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第一課時教案7篇

時間:2022-12-13 作者:loser 備課教案

每一篇教案都應該融入老師自己的思想和感受,教案在準備的時候,教師肯定要考慮與時俱進,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水第一課時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

水第一課時教案7篇

水第一課時教案篇1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會認7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了解新型大橋的神奇,激發(fā)學生努力學習、勇于創(chuàng)新、樂于發(fā)明的興趣與愿望。

教學重點:

學習生字新詞;激發(fā)學生勇于創(chuàng)新的愿望。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

2、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題:

上新課前曾老師要帶著小朋友們一同乘上特快列車到我們祖國以及世界各地去欣賞一番那里各式各樣的橋。(播放橋的圖片,師解說)

這些橋都是用鋼筋水泥建成的。而有一位叫蘭蘭的小朋友今天要過幾座與眾不同的橋,讓我們跟蘭蘭一起去看看吧。首先請小朋友們把課題響亮的讀一讀——9、蘭蘭過橋

二、檢查預習情況:

學生匯報預習成果。

教師隨機教學生字的讀音。

歸納學生對課題提出的三個最好的問題。讓學生帶上其中的兩個問題再次預習課文,然后自己解決。

三、學習潛水橋部分:

過渡:讓學生說說自己最喜歡哪座橋,并說出理由。隨機出示小秘訣:先找出哪些自然段寫了自己所喜歡的那座橋;再反復讀,找出表示橋特點的詞句。

喜歡潛水橋的學生根據(jù)小秘訣說理由,其他學生質(zhì)疑。教師相機出示句子進行詞句教學,歸納出潛水橋的特點:結實、透明。

指導朗讀有關句子。

四、教學第五自然段:

過渡:走過潛水橋,蘭蘭和爺爺又來到了哪兒?哪個自然段告訴我們?輕聲自由讀,想想有什么想弄明白的?

生質(zhì)疑,解疑。

五、教學塑料橋部分:

過渡:喜歡塑料橋的小朋友站起來。老師相信你們剛才已經(jīng)很認真地自學過寫塑料橋部分的內(nèi)容了?,F(xiàn)在請你們按照“小秘訣”來給其他小伙伴介紹介紹塑料橋,可以嗎?先要介紹的是什么?接著是——?

1、第7自然段:

(出示寫橋特點的句子)請一生讀句子,讀時要注意讓其他小朋友聽完你的朗讀,就知道塑料橋的特點。

隨機指導朗讀

小結塑料橋的特點:輕巧

2、第8自然段:

(出示寫橋特點的句子)請一生讀句子,讀時要注意讓其他小朋友聽完你的朗讀,就知道塑料橋的特點。

隨機指導朗讀

小結塑料橋的特點:平穩(wěn)

3、第9自然段:

看電腦動畫,理解塑料橋使用過程。

4、編兒歌:

六、教學第十自然段:

生質(zhì)疑,解疑。

七、總結延伸:

如果你是橋梁專家,你打算造什么樣的橋?

小朋友真會想,可是你們和爺爺設計的橋在現(xiàn)實生活中都還沒造出來,要想讓你們的夢想成真,你們應該怎么做?

八、作業(yè):

將自己設計的橋畫下來。

板書:

結實

潛水橋

透明

9、蘭蘭過橋

輕巧

塑料橋

平穩(wěn)

水第一課時教案篇2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會認5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挨挨擠擠、清香”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積累優(yōu)美語句。

3.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荷花的美麗,培養(yǎng)審美情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4.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學習邊閱讀邊想象畫面的讀書方法。

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回憶生活中見到的荷花,增強對荷花的感情認識。

2.讓學生自己分析和記憶基礎知識,表達自己對荷花的看法和感情。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欣賞美麗的荷花時,體會自然的神奇美妙。

2.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荷花的美麗,培養(yǎng)審美情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學習邊閱讀邊想象畫面的讀書方法。

課時安排

2課時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上兩節(jié)課,我們領略了春天大自然的美麗景色,這節(jié)課我們將走進夏天。同學們想一想,夏天有什么美好的事物呢?(學生交流)你們見過荷花嗎?它是什么樣的呢?

