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形與幾教學反思7篇

時間:2022-12-26 作者:Indulgence 教學計劃

教學反思是通過自己教學過程中的總結和反思,教學反思是在日常教學工作結束后老師們需要準備的一種文體,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圖形與幾教學反思7篇,感謝您的參閱。

圖形與幾教學反思7篇

圖形與幾教學反思篇1

平面圖形的認識這個單元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了立體圖形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學生對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這些圖形的初步認識,這部分內容以前安排在一年級上冊,現(xiàn)在調到了下冊。

?數(shù)學課程標準》中要求“空間與圖形”的內容和課程目標是:突出“空間與圖形”知識的現(xiàn)實背景,把課程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有機地融合,與數(shù)學課程中各個分支進行整合,從而拓展“空間與圖形”學習的背景,使學生更好地認識、理解和把握自己賴以生存的空間,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觀念和推理能力……因此這堂課的教學目標,要求學生能夠在實際情境中識別這些圖形,對這些幾何形狀的特征有一些了解?!皵?shù)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基于學生在本節(jié)課學習以前,對幾個立體圖形有了一些了解,所以在教學時我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fā),從現(xiàn)實生活中引出數(shù)學內容,讓學生通過教學活動,增加對圖形的認識。這節(jié)課的教學思想是想通過動手操作、游戲等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通過課堂效果,看出本節(jié)課教學目標完成很到位,學生也學得開心、輕松。

這次上課,有一點讓我非常感動,我們配套的學具袋里沒有這節(jié)課要用的立體圖形,學生多數(shù)都是帶來積木,形狀很齊全。有的學生沒有合適的積木,家長就動手用紙板或木塊給孩子做,做得非常規(guī)范,孩子們課上學習時用的非常開心,直觀地認識了這幾種平面圖形。這些家長對孩子的學習和我們老師的教學這么關心,孩子們又都這么喜歡學數(shù)學,他們的數(shù)學能學不好嗎?

這節(jié)課唯一的一點不足就是讓孩子們說生活中在哪里見過這些平面圖形時,很多孩子對平行四邊形比較陌生,的確,平行四邊形在生活中不太多見,但是一班的趙昱航卻說出吃過平行四邊形的海帶,這個孩子真是太細心了,因此,我囑咐學生以后在生活中要多留意,期待每個學生都能做個有心人。

圖形與幾教學反思篇2

“圖形的拼組”是在一年級上冊初步認識了常見的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的基礎上編排的,其目的是讓學生用所學的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拼擺出新的圖形,體會平面圖形間和立體圖形間的關系。針對新教材,我在設計本課時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為主,讓學生親身體驗,實際操作,合作交流,讓學生在充分的參與中去感悟,去體驗。自認為成功的地方有以下幾點:

一、折中生趣,折中學知

學生通過前面的學習,已經對平面圖形有了比較多的感性認識。因此,在教學這部分內容的時候,應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進行。首先,我利用多媒體展示大風車片片頭情境,讓學生玩風車,讓他們進一步體驗數(shù)學好玩,從而很自然的引出新知,激發(fā)了學生對新知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然后,我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正方形紙,要求對折再對折,看一看可以折出什么形狀?學生動手折,然后在小組內交流折的方法和折出的形狀。大家發(fā)現(xiàn)一張同樣的紙有的折出了四個長方形;有的折出了四個正方形;有的折出了四個三角形。由于對折的方法不同,竟然折出了那么多形狀,他們興奮地起名叫多功能的紙。學生在操作的過程中自然、順利地掌握了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之間的轉換,他們不再為剪同樣大小的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犯愁。

二、拼拼擺擺去創(chuàng)造

學生按上次折的折痕剪下小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后,我鼓勵他們再拼拼擺擺,當個小小設計師,比一比看誰能拼出好看的圖案。學生紛紛動手拼起來。同學們拼出的圖案還真多,出乎我的意料。我發(fā)現(xiàn)學生用四個同樣大小的正方形拼大正方形的有幾個,拼長方形的幾乎沒有,我出示了一道判斷題:四個同樣大小的正方形只能拼成一個大正方形。好多學生都贊同只有一人意見分歧,當他出示自己拼的圖時,大家頓時茅塞頓開。學生經過拼擺才明白:原來自己常??吹降拿利悎D案就是這樣做出來的,數(shù)學真有趣還能學到這樣有意義的知識。

