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在書寫的過程中,大家肯定要考慮邏輯思路清晰,通過教案的寫作,大家都是可以在課堂上減輕壓力的,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五上國學教案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五上國學教案篇1
設計意圖:
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讀書興趣,創(chuàng)建一個良好的閱讀氛圍,促進學生從小養(yǎng)成熱愛書籍,博覽群書的好習慣,我們63中隊將通過本次中隊主題活動打造書香班級,提升班級的文化內涵。使得“走進書香,品味經典”的班會成為學校經典誦讀系列活動的一朵小浪花。 活動目的:
1、激發(fā)學生自主閱讀的興趣,形成樂于探究、求知的心理傾向。
2、引導學生有選擇性地閱讀適合自己的書籍,從中汲取知識和營養(yǎng)。
3、培養(yǎng)學生從多種渠道的閱讀中提高獲取信息、整理信息、應用信息的能力。并養(yǎng)成愛觀察、愛動腦、愛閱讀的習慣。 活動宗旨:
此次班會主題活動意在提高同學們對“經典誦讀”的認識,濃厚了同學們對閱讀課外書的興趣。通過這個活動,使同學們受到熏陶,讓同學們在潛移默化中進一步懂得了,書本是一位無聲的老師,同學們要從小養(yǎng)成閱讀的好習慣,從書本中充分汲取養(yǎng)份,樹立遠大的理想,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美好的心靈,努力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1、面向全體學生,全員參與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在集體活動中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強化團結協(xié)作的意識,激發(fā)讀書熱情。
2、以活潑的活動形式,使學生充分張揚個性,展示自我。
3、在活動準備中,動腦動手中,體現(xiàn)學生的設計能力和審美能力。 活動過程:
同學們,中華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孕育了燦爛輝煌的民族文化,今天,讓我們再次走進經典詩文世界,感受經典詩文的芬芳與魅力,在經典世界中充實自己,溫暖心靈、啟迪智慧,豐富精神吧!五(1)班《走進經典、品位書香》主題班會現(xiàn)在開始。
(一)古韻新風誦經典
女:朱熹詩句“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激勵我們多讀書,讀好書。 男:今天,我們學經典、誦經典。
女:明天,我們用經典浸潤人生,用誦讀彰顯魅力。
齊: “走進經典,品味書香”63中隊主題隊會現(xiàn)在開始。
1、女:中華民族五千年悠久的歷史中涌現(xiàn)出許多經典,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
男:唐詩更是經典文化中的一顆燦爛的明珠。
女:從小我們就誦讀唐詩,相信在我們記憶的倉庫中一定儲存了不少精美的唐詩。讓我們都來露一手,一展唐詩的魅力吧!(小組古詩連誦)
①春之歌 ②送別詩
2、女:難忘五年同窗情
男:更難忘那一次次經典誦讀活動,
女:為了讓我們弘揚民族傳統(tǒng),傳承國學經典文化, 男:為了啟迪我們的智慧,豐富我們的精神,
女:學校今年開展了經典誦讀活動。每次捧著這本散發(fā)詩詞古韻書香的國學經典教材,我在一次次誦讀中感受美文經典,在一次次回味中領悟人生真理。
男:《弟子規(guī)》是根據(jù)《論語》等經典編寫而成,它集孔孟、老子等圣賢的道德教育之大成,是教導我們?yōu)槿颂幨赖囊?guī)范。
女:因此,學校把《弟子規(guī)》納入經典誦讀校本教材。讓我們通過幾個同學的誦讀、演唱,重溫每天十分鐘的經典誦讀片刻吧。
(創(chuàng)設情境讀、唱《弟子規(guī)》)
女:通過誦讀經典詩文,我們明白了“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的道理。
男:通過學習經典詩文,我們懂得了“余力學文,溫良恭儉讓”的做人準則。 男:在濃濃書香中,我們感受到了讀書的樂趣; 女:與圣賢同行,我們更加懂事明理。
男:聽,幾位女生用說唱道出我們學國學、誦經典后的心聲!
