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教案反思優(yōu)秀5篇

時間:2023-01-24 作者:Monody 備課教案

寫教案是為了讓我們的課堂效率得到提高,千萬不能隨便應(yīng)付,老師借助教案可以逐步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塔教案反思優(yōu)秀5篇,感謝您的參閱。

塔教案反思優(yōu)秀5篇

塔教案反思篇1

活動:不要和陌生人說話

活動時間:20__.1.13

活動目標:

1.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處的方法。

2.知道不能輕信陌生人的話,不跟陌生人走。

活動準備:

1.請一位幼兒不認識的阿姨扮演陌生人,并設(shè)置表演情境。

2.玩具、果凍、巧克力。

3.有關(guān)的圖片四張(附后)。

活動過程:

一、故事《沙沙和陌生人》

1.講述故事《沙沙和陌生人》:變色龍沙沙獨自在院子里玩,這時一個陌生

人問他公園怎么走,沙沙有禮貌地告訴了他該怎樣走,陌生人非常感謝沙沙?;氐郊依铮成嘲堰@件事告訴了媽媽,媽媽說:沙沙,你做得對!不過還有一些事情你要多加注意。沙沙連忙問媽媽:還有什么事情應(yīng)該注意的呢?

2.集體討論:(1)媽媽為什么說沙沙做得對?(2)我們來猜猜媽媽還對沙沙說了

哪些應(yīng)該注意的事情?

3.出示圖片:

圖一:陌生人要你跟他出去玩時,你不能跟他一起去。

圖二:陌生人給你禮物或好吃的東西時,你不能要。

圖三:陌生人要去你家時,你不能帶路。

圖四:陌生人硬拉你跟他走時,你要反抗,大聲呼救。

二、情境練習

情境一:一個陌生的叔叔對一位小朋友說:小朋友你真可愛.我請你吃果凍。

接著又拿出玩具給他玩。

集體討論: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禮物,應(yīng)該怎樣對他說?

情境二:一個陌生的阿姨敲門進入教室,對某幼兒說:我是你媽媽的好朋

友,她今天沒有空來接你。讓我送你回家,跟我走吧。

教師提醒:(1)你認識她嗎?(2)如果你不認識她.能不能輕信她的話?(3)那你應(yīng)

該怎么對這位阿姨說?

教師小結(jié):對待陌生人要有禮貌,但不能輕易相信他們的話,尤其是不能跟

陌生人走。

三、選擇游戲(每題分a、b兩個答案,幼兒站在認為正確的答案那一邊)

1.陌生人就是壞人嗎?

a. 陌生人就是壞人。b.陌生人不一定是壞人。

2.能不能跟陌生人走?

a.能去公園和游樂場。b.不能去任何地方。

3.有個認識的阿姨想帶你出去玩。

a.可以和她去。b.必須先告訴爸爸媽媽。

4.有個不認識的叔叔給你東西吃:

a.巧克力、果凍不能吃,飲料可以喝。

b.什么都不能吃。

5.下大雨時一個陌生人說用車送你回家。

a.先說謝謝再上車。b.不能上車。

6.陌生人問你的名字.家里有誰.能不能告訴他?

a.只能告訴名字,不能告訴他家里有誰。

b.什么都不能告訴他。

活動反思:

提醒幼兒外出時不要離開集體和成人,遇到陌生人不能輕信。家長和老師都不可能為孩子排除一切危險因素。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過分消極的保護只會產(chǎn)生許多不良的后果,只有積極的保護——培養(yǎng)幼兒自我保護能力,才能使幼兒避免傷害??梢?,我們還需要進一步提高家長意識,改變家長觀念。

塔教案反思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錘、堵、獲”3個字。會寫“育、瓶”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成功、實驗”等13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nèi)容,培養(yǎng)閱讀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dǎo)入,學習最后一自然段。

1、小朋友們,你們做過實驗嗎?(雞蛋保護器的實驗)當實驗失敗的時候,你心里是怎么想的?當實驗成功的時候,你的心情又是怎樣的?

2、實驗總是有成功和失敗的,這不,有一位外國教育家將一個實驗在其它國家進行操作時都失敗了,可是唯獨在中國獲得了成功。當時這位教育家的表現(xiàn)是這樣的——

3、(出示最后一自然)

(1)學生自由讀這段話,說說你感受到了什么?

(2)只是簡單的一讀,我們就有這么多的收獲,看來你們個個都是用心讀書的孩子,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他的激動吧?。R讀)

4、讀著,讀著,你有什么疑問嗎?

