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閱讀后感優(yōu)質(zhì)7篇

時間:2023-09-01 作者:tddiction 讀后感

我們在閱讀后產(chǎn)生了許多強烈的讀后感,閱讀讓我們感受到了文字的力量,產(chǎn)生深切的讀后感,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教育的閱讀后感優(yōu)質(zhì)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教育的閱讀后感優(yōu)質(zhì)7篇

教育的閱讀后感篇1

前兩天,我看了《愛的教育》這本書,書中一個個愛的小故事深深吸引了我,使我受益匪淺?!稅鄣慕逃愤@本書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以四年級學生安利柯的眼光通過日記的形式完成的一部愛的作品,書中介紹了無數(shù)種愛,有父母之愛、同學之愛、師生之愛等等。雖然每一種愛都不是驚天動地的,但卻是感人肺腑的。

整部小說以一個小學生的眼光審視著身邊的美與丑,惡與善,完全在用愛去感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稅鄣慕逃愤@本書告訴我們:想要成為一個有勇氣、充滿活力、正直的人,首先得對世間、對事物充滿愛,真心誠意為他人著想。俗話說的好,愛是一種無限的力量。它可以驅(qū)使你的動力,讓你成為對世間有用的人。

在我們身邊,也發(fā)生過許許多多的小故事,這些微不足道的故事在不斷喚醒人們,在不斷教育人們,在不斷感動人們。就拿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來說吧!那些奮勇抗戰(zhàn)的官兵們救了多少條無辜而寶貴的生命!每當官兵們發(fā)現(xiàn)地里有受難的同胞時,它們就會不斷地鼓勵受難的同胞,用愛的力量讓受難的同胞們堅持,從而獲救.這種愛就像一根隱線,拉扯著同胞,鼓舞著同胞,感動著同胞,挽救著同胞.后來,這種愛也成了千百萬人學習的榜樣。

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些人因為過分地愛導致了極為悲慘的后果.如太多的膩愛,不正義的愛……所以我們在學習愛的同時,還要注意分別善與惡,做一個正直的人?!稅鄣慕逃愤@本書中的羅伯蒂就是一個舍己為人的好學生,他為了救即將被車撞的一年級的小學生,腳不幸被三輪車車胎軋到,可當他醒來時的第一句話就是問那一個一年級的小學生的情況.瞧,多么可貴的愛啊!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學習《愛的教育》這本書中的所有主人公,充當一個充滿愛心的小使者,為社會做出無私的貢獻。

教育的閱讀后感篇2

假期,懷著虔誠的心讀了李老師的素質(zhì)教育手記《愛心與教育》,李老師對學生真摯的愛,學生對李老師愛的回報,無一不感動著我。

他說:

素質(zhì)教育,首先是充滿感情的教育。一個受孩子衷心愛戴的老師,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夠喚醒愛心,只有愛心能夠滋潤童心。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

當我們自然而然地走進“后進生”的心靈,而他們也樂于主動向我們敞開心扉時,我們的教育之舟已駛?cè)肓顺晒Φ母蹫场?/p>

從某種意義上說,所謂“轉(zhuǎn)化后進生”,更多的時候就是不斷設法喚起他們向上的自信心。

一個個真實鮮活的實例,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不僅令我震撼,更讓我從中領悟了一個成功教育家的教育魅力和高深的教育藝術。

教師要努力使自己具備“學生的心靈”——用“學生的大腦”去思考,用“學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學生的情感”去體驗,用“學生的興趣”去愛好。

教育是一種感動。這種感動又是一個艱辛、幸福、美麗的過程。要想享受幸福,擁有美麗,就必須付出艱辛。教育沒有情感沒有愛就好比池溏里沒有水,如果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池溏,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一個清醒的教育者,要想真正實現(xiàn)這種感動,就得以高尚的人格、美好的心靈,真摯的情感,豐富的知識創(chuàng)造性地踐行。帶著激情,帶著感動,帶著責任,帶著幸福,與困難為伴,攜忙碌同行,和輝煌簽約。哪怕是陰天,心中也要晴朗,那怕是坎坷,心中也要創(chuàng)造坦途。那怕有陷阱,也要智慧地邁過。多換位思考,多用欣賞的眼光看世界,自然會神清氣爽,心曠神怡。

教育是人的教育,給每個孩子以尊嚴,給每個孩子搭建不同的起步平臺,“讓每個孩子享受到學習的幸福”,為孩子幸福的人生奠基。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以李老師為榜樣,真正地走進學生,在與學生愛的交流中,詮釋教育的真諦,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寫出自己的愛心與教育。

