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數學練習課教案6篇

時間:2022-11-18 作者:betray 備課教案

不管制定什么類型的教案,都要圍繞教學目標進行思考,實用的教案是讓我們課堂順利進展的依據,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二年級數學練習課教案6篇,感謝您的參閱。

二年級數學練習課教案6篇

二年級數學練習課教案篇1

一、教學目標:

使學生進一步理解6的乘法口決的意義,熟記口決,會用一句口決算有關的兩個乘法算式。

二、教學重點、難點:

熟記口決,會用一句口決算有關的兩個乘法算式

三、教具、學具準備:

小黑板、投影機

四、教學過程:

(一)步驟:師生活動修改意見

1.口算

6×1, 6×4, 1×2, 5×4

6×2, 6×5, 4×2, 3×1

6×3, 6×6, 2×3, 3×4

(二)根據口決說出兩個乘法算式

二四得八, 三五十五, 一三得三, 四五二十

三四十二, 二五一十, 三六十八, 四六二十四

(三)在○里填上+、_或×

4○4=8

3○3=9

6○6=36 4○4=16 3○3=6

6○6=12 4○4=0

3○1=2

4○2=81

(四)乘法口決比賽

1、看乘法式題卡片寫得數

3×2, 4×4, 3×6,2×2, 6×5, 3×4, 6×6, 2×4, 2×6, 1×6

2、先把有關的條件和問題連起來,再計算

媽媽買來4袋桔子,每袋5斤,一共幾袋?

媽媽買來4袋桔子,5袋蘋果,一共有幾斤?

3、口頭提出問題或條件再算出來

①6個少先隊員做紙花,每人做4朵( )?

②少先隊員做了24朵紙花,送給幼兒園小朋友8朵,( )?

(五)復習填括號練習

1、做62頁第3題

2、做練習十三第2、5、7題

二年級數學練習課教案篇2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3頁。

教學目標:

1、能辨認上、下、前、后這些方位,并用這些方位來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2、能將自己所學知識運用于生活實際,初步能在同一場所辨認自己或他人所在的位置和方向。

3、積極主動地參與位置與方向的認知過程,體會位置和方向在生活中的價值,發(fā)展學生積極學習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難點:

正確辨別上、下、前、后的位置關系,體驗其相對性。

4、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

一、聯(lián)系生活,揭示課題

師:誰能告訴大家,在你的課桌上面放的是什么,桌子下面又有什么?

學生自由說。

師:誰能幫老師數一數,你前面有幾位小朋友,后面呢?

學生匯報。

板書課題:上下、前后。

二、新課

1、上、下

出示主題圖,師:這是某個城市的跨江大橋,你們看,多宏偉啊,誰能把自己從圖上看到的情景說一說?

讓學生用自己的話對主題圖進行描述,并側重引導學生用“上”、“下”對物體的位置關系進行準確的描述。

學生獨立完成課本的填空。

聯(lián)系生活實際,學生用“上”、“下”描述身邊事物的位置關系。

2、前、后

讓一組學生排成一縱隊,指名描述小伙伴的位置,學會用“前”、“后”來準確描述。

二年級數學練習課教案篇3

教學內容:人教版實驗教材數學教科書二年級上冊p62—64習十三

教學目的:

通過練習讓學生加強對6的乘法口訣的記憶,并培養(yǎng)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加強對6的乘法口訣的理解。

教學過程:

1.第1題

6ⅹ3+6=6ⅹ4+6=6ⅹ5+6=

6ⅹ4=6ⅹ5=6ⅹ6=

學生根據乘加與乘法算式的對比、思考,體會相鄰兩句口訣之間的聯(lián)系。

聯(lián)系時,讓學生直接填在書上,請學生觀察每組中兩小題之間的聯(lián)系,想??

想:6x3和6x4,6x4和6x5,6x5和6x6后一句口訣的得數比前一句大多少?為什么?

2.以摘蘋果的情景呈現(xiàn)練習,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參與的積極性,進一步鞏固6的乘法口訣。

3.

