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小學教案模板優(yōu)質(zhì)7篇

時間:2023-01-01 作者:Brave 備課教案

教案在完成的時候,老師需要強調(diào)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寫好一篇優(yōu)秀的教案之后,我們的教學效率就會得到明顯的提升,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語文小學教案模板優(yōu)質(zhì)7篇,供大家參考。

語文小學教案模板優(yōu)質(zhì)7篇

語文小學教案模板篇1

?種草莓》

一、教學目標

1、認識、會寫“莓、栽、淋、慢、鏟、豌、趴、蠶、酸、汁”10個生字;掌握由生字組成的生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理清文章的記敘順序,體會語言中流露出的對草莓的喜愛及種草莓的快樂之情。

二、重點難點

1、掌握生字的音、形、義;朗讀課文。

2、在自主閱讀中理清文章的記敘順序。

三、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課件。

四、課時安排

2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你們愛吃哪些水果?

2、(出示圖片)看,這是什么水果?(板書:草莓)練習說話:多好看的草莓啊,誰能說說它的樣子和味道?

3、這么好看又好吃的水果,要是能親自把它種出來,那該多好啊!(板書:種)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種草莓》。(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小聲地自由讀課文,連讀邊標出自然段。讀后,說說你有什么感受?

2、指名輪流讀課文段落。其余同學邊聽邊把新字詞畫出來,不懂的詞語做出標注。

(三)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1、課件出示帶生字的詞語

(1)指名認讀帶點的生字,重點指導“鏟(chǎn)、豌(wān)、酸(suān)”的讀音。

(2)齊讀生字。

(3)出示生詞,認讀生詞。

草莓栽革淋雨慢慢兒小鏟子

豌豆趴蠶豆酸味果汁

(認讀時,注意指導讀兒化音“慢慢兒”,先老師范讀,學生跟讀,再從課文中找出這樣的兒化音來練讀,如:“小苗兒、花兒、小果兒、頭兒”等,反復(fù)讀,理解在這些詞后加上兒化音,更估出了草莓的可愛)

2、小組討論識記方法。

你認為哪幾個生字難記、難寫,你想用什么辦法來記住它?(自由匯報生字的識記方法,教師相機指導)

重點指導:

(1)“栽”與“裁”比較,引導學生找出不同之處,并想想“木”和“衣”分別代表什么,學生比較發(fā)現(xiàn):“栽”是把植物的苗兒種在土壤里,“裁”是把一塊衣料按一定民就寸展開。

還可以練習題,鞏固運用:

栽裁

()衣服()種()樹苗()縫()剪

(2)“豌”:與“碗、宛”比較組詞。

(3)“酸”:仔細觀察,左邊是“酉”,不是“西”,右下部分是“”,不是“又”。

3、指導書寫。

(1)著重指導觀察“栽、豌、蠶、酸”幾個字,說說應(yīng)注意哪些筆畫,各寫三遍。

(2)自由練寫,將每個字寫兩遍。

(四)再讀課文,梳理順序

1、同學們,《種草莓》這篇課文共6個自然段,而每個自然段都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內(nèi)容,你能找到它嗎?自由讀課文,找到了就畫上橫線。

2、交流,概括。

(1)對有爭議的第4、5自然段可再讀讀,討論明確:第4自然段既寫了花,又寫了果,可以和寫果的第5自然段合并,用兩個詞概括:開花、結(jié)果。

(2)明確線索:春天—栽苗—長高—工花—結(jié)果—成熟。

3、齊讀第1自然段,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第二課時

(一)溫習舊知,導入新課

1、齊讀課題。

2、上節(jié)課,我們初學了課文,誰來說說種草莓的過程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

(板書:栽苗、長高、開花、結(jié)果、成熟)

3、自由讀文,看看各個階段草莓是什么樣子?小弟是怎么做的?

(二)選擇朗讀,品味語??

