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寫作文時,我們要避免重復和啰嗦,注意言之有物、言簡意賅,寫作文是一種對自己思考和觀察,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世界,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祭祀類的作文7篇,供大家參考。
祭祀類的作文篇1
雨是清明最真的代表,雨亦是思念的載體,它載著千千萬萬的思念從天而降,雨落到土中,滲到土中深出,化作一滴滴甘露滋潤著地下人,那久旱的種子,那久旱的心。為他那久旱的心中萌上一顆思念的種子,讓他有百感孤獨的心長出一片綠野、讓他能與我們有著一絲一毫的牽掛,讓他心中有著一絲一縷的思念。
墳前的親人們固然是悲痛的,因為他們的親人離開他們而去,把他們的思念都帶上了天國。他們思念著……墳前的人也曾抱怨過、但他們卻始終也不明白地下人也正思念著他們啊!不明白地下人的痛!雨一直下,一絲,兩絲,三絲,形成一滴滴冰冷的水滴痛滴在小草上,最終變成地下人那苦苦相思的淚水,那不是小草在流淚!是地下人在流淚啊!這淚水晶瑩剔透,這淚水里飽含著相思之苦。世上最悲的事情也莫過于此了。明明思念卻不能相見。帶下人的淚水仍不斷地流著,在地下匯成了一汪相思的苦水。這汪苦水沖破限制,分成無數(shù)條支流,流到他親人的身邊,流到他家的院子,流到了他的家里……他的心中也有著無數(shù)的思念和牽掛呀!
在這無言的清明里,雨成了他們的相思的工具借著雨他們互相了解,借著雨他們互相安慰。使彼此的心里都能些許的安慰。使彼此的心里都得到對方的思念……
那漫天飛舞的相思雨。將世間中的人和他們所相思的親人融會在同一片天地中、把整個世界沉沒在了思念之中。啊悲傷的清明!有誰能不被這思念雨所感化,被這場雨所洗禮的人都顯得多么的清晰,他們都顯出了自己內心最真魂!
正因為這場清明雨、把相思的人們都牽在了一起。
祭祀類的作文篇2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星期二學校大隊部組織三年級的同學一起去烈士陵園掃墓。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穿過大街小巷,走向府山烈士陵園。
大約步行了十五分鐘,同學們便到達了目的地。拾級而上,舉目望去,石碑正面雕刻著八個剛勁有力的大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右邊則是“浩氣長存”,左邊為“萬古流芳”。
石碑下還圍著許多花圈,那潔白的布條漫天飛舞,像淚水似的在為革命烈士哭泣。旁邊郁郁蔥蔥的樹木沙沙作響,仿佛也在為烈士們嘆息。接著主持老師講解和歌頌了革命烈士們的英勇事跡,同學們肅穆地聆聽著,也為我沉重的情懷增添了很多悲傷。
“請大家默哀三分鐘!”主持老師說到。同學們都低下了頭,沉默不語,我還一直思考:革命烈士們用鮮血染紅了國旗,使我們的祖國變得繁榮、富強;烈士們用生命換來了我們現(xiàn)在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可有些學生卻沒有好好珍惜這份幸福,成為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公主”、“小皇帝”。想到這里,我感到羞愧,下定決心要好好學習,勤儉節(jié)約,發(fā)憤圖強,成為國家的棟梁。
“默哀完畢!”主持人說道,“現(xiàn)在請大家唱國歌!”,同學們斗志昂揚,氣勢洪亮,這一次我唱得格外洪亮、有精神。我想讓烈士們知道,他們的后代并沒有辜負他們的期望。
掃墓活動結束了,我們該回學校了,我們依舊從那狹窄的小路穿過,但我沉默不語,內心卻在思考:我們應該更加努力地學習,盡自己最大的力量回報社會,把祖國和紹興建設得更加美好、富強!
