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內心的真實想法寫進心得體會,才能讓讀者感受到真實的情感,有了一份心得體會,我們能夠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優(yōu)勢和劣勢,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去西柏坡心得體會5篇,供大家參考。
去西柏坡心得體會篇1
西柏坡,懂一點中國近代史的人都應該熟悉這個地方。它是一個在中國革命史上留下了壯麗詩篇的圣地,是一個哺育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后永葆政治本色的搖籃,是一個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的課堂。
西柏坡到底在哪里?其實它就在河北省平山縣西部山區(qū)的一個小山村。50多年前,一代偉人毛主席和他的戰(zhàn)友們在這里縱橫捭闔,運籌帷幄,指揮了震驚中外的三大戰(zhàn)役,迎來了共和國的黎明,她是黨中央進入北平、解放全中國最后一個農村指揮所,是中國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豐碑。
偉大領袖毛主席在西柏坡召開的那次七屆二中全會上提出了被稱之為西柏坡精神“兩個務必”:“務必使同志們繼續(xù)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xù)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边@兩個務必凝結著深刻的歷史經驗,體現(xiàn)了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展示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它要求中國共產黨人要始終堅持代表人民執(zhí)政,執(zhí)政為了人民。要把人民的利益代表好,就必須謙虛謹慎、不驕不躁,艱苦奮斗、勤政不息,始終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也就是一種憂患意識,艱苦奮斗的作風則是一種堅韌不拔、奮斗不息的使命意識。從本質上講,西柏坡精神實質上是無產階級的革命精神,是中國無產階級在革命即將取得全國性勝利的歷史轉折時期所表現(xiàn)出來的既善于破壞舊世界、又善于建設新世界的革命精神,它既是對中國共產黨傳統(tǒng)和優(yōu)良作風的概括和總結,又是中華民族自尊、自信、自強精神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升華?!皟蓚€務必”是我們黨總結中國歷代政權盛衰興亡的經驗教訓,對“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歷史的深刻反思。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毛主席說道,我們進北京是去趕考的,希望我們都能考試及格,毛主席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關于“兩個務必”的重要論述,教導我們全黨同志務必繼續(xù)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繼續(xù)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不要像馬寶山一樣被糖衣裹著的炮彈擊中。一個人應該清醒的懂得,樹立崇高的理想是正確的,為理想而忘我奮斗會得到鮮花和掌聲。就如馬寶山一樣,人們并不恨他,只是惋惜他,惋惜他鋼鐵打不穿的胸膛被糖衣炮彈擊碎了,戰(zhàn)場上堅不可摧的意志脆弱地倒在了石榴裙下。理想是美好的,道路是曲折的,通往理想王國的道路上充滿了艱辛和坎坷,這一切困難需要我們努力拼搏,艱苦奮斗地去面對?!皻v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在新的歷史時期,艱苦奮斗精神已不單指物質上的節(jié)約,更重要的是它包含一種團結進取、勇于拼搏的深刻蘊意。無數事實證明,牢記艱苦奮斗可以使我們在逆境中獲得勇氣和力量,最終走向成功之路。
牢記謙虛謹慎可以使我們在經歷千辛萬苦獲得成功之后保持清醒頭腦,不驕、不躁,從而應對生活中的一切考驗,在前進的路上走得更穩(wěn)、更遠,影片中正反兩個人物的對比也恰恰證明了這點。我們中國經過全國人民幾十年的努力,終于人民總體生活水平達到小康,正在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而努力著。這個時候正是我國發(fā)展的關鍵時刻,我們黨更應該謹記保持不驕不躁的作風,繼續(xù)發(fā)揚艱苦斗的精神,在新的世紀創(chuàng)造新的奇跡。雖然那是一段已經逝去的歷史,但是卻沒有被人遺忘掉,而是在時刻的提醒我們后輩子弟要保持不驕不躁的作風,不管是學習還是工作,我們都應該學習老一輩革命家的偉大精神,肩負起我們祖國的未來。萬里長征只是走完了前一半,這前面一半由老一輩的革命家完整成功地的走完,接下來的一半得由我們年輕一輩接起老一輩的接力棒,繼續(xù)堅持不懈地往前沖,為完成富強民主和諧的共產主義國家的任務而奮斗。
