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子材事跡心得體會6篇

時間:2023-03-04 作者:Iraqis 事跡材料

心得體會就是將學習或者生活中獲得的啟發(fā)用文字記錄下來的重要文體,寫心得體會是一件可以記錄我們真實想法的事情,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馮子材事跡心得體會6篇,供大家參考。

馮子材事跡心得體會6篇

馮子材事跡心得體會篇1

_從業(yè)23年來在崗位上一直兢兢業(yè)業(yè),從未發(fā)生過一起不安全事件,在工作期間,他總是科室上班來的最早的,下班最晚的那一個。自“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fā)以來,_更是沒有畏懼,毅然“撲”在了工作上。在戰(zhàn)“疫”期間,_全身心投入到抗“疫”的事業(yè)之中,為員工分發(fā)抗“疫”物資,關心員工個人身體狀況,統(tǒng)計科室員工體溫信息,積極幫助新員工熟悉工作,我們都笑稱他是飛行區(qū)安檢部監(jiān)護二科的“大管家”。

黨性深入骨髓防控親力親為

作為一名資深黨員,_嚴格遵守黨的綱領,履行中共黨員的義務。20__年4月,非典疫情在社會上蔓延。當時的_積極組織員工做好個人疫情防控工作,對全體員工開展科學的宣傳教育,穩(wěn)定員工思想情緒,保障了航空器監(jiān)護工作正常有序的進行。在今年的“新型冠狀病毒”抗戰(zhàn)以來,_將抗擊非典時的經(jīng)驗傳遞給又一代安保,使得新一代的安保人在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戰(zhàn)“疫”時,用恪盡職守、團結一心的精神為打好這場疫情防控戰(zhàn)做足了準備。

作為科室里的“老大哥”,科室中大大小小的事情只要遇到不明白、不理解的地方,通常都會去尋求楊哥的幫助?!皸罡纾@個怎么做啊?那個去哪找啊?我這個表格該去找誰簽字啊……”因為_是科室里資歷最老,經(jīng)驗最為豐富的老同志。在這次疫情爆發(fā)之際,各類與疫情有關的數(shù)據(jù)、表格,_都親自把關,確保數(shù)據(jù)的精準,我們常常會開玩笑的說:“楊哥,你撐起了我們科室的一片天?!彪m是一句笑談,但這句話卻深深的展現(xiàn)了_在同事們心中的重要地位。

行事以人為先責任奮勇?lián)?/p>

“楊哥,今年您又值班,您不想跟家人做一起吃個除夕團圓飯嘛?”范曉萱問道。_回答說:“想啊!年年都想啊!但是我家離得近,崗位上這群孩子們都離家遠,很長時間都不能和家人團聚一回,先讓這群孩子們回家團聚團聚吧!”在今年的新春之際,_常常是首先考慮別人的感受,卻殊不知自己已經(jīng)是個年過5旬老同志,他將除夕團圓的機會又留給了科室的其他人,勇?lián)麓骸爸蛋唷比蝿眨瑓s在電話中這樣對他的妹妹說:“妹子,我這邊工作太忙了,咱爸這次復檢結果咋樣,一切還好吧!”

在工作的這些年,_憑著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和對工作負責的態(tài)度贏得了同事們的一致好評,也曾多次受到科室領導的表揚,是科長眼中的好員工,員工中的“老大哥”。工作之余,_還會常常利用時間去學習,閑暇之余也會寫寫文章來記錄自己的日常生活。我曾問_:“您為什么這么好學?”他說:“汗水與努力不會辜負年華,也會給予你應得的收獲?!被蛟S這就是他奮勇向前的動力。

馮子材事跡心得體會篇2

張桂梅創(chuàng)辦女子高中的初衷是為了解決眾多適齡失學女孩的上學問題,幫助她們走出閉塞的村落,去追尋屬于自己的青春和夢想??僧敓o法保障學生安全的時候,何談追逐夢想?

