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讀后感,我們可以更加深入地挖掘書中的寓意和象征,領略作者的深意,閱讀完這本小說后,我們的內心涌現(xiàn)出各種讀后感,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給孩子的讀后感模板7篇,供大家參考。
給孩子的讀后感篇1
龍應臺女士的《孩子,你慢慢來》給我的感覺就是這么的溫馨。從他生下安安,記錄的有關安安的一點一滴到生下了弟弟華飛,記錄下安安因為母親對華飛的愛而出現(xiàn)不平衡心里的種種表現(xiàn),直至最后安安接受了華飛后與朋友間的小故事。里面都包含了龍應臺女士對安安、對華飛的愛。
而其中,我最感同身受的就是安安與華飛爭寵的小故事。這讓我想起小時候妹妹寄住在我家,媽媽總因為我沒看好妹妹、因為我和妹妹爭一個漂亮的碗、爭一把小小的勺子而對我發(fā)脾氣的樣子。那時候我的媽媽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做姐姐,要讓著妹妹一點?!笨墒?,也才6、7歲我怎么會有這么大度的想法呢?我只知道,妹妹出現(xiàn)以后,爸爸媽媽也總是抱她卻不抱我;每個晚上媽媽總是抱著妹妹入睡,而我卻只能和奶奶擠一張床,最后甚至連奶奶我都要跟妹妹分享;就連每次吃好吃的我也不再享有優(yōu)先權了。這時的我總是覺得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愛妹妹勝過愛我。于是,我討厭妹妹、我討厭她住到我家里、討厭要跟她分享一切屬于我的東西、更討厭每次大家都因為她的哭鬧而指責我。直到我長大后,我才發(fā)現(xiàn)原來妹妹有的這些我也曾擁有過,原來我也有這么幼稚的時候,原來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還是最愛我的,只是醒悟這一點時我已不再需要什么都跟妹妹爭、什么都跟妹妹搶了。
當然龍應臺女士也發(fā)現(xiàn)了安安這一個心結,她從另一個角度讓安安知道“安安現(xiàn)在有的.,弟弟卻沒有;而弟弟現(xiàn)在有的,安安在小時候也曾享有過?!迸c其喝止安安不許對弟弟這樣、不許對弟弟那樣,不如讓安安換位思考,引導他知道每個人每個時期的需要和經歷都是不一樣的,爸爸媽媽也不會因為多抱弟弟、多親弟弟就不愛自己??赡苡袝r候孩子的一些行為會讓大人氣的跳腳,以至于大聲喝令孩子。但是如果真這樣做了,只會讓孩子的內心更加孤獨、更加悲傷,若我們大人也能換個位置、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這一問題,用我們溫暖的懷抱去讓他感受我們是愛他的、我們是包容他,在理解孩子的行為的基礎上去讓孩子明白一些道理,孩子就能在一個有愛的環(huán)境下更容易接受一些現(xiàn)實,從而使孩子生活得更加健康、快樂。
我們成人之間的交往也一樣,往往總是會從人的某個行為去判定某個人的好壞,但是卻從不想想他為什么會這么做、為什么會這么想,如果我們能靜下心來聽聽對方的真實想法、多點耐心和寬容,可能你就會發(fā)現(xiàn)原來身邊有這么多在乎自己的人。
給孩子的讀后感篇2
金鈴,一個活潑、善良、天真的小女孩。成績雖不是名列前茅,卻依然十分自信,我欣賞她;雖屢戰(zhàn)屢敗,但卻毫不氣餒,我欣賞她;面對老師,直抒胸臆,毫不畏懼,我欣賞她。
去年假期里,因為《我要做升旗手》,我認識了肖曉。而今年假期里,因為《我要做好孩子》,我又認識了金鈴。她同我們一樣,被父母偎在襁褓之下,大多時候需要父母的意見;她同我們一樣,經歷著這個年齡似乎不能承受的故事卻又不知該如何傾訴;她同我們一樣,正面臨著一次嚴峻的考驗,是所有人的重視給了我們壓力。但她同我們不一樣的是,后來,她懂得了,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取得成功。她可以從每一件看似普通卻有著非凡意義的事情中領悟到,“我要做好孩子”了。從此,我開始向這個比我年齡小的女孩學習,學習她,努力、認真、執(zhí)著;學習她,“勝不驕,敗不餒”。