編輯推薦
祭祀類的作文篇3
我聽大人們說:清明節(jié)掃墓不能正清明去,只能前三天或者后四天去。
在清明節(jié)的前一天,我和姑姑還有爸爸媽媽一起去鄉(xiāng)下給先輩們掃墓。這不僅讓我想起了“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魂?!边@首詩,昨天還是陰雨蒙蒙,今天卻陽光燦爛、萬里無云,老天爺好似開了眼似的。我們來到一家店里,買了一個黃澄澄的大菠蘿和一個穿著亮晶晶外衣的大紅燈籠還有鞭炮紙錢冥幣……接著我們就開車出發(fā)了,由于鄉(xiāng)下在修路,路面凹凸不平,我們一路上走走停停,好不容易才到了鄉(xiāng)下老家,鄉(xiāng)下年邁的奶奶早已給我們準備好了香噴噴可口的飯菜,我們吃過飯,立即拿起買好的清明鞭炮等,上山來到爺爺婆婆公公的墳墓前,給爺爺上香的時候,我不禁想起了爺爺活著的時光,爺爺在我兩歲的時候得了癌癥,所以爺爺幾乎每天都在與病魔戰(zhàn)斗、反抗。但是,爺爺?shù)哪樕先匀粧鞚M了笑容。應為勇氣和自信,得了癌癥的爺爺卻活了6年。所以,我認為自信和勇氣是天底下最好的良藥。然后,我們就把紅燈籠、紙錢和冥幣掛在了爺爺?shù)膲炆稀W敔斣谔焯美锘畹糜淇煨腋?,遠離疾病永遠健康。接著,我們又來到婆婆公公的墳上,將祭品一一供上,祝他們過得健康幸福。
再見了爺爺,再見了婆婆公公,你們這一張張慈祥的面孔,我永遠不會忘記,明年清明我再來看你們。
祭祀類的作文篇4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jié)到了,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回老家掃墓。在路上,我看到了好多外地的車,爸爸說那是人們從外地趕回來掃墓的。
到了老家,我們去集市上買了鮮花和小樹苗。我好奇地問媽媽:“街上那么多賣紙錢的,為何我們只買鮮花和樹苗,而不買紙錢去燒呢?”媽媽說:“因為墳墓都是在莊稼地里,燒紙錢很容易引起火災,而且燒紙錢不光浪費紙張,還會污染環(huán)境。所以我們不燒紙錢,只獻鮮花,另外種樹在墳墓上,還可以美化環(huán)境,這樣即寄托了我們對祖先的哀思,又美化了環(huán)境,一舉兩得啊?!?/p>
我們到了墓地,把鮮花獻在了墳前,我和爸爸一起把小樹苗種在了墳前。爸爸還挖了一些土覆蓋在了墳上,我問奶奶為何要這樣做,奶奶說:“民間有一個說法,墳墓是死者的房子,時間長了房屋會漏雨的,因此每到清明的時候,子孫都要給先人的墳上添上一些土,以免漏雨。這即使是迷信說法,但也是子孫表達哀思的一種做法?!弊詈笪覀兿茸嫦染狭?個躬,然后離開了。
通過這個清明節(jié),我學到了很多關于清明文明祭掃的知識。
祭祀類的作文篇5
清明時節(jié),也是人們?yōu)橐压视H人掃墓寄托哀思的時候。近年來,一些地方市場出售的祭品五花八門,千奇百怪,有紙自行車、電腦、轎車、別墅等。人們在焚燒這些祭品時,不僅污染空氣,還會埋下火災隱患。掃墓者一定要強化防火意識,不帶火種上山,不在林區(qū)或雜草較多的墓地焚香燒紙,燃放鞭炮。發(fā)現(xiàn)火災隱患應主動排除,發(fā)現(xiàn)火情應立即報警,避免火災發(fā)生。
獻一束鮮花,種一棵樹,同樣可以寄托哀思。
倡導環(huán)保祭祀,共建美好家園。倡導市民改變傳統(tǒng)的骨灰安葬觀念,樹立綠色殯葬新風尚。積極采用樹葬等不占地或少占地的新型骨灰安葬方式,提倡不留墳頭、不立墓碑,反對亂埋亂葬及建設豪華墓、家族墓,節(jié)約土地資源,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
清明祭祀無論是選擇燒紙、燒元寶還是植樹、獻花、放風箏,那份思念的心是一樣的,但后者無疑更環(huán)保、文明,我希望以后這樣文明的祭祀方式更多一些,也讓清明節(jié)更“清明”。我相信,清明的文化內涵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必將更為豐富、更加多彩。
懷念故人,珍惜生者。朋友們,讓大家行動起來,從現(xiàn)在做起,從你我做起,倡樹新風,保護環(huán)境,用文明祭奠的實際行動,共同度過一個文明健康、節(jié)儉環(huán)保、安全有序的清明節(jié)!
