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花瓣教案7篇

時間:2025-07-09 作者:Kris 備課教案

一份詳實的教案如同教師的教學備忘錄,確保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得到充分準備,教案的設計應當緊密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與興趣愛好,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拼花瓣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

拼花瓣教案7篇

拼花瓣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2、抓住關鍵詞通過充分地朗讀,感悟小女孩是個懂事的孩子,體會她真摯、純樸的親情。

3、在反復誦讀中積淀情感,喚醒孩子們對父母的愛。

教學準備:文字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重、難點:在反復誦讀中積淀情感,喚醒孩子們對父母的愛。

教學過程:

師:小朋友們,知道我們今天學習哪篇課文嗎?(花瓣飄香)(師生一起板書課題)

(師:端端正正寫字,堂堂正正做人。“瓣”是左中右結(jié)構(gòu),中間的“瓜”寫得要窄點,這樣字才不會像個“大胖子”;“飄”的右邊是“風”,有“風”花香才能飄得遠。)

師:課前預習了嗎?(預習了)喜歡這篇課文嗎?(喜歡)

師:老師也很喜歡這篇課文,看,老師還把這篇課文改寫成一首小詩呢!(課件出示畫面,

月季花的底紋和淡淡的音樂)。老師想把一首小詩送給大家,想聽聽嗎?

花瓣飄香

清晨,月季花上閃動著露珠,

小女孩摘下一片花瓣,

輕輕放在媽媽的枕邊。表一份心愿,

道一聲祝福,

媽媽的臉上漾起了微笑。小小的花瓣,

像絨布一樣柔軟,

淡淡的清香隨風飄散。小小的女孩,

像露珠一樣透亮,

你不就是那片清香的花瓣嗎?

師:聽了這首小詩,你想說什么?(指名說)

師:一片花瓣代表了小女孩的一顆心。(板書:一片花瓣一顆

的心)(手指橫線)這道橫線鄧老師想請小朋友們來幫忙填寫。你們準備怎么辦呢?(讀書)真好!古人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板書)請小朋友們仔細讀課文2—10節(jié),你能不能從文章中讀出一顆心來。好!下面請小朋友們邊想這個問題,邊讀書,可以輕聲讀課文,可以默讀課文,可以邊讀邊畫,把你想到的就記在書上。比一比,誰想得多,想得好。

生:自由讀課文,寫體會。

師:讀好了嗎?已經(jīng)讀好的小朋友,再去讀一讀,相信你會想得更多,沒有讀好的小朋友可要抓緊時間哦!

生:再讀書、再寫體會。

(斜體部分,根據(jù)上課時的具體情況靈活處理。)

師:指名交流,相機指導。(學生說——有選擇性地讓學生板書到黑板上——引導學生扣詞扣句,在語言文字的品味中加深體會,近而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指導一:

(出示)一天清晨,我看到有個小女孩俯在花前,從花叢中小心地摘了一片帶露水的花瓣,雙手捧著,然后飛快地穿過田野,跑遠了。

師:你有一雙發(fā)現(xiàn)的眼睛。這些作者都沒有直接寫出來,你是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的。(課件紅色顯示)

師:同學們這就叫讀書,去琢磨(板書)文章中的詞語、句子,把隱藏在它們后面的感情體會出來?,F(xiàn)在誰再來讀一讀這一節(jié)。(指名讀——齊讀)

師:你還能從哪里看出小女孩愛花呢?

(出示)她低著頭不好意思地說:“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

師:從哪個詞看出來的。(紅色顯示“舍不得”。)

指導二:

(出示)小女孩說:“媽媽生病了,我摘片花瓣送給她?;ò昝先ハ窠q布一樣,聞起來有淡淡的`清香,媽媽會高興的?!?/p>

(相機紅色顯示)

師:(指2—3名學生說后)小朋友們很會讀書,讀出小女孩對媽媽的愛,讀出了小女孩有一顆讓媽媽高興的心。

師:同學們靜靜地想一想,當小女孩雙手捧著花瓣輕輕送給媽媽手中時,那是一幅多么動人的情景啊!小女孩的媽媽可能會怎樣呢?(指名交流)

師:也許媽媽此時什么都不說,就是望著小女孩,望著那一片花瓣,抿著嘴不停地微笑,能看到媽媽的微笑,對于小女孩來說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來,把這種幸福的感覺通過你的讀書聲傳遞給周圍的人。(齊讀)

師:多么感人的話語,多么感人的場面。聽了小女孩的話,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出示卡片:真是個懂事的好孩子。指導讀好。

師:(再次出示第2節(jié))小朋友們再讀讀第2節(jié),再去琢磨琢磨這些關鍵詞,你有什么新的體會。

指名交流。

指導三:

(出示)“爸爸在南沙當解放軍。他常常來信叫我聽媽媽的話,不要惹媽媽生氣。”小女孩眼眶里閃動著淚花。

師:(出示一組爸爸在南沙站崗保衛(wèi)祖國的圖片)南沙在祖國的最南端,離這兒很遠很遠。爸爸遠離自己的親人,在祖國的南沙當解放軍,日夜守衛(wèi)邊疆,保家衛(wèi)國。爸爸身在南沙,但心中最牽掛的是妻子和女兒,最牽掛的是妻子的病情。

師:所以,他常常來信叫女兒要聽——不要——

師:(紅色標出眼眶里閃動著淚花)從這里你能體會到什么?

