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語文教案8篇

時間:2022-10-05 作者:Trick 備課教案

教案是教師為了順利開展教學預先撰寫的書面表達,教師在寫教案時,一定都保持著思維清晰,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四上語文教案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四上語文教案8篇

四上語文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 讓學生知道同一個偏旁,位置不同,寫法也不同。

2、 寫字板中書寫生字,把字寫得工整、美觀,加深理解同一偏旁,位置不同,寫法不同。

3、 詞語超市中積累有關顏色的詞語。

4、 排列句子,訓練學生語感。

5、 閱讀欣賞中體會人與人在一起生活多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相處的快樂。

6、 語文活動,讓學生的暑期生活更豐富更有意義。

教學重點:

1、 積累詞語。

2、 亂句重組。

3、 語文生活。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有趣的漢字

1、 出示“心、火、水、手、人”五個生字卡片,學生認讀,說說這五個字對應的偏旁。

2、 出示10個偏旁“堯、良”等10個偏旁。學生與上面的部首組合找朋友。

3、 讀讀這些字,并給它們組詞。

4、 學生觀察,說說你發(fā)現了什么?

5、 你還能舉出哪些這樣的例子呢?

二、寫字板

1、 出示要寫的字,讀一讀。

2、 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說說自己的發(fā)現。

3、 教師指導書寫。

4、 學生練寫,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5、 學生書寫評價。

四、詞語超市

1、 出示詞語,學生自有認讀,開火車認讀。

2、 讀后說說你的發(fā)現。

3、 齊讀這些詞語。

4、 出示綠、紅、黃三個字,你還能說出哪些課文中沒有的這三種顏色的賜予。

5、 出示藍、黑和白,學生口頭組詞。

6、 你還知道哪些些顏色的詞語呢?

作業(yè):

抄寫詞語超市中的詞語。

第二課時

一、 排列句子。

1、 學生自由朗讀每一句話,弄懂每句話的意思。

2、 學生自己把這五句話按一定的順序排列清楚,然后再讀一讀。

3、 指名讓學生把排列好的句子朗讀一遍,并說說為什么要這么排列。

4、 朗讀排列好的句子。

5、 總結排列句子的方法。

二、 閱讀欣賞。

1、 自由讀文章。

2、 指名朗讀,看是否讀的通順、流利。

3、 用自己的話說說“兔子先生”的主要內容。

4、 找出最讓你感動的句子,讀一讀。

5、 班級交流。

6、 有感情的齊讀全文。

第三課時

語文生活

1、 小朋友們,你們喜歡暑假嗎?暑假你們準備怎樣過呢?

2、 學生分組交流。

3、 全班反饋。

4、 你們準備怎么安排你們小組的暑假生活呢?

分小組擬定計劃書。

暑假大行動 ( ) 小隊

活動主題:

活動時間:

活動地點:

參加對象:

活動安排:

5、 分小隊交流計劃書。

6、 小結:大家的活動真豐富,希望到時能把活動開展得有意義,過一個快樂的暑假。

作業(yè):

積累詞語。

四上語文教案篇2

【教材簡析】

本文生動形象地記敘了翠鳥的外形和生活習性,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

全文分翠鳥的外形、行動敏捷和棲息習性三部分寫成。文筆生動,富有兒童情趣。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翠鳥的外形和生活習性,啟發(fā)學生樹立喜愛動物、熱愛大自然的高尚情操。

2、學會本課生字,積累新詞,會用“機靈”、“愿望”造句。

3、復習總分的句群關系,懂得分述部分分幾方面寫。

?課前準備】投影片、錄像帶、翠鳥圖片、手絹。

【教學目標】

1、了解翠鳥外形特點,體會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

2、學習按一定順序及抓住特點觀察的方法,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課文中的一些詞語。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正確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一自然段。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嘗試審題:

同學們,今天教師給你們請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看看是誰呀?(投影片出示翠鳥)

翠鳥生長在我國東部和南部的許多地方,它不僅美麗,還有高超的捉魚本世紀領,所以人們又稱它“叼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翠鳥》。(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看到這個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投影片出示教師總結出的三點:

⑴ 翠鳥是什么樣子的?

⑵ 翠鳥是怎樣捉魚的?

⑶ 翠鳥的家在哪里?

