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優(yōu)秀課教案5篇

時間:2025-01-22 作者:dopmitopy 備課教案

在編寫教案時,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進展,以便適時調(diào)整教學策略和內(nèi)容,通過共同編寫教案,教師能夠增強團隊自身合作意識,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三年級語文優(yōu)秀課教案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三年級語文優(yōu)秀課教案5篇

三年級語文優(yōu)秀課教案篇1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4個生字,區(qū)別形近字豪、毫和紀、記,學會給生字確定部首;理解16個新詞語的意思,辨別發(fā)明與發(fā)現(xiàn)。

2.會用誰怎樣他說什么的句式寫一句話;會用怎么提問題。

3.能正確朗讀課文,能說出紙的發(fā)明經(jīng)過。

4.知道紙是我們的祖先發(fā)明的,知道外國人懂得造紙比中國退一千多年,感受做一個中國人的自豪。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理清紙的發(fā)明過程,感受中華民族祖先的聰明才智。

教學難點:幫助學生理清紙的發(fā)明過程。

三、教學時間:

2課時

第1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讀通課文,初步了解紙的發(fā)明過程;

2.讀懂文章1一5自然段,知道在紙發(fā)明以前,書是什么做的,有什么特點。

3.完成《作業(yè)本》1、2、3。

(二)教學過程

1.揭題談話。

同學們,我們每天用的課本、作業(yè)本,看的報紙、雜志是用什么做的.?

這一張張又白又光滑的紙是誰發(fā)明的?是怎樣發(fā)明的?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紙的故事》會告訴我們這一切。(出示課題)請大家把題目讀一遍。

2.初讀課文,學習生字,了解大意。

(1)邊聽錄音,邊看課文,注意讀音。

(2)輕聲自由朗讀課文,要求:

①看拼音讀準字音;

②想辦法記住字形;

③聯(lián)系句子想想意思;

④用字典查出劃線字的意思:異口同聲自豪

(3)檢查指導

(4)讀通課文。

①指名朗讀課文,注意糾錯。

②放聲自由朗讀。

③用自己的話說說紙的發(fā)明過程,并完成課后練習2(用圖形投影顯示)。

3.學習文章1一5自然段。

(1)分角色朗讀1一5自然段,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①在紙發(fā)明以前,書是用什么做成的?②那樣的書有什么缺點?

(2)檢查討論,并板書。

竹片(笨重)絲綢(價錢貴買不起)

(3)看板書同桌互說。

4、作業(yè)練習。

(1):作業(yè)本1、2、3。

(2)課外作業(yè):抄寫生字3遍。

第2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正確、熟練朗讀課文,知道紙的發(fā)明過程和蔡侯紙的特點。

2.掌握誰怎樣他說什么的句式。

3.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學過程

1.復習引人。

紙發(fā)明以前的書是用什么做的?

2.學習課文6一7自然段。

(1)自由輕聲朗讀課文,思考:①我國最早的紙是用什么做成的?②蔡侯紙是指什么樣的紙?③紙是誰發(fā)明的?

(2)檢查討論。

①上述問題②要注意討論得出紙是咱們中國發(fā)明的的結(jié)論。

②在各個問題討論的過程中注意生字的鞏固及異口同聲、自豪等詞的詞意掌握。

(3)指導用自豪的語氣朗讀第7自然段。

(4)自由朗讀6、7自然段。

(5)指導誰怎樣他說什么句式練習。先結(jié)合文中瞪大了眼睛、異口同聲、自豪等詞進行訓練,然后進行擴散性訓練。

(6)完成作業(yè)本練習5、6。

3.學習第8自然段。

(1)指導有感情朗讀。

(2)在全文中找出可以體會到咱們的祖先真了不起的句子并讀。

(3)啟發(fā)學生說出我國古代的四大發(fā)明,進一步體會我們的祖先真了不起的情感。

4.四人小組分角色朗讀。

5.由文中人物及插圖,啟發(fā)學生對文章第一句話中幾個同學進行修改,使語句表達更確切。

6.完成《作業(yè)本》練習4、7。

三年級語文優(yōu)秀課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給予”“試探”等詞語。

2.引導學生體會關鍵詞語和句子,積累語言。

3.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人物美好的精神品質(zhì)。

4.培養(yǎng)學生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運用已知的知識和生活體驗,交流自己的看法。

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媽媽感情的變化,體會金吉婭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質(zhì)。

