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小學音樂教案8篇

時間:2023-03-13 作者:Surplus 備課教案

我們在寫教案的時候,一定要認真分析自己的教學目標,在認真分析了自己的教學目標后,就可以提筆制定一份教案了,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湘教版小學音樂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

湘教版小學音樂教案8篇

湘教版小學音樂教案篇1

教學內容:演唱歌曲《月亮姐姐快下來》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小組視唱、視奏歌譜的競賽作為導人,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視唱、視奏能力。

二、新課教學。

1、從聆聽歌曲范唱,辨別歌曲的演唱形式導入。

2、歌譜學習:

(1)采用分組自學、個別自學或集體視唱的方法,學習齊唱部分的歌譜。先練習不帶連音線、沒有切分音的譜子,然后再練習帶切分音的歌譜。

(2)找出歌曲中出現的切分音,并說說切分音在歌曲中起到什么作用。

(3)用豎笛或口風琴吹奏齊唱部分歌譜??刹捎眯〗M接龍或師生接龍的形式進行,這一環(huán)節(jié)既能把器樂學習與歌唱學習有機結合,又為下面的輪唱練習打基礎、作鋪墊。

(4)集體視唱或吹奏齊唱部分兩遍,第二遍演唱(演奏)時,教師間隔一小節(jié)加入進來,與學生形成輪唱(輪奏)的效果。

(5)練習后請學生說出歌曲的演唱形式,此時還可以與學生重溫以前學過的輪唱歌曲,如:《兩只老虎》《美麗的黃昏》《嘹亮歌聲》等。

3.歌詞學唱:

(1)按節(jié)奏、輕聲高位臵朗讀歌詞。可通過教師示范、學生模仿,幫助學生在朗讀歌詞時,尋找頭聲發(fā)聲方法。高位臵的朗讀,有利于歌唱的優(yōu)美、和諧。

(2)學唱歌詞。歌曲的意境優(yōu)美,教師要引導學生理解歌詞意境,要求聲音唱得連貫、抒情,要把與月亮姐姐的對話唱得深情,把邀請月亮姐姐快下來的迫切心情表達出來,并注意節(jié)奏的準確。

4.輪唱練習:

(1)把學生分成兩組,借助豎笛或口風琴的伴奏進行輪唱。要求學生關注兩個聲部的聲音和諧、均衡。

(2)教師可引導學生在每一小句的第一拍加上重音演唱,突出三拍子的韻律,在隨后的一小節(jié)處理為漸弱,使兩個聲部此起彼伏,好似與月亮姐姐的對話。

5.樂器伴奏。分組選擇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比一比哪個小組表演得更好?;顒又屑纫鹬貙W生的個性選擇,又注意引導學生恰當地表現歌曲意境。

三、全課總結。

抽生談收獲,演唱歌曲。

湘教版小學音樂教案篇2

教學內容:聆聽交響詩《魔法師的弟子》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利用課本提供的故事配圖、文字解說、樂器圖片等相關信息,請學生講講這部作品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并用一個恰當的成語,說明魔法師的弟子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2)談話激趣,設問導入。教師可這樣講述:?1797年,德國詩人歌德寫了一首敘事詩,一百年之后的1897年,法國作曲家迪卡斯根據這部敘事詩創(chuàng)作了一部交響詩;1940年,美國迪斯尼公司出品的動畫片《幻想曲》,讓觀眾領略到這部音樂作品的迷人魅力。你知道這部作品的名字叫什么嗎??

二、新課教學。

1、教師簡介《魔法師的弟子》的故事、曲作者以及交響詩。

2、完整聆聽樂曲,想象音樂所描繪的故事和情景。同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注意聆聽演奏樂器的音色。