2、出示嘗試目標:

今天這堂課我們將先嘗試著解答第一個問題,完成這些任務。(幻燈出示嘗試驗目標)

⑴ 了解翠鳥外形特點,體會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

⑵ 學習按一定順序及抓特點觀察的方法,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部分詞語。

⑶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第一自然段。

3、嘗試初讀課文:

⑴ 學生自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課文,遇生字和難讀的字詞多讀幾遍。

⑵ 讀了課文后,你知道了哪能些與翠鳥有關的知識?

⑶ 檢查字詞:

疾飛 銳利 繡滿 等待 蹬開 逮

⑷ 教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邊聽邊完成:

① 給自然段加上序號。

② 找一找,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向我們介紹了翠鳥的外形?

4、嘗試學習第一自然段:

⑴ 看錄象,思考:你看到了什么?它給你總的印象是什么?你覺得翠鳥哪兒最漂亮?

⑵ 出示嘗試試題:

① 作者從哪幾方面來介紹翠鳥外形的?按什么順序來介紹的?從哪句話可以看出來?各方面有何特點?請用“△”標出描述翠鳥各方面特點的詞。

② 翠鳥全身形狀特點是什么?請用“~~~”劃出,并理解“小巧玲瓏”這個詞。

③ 課文用了哪些語句描寫翠鳥羽毛顏色的,請用“――”劃出。

⑶ 小組講座嘗試題,師生交流。

板書:

紅色的爪子

羽毛 (顏色鮮艷)

翠鳥 (小巧玲瓏)

眼睛 (透亮靈活)

嘴 (又尖又長)

⑷ 重點段落理解,幻燈出示:

它的顏色非常鮮艷。頭上的羽毛像橄欖色的頭巾,繡滿了翠鳥綠色的花紋。背上的羽毛像淺綠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襯衫。

四上語文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讓學生實踐運用自讀、圈畫、想象、批點的閱讀方法進行自讀自悟,通過交流的方式進行合作學習。

3.通過對描寫作者和大猩猩進行交流的句段的理解,體會“我”對大猩猩的喜愛之情,激發(fā)學生熱愛動物,熱愛自然的情感。同時體會女科學家的敬業(yè)精神。

教學重點:讓學生實踐運用自讀、圈畫、想象、批點的閱讀方法進行自讀自悟,交流合作。

教學難點:體會“我”對大猩猩的喜愛之情,激發(fā)學生熱愛動物,熱愛自然的情感。。

教學準備:關于作者的資料

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你們見過大猩猩嗎?說說你對大猩猩的了解有多少?

(身高.體重可以和我們人比較;食肉還是食素。)

2、質疑課題。

雖然我們通過資料了解了大猩猩是素食者,但是大猩猩由于它粗魯的面孔和巨大的身材看起來十分嚇人。而我們今天要認識的一位美國女科學家,她放棄了令人羨慕的醫(yī)生職業(yè),孤身到非洲的原始森林中從事大猩猩的研究工作??搭}目,你有什么感受或疑惑?

二、自讀課文,初步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順課文。

2、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文中的“彌漫”.“妖嬈”.“鞋襻”等詞的意思。

3、朗讀課文,把自己的情感讀進去。

4、同桌互相交流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品讀句段,深入感悟。

1、自讀、勾畫、想象、批注。

學生自由讀課文,邊讀邊畫出“我是怎樣和大猩猩的交流的?”的句子,反復品讀。邊讀邊想象句子描繪的情景,適時地在書上標注出自己的收獲或感受。

2、小組交流自讀的情況和讀書的感受。

3、交流指導。

重點是引導學生想象畫面,交流感受,深入品讀。

(1)第4自然段。

讓學生說說:你認為這是個怎樣的女科學家?

帶著對女科學家的崇敬讀一讀這段話。

(2)描寫“我和大猩猩握手”經過的5---13自然段。

①引導學生抓住對皮納茨外貌的描寫體會作者對大猩猩的喜愛。

②抓住“我”和大猩猩握手前后的動作描寫,還有通過想象當時的情景,談談自己的感受。

③讓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對“這是我平生以來得到的最珍貴的禮品。”這句話的理解。

④帶著自己的體會讀一讀這部分。

四、拓展讀寫。

同學們,本文中我們看到的都是她和大猩猩有趣的一幕幕交往,其實在考察大猩猩的過程中,她曾嘗過不少大猩猩的苦頭甚至是對生命的威脅。就是這樣一位放棄了恬靜舒適的生活,從事了近20年大猩猩的研究,為人類解開了許多有關大猩猩的謎團的女科學家,卻在一次拯救大猩猩的行動中慘遭偷獵者的殺害。

1、你想對偷獵者說什么?