本書是著名兒童文學作家黃蓓佳的一部著作,我能有幸翻閱到這本書,簡直是如獲至寶。書中主人公金玲,一個只有1米55卻又胖胖的小女孩,可以說是人見人愛,胖嘟嘟的小臉袋更是討人喜愛。說實話,我也幾乎被這天真無邪的小女孩給吸引住了。于是,我更加入迷了,越看越起勁。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強化班那個故事。金玲因為不小心說漏嘴,使得強化班的孩子越來越多,最后轉移到張靈靈家學習。進而引起了仍墊子事件,開始老師冤枉了金玲和尚海,而最后金玲卻能不憑借父母的力量自己解決這件事,使得老師向他們道歉。從此,金玲決定要做好孩子,一個學習好的好孩子。
“跑吧,孩子,沖刺吧!”最后如此簡單的一句話語,卻深深的感動了我。金鈴的媽媽從內心里真正相信了金鈴,她認為金鈴一定能考出好成績。足以證明,金鈴通過自己的努力,贏得了別人的信任。
當我讀完《我要做好孩子》后。仿佛也身臨其境,似乎自己也經歷過如此之多的故事一般。從此,我就暗暗下定決心,我要做好孩子,一個不讓父母操心的好孩子,一個努力學習追求上進的好孩子。以后,所經歷的每一件事,所聽到的每一句話,我都會細細去體味,因為我想做好孩子,我要做好孩子。
面對考試,我們或許也有金鈴這樣那樣的事,恐懼考不上重點高中,外界的壓力似乎比學習壓力還要大。但我們要樂觀,想想金鈴,通過努力最后取得成功。如書中老師所說,“每一個孩子的努力都不會白費,奇跡也不是不能發(fā)生的”。
給孩子的讀后感篇3
一直以為龍應臺是女中"豪"杰,她的文章正如她的名字一樣——豪氣萬丈。但是,品讀了《孩子你慢慢來》一書之后,讓我看到了她久藏背后的另一面,一改在我心中的印象,原來,她還細膩、柔軟、溫情、耐心、極致。
龍應臺用質樸平淡的語言將自己如何陪伴兩個兒子——安安和飛飛成長的故事敘寫得生動活潑、滑稽可愛,同樣做為母親的我,在這質樸平淡的背后能感受到她對兩個孩子的珍愛和傾注。因為真實,所以它具吸引力,拾起這本書我便幾乎不肯放下了。
讀完這本書,我還以一名教師的角度審視了這本書,我有以下感受。
第一,讓我非常之敬佩的一點——耐心!在我的記憶中,小時候媽媽會訓我、罵我、對我感到不耐煩,有時還會把我晾一邊,要是一直糾纏于一個問題的話定會自討沒趣地收到各種"懲罰"。在我的身邊,我的弟弟,或是小伙伴的媽媽也總有打罵他們的時候。但是龍應臺老師對于孩子的教育充滿了耐心,她不會厭煩于和安安的對話以及安安的問題,反而還會和安安互動,滿足孩子的好奇,解答孩子的疑惑,甚至引發(fā)提問,從不厭倦,哪怕安安的話還說不完整、表達不清;她可以講一百回的《西游記》;她還可以幫孩子們拯救那"惡心"的老鼠……。
教師,是個需要耐心的職業(yè)。面對學生的反復提問,面對學生的重復錯誤,面對學生的調皮搗蛋,面對學生的幼稚要求,教師應當如何面對?從龍應臺老師身上一一可以習得,繼而內化,付諸實踐。
第二,要理智地選擇教育材料。書中提到《白雪公主》、《小紅帽》、《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等兒童讀物,他們憑借角色的成功塑造、善惡分明、故事情節(jié)之引人入勝等優(yōu)勢已經流傳至今,為孩子們喜愛,但是其中諸多血腥場面、各種殘忍手段的描繪確實應當引起社會、家長和教師的重視,這些真的適合講給幼兒和兒童聽嗎?聽到這些"精彩"殺人場面,不管是近看他們微弱的判斷力和極強的模仿力,還是遠看他們品質和意識的養(yǎng)成,我們應該想想是否適合將這些內容從小就代代相傳?
