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通用《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范文7篇

時間:2022-04-13 作者:Kris 讀后感

為了讓文章看上去清晰有條理,大家只能選擇其中的一點著重描寫,那么相關(guān)的讀后感該如何寫呢?以下是范文社小編和大家分享的精選通用《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范文,以供參考。

精選通用《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范文7篇

精選通用《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范文1

再次翻開龍應(yīng)臺的書,沒想到竟是我讀大二的時候。還依稀記得小時候讀過她的《中國人,你為什么不生氣》等幾篇小短文,當時只覺得她的文章與自己平時讀得名著大不一樣,文章很有股霸氣。一直就理所當然的以為作者是位先生,一位思想深刻的先生。沒想到這次讀了她的《親愛的安德烈》,才發(fā)現(xiàn)她不僅是位女士,而且還是位和普天下母親一樣,對自己的孩子,飽含深情的媽媽。

《親》是由龍應(yīng)臺和他的兒子安德烈之間的三十多封書信組成,中間穿插了些讀者的來信。龍應(yīng)臺因為與兒子幾年未見,再相見時,兩人已從親密變得陌生。為了拉近兩人的距離,龍媽媽提議兩人通信,于是這本書便誕生了。

當時買這本書,我是被封面上介紹的,這本書讓許多“親子”由熟悉的陌生人變得能互相理解而觸動。當時我想起了自己的父母,想起了我周圍人與他們父母之間的關(guān)系。我們明明都深愛對方,卻無法表達,無處述說。結(jié)果都這樣僵持著渡過,然后揮手,帶著對彼此的誤解,走進自己的人生。我想這是無數(shù)人都正在經(jīng)歷,或已經(jīng)經(jīng)歷過的事。我不想讓這樣的遺憾繼續(xù),我也想通過這本書讀懂我的父母,讀懂我們的關(guān)系。

沒想到,我已打開這本書,得到的卻遠遠超出了我的想象。他們在信里的交談,那么陳懇。他們是把自己擺在了一個平等的地位交談,他們的通信中,也許有過爭執(zhí),也許有過分歧,但他們始終愿意試著去理解彼此。我和書里的讀者一樣,真的很羨慕他們這種關(guān)系。我自己也曾給父親寫過幾封信,可惜他太忙,沒時間回信,所以,我們對彼此的理解,也沒能加深。而現(xiàn)在看見別人做成功了曾經(jīng)自己沒做成功的事。我出了些許的嫉妒,便是由衷的感動。

想想父母遲早會老去,自己遲早會長大。但我們卻也許都再不能走進彼此的內(nèi)心。我也許到老,都不會知道我的父母,他們年輕時有怎樣的理想,他們是否也曾想去沙漠看看?他們又是如何把我們拉扯大,是否也曾灰心喪氣?而他們又是如何接受自己正在老去的事實,會不會害怕?他們又是否會也在試圖理解我們,試圖走近我們的心?

我想時間不會重來,而我們有深愛對方,那為什么不試試再多打幾個電話,多寫幾封信。我已決定,開始提筆寫信。

精選通用《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范文2

“你的兒子不是你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于你的‘別人’。”最近我讀了龍應(yīng)臺和他的大兒子安德烈合著的一本書——《親愛的安德烈》,封面的這句話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這本書讓我認識了一位知性、貼心的母親和一個睿智幽默、天真爛漫的十八歲男孩,它也同時喚起我對生活的思考。

書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色彩,自由和樂趣。每天早晨起床,他先要放幾首音樂;在放學后,他可以和幾個哥們?nèi)タХ瑞^喝咖啡或者去酒吧喝啤酒;在周末,他能教小朋友踢足球;在閑暇的日子里,他還會和好友開派對或去旅行……再來看看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學、沒完沒了地做作業(yè)、上不完的各種補習班……

