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教學而言,教學反思的寫作是不容忽視的,只有保證了它的質量,我們才能得到成長,教學反思是發(fā)現問題并且解決問題的重要途徑,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蹲踞式起跑教學反思7篇,供大家參考。
蹲踞式起跑教學反思篇1
起跑是各種跑的項目最初的動作環(huán)節(jié),它主要是為了使人迅速擺脫靜止狀態(tài)而進入高速的奔跑階段,低年級主要就是讓學生有一個起跑的概念,會進行一般的站立式起跑。在教學的過程中,我針對學生年齡小,好奇心強等特點,在開始練習的時候不去過分強調起跑動作的動作細節(jié),而是要求學生只要能夠迅速啟動跑向前方目標就行,在練習的過程中我發(fā)現有的同學在準備的時候不看前方,或是低頭或者看著其他同學,聽到老師的口令后不能迅速起跑,或是跑到一邊去了,我就提醒他們要集中注意力,眼睛看著前方,用耳朵來聽老師的發(fā)令,同時還在終點處放置了毽子,讓他們認清了目標,學生們練習的都非常不錯。
在第二部分的學習中,在學生基本學會站立式起跑之后,為了鞏固學生動作的需要,我還安排了各種姿勢的起跑,如:背向站式起跑、背向蹲式起跑、俯撐式起跑等。除了教師規(guī)定的動作外,還允許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性練習,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使學生體會到了站立式起跑的優(yōu)越性,提高了動作的質量和跑的速度,發(fā)展了快速起動的能力。
因為走和跑都是非??菰锏慕虒W內容,為完成教學任務,為了引導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在教學中通過多種變化形式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在整堂課中學生表現都比較活躍,積極性較高,大部分學生能較正確的掌握走跑動作,能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從課堂的情景設置,環(huán)節(jié)銜接及教學組織來看,是有進步的一堂課,本課不足之處是學生較活躍,學生的注意力不過集中,另一個就是備學生不足,沒有全面充分了解學生,今后我將在紀律上,組織上,學生上下功夫,爭取更上一層樓。
我采用的是鼓勵的方法,叫學生大膽的去嘗試,有走到跑,慢慢的嘗到成功的喜悅,通過我與學生的雙人示范,學生的興致很高,自信心很強,大家都能異口同聲的答應老師能順利的完成任務。時刻提醒他們注意兩人之間的配合,在練習走跑交替的時候,注意安全,注意保護自己。
因為走和跑都是非常枯燥的教學內容,為完成教學任務,為了引導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在教學中通過多種變化形式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在整堂課中學生表現都比較活躍,積極性較高,大部分學生能較正確的掌握走跑動作,能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從課堂的情景設置,環(huán)節(jié)銜接及教學組織來看,是有進步的一堂課,本課不足之處是學生較活躍,學生的注意力不過集中,另一個就是備學生不足,沒有全面充分了解學生,今后我將在紀律上,組織上,學生上下功夫,爭取更上一層樓。
我采用的是鼓勵的方法,叫學生大膽的去嘗試,有走到跑,慢慢的嘗到成功的喜悅,通過我與學生的雙人示范,學生的興致很高,自信心很強,大家都能異口同聲的答應老師能順利的完成任務。時刻提醒他們注意兩人之間的配合,在練習走跑交替的時候,注意安全,注意保護自己。
蹲踞式起跑教學反思篇2
本次體育課我安排的內容是蹲踞式起跑和小推車接力賽。教師通過講解、示范,指導學生積極的學習,所采用的引導、鼓勵、表揚、比賽等激發(fā)學生的共同參與。從整體看課前的教學目標,計劃、教材的選用、設計,還算比較成功。
在教學中采用教師先示范,然后讓學生模仿老師的動作起跑。結果,大部分學生起跑動作很慢。只有個別學生的爆發(fā)力好一點,跑的相對來講快一點,但也只是在那猜口令。究其原因,一是由于的動作不熟練而造成的;二是不會做專門的動作練習;然后我便采取多種形式,讓學生加以練習,先是兩人一組相發(fā)令練習,接著三四個人一組,一人發(fā)令,其他人一起起跑,比一比看誰的起動速度快。在練習的過程中,教師發(fā)現問題后,及時糾正,并讓動作標準的學生到前面給同學做示范。最后我采用了蹲踞式起跑三十米練習。我發(fā)現通過小組練習使同學很快的掌握了起動腿和起動線的距離。并且起動速度也相應的有了提高。