1、選擇你喜歡的部分,再讀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把你喜歡的段落大聲讀給同學聽,并說說你喜歡的原因。相機指導以下三個重點句段:

(1)“細細的春雨酒下來,淋在小葉上,葉兒慢慢長大了。暖暖的太陽出來,照在花盆上,小小的苗兒長高了一點兒。輕輕的春風吹來,吹在小苗上,小苗兒又長高了一點兒。小弟用小鏟給松松土,小苗兒更壯了?!?/p>

①多美的情景啊,誰能把它美美地讀出來?

②教師根據(jù)朗讀情況進行指導。

“細細的、暖暖的、輕輕的、松松土”——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這些詞都是重疊的)

再自由地小聲讀一讀,體會這些重疊詞有什么好處?(說明春雨、春風、陽光和小弟的動作都是那么溫柔,在細心地呵護著小苗兒,好讓小苗兒茁壯成長)

③再指名讀,讀出溫柔、鄶暢的感覺。可加上動作表演讀。

(2)“小小的花兒凋謝后,出現(xiàn)了一顆()小疙瘩。小綠疙瘩一天天長大,顏色也慢慢變淺,成了()的小課兒了。……小草莓()了,朝外的一面開始發(fā)紅?!?/p>

①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

②課件演示(或動手畫一畫)果兒的變化。

③草莓從“綠豆般的”到“豌豆那么大”再到“像蠶豆一樣大”,作者觀察得很仔細,而種草莓的小弟就更不用說了。指名讀第5自然段的第一句話,猜猜:弟弟心里在想什么?

(3)出示課文的最后一段,學生自由朗讀,用橫線畫出草莓成熟的樣子,用波泫線畫出品嘗草莓的句子。

這么好看又好吃的草莓誰不喜歡呀,讓我們也來美美地讀一讀,要品出草莓的香甜喲。

(三)總結(jié)升華,拓展練習

1、談感受,小結(jié):學習了課文,我們不僅感受到了草莓的可愛,也從小弟的身上體會到種草莓有無窮的樂趣。

2、語言積累:選擇你喜歡的句子讀一讀,背下來。

3、拓展空間: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在大人的幫助下,嘗試種植小豌豆或其他植物,仔細觀察它的生長過程,并寫下觀察日記。

語文小學教案模板篇2

【內(nèi)容簡析】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寫小星和同學們到植物園參觀,農(nóng)藝師李叔叔向同學們介紹了幾種奇異的植物的事。通過本課的學習,開闊學生的視野,增長見識。

【設(shè)計理念】

小組合作,自主探究,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

【教學目標】

1.認識“嚼、醉、蚌”等生字,會寫“園、導”等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nèi)容,使學生明白不同的植物奇異的地方各在哪里。

【重點難點】

1.識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這幾種植物奇異的地方是什么。

【教具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引出新課

師: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同學們知道的奇異的東西有哪些呢?(學生自由說說)。今天,我們請農(nóng)藝師李叔叔當向?qū)?,去植物園參觀一下,看看那里有什么有趣的、奇異的東西。

二、提出學習要求

1.自由組合學習小組。

2.初步認識本課生字。

3.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音,讀通順。

2.播放課文朗讀錄音,學生邊聽邊從文中畫出“會認字”和“會寫字”。

3.同桌互讀課文,結(jié)合課文插圖,想想課文主要介紹了哪幾種植物。

4.小組合作,自主識字。

5.教師檢查生字詞學習情況(卡片認讀)。

6.指導寫好生字。

(1)觀察田字格上的范字,你認

教案《語文s版三年級語文下冊《奇異的植物世界》教案》,

為哪些字比較難寫?難在什么地方?怎樣才能寫好?

(2)學生寫字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3)小組交流,互相評價。

四、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全文,找出你最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

2.參觀完植物園后,能不能說說你的感想?

