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教案的寫作我們可以吸取學生們的意見,這樣才可以寫出優(yōu)秀的教案,為了讓我們你的教學效果達到最佳,就必須認真寫一份教案,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大班美術夢教案模板5篇,感謝您的參閱。
大班美術夢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嘗試用連續(xù)不斷、流暢的線條創(chuàng)作帶有一定情境的圖畫,并大膽講述創(chuàng)作的想法。
2、能根據音樂的速度和旋律繪畫,并進行想象添畫。
3、感受借形象想的魅力,體驗線條旅行的樂趣。
活動準備:
ppt課件、音樂《魔法線條》、《雨的印記》、展示板、彩帶人手一根、紙若干、勾線筆等。
活動重點:
嘗試用連續(xù)不斷的線條創(chuàng)作帶有一定情景的圖畫,大膽創(chuàng)作想法。
活動難點:
線條根據音樂的速度和旅行不間斷的繪畫,并進行添畫。
活動過程:
一、彩帶游戲引出線條,初步感知線條的變化,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師:漂亮的彩帶會在老師手里變出什么呢?
1、教師舞動彩帶,幼兒觀察彩帶的變化。
①螺旋線:小朋友快看,螺旋形的小蝸牛來啦!還像什么?
②波浪線:看誰又來了?請幼兒自主說一說。
③畫大圓:大風來了,呼一吹,彩帶又變成什么了?
2、聽音樂,幼兒自主舞動彩帶。
師:音樂停,請小朋友們把彩帶往上一拋,你的彩帶變成了什么?
你是怎樣舞動你的彩帶的?
二、欣賞視頻,幼兒大膽猜想,感受借形想象的魅力。
師:老師這里一條有趣的線條,它會跟隨音樂去旅行,我們一起來看看它會去哪里旅行呢?
線條在旅行的過程中發(fā)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
小結:線條就像我們聽的音樂一樣,音樂快的時候線條就快,音樂慢的時候線條就慢。小線條就像在旅行一樣,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三、根據音樂的速度和旋律,嘗試用線條進行作畫并講述
1、欣賞第一段音樂,幼兒用手指空畫線條,進行大膽的想象。
師:小朋友,伸出你的食指,它就是一條魔法小線條。請你們的魔法線條隨著音樂去旅行吧!
2請幼兒講述線條旅行的故事。
師:誰來說一說你的小線條到哪里去旅行了?遇到了誰?你覺得小線條還會去哪里旅行?
四、聽音樂,幼兒分組創(chuàng)作線條畫并大膽想象添畫。
1.播放音樂,請幼兒用線條表現音樂的情境,大膽想象、畫出富有
情節(jié)的作品。提醒幼兒根據音樂的旋律一筆畫成,線條中間不間斷,畫滿整張紙。
2.幼兒自主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五、交流展示創(chuàng)作作品,講述自己的線條旅行故事。
1.幼兒講述時,講述情節(jié)要與繪畫圖案一致,看誰講得豐富有趣。
2.請個別幼兒展示自己的線條旅行故事,講給大家聽。
活動延伸:
在區(qū)域活動中繼續(xù)創(chuàng)作自己的線條旅行故事。
【課后反思】
本次活動中,我通過用彩帶游戲引出線條,讓幼兒初步感知線條的
變化,調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通過小小的彩帶讓幼兒觀察,激發(fā)幼兒想象的樂趣。
在作畫中不過多的干涉幼兒的創(chuàng)作過程,最后幼兒呈現出來的作品各種各樣有趣極了。在分享作品時孩子的聲音再大一點就更好了,遺憾的是我那時候應該示范一遍讓幼兒用完整的語言進行講述線條是怎樣旅行的。
大班美術夢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根據自己所講故事的內容畫連環(huán)畫
2、鼓勵兒童發(fā)現生活中的美,培養(yǎng)幼兒對美術的熱愛之情。
3、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創(chuàng)造能力。
4、養(yǎng)成大膽用色、均勻涂色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1.實物投影儀、錄音機、鋼琴曲磁帶
2.每位幼兒一本繪畫練習本,上有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等字樣。
活動過程:
1. 故事,用提問幫助幼兒記憶故事內容。老師富有表情生動的講述故事:“離我們很遠,有一個奇妙的花果山,那里長著一種奇妙的樹,會變的樹。這種樹種下去第一天,就會長成一棵大樹,樹上只有一片樹葉。第二天的時候,這種樹就開始變了,它會一下子長出各種形狀的樹葉:有的葉子象圓圓的蘋果,有的象彎彎的月亮,有的象圓圓的輪子,有的象芭蕉扇,有的象葫蘆,有的象小朋友張開的手……顏色也變的豐富多彩,紅的象火,黃的象金子,綠的象青草,藍的象天空……真是美極了。到了第三天,你猜,這種會變的樹上會發(fā)生什么事呢?”幼兒議論后教師繼續(xù)講述?!懊科瑯淙~上都有一個樹葉精靈,有的象在哭,有的象在笑,有的兩片葉子靠在一起,兩片樹葉精靈手拉手好象在做游戲……到了第四天,這種樹還會變下去,每天都會變出新模樣?!碧釂枺骸斑@種樹叫什么樹?它第一天是怎樣的?第二天、第三天是怎樣的?”