此時此刻,女兒有多少心里話想對爸爸說呀。如果是你,你會對遠在南沙的爸爸說些什么呢?(指名說)

師:聽到這里,我情不自禁地說:“真是個懂事的好孩子!”

再次出示:真是個懂事的好孩子!指導讀好。

師:是啊!真是個懂事的小女孩!從我和小女孩的對話中你能不能感受到“我”對小女孩的感情來?每句話都要很好地感受。(板書:一段對話一片情)

學生自由讀,指名交流。

(引導學生抓住“輕輕”和比較“摘花瓣做什么呀?”與“摘花瓣做什么?”的差別,近而體會出我對小女孩憐愛。)(板書:憐愛)

師:好一段感人至深的對話,從對話中我們體會到小女孩有一顆愛花的心,一顆讓媽媽開心的心,一顆讓爸爸放心的心,感受到“我”對小女孩的憐愛之情。讓我們把這人世間最美、最純的感情化作讀書聲傳遞給周圍的人吧。來,自己去練一練我和小女孩的對話。(自由讀——指名分角色配樂朗讀。)

師:這是一片美麗的小花瓣,幸福的小花瓣,它不僅溫暖了媽媽的心,也深深地感動了我(引讀:第二天早晨,我從集市上買了兩盆帶著露水的月季花,一盆送給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在我母親的陽臺上。)

師:一盆送給了小女孩,你能理解嗎?(借此表達對小女孩媽媽的問候)

師:另一盆送給媽媽,你又能理解嗎?

師:現(xiàn)在你再來讀一讀課題,對“飄香”你有了新的理解嗎?還僅僅是花瓣本身飄出香味嗎?

指名說。(是這個小女孩的行為就像是花瓣散發(fā)的香味一樣,感染了“我”。)

師:讀懂了作者的心思,讀懂了這天底下最純真、最動人的愛,就把它深深地藏在心中,來,把這份情感、這份體會用你們深情的朗讀飄灑向人間。(生齊讀最后一節(jié))

師:一片小小的花瓣,滿溢著濃濃的愛,傳遞著深深的情。小女孩的美德就像那芬芳的月季花香,漫天飄灑;小女孩的一顆愛心就如同迷人的月季花香,四處傳播,感染了我,更會感染更多更多的人。文章學完了,但我們要將這飄香的花瓣永遠留在心中。(下課)

拼花瓣教案篇2

這篇散文是兒童文學作家金波撰寫的。通過描寫一名小學生鍥而不舍地尋找幸運花瓣五瓣丁香,最后終于如愿以償?shù)墓适?揭示了幸運源于新的發(fā)現(xiàn),是一種心靈感受的哲理。五瓣丁香是不可能給人們帶來幸運的,但專心致志尋找的過程,以及最終發(fā)現(xiàn)后的驚喜,確實令人感到無比的快樂。

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

(1)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

(2)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尋找、發(fā)現(xiàn)中的快樂。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

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及學生閱讀的個性化理解,引導學生質(zhì)疑問難,讀中釋疑,以讀促思,以思促讀,從而感悟課文中所蘊含的深刻的哲理。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體驗作者尋找幸運花瓣這一過程的快樂。

(2)引導學生懂得感受生活、熱愛生活,懂得從生活中的尋覓中感受快樂。

重難點、關鍵

1.體會發(fā)現(xiàn)的快樂。

2.感悟生活的真諦在于懂得熱愛、珍惜生活,懂得在平凡的生活中尋找快樂。

課時劃分

兩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2.引導學生質(zhì)疑探究、合作學習,初步把握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理清文章的條理。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具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引導質(zhì)疑

1.教師板書課題,全班一起讀課題。

2.指名說說幸運的.意思。(稱心如意;運氣好)

3.引導學生質(zhì)疑,教師歸納。

(1)這幸運花瓣指的是什么?

(2)為什么要尋找幸運花瓣?

(3)怎么尋找幸運花瓣?

(4)找到幸運花瓣了嗎?

4.教師導入:是呀,世界真是太神奇了,還有幸運花瓣。作者能找到嗎?是怎么找到的?請同學們發(fā)揮小組的力量,一起讀課文,共同解答剛才提出來的問題。

(從題目入手,引導學生質(zhì)疑問難,鼓勵學生小組合作探究,解答疑難)

二、小組合作,自主探究

1.教師出示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讀課文。

(1)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把課文讀準、讀通順。

(2)思考剛才提出的四個問題。

(3)讀一讀課文,體會作者內(nèi)心情感的變化過程。

2.學生根據(jù)要求自讀課文。

三、檢查生字,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

1.檢查生字。

(1)教師出示詞語卡片,指名讀一讀,其他正音。

(2)教師進行再強調(diào)。

字音:詫是卷舌音;瓣是前鼻音;茫是后鼻音;若的聲母是r.

