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應急管理工作的心得體會7篇

時間:2024-05-28 作者:Animai 心得體會

為了更好地理解和應用理論知識,我們需要將其與實際經驗相結合,形成具體的心得體會,心得體會是我們對自己成長軌跡的總結,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做應急管理工作的心得體會7篇,感謝您的參閱。

做應急管理工作的心得體會7篇

做應急管理工作的心得體會篇1

12月5日上午,在街道的組織安排下,我參加了蘇州市大學生村官培訓,觀看了省委黨校副教授韓丹《突發(fā)公共事件與應急管理》的專題學習講座視頻。韓教授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旁征博引各方事件,深入淺出,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赐暌曨l我感到受益匪淺,同時深深體會到作為一個基層大學生社區(qū)工作者,如何正確處置好群眾工作中的突發(fā)事件,任務重、責任大,需要不斷學習法律法規(guī)知識,提高自身依法管理水平和應對突發(fā)公共事件的能力。

突發(fā)公共事件是指突然發(fā)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嚴重社會危害,需要采取應急處置措施予以應對的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wèi)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它具有明顯的公共性或社會性、突發(fā)性和緊迫性,同時具有危害性和破壞性,必須借助于公權力的介入和動用社會人力、物力才能解決。公權力在突發(fā)事件應對過程中發(fā)揮著領導、組織、指揮、協調等功能,公權力介入突發(fā)事件的應對和處理、妥善解決。

在因突發(fā)事件而產生的非常規(guī)狀態(tài)下,政府同樣必須依法行政。依法積極應對突發(fā)事件、保障公共安全是政府的法定職責。政府在應對突發(fā)事件過程中應當遵循尊重和保障人權原則、職權法定原則、正當程序原則和比例原則等依法行政原則,這些原則在抗擊汶川地震過程中得到了切實的貫徹。應當將非常規(guī)狀態(tài)下的依法行政與常規(guī)狀態(tài)下的依法行政結合起來。重視非常規(guī)突發(fā)事件在常規(guī)狀態(tài)下的依法管理。

突發(fā)公共事件應對管理是一項全新的工作,無論政府還是公眾,都需要認真學習,努力探索,提高應對的能力。應對突發(fā)事件,關鍵是把預防和應急準備放在優(yōu)先的位置,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只有牢固樹立“居安思危、常備不懈”的意識,逐步把握規(guī)律,主動采取防范準備措施,才能從根本上減少突發(fā)事件的發(fā)生。同時,在無法完全避免突發(fā)事件發(fā)生的情況下,要總結探索如何制度化、科學化、專業(yè)化地應對各類突發(fā)事件。

第一,在處理突發(fā)事件時必須依法行政,公正文明執(zhí)法,堅決防止侵害公民基本權利的行為發(fā)生。

第二,建立健全應急管理制度。政府部門應在黨中央、國務院統一領導下,建立健全分類管理、分級負責、條塊結合、屬地管理為主的應急管理體制,形成統一指揮、功能齊全、反應靈敏、運轉高效的應急機制。加快應急管理的法制建設,形成有效應急管理法制體系,把應急管理工作納入規(guī)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軌道。

第三,制定完善應急預案機制。認真制定突發(fā)公共事件應急預案,健全監(jiān)測、預測、預報、預警和快速反應系統,加強專業(yè)救災搶險隊伍建設,健全救災物資儲備制度,搞好培訓和預案演練,全面提高政府和全社會的抗風險能力。

第四,加快建設科技應急體系。高度重視運用科技提高應對突發(fā)公共事件的能力,加強應急管理科學研究,提高應急裝備和技術水平,加快應急管理信息平臺建設,形成公共安全和應急管理的科技支撐體系。

第五,以人為本,居安思危。把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作為應急工作的首要任務,最大限度地減少突發(fā)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員傷亡和危害。堅持預防與應急相結合,做好應對突發(fā)公共事件的各項準備工作。要在各級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建立健全“分類管理、分級負責,條塊結合、屬地管理為主”的應急管理體制依法規(guī)范,加強管理。使應對突發(fā)公共事件的工作規(guī)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又不失人性化。