三、操作中培養(yǎng)空間思維能力

記得有人說過:聽過的忘記了,看過的記住了,做過的理解了。學生在親身經歷了做正方體的過程后,他們對正方體的空間位置感知的很好。所以我認為學生空間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首先應該從直觀感知入手。

圖形與幾教學反思篇3

認識圖形這節(jié)課是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初步認識,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的,主要是通過讓學生動手分類、初步感知、小組合作、觀察生活中的實物、初步認識這些立體圖形的的特點并知道它們的名稱。要求學生能夠在實際情境中識別這些圖形,但不要求學生準確的表述這些圖形的特征,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想象、動手操作和交流的能力,提高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使學生初步感受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

在課的導入時,運用演示創(chuàng)設情趣,引領學生幫助喜羊羊解救他的小伙伴,選擇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材料和活動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快的數(shù)學學習體驗,巧妙地引導學生認識立體圖形,既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又使數(shù)學知識直觀化、形象化、系統(tǒng)化。在新授中,讓學生通過觀察圖形,動手摸一摸使學生從中感覺每個圖形的形狀,通過教學活動,加深學生對圖形的認識。課堂中通過不同的環(huán)節(jié)為學生提供大量觀察、操作、探索、合作、交流、展示的空間和機會,讓學生通過活動獲得知識、獲得情感經驗,同時把操作與思考有機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在操作中進行思考,在思考、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再創(chuàng)造。

本節(jié)課教學比較好的方面是:

1、 在上課時我在課前的談話中,設計了情境,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由于情境的設計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多媒體教學手段的使用比較恰當。因此,全班學生在整節(jié)課的學習過程中態(tài)度積極,主動參與,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2、新授部分,我通過讓學生根據不同的形狀進行了分類,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所分物體的不同形狀抽象概括出了球、圓柱、正方體、長方體的名稱,從現(xiàn)實的生活中引出數(shù)學內容。通過教師和學生提供的大量實物素材,例如:乒乓球、魔方、茶葉筒、積木塊等實物,使學生感受到了生活中就有數(shù)學知識,對要認識的這些圖形有了最直觀的感受,從而讓學生體會到了“數(shù)學于生活”。通過摸一摸、看一看、滾一滾、數(shù)一數(shù)帶領學生認識每種圖形的特點,由扶到放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對于每一種圖形的認識都經歷了引入—抽象—給出圖形名稱三步,幫助了學生在直觀的基礎上建立球、圓柱、正方體、長方體的表象。通過,列舉生活中見到的物體,有利于學生把課本上的使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的聯(lián)系起來。

不足之處:

(1)上課時學生好動、注意力不夠集中。

(2)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學生對長方體的認識是一個難點,由于長方體的的形狀種類較多,學生掌握起來比較困難。

(3)生生間的交流不夠充分,沒有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去充分描述四種物體的形狀特征。沒有給孩子一定的時間去聯(lián)系生活找一找生活中四種物體。

(4)教學活動中可適當增加一些游戲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學習的熱情始終那么高漲,在游戲中消化所學。

圖形與幾教學反思篇4

1、《認識圖形》本節(jié)課例題教學比較簡單,只要學生會根據圖形的邊數(shù)來判斷出圖形,但是后面的練習相比較而言有些困難,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讓學生動手操作,讓學生在實踐中自己探究并解決問題,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操作,我在課前準備了不少學具,如長方形紙、小棒,各種圖形的紙片等等。

2、本節(jié)課我先讓學生從若干圖形紙片中找出自己已經認識了圖形及長方形和正方形,讓學生總結出他們的相似點,從而引出四邊行的概念。接著再讓學生把剩下的圖形分分類,引導學生根據圖形的邊數(shù)來分類,最終總結出規(guī)律:有幾條邊就是幾邊形。從學生已有的只是經驗出發(fā),為學生探索新知做了很好的鋪墊,同時也增強了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信心,學生也更加樂意去學習數(shù)學,并能獲得成功的體驗。

