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除法教案5篇

時間:2023-01-12 作者:Kris 備課教案

教案在書寫的過程中,我們務必要注意講授內容要點,想要自己的課堂更加精彩有邏輯,我們就很有必要提前準備好教案,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乘除法教案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乘除法教案5篇

乘除法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區(qū)分和鞏固商中間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計算方法;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

2、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幫助學生復習驗算和估算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和仔細觀察、積極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重點:區(qū)分和鞏固商中間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計算方法。

難點:提高學生對各種三位數除以一位數不同題目的認識。

教學過程設計:

一、談話導入:

我們學完了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從這節(jié)課起,我們將連續(xù)對所學知識進行系統(tǒng)的復習。先回想一下我們都學了什么?

· 整百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

· 被除數最高位夠除。

· 被除數最高位不夠除。

· 0除以任何數都得0。

· 商末尾是0的除法。

那我們今天這節(jié)課就來檢驗一下大家學習的情況。

二、復習鞏固。第1題

1、口算。將第一題做成口算卡片。

教師做適當的補充。

學生開火車進行。

2、算一算,比一比 第2題

學生在書上進行,有困難的可以在練習本上計算

然后比一比。

比較:把答案填在書上,請你上下三題比較一下,每組題有什么聯(lián)系?又有什么區(qū)別?

第一組題:末尾有0和中間有0

第二組題: 除數大的商小, 除數小的商大 )

第三組題:中間有0和中間末尾都不是0。(同上)

3、比一比、算一算。第3題

先筆算在作業(yè)本上,掌握方法。

集體訂正。

比較:把答案填在書上,請你上下兩題比較一下,每組題有什么聯(lián)系?又有什么區(qū)別?

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并表述:每組的結果一樣,但是上面一題是連除,下面一題是除法,連除的兩個除數的積等于下面一題的除數。

用這種規(guī)律完成題目。(師出題或學生自己出題。)

4、完成統(tǒng)計表:第4題。

計算單價,弄清數量關系。

學生仔細審題,

每班的本書=總數÷班數

學生自己計算、填表。

集體訂正

5、完成第5題。

讓學生自己計算

學生自己在書上完成。

有困難的可以在本子上計算。

教師巡視相機指導。

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挖的天數越長,每天挖的米數就越少;反之挖的天數越短,每天挖的米數就越多。

教師給予正確的引導與評價。

三、課堂小結

四、完成作業(yè)

完成書上1-5題。

乘除法教案篇2

一、教學內容:

課本第91、92頁,例1、例2,試一試及練一練。

二、教學目標:

使學生理解和掌握用一位數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數與一位數除兩

位數商兩位數的除法的口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三、教學重點:

理解和掌握用一位數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數與一位數除兩位數商兩位數的除法的口算方法。

四、教學難點:

理解和掌握用一位數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數與一位數除兩位數商兩位數的除法的口算方法。

五、教學準備:

投影片、口算卡片。

六、教學過程:

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談話

導入

教學

新授

1、口算

2×33×48×56×45×74×35×67×25×89×3

2、搶答

(1)40是幾個十?4個十是多少?

(2)800是幾個百?8個百是多少?

(3)12個十是多少?12個百呢?

3、過去我們已經學過了表內乘法,今天起,我們要開始學習“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板書課題:“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

4、教學例1

出示直觀圖,引導學生觀察、思考:把8捆小棒平

5、教師出示口算卡片,學生開火車回答。

6、教師出題,學生搶答。

7、板書課題。

學生動手操作,擺小棒。

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

新授

均分成4份,每份是2捆。怎么列式?8÷4=2。

(3)提問:這8捆小棒,每捆10根,共80根。如果80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幾根?怎么列式呢?教師板書:80÷4=。

(4)這道算式你們會算嗎?你是怎么想的?聯(lián)系分小棒的情況啟發(fā)引導。邊引導,邊板書。

80里面有幾個十?

80÷4可以看成什么?(8個十除以4)

8個十除以4等于多少?

2個十是多少?

