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什么樣的作文才會讓老師給你打高分嗎?不走題,結構完整,邏輯清晰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之外還有什么呢?讓我們一起寫寫看吧,以下是范文社小編和大家分享的實用關于國學經(jīng)典作文參考范文,以供參考,希望對您有幫助。
實用關于國學經(jīng)典作文參考范文1
國學是中華民族固有的文化與學術;是從古至今無數(shù)代人智慧與汗水的結晶;是受無數(shù)世人所矚目與敬仰的高尚學術;是經(jīng)受歷史的錘煉打磨與自然的甄選淘汰所匯聚而成的文化瑰寶。大到治國安邦,小到智慧啟迪。讓我們一起來學國學,品國學,用國學,讀有所悟,學有所得。讓我們一起來領悟國學的魅力吧!
——題記
阿柴折箭教子這一典故讓我感悟頗多。吐谷渾的國王阿柴身染重病時將自己的兩個兒子召集在一起,他拿起一支箭給自己的大兒子讓他將其折斷,大兒子不費吹灰之力輕松的將箭折斷了,接著他又讓大兒子將剩下的箭全部折斷,大兒子這次卻無論如何也折不斷。兒子們終是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在阿柴去世后,他們團結一心,致使吐谷渾王國日漸強大起來。
即使自己是一顆星星,也應明白一星獨亮不算壯觀,浩瀚星海才最耀眼;即使自己是一塊石頭,也應明白一石之大不算雄偉,高聳入云才最巍峨;即使自己是一艘游船,也應明白一船入畫不算風景,千帆競發(fā)才最壯麗。一滴水微不足道,滲入泥土便會消失不見,可匯聚成河卻是川流不息;一粒沙卑微渺小,散落風中便會吹落遠方,可匯聚成沙漠卻綿延萬里;一個人的力量微乎其微,很難有大作為,可當我們團結起來卻可以創(chuàng)造無數(shù)奇跡。阿柴折箭教子這一典故正是要告訴我們這個道理:團結一致,同心同德,任何強大的敵人,任何困難的環(huán)境,都會向我們投降。
曾有人問哲學家:“一滴水怎樣才不會干?”哲學家回答說:“把它放進海里。”這句話同樣簡短的揭示了一個道理:個人離不開集體,只有團結互助的集體才會有無窮的力量,反之如果沒有團結,即使有再大的力量也會枯竭。
團結是什么?我認為團結就是一人拾柴火不旺,眾人拾柴火焰高的同心協(xié)力;團結就是一人難挑千斤擔,眾人能移萬座山的眾志成城;團結就是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的同甘共苦。團結是五指緊握的拳頭,是細線擰成的一股麻繩,是最美的音符彈奏出最動人的旋律。這就是這則典故所帶給我的啟發(fā)。
團結,有的時候不需要長期的合作,但它一定要有瞬間的默契;團結,有的時候沒有完美的結局,但它一定需要辛勤的汗水;團結有的時候不需要精湛的技藝,但它一定需要堅定的信念。這就是我通過這則典故所延伸得來的心得。
國學如海,團結作舟,泛舟于海,方知海之深邃。國學如山,團結為徑,循徑登山,方知山之高大。國學如歌,團結是曲,和曲而歌,方知歌之動聽。學國學,品國學,悟國學,悟其深理,學有所得。
實用關于國學經(jīng)典作文參考范文2
說起國學,大部分中國人的第一反應都會認為是儒學。其實不然。國學即一國之學問。包含了我國上下五千年文化的一切智慧與建樹,除儒學文化之外,更有道家、法家、兵家等百家思想,這些都是我國國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國學這片夜空下,也都閃耀之智慧之光。
道家主張清靜無為,治理國家要順其自然。戰(zhàn)國時期的道家代表人物是莊子,莊子發(fā)展了道家的思想,但是名氣頗大,當時楚王想任用莊子為官便派了使者去請莊子。當時莊子坐在一條江邊垂釣,而使者則在一旁不斷地進行著利誘,末了,莊子才開口淡淡地問道:“聽說楚王王宮供奉著一只被釘在墻上的千年神龜?”使者聽了雖不明所以,但還是回答道:“是?!鼻f子又問:“你說這只千年神龜若能選擇,他會選擇被釘在墻上受人供奉呢還是寧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使者想也不想,脫口而出:“當然是自由自在地在水中游??!”莊子聽了,笑道說:“使者請回吧,我也愿做一個自由龜?!痹诿鎸薮罄娴恼T惑時,莊子只用寥寥幾句便表明了自己不愿為官,想要逍遙自在的想法,體現(xiàn)了道家清靜無為的思想,而他的灑脫也為天下的隱士做了一個榜樣。
