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小學教案模板5篇

時間:2022-11-25 作者:Mute 備課教案

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教案擔當著很關鍵的功用,對于寫教案這件事,想必很多教育工作者都有了自己的見解吧,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語文小學教案模板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語文小學教案模板5篇

語文小學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

學會本課3個生字,2個多音字,理解風干、吸吮、“餓”等詞語的意思;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自主品悟、有感情朗讀、聯(lián)系生活想象讀,等多種方法朗讀,感受作者語言的生動形象,逐步培養(yǎng)自己的語感,豐富自己的語言積累;

通過抓關鍵詞,交流表達自己對文章的感受,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通過想象仿寫,初步學習細節(jié)描寫;

通過小組合作、對比想象,了解反襯法的妙處;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懂得水的珍貴,知道節(jié)約用水,體會母親的勤儉持家,母愛的偉大;

教學重點:

通過三個生活場景的品讀與感悟,提高閱讀能力,培養(yǎng)語感,豐富自己的語言積累;

教學難點:

初步學習反襯法,學習細節(jié)描寫;

教學準備:

學生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復習生字詞,了解課文大意;

多種方式朗讀,體會水的珍貴,培養(yǎng)語感,積累語言;

初步了解反襯法,學習細節(jié)描寫;

養(yǎng)成節(jié)約用水、珍惜水資源的良好習慣;

一、復習導入:(4分鐘)

出示一組詞語,指生讀;鞏固多音字,易讀錯詞。

自由交流讀書感受,順勢引導,用一個詞概括自己的感受

(設計意圖:鍛煉用詞語概括感受的能力,并引導下一步教學)

基本預設:學生可能會說出“苦”、“樂”、“珍貴”、“缺水”等,順勢把苦、樂、珍貴板書到黑板上。

交流讀書方法:我們讀書就是這樣,有了基本的感受后,還應把自己的感受,用一兩個詞語概括表達出來。然后再看看作者是用怎樣具體生動的來表述的。

二、精讀感悟:(默讀5分鐘,交流指導朗讀15分鐘,其中第一3分鐘,第二雨中5分鐘,一勺水7分鐘)

1、作者具體生動地描寫了哪些生活場景,從而表現(xiàn)出了“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貴的東西”呢?

默讀課文,找到關于水的三個場景,標畫出表現(xiàn)水的珍貴的詞句,印象特別深刻的詞,可用三角號標出。如果有了感受還能用一兩個詞語表達出來,寫在書邊上,那你還養(yǎng)成了讀書做批注的良好習慣。

2、讀完后,小組內交流標畫的詞句,后全班交流,教師引導抓住關鍵詞句,通過感情朗讀,表達自己心中的情感;(交流順序靈活調整)

(1)、十里挑水

引導抓住“十公里”、“一個小時”、“一擔”,讀好文章,并體會取水的不易,突出了水的珍貴;

(小結:從取水的不易,我們可以看出“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貴的東西”,而且作者巧妙地借助幾個數字,就把村里人取水的不易,形象的表現(xiàn)了出來。除了數字,作者還借用了村里人的一句話,同學們齊讀,指一學生說出感受)

(2)、雨中洗澡

引導抓?。骸肮饬锪铩?、“奔跑跳躍”、“大呼小叫”、“盡情享受”、“撫摸與清涼”、“吃”談出自己的感受,然后把自己的感受通過朗讀表現(xiàn)出來。

大人們也加入了,更突出村里人對水的渴望。

再指生讀,當讀不好時,老師語言鋪墊,指導學生讀出村里人洗澡時的快樂

作者用了一系列動作,表現(xiàn)了孩子們雨中洗澡的快樂,襯托出了村里人對水如此的渴望,也表現(xiàn)出了:“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貴的東西”。

(3)、一勺水沖涼

同學們讀標畫的詞句,抓住:“緩緩”、“滑過”、“傾注”、“吸吮”、“撫摸”等,讀出四兄弟對這一勺水的享受。

這一勺水就能帶來如此的快樂,說明平時連這些水有嗎?

作者用了細節(jié)描寫,像是慢鏡頭一樣,把這份快樂一點點的享受,慢慢的享受。

讓我們也慢慢的咀嚼這段文字,品味這段文字,享受這段文字,跟四兄弟一起慢慢分享這份快樂!