應對突發(fā)事件跟我們每一個人都息息相關,涉及到我們每一個人的切身利益,是我們大家共同的事情。在這個過程當中,只有政府與公眾都履行了自己的職責,充分做好了預防和處置各類突發(fā)公共事件的思想準備、組織準備、物質準備和技術準備,建立健全了社會預警體系和應急機制,提高了預防和處置突發(fā)公共事件的能力,我們的生活才能變得更加平安幸福,我們的社會才能變得更加和諧美好。大學生社區(qū)工作者更要積極發(fā)揮自己的知識水平,提高應對公共事件的能力與水平。

做應急管理工作的心得體會篇2

人的一生不可能不生病或者遇到什么生命危險的事,那么在送往醫(yī)院之前應該做好一些準備,這就需要我們對院前急救的一些知識的了解是很有必要的,特備是對一個工人來說不認真操作機器很可能帶來一些危險。通過劉部長給我們培訓關于院前急救知識有一些心得體會:

關于這急救培訓,我感受到了培訓的重要性,原本以為很容易的事情在實際操作起來就會亂七八糟,拿學習人工呼吸來說,上面寫得很詳細,但是需要注意的很多,要呼吸頻率、按壓??傊浀脰|西比較多,但總體來說不算難,但是當我們進行實際操作時,總會忘記很多東西,手忙腳亂的,所以一旦遇見緊急情況,一定要學會冷靜。還有就是要多練習,多實踐。學會在壓力下保持冷靜的頭腦,這很重要,我們以后會面臨很多突發(fā)情況,而每一次的冷靜分析都有可能拯救自己和他人的性命。

總之,這一次的培訓有很多收獲,雖然現在可能不會用上,但總有一天我們可以用現在學的只是去救助生命,這將會是很值得驕傲的`事。為自己為他人的生命,我覺得這次培訓讓我提前接觸到了社會生活中的醫(yī)學,了解了面對緊急情況我應該做什么,應該怎么做,不會做一個幫倒忙的人,而是實實在在幫助別人的人。雖然我還有很多東西都沒記住,但是,一旦發(fā)生該類事件,我一定會知道應該怎么做,不會對傷者造成更大的傷害。

這就是我的培訓心得。

雖然我還有很多東西都沒記住,但是,一旦發(fā)生該類事件,我一定會知道應該怎么做,不會對傷者造成更大的傷害。

做應急管理工作的心得體會篇3

我參加了由聯盛公司舉辦的《礦山救護隊》的培訓,在此期間,我學會了很多關于救護隊的知識并將它們能夠熟練應用。

我們的訓練隊伍是由來自聯盛和福山九個煤礦的五十多個人組成的。訓練日程非常緊張,一天的時間被安排得滿滿當當。我們的軍訓時間是上午6-7點,下午5-6點,培訓時間在上午8-12點,下午3-5點。時間很緊,而我們要學習的東西非常多。

我們主要是學習在礦山發(fā)生危難時如何進行救援。熟練掌握自救呼吸器的原理、構造以及使用是我們培訓的主旋律。

培訓的老師讓我們實際觀看了自救呼吸器、一氧化碳鑒定器,給我們講解了他們的原理和使用方法。為了讓我們能夠更熟練的應用它,老師讓我們親自使用這些儀器。更有趣的是,為了讓我們適應救援時的環(huán)境,有一天讓我們背著自救呼吸器在山上跑呢!理論加上實踐,我們很快就掌握了他們的使用方法。

作為一名合格的救援隊員,我們需要很好的體力和應對突發(fā)事件的能力。災難可能隨時都會發(fā)生,我們需要隨時做好準備。就連吃飯的時候我們都要爬山,這種近乎魔鬼式的訓練讓我們體會到了救援時的緊迫和突發(fā)性,生命一份不容等待的急迫。

在培訓中我學習到了很多東西。首先,作為救援隊,我們是一個團隊,我們需要有高度的團隊合作精神。只有靠團隊齊心協力的努力,我們才能出色的完成我們的任務,無愧于黨和人民對我們的`栽培。其次,超強度的訓練要求我們吃苦耐勞、有決心、毅力、和奉獻精神。這也是我們90后新生一代最缺乏的東西。在訓練過程中,我體會到了災難的突發(fā)性,生命的脆弱與可貴。經歷了這次的培訓,我對生命有了一種敬畏,這更培養(yǎng)了我的責任心。