教育的閱讀后感篇3

放假期間,非常有幸地拜讀了《陶行知教育名篇》(方明編,教育科學出版社20xx年1月版)這一書,書中匯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學研究與實踐的精髓,文章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從“教學合一”、“學生自治”、“平民教育”、“學校觀”、“創(chuàng)造的兒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個方面集中體現(xiàn)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獨特教育思想。放下書后,掩卷常思,感悟頗深。

感悟一:教育的時代性。

教育,不可避免地會印上時代的烙印。陶行知生活在半個多世紀前災難深重的舊中國,農(nóng)民吃飯的問題還沒能徹底解決,帝國主義、封建勢力殘余、官僚資本主義的大山還沉重的壓在人民頭頂。救國圖強是整個社會的主旋律,教育自然也不例外。學以致用、讀書救國的迫切性是今天所不能比的。所以,讀書是為了用書,學習要用于生活,作為社會上少數(shù)文化人之一的學生,肩上擔負著傳播科學、教化愚昧、推進經(jīng)濟、增強國防等種種迫切使命,時代是絕不容許他們鉆進象牙塔閉門造車的,他們走出校園就應該成為工人、農(nóng)民、士兵、商人、手工業(yè)者,成為人民大眾中的領頭人和先進代表,而不僅僅是一位著書立說的學者。教育的責任,就在于促進知識和廣大人民迅速結(jié)合。所以陶行知致力于讓學生融入社會,讓學校和社會統(tǒng)一,讓教育者像傳教士那樣把火種撒遍中國大地。愛國熱忱人人都有,但能夠像陶行知先生領悟得這樣透徹、推行得這樣徹底、不遺余力親身躬行的,能有幾人呢?

感悟二:教育的恒久性

時代在進步,教育一定跟著進步嗎?不盡然。

縱觀全書,許多教育思想是今天所不及的。如新教育、新課程理念,自主學習,許多名詞今天仍然作為先進的教育理念在傳播,但很多時候傳播的僅僅是一個名詞而已。什么是先進的教育?無非要適應時代需要,符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教育的本質(zhì)是亙古不變放之四海皆準的,只是在不同時代不同國度的不同教育家口中講出來,披上了形形色色的外衣而已。像現(xiàn)在流行的那樣,今天學魏書生、明天學李鎮(zhèn)西,參觀了洋思,就亦步亦趨,訪問了杜朗口,就依樣畫瓢,新鮮的,奉若神明,過時的,棄之如遺,這無非是官僚主義在教育界的翻版而已,和陶先生的務實求真比起來,豈不是太鄙陋了嗎?三千年前孔子、蘇格拉底的教育境界,至今難有人能企及。誰能說,那不是先進的教育呢?

感悟三:教育的虛偽性

陶先生在《“偽知識”階級》一文中,把皓首窮經(jīng)百無一用的讀書人稱作“偽知識”階級,用這種眼光評判,可以看到:眼下許多地方的教育脫離生活實際,違背學生認知規(guī)律,為應付考試無所不用,走出考場一文不值,這種教育可稱“偽教育”。“偽教育”,披著教育的神圣外衣,干盡禍國殃民的勾當,本應毫不客氣地打倒,可惜因為少數(shù)別有用心者的姑息縱容和多年來習慣成自然的惡俗風氣,還受到很多領導和家長的歡迎。甚至許多深受其害的老師和學生也未曾覺察:自己嘔心瀝血孜孜不倦數(shù)年如一日堅持推行和接受的,其實是毫無用處的“偽教育”和“偽知識”。如果能像陶先生在《“師范生第一變——要變個孫悟空”》那樣刨根究底地追問一番:“今天所學,能使我實現(xiàn)健康成長、成才成功的目標嗎?”許多“偽知識”“偽教育”或許就不攻自破了

“共百年易過,底須愁悶,千秋事大,也費商量?!睂W了陶先生的文選,越發(fā)覺得肩頭沉重,心頭沉重。做一個真人,辦真的教育,我們沿著陶先生的路不斷學習,不斷追問,上下求索,今后還要有無數(shù)人亙古不變地學習、追問、求索下去。盡管先生的年代已經(jīng)離我們有一段距離,但先生的教育思想永遠指引著我們,教育的心永遠感動著我們。陶行知是一位為世人敬仰、懷念的人民教育家。他以畢生的精力,批判舊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諸實踐。他以蘊含豐富的教育思想寶庫,為我們提供了教育的理論和方法,給我們以啟示和教益?!敖虒W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方法論,也是他的教學論。