2. 幼一起討論繪畫方法組織幼兒討論:“現在請你們把這個故事畫下來,你認為該怎么畫?”幼兒個別講述。師幼一起小結:可以把第一天樹的樣子畫在寫有第一天字樣的紙上,依次類推。
3. 師交代要求,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教師提醒幼兒畫自己想出來的樹,涂色要均勻。
4. 用投影儀展示幼兒作業(yè),并讓幼兒相互評價。
5.孩子的講述能幫助教師發(fā)現、理解他們的創(chuàng)作意圖及創(chuàng)造性表現,也使其他小朋友學到同伴的優(yōu)點活動延伸在美工區(qū)畫自己聽過的故事或創(chuàng)編的故事。
大班美術夢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對各種經典的建筑物感興趣,激發(fā)熱愛祖國的情感。
2、欣賞、比較中國和外國的建筑,初步了解中外建筑的風格與特點。
3、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體驗,耐心地傾聽同伴的意見。
活動準備:
1、中外經典建筑物的圖片(如長城、天安門、天壇、白宮、克里姆林宮、盧浮宮等)。
2、教學掛圖《中國建筑》;幼兒用書《中國建筑》《外國建筑》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教學掛圖和各種中國建筑物的圖片。
1、教師:圖片上是什么?你們去過北京天安門嗎?
2、教師:看到了這些建筑,你有什么感覺?你知道它們是哪個國家的建筑嗎?
二、具體欣賞中國建筑物的外形和建筑風格。
1、幼兒和同伴相互交流。
2、教師:圖片上的建筑物是什么樣子的?上面有什么樣的圖案?
3、使用vcd播放我國的建筑物,集體欣賞并交流。
4、教師:你最喜歡那座建筑物?你喜歡它的什么地方?
5、教師為幼兒簡單介紹中國建筑的背景。
6、教師小結:圖上的建筑物氣勢雄偉,象征著我們偉大的祖國。
三、出示外國建筑物的圖片。
1、比較欣賞中國的古典建筑和國外的經典建筑。
教師:猜猜看,圖片上的這一建筑是中國的建筑還是外國的建筑。(請幼兒說說自己猜測的理由。)
2、教師和幼兒共同討論。
3、教師:中國的建筑和外國的建筑有什么不同?
小結:這些漂亮的建筑有的是中國的,有的是外國的,但都有不同的特色。
四、活動延伸
1、在活動區(qū)投放一些有建筑圖案的拼圖,幫助幼兒進一步了解各國的建筑特色。
2、在活動室的墻面布置一塊“中外建筑”的主題墻。
活動反思:
本課結束之后,感覺時間不夠用,可以稱得上非常緊張。其中的原因有教學經驗的不足,也有對于學情的不了解。
關于教學目標的完成,第三點:“引導學生關注現代建筑的變化發(fā)展,理解大師的思想,培養(yǎng)科學精神”,并未落實。這一處本來對應的練習是“用你自己的語言,結合本課中所學到的寫作順序介紹高陵一中?!钡亲詈笥捎跁r間的局限,這部分內容,布置成了課后作業(yè),因此,可以稱得上是沒有在課堂上完全落實到位的。
之所以課堂教學的任務沒有完成,是因為在第一部分,也就是讓學生談一談你所知道的中國傳統(tǒng)建筑有哪些浪費了太多的時間,學生在討論這個話題時候對于中國傳統(tǒng)的建筑有了一些的分歧,比如后世修建的仿古建筑,這一部分,由于教師經驗的缺乏,對于課堂的掌控能力不夠,浪費了一些的時間,沒有做到及時的收束,把學生拉回到課本中,其實以語言“為了弄明白這個疑惑,我們一起走進梁思成先生的《中國建筑的特征》”自然拉回來就很好,可是由于教師教學經驗的不足,并沒有如此自然的進行收束。
第二點,教學步驟,略顯的有些呆板,當教學實際和教學設計發(fā)生了不相符合的時候,教師應該做的是及時調試自己的教學思路,但是在課堂教學中為了能夠不調換課件也就是ppt的順序,并沒有及時的處理好教學步驟的銜接。在教學中,突然增加了一個環(huán)節(jié)即閱讀單元導讀部分,在閱讀結束之后其實就應該讓學生回憶說明文的特征有哪些,而不是把這一環(huán)節(jié)跳過,放在學習目標的之后進行介紹,這說明了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的教學機智還是有所欠缺的。
總體而言以上就是關于本節(jié)課的一些教學反思,這些反思都說明了作為一名青年教師,在實際教學中的不足,有時間掌控上的,有實際教學環(huán)節(jié)的生硬,這些都是要在以后的教學中注意的。
大班美術夢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會用從里到外,由淺到深,層層涂染的方法表現花朵漸變的色彩。
2、學習用同種色表現越開越大的花,對色彩感興趣。
3、了解簡單的色系,以及同一色系中的幾種顏色。
活動準備:
范畫一幅、蠟筆、水筆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出示范畫。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慌杌?,我們來看看它們是什么形狀的?它的顏色是怎樣的?小朋友討論,教師總結:花都有花蕊和花瓣組成,花蕊的顏色最深,花瓣的顏色慢慢的越來越淡。
2、引導幼兒學習遮擋畫的方法。
我們在畫的時候在紙的中間先畫好一朵開放的花,然后要在旁邊添畫一些花朵,如果碰到大花了,就要把筆尖拎起來,跳過大花走(學習遮擋)
3、學習涂色。
幼兒學習調色,在原色的基礎上加白色或是黃色進行涂色。
教師演示繪畫,涂色。畫花的時候我們可以選擇一種色系,比如紅色,然后我們就在紅色中慢慢加點白色或者是黃色進去。涂色時候花蕊先選擇最深的原色,然后在花瓣的地方就慢慢的淡下去。就是這樣從里向外涂,有深到淺,一層層用同種色系畫出一朵開得很大的花。
4、交代要求,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小朋友可以選擇不同的色系來進行涂色。
5、總結,評價。
說說自己的花是什么色系的,說說最喜歡那一朵花為什么?