在游戲部分教學內容的合理搭配,對學生的學習產生濃厚興趣。在小推車游戲中充分體現了學生不怕困難的精神,好多同學由于上肢力量的缺乏,走到一半就支撐不住了,但是他們在全組同學的鼓勵下,還是咬牙堅持住了。
總之,通過本節(jié)課學生對蹲踞式起跑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基本掌握動作方法,但由于蹲踞式起跑是個技術性較難的動作,在以后還需加強練習,尤其是起動后重心提的太高還有待于改進。
在本節(jié)課中發(fā)現注重學生三基的培養(yǎng)很重要。
教師通過講解、示范、指導;注重學生基本知識、技術、技能的學習。讓學生知道什么而且更要讓他知道為什么;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榜樣,基本技術、技能的學習,是直接關系到動作質量的好壞,小學體育教師的技術、技能,對學生的終身體育鍛煉至關重,所以加強教師自身素質也不容忽視。
另外在教學過程中還應加強一下幾點:
1教師的語言應接近學生的年齡,這樣才能更好地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2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慣是一個長期的工作,要堅持不懈地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身體姿態(tài),扎實貫徹健康第一的思想,加強組織紀律,加強課堂的組織。
因此在以后的教學中,還需不斷的努力,爭取更大的進步。
蹲踞式起跑教學反思篇3
課前十分鐘,我特意讓學生觀看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男子100米決賽視屏。要求學生認真觀察運動員的姿勢變化以及裁判員的口令。
以左腳為例:
“左腳距起跑線一腳的距離,右腳距左腳一腳到一腳半的距離。雙手成”八“字撐在起跑線邊緣,兩手距離與肩同寬或稍寬一些。當聽到預備時,提臀,使臀部高于肩,肩超過起跑線垂直面。聽到槍聲之后,兩腳用力后蹬。兩手推離地面,迅速擺臂,逐漸加大幅度?!边@是蹲距式起跑的動作要領和方法。
本次課授課對象是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我主要采用了技術分解、講解、示范、問題引導等教學方法,及時進行技術要點總結,加深學生的技術印象。
第一步,以提問的方式進行:剛剛我們看了國際頂尖運動員的短跑起跑姿勢,同學們,你們知道了什么?一下子就激起學生學習欲望,學生們各抒己見,我適時追問引導,并指出本次課的學習任務。
第二步,講解蹲踞式起跑的完整口令與動作要點,并根據口令將技術動作分為三個環(huán)節(jié),使學生了解學習步驟,明確學習目標。
① “各就位”——聽到口令后以起跑線為界,確定左右腳的位置,下蹲時右膝和左腳尖大致平行,右腳掌注意蹬地;雙手分開比肩稍寬,雙手不壓線;做好起跑的預備姿勢。
② “預備”——聽到口令后,雙肩稍前移,抬臀、右膝微屈,做好起跑的準備。
③ “跑”——聽到哨聲后,右腳掌用力蹬地,左臂快速上擺,帶動身體向前躍出后快速向前跑,身體重心逐漸上抬并加快擺臂。
第三步,通過提問:蹲踞式起跑的完整口令是什么?每個口令對照的技術動作是什么?你能否根據口令完成正確的技術?加深學生的技術印象,使學生掌握完整的技術動作。
第四步,小組展示匯報。本次課成功點是在小組合作學習時充分發(fā)揮小組長的作用,我采用臨時分組的方法,學的快、技術動作標準的學生擔任組長,教完本組學生再進行全班展示(同時小組長兼任發(fā)令員)。
通過這節(jié)課的教學,我覺得基本達到了教學目標(95%的學生掌握了蹲踞式起跑技術)。但是還存在以下問題:
1、對課的設計還不夠完美,四人一組聽口令練習次數很少,密度不夠,學生對蹲踞式起跑的動作剛剛領會,還沒有完全定型。2、“預備”階段中,部分弱小學生由于手臂手指力量不夠,身體的重心平穩(wěn)前移沒有按要求做到。