80÷4=20

↑↑

8個十÷4=2個十

指名學生復述思考過程,然后按上述思考過程口答:40÷2、90÷3口算時怎么想?得多少?

教師概括:整十數除以一位數,可以把被除數看成幾個十,計算出赤的結果也是幾個十。

3、教學例2:600÷3可以怎樣算?得多少?6000÷3呢?得多少?

指名學生說出想的過程和得數。

4、歸類說明:整十、整百、整千數除以一位數,可以把被除數看成幾個十、幾個百、幾個千,

1、學生操作,教師板書。

2、指名回答。

3、教師板書。

4、指名回答。

5、教師概括。

6、同桌互說計算方法。

7、學生。

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

新授

鞏固

練習

課堂

練習

計算的結果就是幾個十、幾個百、幾個千。

完成課本第92頁上邊的“練一練”的題目。

1、第1題,先同桌兩人互相回答題目的要求,然后全班訂正。

2、第2題,學生先獨立完成,然后訂正時,指名說出每組數有什么特點?需要把被除數看作是什么為單位的數。

3、文字題。

請同學們自己讀題,再列式計算。

4、應用題。

(1)1個學生讀題,同桌互相說一說條件和問題是什么。

(2)根據題意,列式計算

完成做一做的第3、7題,學生獨立完成,教師批改。

1、同桌互相說,學生獨立完成。

2、集體訂正。

3、學生自己讀題,列式計算。

4、同桌互說。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批改。

七、板書設計:

口算除法

例1:80÷4=20例2:600÷3=

↑↑

8個十÷4=2個十

八、課后:

乘除法教案篇3

教學內容:

教材第29~30頁“分數除法(三)”。

教學目標:

1.能用方程解決簡單的有關分數的實際問題,初步體會方程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模型。

2.在解方程中,鞏固分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重難點:

1.能夠體會方程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模型。

2.能夠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趣揭題

1.出示課外活動情況圖問:從圖中,你們能獲得哪些數學信息呢?

2.引入并板書課題。

二、扶放結合探究新知

1.根據這些數學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2.引導學生逐一解答提出的問題。

3.重點引導:跳繩的有6人,是操場上參加總人數的2/9,操場上有多少人?該怎樣解答?

4.引導觀察,找出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三、反饋矯正落實雙基

1.指導完成p29的試一試的1,2題。

2.你能根據方程

x×1/5=30

編一道應用題嗎?

3.請你想一個問題情景,遍一道分數應用題。

四、小結評價布置預習

1.引導小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2.布置預習

整理前面所學知識。

板書設計:

分數除法(三)

跳繩的小朋友有6人,是操場上參加活動總人數的2/9,操場上有多少人參加活動?

參加活動總人數×2/9=跳繩的人數

解:設操場有x人參加活動。

乘除法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根據除法的意義,初步理解單價、數量、總價之間的數量關系,靈活運用有關除法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的問題。

2、通過獨立探索,小組合作的方式學習,進一步加強對運用口訣計算除法的掌握。

3、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獲得有價值的信息,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勇于表達自己的想法,認真傾聽他們的意見,在問題的處理中,體驗成功,培養(yǎng)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運用表內除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做到學與用的有效結合。

教學難點

獲取有價值的信息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同學們,上課之前,老師想先介紹一個新朋友給大家認識,這個小朋友叫小聰,這個小朋友很聰明,也很好學,他希望和大家一起學習,希望你們能喜歡他!

他想先考考大家,看他帶來的兩個問題:

1、12里面有幾個6?

2、把2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

(要求學生將算式和得數寫在答題紙上,點名學生回答,說說這兩個小題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總結:1題是求一個數里有幾個另一個數。2題是把一些東西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這兩個題都是用除法計算。

這兩個小題都是用除法進行計算,這節(jié)課我們就用除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二、情景引入,明確問題

小聰覺得大家都特別聰明,所以想買一些玩具獎勵大家,但是在買玩具的時候遇到了一些問題,聰明的你們能幫他解決嗎?

(教師展示42頁的主題圖)

師:同學們,仔細觀察圖片,你們知道了什么?