2、推薦閱讀《我和我的動物朋友》

五、作業(yè)

你有過和動物交流的體驗嗎?同學之間說一說,寫在自己的“小本本”上。

四上語文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今、正、雨、兩"4個字,借生日。認識2個偏旁"饣、牛"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小云借生日給媽媽的原因

教學重點

認識本課的生字和朗讀課文,從故事中了解母女間的情感

教具準備

?生日歌》錄音帶、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

1、放生日歌曲,提問:誰知道"生日"是指哪一天,每個人都不會忘記自己的生日。

2、平日里,你們會向別人借東西,也會把東西借給別人,聽說過借生日嗎?出示課題18、借生日

二、初讀課文

1、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了解大意

2、提問:課文中誰把生日借給誰?"我"指的是誰?

3、再讀課文,共分幾個自然段?你想讀哪個自然段?

三、學習課文

1、指名讀1、2自然段

2、認識兩段中的生字

3、小云的.媽媽說自己把生日給忘了,媽媽真得是忘了嗎?(小云的媽媽并非忘記了自己的生日,而是只想到別人)

4、指導朗讀

"您怎么從來不過生日?"沒見過媽媽過生日,小云感到疑惑,要突出"從來",讀出納悶的語氣。

四、學習三、四自然

1、指名接讀三、四自然段

2、小云把生日借給媽媽前,心里會想些什么?(大家討論后,明白小云在媽媽的影響下,懂得了關心媽媽,同學們應該向她學習)

3、指導朗讀

最后兩句話是她經過思考想出的辦法,要讀出肯定的語氣,表現出小云的天真可愛,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借生日》。

五、全文朗讀

1、分角色朗讀課文,師生讀,同學與同學讀

2、配《生日歌》讀

六、擴展活動

親手作一件小禮物送給爸爸媽媽,并說一句祝福的話。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

1、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認讀生字

二、分小組自學生字

要求:

1、讀準字音,注意"正、怎、飯、拿"等字的讀音

2、分析字形,用不同的辦法來記憶

指導寫字

今:撇尖低,捺腳稍高,開口度大,撇捺相接處,點和橫收筆都在豎中線上。

正:注意橫,豎的長度,第二橫是長橫的一半,左豎是右豎的一半,最后一橫長,稍凸起托連豎。

雨:"冂"要寬,蹭的豎,不出框,最后四點兩兩對稱,如隔窗看檐下的雨水均勻滴下。

兩:"冂"內兩個"人"字分布均勻,"人"的"捺"均變?yōu)?點"。

3、學生寫字,老師巡回指導

三、復習鞏固

1、復習課文內容,完成課后練習題

⑴先讓學生自己說一說

提示:紅花中的字可以做詞頭,也可做詞尾

2、分小組比賽

3、每組選出代表,全班比賽

四、想象故事的結尾

1、請同學們編出故事的結尾

2、把故事講給別人聽

五、講評小結

四上語文教案篇5

浙江省編義務教育教材第九冊中《背篼》是一篇短小優(yōu)美的散文,配畫明文 文畫共賞。文章以簡練而又富有情味的語言描寫了一個農家孩子黃昏打柴歸來的形象,展現了一幅幅耐人尋味的畫面。讀此文,那勤勞、純樸的山娃子仿佛已活脫脫來到你眼前,令你無法抗拒內心對他的愛。