3、重點聆聽?掃帚拎水?的主題。

(1)、第一遍,聽出演奏主題的樂器。出示大管圖片或實物,復習、鞏固、深化對樂器的認識。力度上有什么不同,它與情緒的變化有什么關系。

(2)、請學生邊聽邊用自己的方式記錄,聽后交流。

4、請學生談談,這個故事給了他怎樣的啟發(fā)。如果魔法師走了,小弟子以后會怎么樣。

5、分小組編創(chuàng)音樂短劇,表演《魔法師的弟子》。教師先把幾個主要的音樂段落剪輯好,讓學生自己選擇要表演的片段。

★在欣賞過程中不要用過多的時間進行討論,有些問題要靠聆聽去解決,哪怕暫時還有

疑惑也無需詳細解答。音樂只有多聽多感受,才會逐漸產生情感的共鳴,領會作曲家的創(chuàng)作意圖,體會其所表現的手法。

6、了解西洋樂器的分類。

(1)回顧教科書中相關的作品,聆聽其中樂曲片段,復習學過、認識的西洋樂器。

(2)出示相關樂器的圖片,請學生根據樂器的形狀與構造,嘗試對樂器進行分類??山Y合?看一看、聽一聽、說一說、連一連?等多種形式進行。

(3)對照教科書提供的插圖,歸納小結西洋樂器的分類。

(4)聆聽音樂片段,聽辨演奏的樂器,說出是屬于弓弦樂器組的還是木管樂器組的。教師可結合本課的聆聽曲目《魔法師的弟子》和《波斯市場》,截選其中的段落提供給學生聆聽,既能對音色進行聽辨,又是為聽賞做鋪墊。

三、全課總結。

談談這節(jié)課的收獲是什么?

湘教版小學音樂教案篇3

教學內容:聆聽媽媽格桑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復習舊歌,通過讓生談藏族風土人情,引入對歌曲《媽媽格桑拉》的學習。

二、新課教學。

1、視唱全歌樂曲,生跟著教師的琴聲哼唱旋律,說說是哪個地區(qū)的民歌。

2、播放歌曲的音樂,讓生尋找與之共同的音調,從而導入歌曲的學習。

3、初聽歌曲,理解情感。

(1)教師介紹歌名的含義。媽媽格桑拉的意思是指媽媽幸福。

(2)初聽歌曲,理解歌曲的情感。歌曲是反映媽媽的幸福,還是祝愿媽媽幸福?生從歌詞、情緒、速度上談談自己對歌名的理解。

4、學唱歌曲,體驗情感。

(1)跟琴學唱歌曲旋律。

(2)帶著對媽媽的深情祝愿,再唱歌譜。

(3)有感情地朗讀歌詞,學唱歌曲。

(4)合唱部分通過分小組、分樂句自主學唱,各分聲部都熟練地演唱后再合成。

(5)對比聆聽齊唱、合唱和領唱、合唱的不同效果。

三、全課小結。

1、師生共談談這節(jié)課的收獲。

2、小組、師生、生生互評。

湘教版小學音樂教案篇4

教學內容:聆聽《小河淌水》,學唱歌曲《趕圩歸來啊哩哩》。

教學目標:

1、聆聽三個《小河淌水》的不同版本片段,對比它們的異同點。

2、學會演唱《趕圩歸來啊哩哩》。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全班齊唱《媽媽格桑拉》。

二、新課教學;1、聆聽三個《小河淌水》的不同版本片段,對比它們;2、簡介云南民歌《小河淌水》,感受歌曲所表現的意;(1)教師簡單介紹歌曲;(2)學生跟著音樂哼唱歌曲的第一樂句;3、完整聆聽樂曲,引導學生從音色與器樂的表現形式;(1)你聽到樂曲有哪些樂器演奏?;(2)管弦樂隊與鋼琴演奏、人聲演唱相比,你認為哪;4、教師簡單介紹管弦樂及作者;5、再次完整聆聽樂曲

二、新課教學。

1、聆聽三個《小河淌水》的不同版本片段,對比它們的異同點。

2、簡介云南民歌《小河淌水》,感受歌曲所表現的意境。

(1)教師簡單介紹歌曲。

(2)學生跟著音樂哼唱歌曲的第一樂句。由于單調高,注意保護嗓子,通過哼唱,加深對旋律的熟悉與記憶。

3、完整聆聽樂曲,引導學生從音色與器樂的表現形式上談談對樂曲的感受。

(1)你聽到樂曲有哪些樂器演奏?

(2)管弦樂隊與鋼琴演奏、人聲演唱相比,你認為哪一種表現形式在表達歌曲的意境、感情上更細膩、更豐富?