3、但是本節(jié)課在想想做做第2題和想想做做第5題的處理上不夠恰當,浪費不少時間,練習最后一題沒有來得及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要求學生用最少的小棒分別擺出五邊形和六邊形,由于教師對首尾相連的概念滲透不到位,因此學生在圍的過程中犯了不少錯誤,主要表現(xiàn)為這樣兩方面:第一,相鄰的兩根小棒之間沒有靠緊,之間存在一定距離;第二,有學生在四邊形的里面擺一根小棒,認為是五邊形。思考今后在這樣的教學中,可以這樣處理:第一,充分利用學生犯的錯誤,引導學生在錯誤的圖形上進行修正,從而強調首尾相連,讓學生對首尾相連這一概念有一個主觀的認識;第二,可以在練習之前教師先示范、強調,然后再讓學生模仿,練習。從學生的主體地位來看,個人認為第一中處理方法可能更有利于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也更能加深學生的印象,但是要留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思考,教師應不斷提示引導。

4、想想做做第5題在這一節(jié)課應屬于一個難點,從學生完成狀況來看也不是很好。這一題要求學生分別把四邊形、五邊形和六邊形都分成三角形,并要是最少的三角形個數(shù),這一題最重要的兩個詞就是都是和最少,通過練習發(fā)現(xiàn)學生并不能很好的理解這兩個詞的含義,學生錯誤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沒有能夠很好的教授給學生分的方法。這一題的安排由淺入深,先讓學生分四邊形,再分五邊形,最后分六邊形,圖形的邊數(shù)越來越多,難度也越來越大,今后在教學中可以這樣處理這一練習:先讓學生自己試著分一分四邊形,學生很容易發(fā)現(xiàn)最少的三角形各數(shù)是三個,然后再讓學生試著分五邊形,分五邊形就可以有一點難度,教師可以先交給學生分的方法,及從一點向另外不相連的幾個點連線,等學生掌握了方法之后再單獨分六邊形。

圖形與幾教學反思篇5

本節(jié)課是在一年級“認識圖形”的基礎上教學的,一年級在認識平面圖形時,讓學生通過觀察、尋找、動手操作等方法了解平面圖形,但那時只是用所學的形狀拼搭簡單圖案,使學生加深對所學圖形的認識,從中感受數(shù)學學習的樂趣,同時體會圖形的顯著特征。而本單元“圖形與拼組”目的是主要讓學生通過擺、拼、剪等活動,體會平面圖形的一些特征,感知平面圖形之間的關系。在教學過程中,我注意引導學生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與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利用活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到學生認識正方形和長方形中,先讓學生思考:自己的紅領巾是什么形狀的?在思考的過程中,讓學生回憶在一年級學過的哪些平面圖形?帶著這個問題在小組里交流,學生們討論熱烈,有的動手畫、有的寫當一個個圖形在他們的手中誕生時,他們興奮異常。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看到了平面的特征和它們之間的關系,又體驗到了學習給他們帶來的快樂。在學生的興趣的帶動下,我又出示了長方形和正方形,讓學生探討他們之間的關系,學生又一次的興致勃勃的合作起來。

但是在課堂教學教學中也存在這樣的不足之處:在設計這些課時,我是以學生動手實踐、積極探索與合作交流為主的教學活動,心想這樣的活動一定會受學生的歡迎,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的。但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如在驗證長方形對邊相等的特性時,少數(shù)同學根據老師的要求動手,大部分學生會動手但回報時表達能力不強,有的學生干脆不說,匯報結果時學生完全沒了剛才動手操作時的勁頭,而且課堂中沒有了生機。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狀況呢?我反思了良久……細想一下,我認為主要是我引導的不到位,學生一下子難以理解掌握。此外,在平常的教學中對學生之間的合作方面訓練太少。學生沒有通過探究平面圖形活動獲得知識的體驗,只覺得好玩體會不到學習的重要性。其次,二年級學生自控表達能力能力差,沒有形成良好的口頭表達的習慣。所以,我覺得在新課程的環(huán)境下,要想上好一節(jié)課,除了教師對教學過程的設計要充分吸引學生,還應該培養(yǎng)學生課堂的表達能力能力,使學生完整的把自己的研究結果表達出來,體會到數(shù)學課不只是會算,還得把口語帶到其中??傊@節(jié)課有喜有憂,喜的是學生真正學到了數(shù)學知識,達到了本堂課的教學目標。憂的是學生的表達能力太差,回答問題的連貫性不強。以后的教學中我應多培養(yǎng)學生的小組合作能力以及學生的匯報能力。