怎樣讓此景、此情輕松留住,添一份永恒記憶中的甜點,成了我和學生共同的目標。為此,在教學此文時,我們采用了“配畫明文,文畫共賞”的方法。

一、初讀試畫,感知美

在出示課題后,通過簡筆畫“背篼”開篇,既掌握了字形,又理解了字義?!斑@是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它的每一個小節(jié)都可作畫,同學們不“見”的景物。學生喜愛作畫,他們迫不及待地自由讀文,邊讀邊畫下所“見”的景物。學生很快便感覺到了文章的“景物性”、“圖畫性”。當圖畫繪諸筆端時,他們又對課文語言作了揣摩,并自主地了解內容。這一過程是在良好的心境下完成的。過去那種一味枯燥地讀文變得生動而有富有情趣,這無疑產生了“積極、主動”的態(tài)勢,充分發(fā)揮了情感功能。沒有生硬的詞語解釋,沒有刻板的提問,一切都由學生自己發(fā)揮。于是,平時一位從未提過問題的學生向教師請教“坎”該如何畫?通過點撥,他成功作畫,愛創(chuàng)新的同學,有了發(fā)揮水平的機會,外加了許多合理的景物。初讀功能得到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得到回歸,強化了學生對深讀課文的興趣。

二、研讀添畫,拓展美

在課文初成畫后,讓學生自由說圖,再參考文章內容說一說,把課文語言內化為自身語言。比較中,學生能體會到課文語言的簡練,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配畫明文 文畫共賞》?!澳芊駥⑦@簡練的語言再豐富一點呢?”讓學生再自讀自悟,聯(lián)系生活,切磋文章的遣詞造句,體會思想感情,然后合理添畫景物,為畫配詞。在發(fā)展他們的研讀能力,探究能力的同時,創(chuàng)新能力也得到較為明顯的提升:

(1)圖文并茂,形象生動,富有動畫性。如那飄過林梢的裊裊炊煙,畫成了高揚的手臂,配以“孩子,回來啦!”一路上,注明了“拐、繞、走、跨”,不同的走法。

(2)中心句巧妙地升華?!芭?,山里的孩子,背篼里盛著一個勤勞的童年”。山里的孩子不只是打柴,他們拎水、割稻、種菜、拔草,這就是勤勞;也有學生畫了許多背篼、許多孩子,表明了山里的孩子共有的美德。對山娃的贊美之情早已注入其中,何用表白!

(3)填補空白。文章語言簡練,留下了許多空白之處,給學生豐富的想象空間。如一路問候村人,一路的山歌小調;如何打柴,如何采藥,如何在山里“貪玩”,摘下紅紅的山柿子;那晚,孩子為賣藥做了一個甜美的夢……。這一切,豐富了課文內容,使思想感情有了一定程度的體驗。

此時,再讓學生說畫,課文原有的構思又有了創(chuàng)新,他們創(chuàng)造性地表情達意。再讀課文時,那簡練語言的內涵就豐富多了,感情更為深厚。這樣,互為映襯,同中之異。異中之同的比較,形成強烈的對比效果,使課文形象更加鮮明。作畫與“學文”相輔相成,互促互補,使閱讀課堂教學達到了十分和諧的美的境界。

三、文畫同賞,表達美

當文已讀,畫已成時,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就成為輕松自在的事了。作車再現了課文情境,為學生提供了鮮明、準確而豐富的感性知識,給學生強烈的真實感,較快地把他們帶入智力“最近發(fā)展區(qū)”。學生在研讀中細細品味了文章,深切感受到文章對山里孩子的贊美之情。這時,學生的朗讀就顯得入景入情,真切感人,做到了“以情傳聲”,可以說是真情的流露。

這堂課下來,把講讀的機會讓給學生,把練筆的趣味送給學生,把讀書的方法教給學生,他們便會主動、生動地去閱讀。我認為,喚起學生的形象思維,挖掘他們的想象能力,是我們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的一片沃土。

四上語文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快速閱讀課文,抓住文章的主要內容,找出作者圍繞缺水描述的幾件事情,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快速閱讀的能力。

2、認真閱讀課文,通過理解重點詞語、句子理解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學習南沙衛(wèi)士熱愛祖國、無私奉獻、不畏艱難的精神和品質,重新認識和把握英雄的真正含義。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了解南沙衛(wèi)士的艱苦生活,體會他們艱苦奮斗、熱愛生活、無私奉獻的精神。

教學難點:

弄懂他們這樣做的原因。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看——(放映南沙群島圖片)在祖國領土的最南端,有一顆璀璨的明珠,這里煙波浩淼、一片汪洋,有豐富的漁業(yè)資源,蘊藏著豐富的石油等礦藏,這片神奇的國土就是祖國的南疆——南沙群島。同學們,你們可曾知道,這里以前沒有土壤也沒有生命,是日夜守衛(wèi)的人民解放軍在這里創(chuàng)造了奇跡,是他們捍衛(wèi)國家海洋權益,這節(jié)課我們就走進他們的生活,去了解他們的喜怒哀樂。跟老師一起板書課題:南沙衛(wèi)士。

二、合作交流,自主學習

1、請同學們快速閱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是怎樣描寫南沙群島缺水的?

