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質的作文是需要融入自己真實的情感的, ,我們都知道作文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著語文成績的高低,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觀世界看中國作文通用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觀世界看中國作文篇1
徐霞客登臨黃山時贊嘆: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黃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黃山市境內,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它的自然美和自然文化世上罕見。
早聽說,黃山有許多奇石。去年,我和媽媽就去游黃山。到了那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仙人指路。一只“手臂”指向前方,一動不動的站在那里。只要有一陣風吹過,那只“手臂”就會左右擺動,真是太有趣了!過了一會兒,就到了仙桃石。他上銳中豐下削,色澤殷赤。好像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一個大仙桃,掉落在盤子里。夕陽下,仙桃石頂尖出現紅光,猶如一個熟透的仙桃。接著,我們到了猴子觀海。遠處看,有一個彎著背的物體,坐在石頭上;近處看,有一只彎著背的小猴子坐在石頭上,向遠處望去,好像是在觀海。然后,到了獅子峰。獅子峰簡直太逼真了。一只石獅子躺在大石頭上,這只石獅子不僅頭和身體這么巧妙,連眼睛和嘴巴也凹凸不平。最后,我們到達金雞叫天都。金雞叫天都,是有一組巧合形成的奇石組成的,因形狀像一只雞在叫天都,而得此名。它蹲在地上,好像等待黎明的到來,隨時準備鳴叫。黃山的石頭真奇妙,不愧是黃山奇石。
游玩黃山我流連忘返。不僅讓我感受到大自然的奇特,也讓我更好地理解,徐霞客說的這句話的含義。
觀世界看中國作文篇2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說:“洛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饼堥T石窟就開鑿于山水相依的峭壁間,自北魏孝文帝年間起持續(xù)大規(guī)模營造達四百余年之久,南北長達一公里,今存有窟龕二千三百四十五個,造像十萬余尊,碑刻題記二千八百余品,與莫高窟云岡石窟麥積山石窟并稱“中國四大石窟”。
奉先寺是龍門石窟規(guī)模最大藝術最為精湛的一組摩崖型群雕,因為它隸屬于那時的皇家寺院奉先寺而得名。那里的主佛盧舍那大佛是龍門石窟最大的佛像,高約十七米,面部豐滿圓潤,頭頂為波狀形的發(fā)紋,雙眉彎如新月,雙秀目微微凝視著下方,雙耳長近兩米,略向下垂。整尊佛像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婦女,令人敬而不懼。
萬佛洞是龍門石窟佛像最多的洞窟。洞內主佛阿彌陀佛端坐于雙層蓮花座上。在他背后還有五十二朵蓮花,每朵蓮花上都端坐著一尊供養(yǎng)菩薩,她們或坐或側,或手持蓮花,或竊竊私語,神情各異。洞內南北兩壁還整潔地刻有一萬五千尊小佛像,每尊僅有四厘米高。整個洞窟金碧輝煌,烘托出一種熱烈歡快萬眾成佛的氣氛。
最趣味的當屬賓陽北洞正壁的主尊佛像。這尊佛像因拇指風化,而食指中指間隙過大,頗似大家習慣擺出的剪刀手,所以被網友戲稱為“剪刀手”佛。其實,特殊的“剪刀手”手勢是一種極少見的佛教手印。
龍門石窟自建造以來受到的人為鑿破壞十分嚴重。唐武宗時期的滅佛運動,清末和民國初年的石窟造像被盜……再加上戰(zhàn)亂管理空虛,許多頭像碑刻浮雕被日本美國的文物商人收購。直到1961年,國務院公布龍門石窟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物才得以保護,20xx年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龍門石窟展現了中國北魏期至唐代最具規(guī)模和最為優(yōu)秀的造型藝術,代表了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它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結晶。