2.理解課文最后一段話。

教學準備

1.課件、生字卡片、錄音機、圣誕節(jié)卡片

2.課前學生搜集圣誕節(jié)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深入感悟人物的美好品質(zhì),培養(yǎng)學生關愛他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引出課題

1.課件出示圣誕節(jié)場景,讓學生了解圣誕節(jié),感受圣誕節(jié)的快樂氣氛。

2.從預習已知的內(nèi)容入手,了解金吉婭送給大家的禮物。

?課文表現(xiàn)的是外國兒童的生活,有些風俗學生不太熟悉,因此要盡可能縮小文化差距,讓學生通過課外搜集的方式了解圣誕節(jié),并播放圣誕節(jié)的音樂,展示一些圣誕節(jié)的圖片,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p>

二、初讀全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遇到生字詞多讀幾遍。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指導學生閱讀課后的資料袋,幫助學生理解“圣誕節(jié)”、“援助中心”、“給予樹”。

三、合作探究,解決疑問。

1.默讀課文,個人自主探究,在不明白的地方畫個問號。

2.小組內(nèi)部交流,解決能夠解決的問題。

3.組長匯報,全班交流,師引導學生評價所提出的問題,并解決疑問。(相機進行詞句訓練和朗讀指導)

?口頭提問是學生質(zhì)疑的一種方法,它使學生與課文、編者之間的對話成為可能。】

四、品讀文章,深入感悟人物的美好品質(zhì)

1.出示插圖,談談自己的發(fā)現(xiàn)。

2.品讀金吉婭的話。

(1)默讀課文,用橫線畫出金吉婭說的話,再用心讀一讀,想一想:你讀懂了什么?

(2)指導朗讀金吉婭說的話。

(3)引導學生小組交流:金吉婭在給小女孩買洋娃娃的時候,心里是怎么想的?

(4)再讀金吉婭的話,注意讀出金吉婭因為沒能給家人買到像樣的禮物而難過的語氣。

(5)學生相互評價,教師進行朗讀指導。

3.再次看圖,你想對金吉婭說些什么?

4.師小結(jié)。

五、拓展延伸

1.小練筆:替陌生女孩寫幾句感謝的話回復給金吉婭姐姐。

2.生生交流,互評。

六、作業(yè)超市

1.我要把這個感人的故事讀給大家聽聽。

2.我要替那個小女孩寫幾句感謝的話。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生字,能正確認讀、書寫。

2.學習課文最后一段,體會人物的美好品質(zhì),體會課文中濃濃的愛。

3.自制賀卡,為親人送上祝福。

教學流程

一、復習鞏固

1.同桌互相讀讀生字、新詞。

2.檢測:字詞鞏固游戲:“你指我猜、開火車、生字開花”。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進一步體會金亞婭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質(zhì)。

二、指導寫字。

1.啟發(fā)學生運用不同的方法記住字形。

重點區(qū)分“予”和“矛”,“買”和“賣”,“即”和“既”。

2.師范寫“矛、卡、仁”。

3、學生寫字,老師隨機指導,組織評議。

三、學習課文最后一段

1、齊讀課文最后一段話。

2、引導學生理解、體會“緊緊地擁抱”。

3.課件出示最后一句話:這個圣誕節(jié),她不但送給我們棒棒糖,還送給我們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以及一個陌生女孩如愿以償?shù)男δ槨?/p>

4.學生自自悟,把這句話多讀兩遍,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5.引導學生理解“善良”、“仁愛”。

(這兩個詞語本身有很深的含義,不宜做太深的解釋,引導學生體會如下就可以了:)

善良──心地純潔。

仁愛──同情、愛護和幫助人的思想感情。

6.引導學生理解“如愿以償”。

如愿以償──在本文是指小女孩的愿望得到了實現(xiàn)。教師可以提問加深理解:

小女孩的愿望是什么?她的愿望是怎么得到實現(xiàn)的?你覺得她的愿望實現(xiàn)以后心情是怎么樣的?

7.引導學生理解整句話。

教師提問:媽媽為什么說金吉婭還送給我們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呢?

引導學生認識到媽媽通過這件事看到了女兒身上的可貴品質(zhì)。

8.全班齊讀最后一段。

四、結(jié)合本單元的訓練重點,幫助學生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課件出示:母親的心情前后有什么變化?為什么會有這些變化?讓我們來交流一下。

(1)首先發(fā)現(xiàn)金吉婭只買了一些棒棒糖時,媽媽為什么很生氣?