歷史的經驗證明,在困難的時期,中國共產黨正是始終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才得以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客觀的現(xiàn)實表明,社會主義建設雖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我們的現(xiàn)代化建設仍處于初級階段,以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時代常新,精神不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重任需要我們居安思危,繼續(xù)以艱苦奮斗來要求自己。
“歷史因為細節(jié)而真實”。我認為,參觀展覽最大的好處在于能從細節(jié)處感知歷史,回望歷史。這些活生生的歷史比從紙面熒屏上得到的更鮮活。新中國的歷史從這里產生,幾雙布鞋,小米加步槍,筆墨紙硯,西柏坡會議的桌椅,這些細節(jié)都在深刻的提醒我們,這些東西曾經深深影響著中國的歷史。
西柏坡精神同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一樣,是老一輩中國共產黨人經過長期奮斗歷程的精神凝結。不惟如此,也是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精神在新的歷史時期的復活與重興。
以上就是一秘為大家?guī)淼?篇《西柏坡學習教育心得體會》,希望對您的寫作有所幫助。
去西柏坡心得體會篇2
首先,感謝內蒙古公司提供這次黨性鍛煉的機會,通過一周的紅色教育學習,本人感到深刻,受益匪淺。現(xiàn)在和大家分享以下三點體會
一、面對革命圣地,感慨幸福的生活來之不易。
帶著喜悅和期待的心情來到革命圣地西柏坡,抬起眼睛去西柏坡眼睛青翠,前面是碧波搖晃,水光燦爛的西柏坡湖,后面是山坡翠柏,松濤陣列的西柏坡嶺,進入這里,立刻感受到回到精神家的親切和熟悉,遠離世界的喧囂和浮躁的美。我懷著崇敬的心參觀了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劉少奇、任碧時等革命偉人生活和工作過的地方和七屆二中全會地址。這些具有華北特色的平屋,又矮又小,外墻上涂著白灰,房間里只有黃泥。家家戶戶的木板門,井字形的方格窗,沒有雕刻,房間的地方是灰渣和泥混合而成的,時間一長就有點凹凸不平。在這些普通甚至簡陋的農家庭院里,我們的革命領導人穿著樸素的衣服,用粗茶淡飯,指揮震驚世界的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zhàn)役,取得革命戰(zhàn)爭的全面勝利,為人民創(chuàng)造幸福的生活。
二、重溫紅色經典,銘記西柏坡精神。
三、傳承革命精神,努力成為新時代的好黨員。
踏上回程的路,我深深地沉思了。當我們穿越歷史時空,回顧共和國走過的不平坦之路時,深深地感受到,無論是過去、現(xiàn)在還是未來,兩個必然永遠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排除萬難,不斷奪取新勝利的保證。對我們來說,參觀只是形式,學習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平時的工作總是把西柏坡的精神融入其中,把精神變成物質,變成堅實的行動。我們必須深刻理解這次參觀學習西柏坡的意思。這里聽、看、感受、思考的東西太多了。我們必須發(fā)揚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學習前輩革命家艱苦奮斗的風格和革命精神,提高時代責任感和現(xiàn)實精神,充分發(fā)揮黨員先驅模范作用,保護內蒙古公司的繁榮。
去西柏坡心得體會篇3
在中國建黨九十七周年前夕,我受鄭州石油分公司委派,有幸參加了中石化直屬單位基層離退休黨支部書記培訓班。雖然時間短,任務重,天氣熱,但通過學習使我受益匪淺,是對我心靈的一次洗禮。
感想之二:西伯坡紅色教育是一面艷麗的旗幟,也是弘揚、傳承西伯坡精神的一張靚麗名片,是央企選定為弘揚西伯坡精神培訓的紅色基地。這里師資力量雄厚,教學方法靈活多樣。教學模式獨樹一幟,得到了廣大學員的好評。
去西柏坡心得體會篇4
當我滿懷深情的踏上西柏坡,凝望著這片神奇的紅土地時,我的心情是那么的沉重,又是那么的激動。仿佛看到了許多年前,紅軍戰(zhàn)士馳騁沙場,紅色戰(zhàn)旗徐徐飄揚,戰(zhàn)場硝煙彌漫,槍聲震耳欲聾的場景......