對此,為保障新招收100名學生的安全,張桂梅便帶著全校的女老師和學生一起走進了教室,利用桌椅晚上搭成簡易“宿舍”,白天教學,晚上休息。同時,又安排學校里的男老師在教學樓的樓梯間搭起“木板床”,輪流值守校園安全工作,全體教師為學生筑起了安全保障第一關。

當張桂梅決心要創(chuàng)辦女子高中之時,便知其一路坎坷,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全校僅有的17名教職員工中有9名相繼辭職離開,100名學生有6名提出轉學,這些情況讓創(chuàng)辦女子高中初期本就步履維艱的張桂梅更是雪上加霜。

只招收貧困家庭女孩?免除學雜費的辦學制度?女子高中能否辦得下去?面對社會上的質疑聲,張桂梅鼓勵大家:“留下的8名老師中有6名共產黨員,只要黨員在陣地就在,女子高中這塊教育扶貧陣地一定守得住。”

張桂梅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yè);如果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

所以,即使遇到再多的挫折,她也沒有放棄建立女子中學的決心。

馮子材事跡心得體會篇3

我們要以學習先進典型為標桿,對照黨章、準則、條例查找差距、檢視剖析好自身存在問題,作為一名黨員干部,我們要以張桂梅同志為榜樣,懷著心系群眾、服務人民的公仆情懷,發(fā)揚銳意改革、勇于開拓的創(chuàng)新精神,端正扎根基層、勤奮敬業(yè)的務實作風,踏踏實實的做好自己的工作。

20多年來,張桂梅同志始終牢記黨的宗旨,秉持為民情懷,保持著鑄魂育人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堅守,用愛心培育愛、激發(fā)愛、傳播愛,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只要我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臺上” 的諾言。

1975年12月,張桂梅響應黨的號召,從黑龍江來到云南支援邊疆建設,在此后的時間里,她把全身心獻給了祖國西南邊陲貧困山區(qū)的教育事業(yè)。1996年,丈夫去世后不久,張桂梅放棄了在大理優(yōu)越的工作環(huán)境,申請調到深度貧困山區(qū)華坪縣。從此,她不是一步步走向大城市,而是一步步走向山區(qū)、民族地區(qū)、貧困地區(qū),越走越偏,越走越苦。來到華坪后,她放棄進入全縣條件最好的華坪一中,選擇在全縣師資最弱、條件最差的民族中學任教,并承擔起4個畢業(yè)班的語文和政治課教學任務。沒人喜歡艱苦,張桂梅也一樣,但她卻選擇了艱苦,她說:“艱苦的地方更需要我?!币舱窃谶@個過程中,她越發(fā)感受到做好民族貧困地區(qū)教育工作的重要。

馮子材事跡心得體會篇4

屬于青春的歷史歷歷在目,充滿朝氣的精神振奮人心。中國青年運動史,是廣大青年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義無反顧投身革命、建設、改革事業(yè)的奮斗史。一代人有一代的青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際遇,哪怕歷時百余年,五四精神也必將穿越時空的阻隔,激勵當代青年特別是青年干部勇?lián)鷼v史使命,讓青春和熱血在接續(xù)奮斗中綻放出更加耀眼的時代光芒。

經(jīng)過五四運動的熏陶,越來越多的愛國進步青年將馬克思主義作為爭取民族解放的思想武器。進入新時代,青年干部當從先輩手中接過信仰的火炬,守初心、擔使命,增強對馬克思主義的情感認同和理性認識。要自覺運用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深刻認識21世紀馬克思主義,持續(xù)在真學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切實做到學以鑄魂、學以提能、學以致用,進而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敢作敢為、善作善成,努力實現(xiàn)奮斗目標。