即使偶爾也有短暫的放松和娛樂,也大多是來去匆匆,蜻蜓點水,從來無法盡興,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愜意差得是十萬八千里。更重要的是,安德烈有一位能寬容他、理解他的好母親。龍應(yīng)臺深知自己和兒子之間有一堵無形的墻,但她沒有越過這堵墻,而是透過墻上的窗戶來仔細觀察自己的兒子,并重新認識他??墒俏覀兊母改改兀恳恍闹蛔非蟪煽?,卻忽視了我們內(nèi)心的感受。當我們成功時,父母總是覺得理所當然、不足為奇,殊不知成功是由淚和汗換來的;當我們失敗時,父母滿是責備,卻不知我們心里的委屈和痛苦。

之后,我總在思考一個問題,是什么造成東西方生活觀念差異那么大?后來,我才知道,是生活的態(tài)度不同造成的。在第20封信中,安德烈寫道,香港人永遠在趕時間,他們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他們是為了工作而生活,因此他們根本體會不到生活的樂趣。我們又何嘗不是如此呢?為學習,為工作,四處奔波,每天都活在恐懼之中,無法靜下心來去思考生活。而在西方,人們總是熱愛自然,熱愛鄉(xiāng)村,熱愛閑適自在的生活。

他們?yōu)榱松疃?。他們可以一下午都呆在酒吧或咖啡廳里和朋友聊天,消磨時光,從而體會生活的樂趣。相比之下,我們活得更辛苦,我們體會不到生活的滋味,漸漸地,我們就會失去原有的真而變得麻木。

因此,在這個飛速發(fā)展的年代里,我們應(yīng)該放下身上的包袱,還自己一份純真,來體驗生活,感悟生活,熱愛生活。

精選通用《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范文3

這本書是我去表姐家玩,在她家的書柜里看到的,姐夫是一個高中的語文老師,極力推薦這本書,說他的學生看了都很有感觸。拿回來看了之后還真有不少收獲。

這本書主要是講安德烈十四歲的時候,龍應(yīng)臺離開歐洲,返回臺灣,就任臺北市首任文化局長。等她卸任回到兒子身邊,安德烈已是一個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十八歲的小伙子,坐在桌子另一邊,有一點“冷”地看著媽媽。他們是兩代人,年齡相差三十年;他們也是兩國人,中間橫著東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沒關(guān)系,但龍應(yīng)臺一定要認識成熟的大學生安德烈。于是,母子倆用了三年時間互相通信。龍應(yīng)臺“認識了人生里第一個十八歲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收入此書的的三十多封書信,感動了無數(shù)被“親子”之間隔閡與沖突深深困擾著的讀者。本書為讀者弭平代溝、跨越文化阻隔、兩代人溝通交流帶來了全新的思維和方法。

平時生活中也聽到很多w家長在抱怨自己的小孩不懂事,不努力,而孩子們也抱怨家長不理解他們,甚至覺得自己的父母都落后了,跟不上時代,從而引發(fā)了一些不愉快的家庭事件,有的孩子還離家出走。

在我身邊就有一些很真實的例子,所以看到這本書我就特有感觸,好像是把鑰匙打開心中的鎖,因為孩子和父母之間的不合會給家庭帶來很大的傷害,親人變成敵人真的讓人無法想象。從這本書中我看到到了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尊重,我想這是現(xiàn)在很多中國家長很難做到的,他們往往以愛的名義去剝奪孩子的自由,覺得自己做什么都是為了孩子,所以就應(yīng)該聽他們的,否則就視為不聽話,不懂事。

我個人覺得這反而會讓孩子有叛逆心理或者會覺得壓力很大,好像做的一些努力都是為別人,很被動,當這種壓力超過一定的限度就會選擇逃離,也就引發(fā)了一系列的悲劇。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很難說誰對誰錯,只是缺少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其實人與人之間都應(yīng)該做到這一點。在這本書中還讓我看到了兩個字用心,用心去做一件事情,用心去體會,用心去發(fā)現(xiàn),就會有很多意外的收獲。希望這本書會給你們也帶來一些不一樣的感覺。