一起來慢慢的讀,想象著讀。

這一勺水就帶來了如此巨大的快樂,說明平時連這一勺水都沒有,人們對水是無比的渴望,而且母親享受得到嗎?“沒有一滴被浪費掉的水”說明什么“水的珍貴、母親的偉大,母親為家精打細算!”

(如果學生說不出,老師可這樣引導:雨水澡帶給了人們過節(jié)似的快樂,可是,這快樂畢竟太少了,更多的是……,在這驕陽下勞動的人們的感覺是……(快要風干了)而四兄弟呢?(將要被曬干的狗尾巴草)

狗尾巴草真的被曬干了嗎?是誰給了狗尾巴草生命之水?指導讀。

小結:作者用了十里挑水、雨中洗澡和一勺水沖涼的生活場景的描寫,突出了“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貴的東西”這一中心。

(備注:如果學生說出了很多文辭很好,但不是自己教學的重點時,引導讀正確,然后積累下來就可以了,略處理)

過渡:可是,極度的缺水,明明給村里人帶來的是無言的苦,作者卻為什么要花大量的筆墨來寫雨中洗澡和一勺水沖涼的快樂呢?(小組討論,指生說)

三、感悟寫法,拓展提升

1、雨中洗澡和一勺水沖涼的有水之樂,反襯了平時的無水之苦;以樂襯苦,正是平時非常的缺水,所以才非常的渴盼水,所以當有水“的時候,才有那么多的歡樂;(2分鐘)

2、 直面旱區(qū)(3分鐘)

配樂欣賞圖片,直面感受水的稀少。

欣賞完,說感受,(1分鐘)

先讓學生說,后寫;寫完,簡單交流。(寫2分鐘,交流2分鐘)

四、布置作業(yè)

小組合作,做一期節(jié)約用水的手抄報;

《一碗水的憤怒》、《一滴水有多苦》,比較三篇文章的異同。

五、板書設計

27、水

最珍貴

十里挑水 雨中洗澡 一勺水沖涼

(細節(jié)描寫)

反襯

苦 樂

語文小學教案篇2

知識目標:讀準生字字音,會讀有關詞語,結合課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能力目標:正確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能結合課文內容和自己的想象,有選擇地說說黃山奇石的樣子。

情感目標:體會黃山奇石的生動有趣,產生去黃山看奇石的愿望和愛黃山的情感。培養(yǎng)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2—5自然段,了解黃山奇石的樣子。

教學難點:抓住重點詞語理解體會黃山奇石的有趣。體會“奇”在哪里。

教學準備:自制課件

教學過程:

一、圖片引入,揭示課題,質疑。

(利用遮屏功能遮住題目和圖片)

開課質疑,課件出示課題“黃山奇石”,同學們你們看圖上都有什么?(石頭,松樹…)這幅圖是我國著名的黃山風景圖。黃山是我國著名的風景區(qū)!它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而著名!被稱為黃山“四絕”之一的怪石,以奇取勝,以多著稱。已被命名的怪石有120多處。其形態(tài)可謂千奇百怪,令人叫絕。似人似物,似鳥似獸,情態(tài)各異,形象逼真。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二課。(移動遮屏),齊讀課題其中“奇”字用批注功能批注。讓學生解釋什么是奇?(誰能說一說奇是什么意思?)二、欣賞課文的情景朗讀,初讀課文質疑對課文有個大致的了解。

“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有哪些疑問?”在學生充分質疑的基礎上,教師歸納出具有代表性的問題。然后,請學生帶著問題觀看課件情景朗讀課文。讓學生通過欣賞、領略黃山美景,為下面的教學做好鋪墊。然后讓學生把書打開,自由小聲讀課文,并把課文中的生字詞讀一遍。然后出示課件,檢查學生們生字詞掌握情況

三、精讀課文,抓住重點詞語理解內容。

1學習第一自然段(利用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抓注重點詞語理解本段內容,導讀全篇)

(1)自讀課文,你讀懂了什么?是從哪些詞語知道的,請你畫出來。

(2)交流:

重點詞語:聞名中外景色秀麗神奇尤其

(3)課件演示:

安徽地理位置——黃山風景區(qū)——資料介紹(黃山四絕:奇松、怪石、云海、溫泉)

導語:黃山四絕,所以說黃山風景區(qū)是“聞名中外”的,相比之下,怪石更突出,所以用“尤其”。(引導學生結合具體環(huán)境理解詞語的意思)

(4)指導朗讀:你喜歡黃山風景區(qū)嗎?將你的理解和感受讀出來。

2學習2——6自然段

(1)讀課文,同桌畫找:課文介紹了哪些怪石?把它們的名字畫下來,再讀一讀它們是什么樣子的?