感謝聯盛公司給我提供了這樣一個機會,給我這個90后上了如此生動的一課。而我將用實際行動來證明我會不負眾望,在以后的救援行動中出色的完成自己的任務,給黨和人民交一份滿意的答卷。

做應急管理工作的心得體會篇4

為提高教師自救、互救的能力,增強教師的安全意識及應對突發(fā)意外事件的能力,為掌握必要急救技能,提高教師應急能力,完善學校應急機制,這幾天,寧波教育學院給我們省骨干老師安排了“救護員急救技能”培訓。

本次培訓內容包括兩個方面:

一、救護新概念、心肺復蘇,運用不同種類滅火器撲滅大火的知識講座。

二、發(fā)生緊急狀況時的實際操作方法。

首先,徐醫(yī)生為我們講解了何為心肺復蘇搶救:心肺復蘇又稱cpr,是針對呼吸心跳驟停和心肌梗死的急癥危重病人所采取的搶救關鍵措施,在我國,人們對于這一技術的掌握不足10%,而成功率更是遠遠低于1%,因此,提高老師們的自救互救能力,非常重要。徐醫(yī)生又向我們講解了它的作用和專門針對的對象和實施者的要求。接著,徐醫(yī)生又用幽默風趣的語言為大家做了一個簡潔、全面的講課。又因為關注到教師們教育的對象——幼兒年齡的特殊性,徐醫(yī)生又另外重點講解了幼兒心肺復蘇術和成人心肺復蘇術的不同之處及應重點注意的方面。最后,為了讓廣大教職工們對心肺復蘇有一個更加全面的掌握而不單單只是了解,徐醫(yī)生又請部分教師上臺進行心肺復蘇實際操作,而臺下的老師們協同徐醫(yī)生負責監(jiān)督檢查。這樣,讓大家在一個理論的基礎上又有一個全面演練從而完全掌握技能的機會。進一步增強了教師對緊急施救認識,提高了老師的安全意識和安全素質,強化了責任意識。

在學習過程中,我們通過親自動手操作,掌握了心肺復蘇、撲滅明火的緊急救治方法。同伴們紛紛表示,通過這次學習,了解了各類突發(fā)事件及意外的處理方法,掌握了緊急救護的'基本技能及防治措施的必要性,提高了自救、互救能力,也讓我對各種救護知識有了更加全面系統的了解。

應急救護是每個人必須掌握的技能,當人的生命在緊急危難的情況下可以救人一命。我想,我們幼兒園的老師在安全方面的知識也是很貧乏的,我應該活血活用,回去馬上組織全園教師進行緊急救護技能培訓,增強老師的自救以及緊急施救的知識,提高緊急救護能力,加強幼兒園安全工作,提高安全意識。以后也將繼續(xù)開展多方式的演練,做好急救技術的普及,將意外對兒童的傷害降到最低。

做應急管理工作的心得體會篇5

今年5月中旬,按照-區(qū)突發(fā)公共事件應急管理培訓方案要求,我區(qū)認真做好突發(fā)公共事件應急管理培訓的有關組織工作,做到“三到位”,認識到位、組織到位、人員到位,收到預期學習效果,增強了我區(qū)公務員的危機意識和危機管理能力,從而提高整體服務水平。

我區(qū)十分重視本次突發(fā)公共事件應急管理全員培訓工作,安排分管應急的區(qū)領導負責發(fā)動和組織培訓工作。利用各種會議,組織全局黨員干部學習文件,使黨員干部從政治高度理解本次培訓的意義,充分認識突發(fā)公共事件應急管理培訓是維護人民群眾利益和社會穩(wěn)定、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明確本次培訓的基本要求,從而加強參與培訓的積極性。

為保證培訓的實效,我區(qū)落實了有關組織工作:一是及早做好安排自學和集中培訓的安排,對學習人員的業(yè)務工作適當調整,保證學習時間;二是做好《公共危機管理》等學習資料的訂閱,一手一份,三是每期集中輔導學習都安排一名區(qū)領導帶隊,并做好考勤檢查。經檢查,三期集中培訓未有出現缺勤;四是認真組織好考試,要求培訓考試卷交由分管領導檢查,再上交由區(qū)應急辦辦公室統一整理,保證考試質量。