教師的職責之一是正確選擇合適的材料和內容,而后呈現(xiàn)和教授給學生,教師的職責不僅是教書,更重要的.是育人。學習資源是豐富多彩的,我們不能剝奪它的豐富,但我們可以成為為學生服務的過濾器,保護好孩子們難得的純真、溫和和善良。
……
龍應臺是一個成功、稱職的的母親,這一切,都源于她對孩子偉大而又無私的愛。我想要成為一個成功、稱職的教師,必然要有大愛之付出,這也是我努力的方向。正如于漪老師所說"師愛要超過親子之愛,親子之愛是基于血緣關系的本能的愛,師愛帶有鮮明的理性色彩,包含著崇高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讀了此書以后,我覺得我是好人,因為我喜歡孩子,很喜歡!
給孩子的讀后感篇4
?我要做好孩子》的女主人公名叫金鈴,11歲的她,有著155厘米的個兒,體重50公斤,是一個標準的重量級的選手。
金鈴的成績方面的話,語文還可以,尤其是回答一些難度高,需要課外閱讀知識作補充的和不蒼白拘謹的作文題目上,總能出奇制勝,令老師拍案叫絕,可是金鈴太粗心,錯別字滿天飛,成績徘徊在85左右??墒菙祵W就不太妙了,四則混合運算簡直是一塌糊涂,10題起碼錯6題,試卷上的叉叉,慘不忍睹,讓金鈴的媽媽費了不少心。英語還馬馬虎虎,一般90來分,不多不少??偠灾?,金鈴就是一個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簡簡單單快快樂樂的這么一個孩子。
金鈴現(xiàn)在是六年級的學生了,面臨著進初中的抉擇,可是重點初中卻像一個緊箍咒,纏在她頭上,令她頭痛不已。老師的勸告,同學的競爭,學校的比賽,表達了現(xiàn)實生活的思想。我想每位同學都應該多多少少從金鈴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或許是金鈴的體型,金鈴的成績,金鈴的膽大,金鈴的善良,金鈴的.倔強,金鈴的……..在這眾多的金鈴當中,大部分都和金鈴一樣,被嚴加管教,可是卻渾然不知,外面的天有多高,地有多厚,一副不以為然的樣子,似乎老天已注定好了,你今生是什么命。家長卻忙得不可開交,輔導功課,制定食譜,請名校名師,為孩子搭橋鋪路,希望她(他)能風雨無阻,一路順風,好像是自己考試,不對,應該是自己考試都沒這么緊張,正如古話說所說----皇帝不急,太監(jiān)急,倒是先累了自己。
總之,《我要做好孩子》中的金鈴就是我們的寫照,趙卉紫就是為我們操勞的父母的寫照,它是一位母親陪伴孩子走過過渡期的寫照,十分真實,故事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讓讀者讀的津津有味。
給孩子的讀后感篇5
這個暑假胡老師給我們推存了幾本好書,我一下被其中的這本《我要做個好孩子》吸引住了,去書店這本書就成了我的首選。很想知道書中的主角怎樣才能做個好孩子,什么樣的孩子才算是個好孩子,因為做個好孩子也是我心中的夢想呢。
這本書的主人公是金鈴,她想做個好孩子,于是她便努力去做。六年級學生金鈴學習成績一般,有時還有點任性,但她聰明活潑,她喜歡閱讀課外書,興趣廣泛,有思想;她很善良,關愛鄰居家無人照顧的小孩子,憐惜小動物;她為人正直誠實。最終用她行動讓老師、家長和同學都認同了她是個好孩子。