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題為《荷花》的課文,更深入地了解美麗的荷花。

二、字詞學習,基礎積累

1.教師范讀生字。重點指導生字中的后鼻音“蓬、脹”,平舌音“姿、隨”,翹舌音“勢”和多音字“挨”的讀音。

2.學生在文中圈畫生字詞,借助字典解決生字詞。

3.檢查自學情況,教學生字。

(1)教讀生字并組詞造句。學習“瓣、蓬、脹、裂、姿、勢、仿、佛、隨、蹈”時,可以用形近字對比的方法;學習“止”時,可以用動作表演的方法。

形近字歌示例:

脹:小店新開張,誠信賣蚊帳。這天肚子脹,出貨忘記賬。

仿:小芳把紗紡,作坊受采訪。勤勞人效仿,志堅不彷徨。

佛:開水要煮沸,貝雕費用貴。潮急心怫然,仿佛大風吹。

瓣:言語來爭辯,有點細分辨。種瓜花瓣香,絲線扎小辮。

隨:小隋進部隊,父母緊跟隨。一去二三年,搶險傷骨髓。

(2)對要求會寫的字進行書寫指導。

書寫指導:

“蓬”的“艸”要蓋住“逢”。

“脹”左窄右寬,“長”的撇捺相呼應。

“裂”上下要寫得緊湊。

“資”上下均分,下面是個“貝”。

“仿”左窄右寬,右邊“方”要寫得自然舒展。

“佛”的“弓”要寫得稍扁一些。

“蹈”左上“口”小而方正,右部首筆是平撇。

“止”長豎在豎中線上,底橫長,托住上面。

易錯提示:

“蓬”不要寫成半包圍結構。

(3)歸類識字。

歸類示例:

列:裂(裂開)—烈(熱烈)—冽(凜冽)

次:姿(姿態(tài))—瓷(陶瓷)—咨(咨詢)—資(投資)

三、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引導學生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明確:夏日的清晨去公園賞荷花。

2.理清課文的層次結構。

明確:第一部分(1):寫“我”去公園看荷花。

第二部分(2、3):描寫荷花生長的各種優(yōu)美姿態(tài)。

第三部分(4、5):寫“我”觀賞荷花時的想象和感受。

四、課文研讀,突破重難

學習第1自然段。

(1)清晨的荷花是怎樣的?從第1自然段中的什么地方能體會到?

明確:從“一……就……”能體會到荷花的清香之濃郁。想象一下清晨公園的美景,荷花宛若明珠點綴在其中,令人心曠神怡。

(2)清晨到公園玩的“我”心情怎樣?

明確:高興、驚喜、迫切……

(3)從字里行間,可以了解到“我”是個怎樣的人?

明確:從“清早”“一……就……”“趕緊”“往……跑”等詞句,不難看出,“我”是個愛花的人,非常善于觀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

(4)第1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確:開門見山地點明了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的開端。不見花容,先聞其香,從側面烘托了荷花之多、花香之濃。

五、課堂小結,效果強化

作者未見荷花,先聞花香。既然花香都具有如此大的吸引力,那么所見之荷花一定更加有魅力了。下節(jié)課,我們就跟隨作者去欣賞荷花。

六、練習設計,鞏固提升

請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水第一課時教案篇3

磁村鎮(zhèn)第四小學???張鳳玲

教學目標:

結合具體情境,初步體會加法的意義,學習和是2-6的加法,認識加號,會讀加法算式。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學會有條理地思考問題,了解同一問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在交流多種算法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養(yǎng)成初步的合作意識。在用加法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初步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會學數(shù)學,用數(shù)學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結合具體情境,初步體會加法的意義,能正確、熟練地口算10以內(nèi)數(shù)的加法。