(二)書香班級
1、男:好書,能帶你探索奧秘,燃起希望! 女:好書,能讓你追求理想,奮發(fā)向上!。
女:古今中外的名人、有學問的人都好讀書,都從好書中得到教益,獲取知識,為人類作出貢獻,你們誰能給大家們介紹一下這樣的小故事?(學生介紹名人讀書軼事)
生1:匡衡勤奮好學,但家中沒有蠟燭照明。鄰家有燈,但亮光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墻壁鑿了一個洞引來鄰家的亮光,讓光照在書上來讀。后來匡衡成了大學問家。 生2:我國偉大的思想家和文學家魯迅,把書和時間看成自己的生命,一生著譯了
2 一千多萬字的書作,為后人留下一份寶貴的文化遺產。
生3:中國漢代偉大的歷史學家和文學家司馬遷,刻苦好學, 博覽群書,用20年時間編成了52萬多字,記載了近3000多年歷史的古典名著-《史記》。
生4:患高位截癱的張海迪,在書中認識了許多高尚的朋友,找到了生活的方向。她還通過自學,先后創(chuàng)作了《輪椅上的夢》等一百多萬字的作品。
2、男:在前人的影響下,在知識的召喚下,我們五(1)班的同學愛上了讀書! 請兩位同學用快板說出我們的心聲。請欣賞快板《我愛讀書》
3、女:為了豐富我們的知識、提高我們的綜合素質,我們一直在努力創(chuàng)建“書香班級“
男:為了讓同學們有更多的好書閱讀,我們班開展了好書漂流活動,并把周五上午定為“好書漂流時間”
女:瞧,這是我們班的好書漂流記錄著同學們在爭先恐后地選好書呢。 選到自己喜歡的好書,那張笑臉多燦爛! 男:好書不但在于擁有,更在于分享。
女:當你傳遞一本好書的時候,你其實也在傳遞智慧、愛和快樂! 男:好書要與大家分享,就讓我們來聽聽同學們推薦的好書吧!
4、男:感謝他們在這里和大家分享好書,
女:讓你的書 男:我的書 齊:匯成智慧的海洋 男:讓我們一起分享知識 女:分享快樂
女:同學們還記得我們班開展的一次次難忘的讀書活動吧?
詩朗誦比賽、古詩知識競賽、課本劇表演賽,大家一定都記憶猶新吧? 你最難忘的是那一次讀書活動?(同學們交流難忘的經典誦讀、詩詞比賽活動。)
5、女:今天,我們心潮澎湃、激情飛揚
男:今天,我們誦讀經典、傳承文化
女:伴隨著中華經典的鏗鏘音響 男:我們站在新的起跑線上響亮回答: 合:中華少年要譜寫祖國更璀璨的詩篇! 集體詩朗誦《中華少年》
(三)班主任講話:同學們,通過本次活動,我領略到了你們讀書的熱情,也感受到了你們讀書的快樂!更為你們能博覽群書而感到自豪!愿我們班的每個孩子都能和書交上朋友!最后,老師希望你們一生與好書相伴,讓好書陪伴你我的成長,讓好書潤澤你我的生命!
五上國學教案篇2
班會目的:
1、通過這次的班會的準備過程,讓學生初步了解國學經典,主要是《弟子規(guī)》的內容。
2、結合本班學生的特點,班級存在的問題,摘選《弟子規(guī)》中與之相關的內容,和學生一起學習,并自查自身的行為。
3、根據(jù)學習的情況,由全班同學選出前半期用來規(guī)范自已行為,凈化班級環(huán)境的《弟子規(guī)》內容,作為班規(guī)的一部分。
4、引導學生以實際行動繼承中華民族的文明禮儀傳統(tǒng)。
班會準備:每小組自己準備班會課上要講的內容,以正面、積極的材料為主,正面引導。形式包括:誦讀、小品、相聲、感悟
班會流程:
一、開場白主持人:
a:尊敬的各位老師
b:親愛的同學們
ab:大家上午好!
a:我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謙遜禮貌的語言,一直是我國人民的日常生活的習慣用語。作為21世紀的中學生,我們更應該明禮儀,講禮貌,做最好的我。
b:一句文明用語、一個優(yōu)雅的動作,體現(xiàn)了我們的文明程度,文明與優(yōu)雅不是表演,而是內在氣質的自然流露。
ab:讓我們從講文明,講禮貌,讓文明之風吹遍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山東省泰山中學高二(11)班,“誦國學經典,傳文明禮儀”主題班會現(xiàn)在開始!