法家強調法制,主張君主要有至高無的權威,建立君主專制的國家。在秦國變法的商鞅是屬于法家的。他認為治理一個國家就必須有嚴厲的法律來約束民眾,讓百姓服從于君王。于是商鞅對秦國的百姓都編訂了戶口,并且頒布了連坐法,即一人犯罪,鄰里不告發(fā)的話也要受到牽連。
兵家主張軍紀嚴明。兵家的代表人物是春秋時的孫武。當時孫武所效忠的大王見他訓練軍士很好,便問孫武:“你能把女人也訓練得像軍士一樣嗎?”孫武回答:“能。不過大王得答應我,到時一切要讓我做主?!贝笸醮饝讼聛恚⒆屢蝗哄尤O武那里接受訓練。孫武在訓練前便說:“不聽軍令者,軍法處置!”那些妃子聽了不以為意,仗著大王對她們的寵愛,不聽孫武的話。孫武早就料到,便讓人將最出眾的那妃子拉下去斬了。剩下的妃子看到此情此景再也不敢亂動,全都聽孫武的話,乖乖地接受訓練。兵家不只注重軍紀,也注重戰(zhàn)略,兵家的代表著作《孫子兵法》一書提出了避實擊虛,攻其不備;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等戰(zhàn)略思想,對中外軍事思想產(chǎn)生重要影響。
不只是儒學,其他百家思想也都象繁星一樣,在國學這片夜空下閃爍著光芒。只有吸收百家之長,不斷吐故納新,才能促進國學的繁榮和進步,才能將我國國學推向世界,發(fā)揚光大。
實用關于國學經(jīng)典作文參考范文3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華夏文明璀璨奪目。諸子百家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這些燦爛的篇章與飛揚的文采,綻放出中國文化獨特的藝術魅力與馨香。捧讀經(jīng)典,如入芝蘭之室,衣袂生香,又如細品香茗,齒頰留芳……經(jīng)典文化從小伴我成長,指引著我,滋潤著我。
而在我品讀的眾多國學經(jīng)典中,《論語》中的一句話——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卻令我印象最深。這里的“訥”是忍而少言,“敏”是機敏、積極,意思是君子說話要謹慎而行動要敏捷。這句話告訴我們說話要慢慢說,要三思而后說,不要口無遮攔,信口開河;辦事情一定要積極敏捷、果敢決斷、雷厲風行,不要拖泥帶水。不然言多必失,禍從口出,卻不知所以然,豈不誤了大事;而做事優(yōu)柔寡斷,機會必將貽誤殆盡。
記得是讀小學的時候,有一次班上進行清潔大掃除,我的同桌負責擦地,而掃完地的我則站在一旁悠閑地看著,還不時指指點點。他終于擦完了,舉著塊抹布從課桌椅間鉆出來,滿臉是汗。我用挑剔的眼光掃了一下我的座位下面,發(fā)現(xiàn)還有巴掌大的一塊地方黑乎乎的。我頓時就火冒三丈,沖他嚷道:“你是怎么搞的?擦個地都不會?看你笨手笨腳的樣子,換作是我,三兩下都比你擦得干凈!”同桌開始還連連道歉,可見我越說嗓門越大,把同學們都吸引過來了,他再也忍不住了,對我吼道:“你厲害,你自己怎么不動手?”說著我們就你一拳我一腳地對打起來。
“鬧什么鬧?”班主任也被驚動了。當她明白事情的經(jīng)過后,便開始嚴厲地批評我:“這件事就是你的不對了,別人為班級服務,你怎么還說風涼話?有時間還不如行動起來,自己解決呢!”之后班主任就拿來一塊抹布,仔細地把那塊地擦干凈了。我看著班主任的背影,臉頓時紅到了脖子跟。班主任直起腰來,對我說:“你要記住,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要多做實事,少說空話?!?