難點:結合具體情境,初步體會加法的意義,能正確、熟練地口算10以內(nèi)數(shù)的加法。

學生學習過程

一、導入。同學們都看過《西游記》這個故事,今天教師帶領大家到充滿生機的花果山,看一看花果山優(yōu)美的風景。

二、新授

1.出示圖,仔細觀察圖,說一說講的是什么事,都有些什么?{活潑的小猴,天上的飛鳥,云朵,游玩的學生,路邊的鮮花}

2.交流:你能從這幅圖上看出什么與數(shù)字有關的信息?

小結:同學們觀察真仔細,找到了天上有六只小鳥,樹上有3個猴子,山上有2只猴子等等數(shù)學信息。

3.看圖,說一說圖中的小朋友說了一句什么話?

那么有多少只猴子呢?

你怎么知道的?

獨立思考。

同伴討論一下。

匯報討論的結果,

問:你怎樣知道有多少只猴子的?

指名說結果:

數(shù)一數(shù)就知道了。

問:除了用數(shù)的方法,還可以怎樣知道有多少只猴子呢?

引導學生說出:

把3和2合起來。

問:除了用數(shù)的方法,還可以怎樣知道有多少只猴子呢?

引導學生說出:

把3和2合起來。

把3和2合起來就是一共有多少只猴子。

師:把3和2合起來,用什么方法計算呢?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方法,10以內(nèi)數(shù)的加法

列式:3+2=5(只)

讀作:3加2等于5。

介紹加號。單位名稱。

指導寫算式。

指名讀算式。

4.動手操作。

拿出小棒,用一根小棒代表一個小朋友,你能擺出幾根小棒?(先在第一行擺出3根)

第二行再擺出2根,看一看,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在計算加法時,如果不知道得數(shù)是多少,用擺小棒的方法來計算得數(shù)。

5.圖上還有什么?有多少呢?

怎么計算出來的?

放手讓學生嘗試獨立列出算式。

口算結果。

6.打開書29頁,填寫書中的算式。

匯報交流具體算法。

天上的飛鳥,5+1=6(只)

云朵,1+2=3(朵)

游玩的學生,4+1=5(個)

路邊的鮮花:2+2=4(朵)

三、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nèi)容?

你有什么收獲?

指名說一說。

問:要求一共有多少個,就是把幾和幾合起來,用什么方法計算呢?

作業(yè)設計:

口算20題

第二課時:野餐

磁村中心小學??牛傳明

教學內(nèi)容:課本第32、33頁的內(nèi)容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初步體會加法的意義,學習和是10以內(nèi)的加法,初步了解交換相加兩個數(shù)的位置不變的規(guī)律。

2、學習關于?0的加法。

3、在交流多種算法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養(yǎng)成初步的合作意識。

教學重、難點:

能正確到進行有關0的加法學習,體會加法的意義。

教學準備:

小棒、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出示6以內(nèi)數(shù)的口算卡片,口算

二、創(chuàng)設情景導課:

同學們,有一些同學和你們一樣也喜歡游覽花果山,今天他們就在山上野餐??纯此麄兌汲允裁??

三、觀察圖畫,體會和不變的意義。

1、出示情景圖:仔細觀察,你看到了什么?

2、學生思考:每人一根,需要幾根火腿腸?

3、我們看看有幾名同學?

4、你是怎么知道的?

板書:3+4=7??????4+3=7

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兩個算式,發(fā)現(xiàn)了什么?

5、再仔細看圖,圖上有幾只小猴子?

小組討論:你是怎樣算出來的?

思考:兩棵樹上一共有幾個桃子?

