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閱讀的讀后感精選7篇

時間:2023-11-14 作者:Indulgence 讀后感

讀后感是對文學作品中情感表現(xiàn)形式的審美評價,通過寫讀后感,我們可以總結書中的教訓,思考如何應用到生活中,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愛閱讀的讀后感精選7篇,感謝您的參閱。

愛閱讀的讀后感精選7篇

愛閱讀的讀后感篇1

你留意過停在花朵上的蝴蝶了嗎?你注意到從你腳下爬過的螞蟻了嗎?你觀察過綠葉上的毛毛蟲了嗎?你發(fā)現(xiàn)墻角的蜘蛛了嗎?面對這些問題你也想會驚訝,誰會去關注那些微小的.生命呀?

不過,有一個人卻這樣仔細的觀察、研究昆蟲,他就是法國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爾,他的《昆蟲記》被譽為“昆蟲的史詩”。

法布爾在他的《昆蟲記》中,根據(jù)親自觀察而得來的資料,將昆蟲的生活與習性寫出來,讓我們大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昆蟲生活的情景。在我讀它之前,我以為和其他的科普書一樣,當我認真讀完這本書之后,我的觀點發(fā)生了三百六十度的大改變。這本書的語言生動活潑,我仿佛身臨其境,親眼所見作者所描述的美妙世界。

讀完《昆蟲記》后,我發(fā)現(xiàn)自己對生活的細微之處也留意不少。我想到法布爾在書中記錄昆蟲的生活、本能、習性、繁衍和死亡,無不滲透者對人類社會的關照,充滿了對生命的關愛之情。

現(xiàn)在我可以回答,我留過那只蝴蝶,注意了那群螞蟻,觀察了那只毛毛蟲,發(fā)現(xiàn)了那只蜘蛛。

是《昆蟲記》引領我走進昆蟲的世界,帶給我對事物細微之處的觀察之心,讓我對生命充滿了熱愛,并真誠地探索著身邊的世界。

愛閱讀的讀后感篇2

我最早接觸的中國古文就是《弟子規(guī)》,可以說在我還是牙牙學語的年紀就會念其中的句子?!兜茏右?guī)》中的每一句話都蘊藏著深刻的道理,讀起來朗朗上口又不顯晦澀。

簡簡單單的一千零八十個字,描繪出了人生中的一百三十一件事,每件事都意味著一個人生哲理?!案改负簦瑧鹁?。父母命,行勿懶。”是啊,父母生我們養(yǎng)我們,整天為我們早出晚歸,不分日夜的奔波著,父母到了家里一定是累了,我們?yōu)楦改父梢恍┎恢档靡惶岬募覄栈?,是應該的。我們應該盡心盡力的去為父母“服務”,因為爸爸媽媽給予我們不求回報的愛,我們這輩子必定還不完!

可現(xiàn)在想來,很是羞愧,在平時生活中,我做的還遠遠不夠。每天放學回到家,爸爸勞累了一天,也回到了家,渾身酸痛,疲倦的`不得了,而我卻因為作業(yè)兒發(fā)著牢騷?!皝?,好閨女,給爸爸按按摩吧!”爸爸疲憊的聲音又在我的耳邊縈繞,“沒時間,沒看見我這正寫作業(yè)呢嗎?”我不耐煩的應對著。我錯了,爸爸累還不是為了我,為了這個家?我就算是毫不猶豫的去給爸爸按摩,也不足以爸爸對我的付出??!

在人的一生中難免會有犯錯誤的時候,而我也不例外,每次做錯事的時候,總是要被媽媽說一通,雖明面上不表現(xiàn)出來,可心里早已生出了許多不滿于埋怨??墒窃谧x完《弟子規(guī)》后,我知道了媽媽都是為我好,為了我能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正如大人們整天總嘮叨的,我們就像一個小樹,不為它修枝剪葉,總也長不成一棵正直的參天大樹。正所謂“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敬承。”

今后,我一定會謹遵《弟子規(guī)》的教誨,“孝、悌、謹、信、愛、仁示”,我一定會努力做到的。

愛閱讀的讀后感篇3

在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博物館的途中,我看見深紅的玫瑰花;蔚藍的蘭花……每一朵花都宛如人境的仙女般美麗。在萬千花海中一朵不起眼的紅杜鵑顯得十分別扭,整只花好像一陣風吹過,就為之折斷。