字形:瓣是左中右結(jié)構(gòu),注意與辯辨辮區(qū)別;茫是上下結(jié)構(gòu)的字,不能寫成左右結(jié)構(gòu)。

(3)指名說說下列詞語的意思。

興致勃勃:形容興頭十足。

悻悻:失落的樣子。

詫異:驚異,驚奇。表示非常的出乎意料。

專心致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會神。

(4)指名用這些詞語造句,在造句中積累詞語,并學會正確地運用詞語。

2.指名反饋:誰能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說說文中的幸運花瓣具體指的是什么?(五瓣兒的丁香)

3.教師追問:為什么把五瓣兒的丁香稱為幸運花瓣呢?(指名反饋:因為文中的你說誰若能找到五個花瓣的丁香,誰就會得到幸運)

4.教師小結(jié):也正是因為誰若能找到五個花瓣的丁香,誰就會得到幸運,作者開始在生活中尋找這五個花瓣的丁香。作者找到了嗎?(找到了)然而要找出這五個花瓣的丁香并不是簡單的事情,作者在尋找幸運花瓣的這一過程中情感不斷地發(fā)生變化,誰能說一說。、

失落懷疑興奮驚喜茫然快樂

5.引導學生用上面的感情線索說說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理清文章的條理。

(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在讀中探究解答。在初步集體反饋中,掌握生字新詞,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理清文章的情感線索,為深入地探究文本奠定基礎)

四、課堂小結(jié)

教師小結(jié):同學們,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不僅掌握了本課的生字新詞,還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知道了作者尋找幸運花瓣的原因和結(jié)果。下節(jié)課,老師將帶領大家一起走進作者尋找幸運花瓣的征程,看作者除了找到了幸運花瓣,還找到了什么。

五、布置作業(yè)

1.抄寫本課的生字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按照課文的感情線索,說說我尋找幸運花瓣的過程。

4.選用課時作業(yè)優(yōu)化設計。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品讀描寫尋找花瓣的句子,體驗這一過程,感悟其中收獲的快樂,理解課文蘊含的人生道理。

2.總結(jié)全文,激發(fā)學生珍惜、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摘抄喜歡的句子。

教具準備

燦爛的丁香花圖片。

教學過程

一、欣賞美,激趣導入

1.教師出示燦爛的丁香花圖片,指名用話形容這一叢的丁香花。

2.教師導入:同學們,丁香花很常見,但很多人和作者一樣,很少去認真觀察它的花瓣,以至于丁香花有幾個花瓣都不知道?,F(xiàn)在,你們知道丁香花有幾個花瓣了嗎?(四個)

3.教師:不,確切地說,丁香花大多數(shù)有四個花瓣,有時也會有五個花瓣。但是并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找到這五個花瓣的丁香花的。文中的老師找到了,在老師的引導下,文中的我也找到了。他是怎么找到的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我尋找五個花瓣的丁香花的過程。

二、品讀句子,體驗快樂

1.學生再自由讀課文,找出描寫我尋找五瓣丁香花的語句。

2.指名反饋,教師適當?shù)匾龑w會,并再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1)夕陽西下,借著落日余暉,我仔細尋找。

(2)我必須直視著張開的花瓣,這樣才能看清。于是,我側(cè)著頭,從左邊看看,再從右邊看看,有時候,還要彎腰仰起頭從下往上看。

(3)我不理會他,只管專心致志地尋找。

3.引導學生反饋:從這些詞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作者尋找幸運花瓣很認真、很仔細、很專注、很用心)

4.教師導:是呀,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于找到了這五個花瓣的丁香花。同學們,你能想象一下我當時的表現(xiàn)嗎?(學生展開想象說一說,演一演)

5.教師出示下列句子,指導學生讀出我的驚喜。

忽然,我發(fā)現(xiàn)了一朵很小很小的丁香花,我只是看到它的花瓣不是十字形,而是更密集。難道它就是五瓣兒丁香花?我的心為之一動,趕緊數(shù)一數(shù):一、二、三、四、五,啊,五瓣兒丁香!

6.教師:同學們,我找到了丁香花,得到了幸運了嗎?如果得到了,你覺得他的幸運是什么?(得到了,他所得到的幸運就是他在尋找丁香花的過程中體驗到了快樂)

7.教師小結(jié):是呀,作者回味著這幾天樂此不疲的尋找,又回味著找到的時候的驚喜,這些都是他從未體驗過的快樂??鞓吩从谝粋€發(fā)現(xiàn)。你們有過這種快樂經(jīng)歷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一說)

(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在小組合作閱讀理解的基礎上,抓住文中的關鍵詞語和句子,體會作者尋找的認真和專注,從中體驗作者找尋過程中的快樂。同時在體驗快樂的過程中,感悟出認真、專注地做一件事情總會有收獲的人生道理。最后引導學生結(jié)合實際說一說自己源自發(fā)現(xiàn)的快樂經(jīng)歷,引導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善于感受生活,體驗生活)

三、總結(jié)全文,拓展感悟

1.教師:同學們,作者在找尋五個花瓣的丁香花的過程中找到了快樂的源泉,那就是發(fā)現(xiàn)以及找尋的這一過程。生活中,還有什么時候你有過快樂的感受?(學生自由說一說)

2.教師小結(jié):其實,快樂就在我們的身邊,關鍵是你要時刻擁有一顆感悟生活、體驗快樂的心。

四、課堂小結(jié)

教師總結(jié):同學們,快樂就在我們的身邊。老師希望你們能夠用心體驗生活,用心去感受快樂,做一個快樂的人。

五、布置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

2.選用課時作業(yè)優(yōu)化設計。

拼花瓣教案篇3

【教學要求】

⒈學會本課生字,理解不知所措惶恐紅艷艷等詞語。

⒉懂得為什么說小女孩是一個懂事的好孩子,體會小女孩的一片愛心。

⒊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花瓣飄香》。同學們看了課題想提出什么問題?