a:今天朗誦的是《弟子規(guī)》,同學們可能覺得《弟子規(guī)》這本書離我太遠了,她是過去學童們的生活規(guī)范,是依據(jù)至圣先師孔子的教誨編成的
b:但是,直到今天,它仍不過時,對我們的言行舉止思想品德仍有很高的指導意義
a: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同學們是怎樣誦國學經典、傳文明禮儀的
b:下面有請第一小組的同學來朗誦《出則弟》
第二部分小組活動
第一小組
1、誦讀經典解釋經典《出則弟》
王:說到文明禮儀,我們再熟悉不過了
白:是啊,從生下來父母的教育,到長大后老師的教育,我們都能學到有關文明禮儀的知識 王:那么,究竟怎樣才算講文明,重禮儀呢
白:我認為禮貌是一個人最基本的涵養(yǎng)
王:說到禮貌,我們的同學也有著不同的見解,讓我們一起來聽一段相聲《說話》
2、相聲《說話》
b:第一小組的同學用相聲向我們展示了什么是講禮貌,特別是禮貌用語。謝謝第一小組的同學們。下面有請第二小組的同學來朗誦經典《信》
第二小組
1、誦讀經典解釋經典 《信》
白:在我們漫長的人生道路上,有一樣東西是我們不可丟失的,他是我們人生道路上的燈塔,指引著我們前進的方向,他就是我們人生路上最重要的朋友——誠信。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個小品《誠信是金》。
2、小品《誠信是金》
b:誠信是一個國家,一個社會,一個民族生存的必備條件。在社會主義文明高度發(fā)展、人與人相處難見真情的今天,誠信品質尤為重要。一個誠信的人,是一個胸懷坦蕩的人,是一個有高尚品德的人。謝謝第二小組的同學們的精彩表演。下面讓我們來聆聽第三小組同學朗誦的經典《謹》。
第三小組
1、誦讀經典解釋經典 《謹》
王:我們很幸運,生活在一個很有愛的班集體,我們有著一位可愛可親的班主任,我們有著一群兄弟姐妹般的同學,我們每天的生活很充實,很豐富,很精彩。下面就來看一看《我們的生活》
2、 視頻《我們的生活》
a:同學們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用泰中生活的點點滴滴向我們展示了校園文明的方方面面,希望我們能有自己的實際行動帶動所用的同學,為創(chuàng)建文明校園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下面有請我們的第四小組同學來朗誦《入則孝》。
第四小組:
1、誦讀經典解釋經典《入則孝》
白:百善孝為先,聽了同學們朗誦的《入則孝》,我心中十分感慨,這讓我想起了我的媽媽 王:恩,是的。母親是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最需要感恩的人,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詩歌朗誦《母親》。
白:母愛確實是偉大的,那么同學們想對媽媽說些什么呢?
采訪········
王:感謝同學們的踴躍發(fā)言,每個字,每句話,都體現(xiàn)了同學們對母親的那份愛
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父親和母親
a:母愛像春天的暖風,吹拂著你的心;母愛像綿綿細雨,輕輕拍打著你的臉面,滋潤著你的心田;母愛像冬天的火爐,給你在嚴冬中營造暖人心意的陽光
b:父愛是一杯濃茶,當你疲憊時,只消幾口便神清氣爽;父愛是一曲高山流水,當你浮躁時,使你如夢方醒;父愛是一根拐杖,為你找好重心,建立起希望的原野。不知不覺中,我們的主題班會已接近尾聲,下面請我們的班主任秦老師做總結。
第三部分
班主任總結:
同學們,我國在歷史上,是世界公認的 “文明之邦”、“禮儀之邦”,是一直奉行“忠、孝、仁、義、理、智、信”等社會公德的國家。到了現(xiàn)代,在我們的身邊,你也總會看見那些談吐文雅,舉止謙和,樂善好施,助人為樂的人。在我們的班集體里,也有不少文明標兵。可是令人惋惜的是,生活中總是有那么一些不和諧的音符。
作為一名合格的中學生,合格的中國公民,我們該怎樣去做,才能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使我們成為當之無愧的禮儀之邦的后代呢?