(2)聽完金吉婭的講述后,媽媽的心情怎樣?你從哪里可以看出來?媽媽的心情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3)教師小結(jié):媽媽的心情變化無非是突出金吉婭的美好心靈的陪襯。我們可以通過媽媽心情的變化進一步體會到金吉婭的可貴品質(zhì)。

五、總結(jié)課文,引導學生體會課文中濃濃的愛(包括母子之愛、手足之愛、金吉婭對陌生女孩的愛)

六、作業(yè)設計

元旦節(jié)快到了,讓我們給親人、朋友送上我們心中的愛吧。學生自制賀卡,給父母親或朋友送上祝福。

三年級語文優(yōu)秀課教案篇3

教學要求

1、學習并掌握本課生字新詞,積累“小心”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青蛙為什么要唱歌。

3、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1、識字,寫字。

2、指導青蛙為什么要唱歌。

教學方法

講授法、談話法、朗讀指導法

教學用具

生字詞語卡片、掛圖

課時劃分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圖像導入,激發(fā)興趣

1、教師出示青蛙掛圖:同學們,這是一只什么動物?(學生回答)

2、引導學生仔細觀察青蛙的表情,說一說。

3、教師板書課題,指導朗讀。

二、初讀、認讀生字

1、教師提出要求,學生自由讀課文。

2、檢查生字的認讀,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讀一讀。

(2)教師引導學生互相評議,強調(diào)生字讀音上的要點。

3、讀通課文。

(1)指名分段讀課文,其他評議。

(2)教師進行個別長句的指導。

(3)全班初步有感情地朗讀。

三、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體會青蛙的不急不慌

1、教師出示掛圖:這支快樂的青蛙在那里?

2、引導課文探究:這只青蛙為什么會到井里去?請大家讀課文,找出相關段落讀一讀。全班一起讀。

3、教師出示練習,學生說

這支快樂的青蛙是掉到枯井里去的'。

4、指名說什么是“不小心”。

5、引導想象:如果你掉到井里,你會怎么樣呢?

6、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找出關鍵詞語。

7、指名說一說“不急不慌”的意思。并用它造句。

8、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四、課堂小結(jié)

同學們,小青蛙掉到井里,可他不哭不喊,還唱起歌,這是為什么呢?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

五、作業(yè)布置

1、熟讀課文,用你喜歡的方法記生字。

2、用生字口頭組詞。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新課

1、教師出生字詞語卡片,指名讀一讀,并說一說怎樣記住生字?

2、教師導入:為什么掉到井里他還在唱歌呢?今天我們來繼續(xù)學習這篇課文!

二、朗讀、討論,突破重點

1、教師導讀:大象感到很奇怪,他走到井邊問青蛙,他知道了青蛙唱歌的原因?請大家朗讀第2至6自然段。

2、指導分角色朗讀。

(1)指名分段讀,檢查學生自讀情況。

(2)教師指名評議讀的情況,并引導學生抓住關鍵字詞進行感情指導。

(3)小組內(nèi)分角色朗讀課文。

3、討論、交流青蛙唱歌的原因。

(1)小組內(nèi)討論交流:青蛙掉進井里為什么還唱歌?

(2)指名反饋。(找出相關句子)

(3)齊讀青蛙說的話。

(4)指名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4、在分組、分角色朗讀。

三、總結(jié)全文,拓展延伸

1、教師引導:從小青蛙的身上,你們學到了什么?(面對困難要勇敢,并努力想辦法解決它)

2、教師出示一些關于勇于克服困難的名言警句,讓學生讀中感悟。

四、指導寫字

1、教師出示今天要寫的字,讓學生讀一讀,并組詞。

2、教師規(guī)范地書寫“困”,指導并正確地書寫“口”。

3、集體反饋難寫的字,教師強調(diào)。

5、學生練習寫字,教師巡視輔導。

五、課時總結(jié)

快樂的小青蛙告訴我們快樂的秘訣,那就是遇到困難的時候不能哭,要勇敢的面對,用自己的智慧對付它。老師希望同學們也能做一個勇敢、聰明、有出息的人。

六、布置作業(yè)

1、抄寫本課生字并組一個詞。

2、把小青蛙的故事講給弟弟妹妹聽。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年級語文優(yōu)秀課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練習一字組多詞和造詞填空,學會運用字詞。