3.你最感興趣的是什么?有什么問題要提出來的?小組合作解疑。

五、課后交流,拓展延伸

課后搜集有關(guān)奇異的植物的圖片、資料。

第二課時

一、小組合作,交流評價

把你搜集到的奇異的植物的圖片、資料在小組內(nèi)展示,互相交流,選出最好的向全班展示。

二、自主學習,讀中感悟

1.指名分段朗讀課文,想想課文介紹了哪幾種奇異的植物。

2.從文中找出這幾種植物,理解“奇異”的意思。

3.小組學習,思考:這幾種植物奇異的地方分別是什么?在文中畫出來。

(1)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自由練說,選出說得最好的學生向全班同學介紹。

(2)師小結(jié)。

4.引導學生理解:同學們見到這些植物時是怎么想的,又是怎樣做的?體會這些植物的“奇異”。

5.學生再自由讀課文,思考:同學們按照什么路線去參觀的。

6.引導學生思考這些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7.課堂拓展。

課文是按同學們參觀植物園時行走路線的順序來寫的。在習作中,同學們應(yīng)注意按一定的順序來描寫事物。

三、指導朗讀,積累詞匯

1.過渡:同學們見到不同的植物時感受是不一樣的,課文分別用了什么詞來描寫的,請在文中找一找。

2.引導學生理解這些詞的意思,并指導學生讀出不同的語氣。如理解“奇怪”“驚叫”“好奇”等詞的意思以及語氣的變化。

3.自由說說你喜歡哪些詞語,并記住了哪些詞語。

4.學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總結(jié)全文,拓展練習

1.參觀完奇異的植物園后,你有什么想說的嗎?在小組交流。

2.自然界還有很多奧秘等著我們?nèi)チ私?,去探索。還有些什么呢?同學們可以課后找找課外讀物,認真讀一讀,相信你會有更多的收獲。

3.你還知道哪些奇異的植物?說給大家聽。

教案《語文s版三年級語文下冊《奇異的植物世界》教案》,,語文s版三年級語文下冊《奇異的植物世界》教案-三年級語文教案

語文小學教案模板篇3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看到課題,你想知道什么嗎?

二、聽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1、輕聲讀課文,畫出生字多讀幾遍。要求讀準字音。

2、聯(lián)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自己不懂的詞語。

三、檢查自學情況

1、認讀生字詞。

2、說說哪些詞語已經(jīng)讀懂了,還有哪些詞語不理解。

四、再讀課文要求:

字字讀準,句句讀通;標出自然段。

1、自讀。

2、指名分自然段試讀課文。

五、指導書寫。

第二課時

一、復(fù)習檢查。

1、抽讀生字卡片。

2、聽寫詞語

二、細讀課文。

1、學習課文第1自然段。

(1)一天,小海鷗在無邊無際的大海上飛翔,突然,它發(fā)現(xiàn)了一條奇怪的船,大家看—出示幻燈片。

(2)討論:這條船與我們平時看到的船有什么不同?看到它,你想知道什么?是啊,小海鷗和我們想的一樣??纯磿鲜窃趺磳懙?。

(3)指名讀第1自然段。哪個詞是無邊無際的意思?“問個究竟”是什么意思?

(4)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這一自然段的意思。

(5)指導朗讀,讀出小海鷗好奇的語氣。小海鷗想去問個究竟,它是怎么問的?那個怪物又是怎么回答的?

(5)讀了它們的對話,你讀懂了什么?

(6)句子訓練。

(7)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2—7自然段,讀出小海鷗好奇、佩服的語氣,讀出水上飛機的自豪的語氣。

(8)小結(jié)。

3、學習課文第八自然段。

(1)自瀆課文,用————-畫出水上飛機說的話,用()畫出寫水上飛機出發(fā)的句子。再讀給大家聽。

(2)想象:海上救護機可能怎么樣救護遇險的船只呢?

(3)談?wù)勛x了這段后的感受。說說“漸漸地”的意思,并用“漸漸地”練習造句。

三、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四、總結(jié)

今天,我們學習了《水上飛機》一課,聽了還上救護機的介紹,知道了水上飛機是一種特殊的飛機,它們有很多種類,各自夠有舍棄的本領(lǐng)。

五、作業(yè)

1、造句————

2、漸漸地————

3、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語文小學教案模板篇4

一、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6個字。重點指導“替、請、浪”的字形。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引發(fā)學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的情感。