海軍在駐守中遭受了哪些困難,在戰(zhàn)勝困難的過程中,可以體現出戰(zhàn)士們具有哪些精神品質,結合課文的內容談一談。再有感情的讀一讀課文,看怎樣讀才能更好的體現戰(zhàn)士們的精神品質。最后在小組內交流學習所得。

2、學生自主讀書交流,教師巡視指導,及時發(fā)現并表揚表現優(yōu)秀的小組。

3、小結:大家學得很認真,在文中留下了你們閱讀的痕跡,還與同學進行了討論交流,現在請向全班同學展示你們的學習成果吧!

三、學生匯報。

1、缺淡水

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匯報:

(1)每日只有5公斤淡水。(體會你勾畫的表現缺淡水的句子,有感情的朗讀。)

(2)洗衣難,戰(zhàn)士干活不穿軍裝,怕洗衣費水。

(3)洗澡難,戰(zhàn)士們用雨水洗澡。(體現戰(zhàn)士們盼望洗雨水澡的焦渴心情?!澳仙成D谩保饕w會“南沙桑拿”給戰(zhàn)士們帶來的困難,重點體會“烤箱”這一詞語。何正會的遺體,重點體會“長癬、發(fā)炎、惟一”等詞語。)知道了這些,你想怎樣贊美戰(zhàn)士們嗎?請說出來。學生概括并板書。

(4)自己蓄水

過渡:南沙群島地處赤道邊緣,高鹽、高濕、高溫,放在地上的溫度計,一兩分鐘便會曬爆。連以海為生的漁民都視其為生命的禁區(qū)。而勇敢的戰(zhàn)士們卻忍受了常人無法忍受的痛苦,戰(zhàn)士們不畏艱難的精神不正詮釋了英雄的真諦嗎?

2、缺蔬菜

出示:戰(zhàn)士們把切得不能再薄的黃瓜片放在嘴里,品味著它的清涼,半天舍不得咽下去。從“半天、切得不能再薄、舍不得”體會戰(zhàn)士們對蔬菜的珍惜,感受作者用詞的精當。你有什么話要對他們說?

3、生活單調

出示:訓練放哨巡邏偵察,數星望月聽濤思鄉(xiāng),海島的生活是單調和寂寞的。

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體會。

四、欣賞錄像,激情朗讀。

1、播放《南沙掠影》觀看戰(zhàn)士生活狀況。環(huán)境惡劣,生活艱難,戰(zhàn)士們對祖國親人卻如此慷慨,祖國親人說——齊讀“媽祖救助漁民……懷抱中航行?!?/p>

2、戰(zhàn)士們的付出祖國親人看在眼里記在心中,六歲小女孩的畫中有多少語言無法表達的情感呀!帶著對戰(zhàn)士的敬佩朗讀最后一段。

3、這些戰(zhàn)士甘愿吃苦受累為的是什么?讀“我們甘愿奉獻每一滴水,每一滴血。我們渴,我們熱,就是為了你們永遠幸福!”

五、總結延伸。

1、總結:為了祖國人民的幸福。為了捍衛(wèi)國家海洋權益。這種無私奉獻、不知疲倦、永不停息的追求精神鑄造了戰(zhàn)士們的英雄本色,他們不愧是祖國的英雄,不愧是南沙衛(wèi)士!

2、作業(yè):時代在發(fā)展,社會在進步,南沙衛(wèi)士的生存條件今非昔比,請同學們課下搜集有關南沙現狀的資料與同學分享。

四上語文教案篇7

一、教學目標

①學習積累一些文言詞語,理解課文大意。

②體會“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壯麗的幻景。

③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學原理,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索的科學精神。

二、教學重點

反復誦讀課文,積累文言詞語,體會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壯麗的幻景,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聯(lián)想及想像能力。