(2)交流:

提問:哪些怪石是具體介紹的?哪些怪石是簡單介紹的?(教師板書怪石的名字)

(3)學習內容

(注:按學生的回答,選擇一種怪石進行精讀指導,總結方法,其他幾種怪石按此方法學習)(此環(huán)節(jié)設計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會學習方法,培養(yǎng)自學能力。)

如:名字:猴子觀海

樣子:抱著腿、蹲在山頭、望著翻滾的云海

想象:猴子在干什么,看到什么?把你想象的說一說,有什么感覺?把你的感覺讀出來。

課件演示:猴子觀海

小結方法:名字樣子想象(師生共同完成)

(2)課件演示:(拓展內容)

(有名字的怪石欣賞,沒有名字的怪石,發(fā)揮你的想象給他起名字)(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

當教學到“仙桃石”時,課件出示仙桃石的圖片,教師指導學生觀察圖片,(用聚光燈突出仙桃石)可以看到山頂的巨石就像一個大桃子,好像從天上飛下來的,落在山頂的石盤上。讓學生結合看過的神話傳說,如《西游記》等,發(fā)揮想象,想象一下仙桃石的來歷,編一個有趣的童話故事講一講。

當教學到“猴子觀?!睍r,課件出示猴子觀海的圖片,教師引導學生看到,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塊形狀像猴子的石頭,它兩只胳膊抱著腿,一動不動地蹲在山頭,望著翻滾的云海。學生對“翻滾的云?!崩斫馄饋碛欣щy,可以讓他們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一說,并看看課件出示的翻滾的云海的圖片,以此解決心中的疑團。

當教學到“仙人指路”時,課件出示仙人指路的圖片,讓學生觀察圖上的巨石就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著手臂指向前方,好像正在給游人指路呢??梢宰寣W生學一學仙人指路的動作,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同時,在講課過程中穿插著朗讀訓練,引導學生在朗讀中感受和體會黃山石的奇妙。

第二自然段指導學生要讀出對仙桃石來歷的一種猜想。讀第三自然段要突出猴子觀海的有趣,聲音可以輕一點,仿佛怕驚動了正在觀海的猴子。而第四自然段則要讀出仙人指路這個傳說的神秘感。朗讀的方式也要多樣化,有自由讀、小組讀、男女生分開讀、表演讀等。讓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選擇自己最喜歡的部分練習背誦。

在學習第五自然段時,可讓學生將描寫“金雞叫天都”的語句找出來讀一讀,理解什么是“金光閃閃的雄雞”、“不住地啼叫”是什么意思。然后指導學生根據課文的描述,發(fā)揮想象,畫一畫“金雞叫天都”,再選幾幅學生作品展示出來,大家來評一評誰畫得好。

最后一自然段,讓孩子們在課文中勾出課文還寫了那幾種怪石。(利用批注功能批注還有那些怪石)省略號是什么意思?

四、擴展想象

然后讓學生欣賞黃山其它被命名的怪石。再仿照課文練習說話,如:天鵝孵蛋,它好像……。。最后欣賞沒有名字的怪石,讓孩子試著給起名字,看看誰起的名字好,并說明自己的觀點!

具體簡略

課件說明:此課件為幻燈片,內容包括黃山的地位幾種怪石,“黃山四絕”的資料介紹,還有就是課文的情景朗讀,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結合低年級識字教學的特點,設計了具有啟發(fā)性的生字、詞語的學習,有利于學生對生字和詞語的掌握;課件還包括黃山的怪石(有名的、沒名的),適合學生的想象;對課文的理解和掌握有極大的促進和幫助作用。

語文小學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課文,感受春天的美好、大自然的美麗。

2、學會8個生字,認識7個生字。

3、激發(fā)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喚起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教學重點:

多種方法識記生字。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來學習日本作家新美南吉原的一篇作品《春天來到深山里》,齊讀課題。它講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聽清生字的讀音。

2、學生小聲自由讀文,畫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3、說一說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多種方式集中識字。