4、滲透樂于交往的心理,學習交往的方法。

二、教學重點

1、朗讀課文,了解內(nèi)容,感悟樂于交往、善于交往的快樂。

2、認識6個字,會寫6個字。

三、教學難點

1、在學習的過程中滲透樂于交往,善于交往的良好心理。

2、掌握“替、請、浪”的字形。

四、教學準備

配樂朗讀的錄音帶、詞語投影、識字卡片。

五、教學時數(shù)

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引發(fā)求知情感。

1、教師出示一封信,先使學生從感官上了解“信”是什么。

2、請你談?wù)劇靶拧庇惺裁从锰帯?/p>

3、教師引導:今天我們來共同認識一個小朋友,看看她給誰寫信了。在信中寫的是什么?(教師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掃清字音障礙。

1、聽老師讀課文,邊聽邊把不認識的字畫上“○”,并注意聽清字音。

2、學生自讀課文,練習在課文中讀準字音。

3、用黑板或投影出示詞語練習讀準字音。

替黃昏航海風平浪靜緊

4、將會認字放回到語言環(huán)境中去再讀課文。

5、也可以讀給同桌的小伙伴聽一聽,相互評一評哪個地方讀得好,哪個地方讀得不正確,讀得不好的地方再多讀幾遍,直到讀好。

6、師:在拼音的幫助下,你們是不是會讀課文了?誰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本領(lǐng),請6位同學分別讀每個小節(jié)。(意圖:用讀書的方法,檢查學生對小節(jié)的概念是否理解正確。)

(三)聽配樂朗讀,促學生再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從整體入手,感知全文。

1、檢查朗讀。請幾位同學讀課文,主要看字音讀得是否正確。

2、學生質(zhì)疑。讀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想法或疑問嗎?(意圖:了解學生自讀情況,讀懂了什么,哪些沒讀懂。)

教師根據(jù)學生提出問題的實際情況進行歸納和梳理,注意隨時表揚那些能提出關(guān)鍵性問題或有獨到見解,有一定個性問題的學生。(如:(1)我認為這個小學生很自信,能用自己學到的本領(lǐng)給別人寫信。(2)我想知道她在信里說了什么。(3)我通過讀課文感覺到,這個小學生特別喜歡跟小鳥啊,大海啊成為好朋友?!?

(二)抓住主線,研讀課文。

1、直插重點,進行導學。問:課文中的“我”替誰寫信了?

小鳥花朵大海云樹自己

2、點撥想象,進行互學。

(1)請喜歡小鳥的同學起立,齊讀課文的第二小節(jié)。

(2)猜想小鳥會在信中說什么。(這一小組的同學做重點發(fā)言。)

(3)文中的哪些字或詞最能體現(xiàn)小鳥的心情?(快、近)

(4)請你試著讀出小鳥盼媽媽回家的急切心情。

3、學生選擇一個最喜歡的角色按照以上的學習方法,進行小組互動學習,每個小組進行匯報。(在學習中應(yīng)以朗讀作為訓練主線,注意抓住“采蜜、姹紫嫣紅”“快去、風平浪靜”“變成、連成”“貼得、緊緊”這幾組詞語,感悟“我”的快樂,揣摩朗讀的語氣。)

4、指導學生朗讀句子。

(三)根據(jù)擴點,延伸學習。

1、提問:“我”一共寫了多少封信?

2、追問:你的根據(jù)是什么?

3、板書:許多許多、一封封……

4、激活學生的思維:這一封封信中可能還會有誰的信?會怎樣寫呢?

5、集體互動:學生相互啟發(fā),可能答出動物、植物、天體、人物等許多內(nèi)容。

6、問:為什么這個小學生能夠?qū)懗鲞@么好的信呢?找到答案讀一讀。(第一小節(jié)和最后一小節(jié)。)

教師小結(jié):一名小學生在學會了寫信的知識后,把本領(lǐng)運用到生活中去,幫助別人,很有自信。你們認為這樣做怎樣?