堅定不移的信仰是“指南針”,保證在干事創(chuàng)業(yè)途中路線不變、方向不偏;過硬的能力本領是助推器,確保事業(yè)發(fā)展始終蹄疾步穩(wěn)、日行千里。青年干部大多是從“家門”到“校門”再到“機關門”的“三門干部”,理論功底是有的,但一進入“實戰(zhàn)”往往會面臨“老虎吃天,無從下嘴”的情況。因此,青年干部必須將提高自身能力本領作為當務之急,既不好高騖遠,也不妄自菲薄,正確看待自身能力短板和本領差距,立足崗位職責,提升履職能力,練就過硬本領。要放下架子、摘下帽子、沉下身子,主動向群眾拜師學藝,在服務群眾中學習,在學習中服務群眾,扎實提高做好群眾工作的能力本領,真正將群眾工作抓具體、抓深入、抓出成效。要葆有充沛頑強的斗爭精神,在各種風險、挑戰(zhàn)和困難面前“不畏浮云遮望眼”,“亂云飛渡仍從容”,做到敢發(fā)聲、能發(fā)聲、會發(fā)聲、發(fā)好聲,以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斗”出一番經(jīng)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

青年關鍵是要清廉。新時代的青年干部,普遍有著較為優(yōu)越的學習、生活和工作環(huán)境,面臨的誘惑和考驗也更多,如果沒有明辨是非的定力,只見利而不見害,只見餌而不見鉤,就容易被糖衣炮彈蒙了眼、迷了心,最終一失足成千古恨。古語有云:“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鼻嗄旮刹恳郧趦€節(jié)約的“閘門”,關住欲望的洪水猛獸,做到以儉立德、以儉修身、以儉從政。要樹立積極健康的交友觀,自覺凈化自己的朋友圈,親君子、遠小人,多交見賢思齊的益友,多交咬耳扯袖的諍友,絕不交溜須拍馬、唯利是圖的損友,堅決防止朋友圈成為利益圈、腐敗圈。要始終保持“行于當行、止于當止”定力,涵養(yǎng)政治定力、紀律定力、道德定力、拒腐定力,不翻圍墻、不抄近路、不闖紅燈、不越底線,干干凈凈做人,清清白白為官,以實際行動擦亮青年干部的清廉底色。

馮子材事跡心得體會篇5

說到奉獻,你會想到誰?是“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屈原,還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還是“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陸游?

她堅守為人師表、立德樹人,愿做一名有溫度的“領路人”。

在思想上,她忠誠黨的教育事業(yè),不忘“為黨育人”初心,牢記“為國育才”使命,有強烈的愛國精神和奉獻精神;在工作中,她本著學校利益高于個人利益,堅定個人利益服從學校利益的信念,兢兢業(yè)業(yè)、勤勤懇懇做工作;在生活里,她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以自己的“言”為學生之師,“行”為學生之范,言傳身教,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

她信仰以愛之名、用心育人,甘做一名有溫度的“暖心人”。

華坪縣的學生,有些是留守兒童,有些是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甚至還有些是孤兒。為了做到特殊學生排查到位、困難學生幫扶及時,放學之后,她經(jīng)常抽空去學生家里串串門,和家長拉拉家常,聊聊育兒經(jīng)。一天天的接觸,一戶戶的走訪,她很快摸清了班里每位學生的家庭情況,掌握了困難學生的第一手資料,為后續(xù)幫扶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憑著自己對工作的一腔熱血,對學生無微不至的照顧,無兒無女的她成了華坪兒童之家眾多孤兒的媽媽。

她深感教育扶貧、責無旁貸,望做一名有溫度的“扶智人”。

愿以寸心報華夏,且將歲月贈山河。作為人民教師,我愿以張桂梅老師為楷模,一支粉筆傳授知識,兩袖清風嘔心瀝血,三尺講臺立德樹人,四季耕耘無怨無悔,在清貧中收獲純真,在奉獻中享受安樂。

馮子材事跡心得體會篇6

開學來,學校組織全體教職工認真學習了孟二冬同志的事跡,全體教師的心靈又一次得到洗禮,他高尚的師德,樂于奉獻的精神震撼了我們每一位教職工。

我們作為孟老師的同行,感到鼓舞和驕傲。他的事跡體現(xiàn)了中國知識分子,體現(xiàn)了知識分子的平凡與崇高。他是廣大教師群體的一個代表,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身上集中體現(xiàn)了當代知識分子的高尚的品格。