師:是呀,這次實驗為什么會取得成功呢?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走進今天的課文——(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請小朋友們自己讀讀課文,注意把生字讀準,句子讀通,難讀的地方多讀幾次。

2、讀得這么認真,相信這些詞語你們肯定掌握了。指名分行讀。

(1)讀得很好,尤其是這兩個詞。(課件用紅色標出)。誰再來讀一讀。

系著不假思索

(2)“系”和“假”這兩個生字寶寶還有另外一個名字?誰知道。指名說,并組詞。

(3)可是這里讀“jì”和“ji?!?,送進一起讀讀。

(4)其他的詞語寶寶打聲招呼吧。

3、讀得真不錯,把這些生字詞放到課文中,你會讀嗎?誰愿意來?(指名分節(jié)讀1至11自然段)

4、讀了課文后,誰能用上“誰讓誰做實驗,結(jié)果怎么樣”的句式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學習第三段

1、想了解這究竟是個怎樣的實驗嗎?(課件出示插圖)看圖說說實驗的工具和對象。

2、那實驗的規(guī)則呢?哪位教育家大聲地宣讀一下這個實驗的規(guī)則。

課件顯示

他對三個學生說:“這個瓶子是一口井,不過現(xiàn)在井里沒有水。你們手里拿著的鉛錘代表你們自己。井口很窄,一次只能上來一個人?!?/p>

(指名讀,齊讀)

3、就這么簡單的實驗,為什么以前都失敗了呢?

(再出示最后一段)誰來說說。如果用一個詞語來形容他們失敗的原因,那是什么?(自私自利)

4、可是這三位中國小朋友,為什么能取得成功呢?讓我們回到實驗現(xiàn)場,好好的研究研究。

、學習第四至十段。

1、默讀4—10自然段,劃出讓你感觸特別深的句子。

2、學生反饋

預(yù)設(shè)一:一個女孩低聲對兩個同伴說:“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p>

(1)你為什么要讀得這么輕?(學生:因為這個女孩是低聲對兩個同伴說的。)你讀書真用心啊。

(2)還有誰想讀?你為什么讀得這么快?(學生:因為當時的情況非常危急,如果不快點,那么他們隨時都可能有生命危險。)真好,你不僅知道了怎樣讀,而且知道了為什么這樣讀,真了不起。

(3)現(xiàn)在我就是那個教育家,你們就是那個女孩,我想再現(xiàn)一下當時那個緊張的情景,準備好了嗎?師生合作分角色朗讀;指名1+1+1;齊讀(一起來)

3、引讀:“三”字剛出口,三個學生就順利地把小鉛錘一個一個提了出來。

4、我想采訪一下,你們這些小女孩,你剛才跟兩個同伴說了什么?(指名說)你為什么要這樣做呢?

句子出示:女孩不假思索地說:“有了危險,應(yīng)該讓別人先出去?!?/p>

(1)說這句話的時候,我想當時你想都沒想,課文中用哪個詞來形容?(不假思索)

(2)那就請你不假累索地讀一讀吧?。ㄖ该x——齊讀)

5、讀到這兒,相信小女孩一定給你們留下了深刻地印象,你肯定有許多話想對他們說,把你們想說得話寫下來。學生交流,教師板書:先人后已沉著冷靜

6、其實這次實驗的成功還離不開三個小伙伴,為什么?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團結(jié)合作。(板:團結(jié)合作)

五、學習最后一段

過渡:正是小女孩的先人后已、沉著冷靜和三個小伙伴的團結(jié)合作,才能讓這次實驗取得成功。怪不得教育家激動抱起女孩,好久才放下。

1、(再現(xiàn)最后一自然段)齊讀。

2、孩子們,教育家的哪個動作最讓你深有感觸?(抱起)

3、你能把教育家的激動用朗讀來表現(xiàn)出來嗎?先自己練練。(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4、做為一個中國人,老師的心里更激動,你知道為什么嗎?

5、師總結(jié):是啊,小女孩先人后已、沉著冷靜的優(yōu)秀品質(zhì)打動了教育家,也深深感動了我們。讓我們帶著對小女孩的無比敬佩,把她的話深深地記在心里。

齊讀:有了危險,應(yīng)該讓別人先走。

六、快樂寫字。

過渡:時間過得真快,又到了我們的快樂寫字時間了。

1、出示:繩險倆堵瓶順

2、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寫字結(jié)構(gòu)上要注意什么?