三、課前準備

教師可搜集有關資料做成多媒體課件。導人中或結束時能講清“山市”形成的原理。學生借助工具書認識生字詞,反復閱讀。愛好美術的同學可用繪畫展示“山市”的美景。

四、教學內容

?山市》是清代文學家蒲松齡所寫的一篇文言文,描繪的是山中蜃景,與“海市蜃樓”相似。文中描繪了從山市開始出現到最后消失的變化過程,給人以神奇而又壯麗的感覺。文章語言精煉生動,可以引導學生展開想像,去揣摩、理解。通過研讀對這一現象進行適當探究。

五、教學設計

1、恰當導入

①可以由“海市蜃樓”的畫面或圖片導人,也可以播放有關的錄像,渲染氣氛,引導學生進入狀態(tài)。

②也可以講傳說、講故事,創(chuàng)設情景,引起學生的興趣。許多人都聽說過海市蜃樓,卻無緣目睹這種神奇。有道是“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飄渺間”,清代文學家蒲松齡為我們寫下的《山市》,描繪了山中蜃景,與我們所說的海市蜃樓略有不同。山市是一種科學現象,它到底有怎樣的奇觀呢?讓我們走進這山市,去感受這山市的奇妙吧!

出示目標并板書課題。

2、課題:山市

3、學習目標:a、學習積累文言詞語,理解課文大意。

b、體會“山市”的形成及神奇批麗的幻景。

c、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學道理,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的科學精神。

4、整體感知

教師引導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學習文言文,“研討與練習”所列字詞:孤塔聳起插青冥碧瓦飛甍歷歷在目風定天清一切烏有直接霄漢黯然縹緲

檢查預習,大屏幕出示字詞,學生識記。

自學課下注釋。

教師導讀:閱讀文言文須掌握合理的方法步驟。方法適當,可以提高閱讀效率。(大屏幕出示方法)

①通覽全文,了解全貌②逐詞逐句,通懂其義

a、識記生字詞a、分析理解詞語

{b、斷清句層次{b、省略補出翻譯

c、朗讀按標點c、精讀分析理解

d、難句村出來d、畫批圈點小結

對以上方法加以解釋指導,引導學生懂得好文不厭百回讀,在誦讀中理解,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古文多誦讀的道理。引導學生“初讀通語句,再讀明大意,三讀有感悟,四讀品內涵,五讀得啟迪”,在誦讀中展開聯(lián)想和想像。

自主學習

①學生在自由誦讀和教師的學法指導下,自由地進行初讀、再讀、三讀后開展競讀。每小組推薦同學進行朗讀比賽,各組對每組參讀的同學進行評價。教師參與學習過程。

②學生看注釋講內容,直譯即可。各小組互相幫助,理解句子的含義。

③學生講述內容后,各組之間相互質疑,相互解答。教師適時點撥,并加以補充。

5、探究想像

學生討論后可自講:

①山市出現的全過程可分為幾個階段?

②結尾的作用是什么?

③怎樣欣賞感受這神奇的山市,能否用科學解釋其中的道理?

④想像一下,山市是怎樣一幅神奇的畫面。

學生相互研究討論后,教師可幫助明確。

縱觀山市的出現分三個階段:初現孤塔宮殿,再展城郭恢宏,又看危樓出現。結尾照應開頭,這里說的“山市”跟“海市”一樣,是一種因折光反射而形成的自然景象,它美麗而又奇特,多少年也難得出現,少數人偶遇,多數人難得一見。此是作者根據目擊者的敘述所寫,令人回味無窮。

讓學生想像一下,山市到底會是一幅什么美景呢?可以讓繪畫好的同學畫出,在班里展示欣賞。然后總結補充:其實,美的東西也許留在想像中會更美,想有多美有多美,正是:此時無畫勝有畫。

5、拓展練習

①請用自己的話向家長描繪一下美麗神奇的山市。

②繼續(xù)收集有關山市或海市蜃樓的故事。

③可以讀讀蒲松齡的其他文章,了解其創(chuàng)作風格。

6、信息反饋

四上語文教案篇8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再現自己的真實交際情境,選取自己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材料,具體描述人物,表現人物的特點和品質。

2.訓練學生根據習作要求修改作文的能力。

課前教學

本次習作的前一個星期,向全班學生公布匯編《家鄉(xiāng)名人譜》的計劃。引導學生自由組合,利用課余深入社會生活,尋找、了解或拜訪地方上(身邊)的“名人”,并 做好活動記錄。有條件的,可以拍攝圖片或錄像,然后要求每位學生根據活動經歷和感受。選擇“名人”最突出的事跡進行簡要概括,形成文字介紹資料,并配上圖片(照片),制成圖文并茂的“名人檔案卡”,為匯編《家鄉(xiāng)名人譜》作材料準備。