陶行知是20世紀中國偉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實踐,不僅在中國,而且在世界,都有重要的影響。20世紀過去了,在新的世紀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仍具有現(xiàn)實意義。

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地位是平等的,教育要以學生為本,寬容對待學生。課堂上雖然也知道不能以“教師”自居,不能搞“一言堂”,要與學生共同探討知識、共同進步;但面對調(diào)皮的“小搗蛋們”,往往還是缺少耐心,當他們太調(diào)皮時想以教師的權威壓制學生,讓學生乖乖地聽從不再惹事生非,但總是事與愿違。特別是望著個別學生毫不在乎的眼神、不屑一顧的神情,真讓我一籌莫展。《陶行知教育文集》里要求教師“眼睛向下”,放下架子;教師要有豁達的心胸,真誠的態(tài)度,熾熱的情感;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不因?qū)W生自身智力、性格、情趣等方面的差異而有所不同。先生在著作中也想到這些難管的小孩,他談到了解決的辦法

(一)難管的孩子多半不是劣童,也不是真正的壞蛋,這個態(tài)度要立定,否則你主觀上咬定他是劣童則一切措施都錯,便越管越難管了。

(二)仔細考慮他所以難管的原因,在源頭上予以解決。

(三)體力充沛,無法發(fā)泄的,有時搗亂,可以多給他一些機會勞動或干體育游戲。

(四)先生也得檢討自己的功課教法是否合乎學生的需要程度。這些耳熟能詳?shù)恼Z句讓我對教育有了更多的思索。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論博大精深,值得我們繼續(xù)研讀,讓他的教育思想來指導我們教師工作,全面落實新課程改革。我愿做一名民主型教師,創(chuàng)設融融的師愛氛圍,靠著一顆對教育對學生真摯的心在實踐中慢慢去解讀陶行知先生的偉大教育思想。

教育的閱讀后感篇4

在這個充滿歡快與喜氣的寒假里,我在大大的書柜里找到了一本書,名叫:《愛的教育》?;蛟S她的封面并不怎么引人注意,但是里面的內(nèi)容卻深深吸引住了我。當我讀到里面的一篇文章:《佛羅倫薩的少年抄寫者》時,覺得吉利歐非常關心自己的爸爸。

這個故事講了一個名叫吉利歐的青少年,他是鐵路工人的孩子,家里并不怎么富裕。父親什么事情都可以對自己的孩子寬容,但只要一提起學習要求一向都非常嚴肅。爸爸為了貼補家用,每天要抄500多封信但也只能掙3個里拉,兒子吉利歐看爸爸太辛苦了,晚上等爸爸睡覺偷偷去幫爸爸抄信。好景不長,由于吉利歐白天要上學,晚上又偷偷替爸爸抄信,他不關已經(jīng)疲憊不堪,而且學習成績也因此下降了,爸爸看見吉利歐的不愛學習對他非常失望。直到一天晚上,爸爸才知道了真相,他知道自己錯怪了兒子吉利歐,心里感到十分內(nèi)疚。

讀到這里,我的心中像是吃了蜜糖一樣甜,因為故事中的爸爸知道錯怪了自己的兒子。我想吉利歐一定會很高興的,因為爸爸會因此夸他。和吉利歐相比,我的家庭條件比他好得多。要什么有什么,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公主”的生活。學習成績也非常好,通常考班里的第一名。

記得一次,爸爸說要帶我和姐姐、弟弟出去玩的時候,我活蹦亂跳,高興極了。而當我痛痛快快的玩好回到家中時,媽媽叫我去寫篇作文。

因為是放假,而且有出去玩的痛痛快快的,就不想寫作文。我皺著眉頭,心里有一百個不情愿,還沉浸在剛才的快樂中的我嘟著嘴賭氣地說:“我不寫?!?/p>

“每天只顧著玩,叫你玩高興的不得了,叫你學習就不高興。”媽媽十分生氣。

一聽媽媽罵我,我眼淚刷刷地就下來了。媽媽看到我這副模樣,就緩和了口氣,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孩子,媽媽并不是有意責備你,愛之深才會責之切,媽媽只想讓你明白學習的重要性,培養(yǎng)認真專注的做事態(tài)度?!?/p>

我點了點頭,用手背擦去眼淚,忽然吉利歐的身影仿佛在我眼前出現(xiàn),我堅定了信心驕傲的對媽媽說道,“我這就去寫作文?!?/p>

讀完這篇文章,我才知道自己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吉利歐,一個12歲的孩子便能承擔起養(yǎng)家的重任,而我也是一個11歲的孩子,不要說養(yǎng)家,就連學習自覺也做不到,真是太不應該。從今往后,我一定要以吉利歐為榜樣,向他學習,成為老師和父母心中的好孩子。加油!我相信我一定能做到!