通過提高認識,落實有關措施,加強了培訓的實效,使我區(qū)公務員增強危機意識和憂患意識,初步掌握突發(fā)公共事件預防和處置的基本方法,增強解決問題的能力,從整體上提高公務員隊伍的綜合素質和服務能力,更好地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做應急管理工作的心得體會篇6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針對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作出部署,提出“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和急難險重突發(fā)公共事件處置保障能力,加強國家區(qū)域應急力量建設”。報告鼓舞人心,催人奮進,在應急管理系統引發(fā)熱烈反響,為做好應急管理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應急管理系統人員紛紛表示,將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守正創(chuàng)新、勇毅前行,加快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全面提高抵御自然災害的綜合防范能力。

提升處置保障能力時不我待

人類對自然規(guī)律的認知沒有止境,防災減災、抗災救災是人類生存發(fā)展的永恒課題。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迫切需要各地不斷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和急難險重突發(fā)公共事件處置保障能力,加強區(qū)域應急力量建設。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一直高度重視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發(fā)表重要講話或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新時代防災減災救災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為推進防災減災救災事業(yè)高質量發(fā)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安徽地理條件特殊、氣候條件復雜、河湖水系眾多,長江、淮河、新安江貫穿全境,災害區(qū)域特征明顯,洪澇災害、地質災害、森林草原火災等災害頻率高?!卑不帐惫芾韽d黨委書記、廳長張海閣說,“我們要對照黨的二十大報告,統籌謀劃,進一步完善應急管理體系,進一步提高防災減災救災能力?!?/p>

作為經濟大省,廣東瀕臨南海,海岸線長、江河水網多、山區(qū)面積大,臺風、暴雨等自然災害多發(fā)頻發(fā),“三防”工作任務十分繁重。廣東省應急管理廳汛旱風災害救援處處長黃德澤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要求切中肯綮,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防災減災救災工作事關經濟社會發(fā)展大局,統籌發(fā)展和安全,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個重大原則。

“近年來,極端氣候災害、城鄉(xiāng)洪澇等頻發(fā)。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和急難險重突發(fā)公共事件處置保障能力,應急救援隊伍就必須在機制、力量、預案、能力、裝備等各方面革故鼎新、加快升級。”黑龍江省消防救援總隊宣傳處負責人崔洪偉說。

城市是人們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承載地,伴隨全球氣候變化和城鎮(zhèn)化發(fā)展,城市面臨的災害風險逐步增大,提升城市防災減災救災能力,應對極端氣候變化挑戰(zhàn)迫在眉睫。隨著城市飛速發(fā)展,以及安全基礎設施建設、管理模式更新速度相對滯后,新業(yè)態(tài)、新領域的風險因素潛伏,帶來新的壓力和挑戰(zhàn)。湖南省長沙市應急管理局局長莫小佳說:“黨的二十大報告,為我們從講政治的高度抓實抓牢防災減災救災工作,補足城市應急管理的短板與不足,指明了方向。”

應急救援保障體系作為應急救援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成功實施各類災害事故救援的重要保證。

西藏自治區(qū)森林消防總隊昌都支隊副支隊長于雷說,隊伍轉制后,傳統的保障方式制約了高原應急救援任務的開展,同時,西藏地區(qū)地形復雜、生態(tài)脆弱、山高坡陡、交通不便,加之目前支隊在應急救援體制建設上還存在條塊分割、救援盲點、信息不暢等短板,這都需要對照黨的二十大報告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認真探索和思考。

多管齊下構筑安全防線

國家安全是民族復興的根基,社會穩(wěn)定是國家強盛的前提。近年來,各地應急管理部門、消防救援隊伍積極探索實踐,不斷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和急難險重突發(fā)公共事件處置保障能力,加強區(qū)域應急力量建設,筑牢安全防線。

“廣東積極應對多發(fā)頻發(fā)的水旱風凍災害,逐漸形成一系列經驗戰(zhàn)法?!秉S德澤說。該省臨災應對時,強預警強聯動強響應,在每次應對強降雨和臺風防御過程中,剛性落實“主動避讓、提前避讓、預防避讓”要求,聯合福建、廣西、海南等地強化南海漁船防臺風協同機制,堅持行業(yè)主管部門和地方政府之間條塊聯動,有力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應急管理局著力通過推動基層應急能力建設,提高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全面摸清全縣各類專兼職救援隊伍和社會救援力量,建立健全應急救援聯動機制,繪制礦山、危化品等行業(yè)重大危險源分布圖,開展貼近實戰(zhàn)的應急演練?!拔覀冞€開展了村級綜合減災探索,創(chuàng)新‘黨建+防災減災’‘一網一圖一場所兩預案’等,構建了村級防災減災工作的科學架構?!笨h應急管理局局長何升東說。