二、初讀課文

⒈自學生字詞。

⑴輕聲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或不理解的詞語。

⑵會讀會寫田字格中的生字,會讀田字格上的生字。

⑶并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詞語的意思。

紅艷艷

不知所措

惶恐

懂事

陽臺

⒉檢查自學效果。

⑴出示詞語:

小屋

清晨

惶恐

紅艷艷

陽臺

花叢

懂事

舍不得

⑵指名讀詞,注意讀準字音,重點讀準:花叢

舍不得。

⑶說說下列詞語的意思(引導學生注意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

⑷齊讀生字詞。

3、各自輕聲讀課文。

4、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5、指名試讀課文,讀后學生評議。

三、讀講第一自然段

1、自由讀第一自然段,說說這一段講了什么。

2、你覺得這一叢月季怎么樣?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來?

3、誰會讀這一自然段?(引導學生有感情朗讀)

四、作業(yè)

1、熟讀課文。

2、描紅。

第二課時

一、聽寫生字詞

二、精讀課文第2-11自然段

1、自由讀第2-11自然段,說說這部分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有幾個人物,主要寫誰。(板書:小女孩、我)

2、我是怎樣發(fā)現(xiàn)這件事的呢?(齊讀第二自然段,板書:摘花瓣)

⑴、讀這一自然段時,你注意到哪些詞?在這些詞下面加上著重號。(教師引導學生在俯在花前小心地摘雙手捧著下面加上著重號)

⑵想一想:從這幾個詞語中你的頭腦中會看出小女孩對花怎樣?

⑶誰會讀這一句?

⑷讀了這一句,你的頭腦中會產(chǎn)生什么疑問呢?(小女孩為什么摘花瓣?)

3、過渡:課文中的我同樣產(chǎn)生了這樣的疑問,因此幾天后的一個清晨,我又見到了那個小女孩摘花瓣時叫住了她。(指名讀第3自然段)

讓學生仿照學習第二自然段的方法,在認為重要的詞語下面加上著重號,并圍繞這些詞語提問題。(小女孩為什么不知所措,惶恐地望著我)

4、我叫住了小女孩,同小女孩說了些什么呢?請同學們讀一讀他們的對話,注意對話的語氣,并在表示提示語氣的`詞語下面加上著重號。

5、指名學生分角色朗讀,讀后引導學生在語氣上進行評議。

⑴輕輕的問說明我并沒有責備小女孩,只有感到不明白,想弄清楚原因。

⑵小女孩不好意思地說說明小女孩只摘了花瓣,自己也覺得左得不對。

⑶小女孩眼眶里閃動著淚花說明小女孩想到媽媽生病了,爸爸又不在身邊,心里感到難受。

⑷比較句子:

摘花瓣做什么呀?摘花瓣做什么?

6、讀了對話說說有什么地方使你感動。(板書:讓媽媽高興)引導學生體會小女孩既愛花又愛媽媽的一顆金子一樣的孩子嗎?(懂事的好孩子)

8、小女孩摘花瓣送給生病的媽媽,這件事不但深深地感動了同學們,也深深打動了我。從文中什么地方看出來?

⑴齊讀第11自然段。

⑵引導學生圍繞這一自然段提問:

我為什么要買兩盆月季花,一盆送給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到母親的陽臺上?

(小女孩的愛心深深地打動了我,從開始的不解到買花送花是被愛心打動的具體表現(xiàn))

(板書:不解

買花

送花)

⑶有感情地朗讀第11自然段。

三、總結(jié)全文

1、討論:與小女孩比一比,你平時是怎樣愛媽媽的?

2、教師總結(jié):

小女孩的媽媽生病了,爸爸又不在家,作為一個小女孩,她能為媽媽做些什么呢?她只能用她一顆金子般的愛心去安慰媽媽。多么懂事、多么可愛的小女孩呀!

四、作業(yè)

1、朗讀全文。

2、抄寫詞語。

拼花瓣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積累詞語,理解“悻悻、誑”等詞語的意思。

2、理清課文脈絡,了解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說說對“幸運”的理解。

3、感受執(zhí)著夢想,實現(xiàn)夢想是人生的一大快樂。

4、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心情變化將故事寫得一波三折的寫作手法,積累有關句式。

教學難點:

感受執(zhí)著夢想,實現(xiàn)夢想是人生的一大快樂。

教學重點:

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心情變化將故事寫得一波三折的寫作手法,積累有關句式。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有一種花,其花筒細長如釘,花香濃郁,因而得名“丁香”。今天我們就學習一篇與丁香花有關文章,題目叫《尋找幸運花瓣兒》

2、齊讀課題,引導學生質(zhì)疑:看著題目,你有什么疑問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自由、快速地閱讀課文,標出自然段,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思考:

1、剛才同學所提的問題

2、老師的問題:

(1)“我”先后共幾次尋找幸運花瓣?

(2)最后找到了嗎?你是從哪些段落讀到的?