我們相信只要我們共同努力從思想和生活實際出發(fā),從你們最關心的問題入手,循序漸進,文明禮儀之花一定會在泰中這片美麗的土地上綻放。就讓我們用自己的言行,從今天這次班會活動做起吧!
第四部分:全體宣誓,向全校師生倡議
全班活動:(范成程:全體起立)宣誓《倡議書》
范成程:坐下
a:有請席書記、王校長
第五部分:結束
主持人: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文明之花在心中開放,我們是21世紀的主人,我們要做21世紀文明人。讓我們插上文明的翅膀,飛向藍天,飛向美好的未來,做文明的我。同時我們還要感謝校領導及各位老師在百忙中來到高二(11)班蒞臨指導。謝謝你們!! “誦國學經典,傳文明禮儀”主題班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五上國學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的勇敢精神,增進其身心健康;鍛煉幼兒的平衡能力。
2、讓幼兒了解秋千的來歷。
活動準備:在幼兒園內用木頭、繩子、踏板架一牢固的秋千,“熊貓蕩秋千”的掛圖。
活動過程:
1、出示“熊貓蕩秋千”的掛圖,引出課題。教師邊出示掛圖邊問:“小朋友知道今天是什么節(jié)日嗎?”(清明節(jié))
“節(jié)日里,動物園里的小熊貓也玩起了有趣的游戲,它們在干什么?”(蕩秋千)
2、介紹秋千的來歷。
讓幼兒知道秋千是我們的祖先借以攀樹取食和避獸宿息的一種工具。后來演化為秋千活動。
3、介紹秋千的玩法,引起幼兒的興趣。組織幼兒蕩秋千。
①兩手握繩,坐或站在兩繩之間的橫板上。
②當站著蕩時,兩腿并攏,并屈膝前蕩;坐著蕩時可有人在后邊將秋千上的人往前推。
③要求幼兒排成一路縱隊站在一旁,每人蕩2—3分鐘,蕩過的小朋友站至隊尾。教師邊指導邊表揚表現(xiàn)勇 敢的小朋友,鼓勵膽小的幼兒。
4、命題畫:“小猴蕩秋千”。
畫出小猴蕩秋千的各種姿態(tài)。
總結:秋千,古字兩字均有“革”字旁,千字還帶走字,意思是揪著皮繩而遷移。早在遠古時代,人們?yōu)榱双@得高處的食物,在攀登中創(chuàng)造了蕩秋千的活動。最早稱之為“千秋”。傳說為春秋時代北方的山戎民族所創(chuàng)。
五上國學教案篇4
一、教學目標
1.會認“絕、鸝”等6個生字,會寫“絕、含”等4個生字,掌握“行”1個多音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絕句》。
3.理解古詩《絕句》的內容,體會詩的意境,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贊美之情。
二、重點難點
重點
1.會認“絕、鸝”等6個生字,會寫“絕、含”等4個生字,掌握“行”1個多音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絕句》,理解詩句的大意。
難點
根據(jù)詩意想象畫面,感悟春天的色彩明麗、景色迷人,感受詩人的心情。
三、復習導入
1.小組比賽背誦《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2.填句:接天蓮葉無窮碧,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揭示詩題“絕句”,簡要介紹詩人杜甫。
四、自讀古詩,初步感知
1.自由朗讀,畫出生字新詞。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不認識的生字詞。
3.匯報生字詞解決情況,教師相機強調。
“行”是多音字,在詩中讀“háng”,還有另外一個讀音是“xíng”,組詞“行走”。
4.同桌互認生字新詞。
5.指名讀詩,齊讀,注意糾正讀錯的字音。
五、圖文對照,理解詩意
1.老師范讀,要求學生邊聽邊觀察插圖,思考:畫面上有哪些景物?(柳樹、黃鸝、白鷺、積雪、船)
2.看圖思考:詩人是站在哪里看到這些景物的?(理解“窗含”“門泊”兩個詞語的意思)
3.學生質疑,師生共同釋疑。(先讓學生說說還有哪些不理解的詞語,根據(jù)學生的提問,師生一起答疑)
4.看圖讀古詩,想象詩人欣賞大自然美景時的心情。(讓學生帶著感情再讀古詩)
5.梳理詩句,說說詩意。
(出示課文插圖,小組討論,說說詩意。)
六、活動激趣,記誦詩句
1.找對應的詞語。老師讀一個詞語,要求學生找出與它相對應的'詞語。
(如:兩個——一行,黃鸝——白鷺,翠柳——青天,窗——門,西嶺——東吳,千秋雪——萬里船。)
2.師說生讀。(老師描述詩句的內容,學生讀相對應的詩句)