1、利用工具書自學生字,讀準字音,了解字義,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記字形。

2、同桌之間互相幫助、交流,解決自學里遇到的問題。

3、集中出示生字,指名匯報學習成果,其他同學以及老師可作補充。

耍:注意上面是“而”不是“西”。

聆:聽的意思。

濃郁:本課指花草等的香氣濃重。

美:第三橫最長。

4、每學習完生字要及時回文。

5、學字過程中指導書寫“美、束、孩”三個字。

四、游戲的方式復習鞏固生字。

1、開火車讀生字。

2、利用找朋友的游戲幫助學生識記字形。

第二課時

一、利用生字卡片復習生字。

二、分層次讀課文。

1、將生字帶到課文中,將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2、創(chuàng)設情境,體會小鹿渴望春天、第一次見到春天的喜悅心情,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以小組為單位,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進行分角色朗讀。

三、完成課后練習。

1、美的漢字故事:甲骨文的美字,下面是一個“大”字,表示成年男子,上面是一個“羊”字,像羊形的頭飾。美的本義是指人的裝束漂亮好看。引申指導人的容貌、才德或品格好。

2、讀一讀。

(1)教師讀,學生閉上眼睛想象。

(2)學生邊讀邊想象。

(3)照樣子再說幾個這樣的詞語。

3、找一找,說一說,寫一寫。

(1)找一找描寫春天的句子。

(2)說一說你眼中的春天。

(3)擴寫句子。

4、積累。將詞語背誦下來,并鼓勵孩子在日記和日常表達中使用。

四、練習。

1、區(qū)別字組詞。

根()耍()該()拉()

跟()要()孩()位()

2、加標點。

爸爸什么叫春天

山下的原野是多么廣闊開著美麗的花兒還散發(fā)出陣陣香氣

媽媽爸爸我見到春天了

語文小學教案篇4

【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

⑴ 學習含有反義的疊詞。

⑵ 學習相同偏旁部首的、意義相近的新字。

⑶ 區(qū)別形近字并組詞。

⑷ 朗讀現(xiàn)代詩。

⑸ 進行口語交際。

⑹ 展示才藝。

2、過程與方法:

⑴ 在比較、辨別中學習新字,復習舊的字。

⑵ 通過交際訓練口語表達能力。

⑶ 在展示中擴大知識面。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學習興趣。

【教學重、難點】

1、學習疊詞。

2、學習新字,復習舊字。

3、口語交際。

【課時設計】

四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疊詞。

2、學習新字。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老師開著汽車來了,同學們,今天老師帶大家去“智力王國”逛一逛,趕快上車吧!“嘀嘀嘀……”第一站到了。

二、我的發(fā)現(xiàn)

1、出示疊詞:

大大小小 多多少少 深深淺淺

高高低低 長長短短 粗粗細細

2、學生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3、師:我發(fā)現(xiàn)每一個詞語……

4、生思考。

5、生:我發(fā)現(xiàn)每一個詞語都是疊詞。

師:大家能說幾個這樣的詞語?

6、生:干干凈凈、整整齊齊、歡歡喜喜……

師:還有新的發(fā)現(xiàn)嗎?

7、生:我發(fā)現(xiàn)每一個詞語是反義疊詞。

師:能試著說出這樣的詞語嗎?

8、生:黑黑白白、寬寬窄窄……

9、師:“第一站”我們順利通過了,我們再啟程吧!

三、讀讀認認

1、出示一組新字:蘿、茄、菇

2、學生讀、辯。

3、講每一個字所指的都是植物中的蔬菜類。

4、繼續(xù)出示其它的幾組生字進行認讀:

⑴ 燉 燒 烤(與“火”有關,都含有煮之意)

⑵ 扒 扛 揀(與“手”有關,都含有動手干活之意)

⑶ 跺 踢 跳(與“足”有關,都含有動腳的意思)

5、讀詞語:茄子、香菇、燉肉……

6、自由再組幾個詞。

四、作業(yè)

認讀新字、新詞。

語文小學教案篇5

課文分析:

這是豐子愷先生寫的一篇散文。文章開門見山指出每個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接著就以風趣幽默的語言具體描寫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態(tài)和性格。最后闡明了一個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團結一致,成為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強弱、美丑之分了”。

文章語言風趣幽默,結構清晰嚴謹,主題鮮明突出。全文緊緊圍繞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態(tài)和性格進行描寫,運用多種表達方法,刻畫出了姿態(tài)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是:在了解課文主要內容的基礎上,認識五根手指的不同特點,體會手指帶給我們的啟示,了解作者采用的表達方法。教學這篇課文,重點理解五根手指有什么特點,作者運用什么表達方法表現(xiàn)這些特點的。難點是領悟其中的道理。