觀世界看中國作文篇3
蘇州園林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地方。今年五一,我終于來到了蘇州園林。
蘇州園林是指蘇州市境內的中國古典園林。蘇州古典園林溯源于春秋,發(fā)展于晉唐,繁榮于兩宋。其中周代有園林6處,漢代4處,南北朝14處,唐代7處,宋代118處,元代48處,明代271處,清代130處。1997年,蘇州園林中的拙政園、留園、網師園和環(huán)秀山莊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0年,滄浪亭、獅子林、耦園、藝圃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它們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蘇州園林風景各異,美不勝收。步入園內,我的目光被一座怪石林立的假山吸引了過去,那座假山造型奇特,上面有大大小小的孔洞。穿過假山,我走上長廊,長廊頂上有精美的壁畫,太陽的影子透過樹蔭灑落下來,我的心安穩(wěn)下來,細細品味著難得的寧靜。隨著腳步的節(jié)奏,感覺煩惱流走了,那時會有一種難以形容的滿足。微風拂過,水塘里的荷葉和著風聲低吟淺唱,露水如珍珠一般在荷葉上來回滾動。庭院里的鮮花從遠處看,星星點點,顏色眾多,還散發(fā)著陣陣清香。
長廊盡頭的亭子四角高高的翹起,像一頂可愛的帽子,遠處的亭臺樓閣古色古香。白色的長廊,紅色的房子,青色的房檐,郁郁蔥蔥的樹木,構成了一幅美妙的畫卷。
蘇州園林的風景美不勝收,是不朽的奇跡,也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
觀世界看中國作文篇4
時間如流水,一去不返?;貞浧鹗罴俚拿篮脮r光,我都會欣然一笑,而在這次暑假中,最令我難忘的,要數爬長城了。
暑假,我來到了首都——北京,我懷著好心情,在經過兩小時的車程后,我來到了長城,來看一看它的宏偉風光。
隨著微風,邁著輕快的腳步,踏上了長城。此時此刻,我高興、激動的心情簡直不能用語言來形容。我大步向前走,想進一步領略它的宏偉風光。一路上,我仔細地觀賞著旁邊的風景,站在長城上,望著那一座座連綿不絕的山峰,蜿蜒在山頂上的長城,就好似一條沉睡的巨龍,十分有氣勢。看著這些美景,我的心情非常愉悅。
一路上,時間像一只無形的手一般,慢慢把我的體力和精力都偷走了,使我從剛開始的斗志昂揚,變成了現在的垂頭喪氣。我慢慢地停下了腳步,靠著墻邊坐了下來,我的斗志開始喪失,心里想:哎,這一段長城還有那么長,怎么可能爬得完呢?此時,我就像一只泄了氣的皮球,身旁的樹葉被風吹得沙沙作響,就仿佛是在嘲笑我一般。就在這時,我想到了毛主席的名言“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薄笆前?!我怎么能遇到一點小事,就選擇放棄呢?”我自言自語道。于是,我重新站了起來,與之前不同的是,在我的心中,已經有了不輕言放棄的決心,我鼓勵著我自己,站了起來,重新面對困難。
我滿懷信心,踏著堅定地步伐向著最后一座城樓——北十二樓的方向走去,一路上,雖然有許多困難,但是,有許多美麗風景的陪伴,我的壞心情便隨風消散,任何困難都難不倒我,在我永不言敗的倔強下,就連威風凜凜的長城也給我讓出了一條路。在我的堅持下,終于到了北十二樓。站在城樓上,我望著這如畫一般的美景,我有一股莫明的成就感,這也讓我悟出了一個道理:在困難的時候不要放棄,因為勝利的曙光就在前方。
這個暑假,在這里就結束了。在暑假中,我不僅玩到了許多,同時也學到了許多知識。這次踏長城的經歷,使我記憶猶新、難以忘懷。也讓我明白了:堅持,是一種可貴的精神。
觀世界看中國作文篇5
是那秦時的銀鉤明月,是那秦時的崇山峻嶺,還是那秦時的巍峨長城。
悠悠往事,“大江東去,浪淘盡……”融入了千古歲月,凝入了古老長城。歷史定然記得萬里長城的輝煌,從山海關的老龍頭,到大漠黃沙的嘉峪關,綿延萬里似一巨龍盤臥在高山之巔。
今年春節(jié),我終于見到了魂牽夢繞的萬里長城。由山腰直伸山頂,駐下一座守哨戰(zhàn)士般的敵樓后,恰翻身向下折回山半腰,又驟然升起,至海拔近千米處,盤卷一個大彎,那酷似牛犄角,蒼勁雄壯又渾然天成。
站在長城上,腳下的方磚一路向前延伸,望不到頭。撫摸著城墻上的條石,指尖傳來粗糙的觸感。蒼天高遠,群山連綿,不由感慨萬千,我仿佛看到雄才大略的秦始皇正指揮著千軍萬馬,橫掃六國!又仿佛看到多少佝僂著身軀的腳夫在烈日下一步步的挪動,為宏偉的長城灑下熾熱的血與淚!
