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后感幫助我們反思影片中的道德觀念和社會價值,觀后感是我們與他人分享觀影體驗的重要方式,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家風》的觀后感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家風》的觀后感篇1
最近,紀錄片《家風》上下集在央視播出之后,引發(fā)了人們廣泛關注。這部紀錄片夾敘夾議,巧妙地將名物典故、風土人情和現代教育融為一體,為傳承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塑造新時代的公民意識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有益的借鑒。觀眾若悉心品味《家風》的文化內涵,逐步感受從“孕育”到“傳承”的生命氣息,反求諸己,躬身踐行,自可提升人生境界。
儒家講求修身之道,是活潑潑的富有生活色彩的“百姓日用之道” ,而不是虛無縹緲、莫可名狀的談玄說妙。 《家風》上集以“孕育”作為題目,向觀眾講述《曾國藩家書》中的平實道理,采用類似山水畫中的“平遠”透視法,突出儒家圣賢終身堅持不懈的“自得”工夫。士人君子修身力行,務求平實,切忌好高騖遠。無論富足安康,還是顛沛流離,士人君子都要尊道而行。孟子曰: “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 ( 《孟子·離婁下》 )誠如片中陳述的那樣,曾國藩教育子侄家人,從不誘以功名利祿,而是告誡大家掌握生存技能,磨礪意志,學以明理,報效國家。傳統(tǒng)社會孕育出“天人合一”的思想。曾國藩在耕讀傳家的文化氛圍里洞察到“萬物并育而不害”的勃勃生機,在鄉(xiāng)野村夫的生產活動中體會到“先天而天弗違,后天而奉天時”的深刻涵義。從孔子“多能鄙事”到漢儒躬耕自養(yǎng),從吳與弼“手自簸谷”到顏元“甘艱苦勞動” ,再到曾國藩寫信敦促家人種蔬養(yǎng)魚養(yǎng)豬,儒家文化一直在“平實”的道路上不斷前進。
誠信經營,鑄就高尚情操。宋明以來, “尊德性”與百姓日用緊密結合,產生了能夠滿足當時社會需求的民間儒學。民間儒者一方面能夠信守儒學的真精神和真價值,另一方面能夠密切關注普通民眾的生存狀況,不失時機地闡發(fā)儒家的道義進而滿足普通民眾的精神需求。民間儒學構成了增進民族心理認同和公共生活規(guī)則的基礎。由此產生了一大批身份普通、德行卓越的平民儒者。良知當下呈現,自利利他,每一個普通人都可以成為圣人。時至今日,許多普通人依然記得“君子以成德為行” 、“圣人可學可至” 、 “人無信不立”等古訓,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成就圣賢品格?!都绎L》下集中講述了重慶市江津區(qū)中山古鎮(zhèn)“方家藥鋪九齡堂”的職業(yè)操守,扶危濟困,施藥救人,誠信經營,惠及鄰里。方聯海是方家藥鋪第十二代傳人,身上擔荷著懸壺濟世、童叟無欺的家業(yè)。縱覽古今,無論是大宅門的“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 ,還是川黔交界的禁售發(fā)水米的碑文,無不展示誠信經營的恒久魅力。
忠孝傳家久。 《家風》下集以“傳承”作為題目,通過采訪社會賢達、收集名人軼事、探求社會治理的古老智慧,引導人們傳承中華民族優(yōu)良道德傳統(tǒng)。片中的亮點之一就是京劇譚門第七代人物譚正巖的講述,他提到祖上以“百行孝為先”作為訓誡后人的格言警句,培養(yǎng)兒孫的規(guī)矩意識,從生活細節(jié)入手,做一個有“家德”的人。
長輩撫養(yǎng)晚輩,晚輩回報長輩。人倫情懷縈繞其間,無法割舍。孝道,不僅要求奉養(yǎng)長輩,而且強調尊敬長輩。從個體的心靈感受而言,孝道要求道德主體的反省與自覺,為孝行提供真切的心理支撐,而不能將孝行流于形式,即所謂“忠者,其孝之本與! ” ( 《大戴禮記·曾子本孝》 )古人將這里的“忠”解釋為“敬” 。敬是孝的根本。真正的孝應當是孝敬。片中,譚孝曾帶領譚正巖等人去看望譚元壽,接受家族傳統(tǒng)的熏陶—— “孝和義,于家表現為相親相愛,尊老愛幼,于國那就是報效祖國,國比天大” 。兩千多年來,士人君子“移孝為忠” ,使得家庭家族這個“小家”與國家興亡這個“大家”休戚與共,息息相關,開明的統(tǒng)治者“求忠臣于孝子之門” ,將家庭倫理延伸到國家治理技藝,早已成為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社會共識。今天,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指引下,我們應當繼承其中符合時代主旋律的有益成分,引領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促進文化綜合創(chuàng)新。