大班美術夢教案篇5
教材分析:借形想象繪畫通過對自由分割出來的不規(guī)則線條和形狀作多方向、多角度的聯(lián)想,發(fā)展幼兒的想象與繪畫再現的能力。想象不是憑空產生的,所需的靈感來自于生活,來源于幼兒的已知經驗。原教材是引導幼兒根據線條進行無邊際的想象和創(chuàng)作,為了更好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和創(chuàng)造,讓他們充分地體驗藝術創(chuàng)作帶來的成功感和樂趣,我們在保持活動目標、重難點不變的情況下,對教材進行了微調。以孩子們感興趣和熟悉的海洋生物為創(chuàng)作的主線,以視頻和游戲充分調動幼兒參與創(chuàng)作的積極性,引導他們自主探索從不同角度觀察畫面,產生奇妙聯(lián)想,體驗借形想象畫的創(chuàng)作樂趣。
實施策略:
1、感官調動,激發(fā)興趣。活動中教師調動幼兒視、聽、玩等多種感官,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通過播放海底世界的視頻、圖片,在幼兒原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豐富其對海洋生物的認識,為幼兒接下來的藝術創(chuàng)作進行了鋪墊。
2、情景貫穿,快樂想象。以“奇妙的海底世界”情景貫穿整個活動,并利用情鏡“起風、起浪了”幫助幼兒掌握“用線條自由交叉分割出不規(guī)則圖形”;利用“捉迷藏”游戲引導幼兒從多方向觀察畫面,進行想象創(chuàng)作。讓幼兒在有趣、輕松的氛圍中,體驗藝術創(chuàng)作的樂趣。
以上策略只是教師活動前的設計和預想,活動中,教師將根據幼兒實際需要進行現場調控,通過提問、追問、有效回應等方式進行積極地師幼互動,以期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活動目標:
1、在畫紙上隨意進行線條交叉,用分割出來的不規(guī)則圖像進行想象繪畫。
2、能借助圖形特征,從不同方向進行組合、添畫成有趣的海洋生物造型。
3、感受、體驗創(chuàng)作借形想象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海底世界的視頻、海洋生物的圖片ppt、繪畫紙、背景音樂、彩筆
活動過程:
一、觀看視頻,了解海洋生物豐富幼兒經驗。
播放視頻。提問:你認識這些海洋生物嗎?它們長什么樣子?鼓勵幼兒大膽交流自己認識的海洋生物,說出其外形特征。
二、創(chuàng)設“捉迷藏”情景,掌握“借形想象”的繪畫方法。
1.借助“起風、起浪”的情境,引導幼兒隨意畫出4條交叉線條。鼓勵幼兒想象并表現不一樣的交叉的線條。
2.通過游戲“捉迷藏”進行借形想象。
提問:海洋里的生物都藏在這幅畫里,你能把它們找出來嗎?
鼓勵幼兒根據線條的形狀大膽想象并表達,教師與幼兒共同簡單示范。
3.變化不同方向,進一步激發(fā)幼兒大膽想象。
提問:咦?換個方向,你又看到什么了?
鼓勵幼兒從不同的方向觀察,想象不同的海洋生物。
三、借形想象創(chuàng)作,體驗創(chuàng)作樂趣。
1.提出繪畫要求:先進行線條較交叉分割;根據線條分割的圖形大膽想象、添畫。
2.幼兒創(chuàng)作,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變化不同方向進行想象創(chuàng)作。
四、交流分享作品,感受借形想象創(chuàng)作的有趣。
引導幼兒觀賞并交流自己與同伴的作品。
教師與幼兒從作品的想象創(chuàng)意、繪畫色彩、形象生動等方面進行討論交流,通過肯定與鼓勵,進一步激發(fā)幼兒對借形想象畫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