西柏坡,一個讓我無比敬仰的圣地,我對這有著難以割舍的情愫,一種永遠不變的信念。當我瞻仰了五位書記的銅鑄像,西柏坡紀念碑,西柏坡教育展覽館、西柏坡廉政展覽館以及毛澤東、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簡樸的舊居,瞬間被那博大精深的歷史內涵所感染。革命歷史的紅色洗禮與美麗的自然風光相耀應,神圣與神奇吸引著無數游客,讓人流連忘返。
教育展覽管內,一把把大刀,一架架大炮,一件件麻布衣服,一句句名言錄,讓西柏坡精神更近距離的呈現(xiàn)在我的面前。周恩來總理評語道西柏坡是黨中央毛主席進入北平解放全中國的最后一個農村指揮所,指揮三大戰(zhàn)役在此,開黨的七屆二中全會在此。中共中央在西柏坡的時期,是中國革命的偉大歷史轉折時期,也是我黨民主革命過程中最成功、最輝煌的時期。在西柏坡,中共中央不僅領導新民主主義取得全國勝利,而且為實現(xiàn)黨的工作重心從農村到城市、從戰(zhàn)爭到建設的轉變,為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開辟了通途。黨中央在西柏坡時期的輝煌歷史和成功經驗,鑄就了偉大的西柏坡精神。這是一種代表歷史性轉折的革命精神,是中國無產階級革命精神發(fā)展的新階段,是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的延續(xù)和發(fā)展。
黨的十九打報告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今天,我們要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回顧西柏坡精神,充分發(fā)揮我們共產黨人的初心,通過西柏坡精神,激勵我們要勇往直前。
弘揚西柏坡精神,就要我們堅定信念,百折不撓,一定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tài)和以往無前的奮斗姿態(tài),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保持艱苦奮斗、戒驕戒躁的作風,以時不待我,只爭朝夕的精神,奮力走好每一步。
弘揚西柏坡精神,就要我們再續(xù)書寫新的時代傳奇。當下,按照**規(guī)劃及公司年度目標,我們要用創(chuàng)新的眼觀,推行新技術、新工藝,用科技武裝自己,順應時代的發(fā)展,不斷譜寫跨越式的新篇章。
弘揚西柏坡精神,就要我們牢記使命,堅持自己的初心。
我們在工作、生活中要無私無畏,不計較個人得失,堅持自己的原則,說真話,坦率地提出批評意見,實事求是,不阿諛奉承和隨波逐流。把生活、工作相互協(xié)調,保證生福美滿,工作蒸蒸日上。
西柏坡精神詮釋了中國共產黨新邁步、新起點、新轉折的磅礴力量,在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持續(xù)產生重要影響,讓我們黨員在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根守魂,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
:
去西柏坡心得體會篇5
今年恰逢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和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我十分榮幸地作為xx大學統(tǒng)一戰(zhàn)線骨干培訓班38名成員中的一員,參加了位于河北省平山縣太行山東麓、滹沱河畔的西柏坡鎮(zhèn)舉行的為期四天的培訓。在領略了鄉(xiāng)村的秀美風光和感受了農村的質樸民風的同時,最重要的是在心靈上經過了一次洗禮,讓我的內心深處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感動。
西柏坡,這個在中國地圖上渺小的不能再渺小的地方,是中國共產黨解放全中國前的最后一個指揮所所在地。在這里召開了中國共產黨重要的七屆二中全會,從這里發(fā)出了一封封決定解放戰(zhàn)爭三大戰(zhàn)役的勝利電碼,孕育出新中國誕生前最后一批重大決策的產生。與井岡山、延安相比,它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可能顯得微不足道。但是恰恰是這個微不足道的小山村,對于新中國成立后能夠迅速成長、健康發(fā)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通過這幾天的學習,我逐漸理解了什么是西柏坡精神,體會到了西柏坡精神的本質和內涵。