7、背誦課文。

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通讀課文,鞏固所認新字。

1、出示課文中出現(xiàn)頻率高的字或生活中較常用的字讀一讀。

替、風平浪靜

2、不常見的字要多讀幾遍。

航海、黃昏

3、不易讀準的字音要重點糾正。找到帶有下面幾個字的句子讀一讀,注意讀準字音。

如:昏,不要誤讀kūn。

(二)學習會寫字,記憶字形。

出示要求會寫的字,引導學生觀察字形有什么特點,找一找哪些字已經(jīng)會了,哪些字容易寫錯,再根據(jù)不同情況分別處理。

1、易寫錯的字。

“替”第四畫是點,不要寫成捺。

“浪”最后一筆是捺,不要寫成點。

2、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有:請、浪、靜、貼

要先讓學生去觀察字形的特點,都是左窄右寬,再引導學生觀察重點筆畫在什么位置,為寫好字打基礎(chǔ)。最后再根據(jù)構(gòu)字方法進行字形的記憶。

“浪”是形聲字,左表形,(海浪、海浪,有水才能有浪。)右表聲。

(三)練習寫字。

1、先描寫課本中的生字。

2、在寫字本上寫字頭。

3、看看哪一個字寫得好,哪一個字寫得不好,為什么?

4、繼續(xù)練習寫字,爭取把后邊的字寫得更好。

5、當堂反饋,進行聽寫,全寫對的同學可以進行表揚。

語文小學教案模板篇5

【教學設(shè)想】

引導學生通過學習生字,掃清閱讀障礙,對課文整體把握,了解我國各民族兒童的友愛團結(jié)以及他們幸福的學習生活。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觀察插圖,激趣導入。

仔細觀察課文插圖,說說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他們的服飾很漂亮,但各不相同;他們很快樂,他們一同上課。他們是不同民族的小朋友……)

師:對,這些小朋友的確來自不同的民族,他們將要走進一個共同的地方,那就是:大青樹下的小學。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自由讀課文,圈出文中生字,借助拼音多讀幾次。

2、交流識字妙法,快速識記生字。

(1)出示帶有生字的詞語。

(2)學生自由認讀后,指名讀。

(3)正音后,開火車讀。

“摔”是翹舌音。

“壩”讀“bà”,不讀“bèi”。

(4)做游戲,鞏固字詞。

同桌相互做“你指我認”游戲,看誰認得的生字多。

(5)學生相互交流識記妙法。

壩——貝漢——汗摔——率跤——交鳳——風

(6)重點指導:晨、裝、靜(注意筆畫、筆順)

3、同桌互相檢查課文朗讀情況,鞏固生字的認讀、識記。

三、指導寫字

1、指名讀生字、新詞。

2、觀察:學生自主觀察每個漢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指導書寫。

“裝”:上下結(jié)構(gòu),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結(jié)合緊湊。

“絨”:左右結(jié)構(gòu),右邊部分“戎”不要寫成“戒”。

4、學生書寫,教師巡視指導。

5、展示:小組內(nèi)互相展示自己寫的字。

6、評價:自評、互評。

四、熟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學生逐段朗讀課文,同桌互相交流:你讀了每個自然段,知道了什么?

2、讀完全文,討論: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全班交流,教師小結(jié),并板書:

上學路上

來到學校

上課

下課

3、你最喜歡哪些自然段?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五、布置作業(yè)

1、抄寫詞語表中列出的本課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語文小學教案模板篇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會認8個要求會寫的字,14個要求會認的字,能正確書寫“比”和“斤”,掌握“比”字的筆順,明白“斤”的字理,進一步培養(yǎng)識字和寫字的能力。

(2)學會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朗讀能力。

2.過程與方法:以讀促講,在朗讀實踐中識字學詞,同時培養(yǎng)閱讀興趣,體悟阿凡提的智慧。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懂得只有動腦筋才能克服困難,解決問題。

教學重、難點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2個生字“比”和“斤”。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積累詞語,在讀中受教育。

教學準備

課件、圖片、手帕、一張紙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引入課題

1、同學們,今天有一位朋友騎著他的小毛驢來到了我們的課堂上,(貼“阿凡提”圖片)認識他嗎?(板書“阿凡提”)來,一起和他打個招呼吧!(你們真有禮貌!)