四川省人口多、面積大,地理氣候復雜多樣,呈現災多災頻災重的嚴峻形勢。據四川省應急管理廳風險監(jiān)測與綜合減災處一級主任科員何鐘介紹,近年來,四川省深入貫徹落實“兩個堅持、三個轉變”理念,加強自然災害形勢分析研判,完善省本級風險會商工作機制,會同各災種主管部門,根據致災因子危險性、承災體脆弱性、防災減災救災能力三個重要因素,科學劃分出“高、較高、中、低”四級自然災害風險區(qū),定期形成自然災害綜合風險研判成果,為基層防范應對提供決策依據。

“改革轉制以來,隊伍建設有力推進,體制一新、結構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贝藓閭フf,近年來,黑龍江省消防救援總隊黨委在構建新型指揮員和消防員關系過程中邊探索、邊實踐,邊謀劃、邊完善,將目標內涵和實際行動全面落實到提升隊伍戰(zhàn)斗力上,最大限度激發(fā)了基層指戰(zhàn)員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動能活力。

“防災減災救災事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事關經濟社會和諧穩(wěn)定,我們必須全力以赴,扎實推進。”山東省曲阜市應急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王琦說。近年來,曲阜市應急管理局牢固樹立安全發(fā)展理念,強化防汛抗旱和森林防火督導,成功應對臺風和各類強降雨天氣,累計建成100所基層應急救援站。該局創(chuàng)立的駐礦監(jiān)管“十必知、十必到”等做法在山東全省推廣。

還需不斷提升能力素質

十年砥礪奮進,創(chuàng)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成就,成就催人奮進,奮斗未有窮期。對標“全災種、大應急”任務需要,應急管理系統還需不斷提升能力素質,完善體制機制,全面提高應對復雜災情的能力。

張海閣表示,安徽省應急管理系統將迅速掀起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熱潮,進一步完善應急管理體系,提高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強化應急管理部門綜合職責,發(fā)揮各相關部門專業(yè)優(yōu)勢,形成整體合力;提高綜合應急能力,建立應對事故災害、極端天氣應急聯動機制,完善應急預案體系;積極融入長三角,完善省級邊界區(qū)域應急協同響應工作機制。

近年來,四川省借鑒應對一系列重大自然災害的成功經驗做法,不斷完善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何鐘表示,防災減災救災工作重在災前,要聚力推動自然災害風險普查、災害風險綜合研判、綜合減災示范創(chuàng)建等方面的重點工作,進一步提升抵御自然災害的綜合防范能力。

“黨的二十大報告擘畫了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新藍圖。”國家礦山安全監(jiān)察局內蒙古局監(jiān)察執(zhí)法一處處長李振搏表示,在今后工作中,要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貫穿工作始終,持續(xù)推進礦山“雙控”體系,強化治災防災技術、裝備項目的推進,整合區(qū)域應急力量,打破行政壁壘、人才壁壘、專業(yè)壁壘及信息壁壘,建立統一的協調指揮體系。

“黨的二十大報告進一步凸顯了應急管理工作在社會發(fā)展與穩(wěn)定中的作用,賦予應急管理隊伍更加光榮的使命與艱巨的任務。”何升東說,上杭縣應急管理局將進一步完善應急救援綜合保障體系,健全應急物資儲備網絡,完善高效調撥調運機制,建設形成布局合理、點面結合的應急物資保障體系;健全防災減災救災機制體制,推進基層綜合防災減災救災標準化建設,加強自然災害監(jiān)測預警能力。

海南省三沙市消防救援支隊是我國最南端的消防救援支隊,地理位置特殊、職責使命特殊。三沙市消防救援支隊支隊長陳克鈞說,三沙市消防救援支隊將聚焦轉型升級新要求,以確保三沙各島礁火災形勢穩(wěn)定為落腳點,由固守一島向各島礁、全海域應急機動轉變,強化全局觀念,科學統籌救援力量,隨時做好各項滅火救援準備。

