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美術教案7篇

時間:2023-02-10 作者:Monody 備課教案

為了順利的開展接下來的教學工作,提前制定教案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寫好教案是每一位人民教師都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湘教版美術教案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湘教版美術教案7篇

湘教版美術教案篇1

一、教學目標

1,了解漫畫的基本特點和基本表現(xiàn)方法。

2.學習運用漫畫的表現(xiàn)手段創(chuàng)作漫畫。

3.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操和善于觀察生活、思索生活的良好習慣,、

二、教學重點

分析、了解漫畫的特點和表現(xiàn)方法。

三、教學難點

如何創(chuàng)作漫畫。

四、教學準備

1.布置學生課前預習教材。

2.搜集較易理解的漫畫作品,并制成燈片或準備投影儀放大,

3.搜集漫畫家張樂平的漫畫作品《三毛愛科學》、《三毛流浪記》。

4.歷屆學生漫畫作品。

5.學具同教材要求。

五、教學過程

(一)欣賞:了解漫畫的特點。

1.出示漫畫《三毛流浪記》和《三毛愛科學》。

2.出示歷屆學生漫畫作品。

表現(xiàn)手法:夸張、比喻、擬人等。(板書)

特點:在諷刺和幽默中歌頌真、善,美,抨擊假、惡、丑,使人們在笑聲中受到教育,得到美的享受。

(二)分析:學習漫畫的表現(xiàn)手法、

1.打開教材讓學生自學。然后各自談談對漫畫《媽媽和老師》、《如此值日》的分析和 理解,從而進一步加深理解漫畫。

2.結(jié)合前面的范例,教師講解漫畫的構思和立意,讓學生理解漫畫是怎樣達到宣傳正義、抨擊丑惡的目的。

(三)思索:嘗試漫畫的創(chuàng)作。

選擇自己身邊的人和事,通過聯(lián)想夸張人和事的特征,畫一幅或一組漫畫。

1、教師舉例提示,比如“皆大歡喜”、“學雷鋒”等等。

2.學生聯(lián)系生活大膽想象,嘗試創(chuàng)作漫畫。

3.教師巡視指導。

(四)展示:表揚優(yōu)秀漫畫創(chuàng)作。

湘教版美術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和了解各種各式樣和材質(zhì)的包,包的世界培養(yǎng)初步的設計意識。

2、鼓勵學生運用畫畫、寫寫、剪剪、撕撕、貼貼等表現(xiàn)方法設計一款包包的世界。

3、體驗創(chuàng)作的快樂,培養(yǎng)學生觀察表現(xiàn)生活和美化生活的情感包的世界。

教學準備:圖片。繪畫工具

教學重點:觀察、分析、表現(xiàn)包的造型,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

教學難點:包的設計新穎有趣。

教學過程:

一、欣賞與觀察。

我們的身邊有各種各樣的漂亮的包。

引導學生一起(新)蘇教版美術教案包的世界簡單分析造型和材質(zhì)特點的。

二、分類與總結(jié)。

可以根據(jù)包的外觀、用途、用法,材料等角度了解包的世界包的世界。

三、鼓勵表現(xiàn)。

畫出你最喜歡的包的樣式,或用身邊的材料動手制作一個包,不妨寫下你的設計構想。

四、作品展評。

介紹自己的作品給大家,相互贈送,交流。

湘教版美術教案篇3

1、樂意觀察各種符號,對文字有好奇感和探索愿望。

2、通過對漢字的觀察、分析提高學生對漢字的認知和敏感性。

3、了解漢字的演變,知道漢字是古代人在勞動過程中根據(jù)物像創(chuàng)造的。活動材料:

4、漢字、象形文字卡片一套,沿中線對折好。

5、用漿糊在白紙內(nèi)寫上漢字;裝入碘酒水的噴瓶一個。

過程及指導:

1、直接導入:教師出示學生熟悉的漢字,引起學生注意。

出示漢字卡:大、小、上、下、木等。

教師:“你們認識它們嗎?”和學生一起認讀。

教師:“卡片上所有的符號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漢字,這是我們中國的主要文字——漢字”

2、和學生一起討論

提問:“有誰知道漢字是怎么來的呢?”

