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寫教學反思,我們一定能從中發(fā)現(xiàn)教學中的不足和收獲,想要成為優(yōu)秀的教師,我們就一定要掌握寫教學反思的技巧和能力,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識字教學反思5篇,供大家參考。
識字教學反思篇1
?識字3》是一篇識字課文,類似三字經(jīng),讀起來朗朗上口。這篇課文雖然只有短短的48個字,但容量非常大,祖國的山川大地,黃河洶涌澎湃,長江一瀉千里,珠峰高聳入云,臺灣隔海相望,祖國渴望統(tǒng)一,小朋友應該努力學習,興我中華。需要很多的課外知識,才能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本文生字也非常的多,有12個是新認識的字。結合教材和學情,我設計了如下的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愛國故事導入:
識字3以三字經(jīng)的形式描繪了祖國的大好河山,體現(xiàn)了對祖國深沉的愛,所以我以一個科學家的故事導入:有一個身在美國的科學家為了回到祖國歷盡千辛萬苦,回國以后為自己的祖國做出巨大貢,他就是錢學森,而他的祖國就是中國,相機板書祖國全名“中華人民共和國”,讓孩子們朗讀兩遍。再問孩子們你對我們的祖國了解多少呢,在他們說出自己簡單的經(jīng)驗認識之后以“識字3”幫我們進一步了解祖國導入新課。
二.重點難點以課件輔助理解:
課文非常精煉,文中的“涌”“聳”等字都是新接觸的而且是難以理解的詞,于是我用生動的圖片讓孩子們感受黃河壺口瀑布的水流和長江奔騰的浪頭,以圖片和8848米的高度向學生展示“聳立”的含義?!吧裰荨焙汀叭A夏”也做了專門的解釋卡片。孩子們對生僻詞有了很好的認識和理解。
三.以歌曲和補充的精彩圖片進行愉悅的教學
在講解“各民族”的時候,我搜集了56個民族的青年朝氣蓬勃的彩裝照片放給學生看,花花綠綠的服飾緊緊地抓住了他們的眼球。在放民族照片的幻燈片時我同時放了《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的歌曲,使他們在輕快的音樂聲中感受不同的民族風情,傳授知識的同時傳遞了情感陶冶了情懷。
四.以小組競賽的形式進行朗讀和背誦
由于識字3朗朗上口,所以孩子們很喜歡讀和背誦,這樣很好地訓練了語感。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還注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體現(xiàn)了多元評價下的自主課堂的活力。在給需要認識的字注音的環(huán)節(jié),我讓同桌彼此檢查,評價,孩子們寫得投入,評得認真,真正做了學習和課堂的主人。
通過本課的學習,孩子們在愉快的氣氛中認讀和練習背誦了三字經(jīng)形式的課文,認識了祖國的大好河山,增強了愛國激情,很好得達到了教學目的。
這堂課的不足之處是寫字的量沒有平時的課堂上大,以后注意調節(jié)。
識字教學反思篇2
這兩年來都是從事一年級的語文教學,在其中遇到過很多的困惑,也通過逐步的學習、探索解決了心中的疑惑。但是識字教學一直是困擾我心頭的一個疑團——如何才是高效的識字教學課堂?
一、二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是識字教學,在這近兩年的教學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識字教學是一個最難操控的環(huán)節(jié)。雖是一年級同時入學的,但是學生在識字基礎、能力上相差甚大。就如目前我所帶的這小小的18人班級,班中學生在識字能力上相差懸殊:識字悟性高、能力強的學生語文書中的字已經(jīng)基本掌握,而且已經(jīng)掌握了很多很難的字詞;而識字能力弱的學生連上課學過的、上學期教過的字都很快忘記了。寒假里,當談起上小學二年級小侄女的學習情況時,表哥表嫂滿臉憂愁——平時背課文、兒歌朗朗上口的孩子就是學過的生字記不住、容易忘記,致使語文成績平平?!白帧笔钦Z文運用的基礎,連“字”都不會寫的學生談何運用?但是為何學生之間識字的資質相差如此大?是方法問題?抑或是學生的記憶力問題?結合這些情況,這學期對于識字教學、鞏固方面我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課堂:多種識字方法結合——掌握基礎提升優(yōu)??