×123456

112

22

3

4

5

6

讓學生邊填邊說口訣。

4.第4題和第7題

學生獨立完成,比比誰算得快。

5.第5題

實物圖給學生提出要計算的問題。先讓學生理解圖意,再口頭表述題意,獨立填寫算式。

6.第6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互相交流一下是怎樣想的。

1只螞蟻6條腿,3只螞蟻()腿,6只螞蟻()腿

每只小貓釣6條魚,4只小貓能釣多少條魚?

想:7只小貓掉的魚,比40條多還是少?

7.第8題:數學游戲

學生分組做問答游戲進行練習。

8.在o里填上+、—、×

3○3=64○3=125○3=15

3○3=92○6=126○4=10

教學反思:

二年級數學練習課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學生初步了解上、下、前、后的基本含義,會用上、下、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2、使學生形成辨別一定的空間方位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4、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使學生初步了解上、下、前、后的基本含義,會用上、下、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現(xiàn)在,我們就和聰聰、明明一起進入神奇的數學王國吧!

2、揭示課題。

聰聰問我們:“鼻子下面是什么?嘴巴上面有什么?”“小明前面是誰?后面呢?”

同學們說得真好!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上、下、前、后。(板書課題:上、下、前、后)

二、探究新知

1、你能說一說我們生活中有關上、下、前、后的例子嗎?

2、觀察畫面,體會上、下、前、后的含義。

(1)你們聽說過南京長江大橋嗎?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南京長江大橋是什么樣子的?下面我們就一起去南京長江大橋看一看,開開眼界,好不好?

(2)出示主題圖課件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告訴大家好嗎?

(3)大家發(fā)現(xiàn)了這么多東西,真了不起!

誰能說出:汽車下面有什么?輪船上面有什么?大貨車前面是什么?小汽車后面有什么?

你能像老師這樣提出問題嗎?

3、看書第9頁,完成書上填空并完成做一做。

指名口答并訂正。

三、活動

1、拍手游戲。

(1)教師發(fā)口令,學生上下拍手。

(2)聽反語:教師說“上”學生在下面拍手,教師說“下”學生在上面拍手。

2、小組活動。

小組長發(fā)口令,其余的同學動手擺。如,把本子書放在數學書上面,把文具盒放在書上面……

3、做個老鷹抓小雞的小游戲。

小華做老鷹,小林、小東、小平、小云、小玉5人依次抓著前面一個人的后衣角,開始游戲,老師提問,小東前面是?小云住小玉的哪個面?看圖再說一說,老師找學生起來,還可以提出哪些問題并解答。

四、小結

今天這節(jié)課你認識了誰?你學到了什么知識?

五、作業(yè)布置

完成書本第11頁的練習二的第1、2、3題。

課后小結

學了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二年級數學練習課教案篇5

教學內容:方向與位置,課本第65~66頁。

課型:練習課。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景,學會根據給定東、西、南、北中的一個方向確定其他三個方向的方法,學會看簡單的線路圖。

2、經歷探究辨別方向與確定位置的過程,體驗合作探討問題的樂趣。

3、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主動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合情感。

教學重點:給定東、西、南、北中的任意一個方向辨認其余三個方向,會看簡單的線路圖。教學難點:給定一個方向辨認其余三個方向。

教學方法:談話法,講授法,練習法。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具:課本、電腦,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自主練習。

1、自主練習1。

先讓學生獨立解決,然后在全班交流,交流時重點加強學生練習的活動性,讓學生面向給定的方向站好,再說出其他三個方向。另外,還可以讓學生分別面向不同的反響,確定其他三個方向,鞏固辨認方法。

2、自主練習2.3。

這是實踐性的題目。練習時,給學生充分的空間與實踐開展必要的操作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辨認方向。

3、自主練習4。

學生自己獨立解決,然后全班集體訂正。

4、自主練習5。

先讓學生自己獨立完成,在全班交流,鞏固看路線圖的方法。

5、自主練習6。

先讓學生描述路線,然后再計算路程。

6、小資料。

學生自己了解。

二、小結。

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知道了什么?你覺得自己的表現(xiàn)怎么樣?

三、布置作業(yè)。

提前預習下一課。

二年級數學練習課教案篇6

一、活動導入:

談話:考一考大家四根同樣長短的小棒可以拼成什么樣的數學平面圖形?三根小棒呢?如果兩根小棒呢?(學生準備)你能拼出不同形狀的角嗎?