三、再讀課文,劃重點句段。閱讀要求:

每次我是怎樣去尋找幸運花瓣的`?心情如何?請同學們畫出相關的句段,體會我情感的變化。

四、品讀課文,感悟理解。

1、第一次我是怎找的?心情怎樣?(板書:興致勃勃,失望)

2、第二次我又是怎樣找的?“我”起早貪黑兩次尋找都沒找到,此時心理會怎么想?理解“悻悻然”。(板書:悻悻然) 3、就在作者懷疑世上是否真有五瓣丁香,心中的希望就要動搖時,是什么萌發(fā)了我第三次去尋找的希望?此時我心情如何?(興奮不已), 于是又開始了第三次尋找。我怎樣去找?

重點分析:片段一:

“我必須把目光直視著張開的花瓣兒,這樣才能看得清它長著幾瓣兒。于是,我側(cè)著頭,從左邊看看,再從右邊看看,有時候還要彎下腰仰起頭從下往上看?!?/p>

(1)從這段描寫中可以看出“我”尋找的多么專心致志啊!作者是從哪一方面進行描寫的?

(2)他還會怎樣尋找?引導學生續(xù)說。

片段二:

“淡淡的花香,我沒聞到。蜜蜂的嚶嗡聲,我也沒聽到。我只是在尋找著五瓣兒丁香?!?/p>

(1)這段話作者是從哪一方面進行描寫的?

(2) 模仿文中的寫法,想象因為“我”太專心做某事,有什么情形可能沒注意到?

__________, 我沒___________。_________,我沒________。我只是在__________。

五、揭示,升華情感。

1、我找到了五瓣兒丁香,我將得到什么幸運呢?我得到了什么呢?

2、理解“樂此不疲”,(板書:快樂源于發(fā)現(xiàn))“幸運”是什么呢?(板書:幸運是心靈感受)

3、通過尋找幸運花瓣兒,“我”感悟到了什么?理解最后一段。

4、總結(jié)全文,升華。

拼花瓣教案篇5

一、導入

看,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什么?(月季花)它是什么樣的?摸一摸,聞一聞

1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第六課《花瓣飄香》

2一起讀課題:花瓣飄香

二、整體感知

1先請小朋友們來欣賞欣賞課文(課文動畫)

2還想聽嗎?再聽一次,跟著電腦里的阿姨一起小聲地讀讀

3小朋友讀得真認真,現(xiàn)在請學著阿姨的樣子自己讀讀課文,一會用文中的句子來告訴老師,小女孩是個什么樣的孩子?(是一個懂事的好孩子。)(出示板書:懂事)

4下面請同學們再讀一讀課文,找一找哪些句子最能體現(xiàn)出小女孩的懂事?

5別著急說,學習小組互相討論討論?。ń處熝惨曋笇В?/p>

過渡:看到很多小朋友討論得熱火朝天,老師真高興,誰第一個來說說(指名回答)

三、學習2-10小節(jié)

a生若找出第7小節(jié)(出示:小女孩說:媽媽生病了……會高興的。)

1指名回答

2還有誰也找到了這一句,你也來讀一讀(看著大屏幕讀)

3你從哪里看出小女孩的懂事?(讓媽媽高興,關心媽媽)

4大家也來把這句話讀一讀,細細地品位,你們一定也能讀出小女孩的懂事。

5誰能把它讀好嗎?你來試試

6學著他的樣子一起讀

從這一段中我們讀出了小女孩的懂事,文中還有哪些句子能體現(xiàn)出小女孩的懂事?

b若學生回答第5小節(jié)(出示:她低著頭不好意思地說:)

1你找得真準,獎勵你再讀一次(看著大屏幕)

2讀得很有感情,誰能讀得更好的?

3你讀得真好!告訴大家,你讀的時候注意了什么呀?

(我注意了前面的提示語,要低著頭不好意思)(老師點一下課件)

4是啊!這可是閱讀的好方法呀!同學們可要記住哦!學著他的樣子一起來讀讀

5老師發(fā)現(xiàn)你們在讀的過程中注意了“舍不得”這個詞,小女孩為什么會舍不得摘整朵花呀?

6同學們看,這六個小點兒是什么標點符號呀?(省略號)

7看來小女孩還有話沒說完呢,同學們想象一下,她還回說些什么?你能把她的話說完嗎?[

(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花兒也是有生命的,這花兒多美呀,應該讓大家欣賞)

8多么懂事的小女孩呀!誰再來讀一讀這段話?。ㄖ该x)

9你真會讀書!我們學著她的樣子一起來試試!

過渡:你還找到了什么句子?

c若回答第9小節(jié)(出示:“爸爸在南沙當解放軍……小女孩眼眶里閃動著淚花。)

1你也來讀一讀?。创笃聊唬?/p>

2我們一起來看看小女孩的神態(tài)!(點課件:眼眶里閃動著淚花)

3小女孩為什么眼眶里閃動著淚花?

4別急著舉手,把這一句仔細讀一讀再回答!

5你來說?。〒膵寢?,思念爸爸)

6是啊,小女孩擔心著生病的媽媽,又思念著生病的爸爸,她怎能不難過,怎能不流淚呢?