圖形與幾教學反思篇6

課堂教學,不僅是要讓學生掌握所學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創(chuàng)造一種和諧愉悅的氣氛,讓學生能夠從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并主動地去探求知識,發(fā)展思維。因此,在教學過程的設計中,我力圖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反映和體現(xiàn)《數(shù)學課程標準》的理念。

1、激情導學。以興趣為先導,從美麗的風景畫面開始,引入學習數(shù)學的境界。然后進行游戲:猜一猜,使學生在游戲中初步感知“軸對稱圖形”,這樣做到了“寓知識于游戲,化抽象為形象,變空洞為具體”,使學生的學習具有形象性、趣味性。使學生在情境中發(fā)現(xiàn)數(shù)學信息,找出數(shù)學規(guī)律,滲透“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的新的“數(shù)學思想”。

2、通過大量的動手操作,如剪一剪、折一折、畫一畫等活動,力圖讓學生用自己的思維方式自由開放地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去再創(chuàng)造,以張揚學生的個性,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使學生通過大量的感性經驗形成表象,進一步體會軸對稱的含義,變“學”數(shù)學為“做”數(shù)學,提高了動手實踐能力,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學生在整個動手操作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了對稱圖形的形成,感受到了對稱圖形的內在美。通過欣賞同學的作品這一活動,使學生在欣賞漂亮圖案的同時與大家分享“創(chuàng)造美”的愉悅,體驗數(shù)學的美和創(chuàng)造的美。學生在相互交流和觀摩同學作品的過程中也會受到啟發(fā)而獲得一份寶貴的學習資源。

3、挖掘教材中可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的因素,不僅注重學生知識的掌握,更注重學生能力的發(fā)展:讓學生自主地折紙、剪圖案,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創(chuàng)造性地剪出各種美麗的圖案,同進比較軸對稱與軸對稱圖形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新課程標準倡導“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xiàn)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zhàn)性的”。在教學中我設計的推理游戲,中考鏈接等等這些活動,從很大程度上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造能力。

4、讓學生學會評價他人,評價自己,喚醒學生自我評價的意識,讓學生建立自信,超越自我。

在這堂課中,我更多的時間與空間還給了學生,站在學生的角度,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以及他們的發(fā)展需求,較好地體現(xiàn)了教學為學生的發(fā)展服務的理念。

圖形與幾教學反思篇7

1.在動手操作中,突出圖形的變換。

本單元所設計的活動,不論是做風車、折飛機,還是圖形的拼組,都是為了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圖形間的關系,因此在操作時要注重讓學生描述圖形的變換過程。

(1)在折紙活動中描述圖形的變化。如做風車,不能只是讓學生學習如何做風車,而且還應該讓他們邊折邊按圖中的文字說明圖形的每一步變換過程。

(2)在拼組活動中描述圖形的變換。在拼組活動中,應讓學生說明是用什么形狀的圖形拼成了什么新的圖形,由此體會圖形間的變換關系。

(3)在剪、卷活動中描述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的變換關系。

2.注意通過多種層次的拼組活動體會圖形間的變換關系。

拼組活動,教材只呈現(xiàn)了一些簡單的范例。教學中,可以組織豐富的有層次的活動,讓學生體會圖形間的變換關系。如平面圖形之間的變換關系可以分這樣幾個層次:

(1)用相同形狀的圖形拼出同樣形狀的圖形。

(2)用相同形狀的圖形拼出不同樣形狀的圖形。

(3)用不同形狀的圖形拼出新的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