學生仔細觀察,引導學生列式:5+0=5(個)

拓展:6+0=????2+0=??????10+0=

四、小結。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通過觀察小朋友野餐,知道了交換相加兩個數(shù)的位置得數(shù)不變的規(guī)律,還進行了有關0的加法的學習,你們學的怎樣呢?現(xiàn)在檢查一下。

五、鞏固練習。

1、自主練習第1題。

學生說說圖意,提出問題,再獨立列式計算,最后互相說說為什么這樣算。

2、自主練習第2題。

口算練習,練習時除了讓學生填寫結果外,再制成卡片經(jīng)常性的練習,不斷提高學生口算的速度。

3、自主練習第3題。讓學生在小組中說自己要說的一組加法算式,由其他學生判斷是否正確或補充。

六、總結:今天我們和小朋友們在野外野餐時,學會了哪些知識?

第三課時???野餐(練習)

磁村鎮(zhèn)第五小學??孫隆軍

教學目標: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體會加法的意義,學習和是7-10的加法,初步了解交換相加兩個數(shù)的位置不變的規(guī)律,學習關于?0的加法,進一步體會一個數(shù)和0相加還得這個數(shù)。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學會有條理地思考問題,了解同一問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在交流多種算法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養(yǎng)成初步的合作意識。在用10以內(nèi)數(shù)的加法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初步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會學數(shù)學,用數(shù)學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重點:結合具體情境,有序地觀察圖中的信息并正確描述。進一步體會加法的意義,初步了解交換相加兩個數(shù)的位置不變,能正確、熟練地口算10以內(nèi)數(shù)的加法。難點:理解加法算式中各數(shù)的意義,提高口算速度。

教學準備:????小黑板、掛圖

學生準備:5以內(nèi)的數(shù)字卡片

學生學習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通過觀察小朋友野餐,知道了“和”不變的規(guī)律,知道了0的加法的意義,這節(jié)課,我們來比一比,看看誰學的最好,題做的又對又快。

二、課堂練習。????3+1=?????6+2=?????3+6=?????7+3=

1+3=?????2+6=?????6+3=?????3+7=

3+0=?????6+0=?????9+0=?????12+0=

0+3=?????0+8=?????0+5=?????0+7=

(學生獨立完成,看誰做的又對又快)

三、鞏固練習。

1、請同位互相出題做。

(0的加法,“和”不變的練習題)

2、分組練習

引導學生4人一組(一名學生出題,其他學生計算)

3、完成自主練習。

1)第5題。

學生獨立口算,比賽。

2)第6題。

小老鼠找鼠標的情境。

先看圖,圖上畫的是什么,弄清圖意,做題。

3+4=7,找出得數(shù)是7的鼠標連起來。

8.第7題??磮D填未知數(shù)的練習。應根據(jù)右邊算式的得數(shù)和已畫好的圖形的個數(shù)確定橫線上還要畫幾個圖形。

9.第8題。

小朋友踢足球的情境,練習找算式的得數(shù)。

練習時,要向學生說明做題的要求,先讓學生想一想,說一說,6號和8號球員分別應踢哪些球?

足球上算式的得數(shù)是幾就由幾號球員踢。

再讓學生畫線連球。

10.第10題。

看圖列式計算牽?;ǘ鋽?shù)。

先引導學生觀察圖意,提出問題,再根據(jù)題中提供的花的位置和顏色等信息列出不同的算式。

11.第11題。

看圖講數(shù)學故事。

加強指導,既要關注學生所講故事的趣味性,更要重視故事中體現(xiàn)的“數(shù)學味”。

先引導學生認真看圖,鼓勵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力,結合畫面自編故事,然后從中發(fā)現(xiàn)并提出數(shù)學問題進行解決。

作業(yè)設計:????口算20道10以內(nèi)的加減法

第四課時:野餐(練習)

磁村鎮(zhèn)第三小學?????高隆恩

教學目標:

1、 能初步體會減法的意義,能正確、熟練地口算10以內(nèi)數(shù)的減法。

2、 初步學會從實際情境中提出問題,并能運用10以內(nèi)數(shù)的減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 在與同學合作的過程中培養(yǎng)合作意識,初步學會有條理地表述自己的操作和思考過程。積極參與數(shù)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好奇心。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孫悟空來到我們的課堂上,讓我們一起和孫悟空到水簾洞游玩吧。

二、新課講授

引導學生觀察。

仔細觀察,你能發(fā)現(xiàn)哪些數(shù)學信息?引導學生找出相應的數(shù)學信息。

提出問題:根據(jù)我們發(fā)現(xiàn)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山上還剩幾只猴子?(板書問題)

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引導學生仔細觀察信息圖提出更多問題。(將所提問題適當板書或裝入問題口袋)

三、動手操作,研究新知。

1.解決紅點問題:山上還剩幾只猴子?

(1)引導學生明白解決問題需要尋找到的信息和條件。通過看圖知道山上原來有4只小猴,跳進水簾洞1只,提出問題:山上還剩幾只猴子?要解決這個問題用我們以前學過的加法行不行,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種新的運算:減法

(2)小組合作,操作學具,動手擺一擺,理解減法的意義。

(3)小組交流算法,明確減法的意義:從4個里面拿走1個,還剩3個。

(4)總結概括,引導學生說算法,鞏固減法的計算方法“從4個里面拿走1個”也就是“從幾里面去掉幾”,“用減法計算”。

(5)教學算式,寫出算式:4-1=3;介紹“減號”的名字,請學生書空,理解減號的意義;讀出算式:4減1等于3。

四、鞏固練習,應用新知。

1.解決兩個綠點的問題?!皹渖线€剩幾只猴子?”?“樹上還剩幾個桃子?

(1)學生獨立觀察信息圖、思考解決問題。

(2)全班交流計算過程,進一步鞏固、理解減法的意義和算法。

2.解決學生提出的其它問題。

3.游戲:找朋友,根據(jù)老師出示的得數(shù),找出相應的減法算式。

五、自主練習:學生獨立完成課本39頁練習

六、課堂總結:學生談一談本節(jié)課的收獲與遺憾。

第五、六課時?信息窗4?小猴下山

磁村鎮(zhèn)實驗小學???陳寧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明白關于0的減法,會用“一圖四式”

2、?引導學生根據(jù)圖意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重點難點

重點:學會兩個相同的數(shù)相減和一個數(shù)減去0的問題

難點: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策略

以講故事的方法,引導學生發(fā)明問題、解決問題,利用四幅畫面逐步總結出本節(jié)的新知識并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

課前準備

學具、教具

課時數(shù)???2

第1課時

一、導入課程:

看圖講故事

一天,有幾只小猴子看到山下的樹上有很多美味的大桃子,于是,就派了一個小猴子下山摘桃子給大家吃,小猴子高高興興的下了山,很快就完成了任務,摘了好多桃子但小猴子想:好不容易下來一次,要出去玩玩才好。于是,小猴子繼續(xù)往山下走,不一會兒,來到了河邊,小猴子一眼就看到了兩只小青蛙在那里唱歌,這時候頑皮的小猴就跑過去,要嚇嚇它們,結果小青蛙被小猴嚇得撲通、撲通跳下水?,這下,小猴沒的玩了,就想回家了,他回頭一看“咦!我的桃子哪去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事不能只顧眼前,像小猴那樣光顧玩忘了桃子就不對了

二、你說我講:

同學們現(xiàn)在能不能觀察到什么數(shù)學問題?

說給同桌聽一聽

總結

(根據(jù)同學的回答板書)

同學生們真棒,這么動腦筋

現(xiàn)在我們大家一起來解決剛才同學們提出的問題

小猴子究竟摘了幾個桃子?

本來樹上有……

被小猴子摘了以后剩下……

聰明的你們一定知道該怎么列算式

非常好,小猴摘了4個桃子

但是最后籃子里剩了幾個桃子,誰會列算式?