廉潔奉公,警示后人。古人遵行孝道,旨在維系家庭倫理。在家國同構的格局中, “熟人社會”勢必要求廣大成員廉潔奉公,更好地維護家族和國家的利益。毋庸諱言,古人遵循“學而優(yōu)則仕”的教誨,認為躋身仕途可以光耀門楣。然而古人更看到貪污腐化的巨大危害,主張“臨財毋茍得” ,反對唯利是圖;主張“以義制利” ,反對見利忘義;“以財發(fā)身” ,反對為富不仁,賄賂營私。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士人君子信奉“富潤屋,德潤身”的準則,當面對個體之利與個體之義發(fā)生沖突時,理應成全后者。
正如孔子所言:“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 ( 《論語·述而》 )清末名臣曾國藩為教育后代,將其在雙峰荷葉堂所建的住宅命名為“八本堂” ,教導子女“居官以不要錢為本” 。
傳承家風,挺立道德主體,求名當求萬世名,計利當計天下利。片中列舉了吳越王錢镠的后人如何在《錢氏家訓》的感召下取得令人矚目的輝煌成就,僅在宋朝就出現了三百五十名進士,近代以來在五十多個國家有將近兩百位院士。家訓猶如祖宅珍寶,亙古彌珍。在傳統(tǒng)社會中,家風是指一個家庭或家族傳承延續(xù)的美好風尚。它潛移默化,深入人心,早已成為中華民族強大的精神基因。在探尋中國歷史和社會治理的演進軌跡時,我們不難發(fā)現,家風的孕育和傳承,不僅可以為個人的健康成長提供切實保障,更能促成一個家庭、家族甚至地區(qū)的持續(xù)繁榮。
家風不同于宗教誡命和國家法律。它不必借助強力手段,就能達到善世化俗的效果。
今天,我們更應正視理解“國有國法,家有家規(guī)”的時代價值,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和制度保證。 “家風”是“人文化成”的重要組成部分。古人云: “上所化曰風,下所習為俗” 。 “風俗”不是強制灌輸,而是引領時尚,開啟風氣。曾國藩有言: “風俗之于人之心,始乎微,而終乎不可御者也。 ”這也正是《家風》這部紀錄片引發(fā)強烈反響的根源所在。
《家風》的觀后感篇2
五一勞動節(jié)是全國人民勞動的節(jié)日,五一勞動節(jié)的到來意味著勞模表彰大會的舉行,舉行勞模表彰大會的意義在于讓人們學習勞模身上的愛好敬業(yè)、艱苦創(chuàng)新、開拓進取和甘于奉獻的杰出精神。勞模也叫勞動模范,在社會主義建設的事業(yè)中能力突出卓著的勞動者,然后經過民主評選,有關部門審核和政府審批后被授予的榮譽稱號,這是中國最高的榮譽稱號之一。每個時期的勞模都有他不同的突出貢獻,每個勞模都在平凡的崗位上不斷勞動付出,創(chuàng)造價值,他們身上熱情于工作,積極探索、無私奉獻的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去學習它,并且弘揚勞模精神。
勞動是世界上不可缺少的必備條件,沒用人們的付出,就沒有科技創(chuàng)新的時代,沒有人們的付出,就沒有今天各種各樣的美食。勞動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要是靠自己付出的人們都值得尊重。勞模精神是指引我們每個人努力奮斗的方向,我們要學習勞模身上的精神品質,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給社會做出不平凡的貢獻,如今社會的快速發(fā)展需要依靠每個勞動者的付出,在這關鍵時期,我們任何時候都需要人們努力團結,愛國的堅定信念是前進的動力,我們要弘揚時代特征的勞模精神。
我們要學習勞模精神,勞模是我們勞動的模范榜樣,我們要向他們看齊,樹立自身的愛好敬業(yè)、為國為民的精神品質,不斷在自己的崗位上開拓創(chuàng)新、不畏艱難的為國家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平凡的崗位上盡心盡責,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積極探索。