精選通用《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范文4

《親愛的安德烈》是著名作家龍應(yīng)臺和兒子安德烈用三年時間互通書信的結(jié)集。36封家書呈現(xiàn)了母子兩代人心靈的碰撞以及中西不同文化對個體思想意識的影響。在信中,安德烈“有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認真”;龍應(yīng)臺“有八分認真,二分知性懷疑”。安德烈對龍應(yīng)臺“嘲笑有加”;龍應(yīng)臺對安德烈“認真研究”。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就是眼看著這個自己深愛的孩子越走越遠,而且他的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有時候父母總是不計代價的付出,孩子走遠了,又覺得無限荒涼和凄然。其實每個人都知道,在我們的心里,沒有人能取代父母的位置,他們對我們的付出,對我們的愛,我們其實全都牢牢的記在了心里。我們也愿意用最大的愛去回報,只是,請允許我用自己的方式。我愿意把我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拿來讓我的媽媽過上相對充裕的生活,去享受自己想要的精神或物質(zhì),這樣我會得到一種莫大的快樂和滿足;但我不愿意聽她嘮叨一分鐘,我覺得這不是不愛,只是因為我們不是能在語言交流上取得愉悅的人。如果說她在說,我在聽,我不違心的告訴你,那僅僅是出于禮貌和孝敬。

當然,我覺得龍應(yīng)臺和安德烈,也有些其他的原因。

比如說,龍應(yīng)臺從政。我是有點很難理解一個母親和兒子的書信談?wù)摰亩际菄掖笫拢澜?,國家,民族,公平,自由,正義,很像是政治家們在探討議論人類的發(fā)展,時局的走向;這跟我看《傅雷家書》的感覺不太一樣。我想對龍應(yīng)臺來說這可能是職業(yè)習慣思維定勢,但對安德烈來說,他只是個人主義的自由慣了的年輕人,有幾分熱情,幾分牽強,就很難說清了。

比如說,也有安德烈的原因。父母都是有成就的名人,而且長時間不在身邊,從小過著優(yōu)裕的生活,十幾歲周游了半個世界。我們可以想象這樣的孩子是獨立、自由、無憂而任性的人。他會放縱自己沉迷于自己的喜好,比如說朋友、音樂、足球、啤酒,而不愿意拿一點點時間來敷衍任何人。

我不知道通過這樣的方式,他們是否達到了最終的目的,消除了心靈上的隔離;還是只是一個母親一次有些癡心有些偏執(zhí)的努力,其實在我的心里,我覺得可能沒有。

精選通用《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范文5

讓“它”拉近我們心靈的距離媽媽,最近我發(fā)現(xiàn),你越來越不喜歡我了。總是叨叨絮絮地叫我做一些不必要做的“小事”——至少我是這么認為的。

當我做不好的時候,你還總是拎著我大罵一頓。還記得那次去和你逛超市時,就因為東西賣得有些貴,你就在反途中一路數(shù)落我,并叨叨絮絮地給我算了“一筆賬”:什么書本費啦、衣食住行費啦、甚至水費、電費都算上了,我聽著實在不耐煩,便“反駁”了兩句,沒想到這兩句在我看來正常到不能再正常的話語,在你耳中卻被灌上了一個新名詞——頂嘴。眾目睽睽之下,你舉起手要煽我,我扭頭躲開。于是,我發(fā)現(xiàn)你越來越討厭我。相應(yīng)的,我也越發(fā)的不喜歡你。

其實,我們還是互相深愛著的,就像《親愛的安德列》一書中說的那樣:愛,并不代表喜歡。愛,有時也會是不喜歡吧!我們的關(guān)系是愈來愈僵……那時,我感到我們就像最熟悉的陌生人。我們之間,就像白晝和黑夜,永遠不懂彼此的心。想和你和解,卻因那所謂的“尊嚴”而不敢……幸虧在這個暑假,“它”來了。它的全名叫《親愛的安德列》。