好,我們來看一看這位同學列的式子,

4-4,兩個一樣的數(shù)相減,結果是……0

現(xiàn)在老師要考考大家,看看你們學會了

一共有多少只小猴子?

小猴子摘了幾個桃子?

有幾只青蛙?

有幾只蝴蝶?

有幾朵花?

……

5個桃子

9個桃子

4個桃子

9-5=4

4-4=0

沒有看下一個問題,岸上還有幾只青蛙?誰來列算式

非常棒,大家都很厲害,這么快就學會了我們來看下一個問題,看看你們會不會

花上還有幾只蝴蝶?

本來有……

有幾只蝴蝶被小猴嚇跑了?還剩幾只?

我們一起列算式,8-5=,大家說等于幾?

很好,等于3

看看這個式子,自己減去自己等于0

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學習的重點:0的減法

三、練習:

現(xiàn)在老師要考考大家是不是學會了今天的內(nèi)容

出示算式卡片

5-5

1-0

6-0

2-2

……

很棒,看來同學們學得非常好,那下面這一道題一定難不倒大家,快來想一想,應該是幾?再告訴老師你是怎么算的

0-0

兩個一樣的數(shù)相減,結果是……0

所以,

幾減0還得幾

0-0還得本來的數(shù)--0

四、總結:

今天你都學到了什么?

記得好好利用我們的問題口袋

第2課時

一、基礎練習:

自主練習第4題

媽媽要給魚兒換水了,我們來看看,這里會有什么樣的數(shù)學故事

本來魚缸里有幾只魚?

第一次,媽媽撈了三條魚出來,還剩幾只?誰會列算式?

下一幅圖,自己列式,看看誰列的又對又快

二、拓展練習:

自主練習第8題

我們來看6個蘑菇和3個蘑菇怎么會有這么多算式!

以前我們沒有學減法的時候,就兩個是不是?

現(xiàn)在先把兩個加法算式寫出來,看誰寫得快

下面,豎起耳朵來,聽老師問問題,你來列算式

第一個問題,總共有9個蘑菇,有6個是黃色的,問大家有幾個是紅色的

下一個問題,總共有9個蘑菇,有3個是紅色的,問大家有幾個是黃色的

老師又要考考大家了,老師這里有三張卡片,4、6、10,誰能用這三個數(shù)列出四個式子,動腦想一想

4只

7-4=3

3+6=9

6+3=9

9-6=3

9-3=6

4+6=10

6+4=10

三、?自主練習第9題先介紹七星瓢蟲,七星飄蟲,可以吃害蟲,所以我們要保護它,不能傷害它們?。

然后學生自己講一個數(shù)學故事,提出數(shù)學問題,并列式計算

看看誰講數(shù)學故事講得好,仔細觀察圖上的內(nèi)容,把你們的故事講給同桌聽一聽。

水第一課時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新華字典。

2.掌握音序查字典的方法與步驟。

3.在學習生活中,養(yǎng)成主動查字典的好習慣。

4.背誦《贈汪倫》。

教學重點

掌握音序查字典的方法與步驟,背誦《贈汪倫》。

教學難點

養(yǎng)成主動查字典的好習慣。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復習字母歌

播放音樂,師生同唱《漢語拼音字母歌》。

二、激趣談話,認識字典

當我們在學習生活中遇到不認識的字或者想知道一個字的意思時,怎么辦?(生自由發(fā)言)

我們可以請一位“不會說話的小老師”來幫忙。這位老師可是神通廣大,沒有一個字它不認識,想結識它嗎?出示字典。

三、學習音序查字法

1.認識字典的組成部分。

現(xiàn)在請大家翻開字典,觀察一下字典里都有哪些內(nèi)容?