青海省地震局格爾木地震監(jiān)測中心站負責人楊廣華說,中心站將進一步加強與地方政府合作,提高公共服務能力,建設集地震監(jiān)測預報、地震災害防治、應急響應、公共服務于一體的現代化地震監(jiān)測中心站,提高防災減災救災能力,扎根高原,當好黨和人民的“守夜人”。

應急管理部森林消防局機動支隊香山森林消防站是北京地區(qū)首座森林消防站。該站干部宋博說:“黨的二十大報告為我們指明了方向,我們要立足基層是風險隱患排查治理前哨、災害事故防控第一現場、應急管理末端的定位,完善相關機制,強化力量布設,優(yōu)化物資裝備,錘煉應急能力,實現對風險隱患早識別、早預警、早行動?!?/p>

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qū)會址消防救援站守護著紅色圣地。該站站長付楊說:“我們將持續(xù)聚焦轄區(qū)嚴峻復雜的災害事故形勢,提高應急反應速度和通信保障能力,加強與氣象、交通運輸、醫(yī)療衛(wèi)生部門等,以及社會應急救援力量的信息共享和應急聯動,提高隊伍應對復雜災害事故時的綜合救援能力和保障能力?!?/p>

(本報記者劉強整理,本報記者丁繼民、黃雄、高文靜、許曉東、沈良坤,實習記者胡嘉巖對本文亦有貢獻)

●來源:《中國應急管理報》2024年10月23日五版 原標題《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和急難險重突發(fā)公共事件處置保障能力——應急管理系統人員議報告談體會》 責任編輯:富強

做應急管理工作的心得體會篇7

十九大和全國兩會后,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國務院在機構改革中組建了應急管理部, 標志著應急管理事業(yè)邁入了新時代,作為安全生產監(jiān)督的管理者,對于如何做好基層應急管理工作有幾點粗淺的思考:

武裝民本為先的應急管理思想,貫通應急人“心有靈犀一點通”的理念。人的生命最寶貴,而應急管理工作正是救人于水火、于危難的民生大事,武裝民本為先的應急管理思想,加強、優(yōu)化、統籌應急管理能力和構建一個統一指揮、權責一致、權威高效的應急管理體系是全面推進應急管理工作的戰(zhàn)略要求,基層在機構改革中要不折不扣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安排。一是節(jié)奏要好。做為基層政府、基層相關單位、基層安監(jiān)人等各相關方要與黨中央國務院保持高度一致,上下共鳴、合拍共振、心領神會、一桿子插到底,要按時間表做好機構改革的路線圖,要以人民為中心的政治站位“實、準、快、好”地不折不扣執(zhí)行改革,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指示精神,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言行不一、拖延打折。二是目標要高。基于國情、基于民本、基于時代、基于使命,新時代應急管理工作要責任共擔當,要編制中長期應急管理規(guī)劃,要創(chuàng)建和完善中國特色應急管理支撐體系,要培育應急管理專業(yè)化人才,要加強應急管理科技產業(yè)和科技裝備體系建設,要完善應急管理法制建設,要建立科學的預防預警信息收集機制、應急救援組織實施機制、獎懲評估機制、協調保障機制等等。只有這樣以人民為中心去謀劃應急管理事業(yè),時刻武裝民本為先的應急管理思想,貫通上下“心有靈犀一點通”的理念,全國應急管理事業(yè)必將推向新的高度。