我萬萬沒有想到,它被帶回家時,從來不愛看書的你,會第一個打開這本書,而且打開之后,就再也舍不得放下。我驚訝于那本書到底有怎樣的魔力,會讓以前“本書不沾”的你居然也加入到讀書之列……于是,禁不住好奇心的驅(qū)使,我也翻開了此書。只輕輕打開了一頁,我便再也禁不住這本書的誘惑了……因為,書中母子倆的關(guān)系和我們太像了,不是嗎?隨著龍應(yīng)臺和安德烈的腳步,我們慢慢地走,直到到達對方心靈深處,解開了死結(jié),才又回到自己的心間……

從此,我明白,白晝與黑夜之間還存在著黎明,黑與白總還有交匯的灰,那么,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去相互理解和接納呢?現(xiàn)在,我終于明白,也感受到了,我們一直相互深深地愛著。

精選通用《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范文6

我是一名“新”班主任,同時也是一個“新”媽媽,新是因為每一天都是新的,學生較與昨天是有變化的,孩子較與昨日也是不同的。我需要“崗前培訓”,需要“持證上崗”。我知道教育不能重來,不能錯過,所以我看了很多育兒以及班主任隨筆的書籍??墒菚系姆N種成功案例,都無法預定一個大人眼中“合心意”的孩子。生不易育更難,我在譴責不負責的家長的同時,發(fā)現(xiàn)了更多負責家長的慘烈與傷心,我在規(guī)避自己孩子的問題的同時也關(guān)注自己班級的38個孩子,以前總是在看以教育家的角度來寫的指導書,感覺自己力量滿滿,可是工作中卻受到無數(shù)的阻力。

這本《親愛的安德烈》,是我偶然間伴隨著《孩子你慢慢來》那本書同時買進的,給了我好多意外的收獲,更多的從孩子的角度,更準確的說是從這個16歲的人的角度來了解我的學生?!队H愛的安德烈》是由著名作家龍應(yīng)臺和她的兒子合著的一本書,書中摘錄了一位母親與她的兒子透過信件來互相了解,大意是:在安德烈十四歲時,龍應(yīng)臺離開歐洲,前往臺北任職,于是,這對母子暫時的分開了,等到卸任再回兒子身邊,安德烈已經(jīng)是一個小伙子了,龍應(yīng)臺發(fā)現(xiàn),四年間,兒子長大了,母子間卻多了一堵無形的墻,如往往在同一個問題的看法上,雙方多次出現(xiàn)分歧,龍應(yīng)臺感到兒子變了,他們是不一樣的兩代人,也是兩國人,中間橫著東西文化。于是,母子倆用了三年的時刻,以書信的方式,進入了對方的世界、心靈,龍應(yīng)臺“第一次了解了自己十八歲的兒子”,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書中安德烈向母親這樣寫道:“媽媽,你跟我說話的語氣和方式,還是把我當十四歲的小孩看待,你完全無法明白我是個二十一歲的成人。你給我足夠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嗎?你一邊給,一邊覺得那是你的.授權(quán)或施舍”,書中不乏這樣的片段,語言犀利,點名了安德烈不期望媽媽還像對待孩子一樣對待他,期望自己能獨立,能長大。這正是我需要的書,正是我需要知道的學生需要的“媽媽、老師”的樣子。

之前在我的身邊,就有這樣一個的例子。我們班有一個女生,平時在學校里學習成績很優(yōu)異,是我們班的班長,是一個有個性,有創(chuàng)意的女生。在我們班,她很受同學們的歡迎,活潑又開朗,但是,家長的反饋卻是回到家中她就像變了個人似的,沉默不語,每天回到家就埋頭玩手機,把自己悶在房間里,不喜愛和家人交流,把心靈的窗子也關(guān)得緊緊地,似乎不想讓一絲陽光照射進來。在家中不喜愛和父母傾談,她總是說與父母沒有話題可聊,但是和同學在一齊時,她就有說不完的話題:學校發(fā)生的趣事、她的好朋友的狀況、她在學校的表現(xiàn)等等。我很好奇我和家長有這樣完全不一致的認識,我們那是都不知道問題之所在,更不知道是好是壞,我們無能為力,