教育的閱讀后感篇5

芬蘭之于我只是一個國家的名字,用我僅有的地理知識知道那是一個歐洲的小國家,還有就是我的第一部手機是nokia的,我知道那是芬蘭制造的。除了這些我對她一無所知。然而讀完了陳之華女士的《芬蘭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之后,讓我對芬蘭的教育肅然起敬,敬佩之余更多的是深思。

從2000年開始,普受國際社會重視的經(jīng)濟合作發(fā)展組織(oecd)針對全球40余中學生,進行每隔三年舉行一次的“國際學生評量計劃”,到了2006年,全球已有57個國家、40萬左右的15歲中學生參與測試。自2000年起,陸續(xù)公布的三次評量報告,讓芬蘭這個看似不起眼僅有530萬人口的“小國”,躍升國際媒體和全球教育工作者的目光焦點,原因就在于芬蘭學生的整體表現(xiàn)太出色了!芬蘭學生們不只在閱讀、解決問題能力項目上的評比排行高居不下,在數(shù)學、自然科學等項目,也和大家習以為常認定數(shù)理能力比較強的亞洲學生旗鼓相當。更可貴的是,oecd評量計劃的57個參與國的學生中,沒有通過pisa測驗的平均比例超過20%,但芬蘭學生受測的失敗率卻不到5%!這種均衡的教學成果,不僅讓學生得以在“人文”和“數(shù)理”兩大范疇之間正常游走學習,還顯示出城鄉(xiāng)與貧富之間的教育資源與平等受教的差異,相當之?。 笆澜缟下洳钭钚 钡慕逃w制評量成就,讓芬蘭舉世驚艷!突然吸引了世人的好奇目光;一連好幾年,世界各國的大小參訪團體蜂涌而入,一心想要了解芬蘭教育成功的秘訣何在?

一團接一團來參訪,多到讓芬蘭教育機構應接不暇,其中來自西歐國家像德國、奧地利、法國、英國、西班牙、意大利、荷蘭、瑞士,甚至像北歐鄰居的冰島、丹麥、挪威,以及大西洋對岸的美國等等,都派了無數(shù)的參訪團來芬蘭“取經(jīng)”,更不用說來自亞洲的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等代表團了??磥聿环謻|西南北、不分種族膚色,大家都急于想知道,芬蘭是如何辦到的?芬蘭的教育成就始終被oecd高高舉起,絕非僥幸與偶然。

芬蘭人重視教育,是世界公認的教育體制最完善的國家之一。芬蘭赫爾辛基大學主校區(qū)位于首府赫爾辛基的市中心,對應于中國來說,這所大學位于人民大會堂的位置。教育事業(yè)在芬蘭的地位,可見一斑。那么芬蘭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是什么?說起來一點也不神奇:一:眾生平等。二:社會資源向弱勢群體傾斜。這里的平等,表現(xiàn)在城鄉(xiāng)差距?。唤逃Y源共享;各地校舍與建筑品質(zhì)優(yōu)良狀況相同;學校與地方圖書館分布、藏書豐富情形相似;不論你我的出生和家庭,絕對保障享有高水平基礎教育;不論你是在芬蘭的哪個地方,你在學校所得到的教育是完全一樣的。芬蘭從不強調(diào)精英教學,只在乎不要有孩子掉隊,他們認為,有天分的孩子已經(jīng)比別的孩子占了優(yōu)勢了,那么就多幫助一下有可能落后的孩子吧——芬蘭是個小國家,學齡的孩子人數(shù)更少,靠扎實的教育和人才發(fā)展到如今的芬蘭,不能承受哪怕不到1%的人才耗損。

芬蘭的學生是沒有制服的。若問,為什么沒有制服?沒有制服,如何管理呢?在芬蘭,無論是教育專家還是普通教師都會反問你,教育的根本是什么?是管理,還是學習?他們認為,教育的根本,不是讓學生穿上整齊劃一的制服以便管理,有限的教育經(jīng)費也可以節(jié)省下來,用在對教育有真正意義的地方。歸根結(jié)底,一個國家教育的良好發(fā)展與秩序,是同豐厚的經(jīng)濟、清明的政治、完善的體制、開放的文化心態(tài)所構成的良好社會環(huán)境是密不可分、相互促進的。國家好,則教育好。教育好,則國家的未來更好。教育的本質(zhì)是為了給孩子良好的學識、心態(tài)和人生,從而促進社會良性成長,是為了讓大家都好。如果脫離了好的社會氛圍而一味講求“精英教育”、“從幼兒園開始贏在起跑線”,這樣給孩子的,只是一生無盡去爭去搶的煩惱。天才與精英畢竟是極少數(shù),大部分的孩子,要過的還是平凡充實的人生啊。