融合工作為要的應急管理機構,提升應急人“千里江陵一日還”的效率。新時代面臨新挑戰(zhàn),人民群眾對于公共安全的關切程度、感受程度以及期望值不斷高漲,應急管理部的組建就是化解這種矛盾和風險的。但應急管理部由安監(jiān)、消防、民政、地質、農林水等多個部門組成,為此,應急管理部門內部要組建科學的機構和部門履行職責顯得尤為重要。一是要上行下效。地方應急管理機構可復制應急管理部的管理模式,以上率下、上行下效。二是要融合為一。體制機制的融合有利于政令暢通、形成合力、統一作戰(zhàn),消除原來各自為政的管理弊端,加強對應急管理的整體謀劃、綜合統籌和標準統一,構建一支反應迅速、動作標準、能力全面的應急隊伍,打通安全生產、消防求援、民政救災、地質災害、防汛抗旱應急管理的大動脈,解決應急管理領域發(fā)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難題。機構組建后,要專常兼?zhèn)洌袑嵢诤先藛T和機構,切忌行合而神不合,整合而不融合,各干各的事,各唱各的調,不能形成戰(zhàn)斗整體。三是要強化領導。要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提升應急管理部門自身的職能權威性。要理順內部職能、權力和責任關系,使部門在應對突發(fā)事件中做到更多“放”、更好“管”、更優(yōu)“服”,以應急管理對象的統一、應急管理職能的統一、應急管理過程的統一,達到“千里江陵一日還”的效率,完成好黨和政府及人民的重托。

錘煉戰(zhàn)勝為宗的應急管理隊伍,培育應急人“化作春泥更護花”的精神。應急管理事業(yè)的發(fā)展必須要有一支許黨許國、報黨報國的應急管理隊伍,這支隊伍首先應該是組合型的,組建后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迅速進行錘煉。一是錘煉信念。加強理想信念教育,使這支隊伍時刻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初心如磐,使命如山,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勇挑重擔、經受考驗,用實際行動詮釋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二是錘煉紀律。隊伍必須實行半軍事化管理,加強專業(yè)化訓練,加強軍事化訓練,加強宗旨教育,加強黨政紀教育,加強作風建設,以訓練和紀律強素養(yǎng),不斷提高應急實戰(zhàn)能力。三是要錘煉本領。要自覺增強本領,認真學習應急管理、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救災等各方面知識,打牢全面、系統、專業(yè)的知識根底,并與實踐鍛煉緊密結合,在處急事、破難題中經受磨煉、增長才干。四是錘煉擔當。要強化責任擔作為,牢記“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自覺向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看齊,在重大政治考驗面前旗幟鮮明,在困難挑戰(zhàn)面前勇于迎難而上,打好化險為夷、轉危為機、防災減災的戰(zhàn)略主動戰(zhàn)。五是錘煉自覺。要培育舍我其誰的自覺,以“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念,做“化作春泥更護花”的使者,不辜負這個偉大的新時代,讓黨和人民滿意,做永不懈怠的“應急人”。

強化安全為福的應急管理宣教,干出應急人“詩堪入畫方為妙”的成就。俗話說:“未雨綢繆、防范于未然”,做好應急管理工作重要一環(huán)是要提高全社會的應急管理意識和應急管理能力,把政府、社會、個人這“三方力量”充分發(fā)揮到極至,第一時間內有效地預防、避險、自救、互救、減災等效果,把災情減少到最少。為此,普增安全意識、普造安全氛圍、普宣安全知識、普提安全能力、普控安全威脅、普及安全培訓、普惠人民群眾成為時代的需要。一是要抓好宣傳。應急管理宣傳要以“強化安全發(fā)展觀念、提升全民安全素質”為主旨,不斷營造人人講安全、個個想安全、事事要安全、處處為安全的氛圍,真正讓安全寫入每個人的靈魂,融入每個人的骨髓。二是強化教育。應急管理教育要以“強化自我安全理念、提升安全防范能力”為目的,做到人人會應急、個個能應急、事事要應急、處處可應急的效果,真正讓每個人對應急救援知識耳熟能詳,能應對突發(fā)事件。三是要搞好培訓。培訓要以“強化專業(yè)特長訓練、提升崗位能力”為方向,面向機關、企業(yè)、社區(qū)、鄉(xiāng)村等地開展,真正讓社會各階層的人增強應對突發(fā)事件的能力,使應對突發(fā)事件的成效最大化、最優(yōu)化,真正讓每個人感到安全感、獲得感與幸福感,從而使應急管理達到政府、社會、個人“淡妝濃抹總相宜”式的襯補效果,那么我們在建設美好的幸福生活中,就一定能守住安全底線,一定能取得“詩堪入畫方為妙”的應急管理成就。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做為應急人,人民安全地美好生活就是應急人為之奮斗的所有。基層應急管理工作只有武裝好思想、融合好機構、錘煉好隊伍、強化好宣教,定能向人民交一份完美的安全答卷!(通訊員:楊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