教師小結(jié):漢字是由象形文字演變而來的。古代人在勞動中根據(jù)物像創(chuàng)造了“象形文字”,它就像我們畫的畫兒一樣,后來慢慢地簡化成了橫平豎直,四四方方的符號,成了現(xiàn)在這樣的漢字。)

3、猜字游戲

教師出示象形文字卡片,讓學生猜一猜可能是什么字?猜對即把另一面的漢字翻出來。

教師:“你是怎么猜出來的?”通過提問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分析,鼓勵學生積極探索,發(fā)展學生的觀察力和對文字的敏銳性。

4、認讀并書寫漢字“日”“月”教師在田字格里書寫漢字“日、月”

5、以變魔術的方式,激發(fā)學生擴展認讀相關漢字。

教師出示提前用漿糊寫好的帶有“日”“月”偏旁的字卡,在紙上噴上裝有碘酒的水后,漿糊寫的字起化學反應便顯現(xiàn)出來了,學生在有趣游戲氣氛中學習認讀。

湘教版美術教案篇4

一、教材分析

(一)綜合分析

壁飾即墻壁上的裝飾物。按制作的材料大致可分為金屬壁飾、陶瓷壁飾、纖維紡織壁飾、紙浮雕壁飾等。

本課所選取的壁飾圖片,直觀地介紹了從構思到選材,從制作到組合等方法,簡明易學,真切感人。學生通過對這些壁飾的欣賞,既提高了他們的學習感性認識,又拓展其想象思維空間,從而促進手腦并用等綜合能力的發(fā)展,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走進生活、美化生活的情感,同時也為今后的手工制作學習起到鋪墊的作用。

教學重點:聯(lián)系生活進行壁飾的設計制作。

教學難點:不同教材的組合制作。

(二)教學目標

①培養(yǎng)學生集體合作的意識,養(yǎng)成勤于動手動腦的好習慣,提高審美能力。

②讓學生初步了解壁飾的一般知識,設計制作一件新穎的壁飾。

二、教學過程設計

(一)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三五件不同材料的壁飾作品,剪刀、雙面膠帶,演示材料,錄★★音機,磁帶,有條件地區(qū)可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根據(jù)各自條件,就地取材。如:廢舊掛歷、色卡紙、飲料瓶、蘆葦絮、樹枝、蛋殼、毛線等。另外還需備有剪刀、膠水、彩筆等。

(二)教學過程:

1:

●導入:學生觀看教師自編魔術表演,激發(fā)興趣引出壁飾課題。

●欣賞:出示壁飾范具及有代表性的壁飾圖片(可用幻燈或?qū)嵨锿队罢故荆?,比較制作材料的不同表現(xiàn),給人外觀形象的感受。

●討論:你能用概括的語言說說最感興趣的壁飾所表現(xiàn)的內(nèi)容嗎?你還想到用其他的材料來表現(xiàn)壁飾嗎?

●設計制作:學生欣賞討論過壁飾之后,知道壁飾的用途,材料的運用及給人的感受。練習時啟發(fā)學生聯(lián)系生活,尋問學生自己的構思,用哪些材料,表現(xiàn)什么內(nèi)容,顏色如何搭配,并向?qū)W生交代剪、貼、編、扎、插、卷、折、揉等技巧的運用,還可以鼓勵學生自由結(jié)合,集體制作。

●要點提示:貼制時應由整體到局部,由里到外逐層疊加,粘貼時要耐心細致,牢固美觀。

三、學習建議:

●是否樂于主動學習壁飾的相關知識,并在學習過程中表現(xiàn)出耐心、細致、有條理等良好的行為習慣。

●是否在學習新知識時體現(xiàn)自主和探究意識,并能用已學過的美術專業(yè)術語描述壁飾的制作要領。

●是否能配合班級其他同學,將制作好的壁飾舉辦一個小型展,體驗自身的價值和成功的喜悅。

四、教師教學隨筆:

湘教版美術教案篇5

泥工課可以是學生更加接近大自然。雕泥板在泥工課中屬于浮雕。通過雕泥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增強立體意識,拓展知識面,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有助于以后泥工課的開展和深入。

本課的內(nèi)容包涵了欣賞與創(chuàng)作。通過欣賞,學生可以廣泛地接觸藝術家們的作品,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與興趣。

二、教學目標:

通過欣賞范畫,了解作品的作用,嘗試利用刀刻或用泥皮、泥條來做自由制作、裝飾和表現(xiàn),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制作出形態(tài)各異的作品,發(fā)揮潛能。并通過展示、相互交流、收藏等形式,培養(yǎng)學生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欣賞,大膽利用工具進行創(chuàng)作。

教學難點:作品的立意與創(chuàng)作要有自己獨特的個性。

四、教學準備:

師:范作、泥板、刻刀等。

生:泥、刻刀以及自選的一些工具。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初步了解浮雕藝術。

1、拿出已經(jīng)做好的干透的你班拓印。

2、學生嘗試拓印并了解(活字印刷術)及浮雕的概念。

3、說說你見過哪些類似的藝術作品。

二、欣賞范圖,感受不同時代、地域的作品。

1、浮雕藝術的作用:美化生活,演繹歷史、陶冶情操、收藏等。

2、浮雕藝術的材質(zhì):多為泥石或木。

3、浮雕藝術的形式:不拘泥于外形,可以是多種多樣。

4、浮雕藝術的內(nèi)容:多樣化,動物、花鳥、人物、歷史故事以及抽象圖形。

5、存在的形式:單幅或成組。

三、討論探索。

1、選擇學生收集的圖片資料展示,并請學生表述。

2、教師展示實物及圖片,供學生欣賞。

3、以小組為單位,跺腳度地講述某一幅作品。

四、勾勒草圖。

1、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方案并勾勒草圖。

2、教師巡回指導。

3、立意要新,有獨特個性,并要主義形式美感。

六、動手制作。

七、教師小結(jié)

第二課時

一、欣賞小組作業(yè)。

將每個小組的草圖展示。請創(chuàng)作者講述設計意圖。

二、討論和研究。

1、通過互評可以對創(chuàng)作草圖做適當調(diào)整。

2、研究用何種方法進行制作。

三、學生嘗試制作。

(1)用泥皮、泥條粘貼的方法做浮雕裝飾。

(2)用刀刻的方法來繪制。參照范圖用半圓雕和浮雕結(jié)合的方法。

四、展示交流。

1、相互交流。

2、教師評價。

3、可以選擇部分作品涂釉燒制。

五、教師總結(jié)。

(1)側(cè)重于學生作品的新穎、獨創(chuàng)性。

(2)可以擺放在房間內(nèi)裝飾。

湘教版美術教案篇6

課題:第12課 會跳的玩具

課時:1課時

課堂類型:設計應用

教學目標:

1、了解物體會跳的原理,學習設計會跳的玩具。

2、發(fā)展學生動手動腦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廢物再利用的良好品質(zhì)。

教學重難點:

1、培養(yǎng)學生廢物再利用的良好品質(zhì)。

2、做出玩具會跳的功能。

教具學具:廢棄按壓式圓珠筆、彩卡紙、彩線、膠布、彩筆、剪刀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1、導入

談話:(1)你知道哪些動物會跳?它們?yōu)槭裁磿?/p>

(2)你知道哪些動物會跳?它們?yōu)槭裁磿?/p>

2、引入課題:《會跳的玩具》(板書)

3、討論會跳的玩具的制作方法,點撥技法難點。

(1)討論會跳的玩具的制作方法

a、你帶了什么材料,準備怎樣制作?

b、你覺得自己在制作時,哪一部分比較難?