遠處的山林是黃的,點綴著若隱若現的紅楓葉,像是醉了一般。順著城垛往外看,幾個烽火臺在山峰上錯綜相連在一起。那蜿蜒的長城,如一條探首天際的巨龍,盤旋在綿延山峰之中。
再往上走,便來到烽火臺前??瓷先ゲ皇呛艽?,走進里面有很多門洞,中間的石階很陡,不費點力氣是絕對上不去的。來到烽火臺的二層,用石磚砌成的正方形的平臺應該就是巔峰火的地方。我站在平臺上,眺望兩側的敵樓和望亭,仿佛聽到了當年吹響那出征的號角。
這正是奇特的慕田峪關臺建筑。慕田峪關與居庸關、山海關、嘉峪關等都不一樣,正關臺由三座空心敵樓構成,互相通連并肩矗立,兩側的敵樓較小,中間的敵樓比兩側的大一些,三座敵樓之上有三座望亭,關門不設正中,而是設在關臺東側,進出關臺也是兩邊的敵樓設門,這種獨特的關臺建筑在萬里長城上也實屬罕見。
走上臺階,向回望,整個長城盡收眼底。那氣勢,如驚天動地,氣壯山河之雄偉,如同放眼整個天下。
這里的長城,吸引了好多來自五湖四海的外國友人,雖然聽不懂他們在說什么,但是從他們的表情中我看到了他們被長城深深吸引,深受震撼。大家盡情的跳躍,盡情的奔跑,歡聲笑語在城墻上久久回蕩。
此時此刻,一種民族自豪感在我心中油然而生,這才是我們中華上下五千年的偉大文明。
庚子佳年,春滿九州。望著遠處的烽火臺,我熱血沸騰,我想高聲呼喊,我愛萬里長城,我愛這片土地!
觀世界看中國作文篇6
悠悠的往事,融入了千古歲月,凝入了古老的長城。世界上,幾乎無人不知道萬里長城的輝煌,從山海關的老龍頭到大漠黃沙的嘉峪關,綿綿起伏的萬里長城像一條巨龍盤臥在高山之間。
20_夏季,在媽媽的老家,我第一次見到了夢寐以求的萬里長城。它從山腰直伸山頂,每隔幾十米就有一座守哨戰(zhàn)士般的烽火臺,烽火臺很高,也很寬,整座長城看起來既雄偉又壯觀。站在長城上,腳下的方磚一路向前延伸,望不到頭。撫摸著城墻上的石頭,指尖傳來粗糙的觸感。群山連綿,不由感慨萬分,我仿佛看到了秦始皇正指揮著千軍萬馬,橫掃六國。又仿佛看到了多少百姓正彎著腰搬著一沉重的磚頭,在熾熱的太陽下一步步地挪動著,為高大雄偉的長城灑下了血與淚,一顆顆豆大的汗珠都滴在了大地上。
遠處的山林是碧綠色的,被若隱若現的紅楓葉點綴著,美輪美奐。順著城垛往外看,幾個烽火臺映入我的眼簾。那蜿蜒的長城,如一條長長的巨龍,盤旋在綿延山峰之中。再往上走,來到了烽火臺前。烽火臺看上去不是那么高,但是絕對不矮,走進去里面有很多門洞,中間的石階比較陡,不費一些力氣絕對上不去。來到了烽火臺的第二層,用石磚砌成的正方形的平臺應該就是發(fā)信號點火的地方。我站在平臺上,眺望兩側的烽火臺及長城,仿佛聽見了秦朝吹響那出征的號角。
在下臺階時,往回望,整個長城盡收我的眼底。那雄偉的氣勢,如驚天動地,氣壯山河之雄偉,真是讓人感慨萬分!這里的長城還吸引了來自五湖四海的外國友人,雖然,我并聽不懂他們說了些什么,但是從他們的表情中我讀懂了震撼。大家都盡情地跳躍,盡情地說笑,歡聲笑語在城墻上回蕩。此時此刻,一種民族自豪感在我心中油然而生,這才是我們中華上千五千年的偉大文明。
“我們該回去了”,媽媽的話把我拉回了現實,我整理思緒,但心情仍然久久不能平靜。我熱血沸騰,我想高聲呼喊,我愛萬里長城!我愛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