書中令我感動的是金鈴的善良,《當家理財好滋味》就展示了她的善心,她非常憐愛幸幸??匆娦倚覜]人管的時候,她自作主張的把她帶回了家。當后來媽媽把幸幸送回了外婆家時,金鈴還一直想著幸幸,用她當家理財好不容易積下來的錢為幸幸買芭比娃娃。她的愛心令我感動。我也要像金鈴學習,要盡自己的力量多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當我讀到《小人得起與君子報仇》時,金鈴的正直和機敏更值得我學習。金鈴面對狡滑的倪志偉讓她和尚海演節(jié)目的時候受了委屈,她選擇不是去告密,但她也不會就此罷休,而是通過寫日記的方式,把倪志偉的不良行為寫出來了,還讓倪志偉的班長也被撤銷了。我要向金鈴學習,遇到事情要冷靜,要機知勇敢地去面對,想辦法解決問題。
讀完了《我要做個好孩子》里面的每一篇文章,也讓我明白了:好孩子不一定是學習成績優(yōu)秀,但要愛學習,要正直和善良,懂得關愛他人,助人為樂,要興趣廣泛、全面發(fā)展。我決定要學習金鈴的優(yōu)點,做個品學兼優(yōu)的好學生,永遠做個好孩子。
給孩子的讀后感篇6
?出賣笑的孩子》是當代德國兒童文學名家——詹姆斯·克呂斯的作品。講述的是男孩蒂姆與一位格子先生勒菲特做了一筆交易,把自己的笑出賣給這個神秘莫測的人,得到的回報是自己每次打賭準能贏。蒂姆聽說:“把人和動物去分開來的是笑?!彼チ俗约旱男?,生活變得苦澀乏味。于是,他決定向這位富有的,陰險狡詐的格子先生要回自己的笑。在正直而善良的朋友們的幫助下,蒂姆終于戰(zhàn)勝了勒菲特,奪回出賣了的笑。
在德國及歐洲的民間流傳著許多和魔鬼做交易,出賣這個,出賣那個的故事。在傳統(tǒng)的民間故事及克呂斯之前的作家的童話中,被魔鬼騙去影子,心臟等物的人們如愿以償地得到花不完的金錢,但精神上十分痛苦,最后真心悔悟。于是去找魔鬼贖回自己的東西。在那里人魔基本上沒什么斗爭。而《出賣笑的孩子》就不同了,蒂姆與勒菲特之間的斗爭貫穿故事始終。為了奪回自己的笑,蒂姆和對手斗智斗勇,幾次絕處逢生,這讓故事更精彩。這是它的一個亮點,其另一個新穎的地方是小主人公蒂姆是個孩子,講一個孩子的故事更能引起小讀者的共鳴。這個地方深刻體現(xiàn)了作者的愛心,童心和同情心。他把批判的矛頭指向了用金錢和權勢毒害少年兒童的現(xiàn)象,這也敲響了我心中的警鐘。這本書中最值得深思的地方是巴倫·勒菲特這個人物形象。這個壟斷資本家那樣神通廣大和神秘莫測那樣狡猾和心狠手辣。他唯利是圖,貪得無厭。他利用小蒂姆的年幼無知,為了偽裝自己,騙取了他的笑,并企圖永遠占有蒂姆的笑??藚嗡箤@個人物給予的無情揭露和鞭撻警戒我們不要被金錢迷住眼睛,應留給自己一個有意義的,有內容的童年。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覺得不要因為某物及自己想要達到的目的而放棄純真同年應有的東西,童年時光一去不復返,珍惜童年時光及它應具有的東西是對你自己最大的尊重。記住這書中的名言:“用錢是買不到笑的?!薄澳抢镉腥说男β暎睦锏哪Ч砭蛢床黄饋?。”
在此給各位家長提個醒:別給孩子報太多課外班,多讓他們笑一笑!