3.詞語連詩。(老師出示詩中的任意一個詞語,學生背出相對應的詩句)
4.情境背詩。(讓學生扮演詩人,指著畫面上的景物吟詩)
5.集體背誦。
七、指導寫字
1.出示要求會寫的字:“絕”“含”“嶺” “吳”。引導學生交流記字方法,并練習組詞。
2.啟發(fā)學生說說自己的記憶方法。
3.重點指導“絕”與“嶺”的寫法。
4.老師范寫。
(指導學生把字寫美觀,提示容易寫錯的地方)
5.學生先觀察田字格中的范字,再書寫,老師巡視。
八、拓展延伸
搜集描寫春天的古詩,試著背一背。
五上國學教案篇5
一、活動目的:
1. 使學生理解“國學”的含義,體驗學國學的歡欣和喜悅,掀起小學生學國學的熱潮。
2.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提高小學生的文化修養(yǎng)和思想道德素質。
3.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各項活動,全面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與能力。
二、活動準備:
1準備具有古典特色的音樂。
2.準備孔子畫像、將教室布置成古代書塾環(huán)境。
3.相關的孔子及其弟子研究學問的課件及孔子游歷各國講學的課件。
4、孔子格言課件
三、活動形式:班會形式
四、活動時間:2010年5月13日
五、活動地點:多媒體教室
六、活動內容:
1.欣賞古典音樂,營造氣氛。
2.全體學生以古典方式向孔子畫像敬禮,以示尊崇。 3. 欣賞孔子及其弟子共同做學問的課件,引入情境。
4. 學生活動展示: ⑴ 以接龍的形式背誦弟子規(guī)。 ⑵“弟子規(guī)節(jié)選文字”情景表演
⑶兩人一組,以比賽的形式背誦國學經典。
⑷以創(chuàng)新形式翻唱國學經典。
5.欣賞孔子及其弟子到各國游歷講學的課件。 6.全體學生共同誦讀孔子名言。 七.活動過程:
(一)課前欣賞,營造氛圍:播放古典音樂。
(二)激情導入:
同學們,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國學作為中華之學,是指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與學術,可分為經、史、子、集、蒙五部。學習國學,對于同學們提升自己的文化修養(yǎng)和思想道德素質有著很大的作用。作為國學的代表人物,孔子在中國千年歷史長河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學習國學,不能不提孔子。下面就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向我們的先輩以古禮祭拜。(禮畢)
主持人:孔子一生誨人不倦,但他一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從事教育,相傳所收弟子多達三千人,其中賢人72,教出不少有知識有才能的學生,“桃李滿天下”就出自此處。下面我們大家就和老師一起欣賞孔子及其弟子在一起做學問的課件。
(三)欣賞孔子及其弟子做學問的畫面,(播放課件)
主持人:多麼濃厚的學習氛圍,多麼和諧的師生關系,讓我們一起沿著先人的足跡,去感受學習國學的樂趣。
(四)學生活動展示:
主持人:從幼兒到少兒階段,相信我們同學一定誦讀了許多國學中的經典書目,如蒙學讀物:.《三字經》、《弟子規(guī)》、《千字文》等。伴著書香,請同學們一起來展示一下自己的收獲吧。 1.以接龍的形式背誦弟子規(guī)。 (弟子規(guī)三個字一句話,讀起來朗朗上口,但內容較長,全班同學以接龍的形式每人誦讀四句,生生互動,感受國學之美), 2.“弟子規(guī)節(jié)選文字”情景表演
主持人:的確,《弟子規(guī)》內容豐富,包括孝、弟、謹、信、泛愛眾、親人、學文七部分。請同學們開動腦筋,結合生活實際,談談你對弟子規(guī)誦讀的感受,也可以用表演的方式展示出來。具體過程如下:
a. 全班交流資料。每組選派代表上臺交流資料及故事。
b. 小組內交流收獲。小組內交流學習收獲,說說你學習了《弟子規(guī)》以后理解了哪些地方,做到了哪些地方,還有哪些地方做的不夠好,需要繼續(xù)努力。 c. 全班交流學習成果,《弟子規(guī) 》中經典語句情景表演 3.兩人一組,以比賽的形式背誦國學經典。
主持人:國學經典內容很多,為了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學,我們以比賽的形式背誦。(兩人一組進行比賽,激起學生的熱情,同時進一步發(fā)揚光大了國學。) 4.以創(chuàng)新形式翻唱國學經典。