今天我們就先一起來認識這樣的角?誰來給它起個好聽的名字。

今天我們先認識直角(板書:認識直角)

二、教學新課

1、認一認:

談話:其實我們身邊就有很多的直角,瞧:這是手帕和一本數學書,你能在它們的面上找出直角嗎?請學生指一指

提問:想一想我們身邊的什么地方也藏著直角?

(注意引導出三角板上的直角)

提問:三角板上有直角。請學生比畫出來

小結:直角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

2、畫一畫

提問:怎樣畫一個標準的直角呢?

想想看有什么好辦法?

(這樣的直角兩邊張開的大小只能憑感覺,不一定是個標準的直角?有更好的辦法嗎?)

提問:三角板上一共有三個角,為什么用這個角來畫直角呢

談話: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其他小朋友看清楚了嗎?誰來說說方法?

講述方法:把三角板按在紙上,找到三角板上的直角,確定一個頂點,

然后沿著尺畫出兩條邊。

提問:轉動三角板可以畫不同方向的直角嗎?請學生說一說:準備怎樣畫?

其他小朋友想自己動手試一試嗎?請小朋友完成練習紙第1題畫一個直角。

小結:瞧老師選了幾個小朋友畫的,他們方向不同但都是直角。

為了和其他角區(qū)分開,人們還給了直角一個特殊的符號?教師示范,我們把他叫作“直角符號”。

學生動手給自己畫的直角標上符號。

3、折一折

談話:我們開動腦筋畫了一個直角,現(xiàn)在考考大家這里有一張不規(guī)則的紙你能折兩折創(chuàng)造一個直角嗎?

動手試一試。

提問:交流怎樣折呢?討論一下。

請同學上臺演示自己的折法。

提問:同桌兩人把折出的'直角比一比。再拿折好的直角和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通過兩次比較,你有什么重大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直角的大小都一樣)

4、辨一辯

(1)小朋友真厲害,那想問問大家如果給你一些角(掛小黑板),你有什么方法可以驗證它是不是直角呢?把你的方法說給小組的同學聽一聽。

小組討論交流驗證一個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

(象這三個角形狀特別不同可以用眼睛直接判斷,但有一些角形狀比較接近用眼睛判斷可不行了怎么辦?)

小結:如果要正確的驗證直角可以用一個工具:三角板。現(xiàn)在我們跟著電腦博士一起來學一學

學生說方法:找到三角板上的直角,頂點對頂點,一條邊對齊,看另??

條邊,重合是直角。

學生說一說用三角板判斷直角的方法(教師貼出方法)

(2)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和其他兩個角比一比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學生比時教師板畫出銳角,鈍角)

學生交流。

指出:像這樣比直角小的角,叫銳角。這個角呢?

學生口答比較情況。

像這樣比直角大的角,叫鈍角。

通過比一比我們認識了怎樣的角是銳角呢?那怎樣的是鈍角呢?

(板書:銳角鈍角)

猜一猜:教師出示活動角,學生看角快速回答是什么角?

談話:小朋友真厲害,不僅認識了三種角,還學會了正確的判斷方法。

現(xiàn)在請小朋友完成練習紙第2題用三角板比一比看他們分別是什么角?

三、角的實際應用

(1)談話:直角,銳角,鈍角到底誰最能干呢?這樣吧,讓他們比一比,好嗎?

1號樓和地面成直角,2號樓和地面成銳角。你愿意住哪幢房子?為什么呢?

師:那這輪比賽是誰獲勝了呢?

(2)進入第二輪比賽:圖釘的釘尖分別是銳角和鈍角。你愿意用哪一個?如圖:師:這場比賽銳角又勝出了

(3)第三場比賽開始了,這兩把椅子,你會坐哪一把呢?說說你的理由?

師:這回鈍角贏了。比賽結束了,你們說說誰的本領大呢?

談話:是啊,它們在生活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正因為銳角、直角和鈍角各有所長,才創(chuàng)造出這樣美妙的世界!

四、拓展活動:

用兩個不同形狀的三角板拼一個直角一個銳角一個鈍角

板書設計

認識直角銳角鈍角

直角銳角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