2、在“阿凡提”的名字里還藏著一個生字“提”,說一說你想用什么方法記住它?

3、聽過他的故事嗎?他是個怎么樣的人呢?(聰明,有智慧)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一個關(guān)于阿凡提有趣的故事。(板書課題《比力氣》,齊讀)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范讀課文:先聽老師講故事,注意要聽準字音!然后告訴老師誰要和阿凡提比力氣?結(jié)果怎么樣?(貼“大力士”)

2、比一比這兩個人有什么特點?(大力士高大強壯;阿凡提矮小瘦弱。)那么,阿凡提是用什么方法贏的呢?

3、你們再來讀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圈出生字,要借助拼音讀準字音,標出自然段。

4、課文是講比力氣,那我們這節(jié)課就來比讀文,比識字,比寫字,看誰能當“學習星”!要把課文讀正確,得先過字詞關(guān),來,我們比一比,看誰讀得準?(檢查生字認讀:師出示字卡,學生開火車認讀,隨時正音。)

三、隨文識字,記形解義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他們倆在哪相遇的?(城墻邊)

大力士有怎樣的表現(xiàn)呢?(高興地說)讀出高興的語氣。

重點認識“咱”和“比”。

2、面對大力士的挑戰(zhàn),阿凡提是怎么說的?(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3、大力士的力氣有多大呢?(讀第三自然段)

重點認識“斤”和“答”。(了解“斤”的字理演變過程)

讀出大力士胸有成竹的語氣。(指導讀)

4、阿凡提想出了什么辦法來戰(zhàn)勝大力士呢?(讀第四自然段)

認識“帕”(出示實物)。

5、當大力士聽說要他把手帕扔過城墻時,大力士是怎么說的?(“簡直不費吹灰之力”)

一起做吹走手上灰塵的動作,理解“吹灰之力”,大力士為什么會這么說呢?(指導讀出輕松,不放在心上的語氣)

重點認識“灰”和“之”。

6、比賽的結(jié)果到底怎么樣呢?大力士那么高大有力,為什么連一塊手帕都扔不過去呢?學生自由說一說。(手帕很輕,落地時飄飄悠悠的,而阿凡提是借助了石頭的重量。)

讀到這,你想對阿凡提說點什么呢?

7、同學們,在我們剛才的讀文中認識了很多新的生字新詞,如果它們從課文中走出來,你們還能認識它們嗎?(出示新詞,檢查認讀,再觀察生字,注意引導學生區(qū)分“提”“扔”“抓”“拾”,拓展“提手旁”的字。)

四、仔細觀察,指導書寫

1、學生觀察“比”和“斤”的結(jié)構(gòu)和筆順(課件出示)。

2、然后和老師一起書空,練習書寫。

五、拓展升華,學以至用

最后我們來一次智慧大比拼!想?yún)⒓訂?要是和你們相比,老師可就是大力士了,我這有一張紙,我想把它扔出去那簡直是不費吹灰之力!(師扔紙)好,開動你的腦筋,看誰能像阿凡提一樣想出巧妙的辦法比老師扔得遠?(評出“智慧星”)

六、總結(jié)全文,感悟反思:

本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學生自由地說一說。(光有力氣是不行的,還要有智慧;如果生活中遇到問題,應(yīng)該學會動腦筋想辦法,用智慧去解決問題。)

七、課外延伸,布置作業(yè):練習把課文演一演;搜集阿凡提的故事。

板書設(shè)計:

7-4 比力氣

識字卡片 阿凡提圖 大力士圖

(智慧星)(大力士)

語文小學教案模板篇7

教學說明

〔解題〕

“滴水穿石的啟示”是一個偏正詞組。中心詞是“啟示”?!皢⑹尽笔鞘苣撤N事物的觸發(fā),引起聯(lián)想或有所領(lǐng)悟。本文用《滴水穿石的啟示》作題目,表明本文是議論文,人們引起的聯(lián)想或領(lǐng)悟是由滴水穿石現(xiàn)象引起的?!暗嗡┦保此谓?jīng)久不息地滴落在堅硬的石頭上,最終把石頭穿透。這是大自然中常有的現(xiàn)象。本文介紹這種現(xiàn)象,并列舉事例,論證這個現(xiàn)象給人們的啟示,即做事應(yīng)該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廢,就一定能實現(xiàn)美好的理想。