天空陰陰沉的,烏云密布,傾盆大雨,暴雨像一只迅猛的兇獸撲了過來 ,但我知道風雨過后一定會有希望出現(xiàn)……在紀念館里,我看著繳獲的武器,我不禁想起了斯諾的《紅星照耀中國》。

在百年前的革命年代,有一個青年出生在村子里,他受了六年的私塾教育,不滿足這樣的封建教育,留下了一張紙上面寫著:孩兒立志出鄉(xiāng)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在當時那個年代,軍閥混戰(zhàn),地主當?shù)馈R灰粋€像這樣有志青年站了出來,在這片昏暗的大地上燃起了紅 色的曙光。

在國民黨的銅墻鐵壁包圍下,外界認為紅軍只不過是幾千名土匪罷了或者紅軍根本不存在。美國記者斯諾不過自己的生命危險進入了蘇區(qū),曾寫道:"為了要探明事情的真相,難道不值得拿一個外國人的腦袋去冒險一下嗎?","這個代價不算太高。"這難道不是我們應該學習的精神嗎?

在華南蘇區(qū),那里是紅杜鵑盛開的地方,戰(zhàn)士們曾在紅杜鵑花叢里戰(zhàn)斗,想到這里,我不禁對這杜鵑花產(chǎn)生敬意。在第五次圍剿中,紅軍不得不長征前往陜北,留下了"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的豪言。當紅星照耀在西北,每個青年都號召起來,組成蘇維埃政權。"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紅軍的開支有百分之十五到二十是人民自愿捐款。

在"紅小鬼"的那一章,我感慨萬千。一群不到十八歲的少年能夠認識到紅軍是替窮人打仗的,去主動參加紅軍。有一個十五歲的廋弱青年,曾說:"行軍是不苦的。我們革命青年不能夠想到事情是不是困難;我們只能想到面前的任務。"誰能想象到一個青少年能夠走完這二五千里長征呢?我看到了原本黑暗的中國在這一顆顆紅星照耀下,變得生機勃勃。

暴雨停了,我望向館外,一朵朵紅杜鵑迎風而起,在雨水的滋潤下傲然綻發(fā)。

杜鵑花雖然沒有牡丹那樣富貴堂皇;也沒有水仙那樣冰清玉潔,亭亭玉立;但它包涵著革命者的鮮血,更涵著中國年輕人耐心,勤勞的品質(zhì)。

黑夜將至,紅色的曙光依舊照滿中華大地。

評:這篇讀后感的寫法特立獨行,從一次進軍事博物館的途中開始入筆,抓住"紅杜鵑"這個線索性事物展開對小說的回顧和剖析,給人眼前一亮之感。

愛閱讀的讀后感篇4

不久前,我看了《儒林外史》這部書??赐暌院?,我的感觸很深。

?儒林外史》是清代小說,共有五十六回,是吳敬梓寫的。小說的后半部是作者在三十六歲(1736)托病辭去征辟以后陸續(xù)寫成的。

?儒林外史》展示了封建科舉制度下士大夫的種種心態(tài),進兒諷刺了士人的丑惡靈魂,深刻揭露了整個封建制度的腐朽糜爛,不堪救藥。吳敬梓以他的生花妙筆,描繪出一幅18世紀中國社會多彩的風格畫卷。

吳敬梓在小說中寫到的范進,周進、牛布衣、馬二先生、匡超人、杜少卿的命運,并非別人的問題,而是他看到了歷史的凝滯。正是借助于對科舉的內(nèi)心體驗,所以他才極為容易地道破舉業(yè)至上主義和八服制藝的種種病態(tài)。作者所寫的社會俗相,不僅是作為一種文化心理的思考,同時,更多的是作了宏觀性的哲學思辨,是靈魂站立起來之后對還未站起來的靈魂的調(diào)侃。因此我們也看到了吳敬梓的小說的一個鮮明特征思想大于性格。

在《儒林外史》第一回寫的是:說楔子敷陳大義,借名流隱括全文。

在爭名奪利的元朝末年,諸暨縣出了一個嵌崎磊落的人,此人七歲時,父親便早早地離開了人世,他的母親做些針線活,供給他到村學堂里去讀書。他為了報答母親,努力、用功的念書。后來,成了流芳百世的名人。此人便是:王冕。