7請同學們再去讀一讀,品味一下小女孩的懂事。

過渡;你還找到了什么句子?

d若回答第3段(出示:小女孩拿著花瓣不知所措,惶恐地望著我。)

1生讀句

2請同學都來讀讀這一句,想一想,小女孩之所以會不知所措,惶恐,是因為什么?(知道錯了)點課件,出示:不知所措,惶恐

3是啊,可見小女孩的確很懂事,這句話該怎么讀?誰愿意的?要注意小女孩的神態(tài)?。粗笃聊蛔x)

4男生來試試!女生注意傾聽!

5女生也來比一比!讀得更好了!

e學習第2段(出示第二段)

哪位聰明的小朋友能從第二段中看出小女孩的懂事的?請看大屏幕,細細讀讀第二小節(jié),看看誰讀得最仔細!

2請大家再讀讀第二小節(jié),看看小女孩是怎么摘花瓣的?

3找出表示動作的詞,用你喜歡的符號標出來。

4指名說(俯下……)

跟老師讀一讀

5大家找得真準,讀這一段時可要突出這些動詞呀,你去讀讀看!

6現(xiàn)在你能把這段讀好嗎?誰來讀?(指名讀)

7讀得真好!想一想,從哪兒能看出小女孩懂事?自由讀讀這一段!

8指名說

9你們真會思考!真正做到了邊讀邊思,這可是我們閱讀的好習慣呀!一起來讀這一段!

過渡;讀到這兒,我們?nèi)滩蛔∫f:小女孩真是個——懂事的好孩子?。c板書)

四、分角色朗讀2-10小節(jié)

多么乖巧懂事的女孩呀,誰也不忍心責怪她,請同學們讀讀2到10小節(jié),一會我們來分角色朗讀![

1自讀

2全班分角色朗讀

(1)選兩個小朋友讀,其他小朋友讀旁白(點評)

(2)讓我們再來體會一下那份濃濃的深情

男生讀“我”的話,女生讀“小女孩”的話,老師讀旁白

五、學習第11小節(jié)

1這小花瓣不僅溫暖了媽媽的心,也感動了文中的“我”,輕輕地讀課文的最后一小節(jié)!

2從你們深情的朗讀聲中,老師相信你們已經(jīng)讀懂了作者的心思,讀懂了這人世間最純真,最動人的愛!

六、質(zhì)疑

1讓我們再一次走近這個懂事的'小女孩,讀一讀整篇課文,這一次要邊讀邊思考,你還有什么問題想問嗎?

2交流討論(選一兩個有價值的問題討論)

(你會讀書了,都讀出問題來了!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百個問題還重要?。?/p>

(你的問題真有價值!請同學再仔細地聽一遍!我們來討論討論幫他解決!

當然還有很多小朋友提出了問題,課上時間有限,我們課后再來交流、討論。

七、總結(jié)

1多么動人的愛呀!老師給小朋友們準備了一首美麗的小詩,請小朋友們欣賞,也可以跟著一念一念。(出示詩)

2小朋友,你們對這個小女孩認識了嗎?了解了嗎?哦,我們都深深地了解了這位小女孩,她的確是個懂事的好孩子?。c板書)

3這美麗的小花瓣一定也飛進了你們的心底,你們要怎么做個懂事的孩子呢?(生說,沒時間就不說)

4把你的設想寫在花瓣上!

5請你上來讀一讀!貼在黑板上

6真是一群懂事的好孩子,老師仿佛也聞到了花瓣那淡淡的清香了!還有的小朋友也寫得非常好,下課后我們再交流。

7老師真高興,我們?nèi)?)班的小朋友是都是懂事的好孩子,同學們可要落實到行動上哦!下課!

拼花瓣教案篇6

對生字的教學我是這樣看的。

漢字的學習有好多種形態(tài),比較常見的是音形義三縷胡子一把抓,讀讀音,辨辨形,書書空,強調(diào)一下筆順,完了再理解下意思,組幾個詞,或者造兩個句子。這是約定俗成的,大家這樣做已經(jīng)好久了,從沒人質(zhì)疑一下是否符合漢字的識寫規(guī)律。以上這種約定俗成的法子就是大家思維形成定式的結(jié)果。其實,把眼界看得再寬些,漢字的識寫無時不在進行中。在朗讀初期,漢字的音形義已經(jīng)在學生的記憶里留下痕跡,這時,音是最深刻的,形次之,義再次之。隨著閱讀活動的深入(數(shù)量的增加),漢字一遍又一遍在眼前出現(xiàn),音由于掌握較易,形的記憶便逐漸成為主角,對于義,也由于閱讀時對語言環(huán)境的熟悉而約略知道個大概??梢哉f,在反復閱讀多遍后,許多的學生已然可以無師自通的識了不少生字。這種時候再來組織生字教學,怎么可能使大部分學生都感興趣呢?并且,學生在這堂課掌握這些生字,看似默寫出來了,實際上是一種“假相”不多久就會忘記。真正的漢字識寫是在應用之中!漢字在學習之后如不加以反復應用,長久不見,它還會變成生字的。為什么冷僻字難寫難記,那是因為你老是見不到它。為什么大家只要正常學習都會掌握3000左右常用字,那是因為你學習之后總在用它,看書,遇到它,讀報,遇到它,走大街上看廣告,也遇到它,就是看個電影字幕,也遇到它,這樣久而久之,多難的`字記不住???所以,漢字的真正掌握在你反復的運用,并不在于你課堂上如何費心機施巧法,而在于你如何引導學生進行語言實踐,多讀,多看,多用,自然就記住了。