預設:看到了有娃娃6元,地球儀8元,皮球9元。

圖片里提出一個什么問題?

預設:56元可以買幾個地球儀。

師: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需要知道什么呢?

預設:需要知道一個地球儀是8元。

三、合作探索,解決問題

師:你用什么辦法解決這個問題?你為什么用這個辦法呢?小組討論。

(學生進行分組討論)

小組匯報,預設:用除法,因為是56里有幾個8,所以用除法。

師:怎樣列式呢?

56÷8(教師板書)

師:我們想哪句口訣,得數是多少,單位名稱是什么?

預設:想七八五十六,所以得數是7,單位名稱是個(教師板書)

大家看到這是用除法解決實際生活中關于買東西的問題,在這里,老師要告訴大家一個新的知識,這里面,56元是我們用的總的錢數,8元是一個地球儀的價錢,我們給他的名字是單個的價錢,而我們計算得到的7是個數,叫做數量,誰能根據算式,說說這三個名稱之間的關系?

預設:總的價錢÷單個的價錢=數量

師:到了這里,這道題并沒有結束,還記的老師總說做完題以后要干什么嗎?

預設:檢查

師:我們一般用乘法檢驗除法。

師,在圖片中我們還有個地方不知道,你發(fā)現(xiàn)了嗎?

預設:小汽車的價錢還不知道。

現(xiàn)在我們就來解決這個問題。

想一想,如果24元能買6輛小汽車,那么一輛多少錢呢?

自己思考,在答題紙上寫出你的辦法。

點名同學說說自己的想法:預設:把24平均分成6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24÷6=4(元)(教師板書)

師,在這個問題中,你能找到總的價錢,單個的價錢和數量嗎?

預設:24是總的價錢,6輛是數量,4元是單個的價錢。

師:誰來根據算式說說這三個名稱之間的其他關系?

預設:總的價錢÷數量=單個的價錢

師:你算的對嗎?怎樣檢驗?

四、當堂訓練,強化訓練

小聰已經學會了,你們學會了嗎?

1、學校買來12本課外書,(1)平均分給6人,每人幾本?(2)每人4本,可以分給幾個人?

(這道題考察學生對于除法意義的更深一步的理解,要求有對比,會檢驗)

2、

(1)買6副手套,一共需要多少錢?

(2)用36元錢可以買幾個茶杯?

(3)42元買了7頂帽子,一頂帽子多少元?

(其中2、3兩個小題有對比,可以用兩種想法解決,一個是除法的意義,一個是總價,數量,單價之間的關系)

師:這道題還有一個第4小題:你還能提出其他問題并解答嗎?

第4小題讓學生們同桌討論,一問一答。點名3到5組回答

師:你們想了這么多問題,老師這里也有一個,看看你們可以回答嗎?

(5)買3副手套的錢可以買幾頂帽子?

我們做了這么多的解決問題,你發(fā)現(xiàn)了嗎,都是我們列式來解決,現(xiàn)在我這里有幾個算式,你能根據實際情況說幾個題嗎?5×3=15和36÷9=4

五、課堂總結,知識提升

這節(jié)課結束了,你們都學會了什么?

作業(yè):練習九第2題和第3題

同學們,我們在這節(jié)課里提出了許多數學問題,也解決了這些問題,說明數學就在我們身邊,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板書

解決問題

56÷8=7(個)

24÷6=4(元)

謝謝大家!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是用除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使學生進一步的理解和掌握應用除法的意義,同時還簡單的介紹了總價,單價和數量之間的關系,這個不對學生做要求,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靈活運用,最后的兩個小練習題也充分的鞏固了學生的知識。不足之處還是學生實踐少,對生活中的數學不是太敏感,還需要加強生活觀察和實踐。總的來說,全班同學對這節(jié)課的收獲還是讓人滿意的,都能積極的參與到課堂的學習和討論中,但仍需課后的練習。

乘除法教案篇5

一、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是人教版新課標數學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第一小節(jié)《口算除法》的第一課時《除數是一位數的口算除法》。

