警察在哪里?站到這邊,給大家敬個禮吧!敬禮!小建筑師在哪?小廚師?讓大家看看像不像?大家都選好了帽子,走,我們回到班里到區(qū)域去玩游戲吧。

教學反思:

引領幼兒再次深入地進行探索,給幼兒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間。整個活動,給予幼兒較寬松的氛圍,教師只是充當了活動中的支持者,鼓勵者,合作者,引導者,用心傾聽幼兒的表述,并及時的梳理與小結。

幼兒園中班社會課教案篇3

活動背景:

社會領域的目標重點是要培養(yǎng)幼兒樂意與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同時《綱要》也指出“幼兒與成人、同伴之間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戲等,是其社會學習的重要過程,應當為幼兒提供人際間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動的機會和條件,并加以指導?!?/p>

在進行社會領域活動主題“葫蘆兄弟”下,其中有制作名片的活動,活動目的是體驗與父母一起動手制作,與父母一起用繪畫、書寫、剪貼等方式制作自己的名片,在實際進行這個活動時,我們感到僅是這樣一個活動沒能充分挖掘出“名片”作為現(xiàn)代交際工具的教育意義,在此基礎上,我們對活動進行了深化、拓展,縱向的活動有收集名片,從而讓孩子對名片有一個具體的、外觀的,內容上的了解,再自己制作名片。同時在班級內,利用名片進行交流活動,對名片的作用有所了解,感受。

同時,我們專題組本期研究的重點是如何利用資源達成社會領域總目標,而同伴資源的利用是我們研究內容其中的一點。

基于以上幾個方面的考慮,我們組織了這樣一次班際間的交流活動。

活動名稱:

交往活動――我的新朋友

活動目的:

1、激發(fā)幼兒交新朋友的愿望,感受新朋友的快樂。

2、進一步了解名片的作用。

3、能大膽地介紹自己,與同伴分享、合作。

活動準備:

1、錄音帶:歌曲《友誼舞》《找朋友》。

2、幼兒和家長一起制作一張名片,自帶一件物品。

3、請幾位幼兒不認識的老師做客人。

活動過程:

活動前半部分在菠蘿班、香橙班兩個班上分別進行

一、游戲《猜猜我是誰》,引入活動。提問:

1、剛才參加游戲的小朋友,蒙上了眼睛,為什么都能很快猜出后邊的小朋友呢?(因為我們都是一個班的同學,天天都在一起,很熟悉了,我們都是老朋友了。)

2、我們菠蘿班的老朋友天天都在一起,你們快樂嗎?

3、為什么很快樂?

4、那如果我們有了更多的朋友會怎么樣呢?

5、你們想認識新朋友嗎?

二、兩位鄰班教師(本班幼兒不認識的老師)帶著禮物出現(xiàn)。

“當當當……”響起敲門聲,老師打開門“真巧,一說到新朋友,現(xiàn)在就有新朋友來了。請進!”

新老師與小朋友打招呼,并分別作自我介紹。

三、幼兒做自我介紹

1、剛才我們認識了新老師,現(xiàn)在怎樣讓新老師認識我們呢?

2、請幼兒分別用名片、口頭介紹。

3、名片上面有些什么內容?(姓名、電話號碼、住址……)

4、師小結名片的作用。(名片能讓別人記得更清楚,更長久。)

以下部分兩個班在音樂廳進行

四、自主交往活動

老師聽說香橙班的小朋友也在尋找新朋友,老師和他們約好了在音樂廳見面,現(xiàn)在,讓我們帶上名片和禮物,一起去認識新朋友吧。

1、音樂開始,兩個班的小朋友分別從兩個門進入。

香橙班:你們好,我們是香橙班的小朋友,香橙香橙,快樂心情!

菠蘿班:你們好,我們是菠蘿班的小朋友,菠蘿菠蘿,健康快樂!

兩個班老師分別作自我介紹。

2、幼兒自主交往。

五、小結,請幼兒和自己新認識的朋友手拉手在一起。

老師:你認識了幾個新朋友?你是怎么去認識的?你和新朋友一起做了什么?你感覺怎么樣?

小結:和朋友在一起真快樂,朋友越多,我們的快樂也多。

六、音樂《找朋友》,結束

老師:認識了新朋友真高興,現(xiàn)在我們和新朋友一起唱歌、跳舞吧!

園長點評:

1、因有前期班級幼兒在一起學習生活,相互熟悉了解以及好吃好玩的東西及趣事分享的快樂體驗。此活動,教師以“猜猜我是誰”喚起幼兒認識新朋友的激情,好!