世界上有一種力量,看不見,聽不著,卻可以打動人心,感化世界。這是一種師道的力量,是我們這個社會傳承已久的精神血脈。

孟二冬教授是一個為人師表、道德高尚的人?!八刮挠袀鳎瑢W者有師?!弊鳛橐幻處煟隙淌谏砩辖钢鴰熣叩牟┐?、尊嚴與熱情。孟二冬教授是一位“沉得下來”“鉆得進去”的學者。他又是一位甘為人梯的教學者?!吧平陶咭圆痪胫忭氝t久之功?!痹谒V情的講壇上,孟二冬教授為學生盡心盡力,不知疲倦。孟二冬教授是一位斗志昂揚的勇士。在他的生命遭遇到殘酷的病魔時,人性的可貴與輝煌愈加迸發(fā)出耀眼的光芒。他的生命之河,無論是風平浪靜,還是急流險灘,永遠保持著一份讓人心儀的恢宏而又恬靜之氣。孟二冬花費了7年時間寫就的100多萬字的《登科記考補正》,令人深有感觸。在當今這個市場經(jīng)濟的時代,還有人踏踏實實的花時間去做這種扎實的學問,實在是令人欽佩的,即使他不去支教石河子,即使他沒有病倒在講臺上,他也是一個用人格感動社會的高尚的人。聯(lián)想到今天一些教師不能安心做研究,不能將心思放在講臺上,再對比孟二冬同志高尚的人格,讓人感到如此的震撼。

我們都知道孟二冬老師為人師表,恪盡職守,教學中有高度的責任感。這背后是什么力量在支持?是愛心,對學生的無比關愛之心。這是當教師的最可貴的品質。

20xx年3月,孟二冬教授從日本教書回來不久,主動要求到石河子大學“支邊”。到那里大約2個星期,就感到嗓子嚴重不適,平時他的嗓門很大,這時不得不使用麥克風了。后來醫(yī)生要他“禁聲”,但他擔心完不成教學任務,還是要堅持,每周10課時。他已經(jīng)很痛苦了,但考慮的是到新疆一趟不容易,不能讓學生拉下課。他的心始終放在學生身上!4月26日上午上完最后一節(jié)課,孟老師在學生的掌聲中踉蹌走下講臺,咳出血來了。診斷后讓醫(yī)生大吃一驚。孟老師為什么堅持?也不是知道得了癌癥還不理會,大概他以為是比較嚴重的炎癥,所以還是教學重要,堅持下來了。這主要是出于教師的責任感,里邊又含有一顆對學生的“愛心”。有對學生的關愛之心,才有這種高尚的責任感。他在石河子大學任教才2個月,但和學生的關系就非常融洽,報上登有學生對他的那種關切與愛戴,是對孟老師愛心的回報,很是感人。

孟老師對學生的關愛是非常自然的,是一種人格的流露,并非簡單的職業(yè)要求。他指導研究生的學習非常有耐心,每次給學生評閱論文,都會提出大量具體的修改意見。甚至指導本科學生做學年論文,也一絲不茍,認真輔導,連一條注釋也要推敲,甚至還親自為學生找資料。更感人的是,就在他第二次手術的前一天,還把新入學的研究生叫來,在病床上為他們上課。這些盡責敬業(yè)的行為,都體現(xiàn)著一種難得的愛心,一種對學生的無比關愛之心。

現(xiàn)在有的教師太忙,學生又多,根本沒有多少精力關照學生,“放羊”現(xiàn)象嚴重。相比之下,孟老師這種克盡職守、為人師表的精神以及支撐這些行為的愛心就特別可貴,也特別值得提倡和學習。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富足,各種各樣物質產品都在不斷增加,但愛心似乎在減少。我們有鮮花、有金錢,有汽車、房子等等,如果缺少愛心,就如同生活在無味的沙漠中。愛心是那樣寶貴,現(xiàn)在又有短缺的趨勢,所以孟二冬顯得可貴,他的確是我們的楷模。

孟二冬的事跡讓我的精神境界也得到提升,我一定要用孟二冬同志的精神,時時鞭策自我,升華自我,做一個讓人民滿意的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