王冕自幼好學勤奮,但只因家境貧窮,讀不起書。他的母親把他叫到跟前,對他說:“兒子啊,不是我有心要耽誤你,只是你父親早早去世了,我一個寡婦人家,社么都不會。如今年歲不好,柴火又貴。我們只能靠我做些針線活勉強糊口,實在是沒錢供你念書啊!如今沒辦法,只能讓你到隔壁去放牛,每月可以賺幾錢銀子,還有現(xiàn)成飯可以吃,明日你就去吧!”王冕知道家里的難處,便答應了。

第一天,王冕便來到秦家放牛,秦老爺對母子倆十分客氣,而且后來十分照顧王冕。這讓他們十分感動。

王冕在休學后,并沒有放棄讀書。他經(jīng)常在有空時拿自己的工錢去書販那里買兩本舊書看看。

愛閱讀的讀后感篇5

面對“如何閱讀一本書”這個問題,詼諧的回答是“用眼睛”,而嚴肅的回答則在這本名叫《如何閱讀一本書》里。

本書作者莫提默艾德勒、查爾斯·范多倫開篇就寫到本書是為那些想把讀書的主要目的當作增進理解能力的人而寫的,所以如果你讀書僅僅是為了放松消遣的話,那這本書對你來說就有點枯燥乏味了。

何為增進理解能力呢?就是能夠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一本書的作者所表達的思想。也就是“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p>

如何能夠做到這一點呢?作者給我們提供了如下方法:書中把閱讀分為由低到高四個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

基礎閱讀基本就是擺脫了文盲狀態(tài)的人都可以做到的。

檢視閱讀這個步驟主要是快速判斷一本書值不值得讀,作者稱為“系統(tǒng)化略讀”,方法是看書名、序言、目錄,然后找出你認為重要或感興趣的章節(jié),或是書的最后章節(jié),快速翻翻,大致確定這是一本講什么的書,確定你是否接下來要讀,然后用最快的速度將書通讀一遍,追求速度碰到不理解的地方也不要停下來,要注意速度,了解書中的大概內(nèi)容即可。

分析閱讀也是本書作者重點介紹的。第一個階段,分析書籍的屬性,是虛構的小說類,還是傳達知識的說明性的論說類,后者又分成理論性作品與實用性作品,理論性作品是去明白某件事,教會你這是什么,如科學、哲學等。而實用性作品則是教你如何去做某件事,如本書《如何閱讀一本書》就是一本教你如何閱讀的實用性書籍。然后找出一本書的架構,為它列出大綱,找出作者寫這本書是為了想要解決什么問題。第二個階段,要去找出關鍵詞,確定這些詞于你和于作者是同一個意思,即與作者達成共識,注意有些詞在某些特定學科里的意義是不同的,而且有些術語,尤其是社會科學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意義,因為一個詞可以有多個意義,而一個意義也可用多個不同的詞來表達,所以最要緊的你要知道作者使用的這個詞的意義是什么,然后找出關鍵的句子,這些關鍵的句子你要能用你自己的話表述出來,這樣就能判斷書的主旨,確定作者解決了自己提出的問題沒有,如果沒有,那么有哪些遺漏。第三個階段,是去評判一本書,要有禮有節(jié),除非真的讀懂了,否則不要輕易下結論,區(qū)別真理與個人觀點。批評的標準是,作者知識不足、知識錯誤、不合邏輯、分析與理由不完整這四個。最后回答這幾個問題,這本書的詳細內(nèi)容是什么,作者是怎么寫出來的,是否真實,意義在哪?如果你知道了作者要解決的問題與解決之道,如果是一本實用性的書,你認同作者觀點,則有義務采取行動,照作者說的做。主題閱讀就是你先選定一個主題,然后去選與此主題相關的書,對涉及主題的內(nèi)容進行分析閱讀。

同時作者針對不同的題材例如:想象文學作品、實用性書籍、歷史題材、哲學題材等,分別做了閱讀方法的闡述。而且關于讀書筆記也提供了一些很詳細的方法。總之這是一本很不錯實用性書籍,無論你讀書多少,層次高低,讀來都會有所受益。