制作“名人檔案卡”內容要求除基本情況外,還要介紹清楚“名人”的職業(yè)及在哪方面取得顯著成績。

教學過程

一、激活表象聯(lián)系,明確習作指向

(一)明確習作內容與要求

1.指導學生閱讀《習作6》,并通過問題啟發(fā):讀了《習作6》,你了解到哪些內容?

2.引導學生發(fā)表對這次習作內容和要求的看法,著重談談自己對名人的理解,自己心目中的“名人”有哪些。

(二)討論交流,確定寫作對象

1.導語提示,激活學生頭腦中的表象聯(lián)系:前一段時間,同學們利用課余時間,通過多種途徑,走訪了家鄉(xiāng)的一些“名人”,并制作了“名人檔案卡”,有的還拍攝了 有價值的影像資料。據了解,大家做得都很出色?,F在大家可以相互欣賞“名人檔案卡”,分享勞動成果,然后各自根據“檔案卡”資料,簡要介紹自己心目中的“名人”。

(介紹要求:①介紹清楚“名人”的職業(yè)及突出成就;②介紹不拘形式,可用圖片(錄像)展示,也可繪聲繪色模擬演示;③選取一個訪談片段,但內容必須簡要且最令人感動或你最想讓別人了解的。)

2.小組內交流和介紹。

①先相互傳閱“檔案卡”,再依次作簡要介紹。

②每組推選1人,準備在班內展示介紹。

3.班內交流和介紹。

(各組代表依次向全班同學展示和介紹,教師相機引導評議介紹情況,并作適當提示和小結,讓學生在互動對話中初步領悟描述人物的基本要領。對訪談式介紹,注意引導對言語神情的評議;對資料影像展示介紹,注意引導對內容的評議……)

二、寓導于練,強化習得

(一)由練說導向練寫

1.引導學生將介紹的內容寫下來。

(要求:要進一步把“名人”的事例介紹具體,盡量能夠再現交際中經歷的情境,讓人感到真實鮮活,印象深刻。)

2.練習前引導學生結合范文,進一步領悟細致刻畫人物的要領,使學生求其法而不拘其格。(特別提示:①注意對人物的神情、語氣、語調、動作的描述;②通過人物舉止行為進行想象和聯(lián)想。)

(二)學生按要求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習作,教師巡視指導。

(三)展示作品,修改完善

1.引導自改。

啟發(fā)學生對照習作要求,把自己練寫的片段認真讀幾遍,把文章改得更完善些。學生自改時,除進行錯別字和病句的常規(guī)修改外,注意引導學生就是否抓住“選取自己印象深刻的材料反映人物的品質或特點”這一要求進行重點修改與補充。

2.自由組合,互閱習作,互相提出進一步修改的意見或建議。

3.展示評改。

①鼓勵學生自薦或互薦習作,再依次展示評改。

②投影展示學生習作。先讓作者朗讀自己的作品,再讓全班學生邊讀邊思考該篇習作的精彩之處和需要改進的地方。(可從事例選擇、語言描述、介紹方法等方面進行評議。)

③全班互動,展開評價或建議。

④教師根據習作要求,選取有代表性的習作片段,通過投影展示,全班評改。引導學生加強體驗,增強習作技能,訓練學生修改習作的能力。

三、提升素養(yǎng),構思完篇

1.引導學生梳理練習心得。懂得如何通過具體事例細致刻畫人物,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2.按《習作6》要求,起草成文。要求學生根據習作要求把最想讓別人了解的“名人”事跡,完整地有條理地介紹出來??梢赃x一件事寫出來,還可以選幾件事,運用詳略得當的方法寫出來。

課后教學預案——指導學生匯編《家鄉(xiāng)名人譜》

1.樣稿選萃。(略)

2.啟發(fā)學生通過多種形式展示習作,分批介紹“名人譜”,如板報專輯,櫥窗專欄系列報道等。

3.按照展示需要,指導學生搞好美編及版式設計。

4.練習給專輯、專欄、報道添加導語,深化學生的習作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