總結識字的幾種方法,無非是“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在識字教學過程中,采用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方法,以這三種方法為基礎,對每課生字進行歸納,讓學生學生在比較中識字。同時,利用這些方法“變”出的各種字又能幫助學生鞏固已學的生字,引導優(yōu)秀學生掌握更多新字。
二、課外:遵循遺忘規(guī)律——及時鞏固強調復現(xiàn)
從心里學方面來看,人的遺忘規(guī)律是呈“曲線狀態(tài)”——先快后慢。由此,想要學生能更好的記住生字,就要通過“復現(xiàn)”的形式來呈現(xiàn)所學生字,幫助鞏固。不知從哪位老師關于一年級識字鞏固方面,我得到了這樣一個方法:星期二復習星期一學過的生字,星期三復習星期一、二學的生字,星期四復習星期一、二、三學的生字,星期五復習星期一、二、三、四學的生字,而星期一復習上星期學過的所有生字,通過這樣的“復現(xiàn)”方法能很好的鞏固所學生字。不知這樣的方法效果如何,還在試用中,期待效果……
三、課文:與書籍的接觸——兒歌故事增加識字
遵循上學期的方法,在班級中繼續(xù)進行“每日一兒歌”、“每日一故事”的方法,引導學生增加識字量。在兒歌誦讀、故事接觸中,學生不僅僅是掌握了更多的生字,而且也逐漸了培養(yǎng)了語感。
這是經(jīng)過一年多的實踐、學習獲得的識字方法,希望通過這種“多管齊下”的識字方法能解決班上學生識字差距大的現(xiàn)象。
識字教學反思篇3
現(xiàn)在,語文教學還集中在拼音教學階段,在每課拼音后,都會有一幅插圖、一首小兒歌和會認字。對于這一部分內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方法進行教學,并做了反思。
1.讀一讀。先讀圖再讀兒歌,討論問題“圖片中畫了什么?”,拼讀圖片中的生字,練習讀字,說一句話,編一個故事。再讀兒歌。
2.圈一圈。在兒歌中找一找,讀一讀,圈出本課紅色音節(jié)以及你會拼的音節(jié)以及相應的漢字。
3.標一標。分別給會認字注音。既可以對拼音教學進行復習,還可以提高學生認字的能力。
4.編故事。在漢語拼音3的識字環(huán)節(jié)“爸媽我”片斷中,教師可運用插圖編寫“爸媽帶我去公園”的故事,在故事中讓學生感知家庭的溫暖,接受愛的教育;又如在漢語拼音4的“大米土地馬”中,可通過小馬與兔子的對話編講故事,培養(yǎng)學生要愛惜糧食,同時向學生滲透人與人之間要關心互助的和諧關系。在編故事的過程中,運用了生字,既提高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了,也能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想象力。
5.運用多媒體識字。多媒體集圖文聲像于一體,富有極強的表現(xiàn)力與變化性,這尤其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小學生由于年齡小,尚未形成自我學習意識,他們對學習的態(tài)度很容易受外界影響。而傳統(tǒng)識字教學枯燥無味,很難激起學生識字的興趣,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無法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將多媒體運用于識字教學中,可以富有藝術性與動態(tài)感的畫面、圖片、聲音等來呈現(xiàn)漢字,這樣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達到激發(fā)學生識字興趣的目的。如在學習口耳目羊鳥兔時,我們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的圖文聲像系統(tǒng),通過富有動態(tài)感與多彩的畫面,并配以悠揚動聽的音樂來向學生直觀、形象而動態(tài)地展現(xiàn)這些漢字,從將具體的物轉換成漢字。這樣的識字教學不再是以往枯燥而單一的拼讀,而是具有畫面與音效,這更加符合學生的思維特點與年齡特征,可以同時帶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來參與漢字的學習。