通過這次課我覺得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扮演好引導的角色,在講授知識的同時,更多的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的學習欲望,讓學生主動地、高興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經過自己的努力來獲得知識。
蹲踞式起跑教學反思篇4
從本節(jié)課教學流程的設計、教學目標的達成來看,還算成功,尤其是熱身操與放松操的創(chuàng)編與音樂使用結合效果比較好。但是也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改進,尤其是一些細節(jié)方面的問題需要重視起來。
本節(jié)課基本部分的教學流程。首先教師提問,結合奧運會短跑運動員的短跑動作引出課題。隨后教師設計了一個小游戲“石頭剪刀布”,由站立式玩游戲過渡到雙手撐地,雙腳做石頭剪刀步動作,目的讓學生體會手腳著地的感覺。第三步,講解示范蹲踞式起跑的動作要領和口令,這個地方采用四列橫隊的方式設計,不利于學生觀察和練習,教師邊講解邊示范效果不好。第四步,指導學生集體練習各就位、預備動作,這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環(huán)節(jié),學生掌握各就位、預備動作就能達成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手腳的位置圖、口令示意圖等不可少,這個地方要注意先教腳上動作,再教手上動作,預備時重心要前移,后腿不能伸直。這個環(huán)節(jié)沒有運用掛圖、骨干學生的協助來教學,導致浪費了時間。接著進行分組合作練習,并且邀請學生展示,點評。最后進行兩人一組推肩練習,并且運用蹲踞式起跑進行快速跑20米。游戲部分是一個接力比賽。這個游戲效果比較差,組織的不好。
仔細分析了這堂課,主要有以下不如。第一,教案要與上課一致,杜絕上課環(huán)節(jié)與教案不一致。第二,本節(jié)課組織隊形不合理,練習效果不夠好,骨干學生利用少,一定要重視骨干學生對于教學的幫助。第三,語言生硬,不夠靈活,不夠清楚,激情不夠,這是需要改進的地方。第四,游戲部分需要好好設計,要練習兩次,同時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致。
蹲踞式起跑教學反思篇5
蹲踞式起跑是小學五年級體育教學內容重要的一項,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加強學生對起跑在短跑中的重要性的認識。在教學中,我通過講解、示范,指導學生積極的學習,所采用的引導、鼓勵、表揚、比賽等激發(fā)學生的共同參與。從整體看課前的教學目標,計劃、教材的選用、設計,還算比較成功。課前對學生進行隊列隊形的練習,為本節(jié)課學生以飽滿的精神參與學習奠定了基礎,首先通過各種不同姿勢的起跑,看誰跑得快,在這基礎上引出教學內容“蹲踞式起跑”。在教學中采用教師先示范,然后讓學生模仿老師的起跑動作。一開始大部分學生起跑動作很慢。只有個別學生的爆發(fā)力好一點,跑的相對來講快一點,究其原因,一是由于的動作不熟練和動作機械化造成的,然后我便采取多種形式,讓學生加以練習,先是兩人一組相發(fā)令練習,接著三四個人一組,一人發(fā)令,其他人一起起跑,比一比看誰的起動速度快。在練習的過程中,我發(fā)現問題后,及時糾正,并讓動作標準和動作有明顯錯誤的學生到前面給同學做示范,其中一個組的一個同學在“預備”動作時,小組其他同學就幫助他“臀部稍抬高一些,要稍高于肩”“重心前移”“后腿不能蹬直了,腳要踏實,不能打滑”“不要抬頭,要低頭看著自己的跑道”,看到這一幕,讓我意識到,學生的潛能有多大。最后我采用了蹲踞式起跑二十米練習。我發(fā)現通過小組練習及展示使同學很快的掌握了起動腿和起跑線的距離,并且起動速度也相應的有了提高。但是在預備口令時,學生后腿有蹬直的,通過進一步糾錯,全班95%的學生都能夠將預備動作做正確。
本節(jié)課的游戲為“趕豬”游戲方法:以用小棒趕球跑接力的形式進行,本游戲適合五年級的學生,學生在游戲過程中興趣濃厚,游戲激烈。但是學生在對游戲規(guī)則的遵守上還存在這一些問題,特別是接球同學沒有完全站在接球線以后,在今后一定要培養(yǎng)學生遵守規(guī)程的好習慣。
每一位學生都有閃光之處。以前,沒有放開手腳讓學生展示自我,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多說、多練習,老師不要包辦一切,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領悟動作的要點。