隨著時代的變化,勞模被人們賦予的越來越多的時代內涵,但不管是生產者還是創(chuàng)造者,他們同樣的核心價值一直沒有變化,他們身上都有著勇于創(chuàng)新、愛好敬業(yè)、無私奉獻、對工作對社會負責的精神品質。正是因為他們的無私奉獻,在平凡的崗位上兢兢業(yè)業(yè)才有了今天科技創(chuàng)新的時代,每個時期的勞動模范都值得任何一個去學習的榜樣,我們的學習不能單憑口紅,而且要付出我們的行動去證明去超越。
勞動模范向廣大勞動者展示了作為勞動者應該具備的風貌與品格,勞動模范就是廣大勞動者的先進代表,我們要像他們一樣爭做新時代的奮斗。
《家風》的觀后感篇3
提起勞動,眾所周知,勞動創(chuàng)造了人類的物質基礎與精神基礎,提供給我們所需的一切生活來源,所以我們應該要感謝從事一切勞動的人們,當然我們自己也要成為一名積極地勞動者,展現自身最大價值,實現人生意義。隨著勞動模范事跡節(jié)目的播出,認真觀看節(jié)目的我從中感受到了勞動模范的精神還有勞動真正的內涵,因此感慨萬千,有所深思。
勞模精神是時代的旗幟,大力弘揚勞模精神,我們就要牢固樹立“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的人生態(tài)度,像我們身邊的勞模一樣,從自己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從平凡小事做起,以自身的實際行動,說真話,走正道,辦實事,以自身的實際行動,投身到各自的工作崗位中。而當我們履行勞模精神,付出行動時,必定會收獲自己想要的追求或是實現一直渴望得到的生活,別提有多欣喜。
觀看勞模事跡節(jié)目,能讓我們感受到,勞模精神引領著時代精神,勞模價值創(chuàng)造社會價值。每一個時代的勞模都有其特點,但無論時代如何變遷,永遠不變的是勞模精神的本質。而處于新時代的我們更是要學習勞模、弘揚勞模精神,雖然我們往后不一定也能成為勞模,但我們皆能踐行勞模精神,從現在做起,踏實地學習、生活,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積極勞動,付出行動,相信我們會收獲不少,生活也會越發(fā)的精彩有意思。
五千年輝煌燦爛的文明是勞動創(chuàng)造的,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是勞動創(chuàng)造的。處于新時代的我們是幸福的,而這種幸福就是勞動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沒有勞動,也就沒有如今我們這般快樂地生活。所以當下的我們要繼續(xù)積極學習勞模精神,感受其內涵意義,加油勞動,創(chuàng)造價值。且不管身處何種崗位,只要有志氣有闖勁,立足崗位做好本職,就能用誠實的勞動書寫自己人生的精彩,展現人生的價值。
觀看及學習勞模精神,是各行各業(yè)、各崗位在千變萬化的復雜社會環(huán)境下不斷前進的精神保障。勞模精神引領著時代精神,勞模價值創(chuàng)造社會價值。每一個時代的勞模都有其特點,但無論時代如何變遷,永遠不變的是勞模精神的本質。所以,當下的我們積極弘揚及展現勞模精神,向著未來更好地前進吧,去收獲屬于自己的人生,不留遺憾。
《家風》的觀后感篇4
家風是一家的道德標準,如同糧食一般,是一個家必不可少的成分。而在我們家,也有家風,它就是如何做人。
做人,肯定要做到善良。有一句話叫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而父母也從小這樣教育我,記得小時候,有一次,我故意向一條小道扔小石頭。雖然小道又窄又偏僻,爸爸看見了,急忙上前制止了我,并教育我道:怎么能這樣子呢?怎么了……我感到爸爸在生氣,但又委屈地說。你這樣可能會讓騎車的人摔倒,這等于是在陷害別人!爸爸激動地說著,我在一旁默默地聽著,慢慢地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吹轿液孟褚庾R到了錯誤,爸爸的口氣緩和下來了,繼續(xù)說:兒子,你應該還記得去年摔倒的痛吧?騎車摔倒比那樣還痛!我下意識地捂了捂左手,那道傷,令我難忘。這時,爸爸變得和往日那般慈祥,道:快把那些小石子撿起來吧。好!