4、教師簡單介紹管弦樂及作者。

5、再次完整聆聽樂曲。

6、演唱歌曲《趕圩歸來啊哩哩》。

(1)簡介歌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

(2)學唱歌曲,體驗歌曲情緒。

(3)為歌曲伴奏,表現歌曲情緒。

(4)用多種表現形式表演歌曲,渲染歌曲氣氛。

三、全課小結。

1、師生共談談這節(jié)課的收獲。

2、小組、師生、生生互評。

湘教版小學音樂教案篇5

教學內容:聆聽三首不同地區(qū)的《茉莉花》,感受不同的風格

教學目標:

1、接觸多首以"茉莉花"為題的音樂作品,能夠從中認識到以"茉莉花"為代表的中國民歌是世界音樂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2、通過欣賞,讓學生樂于進一步搜集并了解影響民歌變異的多種因素。

教學重點:感受不同地區(qū)的歌曲《茉莉花》。

教學難點:能夠聽辨并能用語言表述出它們在情感上、風格上的差異。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民歌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統一題材的作品在不同的地區(qū)會有什么樣的區(qū)別呢?今天我們將一起走進東北、河北,看看那里的茉莉花開得怎么樣。

二、欣賞東北民歌《茉莉花》

1.師播放東北民歌《茉莉花》,設問:

a歌曲在速度和力度上有什么特點?

b音樂的風格與東北人的性格有什么樣的關系

c與江蘇民歌《茉莉花》相比,歌詞、旋律方面有何異同的地方?

2.小組討論:

歌詞基本相同,旋律變化比較大,顯出東北人開朗的性格和音樂風格特點。

3.師簡介東北民歌《茉莉花》:

遼寧海城的《茉莉花》旋律進行中的大跳明顯增多,襯詞的處理也顯出東北二人轉的特點。

4.生學唱東北民歌《茉莉花》,感受二人轉版的《茉莉花》。

三、欣賞河北民歌《茉莉花》

1.師播放河北民歌《茉莉花》,設問:

與江蘇民歌《茉莉花》相比,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點?

2.生交流:

旋律中加入了升"sol"和升"do"等音符,顯現出北方爽朗和明快的音樂風格特點。

3.師簡介河北民歌《茉莉花》:

河北南皮民歌《茉莉花》在旋律中保留了江蘇民歌《茉莉花》中的一些主要因素、起始音也相近似。歌詞的變化使歌曲融入較多的敘事說唱性特征。

4.師用聽唱法指導學生演唱河北民歌《茉莉花》的旋律。

四、小結。

師播放三首不同地區(qū)的《茉莉花》,讓學生辨別是哪個地區(qū)的歌曲。

湘教版小學音樂教案篇6

教學內容:學唱歌曲《茉莉花》

教學目標:

1、通過學唱〈茉莉花〉,使學生近一步了解茉莉花的美麗,并能通過優(yōu)美、抒情的歌聲表現出來。

2、指導學生熟練演唱,并能背唱

3、通過演唱、欣賞等活動感受不同版本的茉莉花中所包含的文化。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演唱。

教學難點:指導學生用舒展,流暢的聲音演唱歌曲。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同學們喜歡旅游嗎?你們都去過哪?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師:今天老師帶你們去一個非常美麗的地方,看過影片之后猜一猜我們到了哪里?

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二、放錄像

同學回答剛才老師提出的問題

三、師:背景音樂有沒有注意到?

師:今天我們一起到江南水鄉(xiāng)走一走,共同學習并演繹這首江蘇民歌〈茉莉花〉

四、歌曲學唱

1、聽錄音--------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a、歡快活躍b、親切抒情

2、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點?a、婉轉細膩柔美b、粗獷豪放抒情

3、歌曲表現了青年姑娘什么樣的心理狀態(tài)?

歌曲表面上是在表現年輕姑娘既想摘花又怕挨罵的天真神態(tài),實質上是在表現青年男女之間的純潔感情。

4、唱歌譜

就讓我們帶著愉快的心情把歌譜唱一唱(出示歌譜)學生分三組唱,第一組先慢唱,然后恢復原速。

5、歌曲教唱

師:這么動聽的旋律配上美妙的歌詞一定更好聽

a)放錄象(學生聽)

b)學生跟唱(多唱幾遍)

劃拍唱-----難點糾正:

把學生在課堂上出現的容易出現的錯誤糾正過來。并告訴學生一字多音是江南民歌的一個特點。

6、放開聲音唱一唱。

7、完整有感情的演唱。

師:想一想怎樣才能把茉莉花唱的更美?每一句怎么處理?