〔結(jié)構(gòu)分析〕

本文的結(jié)構(gòu)是提出論點———擺出事例進行論證———得出結(jié)論。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提出論點。文章從安徽廣德太極洞內(nèi)的滴水穿石現(xiàn)象,引出本文論點:目標專一,持之以恒,就會使事業(yè)成功。

第二部分(第3自然段),擺出事例進行論證。文章采用例證法論證本文論點,例舉了李時珍、愛迪生、齊白石3位中外名人的故事,論證本文論點的正確性。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得出結(jié)論。由分析天上雨水不能穿石的原因入手,從反面證明論點正確。進而歸納出本文的結(jié)論,回應(yīng)了開頭。

〔語意理解〕

“水滴鍥而不舍,日雕月琢,終于滴穿了這塊石頭,使之成為今天太極洞內(nèi)的一大奇觀?!?/p>

這句說明太極洞中石頭上圓洞的形成原因。“鍥而不舍”,雕刻一件東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叭盏裨伦痢?,每日每月都在雕琢,比喻長時間不間斷地做一件事情。“鍥而不舍”和“日雕月琢”是滴水穿石的原因。水滴中含有一定的化學元素,滴落石面,能引起些微化學反應(yīng),再加上重力的沖撞,日久天長,就可能使石頭出現(xiàn)圓坑或圓洞?!疤珮O洞”,指安徽廣德的太極洞,是道家修煉的場所。

“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標專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頭滴穿。如果我們也能像水滴那樣,還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這句講的是滴水穿石現(xiàn)象給人們的啟示,點明了課題,也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論點:目標專一,持之以恒,就能做成任何事情。第1句分析滴水穿石的原因:第一要目標專一,就是關(guān)注一個目標,不分散注意力,這樣獲取成功的幾率就大。這是從目標選擇策略上講的。第二,持之以恒,就是長久地堅持下去,有毅力,有恒心。這樣,“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個勁兒地堅持做下去,一定能贏得勝利。這是從工作態(tài)度與人的品格上講的。第2句是反問句,指出滴水穿石啟示了人們,只有具備滴水穿石精神,才能做好任何事情。

“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業(yè)的人,在前進的道路上,不都是靠著這種‘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塊塊‘頑石’,最終取得成功的嗎?”

這個反問句是對前面三個事例的總結(jié),指出,全世界一切成功人士,都具有滴水穿石的精神。“古今中外”,指包括一切時間,一切空間。“滴水穿石的精神”,就是目標專一,持之以恒的精神?!暗未敝改繕藢R?,持之以恒的工作過程?!邦B石”,堅硬的石頭,這里比喻艱苦的工作或事業(yè),許多工作或事業(yè)都十分有難度,不是輕而易舉能干好的,要付出艱辛的努力與代價。要獲取工作的成效與事業(yè)的成功,就必須有“滴水穿石”的精神。前文例舉愛迪生的事例中,提到“孜孜不倦”和“專利”?!白巫尾痪搿?,形容勤勉,不知疲倦?!皩@?,法律保障創(chuàng)造發(fā)明者在一定時期內(nèi)由于創(chuàng)造發(fā)明而獨自享有的利益。在例舉齊白石的事例中,提到“揮毫”“條幅”和“爐火純青”?!皳]毫”指用毛筆寫字或畫畫。動物身上細長而尖的毛叫“毫”,毛筆是用“毫”做成的,人們便用“毫”指代毛筆?!皸l幅”,指直掛的長條的字畫,單幅的叫單條,成組的叫屏條?!盃t火純青”,相傳道家煉丹,到爐子里的火發(fā)出純青色的火焰的時候,就算成功了。比喻學問、技術(shù)或事達到了純熟完美的地步。