漢字的識寫形態(tài)既然是多樣的,那么小語課堂非要第一課時學習生字也就大可不必。讀書時不是識字嗎?一篇課文在各種問題牽引下,學生要在嘴里眼里過多少遍呢?這難道不是識字?非要正正規(guī)規(guī)的先音后形再來義才叫生字教學嗎?一些結(jié)構(gòu)較簡單明晰,音節(jié)單一的字我看不必費力,大膽放給他們自學便是,抓住難寫易錯易混的字進行點明強化一下足夠。我們真該在生字教學上學學古人。舉個例子也許沒有普識價值,但可以說明漢字識寫的特點?!陡∩洝防锏氖|娘小時侯舅父口授《琵琶行》,她楞是憑記憶給記住了。后來她見到一本書中有此篇,就按照聲音挨個認字,居然也識了字。后來漸漸學會吟詩填詞,有“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這樣的佳句。要知道,那個時代可是不允許女子習文斷字的啊。

學習漢字不應該“斷章取義”,不能離開文本的大背景,集中音形義識寫固然效率高,但如不加以反復的語言實踐活動,其效果不會好的。因此說,只要時機允許,隨時隨地就是漢字識寫的時間。沒必要限定在第一還是第幾課時。

拼花瓣教案篇7

目睹教學現(xiàn)狀,分析課堂教學的成敗得失,發(fā)現(xiàn)作為課前準備的教材解讀十分重要。我覺得在進行教材解讀時,應先澄清幾個問題。

1、解讀≠教學

解讀雖然不等于教學,但總是想為教學服務的。拿到一文章,當我們來進行教材解讀的時候,總是應該盡量讀得透一些,廣一些,深一些,我們并不需要把解讀到的方方面面都在教學的過程中和學生進行交流和探討,但我們較全面的解讀是有助于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有備無患、隨機應變的,而不會面對突如其來的問題感到束手無策。

就拿《花瓣飄香》來說,讀了課題和文本之后,馬上產(chǎn)生了疑惑:如果僅僅看課題,往往會以為這是一寫景的美文,可文本展現(xiàn)給我們的都是一個懂事小女孩的故事,課題內(nèi)容和文本內(nèi)容該有著怎樣的聯(lián)系呢?在反復的朗讀和思考中,讀出了課題中的“花瓣”不僅本指“花瓣”,更代指“小女孩”?!盎ò辍庇衅G麗的色彩,美麗的外表(我家門前有一叢月季,上面開滿了紅艷艷的花朵);而“小女孩”懂事(我很不愿意用美麗的心靈等詞匯來定義小女孩,那會使她顯得遙不可及),“懂事”就是她“美”的具體化,“懂事的小女孩”是美麗的,如艷麗的花瓣?;ò甑南阄秲A人心脾,而小女孩的懂事也浸染了“我”(第二天早晨,我從集市上買了兩盆帶著露水的月季,一盆送給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在我母親的窗臺上。)。美的東西總是讓人難以抗拒,難以阻擋,于是就這樣在人與人之間傳遞著。我想這才是課題真正的含義所在吧。

如果這課文僅僅是從小女孩的角度來解讀的話,那是不夠全面的。文中的“我”是一個不可或缺的人物?!拔摇痹鯓拥囊粋€人呢?“我”是一個愛花的人(我家門前有一叢月季,上面開滿了紅艷艷的花朵)?;ㄊ遣皇俏矣H手種植的有什么關系,關鍵是它在“我”家門前,還開得紅艷艷的。正因為“我”愛花,所以才會愛花朵般的小女孩(一年級的孩子就知道“我們是祖國的花朵”,呵呵),才會對被“我”家門前的花香吸引而來的摘花“小女孩”輕輕地問。這是什么?這是對心靈的呵護,對美的愛護。反之,如果小女孩不是遭遇到了“我”,或許她會經(jīng)歷完全不同的一次經(jīng)歷啊!讀到這里,我想起了一個友的疑惑:“為什么作者家門前有月季,而又去買兩盆呢?”此時該解惑了吧!

其實,只有我們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來進行文本的解讀,我們也才能更深刻地去領會文本所蘊含的豐富含義。

2、懂情≠動情

當我們閱讀一文章時,我們很容易明白文章要抒發(fā)什么情,明白什么理。比如《花瓣飄香》抒發(fā)的是愛父母之情,明的是敬愛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之理??蓡栴}是懂情并不等于動情,我們的教學只有讓學生動情,情的教學才真正有了效果。當我們來閱讀《花瓣飄香》時,我相信我們都感動了,被這樣一個懂事的小女孩打動了。可我們是誰?我們是為人父母者,是成年人。就算你還沒有為人父母,但因為你有了較豐富的經(jīng)歷和閱讀史,你的情感也就顯得更為豐富??纱騽恿宋覀兙鸵欢艽騽恿撕⒆訂??你只要讓學生讀一遍課文,然后你問他們:“你喜歡這個小女孩嗎,為什么?”“你覺得這個小女孩是個怎樣的人?”“你想對小女孩說什么?”“學了這課文,你懂得了什么?”等諸如此類的問題,他們一定是滔滔不絕,課堂上呈現(xiàn)的.是一片熱鬧的景象。這說明他們也是很明白課文要抒什么情,明什么理的??烧嬲騽铀麄兞藛幔克麄兡歉撵`之弦真的被撥動了嗎?應該重重打一個問號。為什么現(xiàn)在的孩子往往是說得天花亂醉,做得卻是一塌糊涂,因為他們已經(jīng)學會了說官話,說套話,說老師需要的話,而他們的心靈之門始終關閉著沒有打開。作為教者,他就不能僅僅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解讀這份情,更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來解讀,從而開啟他們的心靈。