6.識字比賽。為了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把這部分識字教學與多媒體課件結合,借助課件開展不同形式的比賽、游戲,既可以使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得到發(fā)展,同時擴大了孩子的識字量,鍛煉了口語表達能力,促進學生口頭表達和思維能力協(xié)調發(fā)展,使識字、閱讀有機結合起來。如摘蘋果比賽、看誰反應快。
7.識字游戲。學生活潑好動,對游戲更是情有獨鐘。一提起游戲更能激起學生參與的熱情,使得學生踴躍地參與。將游戲與識字教學結合起來,可以說實現(xiàn)了趣味性與知識性的結合,寓教于樂,能夠讓學生在玩游戲中快樂而主動的識字?!盎鹧劢鹁Α薄ⅰ八蜕謱殞毣丶摇?、“加減游戲”
8.兒歌韻文。孩子現(xiàn)在處于低幼階段過渡期,孩子對兒歌、韻文比較感興趣,老師可以結合生字編寫一些韻文,也可以讓孩子模仿書中的兒歌或韻文進行編寫,提高學習的興趣。
9.查一查。學著查字典,回家后,試著在字典中查一查,標出這個字在字典的哪一頁。
以上這些方法,有些運用過,有些還沒有運用過,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結合每課的具體情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既要符合學生身心特點,也要符合學生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符合教學內容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我會根據(jù)孩子的情況,對這些方法進行調整,補充,以更好的適應學生的實際情況。
識字教學反思篇4
?識字5》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二年級上冊內容。本課內容由五條關于團結合作的諺語構成,這幾條諺語通俗易懂,給人以很深的啟示。作為第一課時,我將本節(jié)課的目標鎖定在: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斤、折”兩字。
(2)能正確、流利朗讀諺語,并有積累諺語的興趣。
現(xiàn)將我的整節(jié)課的教學作一個反思!
在開課時,我以游戲的形式導入,分別請兩位同學上臺來折一折筷子,引起了學生的極大興趣,隨即引出本課中“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難折斷”這句諺語,然后簡要介紹了一下諺語的特點;接著,提出具體要求讓學生對課文進行了初讀,與生字初次接觸,有一個初步的整體印象。這兩個環(huán)節(jié)銜接自然,所花時間并不長。緊接著進入了識字寫字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運用各種方法進行自主識字,在此過程中相機引出要學寫的兩個字進行重點指導;再出示詞語認讀;最后回歸到課文,在一遍遍的讀中理解感悟,在此基礎上進行拓展,即交流所搜集到的關于團結合作的諺語。
我將整個環(huán)節(jié)的重心放在了識字與寫字的教學上,先出示了本課需要認讀的生字,讓學生自己圈出來并讀一讀,同時想一想有什么好方法記住這些字。接著,我又出示了帶拼音的生字,以開火車的形式檢查了解學生們的學習情況,并相機正音。然后全班進行交流,說一說自己記住了哪些字,是怎么記住的,在學生說的過程中貼出相應的生字卡片,并進行組詞擴句,想方設法地讓學生們辨清字音、記住字形、感知字義,運用了多種方法對生字進行了再現(xiàn)鞏固??墒?,最大問題就在這里出現(xiàn)了!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其實學生們在引導之下說的很好,當有一個學生說出在動畫片里見過這個字時,我很欣喜地贊許了他,應為他能將課堂所學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這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呀!生活就是我們最大的老師嘛!但是,我一心想讓學生們牢牢記住本課生字,所以在教學本課生字時沒有一個側重點,十二個生字平均用力,幾乎每個字都細細分析了字形,弄清了字義,并擴詞造句,顯得繁復,時間也就在這里一分一秒地過去了。原本以為這下生字的認讀應該沒問題了吧,可當我將生字融入詞語再來檢查認讀時,沒想到還是會有同學根本不記得。當那個剛轉入的同學看著我發(fā)愣時,我的心里呀,真是長長嘆了口氣!其實在這時我應該馬上直接告訴她怎樣拼,可我一時忘了她的拼音基礎不牢,忘了大部分同學還等著,還讓她自己拼出來,并且又再一次地說明怎樣怎樣記,作為老師,話繁無簡,實在是一大弊?。槭裁丛谧R字的時候我沒有想到巧借文本,在后面的讀文中還會與生字碰面呢?學習語文,本就應該在具體的情景中識字,脫離了文本,機械記憶實屬一大忌。