〔寫作特點〕

論證過程嚴密。

作為議論文,講究分析與論證。本文盡量減少理論分析,而強化事例論證,即采用了例證法。開頭用事例引出論點,中間舉3個古今中外的名人事例,印證論點的正確性。在歸納結(jié)論前,又引反面事例,從另一角度論證論點。這樣,正面論,反面論,“事實勝于雄辯”,論點就在大量事實印證下牢牢地立了起來,讓人信服。作者之所以采用例證法,主要考慮讀者的特殊性。本文是寫給兒童讀的。少年兒童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抽象思維不強。采用例證法,兒童容易理解和接受文章的觀點。

本文例證很周密、嚴謹,舉的3個名人事例都很典型。李時珍是中國明代醫(yī)藥學家,愛迪生是美國19世紀大發(fā)明家,這兩位是歷史上的杰出人才,應(yīng)“古今中外”中的“古”;齊白石是我國現(xiàn)代書畫家,應(yīng)“古今中外”中的“今”;李時珍與齊白石是我國的名人,應(yīng)“古今中外”中的“中”;愛迪生是美國的名人,應(yīng)“古今中外”中的“外”。3個名人中有醫(yī)藥學家、、發(fā)明家、書畫家,概指各項事業(yè)。文章用這些事例說明不同時期、不同國家、不同領(lǐng)域的杰出人士都憑“滴水穿石精神”而獲成功,進而證明了論點。

教學建議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懂得做事目標專一、持之以恒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條件的道理。

2.準確、流利、有感情地讀課文。

3.學會本課生字。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滴水穿石”現(xiàn)象給人們的啟示。

2.學習從一件事物談起進而引發(fā)出更深的道理的寫作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或教學掛圖。

〔教學時間〕

建議本課教學1課時。

〔閱讀建議〕

建議采取“以讀為主”“質(zhì)疑探究”“自主合作”的方法進行閱讀。

1.由實驗演示導入新課,讓學生理解“滴水穿石”的深刻含義,引出本課課題。

2.初讀課文。

檢查學生生字、詞的預(yù)習狀況和對文章內(nèi)容的整體把握情況,并且理清文章層次。

課文先以自然現(xiàn)象為切入點,再舉例論證“滴水穿石”給人們的啟示,最后寫作者要說明的道理。

3.以讀為主線,感知、感受、感悟課文內(nèi)容。

⑴學習第1、2自然段時,要指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nèi)容。指導學生要抓住重點詞語“鍥而不舍”“日雕月琢”“目標專一”“持之以恒”等詞語體會滴水能滴穿石頭的原因。

⑵學習第3自然段時,教師讓學生在熟讀課文的基礎(chǔ)上,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名人事跡進行精讀,從名人的事跡中去體會“滴水穿石”的精神。

⑶學習第4自然段時,可讓學生先畫出中心句,再用聯(lián)系實際談感受的方法理解“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廢,就能實現(xiàn)我們美好的理想”這句話的深刻含義。

4.合作討論。

討論題:“滴水穿石”給我們的啟示究竟是什么呢?

組織全班學生交流,圍繞“滴水穿石”的啟示談出自己的感受。引導學生盡量用豐富的詞語和相關(guān)的名言警句把自己的感受說深刻。

5.質(zhì)疑探究。

質(zhì)疑:如果將課文中的中心句改成“目標專一,持之以恒”行不行,讓學生進行比較,在比較中引導學生自己質(zhì)疑與原句的區(qū)別。然后讓學生自讀自悟,自主探究。

6.擴展延伸。

課外采訪一位成功人士,比如企業(yè)家、科學家、藝術(shù)家、優(yōu)秀教師、先進工作者等,從他們身上發(fā)現(xiàn)目標專一,持之以恒的事例,然后寫一篇報道,說明“滴水穿石”的道理。

7.識字“鍥、琢、孜、熾”都是左窄右寬結(jié)構(gòu),“廢”是半包圍,“廣”旁不可多兩點。

8.推薦作業(yè)。

圍繞課文主題搜集一個名人的事例,并附上名人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