一個教訓,讓我知道,我應該小心地做每一個細節(jié),我生怕一個不經意的動作傷害到他人。
當人,做人還要守時,雖然媽媽沒有給我講這個道理,但卻總是用行動告訴我這個道理。每次,和別人約定出行時間時,媽媽總是要提早幾分鐘到達。她說,這樣,才不會讓別人等我們。有一次,我還戲謔道寧教我等天下人,休教天下人等我。但是,久而久之,我也耳濡目染,學著媽媽,養(yǎng)成了守時的好習慣!
父母的一些舉動,總能影響孩子。優(yōu)秀的品質,就是從中培養(yǎng)起來的。
這就是我家的家風,它讓我從中養(yǎng)成了許多好品質,這樣的家風,值得傳揚!
《家風》的觀后感篇5
“家風”看到這兩個字首先讓我聯想到的是種種嚴厲的家規(guī)!依照我的看法,家規(guī)像是一些列在紙張上的條條框框,就像是約束人做事情的一把戒尺,如果有人違反了就要受到懲罰!而家風是一種潛移默化的規(guī)則,他不需要列舉,他不需要宣導,更不需要背誦!是一個家庭里一把無形的尺子,子子孫孫代代傳承……
從小在農村長大,所以我的童年不是那種錦衣玉帛的日子!爸爸經常外出賺些零花錢,地里的活就都落在了媽媽的肩膀上,媽媽沒有時間照顧我們姐弟三個,從小是奶奶把我?guī)Т螅晕液湍棠痰年P系格外的親!記憶力都是奶奶的影子……記得小時候家里的電視機總是那么的新鮮,里面有看不完的節(jié)目。當時的愿望就是一整天哪里都不去就在家里看自己喜歡的節(jié)目,但是在奶奶看來這是絕對不允許的,因為奶奶有她自己的理由:第一是經??措娨晫ξ业难劬Σ缓茫诙沁@樣會浪費電費,那個年代每分錢都是那樣的珍貴!奶奶總是說攢著錢給我娶媳婦……所以我已經習慣了奶奶的安排,每天什么時間看電視什么時間休息都是有時間的!漸漸的我養(yǎng)成了習慣!習慣一旦養(yǎng)成也就感覺理所應當了。如今奶奶已經離我而去,但是奶奶的教導卻永遠的留在了我的內心深處,我也將奶奶對我的教導教導給我的后代,我想節(jié)儉是中華兒女的傳統(tǒng)美德,不管到什么時候也不會過時的!奶奶用實際的行動教會了我節(jié)儉持家的道理。從我記事從來沒有見爸爸媽媽吵架打架,他們真的很和睦,從來也沒有說臟話罵人等不文明的行為!也許是環(huán)境的原因吧,所以我自小沒有和誰家的小孩說過一個臟字,村子里的人經常守著爸爸媽媽夸獎我,我想很大一個原因就在于此吧……謝謝爸爸媽媽給我一個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家和萬事興,和睦的家庭才能有進步,才讓人感覺到家的溫暖!我為生我養(yǎng)我的爸爸媽媽感到自豪!等我以后結婚生子也會像爸爸媽媽一樣,努力去維護一個模范和諧家庭!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社會要和諧的前提是無數個家庭的和諧,家庭要和諧離不開良好的家風,傳承美德,共同發(fā)展!