在芬蘭,那里的教育處處都體現(xiàn)著公平。一個最基本也最平凡的真理。由此想到我們的教育,城鄉(xiāng)的差距,大城市與小城市的差距。每個地方的教育優(yōu)先權。我們的不平等已經(jīng)在教育中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教育的不公是最大的不公,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教育能提供給我們的.下一代一個相對的公平。

教育的閱讀后感篇6

?愛的教育》之所以吸引我的是這特別的書名,是那加在“教育”之前的定語——“愛”。是啊,用飽含著愛的教育來給予孩子,那么孩子們得到的這種教育必將轉(zhuǎn)化為對愛的理解,自然而然地,他們也一定會明白如何去付出愛。這是多么美好的一種循環(huán)啊!這是一只愛的圓舞曲,每一曲都深深的感觸了我,我每一個音符都能使我留下最真實的淚水,他教會了我如何去尋找身邊的感動。

這本書是以日記的形式,講述了主人公安利柯身邊的感動,他的伙伴是他的榜樣,慈祥的母親讓他學會了善良,樂于助人的父親讓安利柯學會了感恩,我真為安利柯生活在這樣一個大家庭中感到幸福。

書中有師生,父母,朋友,之間扣人心弦的小愛,在國家社會民族之間,有感人肺腑的大愛那處處洋溢著樂觀向上的精神也使我震撼。

想想我們身邊,在學校,對朋友的幫助是一種愛。在馬路拾起一張紙片也是一種愛。一種對大自然的愛……其實愛就在我們身邊無處不在。

我們沒有權利說我們身邊沒有愛,只能說人類缺少一雙發(fā)現(xiàn)愛的雪亮眼睛。我們習慣了許許多多的理所當然,自己帶的學習用品是給自己用的,如果別人開口向自己借,那就要編一個不借的充分理由;爸爸媽媽應該為我們準備好一切,因為這是他們的責任和義務;老師對我們應該是循循善誘,嘔心瀝血,因為這是老師的工作……

是這支愛的圓舞曲教會了我并使我擁有了一雙發(fā)現(xiàn)愛的眼睛。讓我每天都沒有煩惱,擁有愉快,輕松,快樂的生活!

教育的閱讀后感篇7

上教育類網(wǎng)站時,第一次看到《愛心與教育》,沒看內(nèi)容時,我想這一定是本人文性很強的教育類書籍。處于喜好,于是我利用空余時間上網(wǎng)讀李鎮(zhèn)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這本書。一個個感人肺腑的生動故事深深地吸引、震撼著我。

一個教師“制造”一個感人的場面并不難,但一個教師,能夠長期地像李老師對待萬同這樣地對待一個學生,難!在這份長達幾十頁的轉(zhuǎn)化一個學生的教育手記,是我見到過的最翔實最感人的后進生轉(zhuǎn)化手記。在閱讀過程中,我不斷地被感動,不斷地在想,我能有多少耐心來對待萬同這樣的學生,來對待他身上的這些讓人難以預料的反復?羞愧無比!于漪老師說:“對孩子的愛,能夠使一個老師變得聰明起來。”李老師就屬于這樣的人。李老師每帶一個班,便把每一個學生的心靈最為他思考、研究、傾聽、感受和欣賞的對象。這樣的老師能不讓人敬佩嗎?

李老師是一個心靈自由的人,擁有自由飛翔的心靈。教育與文學,思想與激情齊飛,青春與童心為半,生命與使命同行。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倍罾蠋煏r時都在收獲!當看到學生精心準備的生日禮物時,那一刻,難道不是為人師者最大的幸福嗎?什么叫享受教育?這就叫享受教育!而當一個教師能夠真正在與學生的交流中獲益,提升自己的時候,他收獲的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李老師就是這樣的幸福者!

帶著自己的心去讀《愛心與教育》,帶著自己的夢去讀《愛心與教育》,帶著自己的實踐去讀《愛心與教育》,帶著自己的思考去讀《愛心與教育》。時時反觀自身,反觀自己與李鎮(zhèn)西老師之間的差距,我們才能走出淺薄,走出自滿,走近學生,走進教育!

?愛心與教育》讓我得益匪淺。不僅知道了怎樣跟學生怎樣相處,怎樣教育學生。同時,也讓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學工作中需要的那一份愛心與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