3、特別是哪一個字要老師范寫。

“瓶”

4、學生書寫。

教學反思

一堂課上下來,我感覺到和我預(yù)期的課堂效果存在很大差別。課下,領(lǐng)導(dǎo)對課堂中指出的不足以及同事的交流,讓我找到了問題的根源。這節(jié)課的訓練目標是讀準人物對話。事實上,我也在訓練學生讀好對話,但由于我沒有能夠讓學生真正走進人物內(nèi)心世界,導(dǎo)致課堂效果極不理想。

針對這節(jié)課我作以下反思:

一、找準課堂的落腳點。

這節(jié)課我設(shè)計的學表達,是給一段對話填提示語的練習,本想讓學生通過本課中“低聲”“不假思索”等詞語,感受提示語的語言魅力————幫助讀者走進人物內(nèi)心世界。可結(jié)果事與愿違!由于設(shè)計的不當,導(dǎo)致課堂時間的浪費,和學生學習情緒低。

二、找準落腳點后,要將目標落實到極限。

也許“極限”這個詞用到這里有些言重了。但我認為,我的多次課堂教學,整節(jié)課感覺設(shè)計的有滋有味,但一節(jié)課下來總覺得學生沒學會我要教的。我想著就是目標沒有真正落實。這點在我今后的課堂教學工作中將會是努力的方向。

三、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關(guān)注學生的認知過程。

這節(jié)課之所以學生在讀對話時找不到感覺,更大的原因是我的教案出了問題。在備課時,我只關(guān)注到了幾處精彩的語言對話,而忽視了語言的環(huán)境。于是感覺課堂上干巴巴的,學生很難進入角色。

這堂課的教學,通過組內(nèi)的教研,讓我找到了課堂上的缺陷。對我今后的課堂教學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此,深表感謝。

塔教案反思篇3

活動目標:

1、感受眼睛不健康給人帶來的麻煩,對視力不好的人能給予幫助。

2、掌握保護眼睛的方法和正確的握筆姿勢。

3、初步了解保護眼睛的小常識。

4、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活動準備:

1、老花鏡、近視鏡、眼罩每組一套。

2、幼兒學習資源。

活動過程:

1、又故事《眼鏡哪去了》引出課題。

提問:小熊為什么看書要戴眼鏡?如果眼睛不好會給我們帶來什么樣的麻煩呢?引導(dǎo)幼兒自由表述自己的想法。

2、采用多種方法讓幼兒體驗不健康的眼睛帶來的麻煩。

(1)請每組幼兒試著戴上老花鏡、近視,看一看、走一走、摸一摸,說說又什么感受。

(2)如果班里有眼睛不好的幼兒,請他們來說一說摘掉眼鏡猴和戴上眼鏡的感覺。

(3)請個別幼兒戴上眼罩取前面的物品,其他幼兒告訴他如何走。

小結(jié):小朋友都感受到有一雙明亮、健康的眼睛是多么重要!如果眼睛出現(xiàn)問題,要及時到醫(yī)院矯正。見到盲人,要給予幫助。更重要的是平時要好好保護眼睛。

3、了解保護眼睛的方法。

(1)請幼兒回憶保護眼睛的方法,教師及時歸納總結(jié)。如不在陽光下、光線昏暗的地方看書,走路時、躺在床上不看書,連續(xù)看電視、電腦及電子設(shè)備的時間不超過30分鐘等。

(2)請幼兒閱讀幼兒學習資源,教師朗誦《護眼歌》并進行示范,鼓勵幼兒進行模仿。

(3)請幼兒學小學生的樣子做眼操。閉上眼睛轉(zhuǎn)動眼珠,上下、左右、順時針、逆時針各轉(zhuǎn)8次。

護眼歌

三指到筆尖,

一拳擋胸前,

一臂到眉心,

眼睛亮閃閃。

教學反思:

保護好眼睛是幼兒生活教育中所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幼兒積極討論正確使用眼睛的方法。在說起做眼保健操時有些幼兒口語表達不清楚,但動作就很位,我就讓一個幼兒做動作一個幼兒進行講解,孩子們對這個方法很感興趣,都舉手想?yún)⒓?,課堂的氣氛非常熱烈。當中有的幼兒示范不夠標準,或講解不清楚的,其他幼兒還會進行指正,從這里可以看出幼兒已經(jīng)基本掌握了正確的使用方法,活動的目標基本達到了!

通過上這節(jié)課,我知道我準備的還是不夠充分,我聽取了經(jīng)驗豐富的老教師的建議,積極吸取經(jīng)驗,謙虛請教,讓我學到了不少知識,如果再讓我上一次,我會努力學習,精心準備,把課上的更精彩!