有些孩子,喜愛傾訴,總覺得快樂的事情就應(yīng)與每個人分享,因此,很喜愛和爸爸媽媽聊天,父母知道了孩子的狀況,也會很快樂,這就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其實很關(guān)心自己,她們在傾聽自己的話,而不是指責和過度保護,而xx不喜愛與父母交談,覺得自己與父母之間有代溝,無法溝通。正因此刻的青少年都比較新潮,對網(wǎng)絡(luò)的詞匯比較熟悉,對網(wǎng)絡(luò)的詞匯比較熟悉,而有些父母并不了解自己的兒女到底喜愛什么,對什么感興趣,兒女又總是說些網(wǎng)絡(luò)潮語,就導致家長和兒女只見沒有共同語言,××的內(nèi)心也就更加封閉了。

這本書,我還沒有看完,但是看到兩個作者從不同的兩個世界開始出發(fā),以彼此為終點的每一次書信,一個小事情的溝通,都深深的感動我,我好像學到了最棒的方法,找到了對我、對我孩子、對我學生最棒的鑰匙,就是及時的溝通和博大的包容,還有尊重,來化解這時空和世界的不同。

精選通用《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范文7

因為工作的原因,平時也會關(guān)注一些親子教育的書籍,遺憾的是大部分都很雷同,要么是怎樣說教子女,要么是怎樣提高孩子的成績,漸漸地也就對類似的書籍有點厭倦。偶然的機會,看到這本龍應(yīng)臺先生的書,剛開始是因為撇到封面的帥小子,進而看到題目,自以為是關(guān)于愛情的,于是開始讀下去,竟然發(fā)現(xiàn)內(nèi)容是母親和孩子長達三年的書信,這樣的親子溝通書籍,在我的閱讀經(jīng)驗中是不曾體會過的,我也是一個母親,好像找到了一點親子教育的新思路,怎么去愛孩子,怎么溝通這份愛,在這本書中得到了很好的詮釋。我也特別愿意以書中的某個片段來跟大家一起分享我的所想所感。

有個段落叫“一切都是小小的”。某個夏天,母子在新加坡會合,母親抱怨兒子讀書不夠認真,玩得太多,在假期結(jié)束之后,母親寫信告知了兒子自己的想法,安德烈的回信很及時,并對母親的疑問作了回答,他覺得其實是個生活態(tài)度的問題,為什么不可以快樂地去做一件事情呢?我們不僅可以邊聽音樂邊做作業(yè),邊和朋友聊MSN,還可以一邊寫信給媽媽。因為這樣就不單純是做作業(yè)了,這就成了一個好玩的愉快的過程。還說媽媽那個年代經(jīng)歷的在現(xiàn)在來說都是大事件,看電視里老師討論或總結(jié)逝去的六十、七十、八十年代,好像天底下所有的事情都已經(jīng)發(fā)生過了,大的都做過了,到了他們這一代,應(yīng)該退到小小的自我,承認一切都是小小的,把自己的世界放大。

安德烈很幸福,有個通情達理的母親,難道我們的家長就很專制獨裁嗎?我想也不是,在各種各樣的行為方式下都是對孩子的愛。這本書中關(guān)于孩子和母親的交流實在太多,如果你有興趣也可以翻開看個究竟。孩子的童年時代就那么幾年,怎么玩,怎么做作業(yè),怎么處理一切小小的事情,都可以從點點滴滴去引導去幫助,不是命令,也不是抱怨環(huán)境就夠得,童年是無法彌補的,那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最原始的根基。在我看來,只有我們不回避去思考怎樣給孩子愛,怎樣跟他們溝通,無論對孩子還是我們自己都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