學習目標:

1.借助詞典、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2.了解課文主要內容,學習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從司空見慣的事物中得到啟示的習慣。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五個手指的各自特點,體會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的道理。

課前準備

1.預習課文,查字典理解字詞。

2.閱讀描寫生活中普通事物的小品文,教師可向學生推薦幾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談話導入:生活中平凡的人和事,常常會帶給我們啟示,像那個“我”至今還常常想起的頂碗少年,還有那一棵棵優(yōu)雅自在,顯示著勃勃生機的桃花心木。其實,生活中還有許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對于他們的存在,我們常常司空見慣、熟視無睹,可是,如果我們仔細觀察、認真思考,這些普通的事物也會帶給我們耐人尋味的啟示的。比如我們每個人手上的五根手指。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第5課《手指》。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互相解答不懂的詞語。

2.指生逐段讀課文,思考:課文的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3.速度課文,口頭完成填空:課文先總寫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 ),然后分別具體寫( ),最后總結寫( )。

4.請學生根據填空的內容,給課文分段,在此基礎上體會本文的寫作順序和方法。

三、自讀課文,理解內容

1.默讀課文,標畫出本文的中心句。(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態(tài),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長,各有所短。)

2.學生自主學習,思考問題:五根手指各有什么特點?讀書標畫相關語句。

3.匯報交流,體會道理

教師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的重點語句,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體會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點。

理解要點如下:

(1)大拇指:短處:姿態(tài)不美――身體矮而胖,頭大而肥,構造簡單,只有一個關節(jié);長處:最肯吃苦。

(2)食指:短處:姿態(tài)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強硬的曲線;長處:工作不如大拇指吃力,卻比大拇指復雜、機敏。

(3)中指:短處:養(yǎng)尊處優(yōu),做事名義上參加,實際并不出力;長處:地位最優(yōu),身體最高、相貌最堂皇,左右有屏障,曲線優(yōu)美。

(4)無名指和小指:短處:能力薄弱是其他手指的附庸;長處:體態(tài)秀麗,樣子可愛,在絲竹管弦、舞蹈上能力強,有用武之地。

4.適時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根據手指不同的特點,讀出不同的語氣和感受。

四、品讀課文,體會寫法

1.指生朗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思考:作者通過描寫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點,想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2.你覺得作者喜歡哪根手指?本文的描寫果真“卻無愛憎在其中”嗎?

3.你愿意做哪根手指呢?為什么?

教學反思:

初讀課文,了解大意后,五根手指的特點,學生容易把握,我把重點放在表達方法的體會上。一是要抓住文章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進行整體理解。了解課文主要寫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姿態(tài)和性格,各有所長,各有所短;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手指的全體,同人群的全體一樣,五根手指如果能團結一致,成為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強弱、美丑之分了?!倍且プ∽钅芊从澄甯种柑攸c的句段,進行重點體會。如,描寫“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狀實在算不上美”一段話,先指導學生理解大拇指的形狀(姿態(tài))特點──不美。具體表現(xiàn)為:身體矮而胖、頭大而肥,構造簡單。從體形、頭形、構造三方面進行描寫,大拇指鮮明的形象躍然紙上。然后用關聯(lián)詞“但”一轉,寫他在五指中,卻是最能吃苦的。具體描寫了拉胡琴、水噴出來、血要流出來時他“相幫扶住”“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勁扳住”的表現(xiàn),突出了大拇指吃苦耐勞、默默奉獻的特點。了解了這段話的基本意思,再引導學生體會寫法,畫出寫大拇指形狀和寫“吃苦”的句子,體會作者運用什么表達方法進行描寫,重點體會排比句式的表達作用。

為了突破難點,幫助學生更好的體會“五根手指如果能團結一致,成為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強弱、美丑之分了”這個道理,我設計了表演“五指爭論”這個環(huán)節(jié)。四人小組各人分別表演大拇指,食指,中指與無名指、小指,爭一爭誰的優(yōu)點多,一番爭論下來,請學生談談體會。讓他們感受到,只看到自己優(yōu)點是不行的。在讓學生互相找找對方的優(yōu)點,贊一贊,懂得每個人都有優(yōu)點。闡明“團結就是力量”的人生道理,結合生活實際引導學生體會這句話蘊含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