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學廣角的教案5篇

時間:2022-12-27 作者:Youaremine 備課教案

教案在制訂的過程中,你們一定要注意講授內容要點,作為教師如果沒有將教案制定好,那課堂也很難活躍起來,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數(shù)學廣角的教案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數(shù)學廣角的教案5篇

數(shù)學廣角的教案篇1

教材分析:

我執(zhí)教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四年級下冊第八單元數(shù)學廣角中的例1。本單元主要是滲透有關植樹問題的一些思想方法,通過現(xiàn)實生活中一些常見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從中發(fā)現(xiàn)一些規(guī)律,抽取出其中的數(shù)學模型,然后再用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實際問題。

例1是探討關于一條線段的植樹問題并且兩端都要栽的情況,根據(jù)編者的意圖,要讓學生經歷猜想、試驗、推理等數(shù)學探索的過程,從簡單的情況入手解決復雜的問題,讓學生選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探究栽樹的棵樹和間隔數(shù)之間的關系,并啟發(fā)學生透過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規(guī)律,讓學生初步體會解決植樹問題的思想方法以及這種方法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設計理念:

本節(jié)課主要是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抽取出其中的數(shù)學模型,找到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經歷分析、思考的過程。因此,我這樣設計:創(chuàng)設情境從學生身邊事,引起學生興趣;自主探索,構建數(shù)學模型;拓展應用,培養(yǎng)應用意識。為此,本課制定了三個教學目標:

1.通過探究發(fā)現(xiàn)一條線段上兩端要種的植樹問題的規(guī)律。

2.學生經歷和體驗“復雜問題簡單化”的解題策略和方法。

3.讓學生感受數(shù)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shù)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從實際問題中探索并總結出棵樹與間隔數(shù)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

把現(xiàn)實生活中類似的問題同化為“植樹問題”,并運用植樹問題的思想方法解決這些實際問題。

說教法: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根據(jù)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安排了一次動手操作,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使學生在小組合作的學習活動中,加深對植樹問題棵數(shù)與間隔數(shù)之間的關系的認識與理解。

1、關注學習起點。

學生是數(shù)學學習的主人,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應及時關注學生學習的起點。在教學中,我選取生活中的學生熟悉的事例,在教師的引導中讓學生探究,,建立知識表象,使學生得到啟迪,悟到方法。把學生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課堂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舞臺。

2、體驗生活數(shù)學。

“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而又應該為生活服務?!痹趯W生已經發(fā)現(xiàn)兩端要種的植樹問題的規(guī)律后,我開放課堂時空,讓學生從車站站點、上樓等問題,并通過課件讓學生直觀地認識生活中的許多事例看上去跟植樹問題毫不相似,但是只要善于觀察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就明白它與植樹問題的數(shù)量關系很相似,引導學生要靈活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使學生充分感受到數(shù)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回歸于生活。

此外,我還進一步拓展了教學目標,在畫圖求解的過程中,讓學生覺得這樣畫到100米麻煩,產生另辟蹊徑的念頭,使學生體驗“復雜問題簡單化”的解題過程。

說學法:本節(jié)課學生主要采用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方法進行學習。

說教學流程:本節(jié)課我分四個流程進行教學推進,

一、 廣告導入,感知“間隔”的含義

二、引導探究,發(fā)現(xiàn)“兩端要種”的規(guī)律

1. 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通過在小路植樹的現(xiàn)實問題情境,提出“共需多少棵樹苗的問題”。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三種不同的方法,到底哪一種方法好呢?引導學生通過畫圖實際種一種去檢驗。通過模擬種樹,使學生體驗到一棵一棵種到100米太麻煩了,于是老師介紹研究復雜問題的方法:遇到復雜問題想簡單的,從簡單問題入手去研究。

2.簡單驗證,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通過前面的廣告、斑馬線等圖,學生對棵樹和段數(shù)的關系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再經過學生實際操作,為學生順利發(fā)現(xiàn)并總結規(guī)律打下了基礎。

三、通過兒歌的形式歸納規(guī)律。

這樣一方面鞏固剛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另一方面使學生認識到植樹問題的規(guī)律不僅僅能解決植樹的問題,還能解決生活中很多類似的問題。

四、回歸生活,應用規(guī)律。

多角度的應用練習鞏固和拓展學生對植樹問題的認識。

教學反思

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認為這節(jié)課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創(chuàng)設淺顯易懂的生活原型,讓數(shù)學走近生活。

創(chuàng)設與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和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境有利于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數(shù)學活動中。

二、 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索,體驗探究之樂。

體驗是學生從舊知識向隱含的新知識遷移的過程。教學中,我創(chuàng)設了情境,向學生提供多次體驗的機會,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種民主、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給了學生充分的時間與空間。