在寫字教學中,由于“斤”和“折”是即要求會認又要求會寫的字,因此在識記生字的過程中我便一并出示了出來,先讓學生仔細觀察,再來說一說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之后又分別進行了書空練習。這一點在老師們后來的評課中,我意識到了又犯了平均用力的錯誤。是啊,重點指導“斤”,再引伸到“折”,稍作引導便可以了,讓學生學會自主發(fā)現(xiàn),我又何必每個字都書空一遍呢?時間,就在這一遍遍的重復中被消磨掉了。由于識字環(huán)節(jié)所花費的時間太多,因此寫字的時間就少了,再到后來的拓展時間也沒了!
回想起整節(jié)課,心中充滿無限感慨!有些遺憾,有些失落,更多的是深深的反思!作為老師,首先,我應該尊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允許出現(xiàn)接受慢的現(xiàn)象的存在,且應該放眼整體,當好舵手;其次,我應該時時提醒自己“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方法而不是授死知識,學會放手,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多向前輩們學習好的經(jīng)驗與方法,同時不斷對自己進行反思總結,改進自身存在的一些問題,希望在一次次的教學過程中領悟到教育精髓,教學水平能有所提高!
識字教學反思篇5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睂τ诘湍昙壍膶W生來說,要根據(jù)抓住他們的心理特點,教師在教學中,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每一堂課的教學中,教師都應該以微笑面對學生,給學生營造一種和諧、安定、愉快、融洽的課堂氣氛,為師生間的、生生間的平等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礎。在課堂上,我不僅給學生提供探討問題的機會,讓他們在相互的交流中獲得知識,而且,有針對性地對全體學生進行參與意識的培養(yǎng)。比如,班上少數(shù)孩子比較害羞,從來不敢舉手發(fā)言,在小組中也很少交流自己的看法。為了使這部分孩子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討論交流等學習活動中,我鼓勵學生大膽舉手發(fā)言,如遇到一時答不上來或需要進一步考慮的問題,就大聲告訴老師“我有困難,需要幫助”或“我沒想好,下次來”這樣不但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還逐步有效地使每個孩子得到勇氣的鍛煉。通過這些訓練,積極舉手發(fā)言的小朋友漸漸變多,對他們實行鼓勵,讓他們充滿信心。
總之,整節(jié)課我力求給學生創(chuàng)設和諧、寬松的學習氛圍和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信任學生,引導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索,充分發(fā)揮師與生、生與生的多向互動作用,讓學生在自主學習、探索學習、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體驗成功。
?識字5》是一篇韻文,其實就是一首詩歌,教學中,我把詞串和圖畫結合起來,讓學生在朗讀中想象詞串描繪的畫面,并練習美美的朗讀。在朗讀中增加語言積累,由學一個詞,一排詞學習積累詞語。在讀詞串中練習說話,把讀詞串和語言表達聯(lián)系起來。在指導寫字時,把左右結構的字結合起來,讓學生觀察字形和結構,并重點指導了“刺”的書寫。課后有一個小反饋,讓學生用識字5中的詞串寫一小段話,鍛煉小朋友組織語言及寫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