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種子的讀后感8篇

時間:2025-06-16 作者:Surplus 讀后感

讀后感寫作是思想的沉淀過程,讓我們從被動接受變?yōu)橹鲃咏嬛R,讀后感是思想的整理,讓散亂的靈感匯聚成有邏輯的表達,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一粒種子的讀后感8篇,供大家參考。

一粒種子的讀后感8篇

一粒種子的讀后感篇1

?一粒種子》是一篇科學童話。教學中既要讓學生進入童話的情境,又要學到科學知識。程玲老師的教學較好地體現(xiàn)了這兩方面的有機結合。這節(jié)課先讓學生從整體上了解全文概貌,抓住四個“挺—挺”理清課文脈絡,為最后.總結種子發(fā)芽的過程和條件打下基礎。在分層閱讀階段,注意把學生帶入童話的境界。教師采用形象生動的貼圖,種子從微微睜開眼到最后長出小葉,鉆出地面,使學生形象地感知了種子發(fā)芽的過程,富有兒童情趣。教師還采用分角色朗讀對話的方法,讓小朋友做種子、蚯蚓,使學生從旁觀的閱讀者轉換為課文中的“人物”,體驗種子的情感。采用這些方法,使學生進入童話境界,情趣盎然。在逐層理解的基礎上,又回到整體,讓學生從總體上把握種子發(fā)芽的過程和條件。在這個階段,教師充分利用板書,讓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也初步掌握了閱讀科學童話的方法。

這節(jié)課教學的另一個突出特點是把語言訓練和促進兒童思維發(fā)展緊密地結合起來。低年級兒童長于形象思維,程玲老師非常注意發(fā)揮這一優(yōu)勢。“春風在唱歌,泉水在唱歌,小鳥在唱歌,小朋友也在唱歌”一句,老師讓小朋友說說它們各是怎么唱的,唱什么歌。學生回憶了春風、泉水的歌聲,再唱唱小鳥和小朋友的歌,通過表象的再現(xiàn),形象具體地感受到春天的一派熱鬧景象。在此基礎因勢利導,學生自然地理解了“熱鬧”這個詞。教師并沒有給“熱鬧”下定義(事實上也很難下),學生卻實實在在地懂得了什么是“熱鬧”,這樣教對低年級學生來說是非常適宜的。為了讓學生體會“趕快”這個詞的重要性,教師把刪去這個詞的句子與原句比較,再讓學生想象一下種子這時的心情,從而認識到“趕快”用在這兒特有的情味。接著,教師又讓學生把“春風在唱歌,……”跟“春風在吹,……”兩個句子讀讀、比較,學生感到前一種說法好,而且知道了因為把春風、泉水、小鳥當作人來寫,所以很生動。這一段的教學,把形象思維、抽象思維和兒童語言發(fā)展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既發(fā)展了思維,又訓練了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豐富了兒童的詞匯和句式。

這節(jié)課還充分利用圖畫,訓練兒童看圖、想象和說話。第一次是在蚯蚓和種子對話時,通過看圖講述,使學生形象具體到感受蚯蚓說的“外面亮得很”。第二次是在種子挺出地面以后,通過看圖講述,把“好個光明的世界”具體化。兒童能把圖上看到的景色跟課文描述的事物以及自己生活經驗結合起來進行敘述,對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的發(fā)展,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一粒種子的讀后感篇2

我很高興能和我的孩子一起參與學校的童話閱讀節(jié),重讀了德國安妮.默勒寫的《一粒種子的旅行》這本書。再次讀這本書,俄日二世和兒子一起閱讀的,我又有了不同的感受。

書中講述了當我們人類想旅行時,有火車、汽車甚至飛機。而植物卻沒有這些交通工具,似乎哪也去不了。雖然如此,我們還是在一些出乎意料的地方發(fā)現(xiàn)它們堅強的身姿,比如:石頭縫里、廣場的角落里,或是高高的房頂上……難道植物也有腿,也會坐汽車?坐火車?原來,植物傳播種子有各種各樣的方式,它們都會把自己的種子送上旅途。有些種子等保護罩成熟裂開就落進泥土里長大;有些種子是乘著風飛向四方;有些種子附在小動物身上搭乘免費的動物公交車遠行;還有些植物可以靠自身力量把種子投射到遠方。植物種子的旅行真是很神奇,我們感知了大自然的神奇力量,真是大開眼界,精美的繪畫更是讓我和兒子愛不釋手。

看完這本書后,我和兒子進行了交流:我們不僅對這些植物為了生存下去“想”出來的辦法而驚奇,更加敬佩的是作者的觀察能力,連這些細節(jié)都能很清楚地描繪出來!原來大自然有這么多的神奇現(xiàn)象,需要我們有一雙探索和發(fā)現(xiàn)的眼睛,去了解更多大自然的秘密。對于像我有個二年級兒子的家長來說,在孩子上的啟發(fā)更多。對于我的調皮兒子,我一直才去的“盯梢”策略,因而兒子回家完成作業(yè)就“等媽媽”,依賴心理嚴重,只要我不在家,閱讀就成了口號,我也很疲憊。只要我管的緊些,成績就上去一點,只要我稍稍放手,就馬上下降,兒子在學習方面的責任感較差,沒有學習的動力?!胺N子”的努力,植物的“放手”給了我很多啟發(fā),現(xiàn)在我應該做的,就是告訴孩子應該走自己的路,因為路是他自己的,學習也是他自己的事,一步一步地和他形成共識,接受了這個“沒有媽媽和約束也可以自己走好”的觀念時,孩子才會主動學習,也才會有學習的興趣。

我想對于兒子的,只要留心觀察、努力付出、智慧過招,就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我也會和孩子共同成長!