回家以后,我在網(wǎng)上查到了這句話。原來老師是要我明白,要從自己做起,少一些夸夸其談,多一些親力親為。別做言論的巨人,行動的矮子。
后來,我每每都會想起這句話??吹絼e人隨手丟棄的垃圾,我會默默地撿起來,扔到垃圾桶里;看到別人亂闖紅燈,我會站在原地,靜靜等候,而不會憤世嫉俗,指責別人素質低下。因為我終于明白:與其批評與責備,還不如從自身做起,用點滴的行動去改變他人與社會!
在經(jīng)濟飛速發(fā)展,社會日新月異的今天,我相信:經(jīng)典的光芒永遠不會磨滅!我愿與國學經(jīng)典為伴,咀嚼那一份書香,品味那一片寧靜,平和睿智,優(yōu)雅成長!
實用關于國學經(jīng)典作文參考范文4
國學,這兩個字怎么理解?作為一個二十一世紀的小學生,閱讀了一千年前的古書,會有什么感受呢?國學,是各個古代著名文人為我們留下的宗教、藝術、民俗等等文化知識,是中國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從中國有文字以來,這些文化知識就源源不斷地記錄在史書中,不僅在中國淵源流傳,在外國也受到了廣泛的影響。
現(xiàn)在有些大人能流利地背出整本“詩經(jīng)”,就連5、6歲的小孩子也能斷斷續(xù)續(xù)地背出幾篇“論語”我們從小就開始學國學。在中班開始我就會背“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學而實習之,不亦樂乎?”……到了一年級,我開始初步學習“弟子規(guī)”,到了三年級,開始學習“論語”,去年還加了兩本:“大學。中庸”和“詩經(jīng)”。除了“論語”,其他書上都有解釋,理解起來就很快。為了理解“論語”中的意思而更好地背,我經(jīng)常上網(wǎng)查資料,把不懂的意思全寫在書上,有時也會自行理解其意思,提高閱讀能力。我通過學習了幾年的國學,從中感悟到了不少道理。
有句話說得好:“書中自有千鐘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罢撜Z”里的仁、誠、禮。分別代表善良、誠實、禮貌。里面說:“子曰‘善人為邦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矣?!\哉是言也!”意思是“善良的人治理國家一百年,就可以消除暴殘,孔子說這話真對啊。”這話雖然好像在說治理國家,但也顧及到了“善人”,只有善良的人才可以把國家治理好。“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之也。”這句話就和誠實有關,意思我就不明說了。還有“子所雅言,“詩”、“書”執(zhí)行,皆雅言也?!币馑即蟾攀恰翱鬃又v的都是雅言,讀“詩”、念“書”、贊禮時,用的也是雅言?!边@句話讓我懂了對所有人來說,都要講禮貌。還有好學,孔子講的不比“仁”差。看——“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薄皩W而不厭,晦人不倦。”“學而實習之,不亦樂乎?”學習是無止境的,我們老覺得自己學的很多,知識淵博,其實還有我們不懂的事,還有許多未解之謎值得我們去探索、發(fā)現(xiàn)……
讀國學吧,讀它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你會從中受到啟發(fā),感悟出許多道理,而且對我們以后有很大幫助。“溫故而知新”,國學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領悟的,要慢慢積累,持之以恒。一本書背完后,要至少復習十遍,幾年下來,書中的字句和意義就會在腦海里保存下來。如果一本國學書都沒讀過,人生一定會有所遺憾的。
實用關于國學經(jīng)典作文參考范文5
傳統(tǒng)國學歷史源遠流長,內容博大精深,它一直陪伴著我,啟迪著我。我在家讀《增廣賢文》時,當讀到“責人之心責己,愛己之心愛人”時,覺得很慚愧。以前我有些嫉妒成績好的同學。當一些成績差的同學犯錯時我可以容忍,而一些成績好的同學犯了錯誤,我總是念念不忘,總是把別人的缺點掛在嘴上,有時還不跟他們玩。
而我自己犯了錯,我總是想:這有什么嘛,我又不是不知道,以后改正就是了?,F(xiàn)在我認識到同學之間應該相互幫助,相互理解,對同學犯的錯,應該善意提出,幫助他進步,而不是老責怪他。對自己要嚴格要求,思想上如果松一尺,行動上就會松一丈,最后會犯更大的錯。所以,我應該做到“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我讀到“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以及“晝坐惜陰”,使我認識到時間的寶貴,生命的短暫。以前放學回家,我總想玩或看課外書,外婆叫我做作業(yè),我總說:“外婆,我再看十分鐘?!笔昼姾?,外婆再叫我,我又說再等兩分鐘,或是又要上廁所,拖拖拉拉不想做作業(yè)。