2、活動中,教師以情境表演的方式,引導幼兒關注認識新朋友的方法,并設置情境讓幼兒親身參與交朋友的活動中,幼兒情感、態(tài)度、認知、行為都有一定的發(fā)展,好!

3、幼兒社會性中的交往、合作能力的發(fā)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社會組的教師關注了“如何利用各種資源達成社會領域目標”的問題,我相信,老師們對資源的理解是全面的,這是涉及影響幼兒社會性發(fā)展的人與環(huán)境等的多種因素,因此,作為教師必須善于發(fā)現(xiàn)和整合幼兒生活世界中的可利用的資源,以幼兒的興趣為基點,立足于幼兒現(xiàn)實與長遠的發(fā)展,以幼兒喜愛的方式,預設或生成一些活動,讓幼兒在活動中、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發(fā)展。因而,本次社會活動以“認識新朋友”應該說在上述問題上得到了突破,好!

幼兒園中班社會課教案篇4

活動目標

了解農(nóng)民的辛苦,知道糧食來之不易。

知道珍惜糧食,不浪費食物。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米飯”圖片;《我不浪費糧食》動畫視頻;“不浪費食物”組圖。

活動過程

出示圖片“米飯”,引導幼兒討論米飯的來源。

這是什么?米飯是用什么做的?

你知道大米是從哪里來的嗎?

播放動畫視頻《我不浪費糧食》,引導幼兒感知大米的來之不易。

熊貓奇奇和妙妙也想知道大米是怎么來的,他們和小伙伴一起坐上巴士嘟嘟的飛碗來到了田野尋找大米的由來。

大米是什么加工而成的?

稻谷是怎么來的呢?

小結:農(nóng)民要經(jīng)過翻地、播種、育苗、插秧等種下水稻,等待水稻長出金燦燦的稻谷,再進行收割、脫粒,最后把谷粒加工脫殼碾出大米。大米來之不易,每一粒糧食都是農(nóng)民用辛勤的汗水澆灌的,我們要尊重他們的勞動成果,不挑食,愛惜糧食。

出示組圖“不浪費糧食”,引導幼兒了解珍惜糧食的方法。

1、討論交流珍惜糧食的方法。

糧食來之不易,我們都應該珍惜糧食,你知道哪些節(jié)約糧食的方法?

2、出示組圖“不浪費糧食”,討論圖中的現(xiàn)象。

這些行為對不對?應該怎么做?

小結:我們要懂得珍惜糧食,吃飯的時候雙手扶好碗,不掉米粒,吃多少盛多少,不隨意丟棄;去飯店用餐時點菜要適量,吃不完的菜可以打包,不能浪費糧食。

活動延伸

日常活動

1、教師在用餐環(huán)節(jié)提醒幼兒不隨意倒飯菜,珍惜食物。

2、在過渡環(huán)節(jié)可適當播放“寶寶巴士app”中的“古詩國學”第一集《憫農(nóng)》供幼兒欣賞,引導幼兒懂得尊重農(nóng)民伯伯的勞動。

家園共育

家長給幼兒樹立榜樣,幫助幼兒養(yǎng)成珍惜糧食的好習慣。

幼兒園中班社會課教案篇5

活動設計背景

平常與孩子的交談中,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談論得最多的就是自己的媽媽.我為了給孩子進行一個情感教育,所以我們精心設計了一系列的活動,引導孩子學會關心,體貼媽媽,激發(fā)愛媽媽的情感,知道媽媽辛苦.

活動目標

1、了解媽媽從事的工作,知道媽媽的工作很辛苦,媽媽在工作中表現(xiàn)得很棒.

2、通過學習詩歌,感受到作品中的感情色彩.

3、發(fā)展口語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媽媽從事的工作,知道媽媽的工作很辛苦,媽媽在工作中表現(xiàn)得很棒.

難點通過學習詩歌,感受到作品中的感情色彩.

活動準備

1、請家長準備一張自己的工作照.

2、詩歌碟.

3、歌曲碟

活動過程

一、音樂入場.

二、小朋友們,你們看,今天爸爸媽媽來看你們了,你們高興嗎?向爸爸媽媽打聲招呼吧.(爸爸媽媽:哎)

三、1、教師打開收集到的相片集,請幼兒在照片中找一找,哪位是自己的媽媽.

2、引導幼兒結合照片,為大家介紹一下自己的媽媽,找到媽媽的照片.如媽媽的名字,媽媽在哪工作等.

教師小結:每個小朋友都很能干,有很多了不起的本領,可以把你們的媽媽介紹給老師和小朋友,真的很棒!

四、學看圖編詩歌>教師邊出示掛圖,邊引導幼兒看圖說話:我愛媽媽的什么?