給孩子的讀后感篇7
人都說,生娃容易養(yǎng)娃難!一句感慨道出父母艱辛的責任。培育一個孩子的確是一件任重而道遠的事,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采用什么樣的育兒理念,影響著孩子的未來。而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老師呢?有時我也摸不著頭腦。好像失去了方向。
不過,最近閱讀一本育兒書《好媽媽勝過好老師②自由的孩子最自覺》,讓我受益匪淺。明白自己擔當媽媽這一角色有多重要。除了教孩子吃飯說話走路,開始懂事的時候教她懂禮貌,養(yǎng)成好的習慣等等。還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為媽媽的一舉一動都說孩子模仿的對象;媽媽的道德修養(yǎng),品格,為人處世,待人接物等等方面也會直接的影響到孩子。孩子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來自母親充滿智慧的養(yǎng)育。善意引導,正確教育,深度啟發(fā),文明共處,所以良好的家庭教育、潛移默化示范用用,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讓人理解明白什么是言傳身教。
突然是不是覺得責任重大,更加鴨梨山大不知道怎么養(yǎng)育孩子了呢?那建議你也讀讀《好媽媽勝過好老師②自由的孩子最自覺》這本書,雖然我現(xiàn)在不敢說我是一個好媽媽,但讀過這本書后,最起碼我明白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有了明確的方向為成為好媽媽這一角色而不斷努力。不再迷茫,在育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不再郁悶不知道怎么做,因為這本書是以一事一議的方式,一本問答集,內容涉及到方方面面,個具典型性,通俗易懂,集科學性和實用性于一身,我相信,我都將成為孩子最好的老師。
比如,最近我的孩子到了叛逆期,老是動不動就發(fā)脾氣,很倔強。就像昨天,她把玩具扔了一地都是,非要找出那個吹泡泡的玩具,但那個出泡泡之前已經弄完沒有就扔了,跟她說了沒有了,但還是在鬧,不耐煩情緒一激動吼她兩聲,她哭鬧得變本加厲。后來她爸爸抱她出去玩才停止了哭聲。坐在家里我也為剛剛自己對寶寶那么大聲發(fā)脾氣也有點難過。晚上睡覺的時候,我就看了一些這種情況的案例。原來,我也有錯了,面對白天這樣的事情,孩子大發(fā)脾氣的時候,我們作為家長不能只是一直否認孩子的想法,反而要接納孩子的情況,然后對她的壞情緒進行“轉移”,雙管齊下,會讓孩子的情緒徹底扭轉,更快地好起來。其實孩子真的很單純善良,不能哄,而我就是缺乏那么一點耐心,看著這案例,然后看看旁邊熟睡的寶寶,滿滿的罪惡感!這次媽媽也錯了,不過媽媽會改,原諒媽媽好嗎?
這問題其實很普遍發(fā)生的,但我們有時就是不懂得怎樣去處理事情結果會更好,所以我很喜歡這本書,很好的育兒寶典,里面還有很多媽媽們關心的話題,孩子為什么不聽我的話?寶寶注意力不集中怎么辦?不要訓練大小便,寶寶愛玩手機、不愿意刷牙……等等的話題案例詳細的分析,我會好好吃透這本書。
真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句話一點都不假,因為媽媽是伙伴,媽媽是老師,媽媽是孩子的引路人。所以從現(xiàn)在起,就一起努力學習當個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當孩子的知心好老師,讓寶寶做我的貼心小棉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