祭祀類的作文篇6
中國有很多傳統(tǒng)節(jié)日,比如:春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等等。今天讓我來介紹一下我的家鄉(xiāng)是怎么過中元節(jié)的。
中元節(jié)又稱“鬼節(jié)”、“七月半”,被佛教稱為“孟蘭盆節(jié)”,中元節(jié)在農(nóng)歷的七月十五,站分也有在農(nóng)歷的七月十四日過的,節(jié)日這天,人們會帶上祭品到祠堂中去祭奠“祖先”,與清明節(jié)上墳差不多。
我們家鄉(xiāng)的中元節(jié)在農(nóng)歷的七月初旬就開始了,一直到農(nóng)歷的七月十五日結束。我們家鄉(xiāng)的中元節(jié)一般都定在七月八日。在這天上午大人們就到祠堂中做準備,如:將祠堂打掃干凈,把八仙桌擦干凈,買好過節(jié)要用的紙錢和祭拜要用的瓜束等。在傍晚時分將八仙桌放在祠堂正中間,把香爐放在八仙桌的上方,桌子左右兩邊放上長筧,桌子正下方放上一個盆子用燒紙錢約。
準備完畢,我們小朋友會洗過澡跟著爸爸媽媽來到祠堂,由家中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帶頭引著我們去外“接客”。接到祠堂后我們們就會放鞭炮和鞠躬拜祖,拜完祖后大人們會坐在一起商量哪一天輪到自己家去“接待祖先”。輪到我們家接待“祖先”那天媽媽會在早上和中午做上豐盛的早餐和午飯去招待“祖先”,下午四點左右?guī)宵c心和茶水再去祭拜一次。一直到農(nóng)歷七月十五日傍晚時分,大家?guī)е銧T和冥幣封的“封包”去祠堂燒包。大家再次放上瓜果、祭品祭拜“祖先”,等祭完才算把祖先送走了,中元節(jié)巴就過完了。
中元節(jié)是為了讓人們記住“祖先”的節(jié)日,我覺得我家鄉(xiāng)的中元節(jié)有特色,對于小朋友來說還挺有趣!
祭祀類的作文篇7
七年前,我還是一個小孩子,不懂得太多,生、離、死、別。姥爺去世七年了,對他外貌記憶已模糊,記得的是那些事,關于他疼我、愛護我、關心我的所有事。我不敢保證我還對那些事記憶猶新,因為,他帶給我的太多,多到我數(shù)不清,也道不盡,我甚至都還不知道怎樣報答他種種,他就沒再給我機會。但他讓我感到,清明雨上,微雨不涼。
媽說過,姥爺很高,說他當時是村子里最帥的人。姥姥也很漂亮,人們都說他們是天造地設的一對。誰能想到,這樣一個人,也是經(jīng)歷過許多的。姥爺在我心里有好多面,每一面都詮釋了他的性格。姥爺青年時曾參加過淮海戰(zhàn)役,同村的壯年男子去了好多。姥爺給我的那一面是鐵骨柔情。戰(zhàn)爭時,姥爺因腿疾要離開戰(zhàn)場。離開前,姥爺?shù)膽?zhàn)友也是同鄉(xiāng)的兒時好友命垂一線,戰(zhàn)友叫姥爺走,不要管他了。姥爺不聽,照顧他一直到戰(zhàn)爭結束,從未離開。
還記得兒時,每次回姥爺家,他就會走到院子中央,拍拍那輛高大而又老成的自行車,說;“走,我?guī)闳ベI吃的。”記得我坐在他的車座后面,聽到他自行車在凹凸不平的黃土地上吱呀吱呀的叫,我想,又該上油了吧。當我抱著一大包零食蹦蹦跳跳地出現(xiàn)在媽媽面前,姥爺?shù)淖孕熊囈呀?jīng)停好放在院子里,姥爺就拍拍褲腳上的土,笑著坐到對著門的那把椅子上。這一面,是在我心中永不陳舊的疼愛。
七年了,七年了,所有記憶都該模糊,這些事,我怎么總是想起呢?那天姥爺躺在病床上,我說:“姥爺好了可要給我買糖呢!”六歲的孩子懂些什么,現(xiàn)在想起,就覺得我的話多么荒.唐可笑,那可是一個突發(fā)腦血栓的病人啊。可當時,醫(yī)生說,病情已經(jīng)穩(wěn)定,什么事也沒有了啊!一切怎么那么突然!姥爺出殯前,六歲的我還不懂得生離死別,我一臉茫然地被媽媽帶到那里,我竟然沒有一點感覺。媽媽當時哭著對我說:“你怎么了,怎么不哭啊!”我怎么了,我當時在想什么,我怎么什么都不知道!七年,我無數(shù)次的后悔當時的自己,可是,往事已被風輕輕帶走,回不去了。
有人說,清明憶、憶故人。姥爺不是英烈,他是我記憶中鮮活的一面。他有我夢中的故事,還有他教給我的精神。他沒有轟轟烈烈的故事,他是幾億中國人民中的一份子,但我在心里,他是那幾億星辰中最閃亮的一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