學生邊匯報,師邊點擊課件出示“漢語拼音音節(jié)索引”“部首檢字表”“正文”等,并對每一個部分做以簡單的介紹說明。

2.以具體字為例,詳細指導,教給方法。

以“廚”為例,具體展示操作過程。

第一步:查音序。在字典的“漢語拼音音節(jié)索引”中找到要查的第一個字母“c”。

第二步:查音節(jié)及頁碼。在這個大寫字母“c”的欄下,找到要查的音節(jié)和這個音節(jié)的頁碼:chu(46)。

第三步:在查到的頁碼中,根據(jù)要查字音節(jié)的聲調(diào)順序,在正文中查出要找的漢字“廚”。

提示學生,查聲母是“zh”“ch”“sh”的字時,要查“z”“c”“s”。

有的字典的音節(jié)是沒有聲調(diào)的,可以找到這個音節(jié)的頁碼后,在該頁碼下查找不同聲調(diào)的字。

四、反復練習,總結方法,揭示規(guī)律

1.出示“貓”和“電”字,師生共同查字典。

2.獨立查一查“漂(piào)”“蹤(zōnɡ)”兩個字。

3.出示“糖”“信”“物”三個字,組織學生查字典比賽。

采訪勝利者,有什么好方法,查得這樣快?

4.小結方法:先看字母查“索引”,找到字母查音節(jié),根據(jù)頁碼翻正文,按照聲調(diào)去找字。

5.讀一讀“音序查字法口訣”,并比賽背一背。

水第一課時教案篇5

設計說明:

?明天要遠足》是一首凝練、傳神、充滿藝術張力的詩。遠足的吸引力對任何小朋友來說都是巨大的。但這個吸引究竟是怎么個大法呢?大到……大到……睡不著覺呢!全詩短短三節(jié),三節(jié)中作者都用同一個感嘆詞“唉”,三次重復,一次次加重了情感的力度,教學本課時主要運用多種不同形式的朗讀,讓學生一起感受詩歌的童趣,激發(fā)對語言文字的熱愛。

學前準備:

1.教學課件。(教師)

2.預習課文。(學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認識1個偏旁“目”。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會認生字。

學前準備:

1.教學課件。(教師)

2.預習課文。(學生)

教學過程:

一、釋題導入新課。(用時:5分鐘)

1.師:同學們,明天老師要帶大家外出游玩一天。明天就能去郊游了,你們的心情怎樣?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表達這種興奮、激動心情的小詩《明天要遠足》。

3.“遠足”是什么意思?

二、自主識字。(用時:5分鐘)

1.教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圈畫出生字。

2.學生自由讀文,要求:借助拼音把字音讀準。

3.自由識字、組詞。

4.小組交流識字方法。

5.全班交流,逐個點名交流自己記得快的字的方法。

6.課件展示生字,多種方法識字。

(1)開火車認讀,認識偏旁“目”。

(2)小組競賽讀。

(3)全班齊讀。

三、朗讀課文,鞏固識字。(用時15分鐘)

1.老師領讀課文,鞏固識字。

2.自由朗讀課文,要求把字音讀正確,把句子讀流暢。

3.全班流利地朗讀課文。

四、檢測識字,總結全課。(用時:5分鐘)

1.課件展示字、詞,檢測識字情況。

睡不著 大海 老師 天亮

什么 地方 真正 同學

2.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學習收獲?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的教學由釋題引入新課,讓學生從自己的生活,體驗激發(fā)學習興趣。識字教學仍是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自主識字,培養(yǎng)學生自學的能力;小組合作識字,培養(yǎng)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能力和精神,促進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共同提高。在全班展示交流識字時,教師更多地關注學生,給他們更多的發(fā)言與表現(xiàn)的機會,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

水第一課時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觀察三幅圖畫,體驗觀察的樂趣,進行口語交際。

2.回憶一下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觀察過什么事物,有何發(fā)現(xiàn)?把它寫出來,完成習作。