主持人:前邊我們對國學經典進行了精彩的誦讀與表演,這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模仿與探究。在此基礎上對所掌握的國學經典內容進行翻唱,將是一個創(chuàng)新思維的挑戰(zhàn)。
(五)欣賞孔子及其弟子到各國游歷講學的課件。
國學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瑰寶,不但國人爭相學習,即使是外國人也在爭相學習中國的國學經典。看,孔子坐著馬車和他的弟子們已經走出國門到各國游歷講學去了。(播放課件)
(六)全體學生共同誦讀孔子格言。(出示課件)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七)結束語: 同學們,人生成長離不開精神生活,只有我們的身體長大了、知識增加了、精神豐富了,才是真正意義的成長。愿同學們在成長的路上不忘祖訓,繼承傳統(tǒng)美德;讓國學伴著書香隨我們遠航!
五上國學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知道清明的天氣。
2、了解清明節(jié)的習俗。
3、體會音樂與古詩的意境,感受古詩的優(yōu)美韻律。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孩子對清明節(jié)有初步的概念。
課件準備:故事音頻《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故事插圖《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3張;古詩音頻及伴奏《清明》;古詩插圖《清明》。
活動過程:
播放故事音頻及插圖《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引導幼兒初步認識清明節(jié)。
——清明節(jié)是在什么季節(jié)呀?常常會是什么天氣?
——在清明節(jié),很多人會做什么呢?
小結:清明是我們中國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在這個節(jié)日里,人們懷念祖先、感受春天萬物蘇醒帶來的歡樂。
交流討論,鼓勵幼兒說出更多的清明節(jié)習俗。
——你們家在清明節(jié)會做什么呢?
——除了剛才故事里說到的踏青、掃墓,你知道清明還有什么習俗嗎?
小結:清明節(jié)的習俗豐富有趣,有踏青、掃墓、吃清明果、蕩秋千、插柳、放風箏等。
播放古詩音頻《清明》,引導幼兒欣賞。
——這首詩描述了什么樣的天氣?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
小結:這首詩描寫了在清明的微微細雨中,作者看到路上行人懷念逝去的親人的愁苦,心里也有濃濃的'憂愁。
師幼一起朗誦古詩,進一步感受古詩的韻律美。
1、再次播放古詩音頻《清明》。
2、帶領幼兒朗誦故事,提醒幼兒注意語調的抑揚頓挫。
活動延伸:
家園共育
請爸爸媽媽拍下孩子清明的活動,并將照片帶來幼兒園,和小朋友們分享。
附【故事】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
哎呀,怎么下雨了。趕緊躲雨去。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說的還真對呢。你們說,寫這首詩的唐代詩人杜牧,是不是天氣預報員呢?
其實啊,每年的4月5號前后就是清明啦,每年的這個時候,經常會下雨,稀稀拉拉地下個不停。
清明代表天清地明,天空非常的清澈透明,到處鳥語花香,生機勃勃呢。清明,也是掃墓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這時候,大家會帶著水果呀、糕點呀來到墳墓前,懷念祖先,還會除除雜草、挖挖新土,把祖先的墳墓打掃得干干凈凈。
哦對了對了對了,除了掃墓,大家還會一起去郊外踏青……我好像看見了,花朵兒朝我招手,蝴蝶在我頭上飛來飛去,美了美了,醉了醉了……
哇——雨終于停啦,快看!天空中出現(xiàn)了一條七色彩虹,太美啦。你們知道嗎?在清明節(jié)的時候,因為雨水增多,太陽光照射在雨滴上,就很容易出現(xiàn)彩虹哦。
附【古詩】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