師:小朋友們,你愛你們的媽媽嗎?(愛)你愛你媽媽的什么呢?(出示第一幅圖畫)1、我愛我的媽媽,媽媽為我梳頭發(fā)。2、我愛我的媽媽,媽媽為我洗衣服。3、我愛我的媽媽,媽媽為我做米飯。4、我愛我的媽媽,媽媽教我畫圖畫。我愛我的好媽媽!

教師小結:讓幼兒看著圖畫,集體念一遍詩歌。

五、讓家長參與活動。

老師請你們的媽媽來說說,媽媽回家后會為你們做些什么?老師請孩子的媽媽講講在家張為孩子做了什么事。

師:請誰的媽媽?好,有請xx的媽媽來講講您在家和寶寶做什么事的呢?講完后,讓寶寶給媽媽一個擁抱,親一親自己的媽媽(請3-4位家長參與活動)

六、親子游戲(分男 、女家長兩輪進行)

師:請男家長站在幼兒的面前,聽老師的口令做相應的動作。第一輪:爸爸蹲孩子跳,爸爸蹲完孩子蹲;孩子蹲爸爸跳,爸爸跳完孩子跑:孩子跑,爸爸跳完抱起孩子像飛機一樣飛回位置。 第二輪:請媽媽站在孩子的面前做與上相同的游戲。

七: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媽媽,是孩子最熟悉的一位家庭成員,讓孩子感受到媽媽哺育孩子長大是一件多么辛苦的事,給孩子了解媽媽辛苦的同時,更鼓勵孩子運用各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只是在課堂上,還有一小部分的孩子在表達自己是怎么愛媽媽的時候,語言表達還有所欠缺。比如和多孩子就是跟著別的孩子說什么就是什么,沒有自己的一些其他想法。我覺得中班的孩子更應該有自己的見解,做到課堂上多留空間給孩子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

幼兒園中班社會課教案篇6

活動目標: 通過活動,使寶寶在實踐操作中學習與朋友交換的好辦法,體驗交往的樂趣。

培養(yǎng)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活動準備:

*多媒體制作*各式玩具若干*錄音機、磁帶、

活動流程:

一、故事講述:引起興趣

(通過故事,讓寶寶積累交換的方法。)

師:寶寶們,今天侯老師給你們講個故事。(邊操作多媒體,講述故事。)

提問:小兔籃子里原來只有蘿卜,后來怎么又有青菜和蘑菇了。

小兔是用了什么好辦法換到青菜、蘑菇的?

二、實踐操作:獲取經(jīng)驗

(嘗試經(jīng)驗遷移,在實踐操作中獲取交換法。)

1、小白兔換到了許多自己喜歡的東西,真高興。

今天帶來了許多禮物送給我們的小朋友,想不想要?每個寶寶上來選一份,好嗎?(自由選擇)

2、我們看看,得到了什么禮物?喜歡嗎?讓我們玩一會兒。

3、我們每個寶寶手上都有好玩的玩具,別的寶寶手上也有好玩的玩具。你們有沒有辦法既能玩到自己的玩具,又能玩到別人喜歡的玩具?

(分享交換好辦法,提升經(jīng)驗)

三、分享交流:體驗快樂

你剛才玩了什么?你是用了什么好辦法和小朋友交換到喜歡的玩具的?

剛才誰沒有換到玩具?你是怎么跟他換的?

小結:寶寶今天都用了好辦法玩到了自己想玩的玩具,本領真大,真聰明!我們都是好朋友,,我們帶著玩具寶寶一起來做一個“找朋友”的游戲,好嗎?

故事:交換

小兔有三只蘿卜,它看到小山羊有綠綠的青菜,它就笑瞇瞇地對小山羊說:“小山羊,我用蘿卜來換你的青菜,好嗎?”小山羊說:“好吧?!毙“淄镁陀锰}卜換了青菜,對小山羊說:“謝謝,謝謝?!毙∩窖蛘f:“不用謝!”小白兔又看到小花豬有大大的蘑菇,它就對小花豬說:“小花豬,我的蘿卜又紅又大,又甜又脆,而且不打農(nóng)藥,是純綠色食品哦,我用蘿卜來換你的蘑菇好嗎?”小花豬說:“好吧,我換給你。”小白兔用蘿卜換了蘑菇,對小花豬說:“謝謝,謝謝?!毙』ㄘi說:“不用謝?!毙“淄每吹阶约旱幕@子里有蘿卜、有青菜、有蘑菇,高興地笑了。

教學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節(jié)課預設的教育教學目標,幼兒對老師的提問積極響應,與老師的互動很好。老師的有些引導還不夠到位,要多讓幼兒表達,以后上課要多注意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