西柏坡精神的建立是時代發(fā)展的要求,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在經過八年多的艱苦抗日戰(zhàn)爭之后,經濟停滯,民不聊生,中國人民渴望和平,渴望過上吃飽穿暖的穩(wěn)定生活。但是國民黨不顧人民的呼聲,派出胡宗南部隊,對中國共產黨的根據地延安展開大規(guī)模的圍攻。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中央政府決定轉移指揮中心,選擇了臨近北平的西柏坡村作為新的農村指揮所。新指揮所的選擇和建立昭示了以毛主席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領導層的遠見卓識和雄圖大略。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中國勞苦大眾希望能夠擺脫舊社會的剝削制度,真正能夠當家做主人。這一切的關鍵是讓人民有飯可吃,有衣可穿,有屋可居。共產黨在進入西柏坡以后,開展了分田地、均財富的運動,并且保證農民的勞動所得歸自己所有的政策,讓老百姓看到了發(fā)家致富的希望,建立了一個可以信賴政黨的信心。從劉少奇同志1947年率先進入西柏坡開展土地運動開始,華北平原的老百姓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人民們過上了有糧有蛋有肉的生活。給大家上課的趙新月同志用史料告訴我們,共產黨給人民帶來了希望,人民則給共產黨送去了民心。三大戰(zhàn)役期間,老百姓用山東沂蒙牌的小推車把自己家最好的食物和衣物以及軍用物資連綿不斷地送到前線。當時小推車的數量大得驚人,一輛挨著一輛算的話可以從南京一直排到北京。俗話說的好:得民心者得天下。老百姓用小推車推的不只是物資,更推的是民心和信心。在中國共產黨一系列運籌帷幄政策的正確指引下,在兩個敢于(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革命精神的鼓舞下,在兩個善于(善于破壞舊世界,善于建設新世界)的科學精神的指導下,在兩個堅持(堅持依靠群眾,堅持團結統(tǒng)一)的民主精神的指導下,西柏坡的精神意義逐漸明晰并產生出來,那就是:不管中華民族處在什么時期,國內環(huán)境與國外環(huán)境如何變化,務必使同志們繼續(xù)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xù)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勇于變革,勇于創(chuàng)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繼續(xù)在這場歷史性考試中經受考驗,努力向歷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優(yōu)異的答卷。
西柏坡精神由毛澤東在西柏坡召開的中國共產黨七屆二中全會上提出,是中國革命的偉大歷史轉折時期,也是我黨民主革命過程中最成功、最輝煌的時期。黨中央在西柏坡時期的輝煌歷史和成功經驗,鑄就了偉大的西柏坡精神。這是一種代表歷史性轉折的革命精神,是中國無產階級革命精神發(fā)展的新階段,是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的延續(xù)和發(fā)展。
西柏坡精神博大精深,內涵豐富。毛主席在正式進京趕考前高瞻遠矚地提出了兩個務必的精髓,讓黨員同志在思想上保持高度警覺,在行動上保持高度一致,不僅在當時的歷史時期具有重要意義,更對當代的政黨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特別是從兩個務必精神中提煉出的趕考精神,對于我們保持清醒的頭腦,防止貪污腐敗的發(fā)生,抵抗糖衣炮彈的攻擊具有警示意義。在67年前,中國共產黨為廣大人民群眾贏得了民主和尊嚴,打勝了人民當家做主、走發(fā)家致富道路的武裝戰(zhàn)爭之仗;在67年后的今天,面對和平時期的國外反華勢力的隱形戰(zhàn)爭,中國共產黨黨員和我們這些無黨派人士如何保持清醒的頭腦,依然行進在正確的趕考的道路上,是我們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歷史的經驗教訓告訴我們,沒有?;家庾R,沒有勇于創(chuàng)新,沒有時刻謙虛謹慎的作風,沒有艱苦奮斗的作風,我們就沒有辦法在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上穩(wěn)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