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十二年級音樂教案5篇

時間:2023-04-11 作者:Indulgence 備課教案

教案在撰寫的過程中,老師需要考慮講授內(nèi)容要點,為完成一份教案,想必教師一定都費盡心力了,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對十二年級音樂教案5篇,感謝您的參閱。

對十二年級音樂教案5篇

對十二年級音樂教案篇1

教學內(nèi)容

游 戲

3課 時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一、模唱法學習歌曲《火車開了》,通過錄音與教師范唱,引導同學用

輕巧的聲音,清晰準確地演唱歌曲。

二、學習用歡快活潑的動作表示自身感受到的意境與情感,要求同學個

人設計扮演歌曲的方式方法,并養(yǎng)成聽音樂做動作的習慣。

三、結合自身的感受填寫節(jié)奏,并能整齊地讀出三聲部節(jié)奏。

重點、難點

1、學唱歌曲《火車開了》

2、扮演歌曲《火車開了》

3、三聲部節(jié)奏練習

教具準備

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一、常規(guī)練習

1、隨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chuàng),無規(guī)范動作要求,但要引導同學跟隨音樂節(jié)拍或節(jié)奏)。

2、復習前課內(nèi)容、扮演和唱。

二、新課學習、

1、投影出示組圖、火車叫聲、大車輪轉動聲;大車輪的小車輪的轉動聲,

2、先研討各種聲響,再把節(jié)奏填寫完整;

3、分組讀各組節(jié)奏,再合。[可進行漸強(火車來了)漸弱(火車開走了)的練習以增強興趣感。]

4、錄音范唱歌曲《火車開了》。要求同學小聲模唱學習歌曲。提醒同學,在唱的過程中邊唱邊輕輕擊拍。

5、、教師范唱歌曲《火車開了》,邊唱邊擊拍,引導同學隨教師的范唱輕輕擊拍,并提醒同學注意歌曲的準確性。

6、通過自編游戲扮演歌曲《火車開了》,鼓勵同學自創(chuàng)動作,并從同學的自創(chuàng)動作

中選編成歌扮演進行扮演活動。

三、小結、鼓勵與褒揚,指出缺乏之處。

教學隨筆

教學內(nèi)容

游 戲

課 時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一、通過欣賞樂曲《火車波爾卡》,感受體驗樂曲鮮明的音樂形象,并

即興扮演,體驗隨意做動作的感受。

二、以歌曲《火車開了》音樂為伴奏,結合歌謠,歌詞組成“開火車”

三、游戲活動,引導同學主動參與、積極投入游戲活動中。

四、通過自主創(chuàng)編動作扮演,增強同學的自信心,激發(fā)同學的編創(chuàng)熱情。

重點、難點

1、欣賞樂曲《火車波爾卡》

2、游戲《火車開了》

教具準備

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一、常規(guī)練習

1、隨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chuàng),無規(guī)范動作要求,但要引導同學跟隨音樂節(jié)拍或節(jié)奏)。

2、復習前課內(nèi)容、扮演和唱。

二、新課學習、

1、欣賞樂曲《火車波爾卡》。

1)初聽,啟發(fā)同學邊聽邊進行音樂想象;想到什么?并說說;后引導同學通過樂曲軼事的簡介,說說樂曲中的火車是怎樣開的。

2)復聽,鼓勵同學進入角色地進行扮演,(教師可稍作引導性動作引導同學參與即

興扮演)

2、開火車,游戲《火車開了》。

3、歌謠學習,要求讀拍準確、清晰;

4、講清游戲規(guī)則,先分組,再要求每人準備好自身要報的站名。

5、分組練習,教師分別指導。

6、分組扮演。

二、課堂小結、鼓勵與褒揚,并指出缺乏之處。

教學隨筆

教學內(nèi)容

游 戲

課 時

第3課時

教學目標

一、通過欣賞樂曲《捉迷藏》,感受體驗樂曲生動活潑的情緒,并能隨

樂曲即興創(chuàng)編動作進行扮演。

二、聽唱法學習歌曲《躲貓貓》,通過錄音與教師的范唱,同學能夠通

過默唱記住歌詞,準確歌中一字多音處。

三、通過編創(chuàng)游戲《躲貓貓》,引導同學接觸小數(shù)民族音樂游戲,拓寬同學音樂視野。

重點、難點

1、欣賞樂曲《捉迷藏》

2、學唱歌曲《躲貓貓》

3、游戲扮演《躲貓貓》

教具準備

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一、常規(guī)練習

1、隨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chuàng),無規(guī)范動作要求,但要引導同學跟隨音樂節(jié)拍或節(jié)奏)。