一粒種子的讀后感篇3

20xx年9月11日 星期二 中雨轉晴

今天語文課上老師給我們講了《植物媽媽有辦法》這篇課文。晚上回到家我和媽媽看了一本書叫《一粒種子的旅行》,我知道了如果種子想生根發(fā)芽,它們會想出很多辦法。

牛蒡的種子會借助動物來旅行,只要有動物經過它們的身邊,它們就會把種子勾到動物的皮毛上。

小松鼠喜歡吃松果,它們會吃一些,藏一些,經過一個冬天,有一些藏的松果就會被小松鼠給遺忘,春天來了,它們會生根發(fā)芽。

草莓會長出許多匍匐莖,它們越長愈長,匍匐莖只要是挨著泥土,就會鉆到土里發(fā)出新芽,長出新的草莓。

有些動物,比如小鳥,吃果實的.時候會把種子一起吃下去。果肉被消化了,種子被排泄出來,掉到土里的種子就會發(fā)芽長出來果樹。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知道了原來植物媽媽有這么多辦法,讓它的孩子們生根發(fā)芽,只要我們用心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許許多多大自然的奧妙。

一粒種子的讀后感篇4

今天是個晴朗的日子,我閱讀了《一粒種子的旅行》這本書。這本書講的都是自然界里的花花草草,主要說的是植物是怎樣旅行的。

我們人類要是出去旅行,可以乘坐汽車等交通工具,可是植物不能。盡管如此,我們還是能在很多的地方發(fā)現(xiàn)它們,不如墻角、石峰……難道它們會翻山越嶺?看了這本書我才知道,原來植物本身不會旅行,但有些植物很聰明,可以把自己的種子傳播。比如鳳仙花,它的種子是包在一個蒴過里,只要輕輕一碰就會彈開,他的種子就會飛出去,所以·鳳仙花被稱為“別摸我”,真有趣。

有的植物則需要風。蒲公英的種子上有一些花白的毛,只要風輕輕一吹,種子就自然的跟著風飄走。梧桐樹的種子有一層厚厚的殼,被風一吹種子就會從樹上落下,然后會被一些強大的動物踩碎。還有一些種子喜歡坐“出租車”,出租車指的'是對這類種子起作用的動物。不如說紫花地丁的種子上含油附著物,冬眠后的螞蟻很餓,所以會一邊吃,一邊丟,種子就能傳播了。還有好多植物的種子會利用很多的方法進行傳播,真是太神奇了!

讀完這本書,我知道了植物傳播種子的很多方法,還認識了許多的植物。原來不僅我們人類能旅行,植物也能旅行??磥硇⌒〉闹参镆膊荒苄∏蒲?。

一粒種子的讀后感篇5

寒假里我讀了“一粒種子的旅行”這本書,明白了植物是怎么“旅行”的,它們?yōu)槭裁茨茉谑^縫里或高高的房頂上面扎根生長。

植物的種子散落到地上,它們就能長成新的植物,所以植物要“旅行”靠的是種子。種子不像人類可以坐飛機,火車,汽車旅行,它們是在風和很多動物的幫助下旅行的。

鳳仙花的種子是長在蒴果里邊的,蜜蜂和螞蚱一碰到蒴果,蒴果就會快速收縮并彈開,里邊的種子就會被彈出去拋到空中。米的蒴果上面有很多小口子,當風吹起來的時候,米的莖彎曲了,它的種子就從外殼里搖了出來,這樣米的種子就能均勻散落在四周了。蒲公英的種子附在由許多茸毛組成的“小傘”上面,他們可以在風的.幫助下象背著降落傘一樣在空中旅行。樹木的種子長在高高的樹上,當種子成熟向下飄落的時候,風會抓住它們,把他們吹到遙遠的地方。紫花地丁,雪蓮花,報春花這些植物的種子上面含有美味的含油附著物,螞蟻很喜歡吃這種美食,螞蟻吃完這些含油附著物后就把種子隨便扔在某個地方,那個地方就會長出一顆新的植物。

櫻桃,草莓,蘋果等植物把種子裝在美味多汁的果肉里,鳥兒吃了這些果實的時候就會把種子一起吃下去,果肉在腸胃里被消化掉了,種子被鳥兒排泄出來,掉在土地上,就可以生根發(fā)芽。牛蒡或豬殃殃這類植物也會借助動物來旅行,當松鼠等動物從他們身邊跑過的時候,這些種子就會附在動物的身上,被動物帶到很遠的地方,在那里生根發(fā)芽。