本節(jié)課主要是課堂不夠活躍,學生練習時比較沉悶,糾正問題多對學生的啟發(fā)誘導還不夠,如在做蹲距式起跑練習時,可讓學生自己體會,然后討論講評,這樣效果會更好。對個別學生參與練習不積極的問題,不能及時激發(fā)鼓勵。對教材的挖掘不夠,蹲踞式起跑還應包括起跑后的加速跑一技術環(huán)節(jié),這樣才能更好的練習短跑的起跑技術,安全問題雖然強調了,但在練習中的安全因素考慮不夠。
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自己要在今后的教學中,認真總結,加以改正。
蹲踞式起跑教學反思篇6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導:課堂教學應該充分解放學生的頭腦、雙手、嘴巴、眼睛、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多種感官,全方位地參與學習,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確保每一個學生受益。
這節(jié)課我改變了以往上課的先講解,后示范,再練習的教學模式,而是利用學生這一年齡段,觀察能力、模仿能力特強的特點、躍躍欲試的心理,讓學生觀察動作,模仿動作,然后分組練習。分組練習以后,我巡回觀察、指導,發(fā)現學生比我想像的要聰明的多。小組中間同學們討論、示范、講解、糾正錯誤動作,進行的熱火朝天,個個儼然是一位“小老師”。這是我沒有想到的。其中一個組的一個同學在做“預備”動作時,小組其他同學就幫助他“臀部稍抬高一些,要稍高于肩”
“后腿不能蹬直了,腳要踏實,不能打滑”
“不要低頭,要抬頭看著自己的跑道前方”在起跑的教學中發(fā)現學生練習時,有幾種常見的錯誤及糾正方法:
(1)眼睛不看前方
教師對于這一現象應該在練習中教師出示手指1、2、3、4等數字,讓學生不斷的報出數字,教師采用這種方法使學生眼睛看前方。
(2)學生不按口令
學生不按口令“各就位”時,學生早以做好了動作,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首先要強調,如果再發(fā)現這種情況,應該發(fā)口令時,注意不要喊“預備”應吹哨或讓學生站起來說說錯誤的地方。
(3)起跑中人先站后再跑
學生是先站直以后再向前跑,在教學中教師應該用2種不同的起跑慢動作來演示給學生看,讓學生觀察及分析,找出錯誤的地方,這樣的教學效果不錯。
蹲踞式起跑教學反思篇7
通過一節(jié)課的教學,開始設計好的教學內容,問題都顯露出來。同時通過和組內老師的交流,請教。反思一下自己的本節(jié)課,自己覺得以下幾方面要反思:
一、教學內容。首先,教學內容的口令有問題,蹲踞式起跑的口令是“各就位、預備、跑”,而不是學生喊得“各就各位、預備、跑”,學生沒有統一的口令,必須根據現實情況,及文書的資料,來正確的表達教學內容。
二、隊伍的調動及老師站位。隊伍調動的把握,是本節(jié)課是否連貫的關鍵。如果調動的好,就能很好的把本節(jié)課串在一起。調動時用一些平時常用的口語,而不是體育教學中的專業(yè)術語。老師的站位也非常重要,必有讓所有學生看到你在做什么,說什么,而不是只要有大多數學生看到了就可以。有時候也參與到學生中去,積極的調整自己的站位。
三、練習的密度和強度。本節(jié)課讓學生練習站立式起跑,四個學生一組進行練習,按二十秒練習一組,一個班練完也要近三分鐘左右,練習密度和強度太小,效率太低,如果能改成以排為組進行,那練習的次數會更多,練習動作、鞏固要領是本節(jié)課學生的重點讓學生要有知識“生成”過程,只有通過有效的練習。學生才能較好的掌握動作。
四、自主學習的組織。課堂教學是動態(tài)的,學生是課堂活動實施的主角,激發(fā)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角,在教學過程我發(fā)現幾個較好學生,讓他們來做小組長,負責整個小組的練習。但學生畢竟能力有限,而且口令什么的,基本不會。導致整個小組有癱瘓的感覺,這些小組長學習的能力比較強,但教的能力卻不一定強。作為小組長應該給這些學生培訓,如口令怎么叫,技術動作的關鍵。掌握了這些,這些小組長才能發(fā)揮作用。
總之,要真正提高體育課堂的教學質量和課的效率,還有許多值得我去反思的東西,如何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將是我追求的目標。通過這樣的形式,提高自己的能力,提高教學質量。