二、知識背景

?口算除法》是在學生掌握了表內乘、除法,一位數乘多位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為后面學生掌握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學習除數是多位數的除法奠定了扎實的知識和思維基礎。本節(jié)課教材在編排上注意體現(xiàn)新的教學理念,將計算教學與解決問題相結合,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實用價值。本節(jié)課教材安排了主題圖和例1,主題圖為我們提供的資源是一幅運送蔬菜的場景圖,通過小精靈的問題“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引出除數是一位數的口算除法。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讓學生在交流討論活動中理解和掌握除數是一位數的口算除法的方法,并能運用方法熟練地口算商是整十、整百的一位數除法。

2、過程與方法:通過讓學生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應用能力。重視乘、除法之間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和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能運用不同的方法口算商是整十、整百的一位數除法。

教學難點:掌握除法口算的思維方法,理解算理。

四、設計理念

第一,注意突出數學和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在學習例題之前教師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這樣做一方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另一方面可以使學生體會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第二,加強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突出數學知識的遷移。在引導學生探索的過程中,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學會整十、整百、整千數除一位數的口算除法,通過觀察、比較、類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抓住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強調把幾十、幾百、幾千看作幾個十、幾個百、幾個千來想,突出本課的新知識與表內除法的聯(lián)系,促進學生學習的遷移。

五、教學過程

1、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屬于計算教學范疇,以往計算教學機械枯燥乏味,而機械的訓練更使學生厭煩,導致學生對數學失去興趣。布魯納曾經說過:“學生最好的學習動機莫過于學生對所學材料本身具有內在的興趣?!苯滩某尸F(xiàn)的主題圖是和兒童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蘊藏著許多數學知識,激發(fā)了學生良好的學習愿望。使學生體會自己所學的知識能運用到生活中去,能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積極性就會得到提高。設計中我把數字稍微改動了一下。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現(xiàn)代教育理論主張讓學生動手去“做”數學,而不是用眼睛“看”數學。因此,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活動的機會。我讓學生根據主題圖提出問題并嘗試練習,再讓學生進行自我驗證??隙ü膭顚W生的獨特想法,保護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明算理時,給足自主探索的時間,創(chuàng)設寬松的學習氛圍,通過自己的實踐活動去發(fā)現(xiàn),因為這樣發(fā)現(xiàn)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內在的規(guī)律、性質和聯(lián)系。通過質疑60真的變成了6了嗎?進一步明確了算理,真正完成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和諧性過渡,豐厚了探究的底蘊,為孩子們的進一步探究激發(fā)了熱情和欲望。

3、及時反饋,內化提高。

練習是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fā)展智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圍繞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有針對性地設計了練習:本次練習有兩個層次。

(1)基本練習;這些練習既重視基本訓練,又注意了綜合性訓練,層次比較鮮明,這樣由淺入深。

(2)內化提高。練習中巧妙設計300÷5教學資源,實現(xiàn)了讓學生進行進一步探究學習的良好效應。相對課始的探究素材,顯然最高位數字比除數小的這類口算除法要復雜一些,需要學生認真觀察、辨別,對比練習,突破難點。

4、鞏固升華,總結提升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我安排了三塊內容:一是摘蘋果游戲,8道口算題。“被除數末尾要保留零”的情況和不用保留零的情況。二是由關聯(lián)的兩組口算題。讓學生感悟:當除數不變,被除數擴大10倍,商也擴大10倍,滲透商的變化規(guī)律。三是解決問題能力的萌發(fā)和培養(yǎng)。尤其是在自然貼切的解決問題情境中,讓學生利用口算解決問題。

在整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覺得主要體現(xiàn)了三個特點:一是以有層次的體驗貫穿全課,使學生自始至終都能以極大的興趣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彰顯個性化的學習風格,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二是突出對教學實效性的追求,使教學目標不再是一個虛架子,而是實實在在地分解并落實到了具體環(huán)節(jié)中。三是廣泛地鏈接周邊的課程資源,使學生的數學學習置身于廣闊的背景之下,變得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