塔教案反思篇4

活動目標:

1、新教歌表演《分清左右》,初步學會唱這首歌。

2、能大膽、合拍的做動作,在活動中分清左右。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在感受歌曲的基礎(chǔ)上,理解歌曲意境。

5、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活動準備:

腕花4個(2紅2黃) 紅花、黃花若干(數(shù)量各是幼兒人數(shù)的2倍 ) 歌譜圖一張 錄音機 磁帶

活動過程:

一、 幼兒聽歡快的音樂拍手進活動室 今天洪老師帶小朋友一起去做游戲好嗎?

二、 分清左右

1、 請小朋友看看你的手上有什么?

2、 貼紅花的那只手是左手。

3、 請幼兒舉起貼紅花的那只手,是什么手?

4、 貼黃花的那只手是右手。

5、 請幼兒舉起貼黃花的那只手,是什么手?

6、 請小朋友們看看你的腳上有什么?

7、 在認識了左手與右手后,請小朋友們看看貼紅花的那只腳,是什么腳?貼黃花的那只腳,是什么腳?

8、 教師出示歌譜圖玩魔術(shù)棒的游戲,隨意指貼紅花的那只手、貼黃花的那只手、貼紅花的那只腳、貼黃花的那只腳,請幼兒舉起手或踮起腳。

三、 教歌曲《分清左右》

1、 教師邊指歌譜圖,邊演唱一遍(跟錄音唱)

2、 解釋歌譜圖。請小朋友看看,前面的二只手與后面的二只手有什么區(qū)別?有""記號的就是小手跳舞,沒有""記號的就是舉起小手。同樣解釋小腳。

3、 請幼兒看歌譜圖,念歌詞二遍,重點唱好附點音符。

4、 幼兒跟唱二遍。

四、 學習歌表演

1、 學會了歌曲,我們一起來表演吧!

2、 教師帶領(lǐng)幼兒表演一遍。

3、 講解要點后再表演兩遍。

五、 游戲《找朋友》

今天,小朋友又學會了一個新本領(lǐng),真能干,現(xiàn)在每個小朋友去找一個你的好朋友,把你學會的這個本領(lǐng)表演給你的好朋友看,表演兩遍,與好朋友手拉手邊唱邊跳出活動室。

活動反思:

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原動力,幼兒只有有了興趣才能產(chǎn)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的愿望。愛好音樂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樂活動能激起幼兒學習的欲望,使其產(chǎn)生愉快的情緒,充分發(fā)揮想象,表現(xiàn)出他們不同的感受和創(chuàng)造。

塔教案反思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小實驗,培養(yǎng)小朋友慢慢吃,細嚼慢咽的文明進餐習慣。

2、通過情景表演,培養(yǎng)小朋友正確的進餐姿勢,飯前洗手,保持小手干凈,桌面清潔、衛(wèi)生的良好行為習慣。

3、在游戲情景中引導(dǎo)小朋友積極參與游戲,培養(yǎng)鞏固文明進餐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米飯、餃子、玻璃管、塑料袋,草莓、菠蘿、蘋果等胸飾若干,餅干、水果、盤子若干,智慧帽。

活動過程:

1、念兒歌《吃飯時》、《小瓷碗》,激發(fā)小朋友的興趣。

2、小實驗(1)把面包渣放進">

(2)怎樣才容易把面包塊放進"食道"(玻璃管)里。

(3)讓小朋友比較,面包渣和面包塊哪種更容易進入"食道"。

(4)小結(jié):所以我們吃東西的時候,一定要慢慢的吃,通過牙齒把食物磨碎嚼細,也就是細嚼慢咽,這樣才容易消化。

3、情景表演:小動物"進餐"(1)小兔和小貓表演"進餐時",小朋友們仔細觀察。

(2)小朋友們說說小兔和小貓進餐時表現(xiàn)一樣嗎?

小兔是怎么表演"進餐"的?

小結(jié):小兔:餐前沒有洗手,大口大口的吃,跪在凳子上,還用手抓食物,米飯、餃子撒在桌子上,到處亂跑。

(3)小貓是怎么表演"進餐"的呢?

小結(jié):所以我們進餐時應(yīng)該像小貓那樣,做到餐前洗手,保持小手很干凈、衛(wèi)生。坐在位置上,左手扶碗、右手拿勺,不撒飯粒,保持桌面清潔。

4、觀看小朋友進餐畫面小朋友們互相討論、交流。

問:小朋友們在做什么?

哪些小朋友做得對?

哪些小朋友做得不對?為什么?

小結(jié):我們小朋友不管在家里還是在幼兒園,都要養(yǎng)成文明,衛(wèi)生進餐的好習慣。

5、玩過家家的游戲(1)分角色(五個家庭)(2)過家家、吃點心。

(3)比一比哪個家庭進餐習慣最好,最講文明、講衛(wèi)生。

(4)評選出表現(xiàn)最好的家庭,并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