三、利用學生資源,加強生生合作

學生的認知起點與知識結構邏輯起點存在差異。生生之間的差異是學習的資源,這種資源應在小組交流的平臺上得到充分的展示與合理的利用。

四、回歸生活,應用規(guī)律。

多角度的應用練習鞏固和拓展學生對植樹問題的認識。

如果說生活經驗是學習的基礎,生生間的合作交流是學習的推動力,那么借助圖形幫助理解是學生建構知識的一個拐杖。有了這根拐杖,學生們才能走得更穩(wěn)、更好。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也注重對數(shù)形結合意識的滲透。

本節(jié)課還有許多的不足之處,能夠與在座這么多的老師共同學習、交流,是一次難得的機會,希望在座的老師能多給我提一些寶貴的意見,幫助我成長。

數(shù)學廣角的教案篇2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找出最簡單的排列數(shù)和組合數(shù)。

2、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有順序地、全面的思考問題的意識。

教、學具準備:

數(shù)字卡片、1角、2角、5角的人民幣。實物、練習本

教學過程:

激趣導入

今天小朋友們比一比看誰最聰明,行嗎?

動手操作,探索規(guī)律

1、 用1和2兩張卡片擺數(shù)。

(1)生 :自己動手擺一擺,看一看誰最愛動腦筋,誰的小手最巧。

(2)獨立動手擺,然后在班內說一說自己用這兩張卡片擺了那些數(shù)。展示大家看。

2、用、1、2、3三張卡片擺數(shù)。

師:激勵學生動腦擺一擺。

生 :拿出卡片,自己動手擺一擺。

引導學動腦,找規(guī)律去擺,我們比一比誰擺的數(shù)朵而不重復。

3、學生擺完后,小組交流,組長把成員擺的數(shù)記下來,并總結擺數(shù)的方法。

4、小組匯報

師生總結,指明學生說一說。

小組合作,鞏固發(fā)展

(1)三人做握手的游戲。每兩人握一次手,一共握幾次。

(2)小組匯報,三人到臺上有規(guī)律的握手,得出結論。(3次)

2、師:我這由三本練習本賣5角錢可以怎樣付錢。請同學們拿出你的人民幣,動手試一試。誰想來賣?

生:用不同的方法到臺上來賣。

板書學生的方法。

課堂小結

這節(jié)玩 的有趣嗎?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學生感受簡單推理的過程,初步獲得一些簡單推理的經驗。

2、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

教具學具:動物圖片、語文、數(shù)學、自然等教科書。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景:

故事導入:森林王國要舉行運動會,入場時要組織一個花束隊,雞大嬸讓藍貓和非非準備一束花,雞大嬸說:“他們拿的分別是紅花和藍花?!彼{貓說:“我拿的不是紅花。”雞大嬸說:“請同學們猜一猜,藍貓和非非分別拿的是什么花?”

師:今天有許多這樣的問題等著同學們去猜,大家要比一比誰最愛動腦筋。

1、教學例2:

(1)出示例2的第一組圖讓學生注意觀察。

讓學生猜一猜他們拿的是什么書?

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2) 小組活動

a、4人一組,兩名同學分別拿語文數(shù)和數(shù)學書,其中一名同學說:“我拿的不是什么書?!绷硗鈨擅瑢W比賽看誰猜得快。交換進行。

b、同桌活動。

拿出準備好的動物卡,又一名同學操作,左(右)手拿的是(不是)什么,另一名學生猜,交換進行。

2、教學例3

(1)找三名同學配合,創(chuàng)設真實情景,根據(jù)例題做一做,讓學生猜一猜,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2)小組活動

a、師 :把猜一猜的游戲規(guī)則說一說。4人一組輪流進行,每人至少猜一次。

b、進行活動。教師不做任何規(guī)定,讓學生撇開思維,自己去猜。

c、小組交流,向全班匯報活動過程。

3、觀察比較例3和例2有什么不同?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

鞏固練習

師生一起做游戲。

課堂總結

數(shù)學廣角的教案篇3

教材分析:

"雞兔同籠"問題是我國民間廣為流傳的數(shù)學趣題,最早出現(xiàn)在《孫子算經》中。教材在本單元安排“雞兔同籠”問題,一方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使學生體會代數(shù)方法的一般性。

“雞兔同籠”的原題數(shù)據(jù)比較大,不利于首次接觸該類問題的學生進行探究,因此教材先編排了例1,通過化繁為間的思想,幫助學生先探索出解決該類問題的一般方法后,再解決《孫子算經》中數(shù)據(jù)比較大的原題。

解決“雞兔同籠”問題時,教材展示了學生逐步解決問題的過程,既猜測、列表、假設或方程解。其中假設和列方程解是解決該類問題的餓一般方法。“假設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列方程則有助于學生體會代數(shù)方法的一般性。因此在解決“雞兔同籠”問題時,學生選用哪種方法均可,不強求用某一種方法。