2.學會積累關于友情的名言,警句和諺語。

3.閱讀《李杜之交》,擴展知識面。

4.鼓勵學生關注生活中的'新聞,關注國家大事,把語文學習與生活緊密結(jié)合起來,在生活中學語文。

教學重難點:

1.學詞積累與運用。

2.名言、警句和諺語的積累。

3.新聞收集與交流。

教學準備:

1.收集一些關于友情的`名言,諺語以及關于國家大事的新聞。

2.準備好幾篇唐、宋代詩人友情方面的知識短文。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練:

1.學生嘗試。

2.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3.適當擴展

二、日積月累

1.讓血色懷念感讀熟這些句子

2.小組內(nèi)講講這些句子的意思。

3.拓展

4.鼓勵背記名人名言。

第二課時

三、知識窗

1、《李杜之交》一文介紹了兩位偉大詩人之間的友誼。

2、讀字生讀,然后交流。

四、窗外事

1、讓學生課前看電視。

2、收集資料。

3、辦手抄報。

三年級語文優(yōu)秀課教案篇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2、邊讀邊想象,從秋天獨有的聲音中體會秋天的美麗。

3、仿照詩歌的形式,自己寫幾句詩文。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老師范讀、學生自由讀、互讀等形式加強朗讀的訓練指導,讀出秋天美的感情。

2、結(jié)合多媒體教學的畫面顯示,形象感知,體會秋韻。

3、制導學生細心觀察,大膽想象,在理解詩歌的基礎上試著寫詩文,互相交流。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品味詩歌,提高學生對生活的感知和對美的欣賞能力,在續(xù)寫詩文中獲得創(chuàng)作的快樂。

?教學的重點】

1、品味詩歌語言的精練優(yōu)美,并試著編寫幾局詩文。

2、從秋天的音響中,勾畫秋天美好的景象。

3、有感情地朗讀詩歌,體會詩中濃濃的'秋情。

?教學難點】

體會詩歌中濃濃的秋情。

?課前準備】

教學課件,課前布置學生觀察秋天來了四周的變化和留意你聽到的是什么聲音。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秋天來了,誰觀察過我們西樵四周的環(huán)境有什么變化?(指名說)對,秋天不僅有豐富的色彩,還有美妙的聲音,不信,讓我們來做一個游戲,走進聲音的世界,靜靜地聽,然后說說你聽到了什么意思?看誰的耳朵最靈。(課件播出幾種聲音,生猜)

2、再次聽聲音,想象一下是怎樣一幅情景。(指名說)

3、課件播放畫面。

4、你還想聽聽更多有關秋的聲音嗎?一位偉大的詩人,他把美妙的聲音編成了一首詩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課文。(板書課題)

5、指名讀課題,問:你為什么要這樣讀?

二、初讀課文,幫助正音

1、讀略讀提示,明確學習要求、說說略讀提示中教我們怎樣學習詩歌。(指名)

2、自由朗讀詩歌,畫出生字詞,多讀幾遍。

3、師檢查生的識字情況:

⑴自由練習;

⑵小老師教讀;

⑶指名讀;

⑷會讀的站起來讀。

4、找6人讀詩歌,每人讀一節(jié),幫助正音。

三、再讀課文,了解大意

1、自由讀課文,思:想想讀中你聽到什么聲音?(板:黃葉、蟋蟀、大雁、秋風)

2、把喜歡的聲音的那一節(jié)自由多讀幾遍。

3、生把喜歡的那節(jié)指名讀,生評,說說該怎樣讀?為什么要這樣讀?(多種形式讀:師范讀、男女讀、小組讀、愿意的站起來讀)

4、聽了他的朗讀,你仿佛看到什么?

5、學了這幾節(jié),你體會到什么,有什么感受?

6、把三節(jié)美美地讀一讀。

7、聽聽,走近秋,走進這遼闊的音樂廳,你好好地聽秋的聲音、你還能聽到哪些聲音?(指名說)

8、秋的聲音,在……(引生讀第5節(jié))

9、仿詩歌,自編詩歌。

10、導讀第6節(jié),你感受到什么?我們應該怎樣讀這一節(jié)?(齊讀)

四、總結(jié),并布置作業(yè)

秋天,從遠處匆匆地來,向遠處匆匆地走,回去就讓我們把這美妙的秋的聲音讀給家長聽,也把自己編的這收詩歌寫下來,好把秋記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