現(xiàn)在我知道時間有多珍貴,于是就抓緊時間做所有的事,我還要抓緊時間學習,長大以后當科學家,發(fā)明“長生不老藥”,延長所有人的生命,像女媧、后羿一樣,解決人們的痛苦。傳統(tǒng)國學不僅啟發(fā)我的思想,在今后我還要用它指導我的行為,培養(yǎng)自己“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厚德載物,道濟天下”的廣闊胸懷,將來做一個有用的人。
實用關于國學經(jīng)典作文參考范文6
我從來不知道,在我牙牙學語時,媽媽教會的第一首古詩就是漢語言的精華;我也不知道,獨自玩耍時,媽媽播放的碟片就是民族文化的瑰寶,我更不知道易學好記的百家姓原來也出自于中華的傳統(tǒng)文化。后來,在老師那里,在課外書里,在電視里,讓我明白,媽媽,為什么在我懵懂的世界里便播下文明的種子;老師,為什么在我學習的路上讓我們又誦讀又實踐。這些言簡意豐,言少意深的文字深深地影響著我。
我從小喜歡誦讀經(jīng)典,我和其他同齡的孩子便有了幾分不同,老師們都夸獎我是最懂禮貌、最善良的好孩子。當同學們在下課盡情嬉戲的時候,我會捧著一本散發(fā)油墨香的書靜靜的讀著;當他們因為一件小事而爭得面紅耳赤時,我會笑著去勸慰他們;當他們因為我游戲做得不好而埋怨斥責我時,我會一笑置之;“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當他們有了困難而需要幫助時,我會挺身而出,毫不猶豫。因為我不會忘記: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的點睛之筆。當村里的孩子們守在熒屏前時,我會神游于故事中的精彩世界,當天色已晚,月光朦朧時,我還不忘手捧一本《增廣賢文》漸漸沉入夢鄉(xiāng)。因為喜歡讀書,在無意中我的積累量多了起來。精彩紛層的語文課堂,總是我施展才華的好地方。不得不令其他同學瞠目結舌。老師提問“花有重開日”的下一句時,我會脫口而出“人無再少年”,他們哪里知道,在課余時間,我早已把《弟子規(guī)》《三字經(jīng)》《增廣賢文》《百家姓》等當成了我最好的伙伴!”
是的,與經(jīng)典為友,伴幸福同行,經(jīng)典是我成長的道路上最好的朋友。讓我們一起背誦經(jīng)典詩文,讓經(jīng)典詩文彌漫實驗二校,飄逸到雅正校園吧!
實用關于國學經(jīng)典作文參考范文7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國學經(jīng)典更是多得不計其數(shù)。四大名著,《論語》《孟子》《弟子規(guī)》《周易》都會讓我們明白很多,讓我們受益終生。
《周易》里有過這樣一句話:人之所助者,信也。人一定要講誠信,因為對人最有幫助的就是誠信。誠信是一個人的優(yōu)秀品質,也是一個社會,一個國家能夠穩(wěn)定健康,持續(xù)發(fā)展的精神所在。誠信是人與人之間建立良好關系的基石,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離不開“誠信”二字,只有人人堅持誠實守信,才會營造出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形成促進國家和民族發(fā)展的“正能量”。
《孟子》中說過:人恒過然后能改。一個人經(jīng)常犯錯誤,然后才能改正。在生活中,我們要經(jīng)常經(jīng)受磨練,并且不能退縮,要勇于面對失敗,在失敗、挫折、困頓中奮起,這樣才會有所作為。
《論語》中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更是讓我受益。一個人只知道學習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只是空想?yún)s不讀書就會疑惑。所以在學習方面,一定要學思結合。
《弟子規(guī)》中的“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需要我們人人都能夠做到,聽從父母的教誨,不頂嘴,不插話,不做父母不讓做的事。
除了這些,還有很多國學經(jīng)典,他們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會告訴我們很多道理。國學就像一杯香茶,我們要去細細地品味,汲取其中的精華。俗話說“腹有詩書氣自華”,用國學經(jīng)典來充實自己,真好!
現(xiàn)在我讀的國學經(jīng)典還不多,但以后我一定會經(jīng)常閱讀,從中悟出更多的道理,這些道理會陪伴我終生。
多讀國學經(jīng)典,讓國學經(jīng)典陪伴我們成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