(1)學生自己試著唱一唱

(2)教師可提示:從速度、力度和演唱方法上有什么想法?

(3)學生把每一句都試唱出來,說出為什么這樣處理,全體在試唱,教師指導。

(4)按照同學們處理的方法大家一起感受演唱。(放錄音)

五、欣賞與拓展

1、《茉莉花》是首民歌流傳于全國各地,奇歌詞基本相同或者大同小異,旋律上既有相同的因素,由尤其獨特的地方特色,從而鮮明的表現了民歌的變異性。還有的把它改變成了器樂曲。

2、創(chuàng)編動作

請同學們自己為歌曲編動作

3、拓展

師:我們加一種唱法:輪唱

(1)練習輪唱

(2)清唱

(3)放錄音請同學唱第一段,全體起立唱第二段。

六、教師總結,師生再見.

說說這節(jié)課學習后的快樂之處是什么?

湘教版小學音樂教案篇7

教學內容:學唱歌曲《藍天向我們召喚》。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歌曲《藍天向我們召喚》。

2.通過神舟五號、神舟六號、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船成功發(fā)射的事例,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熱愛科學、學習科學的熱情。

教學重點:學會歌詞。

教學難點:激發(fā)學生熱愛科學、學習科學的熱情。

教學過程:

唱歌曲《藍天向我們召喚》。

從神舟五號、六號、七號載人航天飛船引出歌曲的主題——《藍天向我們召喚》。

(1)讓學生學生朗讀書中材料,并展開討論有關神舟五號、六號、七號載人航天飛船的信息。

讓學生回家有機會觀看“神五”“神六”或“神七”的錄像。

教師講解:

(2)由于編寫教科書時“神五”“神六”或“神七”尚未上天?!吧裎濉笔菃稳恕翁祜w行,“神六”是雙人、多天(5天)、行,而“神七”成功實現了太空行走,這說明我國已經成功掌握了載人航天飛船的核心技術。

(3)學生朗讀《藍天向我們召喚》的歌詞。

學生討論對歌詞的理解和感受,說一說“向航天英雄們學習什么”。

(4)欣賞歌曲的范唱錄音。

(5)學生有感情的朗讀歌詞。

(6)隨錄音學唱歌曲歌詞。

注意: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和頓音的使用。

(7)學唱合唱部分的第一部分及歌詞,這部分旋律節(jié)奏比較多樣,其中但也增加了學唱的難度,可多隨錄音學唱,最后隨琴聲學唱。

(8)初步唱會后教師帶領學生分析旋律,是學唱更加理性。

湘教版小學音樂教案篇8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積極、大膽地參與演唱活動,并從中享受音樂的樂趣;

2、根據自己的理解,富有表情地演唱并配以得體的動作,做到不喊唱;

3、養(yǎng)成認真聆聽音樂和觀看別人表演的習慣,懂得如何當一名文明、熱情的小觀眾;

4、運用夸張的表情演唱歌曲《我快樂》,能在表演中有所創(chuàng)新。

教學重點及難點分析:

1、教學重點:充分調動每一位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2、教學難點:使每位學生都獲得了一份自信——“我能行!”

教具準備:

錄音機,小獎品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

二、活動過程

1、教師引導小朋友們唱一些熟悉的幼兒歌曲。

2、從齊唱中發(fā)現積極分子,并以此為切入口,唱好“開門戲”,打好“當頭炮”。

3、要求學生自己報幕,內容包括表演者姓名,節(jié)目名稱及形式等。

4、老師當場進行點評;以鼓勵為主,給小朋友一份自信;遇到大聲喊唱的同學,不要正面批評或嘲笑,而應委婉地指出“假如聲音放小一些演唱效果回更好”

5、盡量讓每個孩子都有上臺表演的機會。老師的目光要更注意觀察自信心不夠的孩子,如安排他們齊唱,并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

6、內容不局限,可舞蹈,相聲等。

7、讓孩子在活動中養(yǎng)成認真聆聽他人演唱,觀看別人表演的習慣,做到注意力集中,不要講小話,節(jié)目表演完了要鼓掌致謝,讓孩子們從小懂得如何當一名文明,熱情的小觀眾。

三、活動評價

同學們的歌唱得真好,不但聲音美,表情好,而且加上了自己編排的動作,真是出色的小歌手!

四、下課

學生隨音樂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