怎么讓學生“動情”?那就要站在學生的角度,讀出文中的“動情點”,從而使學生跟文中的人產(chǎn)生心靈的溝通,并且是符合他們那個年齡層次的心理成長期的心靈溝通。文中的小女孩和學生年齡相仿,她的眼眶里為什么閃動著淚花?是想爸爸了?是擔心媽媽了?是感動恐懼和害怕?是感動孤獨和寂寞?讓和小女孩一般大的學生去揣摩小女孩此時復雜的心情,他們就會從自身經(jīng)驗出發(fā),回答出符合他們的心理特點的真切話語。在用自身經(jīng)驗揣摩小女孩心理的過程中,學生和小女孩就融為一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此時的課堂或許靜寂,或許凝重,如果你看到一滴淚花,聽到一聲哭泣,那真是情之所動,何許音樂的渲染,何許教者的煽情。

3、訓練vs燃情

一位教師告訴我他最近聽了一節(jié)好課,我便問他好在哪里?他說教室里是哭聲一片!從他的回答中,可得知學生動情了,至于“情”是怎么動起來的,我們且不去考證,但僅從“情”的角度來教學是否成功,是有失偏頗的。許多一線老師發(fā)現(xiàn),大多名師在進行公開教學時,都選擇易動情的文章,搞得聽課者和學生都情乎情乎的,呵呵!我想如果僅僅著眼于情,既不能體現(xiàn)年段教學特點,也不符合課程的要求。

?花瓣飄香》這課文主要是以對話形式展開的,依據(jù)年段特點和課程要求,我覺得該重點抓住這一段的教學,訓練學生學會抓住人物對話來揣摩人物的心理和分析人物的性格。人物說了什么,課文中一目了然,無須多費口舌。該突出揣摩的是人物對話展開時的神情和語氣。人的面部表情是十分豐富的,而面部表情和語氣都是心靈的外在表現(xiàn)。抓住了表情、語氣這些外部之表就抓住了心靈之根。從哪兒可以看出小女孩是個懂事的孩子?“她拿著花瓣,有些不知所措,惶恐地看著我。”小女孩是為生病的媽媽摘花的,她為什么還要如此不知所措、惶恐呢?從“不知所措”“惶恐”這兩個詞中,我們可以讀出,小女孩是知道摘花不對的,她也是愛花之人(一天清晨,我看到有個小女孩俯在花前,從花叢中小心地摘了一片帶露水的花瓣,雙手捧著,然后飛快地穿越田野,跑遠了。),注意“小心地、捧著、俯”這些詞??伤髦粚Γ瑓s為什么要做,她為什么非摘花給媽媽呢?想想整天躺在病床上聞著藥水味的病人最想看到什么,想想現(xiàn)實中人們?nèi)タ床∪藶槭裁纯倫蹘б皇ㄈ??在矛盾的沖突中,小女孩的形象才會更顯豐滿。對話中,作者還有多次對小女孩神情的描寫,如“她低著頭,不好意思地說”,“小女孩的眼眶里閃動著淚花”。透過“低著頭、不要意思、閃動著淚花”這些神情,會看到一個怎樣的小女孩,她的“懂事”還僅僅停留在所謂的尊敬長輩之孝道上嗎?

“動情”不是教學的全部,但是此類課文教學的必須,要讓學生真正“動情”,還必須借助文本特有的表達方式,品詞析句。只有在扎實的訓練中,情才有所依,法才有所靠。

汪曉鉛評:

非兒,我對你的三點意見持贊同的態(tài)度。

就備課而言,正確、細致、深入地解讀教材,是準確把握教材、合理處理教材、從而預設的前提。因此,作為執(zhí)教者,解讀既是自身的需要,更是為了學生。

教師要通過充分的解讀,獲得對課文的正解,以此來保障對學生語文學習價值取向的引領。這是教師的天職。同時,許多時候,教師還要盡量估計到對同一課文可能出現(xiàn)的別解、新解,乃至誤解、曲解。這在個人獨自鉆研時有一定的難度(尤其是新課文),但有了集體研究,特別是這樣的專門的探討,就容易辦到了。

對教材的“解讀”應該包含著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tǒng)一;即使是“正解”,也不宜直接“告訴”學生;至于“別解”、“新解”,只要合情合理,都應肯定;而“誤解”則須消除,“曲解”則須糾正——我想這些已經(jīng)成為共識。

無論老師還是學生,對課文里的“情”,總是先要讀懂,然后融入自己的情感,也即由“懂情”到“動情”的。教師先行一步,為的是巧妙、自然地引導學生在解讀課文時,積極、自主地經(jīng)歷由“懂情”到“動情”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