3.完成“我的發(fā)現(xiàn)”;完成“日積月累”,通讀、背誦。

4.閱讀成語故事,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

教學重點

仔細觀察畫面,用語言把畫面內(nèi)容表達出來,完成“口語交際”。

教學難點

把自己仔細觀察到的事物清楚、具體地寫下來,完成“習作”。抓住重點,描寫具體。

教學準備

課本掛圖、習作例文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課時目標

觀察三幅圖畫,把觀察到的事物加上適當想象說出來

一、導入:

著名的藝術家羅丹曾經(jīng)說過,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任何發(fā)現(xiàn)都是建立于觀察的基礎上的,只有細致觀察,我們才會有所發(fā)現(xiàn)。在本組課文的學習中,作者敏銳細致的觀察能力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來比比眼力,體驗一下觀察的樂趣。

二、投影畫面,觀察畫面

1.學生自主看圖。

2.教師指導看圖。

(1)要一幅一幅地看圖,看的時候要仔細,邊看邊想。

(2)圖一上面有哪些內(nèi)容?(樹、人)

(3)圖二如果看明亮的部分像什么?看暗的部分像什么?(明亮的部分像一只杯子,暗的部分像兩個人的臉)

(4)圖三上有些什么?(一個女孩在放羊)

三、指導交流

1.同桌之間進行交流。

2.各小組派一名代表發(fā)言。

3.各代表在全班交流時,要注意說出從圖上看到的和想到的內(nèi)容。

四、評價交流

各小組派代表匯報后,學生自由評價。重點看是否把圖上主要內(nèi)容說清楚、說明白了,另外再看儀態(tài)是否大方,聲音是否響亮、富有情感。

作業(yè)設計:

將口語交際內(nèi)容寫成一段話。

水第一課時教案篇7

活動目標

體驗借助道具表演所帶來的美的享受。

欣賞戲曲舞蹈《春姑娘》,感受舞蹈柔美、流暢的風格。

在欣賞教師舞蹈的基礎上,體會水袖在舞蹈表現(xiàn)中的作用,掌握單拋、雙拋袖等動作。

活動準備

樂曲《春江花月夜》選段。

水袖、花環(huán)頭飾。

活動過程

1.教師運用配樂朗誦的形式創(chuàng)設意境。

“春天的夜晚,春姑娘邁著輕盈的腳步來到大地上,拋撒下春天的種子,喚醒沉睡的鮮花、綠草,在春雨的滋潤下,五顏六色的鮮花競相開放。”

2.教師扮演春姑娘,表演舞蹈,充分表現(xiàn)出水袖的柔美。

(1)教師組織學生討論:是誰把春天打扮得如此美麗?春姑娘美嗎?哪兒美?

(2)在教師的幫助下,讓學生了解水袖的基本特征。知道水袖衣服是中國古代人穿的,現(xiàn)在一般使用在戲曲節(jié)目中。

3.學生再次欣賞舞蹈《春姑娘》,教師表演時配上散文解說幫助學生理解舞蹈所表現(xiàn)的內(nèi)容。

解說詞:“我乘著春風從天空飄向大地,我要撒下小草的種子,鮮花的種子,我要讓大地變成五顏六色,讓世界更美麗……種子發(fā)芽了嗎?輕輕的可別踩著了它們。哦!嫩芽口渴了,我要讓春雨從天空中飄落下來,讓嫩芽喝個飽……悄悄地看一看,小草長大了嗎?鮮花開放了嗎?花兒開的真美呀!瞧,樹上粉色的桃花開了,地上的迎春花吹起了小喇叭,我要和花兒比比看,誰一最一美!”

4.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討論春姑娘來到大地做了什么事情?模仿春姑娘拋撒種子、灑春雨、看花等動作,豐富舞蹈語匯“單拋袖、雙拋袖”。

5.學生穿上水袖,戴上花環(huán),自由表演舞蹈《春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