最后如果還需要給這本《如何閱讀一本書》一些推薦理由的話,我想以下兩點就足夠了,其一本書在美國的第一版出版時間是1940年,其二本書在中國是商務印書館出的。

愛閱讀的讀后感篇6

我最近看了一本叫《童話》的書。也許,有些人會認為童話很幼稚,純屬虛構,但我卻覺得童話里面也富有哲理。以前我看這本書,只看故事情節(jié),卻忽略了它的寓意。而現(xiàn)在再次看這本書,我有了深刻的體會:做人要善良。

善,這個字眼對我們來說并不陌生。它是一種傳統(tǒng)美德、是心靈美的體現(xiàn)、是來自靈魂深處的東西。生活中常常會看到這樣的景象:在公交車上,有人毫不猶豫地讓座;在商店里,有人把多找的零錢義無返顧地還給營業(yè)員;在街頭,有人會伸出援手,把兜里的錢或多或少投進乞丐求討施舍的碗里等等,其實,這些都是善的表現(xiàn)。

善良的人終究會有好的結果的,所謂“善有善報”就是這個道理?!陡窳滞挕分小痘夜媚铩愤@則故事中的主人公灰姑娘,盡管受盡了繼母與姐姐們的欺負與侮辱,但心地依舊善良,最終獲得了幸福。

再比如說《小天使和鞋匠》中的鞋匠,他雖然不富裕,可心卻很善,把掙到的錢救濟窮人,結果小天使們?yōu)樗麆?chuàng)造了奇跡,他的生意越做越紅火。我還聽說這樣一件真實的事:有個好心的農(nóng)婦從敗子手里買下了一只野鴨,并細心照料它。最終,野鴨為那個并不有錢的農(nóng)婦創(chuàng)造了一筆不菲的財富。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善良的,惡毒的人總會遭到懲罰?!栋籽┕鳌分械耐鹾缶褪呛芎玫睦?。她千方百計,不擇手段地傷害白雪公主,末了卻為了那顆妒忌心而活活氣死。婦孺皆知的大灰狼,不但沒有得逞,吃掉小山羊,而且還白白搭上了性命,正是應驗了那句“惡有惡報”。可以說一個人失去了善良,就等于失去了靈魂,失去了人性,就等于行尸走肉。那些犯罪的不法分子也該醒醒了!他們利用了別人的善良,逍遙法外,為所欲為,真是可憎、可惡、可氣、可恨!

?格林童話》讓我更深地了解了人性,了解了人性的真、善、美,同時也了解了人性丑陋的一面。愿每個人都成為善良的人,這樣,世界才會真正成為愛的人類家園!

愛閱讀的讀后感篇7

英國著名作家喬納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記》以辛辣的諷刺與幽默、離奇的想象與夸張,描述了酷愛航海冒險的格列佛,四度周游世界,經(jīng)歷了大大小小驚險而有趣的奇遇。

小人國里面的人只有6英寸高,使得格列佛不得不變成那邊的怪物;大人國里面的人有40英尺高,使得格列佛不得不變成那邊的寵物;飛島能飛起來,使得格列佛不得不驚訝了好一陣子,這些有趣離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然而給我印象最深的是,1710年8月格列佛泛舟北美,巧訪了荒島上的慧骃國,結識了具有仁慈、誠實和友誼美德的慧骃(馬)。在慧骃國的語言中沒有“撒謊”和“欺騙”這樣的`字眼。它們不懂什么叫“懷疑”、什么是“不信任”,但是他們都間接的拋棄了對他人的懷疑,間接的展示出對他人的充分信任,在它們的國度里一切都是真實的、透明的。我很羨慕格列佛能有幸到慧骃國,那里是我們所追求和向往的理想境地。那里沒有謊話,不必考慮話語的真假。然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偷盜、搶劫、詐騙、殺人放火、guai mai兒童、zou si販毒,也是我們在電視中常見到的事,都已經(jīng)不足為奇了。所以我希望我們的社會能在我們一代一代的努力下,成為像慧骃國那樣的社會。

正如英國小說家毛姆說:“《格列弗游記》有機智和諷刺,有巧妙的構思,灑脫的幽默,潑辣的譏嘲,痛快的淋漓?!边@真是我們必讀的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