(2)老師點撥技法難點:

a、依靠彈簧的彈力,做出玩具會跳的功能。

b、運用卡紙進行折疊產(chǎn)生彈性,做出玩具會跳的功能。

4、提出制作要求:

a、玩具會跳的功能要體現(xiàn)出來。

b、利用彩卡紙、彩線、膠布、彩筆等材料進行恰當?shù)难b飾,使會跳的玩具更加漂亮。

c、注意保持桌面的整潔衛(wèi)生。

三、學生設計制作,老師巡回指導。

重點指導:a、依靠材料的材質(zhì),巧妙設計做出玩具會跳的功能。

b、利用適當?shù)牟牧线M行給玩具進行恰當?shù)难b飾。

四、展示作品,引導學生互相觀賞。

五、課后拓展:游戲“會跳的玩具大比拼”,讓學生通過游戲體驗成功的樂趣,激發(fā)學生動手動腦保持行廢物再利用的熱情。

湘教版美術教案篇7

教學目標:

1、提高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創(chuàng)造力、審美力。

2、指導學生分析魚的外形和顏色,引導學生大膽夸張表現(xiàn)各種各樣的魚,鍛煉學生用線、用色表現(xiàn)或剪刻、捏制魚。

教學重、難點:

1、大膽夸張表現(xiàn)各種各樣的魚。

2、用線、用色表現(xiàn)或剪刻、捏制魚。

教具學具:彩色紙、剪刀、膠水、筆、彩泥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根據(jù)興趣愛好分小組,并確立組長,統(tǒng)一小組意見。

二、講授新課:

1、引導階段:

欣賞故事導入: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故事:在大海里住著魚爸爸和他的兒子,爸爸很膽小,怕兒子出事,不想讓他上學;而兒子很喜歡上學,也很頑皮。有一天……當魚爸爸失去了的兒子以后啊,他會怎么做呢?

2、發(fā)展階段:

師說:雖然魚爸爸比較懦弱,但他深愛著自己的孩子尼莫,由于他的愛心,會有許多朋友幫他找尋失去的兒子。假如你是魚爸爸的朋友,你會怎么做,為什么?

師總結(jié):對,幫助有困難的朋友是我們的美德。

師說:魚爸爸的朋友大都是魚,我們來認識一下,海洋里有哪些魚爸爸的朋友呢?請看大屏(展示各種不同的魚的圖片)

你最喜歡什么形狀什么顏色的魚朋友?

你能模仿魚兒游一下嗎?

讓我們都來模仿魚兒游一游,想怎么游就怎么游。

我們來看一下魚究竟是怎么游的。(動畫:魚游時的樣子。)和我們游的一樣嗎?

哦,尾巴左右擺動呢,嘴里還在吐著泡泡。

魚爸爸的朋友啊到處幫著找他的兒子。你看,黑板上也有一條魚朋友呢,正在幫著找與兒子呢。(師示范表現(xiàn)魚)

老師是畫的魚朋友,我們看看別的小朋友怎么表現(xiàn)魚的。(出示學生的作品)

我們美術課還學過彩泥捏,彩紙剪,這些方法同樣可以表現(xiàn)我們的想法。

三、學生作業(yè),教師輔導:

接下來老師請每一位小朋友來表現(xiàn)一條游動的魚朋友,讓我們一起來幫魚爸爸找回他失去的兒子,好不好?

按小組制作或畫魚,老師及時解決學生作業(yè)過程中的問題,并適當展示優(yōu)秀的學生作品。(大屏展示各種魚以及不同的表現(xiàn)方法,音樂伴奏)

四、作業(yè)展示

五、拓展:觀察自然界中的魚兒,看看它們是順水游動的還是逆水游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