讀了這本書之后,我也明白了動物和植物在一個生物圈里和諧共處,相互依賴,所以我們要保護地球上面的生物圈,不能破壞自然,這樣地球上面的生物才能生生不息。

一粒種子的讀后感篇6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毕嘈琶總€人都聽過這首詩,這首詩我們要珍惜糧食?!队靡涣7N子改變世界》這一篇文章中就是要讓我們好好學習,做一個和文中的袁隆平一樣有著偉大理想的人。

“用一粒種子改變世界”是袁隆平的理想。他在平凡的幾十年中用不平凡的科學發(fā)現(xiàn)和偉大科技成就讓人類不餓肚子。被人們冠以了許多美名,如“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為了培育雜交水稻,他和妻子一起找雄性不育的植株。在14000多個稻穗中只找到了6株。袁隆平這種不畏艱辛,為了讓人類過上幸福的生活而把自己暴露在炎炎烈日中,這種舉動讓我對袁隆平禁不住產生更加崇高的敬意。

還有一次,袁隆平種在試驗田里的秧苗競全部被人連根拔起!他不甘心自己的心血就這樣消失了,就用手扒開試驗田中的污泥,尋找活下來的秧苗,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他找到了5株奄奄一息的秧苗。他的這種不認輸、不怕苦、不怕累的品質讓我肅然起敬。

經過多年付出的勞動和汗水后,袁隆平終于培育出了“三系雜交稻”。雜交水稻大面積推廣應用,為世界糧食短缺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袁隆平的這種愛國精神讓我為我和他一樣是中國人而感到自豪。

我是中國人,我們都是中國人,難道你不因為我們是中國人而感到自豪嗎?只是小小幾株秧苗,卻解決了全世界人的糧食問題。我決定小時候要好好學習,長大后要和袁隆平一樣為祖國獻出我的一份力量!

一粒種子的讀后感篇7

在暑假里,我讀了葉圣陶爺爺的一篇童話故事,名字叫做《一粒種子》。故事非常精彩,它講述了一粒種子的不同經歷。

有一粒核桃般大小、碧綠的種子,可以發(fā)出碧玉般的芽,開出獨特香味的花,而且是世界上唯一的一粒種子。有一天,國王得到這粒種子,心想:“如果我種下這粒種子,等到開花了,我將擁有世界上唯一的一朵最特別的花,這樣更顯示出我的尊貴?!庇谑牵冒子衽枳觼矸N。

可是一年、兩年過去了,那種子還不發(fā)芽。國王很憤怒,從白玉盆中把種子挖出來,扔進了皇宮的池子中。后來,商人得到了這顆種子,他想:“如果這粒種子發(fā)芽開了花,就可以顯示自己特別高雅,把世界上的富翁都比下去了?!笨墒欠N子照樣沒有發(fā)芽開花。商人又把種子丟棄了。后來,士兵得到了種子,他:如果他擁有這顆獨一無二的種子,說不定以后會升官發(fā)財呢!可是種子也沒有發(fā)芽。最后,這粒種子流落到農民的麥田里,農民覺得種子很可愛,就把它種進土里,用以前種麥田的肥料給種子施肥,沒過多久,一棵碧玉般的芽從土里鉆了出來,慢慢長成了一棵小樹,這棵小樹開花啦。花瓣是紅色的,數不清有多少層,她的花蕊是金黃色的,而且還散發(fā)出新奇的香味,過路人不管是誰都要停下來看看、聞聞,走時身上還帶有迷人的芳香。

讀完這個故事,我們看到了不同的人對待種子的態(tài)度是不一樣的,在只為得到名利的人那里,種子沒有發(fā)芽,最后在農民的麥田里,得到和所有的麥子一樣的照顧,種子很快就發(fā)芽,開出了最美麗的花。如果讓我選擇童話里的人物,我一定會做踏踏實實、不為私利、真誠待人的農民,不能像國王或商人那樣。

我又想起“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爺爺說過的一句話:“我覺得,人就像一粒種子。要做一粒好種子,身體、精神、情感都要健康。”如果我是一粒種子,我也要像袁爺爺說得那樣,做一粒好種子。我也會像童話故事里那顆種子一樣,只為最真誠最善良的人開出最美麗的花。

一粒種子的讀后感篇8

這幾天,我讀了《葉圣陶專集》之一粒種子,內容是:從前,有個國王,他有一粒神奇的種子。在他精心的'培育照顧下,一年后種子發(fā)了芽,但卻長得很難看,國王把它扔到小溪里,后來被一個商人撿到了,商人讓五個園丁培育它。

兩年過去了,它依然這么難看,就把它扔到了墻角下。再后來,又被一個士兵撿到了,他把這粒種子帶到了部隊里。過了幾個月,他連根拔起,看見根長得核桃那么大,他又把種子扔到了農田里。

一個農夫看見了,就把它埋在土里,每天施肥澆水。過了好多年,那粒種子長成了巨花,香氣十足。附近的人都趕過來看這朵巨花……

讀了這個故事,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情只有堅持不懈,才能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