配合“雞兔同籠”問題,教材在“做一做”和練習中安排了類似的一些習題,比如“龜鶴”問題,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等,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到這類問題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并鞏固用“假設法”或方程的方法來解決這類問題。

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雞兔同籠”問題,感受古代數(shù)學問題的趣味性。

(2)、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并使學生體會代數(shù)方法的一般性。

2、過程與方法

解決“雞兔同籠”問題可用猜測、列表、假設或方程解等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

(2)讓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問題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重難點、關鍵:

1、重難點

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

2、關鍵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

教學設計:

“雞兔同籠”問題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12-115頁。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對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現(xiàn)象的觀察與思考,從中發(fā)現(xiàn)一些特殊的規(guī)律。

2、通過猜測、列表、假設或方程解等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

3、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知道與“雞兔同籠”有關的數(shù)學史,對學生進行數(shù)學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入

教師:在我國古代流傳著很多有趣的數(shù)學問題,“雞兔同籠”就是其中之一。這個問題早在1500多年前人們就已經開始探討了。

出示題目: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籠子里有若干只雞和兔。上面數(shù),有35個頭,下面數(shù),有94只腳。雞和兔各有幾只?)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1:籠子里若干只雞和兔。從上面數(shù)有8個頭,從下面數(shù)有26只腳。雞和兔各有幾只?

讓學生以兩人為一組討論。

匯報討論的結果。

(1)、列表:

雞 8 7 6 5 4 3

兔 0 1 2 3 4 5

腳 16 18 20 22 24 26

(2)、假設法:

假設籠子里都是雞,那么就是8×2=16(只)腳,這樣就比題目多26-16=10(只)腳。

因為剛才是把兔子當成雞,一只兔子少算兩只腳,那么多出的10只腳就有10÷2=5(只)兔子。

因此,雞就有:8-5=3(只)

(3)、用方程解:

解:設雞有x只,那么兔就有(8-x)只。

根據(jù)雞兔共有26只腳來列方程式

2x+(8-x)×4=26

2x+8×4-4x=26

32-26=4x-2x

2x=6

x=3

8-3=5(只)

2、小結解題方法:

教師:以上三種解法,哪一種更方便?

小結:要解決“雞兔同籠”問題,可以采用假設法或方程解都可以。用方程解更直接。

3、獨立解決書中的趣題。

(1)、方程解:

解:設雞有x只,那么兔就有(35-x)只。

根據(jù)雞兔共有94只腳來列方程式

2x+(35-x)×4=94

2x+35×4-4x=94

140-94=4x-2x

2x=46

x=23

35-23=12(只)

答:雞有23只,兔有12只。

(2)、算術解:

假設都是雞。

2×35=70(只)

94-70=24(只)

24÷(4-2)=12(只)

35-12=23(只)

答:雞有23只,兔有12只。

三、鞏固與運用

1、完成教科書第115頁做一做的第1題。

學生獨立讀題分析后,列式解答。鼓勵用方程解。

2、完成教科書第115頁做一做的第2題。

提問:根據(jù)圖中你能了解什么信息?(一條大船乘6人,一條小船乘4人)

請同學獨立列式解答。(講評時重點解釋算術解的每步的算理)

6×8=48(人)

假設8條都是大船可坐48人。

48-38=10(人)

假設人數(shù)比實際的人數(shù)多10人。

多10人的原因是把部分的小船當成了大船,也就是每條小船多算了2人。多的10人除以每條船多算的人數(shù),就是有多少條小船。

10÷(6-4)=5(條)

8-5=3(條)

這是表示有3條大船。

四、作業(yè)

練習二十六第一、二題。

數(shù)學廣角的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了解雞兔同籠問題,掌握用列表法、假設法的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的解題思路。并能用不同的方法解決與雞兔同籠有關的問題。

2、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嘗試、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經歷用不同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的過程,使學生體會用方程解雞兔同籠問題的一般性。

3、了解我國古人解雞兔同籠問題的方法,感受其趣味性。

教學重點:

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在嘗試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學難點: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教法:分析、引導

學法:自主探究

課前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定向導學:2分鐘

1、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大約在1500年前,我國古代的數(shù)學名著《孫子算經》中,記載著一道有趣的數(shù)學題:(課件出示,題略)你們知道這道題的意思嗎?

生:……(課件演示)

師:這就是有趣的“雞兔同籠”問題。(板書課題)今天我們就一起研究這一問題。

2、學習目標:

掌握用列表法、假設法或列方程的.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的解題思路。并能用不同的方法解決與雞兔同籠有關的問題。

二、自主探究:8分鐘

內容:課本p104例1的(1)

時間:5分鐘

方法:邊看書邊完成下面要求:

1、“雞兔同籠”這四個字是什么意思?