2、復習前課內(nèi)容、扮演和唱。

二、新課學習、

1、談話、結合生活,引導同學談談“捉迷藏”的心情與方法。

2、欣賞鋼琴曲《捉迷藏》。

1)初聽,啟發(fā)同學邊聽邊進行音樂想象;想象“捉迷藏”的經(jīng)過與“捉”、“藏”兩者的心情并能說出演奏樂器是“鋼琴”。

2)復聽,鼓勵學自身創(chuàng)編動作(不限動作)進行體驗。

3、錄音范唱歌曲《躲貓貓》后教師簡明扼要地介紹歌曲的內(nèi)容、少數(shù)民族、苗族,和“躲貓貓”即“捉迷藏”。

4、教師范唱,讓同學輕聲隨唱默記歌曲。再用琴伴奏,在最短時間內(nèi)讓同學學會歌曲。

5、游戲、師生一起商量后進行游戲。要求、游戲進行時參與或不參與者都必需唱歌伴奏。

二、課堂小結、鼓勵與褒揚,并指出缺乏之處。

教學隨筆

本課是圍繞著音樂游戲,在音樂游戲中同學編創(chuàng)動作游戲,培養(yǎng)了同學的膽子,

和協(xié)作能力

對十二年級音樂教案篇2

一、教學內(nèi)容:

1、表演唱《蕭》。

2、編創(chuàng)活動。

二、教學目標:

1、用清晰的咬字演唱歌曲《蕭》。

2、能準確的唱出音符的音名和音高,并能用手勢表現(xiàn)出來。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用清晰的咬字演唱歌曲《蕭》。

教學難點:背唱歌曲,保持吐字、咬字的敏捷清晰。

四、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琴。

五、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新課教學:

(一)導入:演唱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在歌曲中分組進行律動。

(二)認識樂器:蕭,出示蕭的圖片,介紹蕭的音色,特點、聽蕭演奏的樂曲。學生模仿蕭演奏的姿勢。

(三)模唱旋律:

1=c

2/4 5 6 1 2 | 6 5 3 | 5 2 3 2 | 1 - |

u……

6 1 3 5 | 6 3 | 5 - | 5 - |

u ……

要求:聲音集中、圓潤,體會吹蕭時的感覺。

(四)學習歌曲:

1、教師有感情的范唱。

2、教師用母音u帶唱一遍,學生觀察教師演唱的表情。

3、用lu輕聲哼唱歌曲旋律。

4、師生接唱歌詞。

5、演唱歌曲。

6、歌曲感情處理:聲音明亮甜美,突出民歌的特點,又要連貫抒情,體現(xiàn)旋律的特點。

第一二句要表現(xiàn)小寶寶得到一管蕭的喜悅心情

第三四句要唱出小寶寶吹蕭的認真勁兒

第五六句要表現(xiàn)小寶寶學會以后的高興心情。

三、編創(chuàng)活動:

表演唱:1、一部分學生演唱,一部分學生模仿蕭聲伴奏。

2、用自己能找到的音源伴奏。

3、師生評價:分組互相說說自己表現(xiàn)得怎么樣。

四、小結下課。

對十二年級音樂教案篇3

教學目標:

一、聽《鳥店》、《袋鼠》,唱《我的小綿羊》、《小袋鼠》,感受音樂表現(xiàn)的生動鮮明的形象。教育學生熱愛大自然,突出本科主題“可愛的小動物”,培養(yǎng)學生保護動物的意識。

二、通過創(chuàng)編動作、歌詞,嘗試用口風琴模擬鳥兒的叫聲等各種音樂實踐活動,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意識。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表演《我的小綿羊》