《家風》的觀后感篇6
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弊鹄蠍塾资请S著我國的發(fā)展沉淀下來的傳統(tǒng)美德。
?管子》有言:“雖有乃目利手,不如拙規(guī)矩之正方圓也?!弊鹄希呀涬S著社會的發(fā)展而成為了一個“規(guī)矩”。每輛公交車上都會有老人的專屬座位,在我國經濟高速發(fā)展的今天,弘揚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力度也日益加強。而“尊老”這一主旋律也俞發(fā)的歷久彌新。
兩個稚氣未脫的小學生將書包人道公交車的唯一空位上,異口同聲地說座位是自己的,一位老奶奶出現,他們都主動讓座給老奶奶。這個故事影響了我的整個青春期,它也會影響了我的一生。我會給老人讓座,會給懷有身孕的阿姨讓座,會幫村子里子女不在家的老奶奶老爺爺挑水澆菜,尊老很簡單,簡單到一句爺爺奶奶好,一次讓座都是尊老。
縱觀古今,放眼全球,沒有一個成功的人是不尊老的。弘揚中華傳統(tǒng)美德,就應該先從尊老開始?!俺紵o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边@是李密尊老的方式,尊老不需要做什么轟轟烈烈的大事,簡單的陪伴也是一種尊老,先要學會尊自己的“老”,才能推己及人,尊別人家的“老”。
九九重陽節(jié)剛過去不久,各大敬老院還沒有完全走出節(jié)日的氛圍。去讀大學的朋友在重陽節(jié)法律一條心情:“爺爺奶奶們高興就是對自己最大的肯定?!迸鋱D的老人們面帶笑容,笑容可掬,并且與大學們比起了剪刀手。在社會主義建設的今天,尊老、愛老、敬老又被賦予了時代內涵。
誰家都有老人,每個人都會有老去的一天,這個世界從來都不會失去老人,尊老也就會越來越重要。從剛開始踏進校門的時候,老師會說見到別人要有禮貌,要問好,看到老人要說爺爺奶奶好,要尊重老人,要幫助老人,尊老的意識是從小就樹立起來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弘揚中華傳統(tǒng)美德,做一位合格的中國公民,從尊老、敬老、愛老開始,弘揚尊老這一主旋律開始。
《家風》的觀后感篇7
有一些人,他們在我們的身邊默默無聞。只是盡心盡力地把自我想要做的事情做好。也許他們所在堅持的事情并沒有得到多少人的贊同和支持。但他們用他們的執(zhí)著撐起了一片屬于他們的不一樣的天空,而支撐他們的,就是讓人們動容的工匠精神。
也許就在以前,它還是一個很少被人提起的詞。但這個詞語就和那些工匠一樣,默默無聞,卻漸漸地得到了別人的敬仰。每一個工匠心中的工匠精神都是不一樣的,但每一個工匠心中的工匠精神的基礎都是值得人們尊敬的持之以恒、精益求精。
在北京有一家修鋼筆店,店里的設備并不是很好。有很多人都問過這家店的店主——一個年近90的老人,一個相同的問題:“鋼筆在這個年頭已經不時新了,你為什么要繼續(xù)留在那里呢。難道只是為了平均一年才有5個人光顧的生意?”剛開始被問時,這個老人愣住了。也許在他心中工匠精神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精神,而這種精神已經在他的心中根深蒂固了,對他來說這根本就不需要解釋。他想了想說:“工匠精神就是持之以恒地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做細。我為的是我們中國的老工藝,我還要繼續(xù)堅持下去,這只是為了一種傳統(tǒng)工藝的延續(xù)?!?/p>
南京的云錦是舉世聞名的。但在那華麗的背后要紡織者付出多少的心血和努力呢?如果要織一幅78厘米寬的錦緞,在它的織面上就有14000根絲線,所有花朵圖案的組成就要在這14000根線上穿梭,從確立絲線的經緯線到最終織造,整個過程如同給計算機編程一樣復雜而艱苦。這也許是常人所難以想象的,但對于那些執(zhí)著地,習慣于把每一件小事做到最完美的工匠們來說,這根本就不算什么。他們的腦海里僅有一個念頭,“我們要把這項事業(yè)做好,讓云錦這傳統(tǒng)工藝一向傳承下去,并受到更多人的青睞?!?/p>
大國工匠們對自我的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在這個被信息化覆蓋的快節(jié)奏城市。有人會笑他們傻。是啊,在這個時代,除了他們,誰還會力求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并精心為此花費很多的時間呢?
在這個時代,很多人都追求著速度,而不是質量。而工匠們追求完美和極致,對精品有著執(zhí)著的堅持和追求。為了獲得更多的財富,不明白從什么時候起,細節(jié)、堅持、做好這些完美的詞語被人們忽視了,淡忘了。但此刻又有一些人發(fā)現了這完美精神的閃光,開始宣揚他們。那些以往被人忘記的那些平凡的工匠們,再一次地得到了別人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