2、書上用了()種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3、我們一起來看看被關在同一個籠子里的雞和兔給我們帶來了哪些信息?

生理解:

(1)雞和兔共8只;

(2)雞和兔共有26只腳;

(3)雞有2只腳;

(4)兔有4只腳;

(5)兔比雞多2只腳。(課件演示)

師:那問題是什么?

生:雞和兔各有多少只?

3、猜一猜:

師:請同學們猜一猜雞和兔可能各有多少只?(學生猜測)還有其它的猜測嗎?

4、介紹列表法:

師:你們猜出的結果雞和兔的總只數(shù)都是8只,但是你們猜想的結果都正確嗎?到底哪個是正確的呢?下面請同學們把你們的猜想整理到這張表格中,并進行調整,看看哪個結果才是共有26只腳。(學生活動)

學生匯報整理后的表格,教師板書學生整理后的表格。(邊板書,邊理解填表過程)

5、觀察發(fā)現(xiàn),列式計算

三、合作交流:5分鐘

假設全是兔,怎樣解決?試一試。

四、質疑探究:5分鐘

解決雞兔同籠這類問題,有幾種假設的方法?

五、小結檢測:20分鐘

1、小結方法:

同學們真了不起,剛才我們在解決雞兔同籠的問題時,用到了多種方法:列表法,假設法。

2、檢測:

a、問答:

(1)如果老師讓你們解決《孫子算經》中的原題,你會選哪種方法解決呢?

為什么不選擇列表法?難?為什么難?(要列舉的情況很多)有沒有好的辦法?(有沒有不用列舉那么多就能找到答案呢)

(2)如果一定要你用列表法解答你有什么辦法?學生討論。(教師引導列表折半調整。)

(注:如果前面出現(xiàn)了折半列表,就把這個環(huán)節(jié)提前講。)

(3)其實在我們生活當中類似于雞兔同籠的問題有很多的,這些問題都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下面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做一些題目?

b、解決問題

(1)有龜和鶴共40只,龜?shù)耐群旺Q的腿共112條,龜和鶴各有多少只?

(2)全班一共有38人,共租了8條船,每條大船乘6人,每條小船乘4人,每條船都坐滿了。問大船和小船各多少條?

(3)新星小學”環(huán)保衛(wèi)士”小分隊12人參加植樹活動。男同學每人栽了3棵樹,女同學每人栽了2棵樹,一共栽了32棵樹。男女同學各幾人?

作業(yè):p106;1、2、3。

板書:

雞兔同籠

假設全是雞,就有腳8×2=16(只)

比實際少26—16=10(只)

一只雞比一只兔少4—2=2(只)

兔子:10÷2=5(只)

雞:8—5=3(只)

數(shù)學廣角的教案篇5

1、主要內容

(1) 排列、組合

(2) 簡單的推理

2、地位于作用

排列與組合的思想方法不僅應用廣泛,而且是后面學習概率統(tǒng)計知識的基礎,同時也是發(fā)展學生抽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好素材。

有關邏輯推理知識也是人們在生活和研究中很重要的知識。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進行簡單、有條理的思考。教材在滲透數(shù)學思想方面做一些努力和探索,把重要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通過學生日常生活中最簡單的事例呈現(xiàn)出來,并運用操作、試驗、猜測等直觀手段解決這些問題。并初步培養(yǎng)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單元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猜測、試驗等活動,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shù)和組合數(shù)。

2、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3

單元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

經歷探索簡單事物排列與組合規(guī)律的過程。經歷簡單推理的經過。

教學難點:

初步理解簡單事物排列、組合的不同。推理依據(jù)的敘述。

本單元主要教學與設計

1、教具利用:

投影儀、動物卡片、

各種教科書等。

2、主要方法:

(1)首先通過有趣的故事導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2) 通過生動有趣的活動,讓學生通過這些活動進行學習。

(3)結合具體例子,讓學生動手去做,動腦趨想。

(4) 創(chuàng)設真實情景,更加貼近學生生活實際,便于學生理解掌握。

分課時教學目標

第一課時:

1、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觀察、猜測、實驗的情境,找出最簡單的事物排列數(shù)和組合數(shù)。

2、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有順序地、全面的思考問題的意識。

第二課時:

1、通過活動讓學生感受簡單推理的過程 ,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

分課時重點與難點

第一課時:

經歷探索簡單事物排列與組合規(guī)律的過程是重點。

初步了解簡單事物排列與組合的不同時難點。

第二課時:

經歷簡單推理的過程是重點。

推理依據(jù)的敘述是難點。

分課時作業(yè)布置

第一課時:

練習二十三1、2題

第二課時:

練習二十三3、4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