1、用聽唱法唱會歌曲。指導學生用輕快而親切有感情的聲音演唱,啟發(fā)學生想象小綿羊的可愛,白白的絨毛,躲在綠綠的樹叢里的情景。

2、在表演歌曲時,注意歌中帶有“>”的字要唱得有力,并提示學生句尾兩個音不同,不要唱錯了(“12”與“54”),唱會歌再選擇合適的地方加入小動物的叫聲。

3、分小組演唱,互相評價,看哪一組同學演唱的感情飽滿、吐字清楚。

4、啟發(fā)學生用自己喜愛的小動物編唱新歌詞,可將同學們編創(chuàng)的歌詞整理為幾段,全體同學逐一演唱。

二、編創(chuàng)與活動

1、學生發(fā)現(xiàn)樹叢里各種各樣的動物,模仿它們的叫聲和動作。

2、學會歌曲后,將這些動物編創(chuàng)成新的歌詞。

三、創(chuàng)編與活動:摘果子

1、提示學生觀察小袋鼠口袋上有什么標記?每個小袋鼠能摘上幾個果子?

2、讓學生分小組討論,用劃線的方式連到小袋鼠口袋上。

第二課時

一、聆聽《袋鼠》

1、指導學生討論有關袋鼠的知識,描述袋鼠敏捷的動作和機警的神態(tài)。

2、初聽樂曲,說一說音樂中描述的袋鼠給你感受。

3、復聽樂曲。提示學生跟著音樂做袋鼠跳動的動作,用動作感受音樂。

二、表演《小袋鼠》

1、用聽唱法學會歌曲。根據(jù)學生的程度安排范唱和聽錄音感受的次數(shù)。

2、指導學生用輕快、親切的聲音演唱歌曲。討論:這首歌怎樣唱才能表現(xiàn)小袋鼠的可愛?教師示范,用連音、斷音兩種方法分別演唱歌曲,讓學生區(qū)分哪一種更好。

3、學生歌表演。

三、編創(chuàng)與活動

1、默讀歌謠,說出它的謎底是什么鳥。自由編創(chuàng)拍擊動作。

2、教師提示學生對拍手的方式很多種,想一想怎樣拍。讓學生自己去創(chuàng)造。

3、學生兩人一組邊讀邊拍,看哪組歌謠讀得好。

4、教師啟發(fā)學生自創(chuàng)謎語歌謠大家猜,邊讀邊拍。

對十二年級音樂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能用活潑、自然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新疆是和好地方》和《我愛雪蓮花》,并能用簡單的維吾爾舞蹈動作進行歌表演,表現(xiàn)出樂觀積極、開朗的歌曲情緒。

2.能用合適的動作表現(xiàn)《新疆好》三個不同樂段的音樂。

3.認識反復記號,并能在實踐中合適運用。

教學內(nèi)容:

第一課時

一.學唱歌曲《新疆是個好地方》

1.拍擊鈴鼓模仿切分節(jié)奏直接進入主題,初步聆聽歌曲。

2.輕聲按節(jié)奏朗讀歌詞,掌握歌曲較快的節(jié)奏和字詞的難點。

3.跟琴自學第一段歌詞,注意歌詞吐詞清晰。

4.跟琴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詞,感受歌曲熱情、自豪的情緒和歡快的速度。

5.跟琴學唱二三兩段。

6.完整跟伴奏演唱。

7.拍擊節(jié)奏為歌曲伴奏。

二.欣賞歌曲《新疆是個好地方》

1.完整聆聽歌曲,感受歌曲濃郁的民族風格和地域特色,說說歌曲唱到了哪些美麗景色。

2.分段聆聽,體會音樂的節(jié)奏、速度、力度等特點。

3.教跳簡單的新疆舞動作。

4.模仿冬不拉的演奏動作,參與歌曲主題表演。

5.復聽全曲,結合視頻了解新疆民風民俗,介紹演唱者和作曲。

第二課時

一.學唱歌曲《我愛雪蓮花》

1.聆聽錄音,幫助學生熟悉歌曲旋律。

2.同聽唱、師生接唱等方式學唱歌曲。

3.糾正高音曲的發(fā)聲方式。

4.認識和體驗歌曲中的反復記號。

5.為歌曲創(chuàng)編新疆舞蹈動作。

6.進行歌表演。

欣賞鋼琴曲《新疆舞曲第一號》

1.聆聽第一樂段,體會主題音樂出現(xiàn)的次數(shù),以及節(jié)奏、情緒、力度的不同。

2.聆聽第二段,用音樂線條表現(xiàn)音樂情緒和旋律的變化。

3.聆聽再現(xiàn)的樂段,用節(jié)奏為其伴奏。

4.完整聆聽全曲,完成書中作業(yè)。

課后反思:在欣賞歌曲《新疆是個好地方》這首歌時,以參觀新疆的風光,特產(chǎn)及寶藏為線,滲透歌詞教學,讓學生不斷熟悉旋律,從無意的注意中形成有意的記憶。當提問“你要用什么方式表達你的心情”時,同學們不由自主的隨著音樂載歌載舞,謝準一同學很有創(chuàng)意的拿了一張椅子的面抱在懷里當琴彈,讓人忍俊不禁。這節(jié)課從欣賞歌曲到節(jié)奏律動的層層深入,在擴展學生知識面的同時增強了他們的求知欲,大大增強了學習效果,結束本課的學習時,學生似乎意猶未盡……

對十二年級音樂教案篇5

目的要求:

一、通過聽《在鐘表店里》、《調(diào)皮的小鬧鐘》,長《時間像小馬車》、《這是什么》,感受音樂所描繪鐘表的形象,體驗輕松愉快的音樂情緒,認識時間的寶貴,懂得珍惜時間。

二、主動參與為歌曲伴奏,即興編創(chuàng)動作,探索生活中的各種音響,編創(chuàng)節(jié)奏等音樂時間活動

教學時數(shù):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聆聽《在鐘表店里》

1、初聽音樂,學生根據(jù)音樂展開聯(lián)想。

聽了這段音樂仿佛你來到什么地方?好象看到了什么?你知道那些細、高、輕、短、快的聲音表現(xiàn)了什么?那些低、粗、長、慢的聲音表現(xiàn)了什么?

2、復聽音樂,聽到相同的音樂舉手表示。

你感到音樂描繪了一個怎樣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二、聆聽《調(diào)皮的小鬧鐘》

1、聆聽《調(diào)皮的小鬧鐘》可先講一個小故事:小鬧鐘有病了,不能按時叫醒他的小主人,小主人開始修這個小鬧鐘,他修好了,心里美滋滋的,你們聽,他修好了嗎?

2、聽音樂,學生可隨著課本上的圖譜用手指指點。

3、發(fā)現(xiàn)小鬧鐘有什么特點?復聽時每次都用手點出來,表示時間到了。

4、再次復聽時,把小鬧鐘走動的聲音畫在課本上,看看誰畫的次數(shù)準確。

第二課時

一、表演《時間像馬車》

1、用聽唱法學唱歌曲。學生聽錄音跟唱歌曲,邊唱邊用手按課本上的示意線做旋律的走向動作,感受音的高低。

2、這首歌速度比較快,演唱時尤其要注意節(jié)拍重音,字頭要清楚,唱“噠噠”時應舌尖動作,使吐字清晰,唱時省力。

3、初步學會歌曲便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聽錄音,編創(chuàng)歌曲動作,選擇打擊樂器。

選擇哪幾件打擊樂器伴奏這首歌曲比較理想?

哪件樂器像馬鈴聲?哪一件樂器像馬蹄聲?

小馬車奔跑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樣的聲音伴奏?

怎樣變換力度敲擊更加合適?

4、分組匯報,一組學生表演,一組學生唱歌,一組學生打擊樂伴奏,共同合作完成歌曲的表現(xiàn)。

二、表演《這是什么》

1、靜靜地聽歌曲錄音。

2、聽教師范唱,素者教師的歌聲輕輕拍手、拍腿。

3、小聲跟著老師的琴聲有感情地讀歌詞。

4、跟著琴聲填唱歌詞。教師注意指導學生用輕松而有彈性的聲音清楚地咬字唱歌。

5、分小組表演歌曲。

6、用打擊樂為歌曲伴奏,怎樣敲最合適?聽一聽是否與同學的歌聲融洽在一起很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